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课堂实录

时间:2023-03-23 18:37:43 作者:教学文档 字数:86764字

范文小一网整理鸟的天堂课堂实录,旨在帮助更多人解决教学困扰,文章仅供参考,具体需要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有所帮助,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相关文章鸟的天堂课堂实录吧。

鸟的天堂课堂实录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篇1

一、教学目标设计:

认知目标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识本文中的动态和静态的描写。

感情朗读课文。

情意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南方的优美风光,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育学生养成主动读书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情境设计:

《鸟的天堂》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写景散文,它描写的是生长在我国南方的一株美丽的大榕树。文章以鲜明的动静对比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这株大榕树是“鸟的天堂”,从而赞叹了我国南方水乡自然环境之美。

在教学本课时,为了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我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和多媒体录像,设置了以下几处情境:

情境1:多媒体出示大榕树上百鸟鸣、群鸟飞的录像,教师的语言描绘,创设了“我”来到大榕树下的情境;情境2,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的录像片断,使学生进入“我”欣赏大榕树的情境中;情境3,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上群鸟纷飞的录像,使学生进入“我”欣赏鸟儿的情境中。

三、教学过程:

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在我国南方生长着一种美丽的榕树,树上住着许多鸟儿。看,鸟儿们飞呀,叫呀,它们生活得多么自由,多么欢乐啊!这棗就是鸟的天堂。

今天,我们就跟随我国著名作家巴金一起去欣赏这鸟的天堂。

2,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看一看,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次是什么时候去的?看到了什么?有不懂的词、句子用直线画出来。

生:读

师: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

生:两次。

师:第一次是什么时候去的?

生:傍晚。

师:看到了什么?

生:榕树。

师:第二次呢?

生:早晨,看到了鸟儿。

师:

3,质疑问难

师:大家读懂的真不少,把读不懂的也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生:“那翠绿的颜色,……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逼近”是什么意思?

师:谁知道?

生:“逼近”就是“靠近、接近”的意思。

生:作者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同学们读懂的多,提的问题更好,我想,只有认真读课文,才能做得到。

二、问题探究,自读自悟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后感受最深的句子。

生: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这是个什么句子?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生:感叹句。

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对鸟的天堂发自内心的赞叹。

师:大家一起来赞叹鸟的天堂。

生:齐读。

师:作者看到了什么,才发出这样的赞叹?

生:作者看到了榕树、鸟儿,才发出这样的赞叹。

师:课文是怎样写榕树、鸟儿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用曲线画出课文中描写榕树、鸟儿的句子,想一想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2,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生:读、画、小组讨论

三、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师:作者是怎样写这株大榕树的?

生:读

师:傍晚,我们划着小船向河中心移去。

生:

师:现在你有什么感想?

生:榕树真美。……榕树真大。

师:这真是一株大榕树啊!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上又生,有许多直垂到地上,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填空。

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

红字部分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生:。

师:谁来做填空?

生:。

师: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从这段话里读出了榕树大。

师:你是怎样读出来的?

生:它的根多、枝多,可以读出树大。

师:红字部分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生:这是大榕树的真面目。

生:枝上生根,根伸进泥土里又成了新的枝干。这真是一种奇特的景象。

师:看到这大得罕见的榕树,我们能不惊喜吗?把这段话大声朗读,体会一下。

生:读。

师:这棵大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它怎样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

红字部分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为什么会有这种景象?

生:自由读。

师: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

生:叶子绿。

师:

生:叶子有光泽。

生:榕树充满活力。

师:“颤动”是什么意思?

生:快速抖动。

生: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样子。

师:红字部分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生:榕树叶一闪一闪的,充满活力。

师:为什么会有这种景象?

生:因为南方气候湿润。

生:榕树正处于旺盛的时期。

师:谁能用一句话回答。

生:因为南方气候湿润,榕树正处于旺盛的时期,所以才会有这种景象。

师:让我们和作者一样从心底发出赞叹。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大声朗读,体会体会。

生:。

师:大榕树枝繁叶茂,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可我却没有看见一只鸟。这是鸟的天堂吗?

师:第二天早晨,作者又经过鸟的天堂,看见了什么?

生:鸟儿。

师:你能读一下课本上写鸟的句子吗?

生:

师:鸟儿真多呀,我们的眼睛都看不过来了,课文中那个词说明这一点?

生:应接不暇。

师:你能联系上下文解释一下吗?

生:到处都是鸟,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眼睛都看不过来了。

师:我们也到鸟的天堂去看鸟儿,听鸟鸣。

生:。

师: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什么?

生:鸟儿真多。

生:鸟的天堂真美。

生:鸟的天堂真热闹。

师:这种热闹的气氛,作者写出来了吗?

读一读:

我们继续拍掌……有的,有的,有的。

填空。

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填空。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写出了鸟多的程度。

生:表现了鸟的大小不一。

生:写出了鸟的颜色各异。

生:还写出了鸟的动作。

师:鸟儿在干什么呀?

生:。

师: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生:。

师:面对这奇妙的景色,作者不愿离去,从心底发出赞叹。

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用曲线画出课文中描写榕树、鸟儿的句子,想一想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生:读“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现在你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谁说?

生:。

师:这这些活泼可爱的鸟儿在他们的乐园里生活的多么自由,多么欢乐啊!哪里是我们的天堂阿?

生:学校。

师:为什么?

生:

师: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生:大榕树周围的景色美。

生:大榕树枝繁叶茂,便于鸟儿筑巢休息。

生:农民不让捉鸟,使鸟受到保护。

师:作者写大榕树的美丽抓住了它的枝、根、叶,也就是事物的静态来写的,而写鸟则抓了鸟的活动变化,也就是事物的动态来写的,这一静一动,互相映衬,写得生动活泼,富有变化,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像作者一样舍不得离开鸟的天堂。

四、感情朗读。

师:请同学们选一段你最喜欢的课文读一读。

生:

师:谁读给大家听?

生:

师:读的真好,我们一起学着它的样子读这一段。

生:

师:大家读的好,学的更好,鸟的天堂美,巴金写的更美,大自然中到处有美景,大家想写出自己看到的这些美景吗?

生:想。

师:下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作家写景的这种高超技艺。下课!

简评:

黄慧老师的《鸟的天堂》是一节情境教学的示范课,体现了情境教学的特点。

1,精心设置教学情境。例如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着优美的画面,听着优美的音乐,再加上教师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进了“鸟的天堂”,学生的积极性也因此十分高涨。2,教师的语言充满感情。《鸟的天堂》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文章,黄慧老师在教学中表情始终是柔和、充满微笑的;不管是引导学生思考,还是指导朗读,她的语言始终充满了感情,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身心完全放松,自然入情入景,口诵心惟。3,教学中注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参与小组讨论,不失时机的点拨指导,及时对学生表扬鼓励,创设了一个拓宽思维、畅所欲言、民主平等的课堂活动氛围,使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学习中充满了乐趣。4,重视了朗读训练和语感的培养。教学中教师一直把朗读作为理解体会语言文字及课文内容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创设情境抓住重点段学习时,也凭借所创设的情境品味语感,采用词语填空、解词、诵读吟味的方法使学生能够领悟到词语的含义及运用的准确恰当。

综合黄慧老师的这节情境教学课,我觉得她实现了“带入情境读全篇”、“强化情境抓重点”、“凭借情境品语感”的情境教学的阅读程序,基本达到了“初读--读通”、“细读--读懂”、“精读--读透”的目的。[完]

执教:黄慧

评析:王爱萍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篇2

一、教学目标设计:

认知目标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识本文中的动态和静态的描写。

感情朗读课文。

情意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南方的优美风光,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育学生养成主动读书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情境设计:

《鸟的天堂》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写景散文,它描写的是生长在我国南方的一株美丽的大榕树。文章以鲜明的动静对比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这株大榕树是“鸟的天堂”,从而赞叹了我国南方水乡自然环境之美。

在教学本课时,为了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我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和多媒体录像,设置了以下几处情境:

情境1:多媒体出示大榕树上百鸟鸣、群鸟飞的录像,教师的语言描绘,创设了“我”来到大榕树下的情境;情境2,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的录像片断,使学生进入“我”欣赏大榕树的情境中;情境3,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上群鸟纷飞的录像,使学生进入“我”欣赏鸟儿的情境中。

三、教学过程:

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在我国南方生长着一种美丽的榕树,树上住着许多鸟儿。看,鸟儿们飞呀,叫呀,它们生活得多么自由,多么欢乐啊!这棗就是鸟的天堂。

今天,我们就跟随我国著名作家巴金一起去欣赏这鸟的天堂。

2,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看一看,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次是什么时候去的?看到了什么?有不懂的词、句子用直线画出来。

生:读

师: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

生:两次。

师:第一次是什么时候去的?

生:傍晚。

师:看到了什么?

生:榕树。

师:第二次呢?

生:早晨,看到了鸟儿。

师:

3,质疑问难

师:大家读懂的真不少,把读不懂的也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生:“那翠绿的颜色,……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逼近”是什么意思?

师:谁知道?

生:“逼近”就是“靠近、接近”的意思。

生:作者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同学们读懂的多,提的问题更好,我想,只有认真读课文,才能做得到。

二、问题探究,自读自悟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后感受最深的句子。

生: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这是个什么句子?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生:感叹句。

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对鸟的天堂发自内心的赞叹。

师:大家一起来赞叹鸟的天堂。

生:齐读。

师:作者看到了什么,才发出这样的赞叹?

生:作者看到了榕树、鸟儿,才发出这样的赞叹。

师:课文是怎样写榕树、鸟儿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用曲线画出课文中描写榕树、鸟儿的句子,想一想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2,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生:读、画、小组讨论

三、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师:作者是怎样写这株大榕树的?

生:读

师:傍晚,我们划着小船向河中心移去。

生:

师:现在你有什么感想?

生:榕树真美。……榕树真大。

师:这真是一株大榕树啊!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上又生,有许多直垂到地上,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填空。

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

红字部分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生:。

师:谁来做填空?

生:。

师: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从这段话里读出了榕树大。

师:你是怎样读出来的?

生:它的根多、枝多,可以读出树大。

师:红字部分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生:这是大榕树的真面目。

生:枝上生根,根伸进泥土里又成了新的枝干。这真是一种奇特的景象。

师:看到这大得罕见的榕树,我们能不惊喜吗?把这段话大声朗读,体会一下。

生:读。

师:这棵大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它怎样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

红字部分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为什么会有这种景象?

生:自由读。

师: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

生:叶子绿。

师:

生:叶子有光泽。

生:榕树充满活力。

师:“颤动”是什么意思?

生:快速抖动。

生: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样子。

师:红字部分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生:榕树叶一闪一闪的,充满活力。

师:为什么会有这种景象?

生:因为南方气候湿润。

生:榕树正处于旺盛的时期。

师:谁能用一句话回答。

生:因为南方气候湿润,榕树正处于旺盛的时期,所以才会有这种景象。

师:让我们和作者一样从心底发出赞叹。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大声朗读,体会体会。

生:。

师:大榕树枝繁叶茂,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可我却没有看见一只鸟。这是鸟的天堂吗?

师:第二天早晨,作者又经过鸟的天堂,看见了什么?

生:鸟儿。

师:你能读一下课本上写鸟的句子吗?

生:

师:鸟儿真多呀,我们的眼睛都看不过来了,课文中那个词说明这一点?

生:应接不暇。

师:你能联系上下文解释一下吗?

生:到处都是鸟,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眼睛都看不过来了。

师:我们也到鸟的天堂去看鸟儿,听鸟鸣。

生:。

师: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什么?

生:鸟儿真多。

生:鸟的天堂真美。

生:鸟的天堂真热闹。

师:这种热闹的气氛,作者写出来了吗?

读一读:

我们继续拍掌……有的,有的,有的。

填空。

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填空。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写出了鸟多的程度。

生:表现了鸟的大小不一。

生:写出了鸟的颜色各异。

生:还写出了鸟的动作。

师:鸟儿在干什么呀?

生:。

师: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生:。

师:面对这奇妙的景色,作者不愿离去,从心底发出赞叹。

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用曲线画出课文中描写榕树、鸟儿的句子,想一想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生:读“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现在你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谁说?

生:。

师:这这些活泼可爱的鸟儿在他们的乐园里生活的多么自由,多么欢乐啊!哪里是我们的天堂阿?

生:学校。

师:为什么?

生:

师: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生:大榕树周围的景色美。

生:大榕树枝繁叶茂,便于鸟儿筑巢休息。

生:农民不让捉鸟,使鸟受到保护。

师:作者写大榕树的美丽抓住了它的枝、根、叶,也就是事物的静态来写的,而写鸟则抓了鸟的活动变化,也就是事物的动态来写的,这一静一动,互相映衬,写得生动活泼,富有变化,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像作者一样舍不得离开鸟的天堂。

四、感情朗读。

师:请同学们选一段你最喜欢的课文读一读。

生:

师:谁读给大家听?

生:

师:读的真好,我们一起学着它的样子读这一段。

生:

师:大家读的好,学的更好,鸟的天堂美,巴金写的更美,大自然中到处有美景,大家想写出自己看到的这些美景吗?

生:想。

师:下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作家写景的这种高超技艺。下课!

简评:

黄慧老师的《鸟的天堂》是一节情境教学的示范课,体现了情境教学的特点。

1,精心设置教学情境。例如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着优美的画面,听着优美的音乐,再加上教师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进了“鸟的天堂”,学生的积极性也因此十分高涨。2,教师的语言充满感情。《鸟的天堂》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文章,黄慧老师在教学中表情始终是柔和、充满微笑的;不管是引导学生思考,还是指导朗读,她的语言始终充满了感情,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身心完全放松,自然入情入景,口诵心惟。3,教学中注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参与小组讨论,不失时机的点拨指导,及时对学生表扬鼓励,创设了一个拓宽思维、畅所欲言、民主平等的课堂活动氛围,使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学习中充满了乐趣。4,重视了朗读训练和语感的培养。教学中教师一直把朗读作为理解体会语言文字及课文内容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创设情境抓住重点段学习时,也凭借所创设的情境品味语感,采用词语填空、解词、诵读吟味的方法使学生能够领悟到词语的含义及运用的准确恰当。

综合黄慧老师的这节情境教学课,我觉得她实现了“带入情境读全篇”、“强化情境抓重点”、“凭借情境品语感”的情境教学的阅读程序,基本达到了“初读--读通”、“细读--读懂”、“精读--读透”的目的。评析:王爱萍[完]

------------------------------------------------------------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大榕树的美丽,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2了解课文描写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理解课文的中心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了解描写事物的静态与动态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1—9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1——鸟的天堂录像,配音乐,师激情解说:在广东省新会县郊外,一条小河的河心,有一棵古老的榕树,上面栖息着数以万计的鸟儿,每当晨曦初露时,这里群鸟飞翔,百鸟齐鸣,构成极为壮观的奇景,被称为"鸟的天堂".作家巴金曾到此游历,写下了一篇洁丽可人的散文,这就是——(生齐说,师板书课题《鸟的天堂》).

二找重点语句,引出本节课学习纲要

1作者前后两次到"鸟的天堂",内心感受有什么不同(指名说)

出示课件2——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2出示课件3——榕树画面,配音乐,旁白:这是一棵古

老的榕树,盘根错节,硕大无朋,枝繁叶茂,蓊蓊郁郁.(画

面旁配文字: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谁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课件4——众鸟纷飞情景,配鸟叫声,旁白:潋滟

的水色,婆娑的树姿,翩飞的鸟影(画面旁配文字:那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谁来读读这句话

3这两处不同的景观中,你更喜欢那一处喜欢写榕树

的同学请坐到1,2大组,喜欢写鸟的活动的同学请坐到

3,4大组(板书:榕树,鸟)(学生下位,重新组合)

4宣布学习要求:下面,我们分两个方阵进行阅读比赛.首先,是方阵内部共同学习,讨论的时间,你们可以参照下面表格进行学习.

出示课件5

比较内容

时间

主要景物

景物特点

观察顺序

描写角度

喜欢的句子

第一次

第二次

三学生分大组进行学习,讨论,师巡堂.

四阅读比赛

1宣布比赛规则:出示课件6——比赛规则

本次比赛采用打擂台的形式,甲方答出一项内容,乙方也必须回答一项内容.

每次发言后,得分将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累计得分最高的方阵为胜方.

(注:电脑屏幕上设置评比栏,在学生发言,覆盖正确答案后,在评比栏相应处点击,即可出现加分,并配音乐或其他形式的奖励,可由老师随意取舍.)

2比赛第一个环节——必答部分

时间——甲方"黄昏",乙方"早晨"(各加5分)

主要景物——乙方"榕树",甲方"鸟"(各加5分)

景物特点——甲方"大,茂盛",乙方"多,欢快"(说出其中一点加5分,说完整加10分,要求简要说明理由)

(4)观察顺序——甲方"远近",乙方"点面点"(各加10分,均要找出具体的语句加以说明)

(5)描写角度——乙方"静态",甲方"动态"(各加10分)

3比赛第二个环节——抢读

读一读,品一品自己喜欢的句子,体会遣词造句的奥妙和作者的心情.(注:此环节根据学生的发言灵活处理,在学生发言过程中相机出示以下课件)

课件6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数,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配画面,以动画形式将文字所描述的内容描画一遍)

学习要求:读品味怎么读说感受(师相机动画演示)其他形式的读(带读,几人一起读,挑战读等)

课件7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配画面,绿得发亮,绿得耀眼,一闪一闪的样子)

学习要求:读说喜欢原因(师相机出示画面)品味怎么读其他形式的朗读(带本方阵同学读,带全班同学读,邀请其他同学读等)

课件8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配画面)

学习要求:读谈感受说怎么读方阵齐读完成填空练习(出示课件9),覆盖正确答案,

课件9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4比赛的第三个环节——比赛背

要求:每个方阵先练习一遍指定内容(甲方:8自然段;乙方:12自然段),再比赛谁背得好.

5小结评比,宣布获胜方.

五交换角色练读,谈不同感受,体会静态与动态的不同.

1交换角色读,体会静态与动态的不同.

2抓住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谈感受.

板书

鸟的天堂

大榕树鸟

大茂盛多欢快

(此课为长沙市第三届小学语文cai教学观摩活动阅读课例)

小学语文cai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篇4

【背景知识】

1、这是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散文。课文描述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之情。课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写作者和朋友们晚饭后划船去游玩。第二段写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三段写作者和朋友们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情景。第四段写作者不由得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的感慨。

2、这篇课文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特别是通过联想写出了大榕树的勃勃生机,应当继续训练学生分辨事物和联想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读1个生字。

2、能说出“我们”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

3、懂得这棵大榕树为什么是鸟的天堂,并能把理由简要地写出来。

4、感受大榕树的奇特美丽,是鸟的天堂;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鸟的天堂”的奇异景象,写出大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出示课题。

2、理解课题:

⑴ “天堂”原来指的是什么?

⑵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思考:

⑴ “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⑵ 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2、讨论、交流上面的思考题答案。

3、默读课文:

给课文分段,并说说分段的依据。

4、深入阅读课文第一、二大段,着重分辨第二大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联想,起什么作用。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3、比较句子读起来有什么不同:

⑴ 太阳落下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在山头,在树梢。

⑵ 太阳落下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山头和树梢。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课文用了短句,读起来更有韵味。

4、“我们陆续跳到一只船上。”其中的“陆续”能不能换成“继续”?

5、读句子:

说说句子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景物,哪些是作者的联想。

幻灯片出现:  

船平静地在水面流动,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果划动。

6、第4自然段的三个句子,次序能不能换?为什么?

7、小结:

这一段具体描写黄昏后美丽的景色和幽静的环境。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1、听录音,思考:

这一段写的是作者第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情景?看到了什么?

2、这是一棵榕树还是几棵榕树?从哪里看出来?

3、默读第8自然段,用“”划出作者的见闻,用“  ”划出作者的联想。

全班讨论、交流。

重点句灯片出示:

⑴ 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⑵ 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地是湿的,大概涨潮时河水常常冲上岸去。

小结:有了这些联想,把树当作动物或人来写,写出了树的勃勃生机。

4、作者为什么要着重描写榕树的大和茂盛?

使大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还有哪些原因?

5、作者和他的朋友们这次经过“鸟的天堂”,有没有看到鸟?为什么?

6、概括第二段的段意。

五、学习课文第三大段

1、听录音,思考:

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什么时候?他见到鸟儿了吗?

2、指导学习第12自然段:

灯片出示:

⑴ 找到一对反义词。

⑵ 课文怎样写出“热闹”?读一读,完成作业本第5题。

⑶ 小结:

写了鸟的声、影、种类、动作,用了排比的写法,短小而节奏鲜明,读起来声音短促,给人美不胜收的感觉。

3、作者写鸟多,用了哪个词来形容?圈出来。

小结:

这一段运用了先概括、后举例的写法。

4、配乐齐读第12、13自然段。

5、为什么作者这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了那么多的鸟的呢?

6、归纳段意。

六、学习课文第四大段

1、指名读课文。

2、“留恋”表现在哪里?为什么“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

3、理解最后一句话:

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而后一个不加引号?

七、布置作业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篇5

评:师生合作,把一棵独木成林的大榕树“搬”到了黑板上,以艺术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前一课时阅读课文的感受。用绘画的方式形象直观地展示出对“鸟的天堂”的初步认识,采取图画式板书突显了榕树的大、奇、美。

师:上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远远地望见了这株大榕树。现在,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们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了!

评:借助图画式板书和多媒体录像的放映,教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了课文重点段的学习。

师:欣赏着榕树,作者发出内心的赞美,他是怎么说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有关段落,找一找这句话。

评:自然引入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片断二:精彩的质疑。

师:孩子们,刚才读书时,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

生:课文中说“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师:这样吧,再自由地读一读这句话,然后联系上下文,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

评:指点方法,启发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巧妙地结合本组重点训练项目“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让学生自主实践。

师:想好了可以把自己的见解说给周围的同学听。

师:谁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作者是黄昏时到那儿去的,这时候小鸟们都回巢了,躲在大榕树上,只是偶尔扑扑翅膀。当小鸟扑翅膀时,绿叶就晃动起来。可是绿叶太多了,课文中说是“不留一点缝隙”,所以作者看不见躲在树上的小鸟,但是他却感觉到了“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这是你的理解,比较独特。还有不同的见解吗?

生:课文中说“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说明这是一株富有活力的大树,作者从它的每一片绿叶上感受到了这种勃勃的生机,所以说“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你能联系上下文来谈自己的理解,真不错。

生:绿色是生命的象征,作者看到这每一片绿叶,在晚霞的映照下,闪耀着动人的光彩。尤其是那新生的嫩叶,绿得鲜亮,绿得发光,让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好!孩子,你的感受多深刻呀!

生:刚才几个同学都说到了这每一片绿叶本身就孕育着无限生机,但我觉得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也许当时吹过一阵阵微风,这些充满活力的绿叶在风中你挤我,我挤你,不停地摇动,才让作者产生了“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的感觉。

师:你认为“风吹”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很有道理。

生:我觉得绿叶本身并没有动,但是这满树的叶子翠绿欲滴,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夺目的亮光,作者看久了,似乎感到绿叶上的点点光斑像是一些可爱的小精灵在舞蹈,眼前有一些绿色的光点在闪烁,所以作者感受到了“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美的画面啊!孩子们,看来我们每个人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也许是风吹,也许是鸟动,也许是阳光的照耀,也许是新发的嫩叶,也许是那绿叶本身就孕育着无限的生机,才让作者产生了如此奇妙的感觉。那我们就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这句话,你觉得怎么读能表达自己的感受你就怎么读。自由地读吧!

评:教师以赏识性的评语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但使学生主动地解决了疑问,而且尊重了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让学生亲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提高了自己对课文的解读能力。

片断三:引进课外学习资源。

师:刚才我们读书读得多带劲呀,就好像真的看到了小鸟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在自己的家园快乐飞翔。美术课上,我们也画了各种各样的小鸟。来,让它们也飞起来,给它们找个家吧!

评:利用美术课上的学习资源,体现了学科间的恰当融合。

师:谁来说说,小鸟们都在大榕树上干什么呀?

生:我画的是小鸟的一家,鸟妈妈正在给鸟娃娃喂食,鸟爸爸在一旁很开心地望着母子俩。

生:我那只小鸟在大榕树上自在地飞来飞去,想找几个伙伴一起做游戏。

生:我的那只啄木鸟正在履行“医生”的天职,在给大榕树捉虫治病。

生:还有的小鸟在一起游戏,玩得特别高兴。

师:听你们这么一说,看来,这里的确是鸟的乐园,鸟的天堂。孩子们,大榕树上增添了这么多新伙伴,当然就更热闹了。课文中是怎么具体描写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片断四:挖掘课本资源。

师:你们看,小画眉来了。

师:望着这热闹欢腾的场面,小画眉心中有很多感受。假如你就是这只小画眉,你想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感受的方式很多,我们看一看。

多媒体屏幕上打出:假如你是这只小画眉鸟:1.想说些什么,说一说。2.写一段文字,读一读。3.编写歌词,唱一唱。4.看到些什么,画一画。……

师:如果你还有其他表达感受的方式,就更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方式,准备准备吧!

评:此处,教师结合本课内容,不失时机地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鼓励学生创新。这体现了“因材施教”,给每个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师:哪只小画眉愿意和大家交流?

生:我写了一首诗。“天空是白云的家,大地是小草的家,溪流是鱼儿的家,榕树是小鸟的家。我们在家园里快乐歌唱,我们在天堂里幸福成长!”

师:这是你第一次写诗吗?

生:是的。

师:第一次写诗就写得这么精彩,看来你挺有这方面天赋的。希望能读到你的第二首、第三首诗。

生:我是一只小画眉,我想对大榕树说:“美丽的大榕树啊,你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在你的怀抱中自由地生活。你看,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我们,我们飞翔,我们歌唱,我们舞蹈。我们感谢你啊,大榕树,你是我们的天堂!”

生:我是一只小画眉,站在树枝上休息的时候,看到鸟妈妈正在教自己的孩子学飞翔。鸟孩子唧唧喳喳地叫着,飞着,好多次都险些摔下去。鸟妈妈耐心极了,一遍又一遍地教小鸟保持飞翔中的平衡。我看到这一切,兴奋地叫起来:“鸟妈妈真好,真好!”

师:真是一只可爱的小画眉,为我们讲了发生在鸟的天堂里的一个动人的故事。

生:我写了一则顺口溜:“我是一只小小鸟,呼朋唤友来玩耍。希望巴金赶快来,描绘天堂好风光。”

师:哟,难怪巴金爷爷写了这篇《鸟的天堂》,原来是你这只小画眉把他请来的。

生:我这只小画眉是来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的:中国足球队出线了!中国足球冲出亚洲了,走向世界了!大家快来为他们开个庆功会吧!

师:你这只小画眉还是个足球迷呢!

生:我有成千上万的小伙伴在大榕树上生活,我们在这里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希望人们不要伤害我们,让我们永远拥有鸟的天堂!

师:你们在书上找找,这里的人们伤害鸟吗?

师:我相信,不仅是这里的人们不伤害鸟,游人们也不会伤害鸟。是啊,要想鸟的天堂永远是鸟的天堂,的确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生:我想为大家唱一支歌,我配的是《小松鼠》一歌的曲子:“大榕树,长得壮,绿树叶,发新芽,任嬉戏,任玩耍,森林大树我们的家。大榕树,长得壮,各种鸟儿来安家,花喜鹊,黄鹏鸟,欢欢喜喜齐歌唱。”

师:孩子们,你们觉得这只小画眉的歌声怎样?

生:好听!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了鸟的天堂。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今天这样,用自己的真情感受小鸟的快乐,珍爱自然的美丽,创造幸福的生活!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篇6

蒙了,“为什么?为什么?”我心中不断地问自己,并在脑子中拼命地想着怎样回答这个问题。说实话,我为了准备这节课花了不少时间用来查阅“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但我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个小小的标点符号,更没有想过为什么这样用。无奈之下,我又把这个问题又抛给了学生:“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谁能帮他解答一下?”听到我的问话,教室里鸦雀无声。这时我多么希望有人帮我解这个围,并且在心中盘算着如何收场。课堂静默了数分钟后,一只小手慢慢吞吞地举起来,又放下,又举了起来。我想赶紧抓住这根救命草,可定眼一看,这不是吗?顿时心中好大一片失落。他的语文学习成绩几乎没有及过格,作业经常不完成,是最令我头疼的学困生,难道他会有什么好的答案?但又不能打消他的积极性。于是我便示意他来回答。“老师,我是这样想的:作者他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想这三只鸟是一个一个的出现的,他们看得非常清楚,也就数了出来。而后来他们继续拍掌,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这说明紧接着第三只出现的不是第四只,第五只,而是好多只同时出现在作者的眼中,这些鸟不是一只一只出现的。因此,我认为在这里用句号比用省略号更合适。”我的眼睛随着他的回答而睁大,我的神情由怀疑转为惊喜。我心中不禁暗叫道:多么精彩的解答呀!同学们也发出了赞叹声。

下课了,我的心中像吃了冰凉薄荷一样清爽,那股痛快劲无与伦比。这精美的课堂尾声足足使我兴奋了一整天,并且逢人便讲。这节课成为本学期我最难忘的时刻。

课后反思:

一、学习方式的转变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篇7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表态与动态的描写;二是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

教学目的

1.学习生字"梢暇恋"新词"留恋不禁展示颤动南国应接不暇".

2.训练学生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静态,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扣题质疑.

1,同学们,在我国南方生长着一种美丽的榕树,树上住着许多鸟儿,鸟儿们飞呀,叫呀,它们生活得多么自由,多么欢乐啊!这就是《鸟的天堂》.

今天,我们就跟随我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去欣赏这鸟的天堂.

2,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

4,学生交流疑问.

5,同学们的问题问的真好,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资料,看了这些资料,这些问题就都能解决了.请同学们打开"延安小学学习专题网站——鸟的天堂",浏览作者简介,参考资料及写作背景三个部分,解决你们刚刚提出的问题.

二,整体感知,读中悟学.

1,学生交流感受,解决提出的问题.

2,同学们查阅资料的本领真不小,现在老师也有几个问题要请教大家,这一次请大家通过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课件出示导读提示)大家读课文的时候注意把生字读准,句子读通顺.

3,学生自由读课文.

4,学生交流自己解决的问题.

三,研习疑问,精读感悟.

同学们读懂的真不少,我们已经知道作者去了两次"鸟的天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象,现在啊!我们就跟着他去看看傍晚时分的"鸟的天堂".

1,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

⑴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中描写榕树的段落,看看作者给我们描写了一棵什么样的榕树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棵榕树的

⑵学生自由交流感受.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a听了你们的描述,我觉得你们确实读懂了这句话.这句话写的多好啊!把叶子写活了.我们一起来欣赏被日光照耀的绿叶(出示图片).老师非常喜欢这句话,也想来读一读(师配乐范读).

b老师读的怎样(学生评价)谁也想来试一试,指名读.

c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读一读吧!(配乐)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a是一株什么样的榕树

b"不可计数"是什么意思

c说的真不错,你们都感受到了榕树的气势,感受到了榕树的美,我们一起来看看读(出示图片)看了图,谁能和着音乐读一读这句话

d大家觉得他读的怎么样那就让我们象他那样有感情的朗读一遍.(配乐齐读)

⑶看着这株榕树,作者不禁发出了怎样的赞叹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你说的真好!作者赞美了这美丽的榕树,这美丽的地方,这美丽的大自然,让我们带着赞美的感情读一读这句话.

2,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

此时作者看着这棵奇特的大榕树,朋友说这是"鸟的天堂",作者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呢

⑴我们来看看作者又是怎样写鸟的课文哪几个段落具体写了鸟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最喜欢哪个句子

⑵学生自由交流.

鸟儿真多啊,我们的眼睛都看不过来啦,课文中哪个词能说明这一点(应接不暇)你能联系上下文解释一下吗

⑶我们也到"鸟的天堂"去看鸟儿,听鸟鸣.(视频录像)

⑷师配合画面读课文段落.

⑸看了录像,你想说什么

⑹鸟的天堂多热闹啊!让我们跟着这欢快的音乐自由读一读这些句子,你可以坐着读,可以站着读,也可以找小伙伴一起读一读.

3,刚才我们读书读的多带劲啊!就好象真的看到了小鸟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在自己的家园里快乐飞翔,所以作者最后会发出感慨——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4,理解句子,为什么"鸟的天堂"会成为鸟的天堂——和谐!

[多层次,多形式,一遍又一遍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既丰富了语言库存,又训练了语感,陶冶了情操.]

四,拓展延伸,学科整合.

1,同学们,"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用演示文稿给"鸟的天堂"这个风景区做一个广告.

2,展示交流.

3,同学们,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了鸟的天堂.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象今天这样,用自己的真情,真心感受,感受小鸟的快乐,珍爱自然的美丽,创造和谐的环境.

[此环节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二是使课文内容得以拓展,充分体现"用教材教"的新课程理念.]

板书:

榕树大茂盛

3.鸟的天堂和谐

鸟多欢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了解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2.练习朗读,体会作者游玩时愉悦的心情.

二,学习第二段

1.投影出示课文插图,读读描写大榕树的句子:

(1)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

2.理解重点语句,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3.指导朗读.

4.小结:

这一段作者由"远"及"近"地对榕树的大小,它的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这是静态描写.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大家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再读讨论:

作者是怎样描写众鸟纷飞的活动情景的标出有关语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3.感情朗读,体会这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4.小结:

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鸟的活动——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动态的鸟,构成了一幅"百鸟图".是对事物变化活动的描述,这是动态描写.

四,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第四段,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什么.

2.理解重点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3.感情朗读.

五,围绕重点,学习表达方法

我们知道这篇课文按游览路线写了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两天的记游,重点不同,方法也不同.那么作者是怎样来写所见所闻的,我们一起来研究.

1.默读课文相关部分,思考:

(1)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和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

(2)这棵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3)文中哪些地方是静态描写哪些地方是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讨论交流

六,总结

1.总结全文,归纳中心.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七,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请你把它抄下来.

3."鸟的天堂"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搜集一些有关材料,为导游写一篇解说词.

重要环节说明

[上课开始就让学生融入到本节课的网络环境之中,解决自己自己质疑课题时产生的疑问,为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入文本奠定了基础.]

[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内容不是很深奥,学生初读后对课文会有所领悟.但是对于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不深.因此,给学生以导读提示,帮助他们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维其如此,后面的教学才能顺利开展.]

教学反思

《鸟的天堂》确实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精品佳作,尤其是在大力提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今天.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探究,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实质: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这儿生态环境好,人们保护意识强.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真是一举两得.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讨论,感受榕树的美丽,体会群鸟纷飞的热闹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多媒体课件展示。

二、引导学习

1、昨天我们学习了《鸟的天堂》,知道了作者去了两次鸟的天堂,在离开的时候,产生了这样的感受:“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2、轻读这段感受,试着围绕感受提几个问题,让大家一块讨论讨论。

3、学生自由提问。

4、教师小结:

⑴ 作者为什么感到“留恋”?

⑵ 为什么说是作者的眼睛“骗”了他?

⑶ 两个“鸟的天堂”,为什么第一个加引号,第二个却不加?

⑷ 那儿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三、学生自主学习

边读边划边注释,也可相互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四、汇报交流,品读感悟

1、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下列句子,体会榕树的大、美,鸟的多、欢:

⑴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⑵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⑶ 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⑷ 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2、渗透训练:

⑴ 这儿的鸟真多,生活真快乐,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⑵ “应接不暇”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你在生活中遇到那些事让你应接不暇?

3、引导讨论:

那儿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⑴ 环境幽美,榕树大;

⑵ 气候宜人,四季如春,鸟食丰富;

⑶ 人们注意保护等。

4、对照所提问题品读解难。

五、拓展延伸

1、1933年巴金游后写下《鸟的天堂》,1982年又亲笔题写“小鸟天堂”几字,使广东新会市天马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2、用一句话表达你此时的心情。

3、小组为单位自由搭配,扮演“游客”“导游”介绍游玩“鸟的天堂”。

4、来自网上的最新消息:由于当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小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大量的鸟儿飞向他方……

5、亲爱的同学们,当你看到“鸟的天堂”被破坏,你最想在网上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树:大、美

鸟的天堂  喜爱 赞美

鸟:多、欢

【专家点评】

教师在学生学得最开心高兴的时候,及时地泼一盘冷水,让学生在情感上受不了——这么好的“鸟的天堂”居然被破坏,从而产生积极的想说的愿望,表达成为学生内心真情的流露,教学效果较好。

整体总评:

1、努力实现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

2、拓宽教学内容,引进课程资源。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外延是等同的,教师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试着做导游,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读书、探讨的积极性,有意识地加强了课内外的联系。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篇9

一、比较组词语

坡副泊 玻逼拍     朴堆恋 扑推峦

二、按句意选择恰当的词语

展示 裂缝 颤动 陆续 留恋 茂盛

1、先先后后,时断时续。             

2、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细缝。          

3、不忍舍弃或离开。               

4、清楚地摆出来让人欣赏,明显表现出来使人知道。 

5、植物长得多而茁壮。              

6、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篇10

作者:颜国仁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教学目标

1.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

2.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3.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教学重点:

利用网络自主探究,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对网上各种信息源的比较筛选,及学生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效率问题。

教学准备:

1.学习课文《鸟的天堂》,激发学生对“鸟的天堂”的兴趣,使其能自主提出问题,产生较强烈的阅读需要。

2.网络资源的配置:网络课件、网络教室、作为网络课件运行主要平台的局域网主机服务器、可供访问Internet的互联网接入设备。

3.网络课件的制作:网页文件格式、上传至局域网服务器或Internet网站、包含BBS论坛、作必要的信息代理。

教学过程:

1.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随巴金爷爷浏览了“鸟的天堂”,那“鸟的天堂”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2.提出活动内容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本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3.设疑

面对这个任务,大家有哪些困难呢?对鸟的天堂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解说词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

鸟的天堂的具体地址在哪儿

鸟的天堂的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鸟的天堂最初是怎样形成的

鸟的天堂里有哪些种类的鸟

人们是怎样保护鸟儿的……

这些问题在网上都有答案。今天,我们就到网上去查找并解决这些问题,好吗?请大家打开D:/鸟的天堂

4、指导使用网络课件

熟悉课件界面,提示本地资源的索引位置和搜索引擎的使用,指导利用BBS论坛共享信息资源及组际、师生间交流。

5、组织指导

.学生按共同的阅读兴趣自愿组合,以二至四人为一小组,组成学习共同体。

.小组讨论,确定小组活动具体目标。

.小组组内分工、组织协作

6、自主探究

1).各小组根据本组目标,展开自主探究性网络阅读

根据本地资源索引,阅读校园网资源库中的资料

利用网络课件中提供的搜索引擎,访问国际互联网,查找所需资料

进入BBS论坛,将搜集的资料粘贴于BBS与他人共享,或阅读他人提供的资料

在BBS中进行组际交流或师生交流,质疑、交流想法、组织协作

2).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在充分分析评判的基础上筛选出有效信息。

3).各小组根据资料尝试撰写解说词。

7、总结评价

1).完成解说词的写作,将其修改后发表于作业展示区。

2).阅读和评价作业展示区中的作品。各小组对本次活动进行自我总结评价,并进行小组间的经验交流。

3).在老师的组织帮助下整理好本次活动材料,制作网页并上传。

.对作业展示区的作品发表评论,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

.对本次活动总结评价,组织学生将本次活动成果及有关材料、记录制作成网页上传至学校网站,进行网络展示。

.帮助学生归纳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多尝试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体获取信息,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篇11

濮院镇小郑惊女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两次经过了“鸟的天堂”,两次见到了不同的情景。谁能具体地来说一说。学生答。师板书:树鸟

2、谁见过大树?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描绘一下你见到过的大树。

3、这样的大树,或者比这更大的树,你还想看吗?

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

1、你是以怎样的心情来看大树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看大树的?请大家自由读第二段,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看大树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这一点的?说出自己的理由。

2、学生读。

3、交流

说理由时,就势读相关的语句。

三、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1、作者是这样看大树的,那他又是怎样写大树的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段,边读边想,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树的大?并说说你对这些句子的体会。

2、学生品读。

3、反馈。只要言之有理,就给予肯定,并指导朗读相关的句子。

四、多元解读,积淀语感

1、请你再读读第二段,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把它划下来,反复读一读,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2、出示:

a、那么多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着重理解体悟“一簇”“堆”“另一簇”“一点儿缝隙”

把这棵大榕数的枝叶繁茂,生命力旺盛的景象写出来了。

b、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绿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颤动”在这里指的是什么?

“颤动”是怎样的动?

写话练习:这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仿佛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这是一棵已经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榕数,而此时,我们感受到的不是榕数的,而是它的。

师:是啊,榕树的叶子太绿了,绿得耀眼,绿得发亮。在微风的吹拂下,我们仿佛看到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小精灵在跳跃,是那么的充满活力,那么的生机勃勃。这是作者对大榕树显示出的那种勃勃生机的赞美,这是作者对大榕树显示出的旺盛生命力的高度赞美。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读读这一句。

3、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你对这棵大榕树的感受。

板书:美丽奇特

五、拓展延伸,丰富语感

1、朋友说,这棵大榕树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棵树上栖息生活。真的如此吗?请你读读课文第三段,找到相关的句子,并能用这个句子说一说:

啊!这的确是个“鸟的天堂”,你看:

2、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你对这棵大榕树的感受。

3、同学们,你想感受一下这群鸟欢闹的热闹景象吗?课件展示,音乐欣赏。

4、配乐朗读。谁想跟着音乐来朗诵。

5、课文学好了,你有什么感受吗?你想对大榕树,对鸟的天堂,对鸟说些什么吗?有感而发,请你把想说的话写在这幅画的下面。

六、总结:今天我们读了《鸟的天堂》一课,领略了我们南国的奇异风光,欣赏了美丽奇特的大榕树,感受了众鸟欢闹的景象。同学们,读书能使人聪明,读书能使人长见识。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篇12

梁西发作

上课老师广东汪秀梅

课堂实录

鸟的天堂

广东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汪秀梅

一,导入:

知道汪老师从哪里来吗?听到广东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课件展示广东的特产。

出示巴金的一句话引入课堂:

二,1师配乐讲述一个关于大榕树的传说。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地方,才能陈伟鸟的天堂阿?

带着感受读课题。

2,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做巢/树梢/应接不暇/兴奋/不可计数

正音:兴奋

理解应接不暇

指导学生字:巢/梢/暇

3,根据昨天的预习和阅读提示,来说说课文写的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两次去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提示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4,快速浏览课文,两次去鸟的天堂,作者有什么感慨?

学生:读课文最后一句。指导读,齐读。

老师:大家读这句话,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学生:鸟的天堂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

老师: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第二次到鸟的天堂看到了鸟相信了,所以第二次不加引号。

老师:这是怎样的一棵怎样的榕树啊,让我们伴着夕阳的余晖,走进这株大榕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

老师:配乐朗读1——9自然段。

学生:闭眼听。

老师:你仿佛看到一颗怎样的树?

学生:这是一株非常大的树

老师:请你把大写到黑板上,

学生:这是一株非常绿的树

老师:写道黑板上

学生:生机勃勃

老师:写道黑板上

学生:茂盛

老师:写道黑板上

老师:当作者看到这株大榕树的时候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学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老师:板书,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这是作者真切的感受,再读。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默读课文的——9自然段,可以动笔标注出来。

学生:交流朗读

老师:巴金走过世界上很多地方,他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榕树,可见榕树之大。

学生:读我有机会看到他的真面目那句。

老师:课件出示这句话,再读,谁有新的发现?

学生:由不可计数和真是谈理解,感受到这是一株大榕树。

老师:就读出是“一株”的感觉

学生:分别找几个同学读。

老师:把你的体会带进去,都读读这句话。

学生:自由读

老师:为什么不可计数?这跟他的生长特点有关。找相关句子读一读。

学生:读枝上生根的句子。

老师:展示课件,介绍理解榕树之大,气根之多,和会场相比,相当于20个会场。

生:赞叹“哇”

师:把你的赞叹用一个词来表达出来。

学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老师:听过“独木成林这个词语,这棵树形成了独木成林的奇观。

学生:再读这句话

老师:还有哪里具体写出了大?

学生:树枝卧在水面上,结合“卧佛”理解大。

老师:一个卧字仿佛让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感受并把感受读出来。

老师:一齐轻轻的读。

学生:齐读。

老师:多么生动巧妙的一个卧阿,让我们再次走进这种榕树,引读“我们的船……”

老师:继续交流,作者还怎样写出了这些特点?

学生:交流。

老师:重点句子“全部生命力”那句。怎样给我们看?

学生:展示。

老师:引读这段话。从哪里还能体会到他的生机勃勃?

学生:指名读,轻轻自读。指名读

老师:同学们注意到这个“似乎”,现在把似乎去掉,指名读,你觉得有似乎跟没有似乎怎么样?

学生:似乎是好像的意思

老师:前面是看到的,似乎那里是想到的,指名读,把这种似有似无的神秘感读出来。

学生:读句子。

老师:同学们,读这句话你有疑问马?

学生:为什么有新的生命力在颤动?

老师:借助你的生活经验,交流想想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感受?

学生:生命涌动之美

老师:好,你来读读这句话。

学生:我觉得颤动还有一个意思,可能要刮风,一闪一闪的,让人感到颤动。

老师:把你感到这一闪一闪的感觉读出来。

学生:朗读。

老师:引读这段话。

老师:过渡语:……作者的心在动,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你们的心也在动。

老师:引读“榕树正是茂盛的时期……南国的树。”好的东西想不想积累下来,给大家一些时间,看谁记住的最多。

学生:默记。

老师:把你喜欢的,记住的诵读给我们听。配乐诵读。

学生:因学生没有举手,师起头齐背。

老师:介绍那里的村民对树和鸟的保护,假如你就是第一只飞到这里来的仙鹤,你要怎样召唤你的同伴来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学生:练笔。

老师:提示,可以用文中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学生:交流。

三,引向读鸟。

今天我们在鸟的天堂没有看到一只鸟,第二天清晨,我们再去,就听到了……

小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文学巨匠巴金又将带我们走进这鸟的天堂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原文地址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篇13

佚名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学习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

3.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理解课题的含义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练习中词语的意思。

按照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的主要意思。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题含义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给课文分段并归纳各段段意。

三、教学过程

初读课文,了解课题含义及课文主要内容。

1.解题。

板书课题后,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天堂常用来比喻什么?

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今天我们将和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到“鸟的天堂”去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

2.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课后词语的意思。

3.检查学生自学字、词情况。

研究课文的写作顺序。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

每次去都看到了什么景物?每次去时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用“△”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的段意。

2.听完教师范读课文后,学生回答思考题。

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两次。第一次是在黄昏,第二次是在早晨。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没有见到一只鸟,认为“鸟的天堂”里没有鸟,有些失望。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感到“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因为作者两次去时看到的景物不同,所以思想认识会有这样的变化。课文按作者游览顺序记叙,可以分为四段来理解。第1段<第1至4自然段>:讲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第2段<第5至9自然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色。第3段<第10至13自然段>:讲作者和朋友们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情景。第4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习第1、2段课文内容。

认识事物的静态,感受“鸟的天堂”的静态美。

理解课文,能说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事物的静态,感受“鸟的天堂”的静态美。

理解课文,能说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学习课文第1段。

1.指名学生读第1段。

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

2.课文是怎样描写“我们”出游的时间和心情的?

小结:晚饭后我们划船去玩。

学习课文第2段。

1.学生默读第2段。思考,讨论。

我们第一次出游,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什么?

大榕树。)

这段课文中主要描写了大榕树什么特点?

课文里哪些地方说明榕树大?

课文里哪些地方又写了榕树的美呢?

作者对这棵大榕对流露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些句子里体会出来的?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7、8自然段。

指名读第9自然段。思考:作者说“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指导背诵第7、8自然段。

小结:我们随着作者第一次经过了“鸟的天堂”,看到了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它枝繁叶茂,长有许多枝,静静地卧在水面上,充满着无限的生命力。作者从榕树的大,以及枝干、叶的形状、颜色、榕树的位置等方面来描写。这样的描写叫什么?我们通过这部分课文的学习已经欣赏到了一幅美丽的静态图。作者感到遗憾的是: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却没有看到一只鸟。

作业。

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第3、4段。

认识事物的动态,感受“鸟的天堂”的动态美。

理解课文,能说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事物的动态,感受“鸟的天堂”的动态美。

理解课文,能说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教程

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对大榕树进行静态描写的?

学习第3段课文。

1.分组朗读课文第10、11、12、13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与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

2.指名四人各读10、11、12、13自然段。

3.思考、交流:

作者和朋友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把作者描写树上变得热闹了、鸟的大小、颜色、动作的句子画在书上,读出来。

3.作者看到这么多大小不一、颜色各异、动作千姿百态的鸟后,有什么感受?

4.“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细节描写,说说这段描写表现了什么?

小结:这一段课文,作者不仅描写了鸟的大小、颜色,而且着重描写了鸟的活动,描写了事物的动态,展示了一幅鸟的天堂的动态美的图画。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3段课文,体会鸟的天堂的动态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课文第4段。

1.指名学生读第4段。

2.“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一句中的“回头看”是什么意思?

3.读句子“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昨天不是没有鸟而是我的眼睛没有看到,因为去的时间是黄昏,鸟都栖息了,再加上大榕树的枝叶繁茂,所以没有看到。而第二次是早晨去的,鸟都欢快地飞出来。作者见到的确实是鸟的天堂。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指的是茂盛的大榕树。第二个不加引号,是用天堂来比喻这里对鸟儿的栖息繁衍再合适不过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

4.用留恋、赞美的语气齐读最后一段。

5.作者在文章第一部分里写“‘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在文章的结尾时又说:“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样写有什么巧妙的用心?

学生闭上眼睛,老师放配乐朗诵全课文录音,让学生边欣赏边回忆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听后,讨论:

为什么这株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为了更好地保护鸟类,不破坏美好的自然环境,我们该怎么做?学完这篇课文后,在这个问题上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2.下面请同学们做练习。

小结:巴金爷爷的这篇文章很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喜爱、留恋、赞美之情。文中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有静有动,相映成趣,给我们留下了极为美好的印象。文中有许多片段写得极为精彩,希望同学们把这篇文章背诵下来。

作业。

1.建议把这篇课文背诵下来。

2.用“陆续”、“应接不暇”两个词语造句,写在作业本上。◆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篇14

【教材内容】《鸟的天堂》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学情分析】本课语言优美,层次清晰,无疑是一篇有利于训练学生朗读和熏陶情感的好文章。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基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

2、根据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学组织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获取基本的语文素养,并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⑴ 通过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物的对比,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⑵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

2、教学难点:通过反复朗读,理解重点句子,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

提问:“天堂”用来比喻什么?

2、

提问:“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3、

看,鸟儿们飞啊,叫啊,它们生活得多么自由,多么快活啊!这里就是鸟的天堂。今天,我们就跟随着我国的著名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去欣赏这鸟的天堂。

二、自学生字、新词,初读课文

1、生初读课文:

自学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2、出示生字卡片:

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指名分段读课文,边听边想:

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

4、汇报,交流。

三、学习1~4自然段

1、自由朗读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这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赏析好句:

“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这里把什么比做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指导朗读。

四、总结

“我们”一起出去游玩,这一次有没有看到“鸟的天堂”呢?“鸟的天堂”又是怎样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抓住重点,读中感悟,以悟促读

1、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象,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2、交流大榕树部分:

⑴ 指名读5~9自然段:

说说文中主要描写了大榕树的什么特点?

⑵ 课文里哪些地方说明榕树大?

“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

⑶ 课文哪些地方是写榕树的美的呢?

“一部分树枝才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⑷ 作者对这棵大榕树流露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

⑸ 有感情地朗读5~9自然段。

3、交流鸟的文段:

⑴ 自由读10~13自然段,想想:作者这是第几次去鸟的天堂?他这次看到了什么?

⑵ 说说这里的鸟有什么特点?

⑶ 哪些句子体现鸟多?哪些句子体现出鸟欢呢?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那歌声真好听。”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在扑翅膀。”

⑷ 今天所看到的一切,让我对鸟的天堂有了新的认识。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4、有感情地朗读10~13自然段。

5、这里的鸟为什么这么多?这么快乐?

三、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通过学习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课文中展示了人与自然,树与鸟和谐相处的行为之美,难怪巴金爷爷说“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让我们共同期盼:这样的鸟的天堂再多一些吧!

【板书设计】

3、鸟的天堂

大榕树   鸟

形状、数量、颜色变化、声音、动作

静态    动态

【相关练习】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到地上,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看,就像。

2、那的颜色,地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在。

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看清楚了这一只,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又飞起来了。

4、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篇1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运用好词好句,学会写简短的解说词。

2、能力目标: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欣赏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媒体的运用ppt课件

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师:相传在四百年前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有块泥潭小岛,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优美便衔来一根榕树枝,说也奇怪这棵榕树很快的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浮动的绿洲。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成千上万只仙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嘎嘎呼唤,翩翩起舞,凌空翱翔,野趣盎然,蔚为壮观。那一片和鸣谐调的天籁之声,“人间那得几回闻”,成了南国的一道奇观——鸟的天堂。板书课题《鸟的天堂》。

2、释题:理解“天堂”(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小鸟的乐园)。你认为什么样的地方才能成为“天堂”(环境优美,物产丰富)带着这种美的感受读一读课题:《鸟的天堂》

3、质疑:“鸟的天堂”指什么?为什么叫“鸟的天堂”?通过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读,把课文读通读顺,注意发音,难写的字要留意;整体感知课文,初知大意,同时着重思考以下问题: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每次看到了什么?

次序时间作者见到了什么作者的感慨

(三)自主感悟

a:品读“美丽奇特的大榕树”

在学生整体感知后,进行自主阅读,要求:找出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各抒己见。

1、师板书(画一棵榕树)一株榕树便天堂,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观看视频资料)

2、你看到了一颗怎样的树?(大、绿、茂盛、生机勃勃……)要求学生把他想到的写在黑板榕树上。

3、作者看了榕树后有什么感慨?(板书:“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4、认真读读课文1—9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1)大的特点: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茂盛的榕树,看不见主干在什么地方。

师:四百多年前,河中一个泥墩、一棵榕树长期繁衍,形成枝叶覆盖1万多平方米。相当于150个多媒体教室那么大)(哇!)

师:称赞它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我有机会看请他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面上,伸进泥土里。

教师结合课件介绍画面

师:称赞它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师:怎样理解“卧”?

师:称赞它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齐读第7自然段。

(2)生命力旺盛的特点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四:总结。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篇16

章,不但文笔优美,而且包含哲理:只要人类尊重自然,大自然就会给人类以丰厚的回报,鸟的天堂这一人间奇景的产生,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内涵,给“小鸟天堂”网站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给这次活动增添了许多人文气息。

2、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要想让学生有自由的发挥,就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适度的空间。网络资源的利用,突破了语文学习活动原有的封闭状态,把学习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在这里,学生的身心是完全放松的,他们可以自由自在地了解关于“小鸟天堂”的一切知识,如“小鸟天堂”的历史、名称的由来、现在的状况及以后的发展等。这种获取知识的方式是主动的,是出于学生自己的需求,它比灌输式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

3、突出了学科间的融合。通过网络,学生不但可以看到群鸟齐舞、百鸟归巢的动人景象,还可以听到各种鸟的动人歌声。在这一过程中,又要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创作交流时,还要与老师、同学进行口语交际。所以这一活动,充分体现了语文与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课程的融合。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及互助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通过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考,学生对于课文中蕴含的人文内涵的体会也更加深刻了。这一过程,真正达到了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4、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统一。小学语文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儿童的天性,诱发儿童的灵性,鼓励儿童的创造性。学生自编导游词或广告词、歌词、诗歌、对联等,给了学生广阔的自由空间,既是一种尊重,又是一次创造潜能释放的机会。小学语文的工具性,是语文本体的核心,从学生的成果看,学生的语言实践既充分,又富有个性化,一则一则广告词是学生生命的灵动,更是锤炼语言,领悟语言规律的展示。

综合性和整体性体现在所创设的任务背景空间大,综合性强,有利于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也有利于超越语文、超越自我

5、活动形式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教师设置了“征稿招聘会”的模拟情境,让学生在竞争和游戏中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鸟勋章”和聘书的颁发更加激发了学生乐于表现、乐于竞争的心理,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兴味盎然、意犹未尽。

然而,由于教师经验不足,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诸多不尽人意之处:

以上就是关于文章鸟的天堂课堂实录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工作顺利。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