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小一网整理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旨在帮助更多人解决教学困扰,文章仅供参考,具体需要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有所帮助,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相关文章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吧。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篇1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2.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
3.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重在使学生形成“以人为本”的核心的设计理念,熟悉一些有关设计的分析方法方面的知识,为后面的设计和学习产品与人的关系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重点:形成“以人为本”的核心的设计理念。
教学难点:理解人机关系。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马上行动、思考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同时,主动探索一些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增强师生互动。
六、教学程序设计:
1.什么是人机关系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时不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称为人机关系。
学生自由举例:身边的人机关系。
在人机关系概念中,“机”的内涵丰富。不仅包括机器、工具、仪器等,还包括环境。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这里,一定要让学生对“机”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人”有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层面,“机”有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层面。人与产品的不同部位构成不同的关系,构成不同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单一的联系,而是复杂的联系。举例说明。学生讨论第29页的案例分析----“乘电梯时存在的人机关系”。填写同一页的“马上行动”。
小结:在设计中,我们所设计的产品必须以人为本。都是从人的需求出发,为人服务的。因此,人机关系也就成为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高效
学生阅读案例分析:“铁锹的作业效率”并思考:“铁锹的作业试验”中改进了哪些具体的人机关系而使工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健康
学生参与“马上行动”,指出图片中设计不合理、有损人体健康的地方。
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例子。
舒适
教师要指明这个目标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感觉。
课本上的案例可让学生课后自行阅读分析。教师另外找一些生活中的案例:
设计产品的表面效果——要避免锐利的边缘、角和粗糙的表面。用讲台上的录音机进行说明。
支撑性表面——提供充分支撑的同时,还应该保持足够的柔软,使人感到舒服。例如椅子的椅面。
热和冷——必要时,为了保证用户的安全和舒适,需要绝热或防冷。例如同学们正在使用的保温瓶等等。
噪声与振动——过量的噪声和振动是非常令人不舒服的。举汽车发动机、电脑键盘的例子。
色彩——
重量或尺寸
安全
教师和学生举例:汽车的安全带设计、旅游鞋的鞋底设计、儿童床的护栏设计等等。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几个目标是融为一体的,而不是只实现某一个目标就可以了,而是需要将几个目标综合起来加以考虑。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除了上面的四个目标,在设计中,人机关系还需要实现哪些目标呢?
3.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教师明确指出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思路:第一要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第二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到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并举例说明。
在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设计中,还应该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
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
信息的交互
这四个部分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学,教师只对第二方面做个简单的讲解。
最后小结本节书内容,强调产品是为人设计的。并出示下面的一个产品的设计细则:
“个人警报器细则”
必须容易携带
紧急情况时必须容易激活
应该产生一种响亮的“尖叫”声
必须小到能藏在手提包或口袋中
应该有各种各样的颜色
成本最多不超过130元
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这一节的内容,分析在这个设计细则中,少了什么重要的信息。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最终能发现,这个细则没有说清楚是谁在使用这种产品,是普通人群还是特殊人群,使用者的年龄、性别。继续强化使学生形成“以人为本”的核心的设计理念。
4.学生活动
让学生利用课本第43页“综合实践”第2题,观察学校设计图纸,找出其中人机关系设计不合理的地方。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篇2《技术与设计1》(苏教版)§2.2教学设计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宝安中学程大威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人机关系是人机工程学研究中的一部分内容,是技术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本节内容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剖析了人机关系的丰富内涵,指出了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产品是为人服务的,设计产品时,要力求人机关系合理,渗透“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学生熟悉有关设计的分析方法方面的知识,为后续学习中关于设计方案的构思、交流、评价、优化作准备。
2.重点难点分析
⑴重点: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使学生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⑵难点:由于人机关系隐含在产品的设计中,因而对人机关系中各层面上丰富内涵的领悟、评价有困难。
3.学习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①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让学生对“机”形成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②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③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⑵过程与方法: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充分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积极参与实际体验,获取感性经验;学会通过亲身体验、调查、访问的方式,或者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获取资料的方法;学会归纳总结,初步学会评价产品的分析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师生互动、同学间的相互协作、亲身体验等积极的学习方式中,体验获取知识的乐趣;建立科技服务于人与社会的观念,树立产品设计要“以人为本”的理念;选择适当的案例和练习题材,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节俭的美德,强化学生对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往往是不经意地使用产品,虽然对人机关系的概念是陌生的,但对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应用是有经验的。通过简单而熟悉的事例的分析,学生容易形成人机关系的概念,但人机关系的内涵是丰富的,在各个不同的层面上有各种不同的人机关系,使“人”与“机”之间构成复杂的联系,如何深刻领悟人机关系的内涵,如何评价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是学习难点。
三.教学设计思想
人机关系中,“机”为“人”服务,产品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人的客观需求和心理需求.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这就要明确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要使人机关系尽量合理,就要了解设计中要考虑的一般因素,这是教学设计的主线。
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围绕“人机关系”,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启发学生讨论交流、形成概念。通过一例复杂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学生深刻理解人机关系的内涵。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最后教师总结提升:产品为人服务,产品的设计要人性化,设计产品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教学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具体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小活动、反馈练习、拓展等项目,详见教学过程。教材中的内容作适当调整,教学资源也有大量的增补,利用资源,以人与门之间的人机关系为例,引领学生突破难点.本节内容安排2课时。
谜语导入
马上行动形成人机关系概念
案例分析深入理解人机关系内涵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投影p30—31图片学生思考讨论总结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投影p32图片学生讨论讨论总结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投影办公室医院咖啡屋图片学生对比讨论总结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投影新旧电话机手机图片学生对比表达
升旗做体操时间距不同
学生归纳拓展教师补充
教师总结
结束
四.教学资源准备
图片资源:
1.各种门的图片:城门,银行自动门,保险库门,电梯门,商铺卷闸门,居民楼的公共大门,家居防盗门,花门,不同材质和颜色的板门,房门,浴室门,办公室套间门
2.办公室医院咖啡屋图片
3.公务员和运动员的着装图片潜水员整装图片
4.电梯图片:学校办公楼电梯,医院电梯,户外观光电梯,商场电梯,人车上下楼的自动电梯
5.各种颜色汽车图片车内驾驶室图片花园小区里黄昏背景下停车场图片
6.扫描课本上的部分图片
视频资源:未做标志的玻璃门的搞笑录像
文字材料:
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五.教学过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预期目标
设计思想和媒体运用
通过谜语和成语导入新课
提出谜语和成语,并要求学生指出所说明的问题:
1.曹操在园门上写“活”字
2.广播节目:电话猜谜:一幼童家住十楼.每天都要到楼下玩耍,下楼时乘电梯,而上楼时经常是爬楼梯回家,为什么不乘电梯回家?
3.成语:杀鸡焉用牛刀.
学生猜谜讨论,领悟其中说明的问题:人与机的配合关系不和谐。
1.说明曹操心理上的感觉:对门的尺寸不满意.
2.幼童矮小,手够不着电梯内10楼按钮.说明按钮设计的位置未考虑到幼童的需要.
以有趣的话题切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因此形成人机关系的初步概念
投影图片和文字:
花园背景
曹操的戏曲形象
谜语文字
人机关系概念
引出人机关系概念。
机:泛指各种各样的用品、劳保用品、工具、仪器仪表、机器、设施、环境、交通工具等。
学生听讲领会概念
以若干图片为代表,引出人机关系概念
投影图片和概念文字:
汽车驾驶室
潜水员整装待发
花园小区的环境设施
学习主线
“机”是为“人”服务的,要使人机关系合理,需要考虑哪些层面的关系?要达到什么目标呢?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首先要剖析人机关系中各个层面上的关系,即要理解人机关系的丰富内涵
交待学习主线,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
马上行动
指出下列活动中的“人”与“机”,体会其人机关系
1.教师拿粉笔板书
2.运动员将足球踢出
3.一人骑自行车
学生讨论并指出
1.手与粉笔
2.脚与球
3.手与车把手、臀部与座板、脚与踏板
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人”与“机”的内涵是丰富的,在不同的层面上构成不同的联系,进一步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通过视频材料启发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寻找人机关系,并作具体说明。
用适当的案例作详尽剖析,引领学生突破难点。
投影:
1.视频:
小旅馆的门是玻璃门,未贴标志,房客没看出来,结果鼻子被碰。
2.图片:
展示各种各样的门
案例分析
人与门之间构成哪些层面的人机关系?分别加以说明。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后指出:
人们根据各种客观需要和使用者的心理需要,设计了功能各异、款式极为丰富的门
1.人与门框:框太窄,胖人出入不便,大沙发搬不进;剧院的门太窄,造成拥塞;机场的安检门有检测功能
2.手与门拉手:各种拉手形状、材料、质感、方便程度不尽相同。
3.脚与门槛:寺院的门都有门槛,这是佛教文化方面的缘故
4.门板:门板的开与合,玻璃门便于采光,内外透视而又防尘隔音,防盗门可防撬,人感到安全,花门可通风,板门有装猫眼的,有的门上装有玻璃窗,保险库的门厚重防爆,古城门厚实防撞。门的材质、颜色、图案、厚度、造型也有不同
反馈练习
表后的补充练习1、2
学生讨论,尤其是科代表交作业时要乘电梯,感受最深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1.阅读“铁锹的作业效率”
2.分析图片:人坐在不同的椅子上,哪张椅较好?
3.运动员跑步穿球鞋不穿皮鞋
4.楼梯和走廊都有防护栏,我校足球场地势低,球场边也有防护栏;儿童的玩具表面都很光滑,并无毛刺
学生归纳总结: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高效健康舒适安全
让学生惊叹人机关系在技术设计中的巨大魅力
感悟:“机”是为“人”服务的
投影图片:
1.人坐在不同的椅子上
2.楼梯、走廊、我校足球场边的护栏
体验小活动
感受课桌椅高度对你是否合适
先体验,再查资料
学生体验:可让身材高的和矮小的坐到讲台旁,感受讲台的高度是否适合于自己。评价桌椅高度的设计依据,应量身而设计定做,设计应“以生为本”
学习反馈:让学生亲身体验比较,自觉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指导学生利用调查、访问、网络资源、图书获取资料
拓展
对于人机关系,你还希望实现哪些目标?
比如:古代人采集瓜果蔬菜用的是竹篮竹筐,现在的人购物,商家提供一次性胶袋
学生思考、议论,教师补充:
希望“机”价廉物美、环保、互动性强,功能强而操控又简单
拓宽思路,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1.地下通道的对设计中忽略了什么?
2.同学们在升旗礼时的队列与课间操的队列,人与人之间的间距并不相等;下象棋的场地比打篮球的场地小得多,为什么?
3.咖啡屋和普通餐厅图片说明什么?
4.电话图片说明什么?为什么银灰色车较安全。
灰色相对于水泥路面、建筑物,绿色相对于林荫道、田野,相当于保护色,棕色类于黄昏时的环境颜色
学生讨论
1.道只有台阶无车道,仅一侧有扶手,无盲人道,无椅子供人休息,无果皮箱,监控摄像头…
2.“人”静止和运动时所需空间大小不同
3.情侣需要宁静、温馨的氛围,是一种心理需要
4.不能正常显示信息或电话号码,银灰色车显眼
学生总结:还应考虑
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的需要
人的静态尺寸与动态尺寸
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人机之间的信息交互
让学生自由讨论,学会归纳总结
投影图片
1.地下通道图片
2.咖啡屋和普通餐厅
3.无显示屏和有显示屏的电话机,手机图片
4.昏暗背景下的停车场
关于颜色,同学们可上网查资料获取相关知识
拓展
还需要考虑什么?
例如:唐朝人、清朝人、中国现代青年人、阿拉伯人的服装款式、饰品都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归纳、表述,教师补充:
民族文化习俗、伦理道德观、价值观、时尚追求,这些方面实际上是心理因素的不同层面
启发、点拨
再次指出人机关系是多层面上的复杂联系,要善于剖析
总结提升
产品设计的目的是要满足人和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设计中要着重考虑人机关系的各个层面,“机”为“人”服务,所以产品的设计要“以人为本
学生总结、归纳
组织学生回忆、总结学习内容,提升
布置作业
p352t
补充练习3、4
附:补充作业:
1.课代表经常要乘电梯到教师办公楼7楼交作业,指出这个过程中包含哪些人机关系?并说一说有哪些缺陷?提出改进意见。
现有缺陷
改进意见
2.一人携了小凳和渔杆,到一山青水秀的河边垂钓游泳,很开心,说了说这个活动中有哪些人机关系。
3.课外小活动:穿上礼服,皮鞋,去打打篮球,跑跑步,拉几下单杠,体验一下你与衣服鞋子的人机关系有何不适?
4.秋天到了,天气渐凉,天干少雨,学校游泳馆中的水正好可用来浇草坪。如果本班任务安排给我们班,你选择什么样的容器提水浇灌?为什么?
六.教学反思
这节内容的教学中,选择了学生较为熟悉的事例——人与门间的人机关系作为案例,多层次剖析,使学生对人机关系的含义有了深刻理解,通过后面“体验小活动”的反馈,表明解决了重点,也突破了难点。
第一课时的反馈练习:乘电梯的人机关系,学生反应热烈:电梯慢了,某层楼等候电梯的人已经走了,它还照停不误,太愚钝;天气炎热,电梯内无空调,换气装置又差,很难受;女生抱着大堆作业本无处可放,好辛苦;上体育课累了,想歇会儿,没座;灯光太暗;封闭式,看不到外面,又无音乐又无电视,无聊;电梯狭小,容不了多少人,爬楼梯又辛苦又怕误了上课时间…可见学生对产品设计中人机关系的评价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体验小活动”中,学生自然感觉到:设计要“以人为本”。
在拓展中,选择古代人用竹制品,现代人用塑料袋购物,强烈对比,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教育学生热爱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篇3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2、知道人机关系在设计过程中要实现的目标。
3、了解在设计过程中任何遵循合理的人机关系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1、什么是人机关系。
2、人机关系在设计过程中的运用。
3、任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江苏教育出版社《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二节内容,人机关系是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内容,教材从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由表及里地介绍了人机工程学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人机关系的基本规律,知道人机关系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和要实现的目标。从研究“人-机关系”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这一学科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树立起技术设计要以人为本的设计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
1、什么是人机关系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互动的关系,这种互动的关系称为人机关系。人机关系中所指的“机”除了人们通常所说的机器外,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工具,仪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工具及劳动保护用具等;当人处于某一环境时,这时的人机关系就表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例如:人乘电梯到某一层楼时存在很多方面的人机关系:①人与电梯门、门的自动控制、控制开关、运行速度、电梯厢体内的照明、排气、通信、消防、厢体高度、宽度、限载人数等的人机关系。
课堂练习:分析人坐凳子上的时候,人的一些部位与椅子构成那些人机关系。
我们现在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将“以人为本”作为新的设计理念,以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作为产品的特点来进行广告宣传,特别是计算机和家具等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产品更为突出。让机器、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设计适合人的人体尺寸参数、活动范围、运动方式、人的生理、心理特征来指导设计,使得人能够在舒适和便捷的条件下工作和生活。其核心问题就是在各种工作的环境中,协调人与机器及环境三者间的关系。人机关系研究方法和评价手段涉及心理学、生理学、医学、人体测量学、美学和工程技术的多个领域,研究的目的则是通过各学科知识的应用,来指导工作器具、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的设计和改造,使得人的作业在高效、安全、健康、舒适等几个方面的特性得以提高。人机工程学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产生的一门学科。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规划活动,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同时受环境、社会形态、文化观念以及经济等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是功能与形式、技术与艺术的统一。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人而不是产品,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规律法则来进行。现代设计强调“形”与“美”的高度统一,“物”与“人”的完美结合,把先进的技术科学和广泛的社会需求作为现代设计的基础。设计的主导思想是以人为中心,强调“物”与“人”之间的协调关系。把人和机器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合理地优化“人”和“机”的功能,一般来说设计过程应考虑人机关系要达到以下的目标。
①、高效——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人的运动体能,合理地优化人和机相互系,以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②、健康——在设计中考虑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设计的不合理对人的健康产生的影响。
③、舒适——在设计中考虑人体处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从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心理上的舒适感受也是人机关系应当考虑的目标。
④、安全——在设计中考虑人在操作和使用过程中,产品对人的身体产生的伤害。例如:产品与人的接触部分不允许有尖角和锋利的边槽,容易产生危险的地方应进行安全保护的设计,汽车的安全带设计,冲床的安全保护设计,儿童座椅前的护栏设计等。
课堂练习:指出下列图片中设计不合理,有损人体健康的地方。
3、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在设计中,合理的人机关系应该达到高效、健康、舒适、安全的目标。如何实现这种合理的人机关系呢?首先应该明确你的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采用系统科学或信息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进行系统试验,检查系统性能和操纵人员操纵的难易程度。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一般说来,人机系统要反复试验和使用才能逐渐完善。人机系统中,产品的操作人员是人机系统中的主体,设计和运用人机系统时应当充分发挥人在人机系统中的主导作用。使人机系统达到要求的性能和指标,同时保证操作人员操作简便、安全舒适和提高系统工效。
例如:为了舒适而高效地工作,在安装和使用计算机工作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将显示器和键盘放置在人的正前方。显示器要放置在可以舒适观看的距离。调整显示器的倾斜度,当人坐在显示器的正前方时,确保显示器屏幕与人的水平视线略低。调整显示器的对比度和亮度的设置与照明环境协调,以尽可能减少显示器屏幕的反光和闪烁。
使用键盘或鼠标时,使前臂保持水平,手腕处于自然舒适的位置。使用键盘或鼠标时,留出放手的空间。
使用计算机专用的工作台,有助于键盘、显示器、主机、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摆放在正确的位置。
坐在可以对腰部提供良好支撑的椅子上,确保腿的重量落在双脚上,将双脚平放在地板上,而不是座位的前缘。如果有必要,请调整椅子的高度或使用脚垫,以保持正确的坐姿。
经常改变工作方式。合理安排您的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使用计算机。
在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设计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a.考虑到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
大多数产品是为普通人群设计的,设计参照的标准是依据普通人群的数据确定的。如常见的门,其高度、宽度、门把手的位置等(一般来说,门高200cm,宽70—80cm,门把手高100cm)都是以普通人群的身高、体宽以及左右手习惯等为标准设计的,适于普通人群操作、使用。但是特殊人群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往往有着独特的需要。设计时,还应充分地考虑特殊人群的特点和需要。
b.考虑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的关系
人们使用产品时时常处于动态和静态两种状态之中,因此,设计的产品不但要符合人体静态的尺寸,也要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要让人在使用它时,能够方便施力、有足够的空间等。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减少人体疲劳,提高效率,满足健康、舒适的要求。
c.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不仅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而且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产品的色彩、材质等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都影响人的心理感受,如果能在设计中注意满足人在这些方面的心理需求,就可以将人机关系处理得更好。
例如:茶座、咖啡屋的设计应以暖色调为主,将空间处理得小一些,以营造温馨、宁静的效果;而办公空间一般应以冷色调为主,空间处理要简洁明快,以求产生严谨、高效的工作氛围。这样的设计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课堂练习:
①选择日常生活的某一产品,分析在人机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改进意见。
②分析教室环境,从课桌子、教室空间、色彩、照明等方面谈谈它给你带来的心理感受。
d.关注信息的交流
人与产品的互动过程就是人与产品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即人机之间运用信息语言交流的过程。改善信息传递的途径能够获得更好的人机关系。
例如:前些年的按键式固定电话,只有按键而没有液晶显示屏,无法显示拨号信息,人们只能通过听电话按键提示音判别是否按下按键。现今出现的液晶显示屏电话,可以提供给人们视、听觉双重信息传递途径,大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教学反思:
人机工程学是比较专业的课程,深浅程度应任何把握,这是教学过程中所关注的问题。人机关系作为高中学生技术设计的入门,要求学生能够从人机关系的角度了解这是设计的一种理念,知道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在设计中任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篇4本节内容为(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中必修模块1《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里的一节内容,是学生学习设计的一节关键内容,对学生构建人性化设计思想有重要作用,属于技术设计中的基础性知识。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中必修模块1《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里的一节内容,是学生学习设计的一节关键内容,对学生构建人性化设计思想有重要作用,属于技术设计中的基础性知识。
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对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的学习,学生对设计已产生一定的兴趣,有了迫切希望尝试设计的冲动与愿望,但由于知识能力上的缺乏,对如何进行设计处于初级阶段,会产生一定的困惑,总希望获取更多有关设计方面的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能够对生活中所存在的人机关系进行简单地分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对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有初步的认识,体会人机关系的重要性,并尝试对使用物品时存在的人机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理解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人机关系,从中体会设计中人性化、人文关怀的设计思想,进而树立起正确设计观念。
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尝试自主分析和体验生活中存在的人机关系。
教学难点:
更深一层地理解和分析人与物品间不接触时也会存在一定的人机关系,能从中寻找存在的联系。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说明:我们在设计一种产品时,人机关系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人机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这方面的有关知识。
让学习阅读课本,然后根据课本内容完成以下填空
1、人机关系中的“机”包括机器、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劳动保护用具、环境等。
2、以开门为例,存在的人机关系有人与门板、门把手、门框的关系。
新课教学
一、什么是人机关系
根据学生的填空,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人机关系的基本含义:
人:人类机:人使用的物品
人机关系:人在使用物品时,人与物品之间存在的关系。
二、生活中的人机关系
让学生结合“开门”的例子,通过指导学生对“乘电梯”和“人坐在椅子上”进行讨论和分析,找出乘电梯过程中的各种人机关系,以及人与椅子各层面间的人机关系。
案例分析:“乘电梯”时人与电梯之间的人机关系
1、人与电梯门的人机关系。
2、人与电梯外按键的人机关系。
3、人与电梯箱体的人机关系。
4、人与电梯内按键的人机关系。
讨论分析:“人坐在椅子上”里人和椅子各层面间的人机关系
1、人的背部与椅子靠背门的人机关系。
2、人的臀部与椅子面间的人机关系。
3、人的腿部与椅子面间的人机关系。
4、人的脚部与椅子脚间的人机关系。
三、现场实例分析
教师充分利用教室中的一切物品,具有选择性的进行动作表演,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运用课堂中所学的分析方法尝试从现象中尽可能完整地寻找出所存在的人机关系。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表演与分析,加深理解。
四、练习
从生活中自己所接触过的一些常见的人使用物品时的现象,分析存在的人机关系。
教学反思:
在学生阅读填空及分析交流实例的过程中可见,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自主建构学科知识点的能力。但同时也发现,学生的这种能力深度仍显不足,如对一些并不能直接从表面观察到的人与物品之间的关系,还不能正确完整地分析与体会,这是以后需要加强训练的一个内容。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篇5一、设计思想
《设计中人机关系》讲述的是基础性知识,是后面内容的学习的基础。本节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事件进行思考分析,帮助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该内容主要采用案例分析、讨论等方法,深入浅出地讲解教材内容,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烘托课堂气氛,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材分析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是《通用技术》中《技术与设计》苏教版第二章第二节。本节分成三个内容:什么是人机关系;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3)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本节教学内容是全书的基础内容之一,它和上一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都是围绕技术与设计的问题展开的。在技术世界中的的设计,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最终目的的。因此,设计时要考虑人机关系,以便能使设计的技术产品适合人的需要。这里的人机关系不是专业的设计,它更多地反映一种理念,重在使学生能够在这种关系的视野中认识设计,为构思、评价、优化方案打下基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特别是“机”的丰富内涵。并通过简单的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能较好的把握人机关系的概念,体验到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重要性。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案例,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较好的掌握和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人机关系是比较陌生的,学习时容易对本概念产生误解。对于本节课内容不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或灵活地运用,只要求学生达到理解水平,认识理解人机关系的知识,使学生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分析方法。高中学生已有一些生活经验,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情景,列举学生身边熟悉的具体实例,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思考和剖析,帮助学生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2、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够对生活中所存在的人机关系进行简单分析,掌握一些设计分析方法的知识,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人机关系的分析,从中体会到在产品设计中人性化、人文关怀的设计思想,并形成认真严谨的态度,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树立起正确的设计观念。
五、重点与难点
1、重点:
理解人机关系。
2、难点:
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是隐含在产品的设计中,需要通过体验去感受,反映的是一种理念,一种较为重要的分析方法。
六、教学策略和手段
1、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2、学生的活动,体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初步掌握人机关系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3、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实物的演示及对日常事件的思考,引导学生归纳出产品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生活场景的观察、分析和讨论,结合教材内容,了解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4、教学中利用图片和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质疑,让学生领悟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应用,体会人机在人机在设计分析中是一种重要方法。
5、教学时间:2课时
七、课前准备
1、高二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基础。课前可布置预习本课学习内容,并要求学生以现有的视眼考察、分析校园场所及设施存在的问题。
2、教师“吃透”本教材;搜集人机关系的案例、图片、制作课件;设计并准备好二把高低不同的一椅子和一把普通的椅子;了解教室门的具体结构和学生鞋子的尺寸大小;检查仪器等设备设施性能完好状况。
八、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上一节课对《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的学习,懂得设计推动技术的发展,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技术是设计的基础,技术与设计有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作用。技术世界的设计,重点是技术产品设计,在设计中,我们所设计的产品都是为满足人的需求出发,为人服务的。因此,在设计活动中,人与物关系是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也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一)人机关系
1、什么是人机关系
同学们都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会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中的“机”是什么呢?
2、机的含义
除了人们通常所说的机器外,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劳动保护用具以及人所处的环境等。
同学们坐在教室里,观察一下并说出与周围什么物品构成了人机关系?
学生观察、讨论并回答:
马上行动p28页:找出下列活动中的“人”与“机”,体会其人机关系。
a、教师拿着粉笔板书b、农民用锄头助地
c、渔翁在河边用钓鱼竿钓鱼d、司机手握方向盘
e、妈妈拿着拖把拖地
通过分析学生对人机关系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那么人与产品存在有哪些方面关系?
3、人与产品存在的人机关系
案例分析:以教师进门为例,讲述人与门、人与手把、人与门板、人与门框及环境构成的人机关系。说明人与产品构成多方面的关系。
案例分析讨论教材p29页人与电梯存在哪些方面的人机关系。
人乘电梯到某一楼层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人机关系:①人与电梯门;②人与电梯外按键;③人与电梯厢体之间;④人与电梯内按键;⑤人与厢体内的照明、高度、宽度等的人机关系。进一步说明多方面的人机关系。
针对教材p29页马上行动的例子,教师坐在椅子上,让学生分析,人坐在椅子上的时候,人体的哪一些部位与椅子构成哪些人机关系。
教师小结导引:通过人机关系内容的学习,同学知道,人与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我们在设计中考虑人机关系时需要实现哪些目标呢?
(二)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实例分析:组织前后排同学互换穿鞋子,坐高低不同的椅子体验鞋子、椅子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为什么穿别人的鞋子不舒服,坐在高低不同椅子上感觉不自在?
学生讨论思考:教师总结,得出要达到高效,舒适、健康、安全等要求。
1、高效:
在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以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还应考虑人机所在的环境中的一些因素,如温度、湿度、噪声、照明、振动污染和失重等也影响人的效率和行为。
案例分析教材p30页:铁锹的作业效率。实验改进哪些具体的人机关系而使工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健康:
是指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不会对人造成不良的影响。
我们使用的产品如果使用不合理,就使人处于不恰当的作业姿态,长时间的操作或使用它,不仅使人感到疲劳,而且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指出教材p31页马上行动图片中设计不合理、有损人体健康的地方。
教师举例提出问题并分析
互穿鞋:
问:穿不合脚的鞋,对人有害吗?
教室的灯光
问:长期在昏暗的灯光下学习,对人的眼睛会造成危害吗?
3、舒适:
是指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体处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从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心理上的舒适感受也是人机关系应当考虑的目标。
案例分析教材p31页图片思考并回答:右图使用起来更舒适,理由:
塑料包裹处理使抓握舒适;穿孔处理可以方便悬挂放置。
把手大小较合适,使用时,省力、舒适。
手柄长度比较合适,使用时,腰不用弯太低,减轻腰部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例子?
4、安全:是指人们在操作和使用产品过程中,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伤害。
例如:产品与人的接触部份不允许有尖角和锋利的边槽;容易产生危险的地方应进行安全保护设计;汽车的安全带设计;冲床的安全保护设计;儿童座椅前的护拦设计等。
教师引导:人机关系要实现的几个目标是融为一体的,而不是只实现某一个目标就可以了,而是需要将几个目标综合起来加以考虑。现在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在设计中除了考虑上述四个目标外,人机关系还需要实现哪些目标。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讨论回答:
案例讨论请指出我校运动场人机关系设计不合理的地方。
。
造成这些原因是因设计中考虑不周而产生的,设计时未能做到以人为本。
那么设计时如何考虑才比较合理呢?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前面已学过,在设计中,合理的人机关系应该达到高效、健康、舒适、安全等目标。如何实现这种合理的人机关系呢?首先应该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
例如:要实现人与门之间的合理的人机关系,就要考虑门的高度、宽度等,而要实现人与门把手之间合理的人机关系,除需考虑门把手的大小、安装的高度外,还要考虑人旋动门把手时所需要施力的大小。
在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设计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特殊人群:是指人身体有缺陷或与常人不同的一类人。
多数产品是针对普通人群的特点和需要进行设计的。设计参照的标准是依据普通人群的数据确定的。如常见门,门高200cm,宽70—80cm,门把手高100cm。这些都是以普通人群的身高,体宽以及左右手习惯等标准设计的,适于普通人群的操作、使用。
课本p32页,马上行动中,地下通道图片中,它的设计忽略了哪些人群的需要
(忽略了特殊人群的需要:右边没有扶手,没有婴儿车、残疾车上下的通道和盲道等)
同学们都知道特殊人群也是我们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往往有着独特的需要。设计时,还应该充分地考虑特殊人群的特点和需要,产品设计中不可将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完全对立起来。
那么现实产品设计中考虑特殊人群有哪些呢?
展示图片:
a、教学楼残疾人上下通道;
b、人行道中设置的盲人道;
c、宾馆大门的入口及感应推拉门;
d、医院内病人的电梯。
2、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人们使用产品时处于静态和动态两种状态交替之中,因此,设计的产品不但要符合人体的静态尺寸,也要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
概念理解:
静态尺寸:是指人的构造尺寸。
动态尺寸:是指人的功能尺寸,包括人的动作范围,体形变化等测量数据。
案例讨论:同学们坐的座位的人机关系及课本p33页马上行动中,人与床之间的人机关系。动态与静态所涉及的空间范围是不同的,在物品摆放时,要考虑动态与静态的协调。
为了形成良好的人机关系,不仅要使产品符合人体静态尺寸,而且要人在使用它时,能够方便施力,有足够的空间等。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减少人体疲劳,提高效率,满足健康,舒适的要求。
3、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不仅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而且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例如:茶座、咖啡屋的设计:以暖色调为主,将空间处理得小一点,以营造温馨、宁静的效果。
办公室设计:以冷色调为主、空间处理要简洁明快,以求产生严谨、高效的工作氛围。
教室设计:以冷色调为主:将空间处理得纯洁高雅,严肃认真,以营造、活泼、奋发向上的氛围。
案例讨论居室、家具的造型设计及装饰、图案等是如何考虑人的心理需求的?
此外:还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都影响人的心理感受。如果能在设计中注意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就可以将人机关系处理的更好。
4、信息的交互:
人与产品的互动过程就是人与产品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即人机之间的运用信息语言交流的过程。
例如:前些年的按键式固定电话,只有按键而没有液晶显示屏,无法显示拨号信息,人们只能通过听电话按键提示音判断是否按下按键。现今出现的液晶显示屏电话,可以提供给人们视、听觉双重信息传递途径,大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教材p35页,汽车的颜色,说明开银灰色车最安全;其次是红色、黄色、蓝色的车;再次是绿色和灰色的车;最不安全的是棕色的车。
说明人机之间的信息传递是有选择的,不恰当的信息传递,往往会导致不良的人机关系。改善信息传递的信息源或途径能够获得更好的人机关系。
课堂小结:
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人机关系是满足人的需求的方法。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要注意人机关系,这是设计的重点。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事件进行思考,能够理解什么是人机关系,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了解设计中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课堂讨论:根据上面所学知识,对学校校门口、教室及教室走廊等场所或设施,还存在哪些不符合人机关系目标的问题展开讨论。
九、知识结构:
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
1、什么是人机关系
2、机的含义
3、人与产品存在的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1、高效
2、健康
3、舒适
4、安全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1、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2、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3、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的心理需求
4、信息的交互
十、作业设计
1、选择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产品,分析其在人机关系处理上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意见,并填写下表。
产品名称
现有缺陷
改进意见
1、
2、
3、
……
2、观察研究:
回家观察分析犁的结构特点和作用?
【问题研讨】
1、球鞋鞋底为什么不设计成平底?
2、高速公路设计成无坡度和弯度时,后果会怎样?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篇6第二章第2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及机的丰富内涵。
、知道人机关系在设计过程中要实现的目标。
、能够对生活中所存在的人机关系进行简单地分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举例分析,加深对人机关系的含义及其所要实现的目标的理解。
、通过讨论和实践,切身感受“以人为本”的技术设计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设计来源于生活,通过生活中的案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和爱班爱校之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的丰富内涵,在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设计理念。
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案例,发现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人机关系问题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案例引入,小组讨论,演示试验,理论解析,探究与练习、课内外调研。
四、教学过程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师引领
学生活动
1
引入新课
屏幕展示
1)两款手机的区别
2)大家喜欢哪款手机
思考,讨论
2
一、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的概念,“机”的丰富内涵,不仅包括机器、工具、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器具、家具、交通车辆、劳动保护用具等,还包括环境。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及其丰富的内涵。
3
马上行动
找出下列活动中的“人”与“机”,体会其人机关系。
1.教师拿这粉笔写字。
2.农民用锄头锄地。
3.足球运动员在踢球。
4.司机手握方向盘。
5.妈妈拿着拖把拖地。
思考,讨论,回答。
4
案例分析
人与门板门把手门框构成人机关系
说明人机关系是多方面,复杂的
书上原文,学生只需要听讲。
5
案例分析
在乘电梯到某一楼层去的过程存在哪些方面的人机关系?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回答。
6
案例分析
分析人坐在椅子上的时候,人体的一些部位与椅子构成哪些人机关系。
此例说明“人”和“机”有什么内涵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
任选四组由每个代表各回答一个问题
学生总结:“人”包括人的不同部位,不同层面。
“机”包括机的不同部位,不同层面。
7
二、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引入:我们设计的产品都是从人的需求出发,为人服务的,因此,人机关系也就成为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人与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我们在设计中考虑人机关系,需要实现哪些目标呢?
听讲,思考
8
1、高效
在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的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效率。
案例分析:铁锹的作业效率
思考:
“铁锹作业试验”改进了哪些具体的人机关系而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思考,分组讨论找出案例中包含的人机关系,再从具体的人机关系入手,合理或最优的分配人和机铁锹的功能,提高作业效率。
9
2、健康
马上行动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提出人机关系的健康目标
思考,讨论,并进行分析总结
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机关系不合理的产品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10
3、舒适
用上面上午两只水桶提水有什么感觉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提出人机关系中要实现的目标—舒适
学生分析总结
第二只水桶提水手感觉有点疼,第一只则不会。
11
4、安全
举一些学校中影响安全的例子。如楼梯的扶手,篮球架等例子。
学生分析
12
综合案例分析
第43页综合实践第2题
师生共同思考
13
小结
1、人机关系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高效、健康、舒适、安全等等
总结
五、板书设计: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
1、什么是人机关系
定义: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
2、机的含义:包括机器、工具、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器具、家具、交通车辆、劳动保护用具及环境。
3、人与产品存在的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1、高效
2、健康
3、舒适
4、安全
六、教学反思:
人机工程学是比较专业的课程,深浅程度应任何把握,这是教学过程中所关注的问题,不宜过于展开。人机关系作为高中学生技术设计的入门,要求学生形成“以人为本”的一种设计理念,知道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在设计中任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来源:网络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篇7南京市27高级中学刘海林
一、课程标准对本章的要求
1,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能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
2,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3,了解1---2类产品的常用测试方法,能根据设计要求使用简单的方法对产品进行测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2.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
3.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分析,加深对人机关系的含义及其所要实现的目标的理解。
2、通过讨论和实践,切身感受“以人为本”的技术设计理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以人为本”的技术设计理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在学生学习了技术的价值和技术的性质后,使学生进一步形成“以人为本”的核心设计理念.
•熟悉一些有关技术设计的分析方法方面的相关知识,为今后技术设计的构思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对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学习,学生对技术有了较为深刻和全面地了解,基本形成了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理解了“技术引人而生,为人服务”的技术理念。在本章的第一节中学生理解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能够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了解了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通过前面相关知识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形成了“我要设计”的探究欲望。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材分析:
在前面的一章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感悟技术的价值、理解技术的性质、展望技术的未来,逐渐懂得和理解了“技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的技术理念,但是如何在具体的设计中体现这种技术思想和理念,还是无从下手。“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一节通过对“人机工程学”中人机关系的核心理念进行的逐步分析,使学生知道了什么是人机关系、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知道了技术如何才能更好地为人服务.
教材中指出“我们设计的产品都是从人的需求出发,最终实现为人服务的目的,因此,人机关系也就成为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这一句话恰当的点中了我们为什么必须要学习人机关系这一重要问题,使学生在一开始就明白,只有认真地研究和分析人机关系,自己的设计才能更好地为人服务,从而产生“我要学”的愿望和需求
书中从人和物的关系分析入手,逐渐过渡到人的不同部位、不同层面与物的不同部位和不同层面之间的关系分析,使学生在设计分析时能正确地找到要解决问题的根源和着手点。在对人机关系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还要告诉学生,环境也是人机工程学中的重要要素之一。
人机关系即是理念又是方法,它既是技术的价值和技术的性质的延伸又是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沿,他为学生提供了设计分析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对人机关系的分析,最终还是在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部分落实到了人,落实到了技术为人服务这一最终目的。具体的体现了教材人文引领的独特特色,也为后面的发现问题等内容的继续学习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教材中选择的案例十分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时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做。
七、教学用具
旧桌腿、水果刀、削果皮器、分果器、多媒体等。
八、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案例引入,小组讨论,演示试验,理论解析,探究与练习、课内外调研。
九、教学构思与流程
以课程的标准相关内容为依据,重点突出教材的“以人为本的”的技术设计理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我的教学构思如下:
1,用“板凳腿作教鞭”引发的思考,导入人机关系的课题。
2,用老师与教鞭之间的关系就是“人机关系”来引入人机关系的含义。接着开始马上行动,进行练习。
3,用要研究老师与教鞭之间的人机关系实际上是要研究老师的手与教鞭抓手之间的关系,引入机和人的含义。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人机关系是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这一重要问题。
4,用如何提高削苹果和切苹果的效率的演示试验,让学生自己分析出人机关系要达到的目标是“高效”。并通过书中案例分析和比较,进一步理解高校这一目标。
5,用学生拍摄的我校外面的秦淮河护栏的照片,让学生分析除了要达到舒适这一目标外还要达到什么目标,引出“安全”这一目标。并鼓励学生有所拓展。
6,如何才能实现人机关系要达到的目标,第一条中的关于“特殊的人”用多个案例,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拓展学生的视野
7,让学生找书桌抽屉内的物品,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总结出要考虑“动态的人与静态的人”。
8,用案例分析来讲述其他几个要考虑的因素。
9,总结。
10,课堂练习通过预设情景让学生“找出人机关系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并简单叙述其理由。
11,作业:
12,教学反思。
十、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技术的价值和技术的性质,知道了技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这一设计的基本理念,如何才能使技术实现为人服务这一目的呢?我们就要从研究人机关系入手。用老师需要一个教鞭,后勤的老师就给我了一个这样的教鞭。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入“人机关系”这一节的主题
1,什么是人机关系?
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
机的含义
除了人们通常所说的机器外,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
我们设计的产品都是从人的需求出发,为人服务的,因此,人机关系也就成为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
马上行动:
a、课本第28页
b、请学生举例说明自己与周围什么物品构成了人机关系?
“人”有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层面,“机”也有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层面,人机关系具体化。
以进教室为例,讲述人与门板、门把手、门框及门的颜色等构成的人机关系,分析人与产品构成的多方面多层面的人机关系。
马上行动:
a、讨论教材第29页探究人与电梯存在哪些方面的人机关系。多方面的人机关系。
b、论人坐在椅子上的时候,人体的一些部位与椅子构成了哪些人机关系。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人与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我们在设计中考虑人机关系,需要实现哪些目标呢。
高效在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以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思考:
铁锹作业试验”改进了哪些具体的人机关系而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健康是指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不会对人造成不良的影响。例如:如果课桌设计不合理,就会使学生处于不恰当的学习姿态,长时间的使用它,不仅使人感到疲劳,还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舒适——在设计中考虑人体处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从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心理上的舒适感受也是人机关系应当考虑的目标。
安全在设计中考虑人在操作和使用过程中,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伤害.例如:产品与人的接触部分不允许有尖角和锋利的边槽,容易产生危险的地方应进行安全保护的设计,汽车的安全带设计,冲床的安全保护设计,儿童座椅前的护栏设计等。
除了这四个目标,人机关系还可以考虑哪些目标?
备:美观、实用、成本等
3、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呢?
首先应该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
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
在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设计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结论:大多数产品是为普通人群设计的,设计参照的标准是依据普通人群的数据确定的。但是特殊人群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往往有着独特的需要。设计时,还应充分地考虑特殊人群的特点和需要。
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人们使用产品时处于静态和动态两种状态交替之中,因此,设计的产品不但要符合人体的静态尺寸,也要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
为了形成良好的人机关系,不仅要使产品符合人体静态尺寸,而且要让人在使用它时,能够方便施力、有足够的空间等。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减少人体疲劳,提高效率,满足健康、舒适的要求。
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
例如:
l茶座、咖啡厅的设计:
应以暖色调为主,空间要小一些,以营造温馨、宁静的效果
l办公室的设计:
以冷色调为主,空间要简洁明快,以求产生严谨、高效的工作氛围
l医院的设计:
以蓝色、白色为主,使病人产生平和的心态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不仅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而且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产品的色彩、材质等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都影响人的心理感受,如果能在设计中注意满足人在这些方面的心理需求,就可以将人机关系处理得更好。
关注信息的交流
人与产品的互动过程就是人与产品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即人机之间运用信息语言交流的过程。改善信息传递的途径能够获得更好的人机关系。
例如:前些年的按键式固定电话,只有按键而没有液晶显示屏,无法显示拨号信息,人们只能通过听电话按键提示音判别是否按下按键。现今出现的液晶显示屏电话,可以提供给人们视、听觉双重信息传递途径,大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来电显示,
4、小结:
技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技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达到人机关系的合理化,人机关系是设计时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要注意对人机关系的深入研究。。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来源于人的具体需求,它包括高效、健康、舒适和安全等诸多方面。要达到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首先应该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在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设计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处理好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的关系、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之间的关系、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之间的关系等。
5、课堂练习:
仔细观察下图,找出人机关系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并简单叙述其理由。
6、作业。
书中35页,第1、2题
十一、教学反思
1、一节好课首先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村份利用好教材和教师用书,结合学校和当地的教学资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材的内容和添加必要的教学手段,以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最大的获益。
2、通用技术课程就是要学生更多的亲身体验和感悟。所以课堂上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面对实物进行探究、分析、学习。
3、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最好是通过课堂活动来达到。
4、所举案例要尽可能的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这样学生才会有亲身的感受。
5,教学方法要层层深入,不断地让学生进行思考练习、再思考再练习,在这种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篇8【教材分析】
本节由三个知识点组成,分别是什么是设计关系、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和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层层递进,不断深入。本节内容在上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的基础上,围绕人与机的关系展开,人机关系是进行设计必须学习的基础内容,同时又是“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本身起到由技术的性质到技术设计的过渡的作用。这一节,通过对人际关系的核心理念进行逐步分析,是学生知道什么是人机关系、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合理的人际关系,知道技术设计从何处着手,才能更好地为人服务,才能实现技术设计“以人为本”的核心设计理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人机关系;
形成“以人为本”的核心技术设计理念。
教学难点:
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是隐含在产品的设计中,需要通过体验去感
受,反映的是一种理念,一种较为重要的分析方法。
【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技术的价值和技术的性质,知道了技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这一设计的基本理念,如何才能使技术实现为人服务这一目的呢?我们就要从研究人机关系入手。用老师需要一个教鞭,后勤的老师就给我了一个这样的教鞭。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入“人机关系”这一节的主题
一、什么是人机关系?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呢无时无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成为人机关系。
人→物品的使用者
机→被使用的对象及人所处的环境
技术的产生的原因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那么我们设计的产品也都是要从人的需求出发,为人服务的,因此,人机关系也就成为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课本p28页,“马上行动”
找出下列活动中的“人”与“机”,体会其人机关系。
1.教师拿着粉笔板书。2.农民用锄头锄地。
3.渔翁在河边用钓鱼竿钓鱼。4.司机手握方向盘。
5.妈妈拿着拖把拖地。[来源:第一范文网]
本题要学生找出的人机关系也就是物品的使用者和被使用的对象之间的关系,答案分别是:
1.教师与粉笔,教师与黑板2.农民与锄头,农民与地
3.渔翁与钓鱼竿,渔翁与河面4.司机与方向盘
5.妈妈与拖把,妈妈与地面
课本p29页,“案例分析”
本题要学生找出的人机关系是人与其所处环境直接的关系,是多方面的人机关系。答案是:
1.人与电梯门之间构成了人际关系;
2.人与电梯外按键之间构成了人机关系;
3.人与电梯厢体之间构成了人机关系;
4.人与电梯外按键之间构成了人际关系。
二、人际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人与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人际关系,我们在设计中考虑人际关系,需要实现哪些目标呢?
安全:
使用物品时对人造成的直接伤害。这种伤害是直接表现出来的,例如产品与人的接触部分不允许有尖角和锋利的边槽,容易产生危险的地方应进行安全保护的设计,汽车的安全带设计,冲床的安全保护设计,儿童座椅前的护栏设计等。
举例:轮滑的护具
健康:
健康是指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不会对人造成不良的影响。例如:如果课桌设计不合理,就会使学生处于不恰当的学习姿态,长时间的使用它,不仅使人感到疲劳,还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举例:电脑辐射,儿童背包
舒适:
人机关系中的舒适,是指人在设计中考虑人体处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从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心理上的舒适感受也是人机关系应当考虑的目标。
举例:合脚的鞋
高效:
在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一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同时,人机所在的环境中的一些因素,如温度、湿度、噪声、照明、振动、污染和失重等也影响人的效率和行为。
课本p30页,“案例分析”[来源:]
除了这四个目标,人机关系还可以考虑哪些目标?
如:美观、实用、成本等。
三、如何实现合理的人际关系
在设计中,合理的人机关系应该达到高效、健康、舒适、安全的目标。如何让实现这种合理的人机关系呢?首先应该明确设计设计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设计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如要实现人与门之间合理的人机关系,,就要考虑门的高度、宽度等,而要实现人与门把手之间合理的人际关系,除需考虑门把手的大小、安装的高度外,还要考虑人旋动门把手时所需要施力的大小。在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设计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大多数产品是为普通人群设计的,设计参照的标准是依据普通人群的数据确定的。但是特殊人群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往往有着独特的需要。设计时,还应充分地考虑特殊人群的特点和需要。
2.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人们使用产品时处于静态和动态两种状态交替之中,因此,设计的产品不但要符合人体的静态尺寸,也要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
为了形成良好的人机关系,不仅要使产品符合人体静态尺寸,而且要让人在使用它时,能够方便施力、有足够的空间等。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减少人体疲劳,提高效率,满足健康、舒适的要求。
3.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
例如:[来源:学*科*网zk]
茶座、咖啡厅的设计:
应以暖色调为主,空间要小一些,以营造温馨、宁静的效果
办公室的设计:
以冷色调为主,空间要简洁明快,以求产生严谨、高效的工作氛围
医院的设计:
以蓝色、白色为主,使病人产生平和的心态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不仅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而且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产品的色彩、材质等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都影响人的心理感受,如果能在设计中注意满足人在这些方面的心理需求,就可以将人机关系处理得更好。
4.信息的交互
人与产品的互动过程就是人与产品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即人机之间运用信息语言交流的过程。改善信息传递的途径能够获得更好的人机关系。
例如:前些年的按键式固定电话,只有按键而没有液晶显示屏,无法显示拨
号信息,人们只能通过听电话按键提示音判别是否按下按键。现今出现的液晶显示屏电话,可以提供给人们视、听觉双重信息传递途径,大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来电显示,
四、小结:
技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技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达到人机关系的合理化,人机关系是设计时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要注意对人机关系的深入研究。。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来源于人的具体需求,它包括高效、健康、舒适和安全等诸多方面。要达到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首先应该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在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设计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处理好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的关系、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之间的关系、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之间的关系等。
【板书设计】
一、人机关系
什么是人机关系[来源:第一范文网]
当人们使用物品时,就与物品之间产生了一种关系,这种关系称为人机关系。
人→物品的使用者
机→被使用的对象及人所处的环境
二、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1、高效:合理最优分配人机关系,提高工作效率
2、健康:长期处于不自然的状态下,对人造成的影响
3、舒适:产品使用过程中的感受
4、安全:使用产品过程中对人造成的直接伤害[来源:学#科#网]
三、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1、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2、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3、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的心理需求
4、信息的交互
[课堂练习]
a类:分析评价题
这是筷子吗?这是汤匙吗?这是汤匙筷,是一种发明!请仔细观察并完成以下问题:
请按对汤匙筷的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进行评价。
b类:钱币是最大众化的交易媒介。为了适应盲人的需要,我国在第四套人民币纸币上开始设计使用了盲文面额标记。这一措施体现了对残疾人的关怀和爱护,也体现了国家的文明与进步。这是设计者考虑到了
a.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b.静态人群与特殊人群
c.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d.信息的交互
c类:
骑摩托车戴的头盔,主要体现了人机关系中的特点。
a、安全b、高效c、健康d、舒适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篇9一、设计思想
《设计中人机关系》讲述的是基础性知识,是后面内容的学习的基础。本节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事件进行思考分析,帮助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该内容主要采用案例分析、讨论等方法,深入浅出地讲解教材内容,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烘托课堂气氛,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材分析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是《通用技术》中《技术与设计》苏教版第二章第二节。本节分成三个内容:什么是人机关系;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3)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本节教学内容是全书的基础内容之一,它和上一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都是围绕技术与设计的问题展开的。在技术世界中的的设计,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最终目的的。因此,设计时要考虑人机关系,以便能使设计的技术产品适合人的需要。这里的人机关系不是专业的设计,它更多地反映一种理念,重在使学生能够在这种关系的视野中认识设计,为构思、评价、优化方案打下基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特别是“机”的丰富内涵。并通过简单的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能较好的把握人机关系的概念,体验到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重要性。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案例,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较好的掌握和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人机关系是比较陌生的,学习时容易对本概念产生误解。对于本节课内容不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或灵活地运用,只要求学生达到理解水平,认识理解人机关系的知识,使学生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分析方法。高中学生已有一些生活经验,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情景,列举学生身边熟悉的具体实例,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思考和剖析,帮助学生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2、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够对生活中所存在的人机关系进行简单分析,掌握一些设计分析方法的知识,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人机关系的分析,从中体会到在产品设计中人性化、人文关怀的设计思想,并形成认真严谨的态度,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树立起正确的设计观念。
五、重点与难点
1、重点:
理解人机关系。
2、难点:
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是隐含在产品的设计中,需要通过体验去感受,反映的是一种理念,一种较为重要的分析方法。
六、教学策略和手段
1、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2、学生的活动,体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初步掌握人机关系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3、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实物的演示及对日常事件的思考,引导学生归纳出产品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生活场景的观察、分析和讨论,结合教材内容,了解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4、教学中利用图片和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质疑,让学生领悟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应用,体会人机在人机在设计分析中是一种重要方法。
5、教学时间:2课时
七、课前准备
1、高二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基础。课前可布置预习本课学习内容,并要求学生以现有的视眼考察、分析校园场所及设施存在的问题。
2、教师“吃透”本教材;搜集人机关系的案例、图片、制作课件;设计并准备好二把高低不同的一椅子和一把普通的椅子;了解教室门的具体结构和学生鞋子的尺寸大小;检查仪器等设备设施性能完好状况。
八、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上一节课对《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的学习,懂得设计推动技术的发展,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技术是设计的基础,技术与设计有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作用。技术世界的设计,重点是技术产品设计,在设计中,我们所设计的产品都是为满足人的需求出发,为人服务的。因此,在设计活动中,人与物关系是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也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一)人机关系
1、什么是人机关系
同学们都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会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中的“机”是什么呢?
2、机的含义
除了人们通常所说的机器外,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劳动保护用具以及人所处的环境等。
同学们坐在教室里,观察一下并说出与周围什么物品构成了人机关系?
学生观察、讨论并回答:
马上行动p28页:找出下列活动中的“人”与“机”,体会其人机关系。
a、教师拿着粉笔板书b、农民用锄头助地
c、渔翁在河边用钓鱼竿钓鱼d、司机手握方向盘
e、妈妈拿着拖把拖地
通过分析学生对人机关系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那么人与产品存在有哪些方面关系?
3、人与产品存在的人机关系
案例分析:以教师进门为例,讲述人与门、人与手把、人与门板、人与门框及环境构成的人机关系。说明人与产品构成多方面的关系。
案例分析讨论教材p29页人与电梯存在哪些方面的人机关系。
人乘电梯到某一楼层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人机关系:①人与电梯门;②人与电梯外按键;③人与电梯厢体之间;④人与电梯内按键;⑤人与厢体内的照明、高度、宽度等的人机关系。进一步说明多方面的人机关系。
针对教材p29页马上行动的例子,教师坐在椅子上,让学生分析,人坐在椅子上的时候,人体的哪一些部位与椅子构成哪些人机关系。
教师小结导引:通过人机关系内容的学习,同学知道,人与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我们在设计中考虑人机关系时需要实现哪些目标呢?
(二)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实例分析:组织前后排同学互换穿鞋子,坐高低不同的椅子体验鞋子、椅子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为什么穿别人的鞋子不舒服,坐在高低不同椅子上感觉不自在?
学生讨论思考:教师总结,得出要达到高效,舒适、健康、安全等要求。
1、高效:
在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以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还应考虑人机所在的环境中的一些因素,如温度、湿度、噪声、照明、振动污染和失重等也影响人的效率和行为。
案例分析教材p30页:铁锹的作业效率。实验改进哪些具体的人机关系而使工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健康:
是指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不会对人造成不良的影响。
我们使用的产品如果使用不合理,就使人处于不恰当的作业姿态,长时间的操作或使用它,不仅使人感到疲劳,而且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指出教材p31页马上行动图片中设计不合理、有损人体健康的地方。
教师举例提出问题并分析
互穿鞋:
问:穿不合脚的鞋,对人有害吗?
教室的灯光
问:长期在昏暗的灯光下学习,对人的眼睛会造成危害吗?
3、舒适:
是指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体处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从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心理上的舒适感受也是人机关系应当考虑的目标。
案例分析教材p31页图片思考并回答:右图使用起来更舒适,理由:
塑料包裹处理使抓握舒适;穿孔处理可以方便悬挂放置。
把手大小较合适,使用时,省力、舒适。
手柄长度比较合适,使用时,腰不用弯太低,减轻腰部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例子?
4、安全:是指人们在操作和使用产品过程中,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伤害。
例如:产品与人的接触部份不允许有尖角和锋利的边槽;容易产生危险的地方应进行安全保护设计;汽车的安全带设计;冲床的安全保护设计;儿童座椅前的护拦设计等。
教师引导:人机关系要实现的几个目标是融为一体的,而不是只实现某一个目标就可以了,而是需要将几个目标综合起来加以考虑。现在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在设计中除了考虑上述四个目标外,人机关系还需要实现哪些目标。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讨论回答:
案例讨论请指出我校运动场人机关系设计不合理的地方。
。
造成这些原因是因设计中考虑不周而产生的,设计时未能做到以人为本。
那么设计时如何考虑才比较合理呢?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前面已学过,在设计中,合理的人机关系应该达到高效、健康、舒适、安全等目标。如何实现这种合理的人机关系呢?首先应该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
例如:要实现人与门之间的合理的人机关系,就要考虑门的高度、宽度等,而要实现人与门把手之间合理的人机关系,除需考虑门把手的大小、安装的高度外,还要考虑人旋动门把手时所需要施力的大小。
在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设计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特殊人群:是指人身体有缺陷或与常人不同的一类人。
多数产品是针对普通人群的特点和需要进行设计的。设计参照的标准是依据普通人群的数据确定的。如常见门,门高200cm,宽70—80cm,门把手高100cm。这些都是以普通人群的身高,体宽以及左右手习惯等标准设计的,适于普通人群的操作、使用。
课本p32页,马上行动中,地下通道图片中,它的设计忽略了哪些人群的需要
(忽略了特殊人群的需要:右边没有扶手,没有婴儿车、残疾车上下的通道和盲道等)
同学们都知道特殊人群也是我们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往往有着独特的需要。设计时,还应该充分地考虑特殊人群的特点和需要,产品设计中不可将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完全对立起来。
那么现实产品设计中考虑特殊人群有哪些呢?
展示图片:
a、教学楼残疾人上下通道;
b、人行道中设置的盲人道;
c、宾馆大门的入口及感应推拉门;
d、医院内病人的电梯。
2、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人们使用产品时处于静态和动态两种状态交替之中,因此,设计的产品不但要符合人体的静态尺寸,也要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
概念理解:
静态尺寸:是指人的构造尺寸。
动态尺寸:是指人的功能尺寸,包括人的动作范围,体形变化等测量数据。
案例讨论:同学们坐的座位的人机关系及课本p33页马上行动中,人与床之间的人机关系。动态与静态所涉及的空间范围是不同的,在物品摆放时,要考虑动态与静态的协调。
为了形成良好的人机关系,不仅要使产品符合人体静态尺寸,而且要人在使用它时,能够方便施力,有足够的空间等。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减少人体疲劳,提高效率,满足健康,舒适的要求。
3、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不仅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而且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例如:茶座、咖啡屋的设计:以暖色调为主,将空间处理得小一点,以营造温馨、宁静的效果。
办公室设计:以冷色调为主、空间处理要简洁明快,以求产生严谨、高效的工作氛围。
教室设计:以冷色调为主:将空间处理得纯洁高雅,严肃认真,以营造、活泼、奋发向上的氛围。
案例讨论居室、家具的造型设计及装饰、图案等是如何考虑人的心理需求的?
此外:还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都影响人的心理感受。如果能在设计中注意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就可以将人机关系处理的更好。
4、信息的交互:
人与产品的互动过程就是人与产品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即人机之间的运用信息语言交流的过程。
例如:前些年的按键式固定电话,只有按键而没有液晶显示屏,无法显示拨号信息,人们只能通过听电话按键提示音判断是否按下按键。现今出现的液晶显示屏电话,可以提供给人们视、听觉双重信息传递途径,大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教材p35页,汽车的颜色,说明开银灰色车最安全;其次是红色、黄色、蓝色的车;再次是绿色和灰色的车;最不安全的是棕色的车。
说明人机之间的信息传递是有选择的,不恰当的信息传递,往往会导致不良的人机关系。改善信息传递的信息源或途径能够获得更好的人机关系。
课堂小结:
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人机关系是满足人的需求的方法。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要注意人机关系,这是设计的重点。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事件进行思考,能够理解什么是人机关系,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了解设计中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课堂讨论:根据上面所学知识,对学校校门口、教室及教室走廊等场所或设施,还存在哪些不符合人机关系目标的问题展开讨论。
九、知识结构:
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
1、什么是人机关系
2、机的含义
3、人与产品存在的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1、高效
2、健康
3、舒适
4、安全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1、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2、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3、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的心理需求
4、信息的交互
十、作业设计
1、选择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产品,分析其在人机关系处理上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意见,并填写下表。
产品名称
现有缺陷
改进意见
1、
2、
3、
……
2、观察研究:
回家观察分析犁的结构特点和作用?
【问题研讨】
1、球鞋鞋底为什么不设计成平底?
2、高速公路设计成无坡度和弯度时,后果会怎样?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篇10黑龙江省实验中学
课时计划
备课时间200年月日
授课日期
200年月日
星期
第课时
年班
教材
第一章第一节
课题
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与愿望
教学目标
1.能够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事件进行思考,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2.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
3.通过分析人机关系,从中体会设计中人性化、人文关怀的设计思想,进而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教学重点
1人机关系的含义。
2在设计中要注意人机关系以及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在设计中要注意人机关系以及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启发讲
教学手段
计算机辅助教学
课型
新课
板书计划: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1、人机关系
什么是人机关系?
人机的含义
人与产品存在多方面的人机关系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3、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教
后
记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
课时计划
教师讲授和提问过程
学生活动与调控
导入:拿两只杯子,其一周围没有把柄,另一有把柄,分别倒入温水,请两位同学分别端起试试,谈谈感受。引出,在设计活动中,人机关系是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板书: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1、人机关系
什么是人机关系?
教法学法说明:请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谈谈对“人机关系”的个人理解,老师总结得出从机关系的概念。也许学生的回答和“人机关系”概念有较大的差别,如是这样再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让学生比较个人理解的“人机关系”和课本上介绍“人机关系”,形成反差,达到深刻认识的目的。学生运用合作学习方法,通过交流和不断的补充达到对概念的初步理解。
总结: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
人机的含义
教法学法说明: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理解“机”的含义。接着请学生举例说明身边的“人机关系”,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以加深理解“人机关系”的概念。
总结:除了人们通常所说的机器外,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马上行动:
a、课本第28页
b、请学生举例说明自己与周围什么物品构成了人机关系?
人与产品存在多方面的人机关系
教法学法说明:教师先引导学生分析课本上1案例,让学生模仿分析,达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老师也从学生的回答分析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进教室为例,讲述人与门板、门把手、门框及教师这个环境构成的人机关系,说明人与产品能构成多方面的关系。
马上行动:
a、讨论教材第29页探究人与电梯存在哪些方面的人机关系。多方面的人机关系。
b、论人坐在椅子上的时候,人体的一些部位与椅子构成了哪些人机关系。
c、组织前排和后排的同学互换衣服穿,体验服装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教法学法说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得出人机关系要实现的四个目标,并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情况举例说明,可以是课本的例子,最好是生活中的例子。
人与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我们在设计中考虑人机关系,需要实现哪些目标呢。
高效在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以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健康是指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不会对人造成不良的影响。如果产品设计不合理,就会使人处于不恰当的作业姿态,长时间的操作或使用它,不仅使人感到疲劳,还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舒适——在设计中考虑人体处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从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心理上的舒适感受也是人机关系应当考虑的目标。
安全在设计中考虑人在操作和使用过程中,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伤害.例如:产品与人的接触部分不允许有尖角和锋利的边槽,容易产生危险的地方应进行安全保护的设计,汽车的安全带设计,冲床的安全保护设计,儿童座椅前的护栏设计等。
除了这四个目标,人机关系还可以考虑哪些目标?
备:美观、实用、成本等
练习:准备一个杯子,让学生分析它是如何实现人机关系的目标的。
3、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呢?先应该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在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设计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看课本32页,看地下通道,它的设计忽略了哪些人群的需要?
结论:大多数产品是为普通人群设计的,设计参照的标准是依据普通人群的数据确定的。但是特殊人群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往往有着独特的需要。设计时,还应充分地考虑特殊人群的特点和需要。
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人们使用产品时处于静态和动态两种状态交替之中,因此,设计的产品不但要符合人体的静态尺寸,也要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
例如:我们的桌子之间的距离我们就不能只考虑我们听课时的状态,还要考虑我们拿东西,活动的状态。课本33页人与床之间的人机关系。
为了形成良好的人机关系,不仅要使产品符合人体静态尺寸,而且要让人在使用它时,能够方便施力、有足够的空间等。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减少人体疲劳,提高效率,满足健康、舒适的。
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
例如:
茶座、咖啡厅的设计:
应以暖色调为主,空间要小一些,以营造温馨、宁静的效果
办公室的设计:
以冷色调为主,空间要简洁明快,以求产生严谨、高效的工作氛围
医院的设计:
以蓝色、白色为主,使病人产生平和的心态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不仅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而且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产品的色彩、材质等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都影响人的心理感受,如果能在设计中注意满足人在这些方面的心理需求,就可以将人机关系处理得更好。
关注信息的交流
人与产品的互动过程就是人与产品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即人机之间运用信息语言交流的过程。改善信息传递的途径能够获得更好的人机关系。
例如:前些年的按键式固定电话,只有按键而没有液晶显示屏,无法显示拨号信息,人们只能通过听电话按键提示音判别是否按下按键。现今出现的液晶显示屏电话,可以提供给人们视、听觉双重信息传递途径,大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来电显示,
小结: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人机关系是满足人的需求的方法。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要注意人机关系。这是设计的核心问题之一。首先要理解人机关系。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35页练习第1题。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篇11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人机关系是人机工程学研究中的一部分内容,是技术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本节内容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剖析了人机关系的丰富内涵,指出了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产品是为人服务的,设计产品时,要力求人机关系合理,渗透“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学生熟悉有关设计的分析方法方面的知识,为后续学习中关于设计方案的构思、交流、评价、优化作准备。
2.重点难点分析
⑴重点:
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使学生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⑵难点:
由于人机关系隐含在产品的设计中,因而对人机关系中各层面上丰富内涵的领悟、评价有困难。
3.学习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让学生对“机”形成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
②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
③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⑵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充分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积极参与实际体验,获取感性经验;学会通过亲身体验、调查、访问的方式,或者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获取资料的方法;学会归纳总结,初步学会评价产品的分析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师生互动、同学间的相互协作、亲身体验等积极的学习方式中,体验获取知识的乐趣;建立科技服务于人与社会的观念,树立产品设计要“以人为本”的理念;选择适当的案例和练习题材,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节俭的美德,强化学生对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往往是不经意地使用产品,虽然对人机关系的概念是陌生的,但对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应用是有经验的。通过简单而熟悉的事例的分析,学生容易形成人机关系的概念,但人机关系的内涵是丰富的,在各个不同的层面上有各种不同的人机关系,使“人”与“机”之间构成复杂的联系,如何深刻领悟人机关系的内涵,如何评价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是学习难点。
三.教学设计思想
人机关系中,“机”为“人”服务,产品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人的客观需求和心理需求.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这就要明确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要使人机关系尽量合理,就要了解设计中要考虑的一般因素,这是教学设计的主线。
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围绕“人机关系”,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启发学生讨论交流、形成概念。通过一例复杂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学生深刻理解人机关系的内涵。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最后教师总结提升:产品为人服务,产品的设计要人性化,设计产品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教材中的内容作适当调整,教学资源也有大量的增补,利用资源,以人与门之间的人机关系为例,引领学生突破难点.本节内容安排2课时。
四.教学资源准备
图片资源:
1.办公室医院咖啡屋图片
2.各种颜色汽车图片车内驾驶室图片花园小区里黄昏背景下停车场图片
3.扫描课本上的部分图片
五.教学过程
导入: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时不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称为人机关系。
提出谜语和成语
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
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一幼童家住十楼.每天都要到楼下玩耍,下楼时乘电梯,而上楼时经常是爬楼梯回家,为什么不乘电梯回家?
成语:杀鸡焉用牛刀.
讨论:指出所说明的问题。
总结:人与机的配合关系不和谐。
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1.什么是人机关系:
我们每个人无时不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称为人机关系。
在人机关系概念中,“机”的内涵丰富。机:泛指各种各样的用品、劳保用品、工具、仪器仪表、机器、设施、环境、交通工具等。
“机”除了通常所说的机器之外还有仪表、仪器、家具、服装等等,甚至是周围的环境,简单的说,“机”是指我们身边的所有物品。
“机”是为“人”服务的,要使人机关系合理,需要考虑哪些层面的关系?要达到什么目标呢?
教师补充:首先要剖析人机关系中各个层面上的关系,即要理解人机关系的丰富内涵。
“人”有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层面,“机”有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层面。人与产品的不同部位构成不同的关系,构成不同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单一的联系,而是复杂的联系。举例说明。填写28、29页的“马上行动”。学生讨论第29页的案例分析----“乘电梯时存在的人机关系”。
马上行动:指出下列活动中的“人”与“机”,体会其人机关系
教师拿粉笔板书手与粉笔
农民用锄头锄地农民与锄头
鱼翁在河边用鱼竿钓鱼鱼翁与鱼竿
司机手握方向盘司机与方向盘
同学拿着拖把拖地同学与拖把
人与门框bashou
人与门把手bashou
人与门板
案例分析:人与门之间构成哪些层面的人机关系?分别加以说明。
1.开门时的人机关系:
人与门板
人与门把手
人与门框
人与门框:框太窄,胖人出入不便,大沙发搬不进;剧院的门太窄,造成拥塞;机场的安检门有检测功能
手与门拉手:各种拉手形状、材料、质感、方便程度不尽相同。
脚与门槛:寺院的门都有门槛,这是佛教文化方面的缘故
门板:门板的开与合,玻璃门便于采光,内外透视而又防尘隔音,防盗门可防撬,人感到安全,花门可通风,板门有装猫眼的,有的门上装有玻璃窗,保险库的门厚重防爆,古城门厚实防撞。门的材质、颜色、图案、厚度、造型也有不同。
讨论:“乘电梯”时的人机关系
1)人与电梯门的人机关系。
2)人与电梯外按键的人机关系。
3)人与电梯箱体的人机关系。
4)人与电梯内按键的人机关系。
马上行动
分析人坐在椅子上的时候,人的一些部位与椅子构成的人机关系:
手--------------扶手
背--------------靠背
臂--------------椅子垫
腿--------------椅子垫、高度
脚--------------高度、底座
小结:在设计中,我们所设计的产品必须以人为本。都是从人的需求出发,为人服务的。因此,人机关系也就成为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
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等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人机关系是人机工程学研究中的一部分内容。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1)高效:
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全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以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看录象——点金故事:泰勒的高效管理法
阅读“铁锹的作业效率”。
阅读:案例分析----铁锹的作业效率
思考:“铁锹作业试验”中改进了哪些具体的人机关系而使工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用装5kg、10kg、17kg、20kg煤的四种铁锹进行试验。
得出的结论是:用10kg铁锹时每天的铲料量是最多的
他发明了一个办法,铲轻料的用大铁锹,铲重料的用小铁锹,保证每锹都在10公斤左右。
马上行动
(2)健康
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对人的健康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马上行动:
指出下列图片中设计不合理、有损人体健康的地方。
a.靠背角度
b.座面倾斜
c.靠背高度
d.座面太
投影图片:
能够有效帮助学生防止近视驼背
1.这块桌板是下倾的,不必低头弯腰就能看书了
2.左右两块升降板可以把创想学习桌调节到最适合学生身高的高度。
3.学生的胳膊可以很舒服地放在这个下倾的托肘板上。
4.这个护栏可以放书、笔、杯子等物。
5.这个稍大于学生腰宽的缺口,能让学生的身体进入桌子里,学生的双臂可以舒服地靠在托肘板上。
(3)舒适
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从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
投影:
医院以蓝色、白色为主,使病人产生平和的心态
沙发:没有扶手、底座,但你坐上去仍然很舒服,它的
坐垫和靠背是一体式的设计,省去了连接构件,跟身体的接触非常贴合,并且能随着身体的扭动而自动调节,是很贴心的设计哦。省去了底座,搬动也非常方便。
思考:你觉得右边两幅图中的小工具,哪个使用起来更舒适?为什么?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例子?
看这张图片说明人机关系还应考虑什么问题?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例子?
看这张图片说明人机关系还应考虑什么问题?
安全
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不能对我们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想一想:
在我们学校有哪此地方实现了人机关系中的安全目标?
例如:走廊的栏杆、电风扇的位置,插座的位置………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几个目标是融为一体的,而不是只实现某一个目标就可以了,而是需要将几个目标综合起来加以考虑。
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除了上面的四个目标,在设计中,人机关系还需要实现哪些目标呢?
环保、美观、经济、简便、互动性强、功能强、操控又简单……
比如:古代人采集瓜果蔬菜用的是竹篮竹筐,现在的人购物,商家提供一次性胶袋。
欣赏与思考:人与太空马桶的“人机关系”
人与太空马桶
高效、健康、舒适、安全、…
小结: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高效泰勒:铁锹实验
健康椅子、创想学习桌
舒适医院、沙发、铁锹
安全栏杆
3.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教师明确指出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思路:
第一要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
第二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到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并举例说明。
在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设计中,还应该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1)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
马上行动
地下通道的对设计中忽略了什么?
如图所示的地下通道,你认为其设计忽略了哪些人群的需要?
盲人
讨论:本图设计中考虑到了哪些特殊人群的需要?
单车\婴儿车
2)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图中是否考虑到了人的静态尺寸和动态尺寸?
请你找出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并提出改进的方案。
3)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
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也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
如:茶座、咖啡厅的设计应以暖色调为主,空间要小一些,以营造温馨、宁静的效果
办公室以冷色调为主,空间要简洁明快,以求产生严谨、高效的工作氛围
医院以蓝色、白色为主,使病人产生平和的心态
4)信息的交互
人与产品的互动过程就是人与产品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
如:电话机的号码显示、手机的来电显示、带摄像头的手机、3g手机、从收音机到电视机
不同的信息传递类型有着不同的特征,不恰当的信息传递类型的选取往往导致不良的人机关系,我们应根据设计的目的为人机交互选择最佳的信息传递类型。
例:汽车驾驶员与汽车的信息交互中,往往是通过驾驶员看汽车上的仪表完成的。汽车的状态,例如,速度、档位、剩余燃油量等信息,驾驶员可以在高速行车的同时用眼睛看出来,若用声音信息的话,驾驶员不能够随时得知车辆的状况。
选定信息类型之后,还要注意设计好信息源。信息源的布置应该符合安全、明确、快速定位的要求,并且要考虑操作流程、重要性、使用频率等方面。
阅读:汽车的颜色
为什么银灰色车较安全。
每个人的色取向都不同,车的颜色大大的反应了它的主人的性格和地位等等。
橙色:热爱生活,理想主义者。
紫色:神秘,性感。
白色:纯洁,神圣。
黑色:权利。
红色:热情,想永远成为焦点。
绿色:麻烦制造者,没有主见。
粉色:轻佻。
蓝色:正派,义气,轻快。
灰色:冷淡,高贵。
黄色:机智,安静,黄色是所有颜色中反光最强的。
白色及银色车辆容易被人眼所识别,黑色车辆在清晨以及傍晚光线不好的时段最难被人眼所识别,而绿色及蓝色车辆位居其中。由此可见,浅色系的汽车视认性较好,事故率较低,行车安全性较高。而黑色汽车的研究结果却令人担忧,不仅视认性低,而且事故发生率也较高。测试结果最终为5种颜色的安全性排了名,其顺序为:白色、银灰色、蓝色、绿色和黑色。相对于水泥路面、建筑物银灰色车显眼,绿色相对于林荫道、田野,相当于保护色,棕色类于黄昏时的环境颜色。
拓展:
还需要考虑什么?
例如:唐朝人、清朝人、中国现代青年人、阿拉伯人的服装款式、饰品都不同
教师补充:民族文化习俗、伦理道德观、价值观、时尚追求,这些方面实际上是心理因素的不同层面。
总结提升:
产品设计的目的是要满足人和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设计中要着重考虑人机关系的各个层面,“机”为“人”服务,所以产品的设计要“以人为本。
小结:在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中,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的关系:
普通人与特殊人群学校地下通道
静态的人和动态的人坐在椅子上、人与床
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茶座、咖啡厅、办公室、医院
信息的交互电脑、手机、电梯不同颜色汽车
学生活动
利用课本第43页“综合实践”第2题,观察学校设计图纸,找出其中人机关系设计不合理的地方
布置作业:
p352t
补充练习2、3
1.课外小活动:穿上礼服,皮鞋,去打打篮球,跑跑步,拉几下单杠,体验一下你与衣服鞋子的人机关系有何不适?
2.秋天到了,天气渐凉,天干少雨,学校游泳馆中的水正好可用来浇草坪。如果本班任务安排给我们班,你选择什么样的容器提水浇灌?为什么?
3.站在工作台前栽剪布料,哪一把剪刀更方便、省力、高效?
4.坐着剪纸用哪把剪刀更方便?
5.剪刀的不同设计目的是什么?
六.教学反思
这节内容的教学中,选择了学生较为熟悉的事例——人与门间的人机关系作为案例,多层次剖析,使学生对人机关系的含义有了深刻理解,通过后面“体验小活动”的反馈,表明解决了重点,也突破了难点。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篇12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教材版本】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设计理念】
从生活实例入手,使学生可以深入理解人机关系的内涵并切身体会到怎样去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分析
人机关系是人机工程学研究中的一部分内容,是技术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本节内容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剖析了人机关系的丰富内涵,指出了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产品是为人服务的,设计产品时,要力求人机关系合理,渗透“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学生熟悉有关设计的分析方法方面的知识,为后续学习中关于设计方案的构思、交流、评价、优化作准备。本节分成三个内容:什么是人机关系;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3)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技术世界中的设计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最终目的。因此,设计时必须考虑人机关系,以便能使设计的技术产品适合人的需要。
2课时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
第一章使人对技术世界有了相当的了解,第二章第一节又可以认识到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本节则涉及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的各种因素,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围绕人机关系的合理实现而展开。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
本节的人机关系不属于专业设计的范畴,主要反映一种理念,学生能够在这种关系的视野中认识设计,为构思、评价、优化方案打下基础。
4.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
通过实例分析人机关系及“机”的内涵。重要的是从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到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和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以及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学情分析】
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
学生往往是不经意地使用产品,虽然对人机关系的概念是陌生的,但对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应用是有经验的。通过简单而熟悉的事例的分析,学生容易形成人机关系的概念,但人机关系的内涵是丰富的,在各个不同的层面上有各种不同的人机关系,使“人”与“机”之间构成复杂的联系,如何深刻领悟人机关系的内涵,如何评价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是学习难点。
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
学生对技术已经有了较为深刻和全面的了解,基本形成了正确对待技术的态度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能够理解“技术为人服务”的技术理念。在本章的第一节中也已经了解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能够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了解了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
3.非认知因素分析
关于设计要“以人为本”理念,虽然都可以理解,但不一定能认识到要在设计中考虑,且涉及了方方面面,需要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另外,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应该已经形成了想要进行设计的欲望。高中学生已有一些生活经验,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情景,列举学生身边熟悉的具体实例,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思考和剖析,帮助学生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让学生对“机”形成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
2)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
3)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使学生能够对生活中所存在的人机关系进行简单分析,掌握一些设计分析方法的知识,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充分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积极参与实际体验,获取感性经验;学会通过亲身体验、调查、访问的方式,或者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获取资料的方法;学会归纳总结,初步学会评价产品的分析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师生互动、同学间的相互协作、亲身体验等积极的学习方式中,体验获取知识的乐趣;建立科技服务于人与社会的观念,树立产品设计要“以人为本”的理念;选择适当的案例和练习题材,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节俭的美德,强化学生对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人机关系,使学生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教学难点
由于人机关系隐含在产品的设计中,因而对人机关系中各层面上丰富内涵的领悟。
【教学环境】
主要在多媒体教室内进行案例分析和图像视频演示。
【教学方法】
讨论法;陶冶法
【教学过程】
导入: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时不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称为人机关系。
提出谜语和成语
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一幼童家住十楼.每天都要到楼下玩耍,下楼时乘电梯,而上楼时经常是爬楼梯回家,为什么不乘电梯回家?
成语:杀鸡焉用牛刀.
讨论:指出所说明的问题。
总结:人与机的配合关系不和谐。
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什么是人机关系:
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称为人机关系。
思考:人机关系中的“机”指的是什么?
在人机关系概念中,“机”的内涵丰富。“机”除了通常所说的机器之外还有仪表、仪器、家具、服装等等,甚至是周围的环境,简单的说,“机”是指我们身边的所有物品。
“机”是为“人”服务的,要使人机关系合理,需要考虑哪些层面的关系?要达到什么目标呢?
教师补充:首先要剖析人机关系中各个层面上的关系,即要理解人机关系的丰富内涵。
“人”有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层面,“机”有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层面。人与产品的不同部位构成不同的关系,构成不同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单一的联系,而是复杂的联系。举例说明。填写28、29页的“马上行动”。学生讨论第29页的案例分析----“乘电梯时存在的人机关系”。
马上行动:指出下列活动中的“人”与“机”,体会其人机关系
教师拿粉笔板书
手与粉笔
农民用锄头锄地
农民与锄头
鱼翁在河边用鱼竿钓鱼
鱼翁与鱼竿
司机手握方向盘
司机与方向盘
同学拿着拖把拖地
同学与拖把
案例分析:人与门之间构成哪些层面的人机关系?分别加以说明。
1.开门时的人机关系:
人与门框
人与门板
手与门把手
脚与门槛
人与门框:框太窄,胖人出入不便,大沙发搬不进;剧院的门太窄,造成拥塞;机场的安检门有检测功能。
手与门把手:各种拉手形状、材料、质感、方便程度不尽相同。
脚与门槛:寺院的门都有门槛,这是佛教文化方面的缘故。
人与门板:门板的开与合,玻璃门便于采光,内外透视而又防尘隔音,防盗门可防撬,人感到安全,花门可通风,板门有装猫眼的,有的门上装有玻璃窗,保险库的门厚重防爆,古城门厚实防撞。门的材质、颜色、图案、厚度、造型也有不同。
讨论:“乘电梯”时的人机关系
1)人与电梯门的人机关系。
2)人与电梯外按键的人机关系。
3)人与电梯箱体的人机关系。
4)人与电梯内按键的人机关系。
马上行动
分析人坐在椅子上的时候,人的一些部位与椅子构成的人机关系:
手--------------扶手
背--------------靠背
臂--------------椅子垫
腿--------------椅子垫、高度
脚--------------高度、底座
小结:
我们设计的产品都是从人的需求出发,为人服务的,因此,人机关系也就成为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设计中,我们所设计的产品必须以人为本。
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等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人机关系是人机工程学研究中的一部分内容。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1)高效:
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全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以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看录象——点金故事:泰勒的高效管理法
阅读“铁锹的作业效率”。
阅读:案例分析----铁锹的作业效率
思考:“铁锹作业试验”中改进了哪些具体的人机关系而使工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用装5kg、10kg、17kg、20kg煤的四种铁锹进行试验。
得出的结论是:用10kg铁锹时每天的铲料量是最多的
他发明了一个办法,铲轻料的用大铁锹,铲重料的用小铁锹,保证每锹都在10公斤左右。
(2)健康
人机关系所追求的健康,是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对人的健康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马上行动:
指出下列图片中设计不合理、有损人体健康的地方。
a.靠背角度
b.座面倾斜
c.靠背高度
d.座面太
投影图片:
能够有效帮助学生防止近视驼背
1.这块桌板是下倾的,不必低头弯腰就能看书了
2.左右两块升降板可以把创想学习桌调节到最适合学生身高的高度。
3.学生的胳膊可以很舒服地放在这个下倾的托肘板上。
4.这个护栏可以放书、笔、杯子等物。
5.这个稍大于学生腰宽的缺口,能让学生的身体进入桌子里,学生的双臂可以舒服地靠在托肘板上。
(3)舒适
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从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
投影:
医院以蓝色、白色为主,使病人产生平和的心态
电脑桌给人舒适的感觉。
环境优美的小区和学校。
google在瑞士苏黎世的一个办公室设计它设计成了一个充满活力和鼓舞人心的工作环境。
沙发:没有扶手、底座,但你坐上去仍然很舒服,它的坐垫和靠背是一体式的设计,省去了连接构件,跟身体的接触非常贴合,并且能随着身体的扭动而自动调节,是很贴心的设计哦。省去了底座,搬动也非常方便。
思考:你觉得右边两幅图中的小工具,哪个使用起来更舒适?为什么?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例子?
看这张图片说明人机关系还应考虑什么问题?
安全
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不能对我们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想一想:
在我们学校有哪此地方实现了人机关系中的安全目标?
例如:走廊的栏杆、电风扇的位置,插座的位置………
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除了上面的四个目标,在设计中,人机关系还需要实现哪些目标呢?
环保、美观、经济、简便、互动性强、功能强、操控又简单……
比如:古代人采集瓜果蔬菜用的是竹篮竹筐,现在的人购物,商家提供一次性胶袋。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几个目标是融为一体的,而不是只实现某一个目标就可以了,而是需要将几个目标综合起来加以考虑。
小结: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高效泰勒:铁锹实验
健康椅子、创想学习桌
舒适医院、沙发、铁锹
安全栏杆
3.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教师明确指出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思路:
第一要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
第二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到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
并举例说明。
在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设计中,还应该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1)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
马上行动
地下通道的对设计中忽略了什么?
如图所示的地下通道,你认为其设计忽略了哪些人群的需要?
盲人
讨论:如图设计中考虑到了哪些特殊人群的需要?
单车\婴儿车
2)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图中是否考虑到了人的静态尺寸和动态尺寸?
请你找出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并提出改进的方案。
3)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
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也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
如:茶座、咖啡厅的设计应以暖色调为主,空间要小一些,以营造温馨、宁静的效果
办公室以冷色调为主,空间要简洁明快,以求产生严谨、高效的工作氛围
医院以蓝色、白色为主,使病人产生平和的心态
4)信息的交互
人与产品的互动过程就是人与产品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
如:电话机的号码显示、手机的来电显示、带摄像头的手机、3g手机、从收音机到电视机
信息的交互
当电梯到达指定楼层时蜂鸣器会发出声音提醒乘客.
通过开门和关门键,人可以发出开门或关门的指令.
人对电梯发出指令的工具,如:去八楼,只要按8号键.
数字屏反馈电梯现在的位置
上下箭头是电梯反馈给人的一种形式,如向上箭头亮表示电梯正在向上运动.
与电脑之间实现了信息的相互交流
思考:如果汽车的喇叭声换成闪灯会有什么后果呢?
不同的信息传递类型有着不同的特征,不恰当的信息传递类型的选取往往导致不良的人机关系,我们应根据设计的目的为人机交互选择最佳的信息传递类型。
例:汽车驾驶员与汽车的信息交互中,往往是通过驾驶员看汽车上的仪表完成的。汽车的状态,例如,速度、档位、剩余燃油量等信息,驾驶员可以在高速行车的同时用眼睛看出来,若用声音信息的话,驾驶员不能够随时得知车辆的状况。
选定信息类型之后,还要注意设计好信息源。信息源的布置应该符合安全、明确、快速定位的要求,并且要考虑操作流程、重要性、使用频率等方面。
阅读:汽车的颜色
为什么银灰色车较安全?
哪种颜色的汽车最危险?
危险:棕色、绿色、灰色
哪种颜色的汽车最安全?
拓展:
还需要考虑什么?
也要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还有生活习惯、民族信仰
例如:唐朝人、清朝人、中国现代青年人、阿拉伯人的服装款式、饰品都不同
教师补充:民族文化习俗、伦理道德观、价值观、时尚追求,这些方面实际上是心理因素的不同层面。
总结提升:
产品设计的目的是要满足人和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设计中要着重考虑人机关系的各个层面,“机”为“人”服务,所以产品的设计要“以人为本。
4.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有时人机关系的目标不能全部实现或者目标之间发生矛盾,需要做出取舍.
小结:在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中,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的关系:
普通人与特殊人群、学校、地下通道
静态的人和动态的、人、坐在椅子上、人与床
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茶座、咖啡厅、办公室、医院
信息的交互、电脑、手机、电梯不同颜色汽车
学生活动
利用课本第43页“综合实践”第2题,观察学校设计图纸,找出其中人机关系设计不合理的地方
布置作业:
p352t
补充练习2、3
1.课外小活动:穿上礼服,皮鞋,去打打篮球,跑跑步,拉几下单杠,体验一下你与衣服鞋子的人机关系有何不适?
2.秋天到了,天气渐凉,天干少雨,学校游泳馆中的水正好可用来浇草坪。如果本班任务安排给我们班,你选择什么样的容器提水浇灌?为什么?
3.站在工作台前栽剪布料,哪一把剪刀更方便、省力、高效?
4.坐着剪纸用哪把剪刀更方便?
5.剪刀的不同设计目的是什么?
六.教学反思
这节内容的教学中,选择了学生较为熟悉的事例——人与门间的人机关系作为案例,多层次剖析,使学生对人机关系的含义有了深刻理解,通过后面“体验小活动”的反馈,表明解决了重点,也突破了难点。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篇132.2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一、设计思想:
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和解决人类的自身需求问题。而研究人机关系是为了更好地使设计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因此,这两堂课教学设计要围绕着“人机关系是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问题”这条隐含的主线来进行。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全册教材的基础性知识,它反映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同时也是后面三个模块的总领及提纲作用。教材通过三个不同层面的环节,即人机关系、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和如何合理实现人机关系进行简要阐述,促使学生理解人机关系及熟悉其实现的目标与应用。因此,把握好本章节的核心设计思想“以人为本”,构成本节的教学重点,同时也为以后方案的构思、优化和评价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人机关系这种专业名词是陌生,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基础,这对于学生理解人机关系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但由于大多数产品设计中只有较为隐性地体现人机关系,这与学生认识中的定势思维构成了冲突,使得学生不易发现或造成忽视了人机关系,则构成了教学中的难点。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在学习过程中较多采用直观,列举、比较等有效学习方法。
四、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中的实例,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2、理解人机关系是体现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
3、亲历体验,感受设计满足人的不仅是生理还有心理情感等方面
五、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教学难点是挖掘产品中隐性的人机关系与合理实现人机关系。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经历举例让学生观察、讨论,理解人机关系的定义。
2、采用幻灯片设计教学情境,结合实物高跟鞋,归纳出人机关系不仅只有四种目标,激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
3、在处理教材内容时,要有侧重点,如基本概念可一笔带过,尽量让学生参与,发掘生活中的实例。
七、课前准备
由于这堂课与生活实际较为贴近,因此教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大量的生活实例来说明教材中的专业名词。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和教学用具、教学实物如杯子、五金工具来加深印象。学生则需做好相应的课前预习。
八、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1、新课导入
思考:在设计中,除了高效、健康、舒适、安全以外,还需实现哪些目标?
ppt展示图片,如高跟鞋,可降解快餐盒。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如:审美、环保、经济等因素
2、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由于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在设计中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设计理念。
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课堂活动】教材中地下通道设计忽略了哪些人群的需要?
引导学生回答
ppt展示残疾人专用通道以及人民币防伪标志等。
参与讨论最后归纳:大多数产品设计参照的标准是依据普通人群的数据确定。但是特殊人群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特殊人群的特点和需求。
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以西装革履和运动衣为例,组织学生讨论。
西装的设计主要考虑人的构造尺寸,因此是量身定做,它主要适合相对静态情况。而运动衣设计的特点是比较宽松,它满足人体大幅度动作、体形变化要求。
【课堂活动】完成马上行动环节。
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
ppt展示图片,探究颜色,材料对人的心理作用
【课堂讨论】火锅店的装修满足了什么要求?
火锅店的装修设计以暖色调为主,同时将房间空间进行了处理,以营造温馨的效果,满足顾客的心里需求。
【学生活动】就教室环境,结合空间、色彩等因素带来的心理感受。
参与讨论最后归纳:在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设计中,在注意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同时也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信息交互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的交互显的尤为重要。人与产品的互动过程就是信息语言交流的过程。改善信息传递的途径能够获得更好的人机关系。
ppt展示几组对比图片
带有液晶显示屏的电话机、带有指示灯的接线板、具有荧光功能的开关等设计可以提供给人们视觉、听觉双重信息传递途径,极大的方便用户的使用。
【学生活动】电脑中有哪些操作界面充分考虑人机关系?
【课堂练习】1、完成《活动手册》活动3内容。
2、分析p35两把剪刀的特点。
练习反馈:学生在练习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找不到当中的人机关系或者理所当然的认为。比如就图示的两把剪刀,就有学生认为裁衣剪刀就应该是这样的,由于在日常生活认识事物具有思维定势,教师应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在观察事物的时候,要学生深入分析,不要想当然,多提为什么。这样,反馈练习就起到一个举一反三的作用。同时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的鲜活例子,让学生深入了解合理的人机关系。
九、知识结构
人机关系
1、什么是人机关系
2、“机”的丰富含义
3、人与产品存在多方面关系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1、高效
2、健康
3、舒适
4、安全
如何合理实现人机关系
1、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2、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3、人的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
4、信息交互
【参考资料】
技术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版 第77页。
技术课程标准研修 高等教育出版社xx年版。
段青:《教学设计与案例集萃》中国档案出版社,、4。
刘宝剑主编《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设计》浙江教育出版社,、7。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网。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篇14仙居县下各中学王伟胜电子信箱邮编317321
一、设计思想
《设计中人机关系》讲述的是基础性知识,是后面内容的学习的基础。本节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事件进行思考分析,帮助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该内容主要采用案例分析、讨论等方法,深入浅出地讲解教材内容,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烘托课堂气氛,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材分析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是《通用技术》中《技术与设计》苏教版第二章第二节。本节分成三个内容:什么是人机关系;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3)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本节教学内容是全书的基础内容之一,它和上一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都是围绕技术与设计的问题展开的。在技术世界中的的设计,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最终目的的。因此,设计时要考虑人机关系,以便能使设计的技术产品适合人的需要。这里的人机关系不是专业的设计,它更多地反映一种理念,重在使学生能够在这种关系的视野中认识设计,为构思、评价、优化方案打下基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特别是“机”的丰富内涵。并通过简单的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能较好的把握人机关系的概念,体验到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重要性。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案例,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较好的掌握和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人机关系是比较陌生的,学习时容易对本概念产生误解。对于本节课内容不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或灵活地运用,只要求学生达到理解水平,认识理解人机关系的知识,使学生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分析方法。高中学生已有一些生活经验,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情景,列举学生身边熟悉的具体实例,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思考和剖析,帮助学生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2、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够对生活中所存在的人机关系进行简单分析,掌握一些设计分析方法的知识,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人机关系的分析,从中体会到在产品设计中人性化、人文关怀的设计思想,并形成认真严谨的态度,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树立起正确的设计观念。
五、重点与难点
1、重点:
理解人机关系。
2、难点:
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是隐含在产品的设计中,需要通过体验去感受,反映的是一种理念,一种较为重要的分析方法。
六、教学策略和手段
1、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2、学生的活动,体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初步掌握人机关系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3、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实物的演示及对日常事件的思考,引导学生归纳出产品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生活场景的观察、分析和讨论,结合教材内容,了解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4、教学中利用图片和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质疑,让学生领悟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应用,体会人机在人机在设计分析中是一种重要方法。
5、教学时间:2课时
七、课前准备
1、高二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基础。课前可布置预习本课学习内容,并要求学生以现有的视眼考察、分析校园场所及设施存在的问题。
2、教师“吃透”本教材;搜集人机关系的案例、图片、制作课件;设计并准备好二把高低不同的一椅子和一把普通的椅子;了解教室门的具体结构和学生鞋子的尺寸大小;检查仪器等设备设施性能完好状况。
八、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上一节课对《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的学习,懂得设计推动技术的发展,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技术是设计的基础,技术与设计有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作用。技术世界的设计,重点是技术产品设计,在设计中,我们所设计的产品都是为满足人的需求出发,为人服务的。因此,在设计活动中,人与物关系是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也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一)人机关系
1、什么是人机关系
同学们都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会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中的“机”是什么呢?
2、机的含义
除了人们通常所说的机器外,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劳动保护用具以及人所处的环境等。
同学们坐在教室里,观察一下并说出与周围什么物品构成了人机关系?
学生观察、讨论并回答:
马上行动p28页:找出下列活动中的“人”与“机”,体会其人机关系。
a、教师拿着粉笔板书b、农民用锄头助地
c、渔翁在河边用钓鱼竿钓鱼d、司机手握方向盘
e、妈妈拿着拖把拖地
通过分析学生对人机关系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那么人与产品存在有哪些方面关系?
3、人与产品存在的人机关系
案例分析:以教师进门为例,讲述人与门、人与手把、人与门板、人与门框及环境构成的人机关系。说明人与产品构成多方面的关系。
案例分析讨论教材p29页人与电梯存在哪些方面的人机关系。
人乘电梯到某一楼层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人机关系:①人与电梯门;②人与电梯外按键;③人与电梯厢体之间;④人与电梯内按键;⑤人与厢体内的照明、高度、宽度等的人机关系。进一步说明多方面的人机关系。
针对教材p29页马上行动的例子,教师坐在椅子上,让学生分析,人坐在椅子上的时候,人体的哪一些部位与椅子构成哪些人机关系。
教师小结导引:通过人机关系内容的学习,同学知道,人与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我们在设计中考虑人机关系时需要实现哪些目标呢?
(二)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实例分析:组织前后排同学互换穿鞋子,坐高低不同的椅子体验鞋子、椅子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为什么穿别人的鞋子不舒服,坐在高低不同椅子上感觉不自在?
学生讨论思考:教师总结,得出要达到高效,舒适、健康、安全等要求。
1、高效:
在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以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还应考虑人机所在的环境中的一些因素,如温度、湿度、噪声、照明、振动污染和失重等也影响人的效率和行为。
案例分析教材p30页:铁锹的作业效率。实验改进哪些具体的人机关系而使工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健康:
是指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不会对人造成不良的影响。
我们使用的产品如果使用不合理,就使人处于不恰当的作业姿态,长时间的操作或使用它,不仅使人感到疲劳,而且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指出教材p31页马上行动图片中设计不合理、有损人体健康的地方。
教师举例提出问题并分析
互穿鞋:
问:穿不合脚的鞋,对人有害吗?
教室的灯光
问:长期在昏暗的灯光下学习,对人的眼睛会造成危害吗?
3、舒适:
是指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体处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从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心理上的舒适感受也是人机关系应当考虑的目标。
案例分析教材p31页图片思考并回答:右图使用起来更舒适,理由:
塑料包裹处理使抓握舒适;穿孔处理可以方便悬挂放置。
把手大小较合适,使用时,省力、舒适。
手柄长度比较合适,使用时,腰不用弯太低,减轻腰部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例子?
4、安全:是指人们在操作和使用产品过程中,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伤害。
例如:产品与人的接触部份不允许有尖角和锋利的边槽;容易产生危险的地方应进行安全保护设计;汽车的安全带设计;冲床的安全保护设计;儿童座椅前的护拦设计等。
教师引导:人机关系要实现的几个目标是融为一体的,而不是只实现某一个目标就可以了,而是需要将几个目标综合起来加以考虑。现在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在设计中除了考虑上述四个目标外,人机关系还需要实现哪些目标。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讨论回答:
案例讨论请指出我校运动场人机关系设计不合理的地方。
。
造成这些原因是因设计中考虑不周而产生的,设计时未能做到以人为本。
那么设计时如何考虑才比较合理呢?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前面已学过,在设计中,合理的人机关系应该达到高效、健康、舒适、安全等目标。如何实现这种合理的人机关系呢?首先应该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
例如:要实现人与门之间的合理的人机关系,就要考虑门的高度、宽度等,而要实现人与门把手之间合理的人机关系,除需考虑门把手的大小、安装的高度外,还要考虑人旋动门把手时所需要施力的大小。
在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设计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特殊人群:是指人身体有缺陷或与常人不同的一类人。
多数产品是针对普通人群的特点和需要进行设计的。设计参照的标准是依据普通人群的数据确定的。如常见门,门高200cm,宽70—80cm,门把手高100cm。这些都是以普通人群的身高,体宽以及左右手习惯等标准设计的,适于普通人群的操作、使用。
课本p32页,马上行动中,地下通道图片中,它的设计忽略了哪些人群的需要
(忽略了特殊人群的需要:右边没有扶手,没有婴儿车、残疾车上下的通道和盲道等)
同学们都知道特殊人群也是我们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往往有着独特的需要。设计时,还应该充分地考虑特殊人群的特点和需要,产品设计中不可将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完全对立起来。
那么现实产品设计中考虑特殊人群有哪些呢?
展示图片:
a、教学楼残疾人上下通道;
b、人行道中设置的盲人道;
c、宾馆大门的入口及感应推拉门;
d、医院内病人的电梯。
2、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人们使用产品时处于静态和动态两种状态交替之中,因此,设计的产品不但要符合人体的静态尺寸,也要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
概念理解:
静态尺寸:是指人的构造尺寸。
动态尺寸:是指人的功能尺寸,包括人的动作范围,体形变化等测量数据。
案例讨论:同学们坐的座位的人机关系及课本p33页马上行动中,人与床之间的人机关系。动态与静态所涉及的空间范围是不同的,在物品摆放时,要考虑动态与静态的协调。
为了形成良好的人机关系,不仅要使产品符合人体静态尺寸,而且要人在使用它时,能够方便施力,有足够的空间等。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减少人体疲劳,提高效率,满足健康,舒适的要求。
3、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不仅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而且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例如:茶座、咖啡屋的设计:以暖色调为主,将空间处理得小一点,以营造温馨、宁静的效果。
办公室设计:以冷色调为主、空间处理要简洁明快,以求产生严谨、高效的工作氛围。
教室设计:以冷色调为主:将空间处理得纯洁高雅,严肃认真,以营造、活泼、奋发向上的氛围。
案例讨论居室、家具的造型设计及装饰、图案等是如何考虑人的心理需求的?
此外:还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都影响人的心理感受。如果能在设计中注意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就可以将人机关系处理的更好。
4、信息的交互:
人与产品的互动过程就是人与产品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即人机之间的运用信息语言交流的过程。
例如:前些年的按键式固定电话,只有按键而没有液晶显示屏,无法显示拨号信息,人们只能通过听电话按键提示音判断是否按下按键。现今出现的液晶显示屏电话,可以提供给人们视、听觉双重信息传递途径,大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教材p35页,汽车的颜色,说明开银灰色车最安全;其次是红色、黄色、蓝色的车;再次是绿色和灰色的车;最不安全的是棕色的车。
说明人机之间的信息传递是有选择的,不恰当的信息传递,往往会导致不良的人机关系。改善信息传递的信息源或途径能够获得更好的人机关系。
课堂小结:
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人机关系是满足人的需求的方法。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要注意人机关系,这是设计的重点。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事件进行思考,能够理解什么是人机关系,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了解设计中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课堂讨论:根据上面所学知识,对学校校门口、教室及教室走廊等场所或设施,还存在哪些不符合人机关系目标的问题展开讨论。
九、知识结构:
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
1、什么是人机关系
2、机的含义
3、人与产品存在的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1、高效
2、健康
3、舒适
4、安全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1、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2、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3、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的心理需求
4、信息的交互
十、作业设计
1、选择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产品,分析其在人机关系处理上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意见,并填写下表。
产品名称
现有缺陷
改进意见
1、
2、
3、
……
2、观察研究:
回家观察分析犁的结构特点和作用?
【问题研讨】
1、球鞋鞋底为什么不设计成平底?
2、高速公路设计成无坡度和弯度时,后果会怎样?
【参考资料】
顾建军:《技术与设计1》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xx版,第26至39页。
来源:台州通用技术的博客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篇15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创新设计
教材版本(苏教版)
《技术与设计1》
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第二节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设计时段:两课时
作者: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徐徐
课题: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课型:新授课
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书从理论上讲内容较为简单,学生理解也不难,为了使学生逐步建立“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场景来设计教学情景,激发其兴趣,应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主动建构人机关系的概念。使两节课中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准备了不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图片和录象,利用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和学生的感受与体验,让学生主动自然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为(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中必修模块1《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里的一节内容,是学生学习设计的一节关键内容,对学生构建人性化设计思想有重要作用,教材从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由表及里地介绍了人机工程学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人机关系的基本规律,知道人机关系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和要实现的目标,使学生树立起技术设计要“以人为本”的设计价值观。
该内容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什么是人机关系”说明人机关系概念;第二部分“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说明人机关系的要达到的四个目标;第三部分“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说明要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应该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各部分均设置“马上行动”、“案例分析”、“思考”等栏目,这样有助于在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教材内容充实,易被普通高中学生接受。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事件进行思考,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使学生掌握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知道要实现的几个目标是融为一体的,设计时必须将几个目标综合起来加以考虑。
2、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设计时应该考虑的“人机关系”的基本知识,知道“人机关系”反映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3、态度和情感:教学中,所选案例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学生学习兴趣高,课堂气氛浓。
教材的重点
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培养“以人为本”为核心的设计理念。
教材的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人机关系所要实现的几个目标,并且是融为一体的,不可孤立的。
教学准备
媒体、资源的运用:课前通过校园网络和数码相机的摄、录等渠道收集相关的图片、录象资料,制作成电子课件,以丰富教学课堂容量,扩展学生知识面。
授课时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和教室的多媒体设备。
课前教师准备钢卷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引入教学:
以教室里的实物“吊装的电视机”为例引入人机关系课题。
要让电视机随时满足我们的教学需要,平时又不占用我们的活动空间,把它吊起来是个好办法。
教师选一个身高165cm的同学到教室前打开电视机,并且进行调整频道、音量、水平旋转机体等操作。
教师讲述:刚才同学在使用电视机时,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就是人机关系。电视机吊架的设计必须以人为本。
马上行动:同学们可以上来用钢卷尺量一量吊架的高度,用量角器测屏幕的倾角、水平旋转的角度。讨论吊架的高度、倾角等对大家的操作和观看有什么影响。
师生互动得出简单结论:吊架高度190cm便于绝大多数的同学操作,头部也不至于会碰到吊架,防止机对人的意外伤害;75度的倾角和90度的水平旋转角可以满足大多数同学的观看。
简单的吊架满足了人的需求,实际上有着复杂的人机关系。
学生看书:p28。
1什么是人机关系
当人使用物品时,物品与人产生了的一种相互关系,称为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包含的内容有:
人机关系中所指的“机”除了人们通常所说的机器以外,还包括各种各样的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工具、器具、家具、交通车辆,劳动保护用具以及人处的环境等。
师生互动:请同学们观察并说出你与周围什么物品构成了人机关系?
就身边的笔、桌、凳、书、教室墙壁、日光灯等物品及环境回答。
人与产品存在多方面的复杂的人机关系
以进门为例,教师在门前和学生讨论人与门板、门把手、门框这个环境构成的人机关系,说明人与产品能构成多方面的复杂的关系。
学生讨论填写教材第29页:人乘电梯到某一楼层存在哪些方面的人机关系。
请学生回答交流填写结果。
进一步讨论:人乘电梯存在很多方面的人机关系,人与电梯门的自动控制、运行速度、电梯内的照明、视频监控设备、空调、通信、消防、限载人数等的人机关系。
播放数码相机拍摄的电梯设施录象。
提醒学生注意:这些设施你知道它的作用吗?平时仔细研究过吗?对关键部件可定格显示,让同学们从技术设计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提高自己的技术素养。
小结:人与产品的不同部位构成不同的关系和联系,这种关系和联系是复杂的联系。
看书p29马上行动:
分析人坐在椅子上的时候,人体的一些部位与椅子构成了哪些人机关系?
可互相讨论,交换答案填在书上。
教师引入:人与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我们在设计中考虑人机关系,需要实现哪些目标呢?从而引入新的内容。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1高效
在设计中,应该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也可通过改变环境因素来提高工作效率,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噪声、照明、振动、污染和失重等。
阅读p30“铁锹的作业效率”
简单讨论“铁锹的作业效率”思考本例中主要改进了那些关系。
学生发言后小结:“铁锹作业试验”主要改进了铁锨的单次运载量和人的负荷强度的关系:装载强度、次数和人的疲劳度的关系。
播放电影《摩登时代》中卓别林在流水线上拿扳手操作导致失常的片段。
高效是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在设计中要以人为本,不可偏离。现代工业的设计理念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去追求高效。
播放拍摄的我市“三得利”啤酒厂生产线场景,注意观察工人的工作环境。
打开
观看“宝马汽车制造全过程”片段,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自行上网观看。
2健康
人机关系所追求的健康,是指在长期操作或使用的情况下,产品对人的健康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请学生携座椅上台,侧向而坐,对照课本p31“马上行动”的内容,看我们的椅子设计是否满足了在健康方面的要求?用卷尺量出椅子的面、背、腿的尺寸,记下你对它不满意的地方,写出你的改进意见。
3舒适
人机关系中的舒适是指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
阅读p31“舒适”的内容,看看你手中的笔是否舒适。
取几只不同造型的笔放在视频展台下,通过大屏幕一起讨论几支笔在人机关系中是否考虑了“舒适”这个目标,并请它的主人谈感受。
各地公园内的坐椅图片,比较它们的舒适度。
4安全
是指在人们的操作使用中,产品对人不构成伤害,产品要进行安全保护设计。
打开
播放汽车碰撞试验影像资料。
教师分析:发生碰撞时汽车的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的对人的保护作用。
课后阅读:安全气囊的防护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平时要了解各种产品的安全性能,在关键时候会使用安全设施自救。
打开《苍悟晚报》网页
介绍xx年4月19日在我市伊芦乡发生的宝马轿车下河案。
讨论:文中当事人“拼命用手想砸碎玻璃但一切无济于事”,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从人机关系中的安全角度上看,本案中的人和机有那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拍摄的汽车门锁图片。
为了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了解产品的技术语言,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简介汽车门锁的安全设施。
车辆起步后时速达到30km/h自动落锁,受到猛烈撞击时自动开锁,便于自救和施救。注意后门儿童锁启用后乘员无法使用里面拉手打开车门。
3.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在设计中,合理的人机关系应该达到高效、健康、舒适、安全的目标。
第一要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第二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
如要实现人与门之间合理的人机关系,就要考虑门的高度、宽度等,而要实现人与门把手之间合理的人机关系,除需考虑门把手的大小、安装的高度外,还要考虑人旋动门把手时所需要施力的大小。
在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设计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学生阅读p32内容。
讨论图示的地下道存在的设计问题。
特殊人群往往有着特殊的需要。他们和普通人群的需求产生矛盾时,应该充分地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满足特殊人群需求的同时也会给你带来无限商机。
打开全国首家左撇子网
从设计的角度看左撇子用具和普通人用具有什么不同。在西方国家,左撇子占人口比例高达20%~30%,左撇子生意十分红火,保守估计中国人口的6%~8%也是左撇子,是个接近1亿人口的庞大市场。
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设计产品不但要使它符合人体的静态尺寸,也要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
p33图——人种间的身体差异
请学生试着找一找生活中涉及动态尺寸和静态尺寸的问题,并将它们列举出来。
东风标致206副驾驶座前的杯架图片。
这是一个没有协调好“动态”和“静态”的例子。杯架拉开后直抵人的胸部,使乘坐者没有一点“动”的空间。
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不仅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而且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产品的色彩、材质等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
茶座、咖啡屋、办公空间、医院等颜色的选择是为了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教室黑板颜色的变迁就是满足学生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信息的交互
人与产品的互动过程就是人与产品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即人机之间运用信息语言交流的过程。不同的信息传递类型有着不同的特征。
学生自行完成p34-35的讨论、思考、探究。
我们应根据设计目的为人机交互选择最佳的信息传递类型。
身边的信息交互:在夜晚汽车的闪灯方式可有效的提醒行人注意。同学们晚间骑电动车的时候要打开车灯,让车辆、行人及时发现你,充分利用信息交互,保证安全。
阅读:p35汽车的颜色
课堂练习:
三练习2的剪刀图,讨论完成。
知识小结:
1、什么是人机关系?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高效、健康、舒适、安全……
3、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4、总结:设计中需考虑人机关系,实现高效,健康,舒适,安全,环保,美观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充分体现“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
课后练习:
把书中第1题改为:
请认真观察我们教室和寝室中的物品设计、摆放,从中找出人机关系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并且提出你的改进意见,放到学校网站的校长信箱内,学校相关部门会认真听取你们意见的。
学生寝室中的上下床的图片。
提醒学生注意上床的护栏高度。冬季如果铺上厚厚的垫褥在这床上睡的还踏实吗?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篇162.2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一、设计思想:
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和解决人类的自身需求问题。而研究人机关系是为了更好地使设计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因此,这两堂课教学设计要围绕着“人机关系是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问题”这条隐含的主线来进行。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全册教材的基础性知识,它反映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同时也是后面三个模块的总领及提纲作用。教材通过三个不同层面的环节,即人机关系、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和如何合理实现人机关系进行简要阐述,促使学生理解人机关系及熟悉其实现的目标与应用。因此,把握好本章节的核心设计思想“以人为本”,构成本节的教学重点,同时也为以后方案的构思、优化和评价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人机关系这种专业名词是陌生,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基础,这对于学生理解人机关系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但由于大多数产品设计中只有较为隐性地体现人机关系,这与学生认识中的定势思维构成了冲突,使得学生不易发现或造成忽视了人机关系,则构成了教学中的难点。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在学习过程中较多采用直观,列举、比较等有效学习方法。
四、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中的实例,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2、理解人机关系是体现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
3、亲历体验,感受设计满足人的不仅是生理还有心理情感等方面
五、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教学难点是挖掘产品中隐性的人机关系与合理实现人机关系。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经历举例让学生观察、讨论,理解人机关系的定义。
2、采用幻灯片设计教学情境,结合实物高跟鞋,归纳出人机关系不仅只有四种目标,激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
3、在处理教材内容时,要有侧重点,如基本概念可一笔带过,尽量让学生参与,发掘生活中的实例。
七、课前准备
由于这堂课与生活实际较为贴近,因此教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大量的生活实例来说明教材中的专业名词。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和教学用具、教学实物如杯子、五金工具来加深印象。学生则需做好相应的课前预习。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展示日常生活图片
生活当中,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与周边的物体发生联系,当我们在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
1、人机关系
【课堂讨论】如何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以及“机”的丰富内涵?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
人机关系中所指的“机”除了人们通常所说的机器外,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工具、设备设施、生活用具、劳动用具等。
【学生活动】找出下列活动中的人机关系
仔细阅读课本内容,找出各结构中的人机关系,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见解,同时完成课本中的练习。
【列举实例】以进教室为例,讲述人与门板、门把手、门框及教室这个环境构成的人机关系,说明人与产品构成多方面的关系。
【案例分析】人与电梯
组织讨论分析,探究人与电梯存在着哪些方面的人机关系?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人与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人们在设计时考虑的人机关系,需要实现哪些目标呢?
、高效
【案例分析】铁锹的工作效率
分析要点:铁锹的作业效率旨在说明要实现高效的目标,同时要启发学生改变工作环境和用具对人产生的巨大影响。
通过举实例说明,企业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通过一系列举措如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更换生产设备、改善工作环境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效率。
因此,在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优化分配人机功能,以促进人机关系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健康
【学生活动】以学生课桌椅为例,组织学生讨论
通过学生的回答,逐个分析靠背与座垫的相对位置,找出椅子设计不合理、有损人体健康的地方。
【补充案例】慎选席梦思床垫
席梦思床垫的制作工艺是非常复杂的。要制造出一张美观、大方、舒适、安全的床垫单靠形式上的拼凑并不能符合人体工程学、力学、人体睡眠科学等现代权威理论的要求。目前市场上有些厂家在销售过程中向消费者宣传床垫越厚越好,这完全是误导,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超标准增加弹簧圈数表面上看床垫厚了许多,但由于弹簧超标准,弹性压缩量不能达到标准,使消费者蒙受损失。
第二,超规格添充低密度泡沫塑料,由于使用低密度泡沫塑料会使床垫在使用后短时间内迅速塌陷,甚至可能会使弹簧钢丝刺出垫面扎伤人。
第三,大量填充废弃料,使床垫不但技术上达不到标准,还会因为床垫过硬或过软长期睡卧使脊柱变形而导致疾病。
第四,添充量过厚、过多这样会使床垫的透气性能太差,易滋生病菌、且因皮肤缺氧而导致皮肤病。
第五,弹簧超标准加高,使床垫过软,一些正处于生长发育中的青少年睡卧,易患佝偻病等。
因此,产品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人们在使用过程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从而避免可能出现健康问题。
、舒适
ppt展示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活动】生活中哪些设计考虑到舒适问题?
教师点评总结:如家庭常用工具的把手设计、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等都是从满足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感受。
、安全
ppt展示生活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图片,如公共场所的楼道设计,
【案例分析】汽车的安全设计
一是车身安全设计
汽车配备了具有钢结构的具有特殊高拉伸强度的加强板以及加强型的防撞杆,以吸收侧面撞击力,并保证车门在变形情况下仍可打开且侧向变形小。
二是主动安全配置
主动安全系统,一般是指abs、ebd等配置,可以在交通事故发生前,通过这些配置的启用最大限度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被动安全配置
如汽车安全气囊、安全带的设计,通过缓冲作用减轻乘员的伤害。
【学生活动】列举生活中存在安全隐患的设计
教师点评:仔细观察生活中的设计,善于发现问题。
以上就是关于文章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