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小一网整理蜡烛教案,旨在帮助更多人解决教学困扰,文章仅供参考,具体需要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有所帮助,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相关文章蜡烛教案吧。
《蜡烛》教案设计
《蜡烛》教案设计篇1识目标: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能力目标: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教育目标:让学生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重点难点:体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策略和方法: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媒体:录音机、投影仪。
一、导入。
记得上学期的目标上有一篇课外阅读:讲的是一队德国兵到一个被占领地的一个农家去,那农家的妻子正是个地下党。……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下去?
同样的蜡烛,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一课中的蜡烛将起着怎样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2、学习了这麽多篇课文,我们已有了这样的常识,一打眼儿就能知道这篇文章是赞美什麽或讲述什麽的,那麽这篇课文呢?
主旨: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件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4、那麽,这里的烛光,又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5、好了,下面你又可以难一难我了!
1)、最后两句话是什麽意思?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有同学很聪明,就拿课后题问我。所以,顺便给他们处理课后练习了。
3)、课后练习二。
4)、课后练习三。
6、那麽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7、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但是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8、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蜡烛》教案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体会战争的残酷和追求和平的人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2、透过行为体悟人性的本质。
3、领会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上学期我们曾做过一篇课外阅读:讲的是一对德国兵到一户被占领的农家去,那家的女主人正巧是一个地下党。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激烈战争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哪位同学能向我们概述一下这段故事?
学生讲故事。
今天我们学习的蜡烛的故事发生在二战结束前一年,当时的德国法西斯已经处于兵败如山倒之际,但是有战斗就有牺牲,我们一起看看这里的蜡烛发挥什么作用。
二、整体感知
1、作者: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
2、翻译者:茅盾,我国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等。
3、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4、阅读课文,找出并朗读最令你感动的一个片段。结合这些片段,说说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5、再读课文,体会细节描写所体现的深层含义。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在假设,比较中品味。
⑴ 为什么要对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⑵ 多次提到老妇人的围巾,这条黑色的围巾有什么特殊意味?
⑶ “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同原句比较,品位原句好在那里?
6、品读文中意味深长的句子和场景的意蕴:
⑴ 如果你是寻找契柯拉耶夫尸身的士兵之一,看到老妇人在战友坟前续上新蜡烛,你会有哪些心理活动?
⑵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象一个母亲的眼泪,正象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远不朽。”这两句话意味深长,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说说它们的含义。
⑶ 文章中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老妇人的心理活动,用一两百字写下来。
7、课时小结。
8、布置作业:
⑴ 找出你认为最感人的细节描写;学习这种极力渲染的描写方法,
⑵ 探讨蜡烛在文中的作用和象征意义。
《蜡烛》教案设计篇3教学目标: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1、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2、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重点难点: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准备:1.预习课文,2.查找有关二战时期解放南斯拉夫的情况教学步骤:一、导入: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二、检查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2、介绍二战解放南斯拉夫情况。3、作者简介三、整体把握,感知课文:1.自由朗读:读懂大意。2.目的寻读: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对蜡烛的6次描写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提示: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的象征。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3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劳力衰;3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四、探究写法,揣摩感悟:1、再读全文,其中是否有些片断令你感动?请你为大家朗读一下,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题材感人,重点描写老妇人掩埋苏联烈士的过程,突出蜡烛、烛光。感人的原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的意义。2.课文倒数第二小节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3.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四、五两段,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有哪些心理,回答问题。投影思考题:1.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2.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学生齐读或分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意蕴,启发学生就文句提出一个个问题推想。五、教师小结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六、布置作业把你设想的老妇人的心理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300字左右即可。
《蜡烛》教案设计篇4【海南省琼海市大路中学 吴达明】
〖阅读教学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拓展延伸,联系生活〗
教师要加强文本知识与学生日常经验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把对某个问题的理解拓展延伸到现实,联系现实谈认识看法,利用文本信息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如学习《蜡烛》一文可延伸问:战争还会给人类带来什么苦难?联系你在报刊杂志电视上看到过的事件谈谈看法。学了《台阶》后拓展问:台阶与人的品格、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文本信息作为激发学生思考的食粮,扩大体验的范围。又如,学了诗歌以后让学生设置某种陈述环境,从诗中选取诗句加以运用,缩短诗歌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增强活动的刺激感。
【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中学 董 影】
〖养成教育:语文教学的捷径〗
议读课型──议读贵在活跃思想。数、理、化、史、地、生教学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与掌握教材中的定理、公式、年代、人物、事件,唯独语文课可以大胆超脱文本,作心灵的远游,不需要记住其中人物的名称、性格、段落大意、写作特点,而主要为了逐步学会阅读运思的方法。议读课的落脚点还在于“读”字,读出原汁原味来,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碰撞出火花,产生共鸣,从而发现文章的质美理趣,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述,并与同学分享阅读感受。而讨论的目的是合作学习,发现问题,表述观点,听取意见,记录要点。让学生质疑讨论,并不是放羊,老师要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力求每个问题之间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从局部到整体,由浅入深。比如:八年级上册第3课西蒙诺夫的《蜡烛》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概述课文内容后,可以这样设计问题:
1、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课文以蜡烛为题,这里的烛光,你认为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呢?
2、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3、课文中的老妇人,是本文的主人公,你能概括一下她的形象吗?
【河北省武安市大同镇小屯中学 李跃辉】
〖如何让语文课导入语更具吸引力·启迪之美〗
诙谐明快的导入语,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有一位教师上西蒙诺夫《蜡烛》一文时导入语是这样的:“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有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这是为什么?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吧!”这样学生就很自然的把注意力集中到课文的学习上来了,从课文中拾取疑点,启迪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使讲课有了一定的思路。
以上总结的几点课文导入语,意在启发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实践总结,每一堂课成败与否,好的开头是关键。只有设计好美的导入语才能使每一节课生动自如。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松花江中学 陈 卉】
〖“把谎话说得圆”──关于文学作品艺术真实性问题的一点思考·教师应如何处理学生对小说艺术真实性的质疑〗
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真实性的质疑通常会出现下列情况:首先,学生基于其知识水平及生活阅历所限,有时候对小说的艺术真实性还缺乏客观理性的把握,把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彻底等同,因而可能产生一些偏颇的看法。在这种时候教师要对学生不正确的看法要给予纠正。如《背影》一文,有学生就会认为这个父亲买橘子是违反了交通规则,月台上肯定有警察,怎么就没来干涉呢?这里涉及的就是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随意移植而造成的对艺术真实性的错误判定。其次,学生如果对作品艺术真实性的质疑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教师一方面要给予肯定,另一方面可尝试引导学生对情节进行适当的修改,尽量“把谎话说得圆”。
那么谎话如何才能说得圆,让人信以为真呢?亚理士多德就此问题也曾说过自己的见解:“把谎话说得圆主要是荷马教给其他诗人的,那就是要利用似是而非的推断。如果第一桩事成为事实或发生,第二桩即随之成为事实或发生人们会以为第二既已成为事实,第一桩必已成为事实或已发生。”这些话通俗地说就是要把前后事件细节的联系把握好,作品的艺术真实性就能够较好的体现出来。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西蒙诺夫的《蜡烛》为例,学生普遍认为:攻击方场的炮火如此猛烈,一个年迈的老妇人在方场上呆了大半天竟然安然无恙实在不可信,难道炮弹都长了眼,预知到老妇人身上将要发生感人的事而“手下留情”了吗?的确,这篇课文给人的感觉就是把生活写得太光滑,太有条理,让人摸不到生活本来的毛茸茸的特性,反而留下了编造的痕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讨论情节的可信度问题,然后可以让学生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从细节入手提出修改意见。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再创作的热情,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事实上,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不可能都毫无瑕疵,诚实客观的对待这些瑕疵反而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了思想的灵光。“把谎话说的圆”就是我们把“瑕疵”之美进行到底的大胆尝试!
《蜡烛》教案设计篇5《蜡烛》是一篇极富感染力的战地通讯。作者通过对惨烈的背景、细腻的动作、崇高的情感的极力渲染,热情的赞美了南斯拉夫的一位老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深沉的爱,尽情的讴歌了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的崇高的情谊。本文故事情节虽然简单,可是要求学生准确地解读其主题思想却并非易事。
在设计教学时,我将本文的阅读重点定为“寻找感动”上,我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去寻找文章的感动点,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展现自己的个性阅读能力。
在分析《蜡烛》的主题时,学生们大多不知从何说起,整个课堂气氛十分冷淡。为了顺利解读《蜡烛》的主题,不至于让学生无从思考,我要求学生用“我被┅┅所感动,原因是┅┅”的句式说话。以引导他们从内容上去感知文章的美。通过小组讨论,五分钟之后,学生们纷纷举手。
生1:我被苏联红军的献身精神所感动,原因是那位牺牲的红军战士是那么的年轻,但是为了南斯拉夫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他却无私的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作者对红军烈士牺牲时姿态的描写,让人潸然泪下。
生2: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畏的精神所感动,原因是在那么一个炮火连天的环境下,人们想躲避还来不及,可是老夫人却毫不畏惧的走向了炮弹横飞的战场,她走的那样坚定,完全不怕被炮火击中。
生3: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执着的精神所感动,原因是老夫人是那么的衰老,连行走都很吃力,可是她却做成了看似不能完成的事情——安葬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这需要付出多么大的毅力啊。
生4: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私的爱所感动,原因是为了表达对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的爱戴和敬意,老夫人把自己珍藏了45年的心爱的结婚蜡烛点在烈士的坟前,并且在烈士的坟前守侯了一夜。
生5: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言的行动所感动,原因是老夫人默默安葬好了契柯拉耶夫烈士以后,又默默地在他的坟前守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当苏联红军发现她时,她仍然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向这些红军们鞠了个躬,并点燃了最后一只蜡烛,然后就默默地离开了。此时此刻,语言似乎已是多余的了,老夫人和红军的心是相通的。
师小结: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刚才找到的这些感动点都能让我们进入到文章中,既感受到了文章主要的写作内容:安葬红军烈士、点燃结婚蜡烛;又感受到了南斯拉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对苏联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崇高而深厚爱。
《蜡烛》教案设计篇61)环境描写
本文特别注意环境描写,用以烘托气氛、衬托人物。文中多次对炮火进行描写,例如文中第16段“德国人还在轰击”,第18段“德国人还在开炮”,第27段“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等等,这样多次重复的描写,一方面,一方面渲染了当时的气氛——紧张而激烈的战斗,另一方面也看出敌人的疯狂。而与环境恶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妇人的临危不惧,她不顾艰难,不顾年老体衰,亲自为烈士埋葬,所以老妇人在炮火中的行为就格外感人。
2)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动作描写
一般文章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包括表情描写)和心理描写,而本文对主要人物——老妇人的刻画着重在动作描写上。文中重点刻画了老妇人对烈士遗体的掩埋,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吃力,然而又那么认真。不难体会到,是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气概打动了她,激励了她,因此她的所有动作都包含着对烈士的敬意。她舍生忘死地去掩埋烈士,并把自己最珍爱的宝物奉献给了可敬的烈士,表现出她对烈士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对蜡烛的描写
蜡烛是这篇文章中一个小小的道具。它虽然渺小,但却是老妇人的宝物,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物奉献给了烈士,也反映了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文章对于烛光的描写,更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烛光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情深。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深挚的情谊,战争才能够取得胜利。
《蜡烛》教案设计篇7【教学目标】
1、明确文章的六要素,把握全文。
2、学会用细腻的外貌、动作、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3、通过朗读品味作者感人至深的语言,感受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文章感人至深的原因。
2、体会主人公对战士深厚的情谊。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
预习课文,积累字词,查找相关资料。
2、教师:
了解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和南斯拉夫解放战争的史实,弄清课文所牵涉的历史背景。
【教学方法】
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朗读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文的是一件十分普通的东西──蜡烛,谁能告诉我蜡烛有何作用?
师:蜡烛的最大作用就是照明,然而在本文中它又被赋予了什么意义呢?
二、介绍相关背景资料
请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1、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
2、南斯拉夫解放战争的史实。
三、阅读课文,整体把握
学生朗读课文,理清这篇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坟头。
四、品读课文,理解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
1、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齐读。
2、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揣摩人物心理活动,进行练笔。
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细节描写表现出来的。细读文章中的这段话,设想一下段中表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如:
⑴老玛利•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甚至陪伴她在地窖里过了四天的那一只猫也被刚才炸起来的砖石碎片砸死了。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她想告诉人们什么?“她想了半天”,心里是怎么想的?
⑵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这样,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
老妇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她做这一切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做在那里,静静地。”她想了些什么?
⑶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鞠躬?
3、揣摩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⑴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交代蜡烛的来历,表明这支蜡烛的珍贵,有着特殊的意义。表明老妇人的至情至爱。
⑵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里提到围巾的颜色“黑色”,暗示战争的残酷,表明老妇人对失去苏联红军战士的悲痛之情。
⑶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原句渲染了战火纷飞,突出了蜡烛的珍贵,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南斯拉夫母亲苏联红军为亲人,她的恨与爱是那样深沉。改句过于平淡,表达效果显然不够。
⑷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这个抒情诗般的结尾,深情赞美了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4、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是一个十分勇敢、不顾生死,把苏联红军战士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不畏法西斯恶势力的人。
⑴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⑵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⑶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炮火连天──不顾生死。
年老体弱──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⑷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五、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探讨这篇文章的感人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朗读,找出文中感人的片段,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交流活动。
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在法西斯强盗的铁蹄下饱受苦难,她的房屋被炮火轰毁,他的男人死去,他视苏联红军为亲人,他的爱与恨是那样深沉。
师:通过刚才的品读,我们可以体会到老妇人对这位牺牲了的红军战士的情感是怎样的?
师:这篇文章如此感人,这种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题材感人,更重要的是作者对感人因素进行了着力描写。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师归纳小结。
归纳:作者着力描写了感人的因素。感人的因素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不顾个人生死;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异常吃力,烈士牺牲的精神是老妇人力量的源泉;三是对待烈士如亲人,表现出母子亲情;四是老妇人献出一生中最珍贵的东西──结婚蜡烛,悼念烈士。
六、问题探究
1、那么,这里的烛光,又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
⑴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⑵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⑶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2、文中几次提到“德国人的炮火轰响”?有什么作用?
五次,表现出法西斯的残酷和老妇人的勇敢。
七、小结
这篇文章反映了二战时期法西斯阵营啊人类拖入深重的苦难,反法西斯阵营的各国军民在埋葬法西斯强盗的战斗中结下了深深的情谊。在这场正义的战争中,各国人民用血肉铸成了坚固的城墙,许多感人肺腑的形象,令人难忘。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然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中。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八、布置作业
《蜡烛》教案设计篇8第一篇:
我读西蒙诺夫的《蜡烛》
在《蜡烛》一课西蒙诺夫用舒缓的笔调向读者讲述了崇高的“蜡烛”故事。
蜡烛本为普通物,但在西蒙诺夫笔下却被赋予了最厚重的意义。当这小小的蜡烛出现在南斯拉夫的反法西斯战场上时,当育乞西老人插在苏联军人契柯拉耶夫的坟头时,当点燃在饱受法西斯战争摧残的南斯拉夫人民手中时,这小小的蜡烛闪耀出了“明晃晃”的光芒。
一个老妇人孤零零地在地窖中躲避战火时,怀中的两支蜡烛对于她是多么重要呀!这是她去世的丈夫留给她的最珍贵的礼物,给在痛苦与不安中的她带来最好的抚慰。她把蜡烛放在自己的身上,此时她应该不会害怕,因为在她心中有最真的挚爱呵护着她。也许她会在这两支蜡烛的陪伴下走完最后的路程。蜡烛与老人相伴,但硝烟更将老人包围,心中对法西斯入骨的恨随着炮火的猛烈与日剧增。
此时有另一种爱毅然出现在她的眼前。“她明明白白看见五个红军爬到了方场上”“她看见德国人的炮口对准了这五个红军”。她知道苏联红军为谁而来,她知道苏联红军正在为自己的祖国——南斯拉夫的解放而战,还没来得及招呼一声,“一颗炮弹就在近旁炸开了”。战争就这样无情地把伤痛留给了老妇人,“那个苏联人孤零零地躺在那毫无遮掩的方场上”。死亡对于老妇人应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为自己的生而死。谁是亲人?就是能让自己感到幸福而温暖的人。在此时两个遥远的国度已经没有了距离,在此时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心应该贴的很近很近。
地窖外面可怕吗?耳边飞着炮弹的碎片。但对于育乞西老人又怕什么呢!有什么比亲吻亲人的额头,让死去的亲人安息更重要吗?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可敬而又令人伤心的小伙子呀,应该把最珍贵的东西,最真的心送给他。对于这个老妇人还能有什么最珍贵的东西吗?“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唯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是蜡烛,是与丈夫结婚时的蜡烛,是已经保存了45年的蜡烛。时间没有让蜡烛丢失,此刻她要把她认为最珍贵的东西献给她认为最可爱的人——一位苏联红军。“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动摇。”在烛光中透着正义、勇气、坚定。那是一个正义的战士奋勇前进的火焰,是在一个感恩的心中燃起的可敬的火焰,更是人类心中渴望和平的最崇高的精神火焰。老妇人用她的心点燃起“柔和的火焰”,用她瘦弱的身体作“挡风”的屏障。
“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花依然在闪烁。”痛苦与悲伤体现在每个受侵略的人民的脸上,也许还有擦拭不完的泪水,但烛光会闪动着,战胜邪恶的思想会一直闪烁着。因为还有一支蜡烛已被点燃,点燃在“老地方”,它们互相支撑着,会一起燃烧在革命的土地上,会燃烧在每个正经历痛苦的人的心里,会点燃每个正义者心中永不熄灭的“蜡烛”。红军“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喜烛是会燃完的,但会有更耀眼的烛光跟随战斗者的脚步而闪亮。
怀里的蜡烛只有两支,但谁能数得清没有国界的正义者的心里的蜡烛有多少呢?
育乞西老人与契柯拉耶夫英雄,苏联与南斯拉夫,正义与感恩,都由小小的“蜡烛”一一定义。
第二篇:
读《蜡烛》有感郑洪
要孩子看课外书,看金典的书,作为一名教师也应该平时看一些书来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走进书本,走进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和孩子达成共实,同时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快乐。
“在炮火焦灼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一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的珍爱的东西——她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是《蜡烛》这篇文章中感人至深的一段话,西蒙诺夫的这篇小说歌颂了艰难中各国人民相濡以沫,至深至真的感情。这不分国界的深厚友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蜡烛》叙述了一位苏联青年战死后,南斯拉夫的老妇人冒着德国人的炮火把他拖到一个炮弹洞边的故事。她用手掌舀干了洞里的水,用炮弹洞四周的浮土盖住死者的身体,做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最后,老妇人拿出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为死者点亮了最后一道光明。当人们在寻找这位苏联青年的尸体时,发现了这小小的坟堆,都不由得惊叹,不由得脱下帽子默哀。
多么感人的故事呀!一位老妇人在被德国人炸毁了自己的房屋后还为苏联青年筑造他最后的家,用珍藏着的蜡烛为他点明天堂之路。我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一位南斯拉夫的母亲在炮火的烟灰下埋葬一位苏联青年的情景。这再也不是什么乐于助人这些渺小的事情能比得过的,那是一种超越国界、人种以后,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为苏联青年做出的自己的最后奉献,让那些高傲的、无视他人生命的人来想想这位伟大的南斯拉夫母亲吧!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烧着,正像一位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然而,是什么是苏联红军失去青春、宝贵的生命?又是什么使南斯拉夫妇女无依无靠、家破人亡?是战争,是让人痛恨无比的战争!当和平之花凋零、和平之鸽被折翼、和平之舟搁浅时,你作何感想?是在敌人面前懦弱发抖,还是像苏联红军一样奋起反抗,或者像南斯拉夫妇女那样正视悲惨的现实,置生死于度外?
在联合国总部前,有一座矗立了40多个春秋的“铸剑为犁”的雕像,然而全世界和平这一刻从未出现,虽然我们大多数人都渴望着和平安宁,但在一些地方,战火和死亡却仍时时践踏着公理和正义。何时战火才能不再燃烧?不要让悲伤占满纯真的眼,何时死亡不再是因为战争?不要让仇恨再继续蔓延……
不过,两根蜡烛光芒虽弱,但却点燃了希望。
《蜡烛》教案设计篇9学习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
2、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3、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4、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珍视现在的幸福生活,珍爱世界和平。
学习难点: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知识链接:
1、背景了解
l941年,法西斯德国占领南斯拉夫,建立了“克罗地亚独立国”傀儡政权,对反法西斯人民实行残酷镇压,南斯拉夫政府被迫流亡国外。与此同时,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结成了统一联盟。1945年,南共游击队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赶走了德军,解放了南斯拉夫全境。本文是作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随苏联红军到南斯拉夫时所写的一篇战地通讯,写的是苏联红军帮助南斯拉夫人民解放首都贝尔格莱德是发生的一个故事。
2、关于通讯的文学常识
通讯也是新闻(广义)的一种,又叫通讯报道。它和消息有相同之处,且都要用事实说话,讲究时效等,但它和消息也有区别:
(1)在时效性上,通讯不及消息强;
(2)在内容上,通讯比消息更详尽更具体,要对所报道的事实作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的描述、报道,要表现出典型事件、典型人物;
(3)在篇幅上,通讯较长,而消息则相对较短;
(4)在表达方式上,消息以记叙为主,间有议论,而通讯则还可以采用描写、说明、抒情等;
(5)在语言上,消息多用概括性的语言,而通讯的语言更详尽、具体、生动、形象,比消息更生动,更具感染力。
预习导学
1、《蜡烛》一文的作者是___,___作家。本文是一篇___,它与消息的不同点在于更具有___性和___性。
2、给加点的字注音。
削去间歇腋窝瓦砾颤巍巍
3、把文中描写战争场面的词语找出来,并写出你积累的描写战争场面的词语。
课内词语:____________;
我的积累:____________
4、《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它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之间的战斗情谊,说明___,___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课内探究
自主探究
1、速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并梳理出文章的记叙要素。
复述课文内容:
记叙的要素:_________
___
2、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①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__出那些水。
②于是她回到那死者旁边,两手__在死者的腋窝下,把他拖走。
③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__在老妇人的近旁。
合作探究
1、课题解读
课文以蜡烛为题,有什么特殊意义呢?属于表现手法。
2、揣摩语句,回答问题
①“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②“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③“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唯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好不好,为什么?
3、领悟形象
①刻画老妇人形象都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并找出例句加以分析。
②归纳形象:
4、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试从以下这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①事件感人
②人物感人
拓展延伸
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写出两句与战争有关的诗句;列举出一部战争题材的小说及其中一位军事人物或一场战役。
两句诗句:
小说及人物或战役:
课堂小结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精神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当堂训练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虑地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偷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文段写老妇人多次重复数着“一、二、三……”,其含意是指老妇人对____________的痛苦诉说,也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对老妇人身体状况作了怎样的描写?这描写是为了揭示什么?
3、战时后备役老兵对那两位小姑娘所讲的话中,让她们不要再笑的原因是什么?
4、文末“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句话怎么理解?
《蜡烛》教案设计篇10学习目标: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能力目标: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重点难点:体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自读课文,感悟老妇人的形象,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勾画生字生词,交流展示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及背景。
2、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但是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3、学习了这麽多篇课文,我们已有了这样的常识,一打眼儿就能知道这篇文章是赞美什麽或讲述什麽的,那麽这篇课文呢?
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思考:
a.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
b.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点燃在红军战士的坟头,老妇人又静静地在寒夜守护着红军战士。全文就是这样在诗意般的境界中抒写了那“不会熄灭的火焰”,这样的结尾又有怎样的含意?
c.主旨:
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研读赏析
1.目的寻读: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
对蜡烛的6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2.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找出令你感动的一个片段进行交流,并且说出为什么。
事件感人的因素:
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
。
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
。
保护遗体——想到
。
烛光闪烁——想到
。
事件感人的因素: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3.讨论:作品中反复描写战争的场面,在文章中有何作用?新课标第一网
4.作品中如何刻画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总结概括老妇人的形象?
例如、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四、拓展延伸: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小组内探讨交流
五、小结
随堂检测题
八年级语文《蜡烛》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测测你的注音速度!
迫击炮间歇瓦砾地窖
匍匐腋窝闪烁鞠躬
颤巍巍
二、你一定能正确解释下列词语!
①精疲力竭:
②永垂不朽:
三、你能否正确回答语段后的问题?
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舀几下,她就得休息一会儿。到底,她把坑里的水全舀干了。于是她回到那死者旁边,两手抄在死者的腋窝下,把他拖走。
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然后,她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一捧一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不久死者已经完全被泥土盖住了。老妇人还没有满意。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又休息了一会,她又捧起土来继续盖上去。几小时的工夫,她一捧又一捧,竟然堆起了一个小小的坟堆。
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这句话中,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2.“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类似这样的语句在文中出现了好几次,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一、pǎi jiàn lì jiào púfú yè shuò jū gōng chàn
二、①精神、力气消耗净尽。
②永远流传,不磨灭。
三、1.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表现了蜡烛对老妇人而言是多么的珍贵,多么有意义,从而为下文老妇人把这对珍贵的蜡烛点在牺牲的战士坟上作铺垫,表现了老妇人对牺牲的战士的无比悲伤、无比敬意,像一个母亲对待自己牺牲的儿子一样,也表现了老妇人对侵略者的痛恨与蔑视。
2.反复的修辞,有强调突出的作用。突出了老妇人无所畏惧的精神。突出了这种精神的神圣与崇高。
《蜡烛》教案设计篇11教学目标
1.情感朗读,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行动探究,体会南斯拉夫母亲的内心活动。
3.语言品味,感悟本文真挚感人的人性美。
教学重难点
朗读.探究.体味南斯拉夫母亲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解决字词;查阅资料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烛光引读。
教师呈现《烛光里的妈妈》图片。
同学们,我们面对着摇曳的烛光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是啊,面对这样的烛光,我们感受到了老师那份情同*的爱。可同样的蜡烛,在南斯拉夫老妇人的手里,却有着不同的意蕴,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西蒙诺夫的《蜡烛》,它会使我们感受到怎样的一种超越国界的情感呢?
作者简介: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
2.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3.读了课文后,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这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合作探究,微观体察。
设置问题情景一:
课文以蜡烛为题,这里的烛光,你认为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呢?
讨论明确: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设置问题情景二:
课文中的老妇人,是本文的主人公,你能概括一下她的形象吗?
讨论明确:
①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②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③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④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设置问题情景三:
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文章不断对炮火.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老妇人的动作“跪”.“爬”.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①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更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同时也使我们为老妇人的行为而感动。
②对“蜡烛”的多次描写,说明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③对“黑围巾”的多次描写,表现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突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④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四、语段品读,体会精神。
学生品读课文语段,畅谈感受。
例:课文倒数第二小节。
感受: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五、内心体验,互动释疑。
1.内心体验:
①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a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b老妇人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②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课后小结
总结存储:请各小组学生针对本文的学习,以“我学到了……”进行小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不仅从知识上考虑,还要从方法.思想情感上考虑。
学生可能这样说:文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
课后习题
①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②把你想像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不少于二百字。
《蜡烛》教案设计篇12背景
能不能把阅读学习中问题的发现权交给学生,这是我在教学中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这节课我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全组先合作研究讨论,然后到全班交流。
片段过程:
我把全班分成两个大组,并命名为甲组、乙组。
上课伊始,我面对全班学生宣布:“这节课大家自己从书中找问题学习。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哪些问题有价值,值得我们探求。”话音刚落,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进入到书的海洋里去畅游......大约过了十多分钟,甲组、乙组分别提出了下面的问题:
甲组:课文中多次重复德军不停的开炮及爆炸声和炸点离老妇人远的语句其作用是什么?为什么朴实无华的语言具有这样撼人的魅力?
乙组:对老妇人的描写为什么不用语言描写?“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好在哪里?课文写老妇人被震昏与全文内容有什么关系?.....在学生提了许多问题后,我组织学生把问题归结成上述的五个问题点,随后我又把问题返还给学生,我鼓励学生向自我挑战,试着看看能否凭着自己的努力,以“我能”的勇气去突破这几个问题。于是两组学生分别就自己组的问题予以研讨。十五分钟过后,我组织学生交流,首先是甲组同学交流:
生1:我谈谈我们组的第一个问题。作者写炮火连天,炮声隆隆,但始终离老妇人远,其实是渲染一种严酷的战斗环境。
生2:这是用炮火,用战场的残酷,危险衬托老妇人的刚毅和舍身忘死的品格。
生3:还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的作用。你看,每次写完炮声,写炮声离老妇人远的环境后,老妇人的行为——掩埋苏联红军战士的情节就向前推进:想埋——掩埋——点烛纪念。
学生的回答令我欣喜。我正想表扬......
生4(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老师,炮弹不长眼,为何偏偏炸不着老妇人?难道说是老妇人的行为感动了上苍,叫炮弹有眼吗?
课堂热闹的气氛稍稍沉了下来。见此情境,我想何不把问题再推给学生,于是我说:“是呀,我们怎么没想到呢。哪位同学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还是有些纳闷。于是我作了下面的提示:“想一想,在我们看过的电视里有没有这样的艺术处理。”过了一会儿,一位学生举手了,我让他起来发言。
生5:老师,我看过一部电影,内容是描写抗日的,其中有一个场景是敌军在屋子里商量作战计划,结果恰恰被路过的丫环听到,这个丫环又是我军的一个情报人员。为什么其他人听不到,而又偏偏是丫环听到呢?我听到这里认为点拨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和全体学生一起联系课文内容对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进行小结,认为这种艺术处理其实是一种艺术巧合,但又是艺术真实。既是偶然,又是必然。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苏联红军强大的攻势,英勇奋战,德军能有这样心惊胆寒,没目标地乱打吗?学生们听后高兴异常。
生6:老师,这几句话在全文重复使用在修辞上能叫反复吗?我点头示意:行。
生7:老师,这几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还是前后照应呢。
紧接着师生又合作解决甲组第二个问题。在完成师生体验交流后,我接着问乙组,你们有信心回答得更好吗?行。于是乙组的同学针对小组对文本研究的问题纷纷发言:
生8:老师,我要说的是对我们组的第一个问题的思考:描写人物使不使用语言描写,跟环境也就是对话的场景有关。在这样紧急危险的场面,只有老妇人和一具苏联红军的尸体,不需要安排对话。
生9:可以用对话表现老妇人的精神世界呀。
生10:这要看有没有必要。一是看不用语言能否把老妇人的思想性格完美地表现出来;二是如果用老妇人的讲话独白表现人物性格,这在语言描写上是一个败笔,让人读后,觉得老妇人是一个疯人形象,对老妇人思想性格塑造不利;三是塑造人物形象语言描写固然重要,但并非非写不可,这要视具体场合,形象塑造等诸多因素而定。
激情的发言,激起了掌声一片。随后,学生们又针对小组的第二第三个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发言,他们从文章的结构上,从文章的的主题凸现方面,从语言的使用上充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整个课堂成了合作交流的“天堂”。
课后反思:
一、开放民主的课堂。“建立开放民主的课堂”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而开放的课堂首先是民主的课堂,而民主的课堂应该是一种宽松、和谐、自由的氛围,允许并鼓励学生提出一些富有深度,开放性的问题,同时允许学生进行个性化合作化阅读,允许学生探究,在交流中获得“共同效益”。这节课上,老师能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需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发现文本中有价值的问题,在充满激情的氛围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在乐学中积极参与,带着自己的体验,带着自己的渴望去寻求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特感受”,真正体现了在合作交流体验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二、相信学生,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个生命律动的过程。过去我们在教学中总是不相信学生,总认为老师讲得越多越好,关注的是教师的讲如何如何风趣,如何如何精彩......眼中根本无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只是教师训授的一个“傀儡”。这节课中,教师能做到相信学生“我能”,给学生找到自信的能量,学生的智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那一串串充满激情的体验,告诉我们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是真正让学生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所在。
三、教师的作用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其实也就是教师引导者地位的具体体现。本节课中当学生面临“炮弹不长眼,为何偏偏炸不着老妇人?难道说是老妇人的行为感动了上苍,叫炮弹有眼吗?”的问题时,全体学生欲说又说不出时,教师利用课堂的机智,及时地组织学生展开联想,利用生活的体验,把学生放飞到自己自由的生活中去,“心游万仞”,在学生“愤”中启,在“悱”中发,巧解文本世界里的问题,教师的作用得到了具体的体现。这也正是我们目前课堂重构的关键点之一。
以上就是关于文章蜡烛教案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