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02 21:20:57 作者:教学文档 字数:109165字

范文小一网整理鹬蚌相争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更多人解决教学困扰,文章仅供参考,具体需要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有所帮助,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相关文章鹬蚌相争教学设计吧。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鹬蚌相争》教案

《鹬蚌相争》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这则寓言所讲的故事。

2、能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3、能自编自演课本剧。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懂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重点目标:知道寓言所讲的故事。

难点目标:懂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几个谜语。不过,这是几个画谜。认真地看,从每一张图中都能猜出一个成语来呢!

呀,都猜对了!瞧,电脑博士奖励我们一本书作为奖品。认真看,你发现了什么?

聪明的孩子们,这回,你知道什么是寓言了吧?

那你知道学习寓言要先学什么?再学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鹬蚌相争》。

二、实施目标:

、初读。

1、自由读这则寓言,读准字音。

2、同桌读,互相听一听,他读的正确吗?

3、读词:

“鹬”是一个生字,而且非常不好记,不好写,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呀?从这个字的字形我们就能知道,“鹬”是一种……,瞧,,所以它是鸟字旁。认识了,也记住了。能在本上端端正正地写一个吗?别着急,先观察一下老师在田字格里写的这个字。相信你能比老师写得好!

蚌从这个字形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图,这有一个蚌,你见过吗?

啄什么意思?能做个动作吗?啄一下。

夹什么意思?能做个动作吗?

能把这四个词都用上,结合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吗?别着急,先快速地把课文浏览一下。

过度:鹬和蚌之间又会怎么说,怎么做?结果怎样呢?

、读故事

1、自己读课文,想一想,鹬和蚌的话应该怎样读呀?

2、同桌试着读一读。

3、指一组读。追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再指一组读,评读。

4、同桌再练着读读,可以加上表情、动作。再指读。评价:从你的表情、动作老师看出来了……男女生读。

5、双方互不相让,谁也不可让谁,结果怎样?

6、把这则寓言再完整地读一读,注意读出语气。

、明道理

1、问:谁还想读?谁这只鹬?你就是这只鹬,你就是这个蚌。老师给你们旁白。其他同学,咱们要看动画片喽!

2、问:你们笑什么呢?

3、动画片挺好看的,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自己演一演?四人一组自编自演。看那组分工快,合作的好!

4、指1组演。其他同学思考:你想对他们谁说些什么?师对鹬和蚌:听了他们的提醒,你想说些什么呀?

4、出示图:假如,鹬和蚌从渔夫那里逃了出来,有一天,鹬和蚌又相见了,他们之间会怎样说?渔夫又来了,他们又会怎么做?

5、看来他们也明白了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再读这个小故事,体会其中的道理。

、延伸

1、这个寓言故事出自古书《战国策》,这是原文,读一读吧!出示原文读一读。

2、“鹬蚌相争”也由此变成了一个成语。像这样出自寓言的成语还很多,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你还知道哪些?

三、总结:一个简短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有兴趣的话,课下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你懂得会更多。

四、作业:续写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教案篇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政权更迭,并逐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雄的局面。那么在这在战国七雄中,秦国最强了。它总想一统天下,可一举吞并六国又不太可能,所以秦国只能等待机会。有一次,赵国和燕国闹了一点小矛盾,赵王为了出出心中的不平之气,就想出兵攻打燕国。燕王听说了,就委托当时著名的游说家苏代,去劝阻赵王出兵。苏代巧舌如簧他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就使赵王打消了出兵的念头。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居然能制止一场战争呢?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寓意深刻的寓言------《鹬蚌相争》,《鹬蚌相争》出自《战国策》。西汉的刘向专门把战国时候谋士们劝说君王的高招编成一部书,叫《战国策》。因为面对的是掌握生杀大权的国君,所以这些谋士就不能横冲直撞地对君王提出反对意见,而是常常拐弯抹角地假托一个故事来达到说理的目的,《鹬蚌相争》就是这样被成功运用了。我们以前学过的成语《惊弓之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都出自这部书。

有没有同学听说过或者看过《鹬蚌相争》这个故事的,或者比别的同学先行一步预习过课文的,能跟我们讲讲这是个怎样的故事呢?大致说一说就行。

二、学习寓言的方法

对,讲得很好,你是怎么了解到的?是看书?懂得学习。看动画片,善于积累,看课外书,博览群书。

好。我们今年学的是文言文的寓言,大家想一想怎样才算学好了这则寓言?

读通顺----解文意-----明寓理

对,因为文言文的语言表达跟现在的白话文差别很大,所以要先读得清楚,意思也比较深奥,所以我们还要结合课文注释理清每个句子的意思,这就是解文意。那么对于寓言而言,故事本身不是目的,通过故事说明某个道理才是这个故事的目的所在。所以最后还要明寓理。现在我们就先来读一读这则寓言。

三、读通顺

这则寓言虽然很短,但却出现了不少生字。来,我们先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读一读,看看在读音方面有没有完全读对。

好,刚才xx同学把这篇古文读得字正腔圆,不容易啊。现在我们也学着xx人的样子齐读一篇,注意读准字音,读对停顿。

三、解文意。

我们课文呢有原文,也有译文。《鹬蚌相争》的故事呢,同学们光看译文就可以知道了。可是如果没有译文呢?要看懂这个故事,字词的解释就显得特别重要的,对不对?现在,假如你是一个编辑,你要把这则寓言介绍给别的同学看,不能出现译文,但可以有注释,即对一些难解的或者重要的字词作解释,你认为哪些字需要作出注释呢?让别人根据你作的这些注释就可以读得准看得懂这则寓言呢?现在请大家结合课文背后的译文和你的同桌商量一下哪些地方需要注释。

鹬——一种水鸟,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细长,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

蚌——贝类,软体动物有两个椭圆形介壳,可以开闭

方——正在

曝-----晒太阳

雨——这里用作动词,下雨。

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喙——嘴,专指鸟兽的嘴。

相舍——互相放弃。

并——一起,一齐,一同。

禽——同“擒”,捕捉,抓住。

之-----指鹬蚌

以上就是同学们的注释,同学们在这作注释的过程当中有没有什么发现?你看我们现在常常需要用几个字的意思来解释文言文一个字的意思,说明文言文比较?----简洁。如果字词的意思都明白,整句话的意思也基本能水落石出了。

现在我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把它的意思弄懂。

四、明寓理。

既然是寓言,明白寓意是至关重要的。从课题《鹬蚌相争》看,故事是围绕哪个字展开情节的?

“争”

“争”的原因:鹬啄蚌,蚌夹鹬。

“争”的过程:

那么它们是怎样争的呢?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对,鹬知道蚌要喝水,如果蚌不张开双壳,只能期待下雨,一连两天不下雨,蚌就会被渴死,鹬是抓住了蚌的弱点了。

蚌是什么反应的?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蚌也知道鹬挨上两天,它也会饿死,也抓住了鹬的弱点。

他们可都抓住了对方的弱点,好比针尖对麦芒,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毫不示弱

有没有同学来来模仿一下怎么读这两句,找两位同学读一读鹬蚌相争的厉害劲儿。同学推荐两位灵牙利齿的同学来读一读这两句,语气要坚硬冲撞一些,读出气势汹汹,毫不退让的感觉。

同桌之间再读一读。

“争”的结果:两者不肯相舍,渔翁得而并禽之。

鹬与蚌的争吵不休换来了什么结果?

对二者僵持不下,却被第三方渔翁轻而易举拣了个大便宜,对于鹬与蚌来说就叫两败俱伤啊。

从两败俱伤的这个结果来看,你能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在这个故事中,受到教训的是谁?鹬与蚌

它们都怎样做的?僵持不下,互不相让。

从它们所受到的这个教训,我们可不可以总结出如果发生矛盾冲突时应该怎么做更妥当呢?

告诉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相互谦让,化解矛盾冲突。否则第三方得利。

对,应该相互谦让,才能化解矛盾。那么我们再退一步设想一下,如果鹬与蚌不想两败俱伤,而且有重新选择的机会了,你认为应该谁先做出退让呢?

蚌先退让二者同时----诚信

还有没有第三种看法?

在这个故事中,鹬与蚌谁是进攻者,是谁最先导致了可能出现的两败俱伤?

当双方发生冲突僵持不下即将两败俱伤的时候,如果一方是强者,一方是弱者,你认为谁应先退让?为什么?

蚌是弱者,它若主动畅开双翼,无疑于送肉给鹬吃,而鹬是强者,它的退让并不会导致蚌趁机将它消灭。答案只有一种,只有鹬先作出退让的姿态。

校园学生间的冲突,委曲求全只有一个结果:弱小的孩子可能屡屡成为出气包,但是强者可以从容的退让,因为他的撤退并不足以让弱者趁机将它消灭,强壮的孩子即使再谦虚也不可能成为弱小孩子的“出气包。”

我们看一看《战国策》中《鹬蚌相争》原文是怎么样。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当赵国要出兵攻打燕国时,苏代讲了《鹬蚌相争》的故事,可是在拐弯抹角地向赵王提出建议。同学们想想在这里面,谁是鹬?谁是蚌?谁是渔翁?从故事中能不能看出做了退让的是谁?赵。对,赵惠王是一只很聪明的鹬,他知道是他是强者,是主动制造事端的一方,所以当蚌即燕国托人来调解的时候他主动地作出了退让。鹬蚌相争,秦国这位渔翁自然也没有得利了。

五、小结

乱世战国,群雄并起,风云变幻,国与国之间相互冲撞,有侵略就保卫,有进攻就有防御,有欺辱就有抗争,当双方陷入僵持状态之后就会出现两败俱伤的结果。制造事端者理应承担主要的责任。现在《鹬蚌相争》常常用在了我们的生活中,寓意也有所扩大,即鹬蚌相争》告诉我们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相持不下,就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因此要懂理权衡利弊,相互谦让这样才能有效地化解冲突。

六、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鹬蚌相争》教案篇3

一、设想与设计

新一轮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能力是一种交际能力,语文学科是涉及听、说、读、写的一门应用科学,讲究的是方法的掌握。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大大多于自己思考。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就难有新的创造。从语文教学实践看,教师任务在于凭借教学内容,组合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把凝聚于知识之中的人类智力活动的方式方法内化为学生的个体素质。教师只要指点得法,“人脑就能把它的创造才能发展到不可想象的程度”。

而如今好多学生的学与用是完全脱离开的,他们学了却不知如何去用,也就是说他们所学的知识很少会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过不了多久,一些学生就将这些知识淡忘。还有一些同学虽然将所学的内容熟记于心,至于如何去运用,可能要在他们成年之后。

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老师在教完《塞翁失马》这篇课文后,我只记住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话。至于这个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的哲学道理,我一直懵懵懂懂。直至踏上了工作岗位,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才知“塞翁失马”的故事常常在生活中发生。然后引起了我对这个道理更深的思考:每一件事物都有它的白天和黑夜,它们围绕着它不停息地运转。但是人类,由于他的目光短浅,记忆力弱,只能看到事件彼此分散的环节,分割的部分,暂时的结果,突发的因素部分。因此我们要从连续性而不是从静止状态上去看待各种事物。

我们常将“哲学”看得既深奥又繁复,认为这不是一般人所能懂的,殊不知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曾有一位国外的教育专家在回答“国外的学生从几岁开始学哲学?”时说:“可能在妈妈的肚子里!”我简直匪夷所思,这怎么可能?但细细想来可见哲学教育在国外是深入人心的。它有这么大的魅力吗?

其实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也有一些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其实这些简短的语言中藏着深深的哲理。《鹬蚌相争》的故事家喻户晓,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道理在我还没有结束这课时同学们就已经得出了。他们还归纳为:双方相争,获得利益的往往是第三者。其实学完了一则寓言故事,学生能总结出道理,并将这个道理熟记于心就可以顺利地结束教学了。这时我想:我的学生会不会也像我当初学《塞翁失马》一样,许多年后才会有所悟,甚至只记得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么句话,而根本不知如何去体会这句话中深刻的道理。当他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事,他会不会想到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句话呢?他又会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二、方案实施及效果

方案

当学生得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道理后,我问学生:“如果你是鹬、蚌或者渔翁的话,你希望自己是谁?”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是“渔翁”。这个回答是我意料之中的。于是我又问:“如果你就是‘鹬’或者‘蚌’的话,你又会怎么样呢?”然后我让学生进行讨论。由于小班的缘故,教室空间和学生人数有着很大的优势,我将讨论分两部分进行:

分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见解。

效果:各小组都能得出统一观点:如果我是“鹬”或“蚌”的话,我肯定会放了对方。因为只有放了对方我才能逃命。

为了让每个同学知道其他同学的想法我安排了第二次的讨论:

自由组合小组进行讨论:“当双方都放了对方后又会有什么问题呢?结果怎样呢?”学生还可以提出其它问题,然后共同解决。

效果:由于自由组合,每个人又听到了许多新的见解。学生们经过讨论得出几种不同的见解:

1、当鹬和蚌都放了对方后,它们感到为时已晚了,虽然后悔莫及但还是成了渔翁的晚餐。

2、渔翁把它们带回家后,蚌没有翅膀不会飞成了渔翁的晚餐,而鹬因为蚌放了它,展开翅膀飞走了。

3、当它们放了对方后,乘渔翁不注意,齐心协力、互相帮助逃走了。

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将这些语言组成文字写下来,旨在让他们对本文有更深的理解。第二天我就将学生的文章浏览了一番。他们未能摆脱原先思维定势,基本围绕这三种结果写出了文章。以下就列举三位同学的文章。

渔翁兴高采烈地提着鹬和蚌回到家,他看见它们都已松开了嘴,就对它们说:“你们现在才醒悟,为时已完了。哈哈哈……”它们听到渔翁的“霍霍”磨刀声,后悔极了,异口同声地说:“都怪我,早松口的话,就不会便宜了那个老渔翁。”

——李韵龙

鹬和蚌彼此相持不下,老渔翁将它们关在矮棚里。它们知道再这样下去的话谁也逃不了,蚌松开了嘴,对鹬说:“你走吧!告诉我的孩子,以后不要再干这样的傻事了。”鹬乘渔翁不注意张开翅膀飞走了。

——刘宇琪

蚌哀求着:“你放了我吧,外面在磨刀呢!”鹬松开了嘴,喃喃地说:“我们怎么办呢?”蚌说:“如今我们只有互相帮助才能逃生!”门突然打开了,老渔翁持刀走了进来,在这千钧一发的紧张时刻,鹬昂起头,长嘴巴对准渔翁啄去。渔翁大吃一惊,紧闭双眼,手忙脚乱,刀也掉了。等他定一定神,睁大眼睛看时,鹬早已飞远了,蚌也挂在鹬的脚上一块儿飞走了。

——黄子茵

效果

学生们都懂得了,当鹬、蚌相争的时候,它们并不是只有死路一条。只要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并且互相帮助,就能化险为夷。

三、问题的思考

学习不可能一次就深刻地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因而到了一个阶段后需要根据各种反馈信息,予以总结、提高。以后又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在提高了的基础上再总结,再提高。学习是一种不断地思索,而且渐进的过程。可以由清晰——模糊——清晰。只有这样反复地思考,学生才能真正地从中受益,领会学习的真谛。本篇课文的学习就到此为止的话,学生可能对这则寓言有深一层次的理解,但如果在平时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他们又应该怎么做呢?该怎样将它内化,指导我们的行为呢?

寓言故事中的寓意深刻,深藏智慧、富有哲理,我想:只要指导方法得当,通过学习一定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一个层次。这种思考是可以无限制延伸的,主要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并能用这些方法去解决其它问题。

四、进一步的设想和设计

综上所述,同时我也想到自己的学习经历,有许多知识是得益于课外的。我决定将此次学习向课外延伸。我将他们分成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浏览或查看书籍、报纸寻找与这则寓言有联系的内容。

方案

学生的积极性挺高的,他们找来了许多非常好的小文章我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朗读出来并谈谈自己的感想。有一组的学生读了一则新闻,谈了感想,我的印象颇深,现摘录如下:

某地发生大地震,有个小煤矿的工人谁也不甘落后,争先恐后往外挤。由于坑道口太小,把出口堵死了,结果谁也无法逃生。而附近也有一个小煤矿,队长当时很镇定,他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挤!一个一个来。”他自己并不急于逃生,而是留在后面指挥。结果20多个矿工全部安全逃了出来,他自己也脱离了险境。

接着他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正因为后一位煤矿队长先想到了别人,救了矿工们,其实也救了自己。而先前的矿工们谁也不肯让谁,结果把洞口给堵死了,就像鹬和蚌一样,自断生路。”

——组长吉东明

效果

虽然孩子回答的语言还停留在表面、不够精炼,但能找出这样的材料,而且能针对材料的内容发表见解实属不易。我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显而易见,学习后再不断地思考对每一个人都是何等的重要。

五、问题的再思考

教学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而非画地为牢地限定几个模式,然后硬往千差万别的学生身上套。从小吉同学的发言来看,他已能将学到的知识经过更深一层次的思考来分析问题。但是不是大部分同学都能像他一样呢?事实告诉我还有一些同学可能只是旁听生。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如何让大部分同学都能积极地思考,并且发表自己的见解呢?

方案

主旨:我要让每一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见解,经过再思考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实施:

1、小班化为师生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条件,为了使每个同学都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我将学生分成两大组,然后围成一圈,团团围坐起来。

2、我将同学们找来的又一篇短文发给大家,短文的内容是:

死路与活路

一天,我到河边钓鱼,遇到一捕蟹老人,身背一个大蟹篓,但没有上盖。我出于好心提醒老人说:“大伯,你的蟹篓忘了盖上。”

老人慈祥地看了我一眼,说:“小伙子,谢谢你的好意。但我想告诉你:蟹篓可以不盖。要是有蟹爬出来,别的蟹就会把它钳住,结果谁也跑不了。”

3、我请学生们看完短文后围绕这篇短文进行讨论。由于我将学生分层排列,所以就避免了发言都由好学生唱主角。

效果第一组的同学很快地切入了主题提出:这些螃蟹只要放了对方自己也获救了。有的同学还谈到了螃蟹的想法:我没有逃出去,谁也甭想出去,要死大家一起死。有的同学接下去谈道:“它这样的想法恰恰是害了自己,原先还能逃出去,现在只有死路一条。事情的结果与它的想法有很大的关系。”第一组的同学发言积极,还谈到了如果我是螃蟹的话,我会怎么做。

效果第二组的同学由于摆脱了好同学的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使他们不得不动脑筋主动思考。有的提出:这个故事与矿工的故事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有的说:“它们只有放了对方才能逃出去。”有的说:“如果我是螃蟹的话,我就像矿工队长那样,先让它们有秩序地逃走,我也可以逃走了。”在组内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发言质量也越来越高。

效果经过了讨论——思考——讨论我将他们的发言进行了总结:生活往往就是这样,你不给别人活路,最终将会自短生路;你给别人机会,其实也等于给自己机会。

我觉得学生潜意识已经对这个道理有所领悟,特别是第一组的同学,几乎已经说出这个道理,而他们欠缺的是人生经历。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今后碰到类似的情况的话,我想他们一定不会束手无策,甚至会用今天学到的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六、反思与讨论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的确如此,学生们虽然在这次学习中获益匪浅,但是这样的教学需要大量的空间、时间。有时教学者会因组织不当而导致课堂纪律有所松散。学生家长会认为孩子的学习时间是宝贵的没有必要将时间花在寻找资料上。而我们每个人都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这样教学能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有较大的提高吗?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教育、教学应该追求的是人格的健全和多样。柏拉图早就指出,社会需要分工,而教学的目的就在于使不同的人能够做最适合他的工作。

作为教师应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外那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我们不应该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应煞费苦心地告诉学生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他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去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鹬蚌相争》教案篇4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2

今天教学《鹬蚌相争》,当我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说说假如你就是那只鹬或者是那只蚌,你会怎么办时,我从学生口中获得三句精彩而经典的语言。学生个性化的理解让我惊喜,同时也带给我在为人处世方面的一些思考。

这三句话是这样的:

之一:握手言和,和平共处。

之二:车到山前必有路。

之三:退一步海阔天空。

观点之一是大部分学生认同的。真所谓英雄所见略同。相持下去,对谁都没有什么好处,那么,为了共同的利益着想,老兄,我们还是握手言和,和平共处吧,你也不要来啄我的肉,我也不会来夹你的嘴。双方都做出适当的让步,谁也不亏谁。这无疑是明智的选择。因为大家都清楚,你给他一阵“飓风”,

他还你一排“冰雹”;硝烟就会此起彼伏,

战争就会没完没了。这样的相争换来的必定是声声悲号。所以和平和睦和气,化干戈为玉帛,这是上上策。

提出观点之二的是班级中的另类。他们的大脑中盘踞的是“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战略思想。这样的人往往是执着的,自信的。他们坚信,没有过不了的坎,没有迈不过的沟。不要给自己太多的选择,一条路走到底,一条路走到黑,永不回头。我想他们是绝不会赞同像水那样遇到挡路的石块善于迂回,善于绕道而行的策略的。他们对未来永远是充满自信的,不过有的时候这种自信显得有点盲目而不切实际,就像此刻,鹬和蚌面临两败俱伤的境地,却还要对垒相持,等待着车到山前而出现转机。结果等来的却是渔翁不费吹灰之力将他们一齐捉住。可悲可叹!

持第三种观点的是胸襟开阔者,是大智慧者。能做出如此选择的人并不是很多,因为大家都想得太多。常言道:先小人后君子。万一我先做出退让,对方还是穷追猛打,那我不是亏大了吗?所以,先做出退让是需要勇气需要胸襟的。能首先退一步的人,是值得佩服的。人生,若能积极前进,固然很好,但是能够懂得回头的道理却显得更为重要。如此不肯退让一步,结局不得而知。如果事事能忍让三分,能够转念“你有理,我有过失”,在前进时采取后退的姿势,以谦让方式向前,也许就更加完美了。若如此,世界一定更为宽广,待人处世也更加圆融了。俗语云:“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粉身碎骨。”所以,低头的人生,转身的人生,回头的人生,退让的人生,都蕴含着无限微妙的道理。记得有这样一句歌词“往前一步是黄昏,退后一步是人生”,这实在是一句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话。有时退一步的真正目的是向前,而世间却有不少人不懂得“退一步”的哲理。人与人相处,难免发生摩擦,若能开阔心胸,谦让容忍,退后一步,将使紧张关系转为和睦。退,常使人生道路变得海阔天空。退,不是懦弱,不是逃避,是为了给前进留出一方道路。

《鹬蚌相争》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自主积累4个以上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能讲述这个成语故事,知道与人相处时要懂得退让。

教学重点:

1.会认11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成语故事。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内容,知道与人相处时要懂得退让。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看一段动画片。(课件出示《鹊蚌相争》的动画片,学生观看。)

2.学生思考:看了这段动画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还想知道些什么?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轻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自学生字。

2.出示会认字字卡,指名认读。组词。

3.同桌讨论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用开火车的方式读生字。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评价。

三、精读课文。

1.读读课文,你认为哪些自然段讲了鹊蚌相争这个故事?(3-6自然段)

2.精读3-6自然段。

(1)自己读一读这个故事,认为有意思的地方画上“一”,不理解的词句旁画个“?”。

(2)学生汇报。

(3)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4)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②请同学们默读这一自然段,想想这一个自然段讲的是关于谁的故事?这一段有很多表示动作的词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并配上相应的动作吗?

③学生汇报。

④老师指导朗读。

(5)学生自主学习4-6自然段。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①请同学们找出写鹊和蚌争论的自然段,同桌分角色朗读,并评一评同桌读得怎么样?练一练争取让自己读得更好。

②自己读读第4-6自然段,想想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或不懂的地方,同桌讨论讨论,还是弄不懂就作个记号,待会儿提出来,大家解决。(理解:摆脱、毫不示弱、相持不下、毫不费力等。)

(6)学生汇报。

(7)齐读第3-6自然段。

(8)试试看,自己能绘声绘色地把《鹊蚌相争》讲给大家昕吗?

3.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这篇课文还藏着一个故事,聪明的孩子们快找一找吧!(1、2、7、8自然段)

4.请想读的同学自由地读读第1、2、7、8自然段,想想故事里都讲了什么?比比谁说得最棒!

5.你知道苏代为什么要对赵王讲这个故事吗?

四、拓展延伸,联系实际。

1.自由读读全文,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些什么?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生活中你见过类似鹊蚌相争的事情吗?

《鹬蚌相争》教案篇6

作者:黄映花转贴自:常熟市徐市中心小学点击数:229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三

作者:黄映花

一、第一自然段

1、出示板:河蚌 读

 演:张壳 出示:太阳

问:被暖暖的太阳照着,河蚌会有怎样一番感觉呢?

也许它会说什么?谁来做做河蚌?交流

出示 板:鹬 读

问:鹬?河蚌?分别想什么?也来说一说 

 演:合壳

问:这时候的河蚌……

2、这是故事的起因,我们再完整地听一遍录音

3、打开书本,看这部分内容,先自由读,要求试着复述

4、学生试讲

评价:提点意见,优点也行

二、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鹬和蚌之间的这场争斗,会如何发展?

请看二、三两小节鹬蚌之间的一段对话。

1、自由读

2、简单说说故事如何发展?(互相争持)

3、这一段写得非常生动,再请同学读。提醒:加表情

(动脑,怎么读,才有味道)  

请大家认真听,最好能在脑海中浮现鹬蚌相争的画面

4、说说此时鹬蚌之间的局势?

(威胁、毫不示弱、和意洋洋、相持、力量相当、互不相让)

5、在理解的基础上再两人配合分角色朗读

(前后、左右搭配都行),配以面部表情

6、请一对搭裆分角色读,为了体现故事的完整性,再请一位同学做旁白

(可喊暂停 提醒:注意语气,表情,要进入情境)

7、评价

8、课后也可通过表演,复述故事

三、第四自然段

过渡:鹬蚌互相争持,所导致的后果会是什么呢?

1、录音范读

2、回答:鹬蚌双方--筋疲力尽

板 渔夫--没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一齐捉住了

3、揭示寓意:这正是

四、总结

1、学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些什么?

2、交流

五、发挥想象

1、鹬和蚌被渔夫抓住后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

2、交流

六、小练笔

常熟市徐市中心小学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课更多相关资料:

搜索时,“文章标题”“所有大类”“所有小类”这几项无需选择,直接输入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就行! 

返回5ykj首页>>>>>>www.diyifanwen.com

《鹬蚌相争》教案篇7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248

【案例】教学《鹬蚌相争》

在教学《鹬蚌相争》时,有学生提出“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面对这些课堂教学的“生成”,我们一般有几个经典的对策:1、“大家就这个问题小组讨论讨论。”2、“同学们一起动动脑子来改改教材,再动手给编辑叔叔写封信,如何?”3、“同学们说的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上网或去图书馆查资料”,“请教自然老师去”,“设法弄只蚌来自己观察”……

【评析】

这堂课上,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跑了题”,教师从教学层面意识到这是一个生成性资源,并借此上出了“无法预约的精彩”。只可惜,对于寓言本身,我们却没有真正地作进一步的认识,后面的改写与写信,固然使教学活动“出彩”,同时却牺牲了寓言本身的精彩——也就是说,师生从寓言中抽身而出,转而去追寻寓言以外的东西了。毫不客气地说,在这里,“生成”仅仅是“预设”的反义词,“精彩”也是一场“闹剧”罢了。

儿童文学类课文中的“不合生活常理的错误”需要从文学作品内部结构本身来思考,否则,《灰姑娘》、《小王子》等不朽的经典必将遭受灭顶之灾了。我们需要超越“错误”本身,从整个作品的意义层面来对待错误。

《鹬蚌相争》出自《战国策》,是“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时虚构的一个故事。我们的阅读教学必须让自己和学生借助于个人最原始的经验去理解寓言的意义。必须从自己个人的体验出发,用已经储备的生活经验与理解能力,帮助我们再次创造性地领会这个寓言的意义。所以,“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的问题,其实并未涉及对寓意的真正理解。这是一个理解之外的“伪问题”。当然,如果我们借此来理解寓言、童话的一些特点,明白虚构中的错误并不妨碍对意义的创造性理解,它也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

但照案例中那样借题发挥,那就走上了一条远离“理解文本意义”的道路。当然,站在语文教学层面而言,这一做法还是可取的。从长远的教学目标来讲,写信、交流观点都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但不能因此就认为,这是一堂精彩的寓言教学课,因为它没有对寓言进行阐释。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课更多相关资料:

搜索时,“文章标题”“所有大类”“所有小类”这几项无需选择,直接输入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就行! 

返回第一范文首页>>>>>>www.diyifanwen.com

《鹬蚌相争》教案篇8

作者:张薇转贴自:转载点击数:612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鹬蚌相争的故事内容,懂得互不相让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习作能力及动笔习惯。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新意识,创编一个新故事。

教学材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语言导入,激发兴趣。

介绍有关鹬和蚌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自读课文,思考:鹬和蚌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

理解内容,了解寓意。

提问:1.鹬和蚌在争斗时都说了些什么?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课文3、4句

培养质疑能力。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想像能力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2.指名读鹬蚌相争时的语言。

3.引导学生质疑。

4.引导学生解疑,适时抓住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朗读、理解、体会一些词句的含义。

重点抓:“生气”、“豪不示弱”及“浩浩”等词语。

方法:

1.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并适当展开想像。

2.播放鹬蚌相争时的激烈场面,创设读的情境。

1.找出鹬蚌相争时的语言,读一读。

2.针对这两句话提出不懂的问题。

通过读、说、讨论解疑,深入理解词句的意思。

1.观看动画片段,感受相争时激烈场面。

2.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部分。

读全文

回归整体,揭示寓意。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

1.播放鹬蚌相争的动画片。

2.提问:鹬和蚌为什么会一起被渔夫捉去了?

通过学习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

1.观看,体会当时的情景。

2.自读全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创编故事

读写结合,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动笔习惯。

1.提问:当渔夫悄悄地向它们走来时,它们怎样做就不会被渔夫捉去了。

2.评价学生习作。

3.请学生读创编的故事。

1.创编故事。

2.读故事。

四、作业

板书:

鹬蚌相争

鹬啄生气

互不相让

渔夫得利

蚌夹豪不示弱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课更多相关资料:

搜索时,“文章标题”“所有大类”“所有小类”这几项无需选择,直接输入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就行! 

返回第一范文首页>>>>>>www.diyifanwen.com

《鹬蚌相争》教案篇9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2

教学这两则寓言故事中,学生针对插图与课文内容提了一些问题,想想还真有些道理。

如《揠苗助长》这课,学生对着插图提出质疑:“既然文中写老农干的是筋疲力尽,那为何图中真在拔苗的他连一滴汗也看不到呢?不太符合常理呀!”针对课文内容,学生问:“既然是老农,应该是很有这方面的经验才是,怎么连这简单的道理也不懂呢?是不是改成刚刚学种田的年轻人比较恰当呢?”

如《鹬蚌相争》这课,学生也对插图存在质疑:“鹬蚌身旁不是有一块大石头吗?鹬为什么不把蚌甩向石头,让它破碎,不是可以美食一顿,又不至于被抓吗?”针对内容,问:“既然双方的嘴都被夹住,又怎么能说话呢?”

看对这么一群善于思考的孩子,特别欣慰。虽然上面的问题都可以找到理由让他们明白,但这些问题还是有一定的思考价值的。希望自己教出的孩子能有自己的思想,有个性,这样社会才会不断进步。

《鹬蚌相争》教案篇10

什么是真正的精彩——关于《鹬蚌相争》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

江苏小语名师周益民老师在教《鹬蚌相争》一课时,遭遇了这样一个“意外”:

《鹬蚌相争》的故事学起来可真带劲,孩子们诵读着,表演着,乐不可支。

奇怪的是,每逢这种时候就分外活跃的小常今儿个怎么似乎游离在外?

我正待悄悄过去看个究竟,他已经高高地举起了小手。

“老师,我觉得课文有问题!”语气是那样地兴奋,“你看,书上写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你想呀,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

“是呀是呀,这样想来下面也有问题。下面课文又写蚌得意洋洋地对鹬说:‘我就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蚌正夹着鹬的嘴呢,怎么说话呀,一开口不就让鹬拔出嘴了吗?”其他同学受到启发,也有了新的发现……

周老师毕竟是名师,面对意外,他巧用三招,不仅妙解了此问,而且上出了一堂没有预约的“生成性课堂”。第一招,把问题推还给学生,“大家就这个问题小小组讨论讨论”;第二招,把问题推给作者与编者,“同学们一起动动脑来改改教材,再动动手给编辑叔叔写封信,如何”

;第三招,当学生问蚌如何能说话,两个壳是不是它的嘴的时候,他仍然是太极推手,“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上网或去图书馆查资料”,“请教自然老师去”,“不,设法弄只蚌来自己观察”……

此事周老师写成《无法预约的精彩》一文,发在《人民教育》2004第一期上,据说从此“无法预约的精彩”便成了小语界的一个“熟语”,此课也成了“生成性课堂”的一个范例。然而在一片赞扬声中,我发现,我们并没有把一些基本的问题(包括教材的问题与教学的问题)理清,这样,“生成”仅仅成为“预设”的反义词或者朝课堂设计相反的走向走,“精彩”也仅仅停留在“热闹”的表面,仅仅是把掌声、喝彩而不是“意义”当成了精彩。同样,周老师充满灵气的一课,也因为读者僵硬的解读而迅速地成为“死去的象征(荣格语)”,而没有带给大家更多的思考。

我这里先把课堂教学的问题抛在一边,从文本阅读理解开始,最后走向关于课堂教学的思考:

关于童话、寓言、神话中的“不合生活常理”的错误。

“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当这个孩子这样问的时候,他其实是走出了“游戏”,站在“游戏”之外在分析“游戏”的规则与意义了。就像是坐在足球场四周的看台上观看ac米兰与尤文图斯的比赛,你固然获得了观看的愉悦,领会了足球的魅力,但从本质意义上,你仍是在足球之外,你并没有进入到足球之中去,只有那些在场上奔跑踢球的球员,他们才是在真正地“参与游戏”,创造并获得了足球游戏所能带来的价值与意义。“游戏的存在方式不允许游戏者像对待一个对象那样去对待游戏(伽达默尔)。”游戏的主宰者是游戏本身,它的魅力就在于它能使我们忘我地投入其中。而正如足球场上必然会发生无数个传接球错误、越位与手球的犯规甚至进乌龙球一样,我们只能在认同整个游戏的前提下,来理解这个错误的意义。同样,童话、寓言、神话中的“不合生活常理”的错误,也需要从童话、寓言、神话内部结构本身来思考。——这并不是说,这些错误是合理与不可避免的,而是说,我们需要超越错误本身,从整个游戏的意义上来对待“错误”。

其实用生活中的常识去比照童话这类文章的时候,我们便会发现许多全然不合理的地方,姑且不讲动物、植物乃至石头、河流都开口说话(这个已经被我们认同是游戏的前提),就是在“物性”的层面上,我们一样能够发现它漏洞百出。电影《小飞侠》中,小飞侠彼得·潘的影子会遗失在温蒂的家中,而小狗咬破了影子,影子会与小飞侠争斗,温蒂能够巧妙地把影子缝回小飞侠的身上……这一切怎么可能?但这一切恰恰是我们阅读这部童话名片的快乐所在。《小王子》中,每个人居住在一个房间那么大的星球上,且不说有没有空气可供呼吸,但是从对星球陈设的描述来看,它连最起码的厕所都没有准备,这让人怎么活?《灰姑娘》中,当所有的衣服都变回原样,可是就偏偏剩下那只水晶鞋仍然没有变回去,——只是假如我们同意让它变回原来的模样,或者改写整个故事的话,那么也许《灰姑娘》就再也不是与《丑小鸭》、《小王子》一样不朽的经典童话了。

错误也可以是精彩的来源或者精彩本身。足球比赛上任何一方的进球,其实也就意味着另一方的某个错误。就如这堂课,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跑了题”这个游戏错误,但教师从课堂组织的角度意识到了这是一个生成性的资源,并借此上出了“无法预约的精彩”。只可惜对于寓言本身,我们却没有真正地作进一步地认识,后面的改写与写信,在服从教学活动精彩的同时,也牺牲了寓言本身的精彩,——也就是说,师生们从寓言中抽身而出,转而去追寻寓言以外的东西了。孰得孰失,尚可三思。

虚构与真实,抵达文本与存在的意义。

有必要再稍微深入一点,谈谈真实与虚构,真理与存在,因为这些,正是我们的语文课一直缺失却不该缺失的东西。亚里士多德曾说:诗比历史更真实。这句话对受实证主义认识论毒害的人来说,是永远不可能领会其意义的。而正是这种认识,带来了西方数千年来包括历史学本身在内的诸多学科的繁荣。在伽达默尔看来,艺术的正当性,正是它揭示了存在(这里所说的存在或者真理,指的都是生存的可能性)。如果这样觉得太玄乎,我们不妨拿《鹬蚌相争》这个文本最初的形式来进行讨论: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战国策》)

用我们刚才用过的术语来说,“赵将伐燕而终于未伐”是一个“历史事实”(然而我们也可以看来,与所有的历史文本一样,它同样也是历史学家或者文学家的“人造物”),而“鹬蚌相争”是一个“虚构的寓言”。但是,我们看到,这个寓言文本并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模仿,它的产生与第一次被阅读都是对生活的创造,它通过创造一种更有意义的历史可能性——避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而实现了它的意义。说简单一点,也就是苏代与赵惠王通过对寓言故事的创作与理解,改变了他们的存在意义,而这,也可以视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诗比历史更真实”的浅层次上的意义。

在这里,我们其实已经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阅读,是生存的一种方式,而不仅仅只是分段,分析结构,归纳归纳寓意这样一些技术。——我们理解寓言和其他文本也许需要通过这些技术来抵达意义,但是这些技术本身并不是我们的目的;而且在许多时候,这些僵化的技术反而妨碍了我们去创造性地理解意义。当然,在许多专门学习某一类技术动作的课上(比如音乐课上的听力练习),这时候,技术本身也是我们学习的临时性目的(这样的语文文本相当于王荣生博士所说的“样本”),这又另作别论。从这个意义上来观照,周老师课堂实录上所用的几招都没有完成“抵达意义”的目的。

语文课上的“提问”与“问题”。

理解了这些,有助于我们回头来看教学上的一些问题。为了便于分析,我这里临时性地把学生在课上的询问与质疑都称为“提问”,而把能够帮助我们抵达意义的问题称为“问题”或“真问题”。

为了使阅读行为成为生存的方式,我们必须让自己(和学生)从个人最原始的经验去理解寓言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阅读寓言与神话,这就意味着寓言与神话中的问题并不仅仅是伊索、荷马、韩非、庄子的“问题”,更准确地说,它们也同时是我们当下的人生难题。在我摘录的寓言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赵惠王正是站在自己的原初经验(将伐燕)上,理解(也就是赋予)了“鹬蚌相争”这则寓言以独特的意义。我们的阅读也同样,我们必须从自己个人的体验开始阅读,从我们的历史,也就是我们阅读时的“前有”“前见”“前把握”(海德格尔语)开始进行阅读,用我们已经储备的生活经验与理解能力,帮助我们再次创造性地领会这个寓言的寓义。(这种创造性的领会,可以参读我的另一篇文章《如果兔子并未中途睡觉——重新演绎<龟兔赛跑>》,在此文第二部分,我也将根据另外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对《鹬蚌相争》这个寓言作当下意义上的领会。)

这样,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学生说“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其实并未涉及对寓意的真正理解,而且单凭这个问题,也不能导致师生对寓言的真正理解。这是一个在理解之外、游戏之外的“提问”,当然,如果我们借此问题来搞明白寓言、童话的一些特点,来搞明白虚构中的错误并不妨碍意义的创造性理解,那么它也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但这个意义并不是寓言最终能够带来的“领会”,如果教学到此为止,那么我们不仅要说它并不没有带我们抵达理解寓言的门槛,而且也可以说它是带着我们走上了另一条远离“理解文本意义”的道路。当然,我个人认为,周老师这样做,从大课程的角度来讲,也未尝不可,因为从更长远的教育目的来讲,写信,交流观点,表达都是学习语文的一部分,周老师带学生所做的一切,都是有着积极的意义,把另外的任务伺机在这里完成,这没有什么可非议的。只是肯定这一点,我们并不能够因此而认为,这就是理解寓言的教学,这个精彩就是理解与领会的精彩,就是创造性阐释并赋予生存以新义的精彩。

那么怎样才能抵达我们所期待的“领会寓言意义”的境界呢?显然,它不能借助外围的“提问”,而必须寻找到真正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们不想两败俱伤,该怎么办?”

行文至此,江苏范崚瑱老师通过教育在线论坛寄来她上的《鹬蚌相争》一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范老师的案例为我的上半部分文章提供了何止一打的证据!而且,我也将因此而修改我的思路,范老师此课结束的地方,将是我对此文此课作进一步阐释的起点。

在那堂课上,有孩子也提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我在教学《鹬蚌相争》这篇课文时,预设的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寓意——

双方争利、互不相让,结果两败俱伤,反而使第三者得利。但是在请学生发表对鹬蚌的看法时,有学生提出,鹬蚌都没有错。理由是:鹬去啄食蚌是因为它饿,为了生存,它不得不这样做;蚌夹住鹬,也没有错,它只是为了保命,所以它不得不紧紧夹住。他们这样做,不是为了争利,只是为了能生存。

这个孩子的发言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有同学赞同,有同学迟疑,有同学仍然试图维护寓言的本意。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关注点都聚集在这个问题上。

我紧张地思考之后发现,这个学生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是由于他关注的不是作为寓言的文本,以及寓言所想表述的思想,而是将寓言借以传达寓意的载体——故事,放置在客观自然界去关照,从自然的生存法则的角度来看待鹬和蚌。这种观照本身他并无不可,但是,若按照他的这种思路,显然无法理解寓言所要表达的意思,无法认可“不为了一己小利(眼前的利益)争执不下,以免两败俱伤。”这种处世之道。如果停留在此的话题,课前预设的目标就无法达成。

我索性顺着这位同学的观点,请他寻找鹬蚌相争的原因。

孩子毫不犹豫地说:“为了生存。”——是啊,生存可不是什么小利,是关系到生死的根本利益,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这确实无可厚非。

我表示赞同:“确实,生命是可贵的,鹬和蚌为了生存努力抗争没有错。……可是,请告诉我,他们苦苦抗争的结果是什么?”

孩子犹豫了一下:“都没有能生存下来。”

“都被渔夫当成美味佳肴了。”

“红烧鹬肉,咸肉河蚌汤,啊,美味!”一个小调皮夸张地说,全班哄堂大笑。

说鹬蚌没错的孩子显得很不自在。既然为了生存抗争是正确的,结果为什么却这样的可笑呢?孩子有不理解,也有被同伴取笑的不服气,但一时又找不到使自己摆脱困境的办法。

我走过去,摸了摸他的脑袋说:“孩子,你想的没有错,你能更进一步地想一想,他们之所以没有能成功地生存下来的原因吗?”

我的安抚显然起了作用,孩子得到了我肯定之后,斗志一下子高涨起来,顾不上坐下就捧起书就寻找起答案来:“他们不该纠缠个没完没了,只要有一个退一步,先放开就好了。”

“是啊,一味地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争执个没完,对问题的解决毫无作用。有时退一步对自己和别人都有好处。孩子,你想的真深刻,老师备课的时候都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呢。谢谢!”

孩子兴高采烈地坐了下去。我进一步地总结:“在××同学的建议下,老师对这篇寓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原来,坚持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行为并没错,只是要注意采取正确的方式。只看到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利益,一味地僵持是不可取的,应该采取正确的方式。否则,只会是事与愿违,不但无法维护自己的利益,反而会大大损害自己的利益。我的理解正确吗?有同学为这个新的理解做补充和说明的吗?让我们用掌声感谢提醒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同学。”

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说鹬蚌没错的孩子激动得小脸红扑扑的,站起身来彬彬有礼地向同学们敬了一个队礼,我感觉到,他在面向我的方向停留的时间要长一些,这是一份多么珍贵的感情啊。

可是,这次“旁逸斜出”的讨论并没有结束,关于鹬蚌该采取怎样的办法解决矛盾的问题又被孩子们提了出来——谁该先让一步呢?

“蚌该先让步,它该先松开夹着鹬嘴的壳,要不然,鹬没有办法松口。”

“不行,蚌不能先松口,万一它松了口,鹬趁机把蚌肉吃掉了,蚌不就死了吗?蚌不能先松口。”

“鹬要先保证不吃蚌,蚌才能松口。”

“两个人这样僵持着总不是办法,就是没有渔夫出现,他们这样斗下去也是死路一条,反正都是死,蚌不如赌一把,就相信鹬一次,先松开吧。”

“生命怎么能用来赌呢?生命是宝贵的,只有一次,蚌凭什么来信任鹬呢,万一鹬不可信怎么办?”

……看着争执不下的学生们,我灵机一动,打趣到:“喂,争吵不休的小伙子,小姑娘们,你们在学鹬蚌相争吗?”

谁想到,他们竟异口同声地说:“错!”

“真理不辩不明,我们可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争吵哟。”一个伶牙俐齿的孩子说。

我心头一热,是啊,他们这可大大地不同于鹬蚌相争呀,他们对这个寓言的理解已经超出了我的想象了呀。

孩子们争执不下,我也无法作出一个正确的判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孩子们都认同了课上师生共同讨论出来的“共识”——不能为了眼前利益一味地争执,免得两败俱伤,反而损害了自己的利益,要采取妥善的解决方法。至于怎么解决,也许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办法。就像鹬蚌面临的局面,解决这个难题涉及到诚信的问题,这样重大的人生问题,决不是一堂课,一个文本能够探究清楚的,况且,《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本身并没有将解决之道寓于其间,这是本课无法完成的命题,我不能在这堂课上大包大揽,奢望解决所有的问题。

于是,我提议:“如何解决鹬蚌相争的难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其实,不但是你们,老师也很为难,就是你们的父母,因为个人的经历不同,采取的解决办法也肯定不同。我们是不是做一个有趣的调查?从自己身边的大人中选择四五个不同职业,不同情况的,采访一下他认为鹬蚌该如何做才能免得两败俱伤。我建议,一定要记下被采访者的社会身份和他的观点,到时候我们一起来研究,说不定会有很有趣的发现,你们同意吗?”

(在此真诚感谢范老师,感谢她无私地将未发表的文稿《旁逸斜出也精彩》赠给我,让我顺利地完成了此篇文章。)

这样的阅读教学,就是我前面所说的从自己的原初体验出发,创造性理解并赋予寓言以意义,并进而改变生存可能性的阅读行为(生存方式)!此课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它将阅读寓言与思考当下的生存问题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了一起。

可以说,从一开始,范老师就清楚地意识到:不能“将寓言借以传达寓意的载体——故事,放置在客观自然界去关照,从自然的生存法则的角度来看待鹬和蚌”,因为“这种观照……显然无法理解寓言所要表达的意思”。也正是对此点的清楚认识,所以范老师能够伺机点拔:“鹬和蚌为了生存努力抗争没有错。……可是,请告诉我,他们苦苦抗争的结果是什么?”“你能更进一步地想一想,他们之所以没有能成功地生存下来的原因吗?”而正是这几处轻轻点拔,引发了学生之间的一次次投入、忘我的讨论,这些孩子,可都是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在理解寓言啊。

然而,此课毕竟留下了一个并非遗憾的遗憾:师生们终于未能解决“关于鹬蚌该采取怎样的办法解决矛盾——谁该先让一步呢”这一问题。从教学的角度讲,这不仅不是一个遗憾,甚至可以说是一处异常精彩的地方。这与我《斑羚飞渡》一课的结尾有相似的地方(课堂实录见《人民教育》2004年13、14合期):“一堂课下来,我没有任何的答案可以给大家,因为我也同样困惑、犹豫,——在生命与崇高之间,在生存与文明之间(该如何选择)。这里我仅仅提供一点我对这个问题的个人的看法。请记住,这不是答案,这只是一个生命个体面临艰难选择时的一些想法……”还有窦桂梅《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结尾(课堂实录见《教师之友》2004年第11期):“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有着5千年文明的强大的中国为什么会被几千个强盗杀到京城?

圆明园烧掉的究竟是什么?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也许,今天的学习只是给同学们打开了一扇小小的门,无非让同学们看到这一点风景,能沿着更多的视角,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这才是这两节课的学习的真正的目的。”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我们的教学确实无妨从一个问题出发,最终抵达的,是另一个更深刻的问题或者这个问题的更深的困惑上,这样用心解答却最终悬而未决的问题,将迫使孩子用一生的时间去解答,在以后的岁月里给出基于他的个人经历而得的答案。然而,从理解并赋予寓言以创造性意义这一角度讲,这毕竟是一个遗憾,如果教师能够通过点拨让孩子在课堂上创造性地把握这个寓言,那么他也就实实在在地品尝到用思维的武器来提升存在品质的幸福。这种对求知幸福的体验也就是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本身也就是生存的终极目的,也是我们继续积极地生活、主动地求知的源动力。

“我们不想两败俱伤,该怎么办?”其实并不如范老师所认为的那样,“《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本身并没有将解决之道寓于其间,这是本课无法完成的命题”,如果我们再度通过用原初体验解读寓言,通过对寓言文本的“悬置”与“还原”(胡塞尔语),我们其实并不难获得一个较完满的解答。

“鹬蚌相争”,其实写的是一种“特殊的状态”,它象征的其实就是由于侵略与保卫、进攻与防守、欺侮与抗争、压迫与反抗、同行间恶性竞争而导致双方陷入僵局,再发展下去就将两败俱伤这种状态。正如范老师与她的学生们所认识到的那样,对于这样的问题,仅仅用道德是非来看待与试着解决是幼稚的,它应该从生存伦理的角度来寻找答案。

文章在我们阅读之后,有没有确定不变的答案?如果从海德格尔的释义学理论来看,所有的领会都是自我的领会。阅读与理解主要并不在于获得绝对正确的解释(因为也并不存在着这样的解释),它主要是阅读者自身存在可能性的展开。那么此课至此,我们如何展开读者自身的可能性,让学生通过阅读来再度“筹划意义”,感受存在呢?

如果是我,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当双方发生冲突僵持不下即将两败俱伤的时候,如果一方是主动者,另一方是被动者,那么一般会是谁先退让(请注意,我并没有说“谁应该退让”,而是让大家用生活中的原初体验来理解这个问题,而不是用现成的道德标准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在这个故事中,鹬与蚌谁是主动者,也就是说,谁是肇事者,是谁导致了可能出现的两败俱伤?

这是第一步,它不能解决问题,但它是必须迈出的重要一步。通过分析课文我们不难发现,鹬是事件的主动者,一般如果可以退让而不导致自身的伤害,不退让必将与对方一道伤亡的情况下,“鹬”们总会找个台阶下来。当然,在这个故事中如何退下来,这是后话。

解决了问题之后,我会再度引导学生思考:当双方发生冲突僵持不下即将两败俱伤的时候,如果一方是强者,一方是弱者,你认为谁会先退让,为什么?

这是理解寓言的真正关键处。也许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与讨论的过程中还需要补充足够的材料,以补充学生可能并不足够的“原初经验”。

其实正如两个同学在发生争斗时的情况一样,弱者是不能够退的,一般也不会退,因为它不愿退也无法退。可以这么说,对弱者而言,双方僵持不下陷入僵局这种状态,也是他惟一的一次机会,因为在这种状态中,双方一样强大也一样软弱,弱者正可以通过此次机会,“教训”强者以后不敢再轻易欺侮他。而弱者的主动退让则将导致自己的灭亡,正如在校园学生间的冲突中,弱者的委曲求全只会有一个结果:他成为屡屡被欺侮的出气包。但是强者他可以从容地退让,因为他的撤退并不足以让弱者趁机对它进行攻击,强壮的孩子即使再谦虚也不可能成为弱小孩子的“出气包”。

显然,在这个故事中,无论是仅仅从字面的意思或生物学的角度来理解,还是回到它的最初寓意赵国与燕国的即将发生的战争来理解,“蚌”都是弱者,它若主动畅开双翼,无疑于送肉给“鹬”;而“鹬”是强者,它的退让并不会导致“蚌”趁机将它消灭。

理解了这些,我们就不难明白:只能是鹬先作出退让的姿态。

至于后面的问题,就不难解决了,它们可以通过对话,契约,争论(如邻居通过发生争执以解决积压的矛盾那样),调解等方式来达成以上的共识,并采取行动的步骤来使双方脱离困境。这里特别补充一点:即使从最字面化的理解而言,被夹住了嘴也并不表示不能发出声音,而鹬在被夹着的姿态下,也并不是不能做出退让的姿态,譬如当它在用力后拔的同时,蚌稍稍松一下壳,就足以让双方脱离险境。

显然,赵惠王是一只很聪明的“鹬”,他知道自己是强者,是主动挑起事端者,所以当“蚌”(燕国)托人来调解的时候,他便主动地松了口。鹬蚌相争而终于未争,秦国这位渔翁这次自然也并没有得利。

《鹬蚌相争》教案篇11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275

《鹬蚌相争》听课体会

东越河小学   田荣  

在听了《鹬蚌相争》这节课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语文课的艺术魅力.我发现一门好课,必须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要充分关心儿童学习特点.在《鹬蚌相争》这节课中,就有很好地体现。

1.趣为先导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课堂如果能激发儿童的学习

兴趣,学生就会像蝴蝶恋花一样,徜徉其间,乐而不疲。在本节课中,教师采取了恰当教学式,引得学生走进文本投入其中。例如多媒体理解“鹬蚌相争”。预示“夹”字的演变过程,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汉字文化,而对记忆于形,理解字义都有了很大的帮助。

2.教师的“教”重在引导学生的“学”。

教师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得学相互作用的过程,总的来看,充分发 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我们教学上的一种追求。但是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于发挥,是离不开教师的作用的。在这节课中,教师就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学习方法,例如“毫不示弱”的 逐字理解词语法 ,“琢”和“捉”用部首区别字形,字义的 并在语境中加强训练。还有把本课中字词连起来,形成课文主要内容的方式,却十分巧妙地引导

作者:田荣

越河教育总校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课更多相关资料:

搜索时,“文章标题”“所有大类”“所有小类”这几项无需选择,直接输入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就行! 

返回第一范文首页>>>>>>www.diyifanwen.com

《鹬蚌相争》教案篇12

文言文阅读需要在顺利翻译的基础上理解全文内容,体味古人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为提高大家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鹬蚌相争》阅读及答案,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希望通能帮助同学们提高阅读能力。

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①啄其肉,蚌合而箝②其喙③。鹬曰:‘今El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熟计议之也。”惠王曰:“善。”乃止。(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鹬(yù):一种水鸟。②箝(qián):夹住。③喙(huì):嘴。

【试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赵且伐燕()(2)以敝大众()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3.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4.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

《鹬蚌相争》阅读【参考答案】

1.(1)将要(2)使……劳苦(贫困)(将“劳苦”答为“困苦”“疲敝”之类都可,但整个解释要体现出使动用法)

2.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3.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或:鹬蚌相争、鹬蚌相持)

启示:面对矛盾(冲突),要以理智、包容的态度对待,避免两败俱伤。

4.(1)从苏代的角度看:①方法巧妙。用寓言故事引入(讽喻或类比的方式),使惠王易于接受。②态度诚恳。为燕赵双方的利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2)从惠王的角度看: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20xx年广东省东莞市等中考语文试题)

《鹬蚌相争》阅读【参考译文】

赵国将要进攻燕国,苏代为燕国去跟赵惠王说:“这次我来,路过易水,一只蚌刚好出来晒太阳,而一只鹬一下就叼住了蚌的肉,蚌立即合住壳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不拿出去,明天不拿出去,就会有死鹬。’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现在赵国马上要起兵进攻燕国,燕赵两国长期互相攻战,而使民众劳苦贫困,我深恐强大的秦国会成为那个打鱼人。希望大王您再仔细考虑考虑!”惠王说:“好!”于是中止了这件事。

《鹬蚌相争》教案篇13

【设计思路】

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应选择一些幼儿感兴趣的题材。有一次我在班上给幼儿播放了一部由中国传统经典寓言故事制作的动画片《鹬蚌相争》时,发现幼儿很感兴趣,我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在理解鹬蚌相争含义的基础上学习用小手感受音乐结构及表演。活动的难点是两人合作表演。

【教学目标】

1、幼儿在理解鹬蚌相争含义的基础上能用小手感受音乐结构。

2、尝试用手指动作跟音乐进行故事表演。

3、感悟“友好相处、互相谦让”的内涵,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教学准备】

1、幼儿已看过《鹬蚌相争》动画片;

2、音乐;

3、布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观看表演。

1、师:小朋友已经看过鹬蚌相争的动画片了,动画片都有谁?它们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小朋友明白了一个道理:遇到事情要友好相处、互相谦让。

2、今天老师要用小手来讲这个故事,你们可要认真仔细的看。

二、欣赏音乐、感受结构。

1、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手指讲故事的本领。我们一起听听音乐,音乐一共有几段?

2、蚌在第几段音乐出来的?鹬又在第几段音乐出来的?它们争斗是那一段音乐?老师带手指跟音乐进行表演,让幼儿再次倾听和感受。

三、分段欣赏,创编动作

1、分析第一段音乐,引导幼儿创编小河蚌的动作;

(1)师:小河蚌是在第几段音乐出现的?把你的小河蚌也请出来。小河蚌跳舞时蚌壳怎么样?。

(2)师:音乐里小河蚌睡着了,听到小铃铛响它打开蚌壳一张一合的跳起舞,请小河蚌跟着音乐跳一跳。

(3)师:小河蚌跳的时候听到什么声音打开蚌壳跳起舞?我们再来跳一遍。

2、分析第二段音乐,创编鹬的动作;

(1)师:第二段是谁?把你的鹬请出来,鹬有长长的脖子,它可以怎么跳舞?(引导幼儿用手指创编鹬跳舞、点头动作,幼儿讲一讲练一练),师:鹬有大大的翅膀可以怎么样做动作?(引导幼儿用手指创编鹬扇一扇,幼儿讲一讲、练一练)。

(2)师:音乐里鹬在河岸上也跳起舞来,摇摇脖子、点点头、飞呀飞,让我们的鹬跟着音乐跳一跳。

(3)师:刚才鹬在跳舞时,我发现有的鹬脖子伸得不够长,所以不好看,这一次再跳我们把鹬的脖子伸长很神气的跳

3、分析第三段音乐,创编鹬蚌相争的动作:

(1)师:河蚌爬上岸晒太阳,鹬看见了蚌,鹬要去干什么,蚌怎么样,鹬又去捉蚌,蚌又合上壳,一共几次?教师做孩子创编的动作,请幼儿数一数鹬啄蚌一共几次?,请幼儿做一做。师:接下来蚌用壳夹住了鹬的嘴,它们拉来拉去互不相让,一共几次?请幼儿做一做。

(2)师:这次我们一只手当蚌,一只手当鹬,跟着音乐来表演这一段。

四、完整表演体现快乐

1、请幼儿跟音乐集体用小手完整表演故事;

2、请一名幼儿和老师示范两人合作表演;

3、幼儿结伴合作表演故事;

4、请一对幼儿在布幕后面表演,其余幼儿观看。

5、幼儿结伴在布幕后进行表演;结束时,老师扮演老爷爷,道白:看它们互不相让,我可要得利了,用布幕把幼儿全部兜起来,走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设计与教学反思】

我国是世界寓言三大发源地之一,中国传统经典寓言故事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它以单纯而奇妙的情节给人以隽永的哲理和智慧的启迪。本次活动以故事情境表演导入,在理解鹬蚌相争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结构,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在师幼共同讨论并创编动作的基础上,尝试跟音乐用手指动作进行故事表演,通过幼儿自身的表演,使其更深刻领会“友好相处、互相谦让”的内涵,体验手指表演的乐趣。用这样的方法来进行活动对幼儿很有诱惑力,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中国传统经典寓言故事。由于本次活动的音乐是民族乐器合成的乐曲,幼儿对这样的旋律掌握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活动中应该用不同形式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充分理解音乐的内涵。这样才能让手指表演更符合音乐结构,体现音乐的艺术思想。

《鹬蚌相争》教案篇14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寓言更是这样。古人创造出的寓言故事,内容虽然浅显,但其中都蕴涵着深刻的道理。阅读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怎样让三年级的孩子明白“小故事蕴含的大道理”呢?本课引导学生溯本求源,解读寓言故事的出处,力图帮助他们较为深刻的理解寓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除了充分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帮助他们理解寓意外,还通过表演、想象、练笔及多种形式的朗读等学习活动,理解重点词语,充分挖掘课文隐含的人文价值,创设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在反复诵读及想象过程中,领悟内容,体验情感,潜移默化的培养人文精神,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鹬蚌相争》是北京版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六册26课《寓言二则》中的其中一则寓言,重点是通过对寓言故事的解读,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因为完成本则寓言教学任务只用一课时,所以,指导书写难字“鹬”,理解重点词语“互不相让”,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都要融入其中。

学生情况: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读懂故事内容,如此浅显易懂的故事从语言和情节的理解上来说,对他们都不是难事。但是,他们的理解能力与领悟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如果想让学生通过自己读书就能真正理解简单的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也并非易事。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溯本求源,在创设情境中理解寓意。

以历史故事导入,抓住问题的生成点,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并在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后,引导学生融入历史故事当中,通过体会历史人物思想,理解寓意。

抓住重点词语,帮助理解寓意

抓住重点词语“互不相让”,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理解词语内涵,帮助学生理解“鹬蚌相争”造成两败俱伤的真正原因,从而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想象,体验情感。

片段练笔,落实情感目标

通过想象填补文本的空白,通过叙说丰富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化寓意。读写结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使情感目标的渗透不落痕迹。

技术准备:由“鹬”、“蚌”图片各一张和战国七雄分布图制作成的演示文稿。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发展学生合理想象、创编故事的能力。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教师环节 学生

故事导入

自读课文

激发兴趣

熟读概括

了解内容

初读指导

合作表演

指导朗读

体会角色

回归历史

角色换位

理解寓意

想象交流

创编故事

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历史故事导入

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秦、楚、韩、魏、赵、燕、齐。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秦国一直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但他心里明白: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

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出出心里的这口气。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然而,当时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立刻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个统一天下的好机会。

一个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争,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

初读课文,练习概括

1.指名试读课题。

板书“鹬”字,学生书空并数出笔画。

认识鹬。

你有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

请学生告诉老师“蚌”字的写法,板书。,认识蚌。

齐读课题。

2.自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看生字表或查字典,做到正确流利;同时,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自己练习朗读。

伙伴间互相读,帮忙指出错处。

3.指名读:提出建议或表扬。

4.学习概括: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

完成板书:鹬蚌

↘↙

相争

↓↓

渔夫

精读课文,理解寓意

1.指导有感情朗读。

重点指导:

鹬生气了,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这蚌就要活活干死!”:读出鹬“生气”的语气。

蚌毫不示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的饿死!”:引导学生体会“毫不示弱”的不同感受,读出不同的语气。

指名读,男女生对话读,师生分角色读。

生1读:河蚌毫不示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地饿死!”

师:你为什么这么生气呀?

生:那鹬啄住我的肉,居然还威胁我,我才不怕它呢!

师:你从哪儿看出蚌不怕鹬?

生:从“毫不示弱”这个词知道的。

师:谁跟她读得不一样?

生2读:河蚌毫不示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地饿死!”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呢?

生:我觉得河蚌还会想:你不是要把我干死吗?我就不放开你,看你能怎么样?气死你!

师:哦,看来河蚌不光有股不服输的劲头,还很会气人呢!那鹬岂不是更生气了!我们再一起读读鹬和蚌的对话,感受它们各自的心理。

2.表演体会鹬蚌相争的过程。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互不相让”。

学生们两个人一组,合作表演鹬蚌“互不相让”的争斗过程。

看完几组同学的表演后,同学们纷纷提出意见:

生1:它们不能说完话就放开,应该“互不相让”——谁也不肯放开谁!

生2:那个鹬的嘴用力往外“拔”是不对的,因为说的是“互不相让”,就说明鹬并没有想“撤退”的意思。

生3、对,应该是一个啄住不放,一个夹住不放!

…………

板书:互不相让

3.想一想: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

生1:它们这样一直僵持下去的话,鹬会被活活饿死,蚌会被活活干死,谁都不会有好下场!

师:这就叫——

生:两败俱伤!

生2:如果有渔夫走过来的话,它们一个不能飞,一个跑不了,就会被渔夫一起抓走……

生3:渔夫把它们抓走后,很可能会把鹬卖掉,把蚌用来煮汤喝……

生4:鹬也可能会被吃掉……

4.回顾历史故事

当年,苏代就是给赵王讲了这个《鹬蚌相争》的故事,如果你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怎样想呢?

生1:我会想:如果我和燕国打起来,还不得跟“鹬蚌相争”一样,最终两败俱伤,谁也得不到好处?

生2:我不能去打燕国,一旦我们打起来,一定会劳民伤财,秦国再像那个渔夫一样乘虚而入,把我们都消灭了,那就惨了!

生3:我不但不能去打燕国,而且我们还应该和好,团结起来共同对付秦国……

5.体会寓言的魅力。

师:小故事,大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

板书:寓言

你还听过或看过哪些寓言故事?

创编故事,发散思维

师:“鹬蚌相争,渔夫得利”这个故事流传至今。

出示图: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呢?

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

作业超市

选择一项适合你的作业:

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把自己新编的故事写下来。

3.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读一读,体会它蕴含的道理。

[板书:]鹬蚌

↘↙

相争

↓↓

渔夫得利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1、概括说出《鹬蚌相争》的故事。

2、检查评价学生所写的续编故事。

3、讲一讲搜集来的寓言故事,并说说它的寓意。

教学反思

《鹬蚌相争》是一篇寓言故事,它用一个小故事生动地说明了两人一味争斗,互不相让,就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到好处的道理。课文不长,孩子们读起来困难不大。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让他们真正理解故事中蕴含的深刻“寓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处理不好,很有可能会让他们读完后兴味索然,机械谈寓意。

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改变了以往学习寓言“读故事____谈寓意____联系生活举实例”的教学模式,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表演、个性体验、联系生活,角色转换、创编想象等多种学习方式,将故事与历史事件巧妙结合,于小故事中自然体会出大道理。

实践证明,这节课新颖的设计,不同方式的学习,给了学生不同的感受,同时,也让孩子们掌握了知识与能力,体验了过程与方法,激发了兴趣,升华了情感,懂得了道理。

但是,对于课上发生的一个“小事件”的处理我一直耿耿于怀:一个孩子站起来说:“如果我是赵王,我就联合其他五国,一起去攻打秦国!”当时我一愣,别说,我还真没想到这一说法!我心里暗暗叫苦。这说法与教学目标不相符啊!原本是想让学生明白“和平相处”的皆大欢喜,怎么他会跳跃到“群起攻之”上去了呢?我一直心里明白,凭我这资质,不可能像名师们一样,面对每一次课堂上的“生成”都能灵活处理的恰到好处,甚至精彩连连。我一直相信“生成的精彩源于课前充分的教学估计”,所以,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尽量多去设想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然后想出相对的办法。可是,这孩子的说法我还真没估计到!怎么办?让学生讨论吗?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出于本能,我只好提示学生联系当时赵国面临的问题去想。好在,后面的学生回答又转入“正轨”,我赶紧进行下面的环节!

事后,我进行了反思,我感觉,有这一说法的那个孩子一定已经明白了“鹬蚌相争”所蕴含的道理,他也一定清楚了“燕赵相争”与“鹬蚌相争”的关系,只不过,他直接从解决眼前的事跳跃到了如何处理当时的战局。应该说,这样的孩子思维是跳跃性的,他具有很强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或者说,这孩子具有很高的战略思想!可是,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我能肯定他的想法吗?是应该让他明白“和平相处”更好,还是就事论事呢?我是不是应该帮他分析一下这样“群起攻之”的不成熟因素?如果这样做,是不是又偏离了这节课的初衷呢?不管怎样,我觉得自己今天这样的处理肯定是不正确的,或者说是不妥当的,可是,我该怎样做呢?

《鹬蚌相争》教案篇15

教材分析:《鹬蚌相争》一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24课《寓言二则》中的一则。这则寓言通过鹬和蚌相互争吵谁也不让谁,最后双方都被渔夫捉住这个小故事,说明双方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课文篇幅不长,语言通俗易懂,题目直接点出了寓言的内容,同时巧设悬念,激发读者的兴趣。三年级的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已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寓言,如《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等,也明白这些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一些学生也可能听过《鹬蚌相争》这个故事。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低、中年级学生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浮浅性、情感性等特点,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让他们明白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能借助字典、生活实际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威胁、毫不示弱”等词语的意思。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品读课文,懂得双方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教学准备:

1.课前每生准备好《新华字典》和生字本。

2.一张战国时期的彩色简易地图,鹬和蚌图片,词语卡片等。

教学流程: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历史故事引入。

战国时期,赵王要出兵攻打燕国,苏代以一则寓言故事打消了赵王这个念头。这则寓言故事和两种小动物有关。

[设计意图: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先生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都能有效地促进他们发展。”以历史故事引入,能吸引学生注意并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图片,认识鹬和蚌。

1.出示鹬的图片。

板书:鹬。

指导学生观察图,看看鹬的外形最突出的特点。

指名说鹬的外形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师简介鹬的生活习性。

2.出示蚌的图片。

指导观察,说说蚌有什么特点。

板书:蚌。

[设计意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对鹬和蚌的动作描写准确生动,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画,了解鹬和蚌的外形基本特点,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有助于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揭示课题,猜想质疑。

1.揭示课题,齐读。

2.根据课题猜想,你了解到什么?

3.再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题目着手,质疑问难,引起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读书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切实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导学生先概括段意,然后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读书,让他们更多的接触语文材料,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检查了学生的读书情况,又教给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三个维度中的“过程与方法”,省时高效。]

三、细读课文,理解寓意

品读课文第二、第三自然段。

1.默读第二、三自然段,分别画出鹬和蚌说的话。

品读鹬说的话。

①通过指名读、学生评议、老师的示范朗读,引导理解“威胁”这个词语的意思。

②指导感情朗读,读出鹬当时说话的语气。

指名读蚌说的话。

①指导抓住“毫不示弱、得意洋洋”来体会蚌当时说话的神态和语气。

②出示词卡:毫不示弱

a.指导读准生字:弱

b.指导书写生字。

c.通过查字典理解“弱”的意思。

d.理解“毫不示弱”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理解“弱”字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准确地把握“毫不示弱”这个词语的意思,理解这个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是语文学习最基础的目标要求,拿出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识字学词,能有效地培养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符合语文学习规律。]

指导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感受鹬蚌相争的激烈场面。

师生分角色对话,再现鹬蚌相争的激烈场面。

[设计意图:通过分角色朗读,体验争吵的激烈场面,培养语感,领悟故事蕴涵的深刻道理。]

品读第四自然段

在师生共同表演时顺势理解“相持、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辩论:你觉得鹬和蚌到底谁厉害呢?

[设计意图:低中年级学生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浮浅性、情感性等特点,在表演中观察辩论,既让学生理解了词语,又让他们有所思考。]

齐读第四自然段。

揭示寓意。

1.小结:鹬和蚌就这样相持着,谁也不让谁,直到彼此都筋疲力尽,最后都被渔夫捉住了,这就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2.齐读: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品读理解课文、分角色朗读体验鹬和蚌相争的激烈场面这几个环节,揭示寓意已经水道渠成。]

四、回归文本,总结升华

1.齐读课文。

2.思考:此时此刻,你就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心里会怎么想?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故事已经有了全面的认识,明白了故事所蕴涵的道理的基础上,让他们迁移运用,站在历史人物立场上思考问题,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寓言的主题得到升华。]

3.总结拓展:你们看,这就是寓言,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让人明白深刻的道理。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说说你曾经读过的寓言故事。

4.老师这有一本《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现在赠送给大家。课后大家可以去读一读,多读这些故事,你会变成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另外一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寓言的特点,让他们谈谈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激活他们的阅读积累,给学生推荐课外的阅读篇目,让他们的目光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鼓励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做有智慧的人。同时,揭示下节课的学习任务,简洁实在。]

板书: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教案篇16

教学这两则寓言故事中,学生针对插图与课文内容提了一些问题,想想还真有些道理。

如《揠苗助长》这课,学生对着插图提出质疑:“既然文中写老农干的是筋疲力尽,那为何图中真在拔苗的他连一滴汗也看不到呢?不太符合常理呀!”针对课文内容,学生问:“既然是老农,应该是很有这方面的经验才是,怎么连这简单的道理也不懂呢?是不是改成刚刚学种田的年轻人比较恰当呢?”

如《鹬蚌相争》这课,学生也对插图存在质疑:“鹬蚌身旁不是有一块大石头吗?鹬为什么不把蚌甩向石头,让它破碎,不是可以美食一顿,又不至于被抓吗?”针对内容,问:“既然双方的嘴都被夹住,又怎么能说话呢?”

看对这么一群善于思考的孩子,特别欣慰。虽然上面的问题都可以找到理由让他们明白,但这些问题还是有一定的思考价值的。希望自己教出的孩子能有自己的思想,有个性,这样社会才会不断进步。

《鹬蚌相争》教案篇1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则文言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懂得“通假字”的含义。了解文言文中一些特有的虚词、代词。明确汉语中的古今意义的不同。

2.整体感知内容,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3.有感情地诵读文言文,积累语言。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读准字音:曝、雨、箝、喙、即。会写本课出现的生字。

2.正确理解“方、曝、箝、雨、得、禽”的意思,为正确理解古文意思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

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积累语言,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情景渲染:。回溯中华悠远的历史长河,两千多年前有一个群雄并起、烽火连天的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征战不断,百姓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其中,大的秦国对其他六国虎视眈眈,而六国间因为一些小矛盾而大兴刀兵。有一次,赵王因故对燕国不满,欲兴兵讨伐。燕王委托辩士苏代去赵国游说。

2、出示原文、播放课文录音。

3、认识“鹬”“蚌”,引出课题。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文,整体感知。

1、配乐范读。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段文言文,采用你喜欢的方式去明确字音,一直将文句读到通顺、流利为止。

3、指名读、教师正音。

三、精读古文,加深理解。

1、老师从这篇简洁的文字中,提炼出了五个表示动作的词语。它们是:

2、齐读。

3、这五个词在文中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联系句子,结合译文来理解。然后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4、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五句话。

5、请同学们结合这五个动词简单叙述这个小故。

6、逐句理解五个词意以及五个句意。重点强调:“曝”“方”“箝”“喙”“其”“而”“者”“禽”“舍”“之”。

四、指导朗读,加深体会。

1、造成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当初他们互不相让,争执不下。它们是怎么说的?

2、自由朗读。

3、指导朗读“鹬”的话:

A、“鹬”的话是什么意思?

B、它气急败坏的说;它咬牙切齿的说;它火冒三丈的说。

4、指导朗读“蚌”的话:

A、“蚌”的话是什么意思?

B、它暴跳如雷的说;它气势汹汹的说;他怒气冲天的说:

5、分角色练读。

6、齐读全文。

7、此时此刻,鹬和蚌都落入了渔夫的手中,他们的心里做何感想?指名回答。

8、同桌讨论:为什么它们宁可“两败俱伤”也“互不相让”?指名回答。

9、小结:它们只想着自己所拥有的有利条件,而没有想到自己也处于死亡的边缘。如果这样继续下去,必然是最终。

10、教师小结,画出箭头,完成板书。

11、配乐朗读。

12、全体起立,配乐背诵这则文言文。

五、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1、听了这则小故事,此时的赵王会怎么想?。于是!

2、教师小结战国时期辩士的才华同时展示寓言的魅力。

3、请学生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谈谈体会。

4、今天学习了这一课,希望同学们能牢记鹬蚌相争所揭示的道理。我们要对这些人说:。

5、出示寓意。齐读寓意。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这个故事被西汉的文学家刘向收录在《战国策》中。课后请同学们阅读《战国策》一书,它对我们的思想、行为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板书设计: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

互不相让→两败俱伤

《鹬蚌相争》教案篇18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字和一个多音字“燕”,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到朗读课文。

3.能讲述“鹬蚌相争”的故事。

4.了解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懂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1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了解故事内容,并懂得成语背后的含义。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鹬蚌的图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课外阅读你一定又知道了许多成语故事,知道了哪些呢?能讲给大家听听吗?学生自主汇报积累的成语故事。

2.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鹬蚌相争》,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认识“鹬、蚌”两个字。教师出示图片,介绍鹬和蚌。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学生在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并交流识字方法。

3.教师检查识字情况,抽读生字卡片,正音。

4.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开火车。

摆脱赵国燕国罢兵懒洋洋劝说夹住

鹬蚌相争毫不示弱鱼翁占便宜

5.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6.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7.指名朗读课文,评一评,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三、学习会写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同桌说词,看谁说的多。

3.学生识记生字,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写这些字才好看呢?

4.说说你的发现。

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范写。

6.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7.书写评价。

作业:

1.读课文。

2.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

2.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二、听故事,了解课文内容

1.听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什么?指名回答。

2.自由读课文,看看通过读你又有什么收获。

3.提出你心中的疑问,全班交流。

三、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3、4、5自然段。

自由朗读这一部分。

出示插图: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图意。

找一找,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了这副图的情景呢?指名读一读。

找出第三自然段中的动词,画上“—”。

出示小黑板:

河滩上有一只蚌,它舒服地了蚌壳……结果把鹬的长嘴了。

哪一个词写出了蚌收拢蚌壳速度非常迅速呢?你能用“连忙”说一句话吗?

指导朗读。

学生自由读4、5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的读呢?

同桌间互相朗读,读后全班汇报朗读,分男女比赛读课文。

鹬蚌相争谁输谁赢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鱼翁十分轻松的抓住它们俩呢?

分组讨论:鱼翁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鹬蚌它们听后又会说些什么呢?

全班反馈。

齐读课文3、4、5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3.分组说说故事。

4.指名说故事。

5.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

6.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讲解。

7.学习课文1、2、7、8自然段。

8.默读这一部分,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反馈。

四、拓展

你现在明白了“鹬蚌相争,鱼翁得利”的意思了吧。学生自由回答。

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齐读课文。

作业:

1.读课文。

2.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鹬蚌相争》教案篇19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2

在一堂语文课上,师生们都被《鹬蚌相争》这睿智的寓言所感动,默默品味着其中的哲理。这时一位小同学突然提出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既然蚌把鹬的嘴紧紧咬住,那么它们俩怎么能说那么多的话?”当时全场一片寂静,而老师却坦然地说:“那好,我们讨论一下这个有趣的问题。”

经过分小组热烈的讨论,同学们通过争论、探讨,终于搞明白了寓言就是假借动物用拟人的手法来说明道理的,所以鹬和蚌不仅能说人话,而且嘴被咬住也可以让它说话。

点评:

这位老师做得很好,能尊重这位小同学突然提出的问题,引导同学进行讨论。老师不应该在学生眼里成为真理的化身,更不是无所不能的神仙,老师应该是和学生一样在追求和探索真理。

本来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们的看法、问题,都应该成为教学的重要资源,老师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及时抓住。这堂课通过讨论不仅活跃了同学们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同学们通过自己教育自己,弄清楚了使用拟人的手法来说明道理,正是寓言这种文学体裁重要的本质特点。

《鹬蚌相争》教案篇20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书读好了,就能变成自己的语言。怎样让三年级的孩子明白“小故事蕴含的大道理”呢?教师要让语文课程富有创新活力,通过不同方法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领悟内容,体验情感,潜移默化的培养人文精神,提高语文素养。

2.语文教学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前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并学习正确的运用语言。并注重引导学生想象,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二﹑教学背景

1.教学内容分析:

《鹬蚌相争》讲的是河蚌刚刚张开蚌壳晒太阳,一只鹬看见了,就用嘴啄住了它的肉,蚌紧紧夹住了鹬的嘴。它们双方互不相让,谁也不肯放开谁,结果一起被渔人捉去了。这则寓言生动地说明两人一味争斗,互不相让,就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到好处。

2.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读懂故事内容,而且对寓言有很大的兴趣,如此浅显易懂的故事从语言和情节的理解上来说,对他们都不是难事。但是,他们的理解能力与领悟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如果想让学生通过自己读书就能真正理解简单的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也并非易事。

3.技术准备:多媒体课件

4.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学生事先查找鹬和蚌的相关资料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想象及多种形式的朗读等学习活动,理解重点词语,并能用“毫不示弱”造句。

2.了解鹬蚌相争的故事内容,懂得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3.在理解寓意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展开想象表演故事。

教学重点:了解鹬蚌相争的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懂得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了解鹬和蚌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

2.学生就鹬和蚌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两方面进行介绍。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鹬和蚌的图片,了解两种动物的外形特点,交流课外资料,了解鹬和蚌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给了他们直观感性的体验,读书时就能带着这样的形象走进故事中去,为学习课文做铺垫。]

3.谈话:这节课我们就学习《鹬蚌相争》的故事。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寓意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读一读:鹬蚌相争毫不示弱啄夹

啄、夹各是什么意思?

3.再读课文,思考:鹬和蚌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4.请学生按提示说一说:

河蚌刚张开壳晒太阳,鹬,蚌,双方,结果。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整体感知。接着请学生说一说鹬和蚌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提高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

二)细读课文,理解寓意

1.默读课文,思考:鹬和蚌为什么会争斗起来呢?

它们是怎么争斗的呢?

2.展示课件:鹬蚌相争时的对话内容的文字片

3.指导学生朗读

问:鹬被蚌紧紧夹住了,如果你就是这只鹬,你会怎么想?

追问:你要是这只鹬,你会怎么生气地说?

感悟,有语气朗读

问:鹬这样生气,蚌害怕吗?它表现得怎样?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

帮助学生理解“毫不示弱”

提问:“毫不示弱”你怎么理解?

[设计意图:实现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的目标,为造句做准备。]

指导造句

“毫不示弱”用到什么地方比较合适呢?

试着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指导:你要是这只蚌,你会怎么毫不示弱地说?

分角色朗读,同桌互读。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读出鹬“生气”和蚌“毫不示弱”的不同语气,使他们初步体会双方“互不相让”的态度。]

4.鹬和蚌谁也不肯放开谁,谁也不肯让着谁,双方互不相让,结果怎样呢?

5.请学生戴上鹬和蚌的头饰进行表演。

[设计意图:再现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课本剧表演,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让学生亲身体会到鹬和蚌此时的心情,为揭示寓意做铺垫。]

三)回归整体,揭示寓意。

1..展示课件:鹬蚌相争的完整动画片。

[设计意图: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观看动画的过程中,对故事有个完整的了解。]

2.指名分角色朗读全文,请学生思考:鹬和蚌为什么会一起被渔夫捉去了?你认为鹬和蚌怎样做就可以不被渔夫捉去?

3.讨论: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设计意图:利用动画把教学活动推向高潮,朗读全文,使学生的认识与课堂教学具有完整性。最后揭示出寓意,懂得互相谦让的重要性。]

练习

同桌互相演一演“鹬蚌相争”的故事。

小结:学完课文,谈谈体会。

作业

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读一读,体会它蕴含的道理。

板书设计:

鹬蚌相争

鹬——啄

互不相让——>被捉

蚌——夹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我理解了等词语的意思。[评价要点:啄夹毫不示弱互不相让等词意的理解]

2.我会用“毫不示弱”说一句意思完整的话。

3.我能讲述故事的内容,知道了鹬和蚌一起被渔夫捉去是因为。

4.通过学习我知道“鹬蚌相争”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的道理。

[注:每项评价内容都分为“优秀﹑良好﹑达标”三个等级。]

教师教学效果评价

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利用表演课本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指导学生充分地朗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逐步理解寓意,懂得道理;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的境界。

六﹑本节课设计亮点:

《鹬蚌相争》是一篇寓言故事,它用一个小故事生动地说明了两人一味争斗,互不相让,就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到好处的道理。故事虽小,道理深刻。我认为自己在此次教学设计中以下两方面做得不错:

1.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把教学内容声情并茂地呈现于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情,全身心地参与学习过程,使他们乐在其中,学得自主、有效。

2.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研读,调动学生的认知、想象和情感,细细揣摩、体味,不断深化对文本主题的认识,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鹬蚌相争》教案篇21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

鹬蚌相争①

蚌②方出曝③,而鹬④啄其肉。蚌合而钳⑤其喙⑥。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⑦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⑧,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⑨之。

【字词注释】

①选自《战国策》。②蚌:生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有两扇椭圆形硬壳,可以开合。③曝:晒,这里指蚌上河滩晒太阳。④鹬;鸟名,常在水边捕吃鱼、虫、贝类。⑤钳:夹住。⑥喙:鸟类的嘴。⑦即:就。⑧不出:指鹬的嘴拔不出。⑨擒:抓住。

【诗文翻译】

河蚌刚刚爬上河滩张开壳儿晒太阳,一只鹬鸟扑过来啄它的肉。蚌灵敏地合扰自己坚硬的壳,把鹬鸟尖尖的长嘴紧紧夹住。鹬对蚌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晒死。”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明天拔不出,你就要渴死饿死!”鹬和蚌谁也不肯让谁。结果都被渔夫毫不费力地抓住了。

以上就是关于文章鹬蚌相争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工作顺利。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