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时间:2023-06-06 09:18:51 作者:教学文档 字数:36933字

范文小一网整理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旨在帮助更多人解决教学困扰,文章仅供参考,具体需要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有所帮助,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相关文章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吧。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默读全文,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

3.认识本课14个生字,搜集和交流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学习重点】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感受新一代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艰巨与顽强毅力。

【学习难点】理解冰碴子、冻土区、高原缺氧、混凝土喷射等术语的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青藏铁路有关资料,西藏风光短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天路》引读

1、这个单元里,我们观赏了一碧千里的大草原,游览了神秘的丝绸之路,今天,我们将去了解另一段感人的故事。首先,请欣赏一首名叫《天路》的歌。可以跟唱。但是要想一想这首歌主要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提问:歌中所唱的“神奇的天路”是指什么路呢?为什么叫做“天路”?为什么说神奇呢?

3、明确:歌中所唱“神奇的天路”,就是指去拉萨的青藏铁路。它深情歌唱了铁路工人修建青藏铁路的感人事迹。青藏铁路在1958年开工,但是40多年过去了,这条铁路还没有修好,西藏还是全国唯一一座未通火车的城市,给人们的生活和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直到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才正式建成通车。这到底是为什么?是什么困难阻挡了这条铁路的前进?现在,请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藏铁路施工现场,看看铁路工人们是怎样修建这条天路的。请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二、文本探究

1.读完课文,你觉得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路?让学生把从课文中了解到的说一说。

2、这的确是一条艰难的铁路―――介绍一段关于青藏铁路的资料而其中,风火山隧道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冻土隧道,是高原地区修建铁路遇到的最大难题,但是最终,这只巨大的拦路虎却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3.请同学从课文中找出这个句子,然后思考:  

为什么说风火山是只巨大的拦路虎?

为什么风火山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请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圈点,看看工人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又是怎样克服困难的。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然后,读挑出来的句子,从与文本的对话中回答问题】

4、围绕“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个中心句和线索,进一步领会铁路工人的崇高品质:

这么多巨大的困难能难倒我们勇敢坚强的工人们吗?不能!工人们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课件出示这句话,并指导学生迅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几次出现了这句话,画出来,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这句话的。

当工人们想到西藏人们还过着没有铁路、闭塞的生活时,他们喊出了“把铁路修到西藏去!”的口号。这是一种_______的口号。

当人们在风火山遇到巨大困难的时候,人们喊出了“把铁路修到西藏去!”这是一种______的口号。

当人们最终战胜风火山困难、成功通车的时候,人们又喊出了“把铁路修到西藏去!”这是一种_______的口号。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句话的不同读法,通过比对读出感受来】

4、你们说这是一批什么样的建设者?

5、是啊,他们的确是一批勇敢坚强、充满智慧的青年突击队员。在困难面前,他们没有逃避,没有叫苦,而是勇敢地面对,充满智慧地克服了困难,他们的精神的确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在建设工人们的辛勤努力下,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请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段话。

6、读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歌中所唱“神奇的天路”的意思了。说它是天路,是因为___________,说它“神奇”是因为___________这条路创造了许多的世界之最。【课件出示青藏铁路的世界之最】

三、拓展延伸:

1、你觉得这是一条怎样的天路呢?请结合课文或者自己的理解回答【课件出示填空题:这是一条_____的路。】试着给它起个名字吧。比如生命之路、关怀之路……

2、青藏铁路的竣工通车,给西藏等西北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不能忘记曾在这片冻土上挥洒血泪的建设者们。为了建设这条铁路,40多万各族同胞远离亲人朋友,奋战在这荒凉恶劣的高原,多少年轻的生命永远地长眠在皑皑的雪山下,还有多少人奉献着自己的热血和青春,但是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可能彻底改写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西藏才可能真正走向繁荣富裕。如果要在铁路经过的海拔最高处给建设者们立一块纪念碑的话,碑上可以写什么呢?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共同心愿

冻土区

风火山恶劣天气勇气毅力智慧

极度缺氧

四、教后反思:

本文属于一篇自读课文,字词比较复杂。重难点在于通过了解修筑青藏铁路过程中,工人们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并通过怎样的方式克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由于同学们对青藏铁路的历史和意义并不十分了解,所以在当天的早读课上,进行了相关的介绍,并事先读了一次全文。

从教学过程来看,思路应该是比较清楚的,从天路引入,扣住一个可以突破上述重难点的句子―――“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来读,理论上可以较好地突破上述目标。然后,由此引入建筑工人“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决心和信念,在品读这句话四次出现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工人们的坚毅、勇敢、智慧。最后,拓展延伸,要学生根据对课文和思想的理解,来给铁路取名……

较好地把握了“读”的原则,没有拘泥于课件,也没有过多地依赖课件,而是较好地依靠文本本身。

遗憾之处,一是“冻土”的“冻”字写错。二是深挖还不够。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默读全文,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

3.认识本课14个生字,搜集和交流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学习重点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感受新一代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艰巨与顽强毅力。

学习难点理解冰碴子、冻土区、高原缺氧、混凝土喷射等术语的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青藏铁路有关资料图片,西藏风光短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天路》引读

1.师:同学们,听过《天路》这首歌吗?它深情歌唱了铁路工人修建青藏铁路的感人事迹。来,随着这动听的歌声,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青藏铁路。

2.师:这就是青藏铁路,1958年,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开工,但是半个世纪过去了,这条铁路还没有进入西藏,直到今天,西藏依然是中国惟一不通铁路的省份。这到底是为什么?是什么困难阻挡了这条铁路的前进?请同学们跟着筑路工人走进青藏铁路施工现场,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二、初读感受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个别难读的字音是否读准。如械(xiè),不读jiè“狰狞”读准后鼻韵。

2.师:读着课文,想着青藏铁路的施工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3.师:这是一条艰难的铁路,而风火山是最难的难题,但是最终,这只巨大的拦路虎却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4.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为什么说风火山是只巨大的拦路虎?

为什么风火山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①因为科技人员找到了喷射混泥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冻土区。

②因为青年突击队员顶住了恶劣的天气,继续顽强的工作。

③因为科技人员建起大型制氧站,攻克了极度缺氧难关。

你们说这是一批什么样的建设者?

是啊,他们的确是一批勇敢坚强、充满智慧的青年突击队员。你们谁想成为这样的一名突击队员?我们就请这位突击队员来读1~2自然段,要读出你们的决心来。

同学们,让我们也象这位突击队员一样“严阵以待”,准备迎接风火山的挑战。

4.师读:“然而,一次次爆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西方的媒体说明了什么?

他们认为不可能,那你们认为可能吗?

我们的青年突击队员是如何把外国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的?让我们把自己当作中央电视台的一名记者,走进工地,去采访筑路工人攻克风火山的艰难历程。

三、读后采访

1.合作要求:

自己边读边画,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工程的艰难和建设者的勇气与智慧。

根据采访提纲上的问题提示,把自己的同桌当作青年突击队员互相采访。

按“冻土区”“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分成三个事件,做三次报道。

2.采访提纲

你们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

这些困难给你们造成了什么影响或者后果?

你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四、现场报道

1.攻破“多年冻土区”。

请某个学生做现场报道,其他人补充评价。

理解“下马威”。

①什么是下马威?

②风火山给青年突击队员什么下马威?

③这些下马威可能给工人和工程带来什么危害?

④但是,这一切难得倒我们的筑路大军吗?为什么?

是的,因为这群勇敢坚强的青年突击队员心中装着一个坚定的信念:“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2.克服“恶劣天气”。

请某个学生做现场报道,其他人补充评价。

想象“七零八落”“不翼而飞”和“劈头盖脸”是什么样子。

导读第8自然段前5句

看图,想象工人们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面前可能会怎样?

是啊,房子吹倒了,屋顶掀翻了,头砸破了,脸流血了,冷啊!疼啊!可是,当队员们想到西藏人们贫困的日子和迫切的期待,他们咬紧牙关,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呼喊:“把铁路修到拉萨!”

3.解决极度缺氧。

请某个学生做现场报道,其他人补充评价。

什么是“杯水车薪”?为什么会杯水车薪?

看图,想象工人背着氧气瓶在隧道里工作是什么样?

胸闷,头痛,呕吐,四肢无力……生命受到严重威胁,这是多么可怕的难关啊!但是建筑大军硬是让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为什么?他们的胜利依靠的是什么?

①是工人们的勇气和毅力。

②是科技人员的智慧。

③是党中央的关怀。

④是西藏人们的支持。

……

因为,“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铁路工人的坚强决心,也是全国人们的共同心愿。同学们,带着全国人民的心愿,让我们大声地呼喊出铁路工人的决心。

四、总结升华

1.从最后的省略号里,你们读懂了什么?

2.想不想坐上这趟列车去拜访神秘的青藏高原?来吧,跟老师一起踏上这段神奇的天路。

3.同学们,为了建设这条铁路,40多万各族同胞远离亲人朋友,奋战在这荒凉恶劣的高原,多少年轻的生命永远地长眠在皑皑的雪山下,还有多少人奉献着自己的热血和青春,但是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可能彻底改写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西藏才可能真正走向繁荣富裕。

4.面对着这样一群铁路工人,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附板书: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搜集和交流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2、默读全文,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教学重点: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生交流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交通落后,在人们的心目中,“出国易,入藏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直是西藏人民的期盼,也是全国人民的愿望。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为了造福广大人民,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2001年,党中央作出了指示: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二、阅读提示,出示目标

1、自读阅读提示,看看学习这篇文章有几个方面的要求。

2、交流

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3、请按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作批注。

三、自主探究

1、自学生字,生词的情况。

2、自读课文,勾出课文相关语句,联系实际或资料进行批注。

四、合作交流、想象情境,

1.研读“困难1”

了解困难:“正在修建的是一条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冰土铁路。”

体验困难: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文中哪些句子说明了什么是“冻土”“海拔”。

②联系资料谈谈高原冻土给施工带来了哪些阻碍?

克服困难:

“科技人员昼夜在隧道里实地考察,发现冰岩温度的变化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①体验情感:从“昼夜”“反复”,你体会到了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2.研读“困难2”

了解困难;“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

体验困难:把对你触动最大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并联系实际或结合资料进行想象。

克服困难:

①理解词语:哪些词语体现了科技人员的艰辛?

②想象“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情景。”

五、集体展示,领悟内涵

1、指导朗读第5.6自然段:战风雪,斗严寒,在生命禁区的高原,这是一种无法想象的施工,当我们体会到这些,你会怎样读这段话?

师:所以,面对困难,谁不知道──“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2、指导朗读第8.9自然段:天气恶劣,繁重危险,多么特别,多么凶险的施工!当我们体会了这些,你又会怎样读这段话呢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篇4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概括成一句话。

提示:在修筑青藏铁路的过程中,筑路大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使风火山隧道全线贯通。

2、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提示:“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

3、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⑴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提示:

① 难以控制隧道施工温度。“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洞增温,洞壁的冰岩又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

② 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

“风火山一带经常狂风大作……转眼之间乌云压顶,大大小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

“尽管对缺氧已有准备,施工中出现的情况还是始料未及……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

⑵ 在战胜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提示:

“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指挥部的灯火彻夜通明。能不能建一个大型制氧站?……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地下了高傲的头!”

4、既然这项工程难度之大,让人难以想象,为什么还要坚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提示:正是建设者挑战极限,勇创第一的精神,正是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气概,才有了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攻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成功。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一次次呼喊出同一个心愿──“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5、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提示:“根本不可能”意思是这样的隧道绝无打通的希望。结合全文可以知道在海拔4950米的风火山上,冻土层、冰岩都是“世界级”难题,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难怪西方媒体如此预言。这句话更加强调了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衬托出了西部建设者们的勇敢、实干与创新精神。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篇5

一、导入新课

拉萨地处青藏高原,但交通落后。“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直是西藏人民期盼已久的事。2006年号称“天路”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了。今天我们来学习《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了解这条铁路是怎样修建成的。

二、初读课文

1、指读课文,随时正音,并思考:

青藏铁路是条什么样的铁路?

2、交流。

三、默读课文,思考

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困难 怎样克服 冻土难打隧道 昼夜观测 反复试验

恶劣天气

极度缺氧 废寝忘食、夜以继日

四、想象与交流

房子吹到了,屋顶掀翻了,头被砸破了,脸流血了……可是队员们想到西藏人民的迫切期望,他们咬紧牙关,一遍一遍地喊:“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想象一下,筑路大军还会在什么时候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学生自由交流。

五、交流有关资料

正是这句口号时刻鼓舞着筑路大军,使这条铁路全线贯通。

看照片,此时此刻你最相对筑路大军说一句什么?

六、总结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篇6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积累】认识14个生字。

【方法与能力】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情感与思想】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修建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感受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

【拓展与延伸】搜集资料,继续增加对西部大开发的了解。

【重、难点突破】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修建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感受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拉萨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吗?看了题目,你们又想知道一些什么问题呢?

提示:学生对于拉萨可能了解并不太多,但关于拉萨的一些基本知识对于学习本课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回答第一个问题,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补充。而对于第十个问题,学生则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

二、学习课文

激趣质疑:为什么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如何修建的;修成功了吗?

1、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找出关键的词语与句子进行回答。

提示:1)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意义: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是造福广大西部人民的幸福之路。如:

“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将通过这里,越过“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这就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

建设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新世纪之初作出的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东西部沟通往来和青藏两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

2)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开凿风火山隧道、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这部分要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来体会和了解具体的困难和人们是怎样克服的,进行自主学习,并从中体会到工人们修建铁路的决心之大和无穷的智慧。如:

“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根本不可能”意思是这样的隧道绝无打通的希望。结合全文可以知道在海拔4905米的风火山上,冻土层、冰岩都是“世界级”难题,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难怪西方媒体如此预言。这句话更加强调了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衬托出了西部建设者们的勇敢、实干与创新精神。

“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一个下马威!”

“狰狞”,面目凶恶的样子。“下马威”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威势。文中指刚开工时,就遇到控制温度的难题: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增温则洞壁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这些困难,都属于世界级难题。

3)修建成功:要求学生课下搜集青藏铁路通车的资料,进行交流。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说明了什么?

提示: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这句话既是课文的题目,又在文中一咏三叹,反复出现了四次。这个简短有力的句子,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既是筑路大军的誓词,也是作者行文的线索。

要在青藏高原修铁路,让火车开到拉萨,当时国内外都是一片质疑声。而这句朴素无华的话语充满着信心与决心,在文中的四次出现均使用了感叹号,充分反映了建设者们排除万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著精神。这句话在开工前、遇到困难和克服困难时反复出现,在文中前呼后应,与尾句“拉萨已经遥遥在望”形成一条穿珠的彩线。

5)你知道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吗?

这是一篇充满了昂扬向上的精神和英雄气概的文章。文章记叙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贯通的经过。文章条理清楚,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对西部建设者智慧与力量、吃苦奉献精神的歌颂。

二这是一篇充满了昂扬向上的精神和英雄气概的文章,你能说说作者在文中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吗?

提示:这篇通讯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抒情色彩。作者主要采用这样几种抒情方法:一是直抒胸臆,通过8个感情色彩强烈的感叹句,充分表达了筑路大军的信心与决心以及所遇困难的严峻以及克服困难和取得胜利的喜悦之情。二是运用恰当的比喻,如,“铁龙”“下马威”“逞凶一时的冻土”“巨大的拦路虎”,更加突出了建设者的豪情壮志。三是语言直白简洁,有很强的节奏感,字里行间充溢着乐观情怀。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篇7

初读课文时,学生认真的自由读了一遍课文之后。我想检查一下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如果现在有机会让你任意选读一段,你会读哪一段?

师:老师已经猜到你为什么要读这一段话。先放一放,等会儿深入学习课文之时,看看老师猜得是否正确。我想如果你喜欢这段话,应该怎么做?

季丹妮:读流利。

师: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将这一段读流利。

师:谁还想读一读自己想读的段落。

师:刚才老师猜了季丹妮为什么读那段话,现在“有奖竞猜”,你们来猜猜李泓为什么要读这段话?

朱宇航:我猜是这段话详细的描写修建青藏铁路的艰辛,所以李泓选择读这一段。

师:李泓,对不对?

李泓:没猜中,我是敬佩筑路工人,他们在这样艰辛的条件工作。

[教学反思]:

初读课文,总是列在上课伊始,旨在帮助学生整体感之课文,对课文有总体感觉,此为其一

其二,疏通文本,引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这时学生刚刚从课外走入课堂,注意的转移并没有这么快全部转移到课堂之上。而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又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因此往往出现学生讨厌这一环节,自然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往往打个折扣。

而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一课的教学时,在“初读课文”时,针对季丹妮这类课文还未读流利的同学,老师中引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同时,用老师“已经猜到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这样赞赏的话表扬,更使学生产生读书的积极性,也为让学生“有奖竞猜”读书原因埋下伏笔。针对李泓这类课文已经读流利的学生,先让其他同学猜,然后再李泓自己说,这样就在学生初读课文一环节时,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又吸引学生融入课堂,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篇8

教学《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了解了青藏铁路的基本情况和施工的艰难后,我发起了给青藏铁路命名的比赛。孩子们的命名还真有几份创意。

谌思捷:英雄路,青藏铁路的建设者克服了前所未有的重重困难,难道他们不是英雄吗?

陈民哲:神工路,这样一条难以施工的铁路胜利建成,简直就是鬼斧神工!

邓兴航:富强路,虽然这个名字很老土,但正是有祖国的富强才修成了这条路;有了这条路,祖国会更富强。

肖选睿:天路,因为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

董培源:汉藏路,因为它使藏族人民和汉族人民更加情深谊厚。

……

此时,孩子们正和我一起把爱国建国的心路铺到灵魂深处去。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篇9

“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1、为什么说风火山是只巨大的拦路虎?

提示:因为这里有三大难关:多年冻土区,恶劣天气,极度缺氧。

2、为什么风火山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提示:

⑴ 因为科技人员找到了喷射混泥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冻土区。

⑵ 因为青年突击队员顶住了恶劣的天气,继续顽强的工作。

⑶ 因为科技人员建起大型制氧站,攻克了极度缺氧难关。

3、你们说这是一批什么样的建设者?

提示:勇敢的、坚强的、智慧的,不怕苦不怕累……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并读准“妖、娆”等14个生字,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废寝忘食”、“杯水车薪”等词语的意思。

2.能根据课文前的学习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们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体会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和建设者们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教学重难点:

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到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

搜集、了解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教学调整

一.谈歌赏图,揭示课题。

1.听过《天路》这一首歌吗?(出示歌词),歌中所唱的《天路》指的是什么?(青藏铁路)

2.揭题,读题。通过课前预习,你对青藏铁路有哪些了解?

3.读句:“一条长长的“铁龙”……到达雪域圣城——拉萨。”(配地图了解)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借助学习提示的帮助进行学习。自由读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哪几方面内容?

2.交流(遇到困难、战胜困难)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面对困难部分:

1.默读课文,想想筑路大军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2.交流:读出课文中句子,再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看谁有能概括成一个词。(难以控制施工温度、天气恶劣、极度缺氧)

3.风火山隧道只是整条铁路的一部分,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它来写呢?(带读第四自然段,理解“冻土”)由此可见,修筑铁路面临的困难是非常大。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困难,有感情地读一读。(练读,随机交流)

“风火山一带经常……大大小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

你在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情景?结合理解:撕扯七零八落不翼而飞劈头盖脸

“尽管对缺氧已有准备……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

理解“杯水车薪”(从字面了解到在文章中的意思,想象缺氧所带来的严重威胁)

资料介绍:风火山地区自然条件严酷,这里平均海拔4900米左右,年均气温-7℃,寒季最低气温达-41℃,空气中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50%左右,被喻之为“生命禁区”。

4.根据题目,作者为什么不重点描写修路的过程,却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遇到的困难呢?(学习写法:侧面描写)

(二)战胜困难部分:

1.面对困难,筑路大军们又是怎么做的?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用自己的话简单说。(找到*的温度、奋勇作战、建成高原制氧站)

3.选择自己最想读的一部分读给大家听。(练读,随机交流)

“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你体会到了什么?(抓住“昼夜”“反复”),你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

战风雪,斗严寒,在生命禁区的高原,这是一种无法想象的施工。

“指挥部的灯火彻夜通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理解“废寝忘食”,想象科技人员是怎样废寝忘食地工作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写法指导:如果说刚才遇到的困难是侧面描写,那么现在的克服困难就是(正面描写)。

(三)补充资料:《生命禁区的早晨》

四.理清文路,升华情感

1.正是建设者们挑战极限,勇创第一的精神,才有了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攻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成功。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一次次呼喊出同一个心愿──“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有感情地朗读)

2.“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个句子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请你找出一共有几次,读一读,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3.交流:(贯穿全文,起了连接作用,体现了筑路大军的强大决心,更是对我们所拥有的智慧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自豪。)

4.如果你就是筑路大军中的一员,看着青藏铁路全线贯通,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5.青藏铁路已于20xx年7月1日正式通车,给西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为了建设这条铁路,40多万各族同胞远离亲人朋友,奋战在这荒凉恶劣的高原,多少年轻的生命永远地长眠在皑皑的雪山下,还有多少人奉献了自己的热血和青春。我们不能忘记曾在这片冻土上挥洒血泪的建设者们。如果要在铁路经过的海拔处为他们立一块丰碑,你会在上面写下什么呢?

(生动笔写,交流)

五.课后作业

交流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板书: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难以控制温度

遇到困难天气恶劣

极度缺氧

战胜困难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妖、娆”等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教学重、难点: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到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示课题

你们知道吗,过去,为了西部的发展和繁荣,老一辈建设者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如今,为了加快西部的建设,新一代建设者正踏着他们的足迹,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就将介绍这些建设者们是怎样通过艰辛的劳动才取得的成绩。齐读课题。

二、根据提示,初读课文

1.自读导语,理清学习本文有几个方面的要求。

知道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搜集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

2.初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3.小组交流:

检查生字字音及组词情况;

把不理解的句子提出来,进行归纳,为全班交流作准备。

三、再读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1.全班分组合作读课文。

2.提问:自读提示中哪个问题对理解全文最为重要?

3.指导读课文,着重理解在修建过程中,建设者都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请勾出课文中相关语句,联系实际或收集的资料进行批注,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遇到的困难:

困难:“正在修建的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  困难:“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

5.面对困难,建设者们是怎样克服的?

克服困难:

“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克服困难:

“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攻关,经过两百多次的失败,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

6.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交流)。

7.再次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升华情感,深刻体会到“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它是全体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的共同心愿!”

四、拓展延伸

简介青藏铁路工程概况

板书设计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冻土铁路

天气恶劣极度缺氧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篇12

【教学片断】

师: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下面请大家自读阅读提示,看看学习这篇文章有几个方面的要求。

生:交流:

1、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3、将收集到的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讲给同学听。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读提示的要求,自学课文,可以用笔在书上勾画出你想要的答案,也可以在重要的句子旁边做批注。

生:老师,课文说要把铁路修到西藏的拉萨,为什么这条铁路叫青藏铁路,而不叫西藏铁路?

师:现在我们的学习内容是弄懂自读提示提出的学习要求,你这个问题,等一会解决我们再来解决,好不好?

【教学反思】

自学中出现这种情况是我始料未及的,在课前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来了解青藏铁路的各方面情况,而单单忽略了它的命名问题,所以此时学生给提出的问题,一时之下,没有想出准确的答案,而我的回答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给自己留下空间来思考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从这一点我看到了自己课前准备工作的欠缺,也缺少优秀教师所应具备的课堂机智。现在想来,如果当时能够创设“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轻松氛围,大胆承认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不了解,与学生们共同寻求答案,一定会增强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敢于发表意见的信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逐渐变成一种乐趣。

以上就是关于文章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工作顺利。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