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时间:2023-04-04 20:45:32 作者:教学文档 字数:52590字

范文小一网整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旨在帮助更多人解决教学困扰,文章仅供参考,具体需要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有所帮助,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相关文章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吧。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篇1

【学习目标】

知识: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能力:1、通过对世界现行货币的调查、了解并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角度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货币,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同时培养学生对我国纸币的爱护和尊重。

【高考考点】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货币的主要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学习重点】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

【学习难点】纸币的发行规律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活动探究

【学习过程】

自学预习

1、商品是用于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结合这个定义,我们认为,作为商品应具备的两个条件分别是:、。商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基本属性,其中能够满足人们_________________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商品交换的本质是买卖双方的___________的交换。

2、货币既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圣贤发明的,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产物。最初的商品交换是________________,之后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出现了一种人们普遍接受的_______________,再后来是因其自身的优点和特点而逐步地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了,即是产生了。

3、货币的职能包括:基本职能和其他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有:、

。货币的其他职能有:、、。货币的职能是,即的体现。

4、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所具有的和其他一切大小的职能。通过一定数量的表现出来的商品的,叫做商品的。货币之所以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它有。货币充当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

5、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货币充当的职能。此时,是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而必须用货币。当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出现时便不再是物物交换,而是。其公式是————。

6、货币的演变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其中的纸币是由_____发行的、_____使用的_____。纸币可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和的职能。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______________为限度。这个限度,用公式表示为:

除以。如果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的物价上涨,即。与此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叫。它表现为物价______、下跌,通常伴随着_________出现。

有效训练要求: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后同学间或小组内互批,找出问题,并商量解决。

题号1234567

答案

1、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①中国东北的原始森林②自产自销的蔬菜③商店里卖的衣服

④赠送同学的生日礼物⑤中国向受灾国提供的紧急援助物资⑥家庭用的电、自来水

a①②b③④⑤c③⑥d②③⑥

2、不同的使用价值可以相交换是因为它们有共同的东西。这“共同的东西”应是

a都有交换价值b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c都是商品d都有使用价值,即有用性

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这表明

①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已不是商品②货币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

③货币是财富的象征④货币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小张在商店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50元,实际支付40元。在这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支付手段b.流通手段c.价值手段d.贮藏手段

5、决定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是

①待售商品的数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货币的流通速度④居民货币持有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假定某国全年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额为30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为6次,通货膨胀率为5%,当年该国发行的纸币是

a.5250亿元b.5500亿元c.4750亿元d.5000亿元

7、下列对人民币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②它能代替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③它的发行量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④它是商品.可以与一切商品相交换

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那么,商品生产者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商品卖出去从而实现这一跳跃?

【我的疑问】:

参考答案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

自学预习

1、用于交换、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交换;使用价值、价值;某种需要、价值;劳动。

2、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贵金属金银、一般等价物、货币。

3、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4、表现、衡量、商品价值;货币、价值、价格;商品、价值;观念上的货币。

5、商品交换的媒介、现实的、商品流通;商品、货币、商品。

6、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国家、强制、价值符号;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流通中的金属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全面、持续、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全面、持续、经济衰退。

有效训练要求: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后同学间或小组内互批,找出问题,并商量解决。

题号1234567

答案dbdbaab

8、应该在科学的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生产适销对路的、质量上乘的商品。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篇2

【教学目标】:

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

【学习要求】:

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理解:货币的概念,本质及其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理解: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了解:货币的其他职能了解:纸币产生的原因。纸币的含义,优点及发行规律

了解:货币流通公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重难点】

理解:货币的概念,本质及其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理解: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师生研讨】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商品

1、商品的含义:

2、商品的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概念:

商品的价值: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含义:

货币产生的标志:

贵金属金银的优点:

货币的本质是:

3、货币的职能

两个基本职能——

a、价值尺度职能

◆含义:

原因: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

b、流通手段:

◆含义:

◆要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时必须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其他职能:

◆注意:区分观念的货币、现实的货币、足值的货币。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物价上涨幅度=多发行的货币/实际需要的货币

货币贬值幅度=多发行的货币/实际发行的货币

纸币

1、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纸币的产生:

纸币的含义:

2、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如果不相符,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指的是

原因:

危害:

通货紧缩是

表现:

危害:

3.电子货币

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

1.国外有人将野外小溪、瀑布、小河流水、鸟鸣等声音录下来,复制出录音带高价在城里出售,卖“声音”卖出了财路。录制的声音之所以能成为商品,是因为()

a.自然物品可以直接作为商品出售

b.它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c.它凝结了人类劳动并用于交换

d.它能给人以精神享受

2.在商场柜台上,一台彩电标价XX元。这XX元是()

①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②现实的货币③观念中的货币④商品的价值⑤商品的价格

a.①②④b.①②⑤

c.①③⑤d.②④

3.“商品一货币一商品”这个公式说明()

①在商品流通中,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②买和卖这两种行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可以分离,方便了交换③买和卖同时进行,一次成功④由于经过了中间环节,商品交换变得更困难

a.②③④b.①④

c.①③④d.①②

4.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5虚拟货币近年在互联网上扮演“货币”的角色。以腾讯q币为例,1元人民币可以购买一个q币,用户可以通过q币购买公司提供的等值服务,如购买qq秀商城中的商品等。腾讯q币是一种

a.特殊的商品b.价值符号c.一般等价物d.特殊的商品

二、观点辨析

有人认为,“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因此只有货币才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商品生产者重视商品质量的经济生活的依据

.国家发行的贵金属纪念币有没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用它可以购买商品吗?

纸币有没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政府可以规定它的购买力吗?为什么?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答案

1.c2.c3.d4a5d

商品流通就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但并不是只有货币才能充当商品交换媒介。在货币出现之前,其他一般等价物也充当过商品交换的媒介,在纸币出现以后,纸币也可以代替金属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纸币作为价值符号没有价值,由于国家的强制使用,纸币可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它的使用价值来自于国家的强制使用。

政府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和发行量,但政府不能规定它的购买力,因为纸币的购买力是由纸币发行规律决定的。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篇3

一.课标要求

○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

○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分析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是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的起始课,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货币既是生活所离不开的,也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货币的起源,剖析了货币的本质,解释了货币的职能,引出了纸币及电子货币的相关知识。而货币与商品紧密联系在一起,讲货币就不能不涉及商品,因此本框还涉及到商品、商品的价格等内容。

三.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商品的含义

○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

○理解货币的本质

○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知道货币还有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

○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从一个具体材料入手,通过简要概括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货币出现的必然性,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培养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对货币含义的理性认识。

通过简要说明纸币的含义和作用,懂得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并了解爱护和正确使用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提高鉴别假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公平竞争等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货币的基本职能。

2.难点: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五.教学方法

1.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探究。

2.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得买东西,我们拿什么买东西呢?钱。钱是俗称,在经济学里我们称之为货币。一张小小的纸片为什么竟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可以购买各种商品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来了解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货币的本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用钱也就是货币买来我们需要的东西,比如同学们需要的书、本、电脑,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商品。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商品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它们和母亲亲手为你织的毛衣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作为商品,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要用于交换。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要购买商品呢?我们买东西要考虑哪些因素呢?所有这些因素用可以用哪一个成语来概括?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物美价廉。这就涉及到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

在现代生活中,购买商品需要货币,商品和货币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但并不是从古到今人们都用货币购买商品,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货币产生的历史。

2.货币的产生

引导学生讨论“教材p4探究活动二”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货币产生的四个阶段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的交易活动主要是一种物物交换,当时的交换非常偶然,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物品品种很少。

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交换越来越频繁,交换范围越来越广,交换难度也越来越大,经常出现“教材p4探究活动二”所描述的情况。

为了克服这些弊端,人们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先把自己的物品换成市场上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然后再用这种商品去换回自己所需的东西,这些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被称作“一般等价物”。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商品充当过一般等价物,如贝壳、龟壳、皮革、布帛、牲畜等。

但问题又出现了,如贝壳,比较小,容易碎,大宗交易非常不方便;牲畜会老,会死亡;布帛容易污染破碎,携带不方便。后来,金银由于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优点,逐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货币

3.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为什么那么神奇,可以换回我们需要的任何商品呢?这就使我们有必要了解货币的职能,也就是货币的作用。我们通过设计一个情景解决这一问题:

【情景】七年后,你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假设每个月工资XX元。201x年8月,在你努力工作了一个月后,你拿到了你人生的第一笔工资XX元,说说你的打算?

【学生答1】交给父母

【师点评】这类同学是很典型的中国式孝顺子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相信他们一定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学生答2】自己放家里存起来,以备需要

【师点评】这类同学应该是对生活很有计划的人,相信他们的人生道路会在平稳中前进,但要注意钱的安全性。

【学生答3】买一点股票,开始投资实战

【师点评】这类同学很有投资头脑,相信他们在生活中能抓住属于你的机会。

【学生答4】到市场享受用自己赚来的钱购物的乐趣

【师点评】这类同学是生活的乐观派,也是拉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

【问题】到市场买什么?大概花多少钱?

【学生答4续】300元给爸爸买一块手表,200元给妈妈买件衣服,100给自己买一件衣服,还剩1400元。

【问题】如果你在离开市场时,又发现了一个自己梦寐以求的笔记本电脑,标价3000元,你怎么办?

【学生答4续】下个月再买;如果有信用卡,现在就可以先透支1600元,下个月再还钱……

【师归纳】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在同学们的这些选择中货币分别发挥了它的什么职能:

XX元存起来——退出流通领域,作为财富保存起来——贮藏手段>

买一些股票,300元买手表,200元给妈妈买件衣服,100元给自己买一件衣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流通手段标价3000元——标明笔记本电脑价值大小——价值尺度——观念中的货币

工资XX元、透支1600元——非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支付有时间差——支付手段

【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商品交易范围越来越大,慢慢超出了国界,这是货币产生了另一种职能——世界货币。

所列知识)

货币的职能

1.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a.含义b.价格c.观念中的货币

流通手段a.含义b.商品流通的含义及公式c.现实的货币

在此引导学生讨论“教材p6探究活动二”。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是卖的阶段,“货币----商品”是买的阶段,卖不出去,就没有买回来的实力。卖不出去的商品达到一定程度,商品所有者就会破产倒闭,因此,人们把卖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一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一定是商品所有者。这就意味着商品生产者只有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才能够卖出去。这是市场的要求,商品生产者必须要有诚信意识,靠产品质量和服务在竞争中获胜,否则必被淘汰。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能够与一切商品相交换,是不是意味着流通中的货币量越多越好?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不是,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它主要由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的流通速度所决定的。

用公式表示

商品价格总额

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

货币的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越来越频繁,金属货币也出现了一些缺陷,于是代替金银行使流通手段职能的纸币出现了。为什么小小一张纸币有这样的功用?这主要是因为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也就是说国家用强制力赋予纸币这样神奇的力量。

纸币

1、含义: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国家用强制力赋予纸币这样神奇的力量,那么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能不能任意发行呢?我们已经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会“钱不值钱”了,引起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相反如果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想买东西,可手上没钱,造成通货紧缩。

而且每个国家的纸币都是用先进的技术和特制的纸张制造出来的,国家为什么要费那么多力气制造这些纸币呢?主要是为了防止假币的流行。

假币有什么危害?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对国家而言,假币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造成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人民币的声誉,制约了人民币进一步走向世界;对个人而言,会使自身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犯罪分子为什么要制造假币呢?是希望有更多的钱,但俗话说得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四.正确对待货币

我们现在处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有许多人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是万能的,能够买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但真的拥有了金钱就拥有一切吗?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快乐、健康、自由、亲情、亲情、友情、幸福等,都是用金钱无法真正买来的,如果这些都需要金钱来维系,那么人活在世界上真的太悲哀了。

那是不是“金钱就是万恶之源”,不断在引诱人们跳入邪恶的深渊,所以我们不应该拥有金钱呢?当然也不是,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金钱,有句话说得好,“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只是这些钱必须通过你的诚实劳动依法取得。

当你有钱的时候,那能不能任意的挥霍呢?刚才已经提到了,凡事要有“度”,要用钱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

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如果我们到市场购买大宗东西,除了携带大量现金外,是否还有其他方式付款?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如信用卡、支票、汇票等。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银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实现,出现了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储存、转账、购买、支付的电子货币,人们越来越多地借助于银行的电子计算机系统完成自动转账业务。

五.电子货币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从货币的起源入手,共同探讨了货币的本质、职能及纸币、电子货币的相关知识,同时又涉及到商品、商品的价格等内容。通过以上对货币神秘面纱的逐步揭开,我们应该在正确认识货币的基础上,合法地获取它,合理地利用它,做金钱的主人。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篇4

第一部分设计思路

现实生活中,商品、货币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刚刚踏入高中生活的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活知识,对商品、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形成了基本的感性认识,但是怎样才能使这种认识从感性走向理性呢?结合高一学生特点和本框题的特点,在设计教案时,我着重创设一些生活情景,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体验、师生的对话中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老师的洋洋洒洒、宏论滔滔,侧重于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似的课堂中感悟经济道理,透过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自我思考中形成对商品、货币等经济现象的理性认识。

第二部分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货币的本质,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理解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与金属货币的联系和区别。

过程与方法:

从现象入手,体验商品交换的简单过程,理解货币出现的必然性,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培养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对货币含义及本质的理性认识,使其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感受生活现象,使学生懂得制贩假币是违法行为,并了解爱护和正确使用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提高鉴别假钞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为树立科学的金钱观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货币的本质、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纸币的发行规律和正确对待金钱

教学难点:

货币的本质、纸币的发行规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和探究。

谈话教学法。教师层层设疑,学生层层追疑,达到步步释疑。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

情景激疑

请同学们欣赏白居易的诗歌《卖炭翁》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含义

师生对话: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购买各种各样的物品,这些需要购买的物品我们把它们通称为商品。请同学们从《卖炭翁》这首诗中,找出可以称为商品的东西。

生:炭、衣裳、食物、红纱、绫。

师:好,除了这些物品之外,这首诗里还有哪些物品?

生:还有牛、炭车。

师:为什么牛和炭车不是商品而炭和食物等却是商品呢?

设计思路:在师生对话中,老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概括出商品的共同特征:第一,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第二,劳动产品必须是用于交换的,从而得出商品的含义: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货币

货币的产生

现实生活中,购买任何商品都需要货币,与之相对应,卖炭翁说:卖炭得钱何所营?即出卖商品是可以得到货币的,看来商品和货币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果真如此吗,有了商品就有了货币?当然不是,我们来看一下货币的产生过程。

活动一:现代学生版“卖炭翁”表演

市场上的商品有:炭、衣服、粮食、贝壳、盐、黄金、白银等,学生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然后,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表演并解决问题。

情形一,卖炭翁家里的粮食很快就要吃完了,他想用炭换点粮食回去;恰好卖粮食的也想换点炭回家取暖。

学生表演之后,师生共同总结:最初的商品交换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我们把这种现象叫作偶然的物物交换。

情形二,卖炭翁“身上衣正单”而天寒,急需能够驱寒保暖的衣服,然而,卖衣服的这位大娘一家老小肚子尚且吃不饱,要炭何用!她想要粮食,而卖粮食的这位已经有炭了,他现在想要点盐,给生活一点滋味。

老师总结: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交换越来越频繁,交换范围越来越广,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扩大的物物交换。,在这个过程里,交换行为变得比较复杂,商品交换者想要实现自己的目的需要克服一系列的困难。

情形三,卖炭翁家里有了粮食果腹,有了衣服避寒,他又烧出了一车炭,换点什么比较好呢?大家争相说服他用炭换自己的东西,卖炭翁左思右想,反复比较之后,拿一车炭换了一些贝壳和粮食。

老师总结:在长期的交换过程中,人们找到了克服“商品——商品”交换困难的办法,这就是先把自己的东西换成市场上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然后再用这种商品去换回自己需要的东西。这种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便成为一般等价物,它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贝壳、牲畜等都充当过一般等价物。

情形四,随着买卖次数的增多,卖炭翁发现,如果把一车炭换成黄金或白银,就可以随时再用它们换回自己需要的东西,于是,他以后就总是用炭去换了黄金和白银。

老师总结:金银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逐步地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这时候,货币就产生了。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可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本质

多媒体逐步展示:

二、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职能

货币产生后,卖炭翁总是把炭换了黄金或白银,但是在交换的过程中,他也遇到了很多烦恼。

活动二:学生表演,模拟问价场景,感受货币的作用——货币价值尺度的职能。

卖炭翁在卖炭,不断有人来问价,有人问,木炭多少钱?另一个人问:竹炭多少钱?于是他不停地回答:木炭一两白银,竹炭二两白银。一会儿,他就口干舌燥了,旁边一个书生摸样的人给他出主意,拿张纸分别写上木炭和竹炭的价格放在炭车上,顾客自己看着标价牌就明白价格了。

表演结束后,设置问题,由学生交流讨论,教师适当进行引导:

哪种炭价值更大?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货币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货币能起到这种作用?

卖炭翁说出来的和标价牌上写的“木炭一两白银、竹炭二两白银”?表现的是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你有没有看到真实的货币?这表明什么?

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1: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原因在于它本身作为商品,具有价值。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

结论2: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如木炭一两白银。即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结论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

2、流通手段职能

材料:河南省中牟县是我国大蒜的一个重要生产区,这里的大蒜产量高、质量好,多年来名扬海内外。年中牟25万亩大蒜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达1000公斤,然而,短暂的喜悦过后,当地蒜农却陷入了丰收的苦恼中,今年的大蒜销售形势恶劣,市场上每斤大蒜报价4000元每吨,实际销售中,大蒜通常才卖到不足1元每斤,而且,伴随着新蒜的上市,大蒜的价格还在下跌,年春天,郑州市场的大蒜更是便宜到0、4元甚至0、3元,蒜农愁苦不堪。

阅读材料后,设置问题,由学生交流讨论,教师适当进行引导:

蒜农用大蒜换取货币,是最终目的还是一种手段?货币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与物物交换相比较,货币的出现对商品交换过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到年上半年,蒜农卖不掉大蒜,对他会有什么影响?他会不会接受观念上的货币?

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逐渐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1:蒜农用大蒜换取货币,并不是最终目的而只是再换取自己生活必须品的一种手段,可见,货币在这里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我们把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结论2:与物物交换相比较,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克服了商品交换过程中的诸多困难,使商品交换更加便利、通畅,对于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就是:商品──货币──商品。

结论3: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包括卖和买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商品所有者首先将自己的商品卖出去,取得一定数量的货币,然后再用货币买回自己需要的其他商品。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如果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中牟蒜农付出了许多辛劳,却在这个跳跃中摔了个大跟头。

结论4:蒜农不会接受观念上的货币,货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引导学生思考:从中牟蒜农的失利中,我们了解了商品所有者能否顺利卖出商品,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生存竞争。《卖炭翁》里的老人也“可怜身上衣正单”却“心忧炭贱愿天寒”。那么,请同学们结合现实生活为中牟蒜农以及所有的商品生产者想想办法:怎样才能实现商品——货币这一惊险的跳跃?

学生思考后回答: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保证产品质量,做好市场调查与分析,扩大销售渠道,做好售后服务等。

3、货币的一般职能

货币除了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三、纸币

1.纸币的产生

回忆货币的产生过程,我们发现人们在面对困难时,总会想出办法来解决;我们再来看货币的发展史,再一次领略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的智慧,感受“办法总比困难多”的魅力。

货币产生了,卖炭翁辛辛苦苦地烧了炭拉到市场上,小心翼翼地核查买家给他的黄金或者白银的成色、重量等,非常麻烦;于是就出现了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铸币。我国秦朝时秦始皇就统一了度量衡,到了唐朝,铸币都已经用了许多年了,白居易诗中的卖炭翁说“卖炭得钱何所营”,这个钱就是我手中的这种钱,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人们发现铸币逐渐磨损,成为不足值的货币,却并不影响它同足值的铸币一样使用。于是,人们就发明了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优点太多了,所以,纸币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而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银行计算机网络化的实现,出现了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帐、购买、支付的“电子货币”,人们越来越多地借助于银行的电子计算机系统完成自动转帐业务。

多媒体展示货币的发展史:金银——铸币——纸币——电子货币即信用货币

2.纸币的发行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纸币。

讨论:我国有很多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又使许多人无家可归,人民流离失所,国家遭受重创,经济损失达数百亿以上。为了弥补损失,尽快走出困境,国家要赶快大量发行纸币。

通过讨论,要使学生明白一个问题: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即货币的发行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

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或小于这个限度,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经济现象,势必会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通货膨胀,是指全面的、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很多,不仅仅与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通常伴随经济衰退出现。流通中货币相对不足会引发通货紧缩现象,导致商品零售价格出现持续负增长,从而导致企业生产能力过剩,生产经营者不敢投资,消费者不敢花钱,银行金融机构不敢贷款等现象,整个经济处于长期萧条的状况。

3、反对假币,爱护人民币

感受生活,提高认识:同学们,你遭遇过假币吗?当你和假币面对面时,你是怎么处理的?

最后明确:有一些不法之徒利欲熏心,通过制贩假币获取不义之财,这是严重破坏金融秩序的行为,必须依法予以严惩。可见,制贩假币既给我们造成了经济损失,干扰了国家金融秩序,其本人最终也难以逃脱法律的惩罚。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必须认识到,虽然金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物质条件,但我们应该做到“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决不能通过不法手段获得。同时,还要认识到,我们作为消费者,也要增强防范意识,学习一些辨识假币的知识。

人民币的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人民生活赖以维持和发展的血脉。爱护人民币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要做到不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不揉搓、毁坏人民币,而且,我们还要尽量影响周围的人爱护人民币。

名言共赏:

1.“你到一个国家所见到的第一件东西就是钞票,它就像一个国家的面子,马虎不得”。

2.商品社会里,纸币就是形象的“国家名片”。

效果体验

1.(年上海文综)二战期间,国家红十字会向纳粹集中营里的战俘提供一些食品、衣服、香烟等物品。战俘之间进行物品交换或用劳务换取物品的行为经常发生,交换中,香烟逐渐成为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物品,例如,1件衬衣值80只香烟,为他人洗一件衣服可换2只香烟等

请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简要回答:

(1)在这个故事中,香烟充当了什么角色?执行了哪些功能?

(2)为什么香烟从普通消费品变成了具有特殊功能的物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的理解和把握,并重点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答案:香烟在交换中充当了货币的角色。执行了交换媒介好计价单位的功能。直接的物物交换往往会使交换变得很不方便,因此客观上需要有一种商品能表现和衡量其它商品的价值,并被交易双方普遍接受。香烟具有体积小、质地均匀、便于携带存放、易于计量等特点,使它在集中营中从普遍消费品变成了具有特殊功能的物品。

2.货币在爱商品流通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对于货币的正确认识是

a、货币只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b、货币就是金银,金银就是货币

c、有商品交换就有货币

d、货币能够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

解析:该提直观地考查学生对货币这一知识点的系统把握,重在考查对知识的再现能力。a错在货币还有其他职能,b错在混淆了金银与货币的概念,c错在对货币的产生问题理解不到位。

答案:d

学生质疑与教师答疑

学生质疑:货币能充当价值尺度,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纸币是否也可以充当价值尺度呢?

教师答疑:货币之所以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也具有价值,因而就可以以自己的价值作为尺度来衡量其它商品的价值。这就正如尺子能够衡量物品的长短,是因为尺子本身有长度一样。而纸币只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它本身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也就不能充当价值尺度。我们一定要了解纸币与金属货币的联系和区别。

第四部分课后跟踪

走进生活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向银行工作人员或者财务会计人员了解如何鉴别假币,调查我国在反假货币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自我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白居易的名诗《卖炭翁》导入,分析商品的含义以及基本属性,然后在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等的教学中,继续用《卖炭翁》来为同学们创设学习情景,使得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和趣味性,吸引了学生兴趣,激发了其求知的欲望。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更多的使用谈话法和情境体验法,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体验,学会思考和认知,从而获得知识,并且实现知识和生活的结合。

第五部分专家点评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难点设置恰当,教学过程流畅。老师能够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生活情境,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和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在体验中提高认识能力和认知水平,最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案篇5

山东省沾化县第一中学刘锋

全章概述

本章从学生最熟悉的商品、货币入手,让学生初步认识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职能、纸币、信用工具、外汇等经济现象及相关经济知识。让学生通过感受生活提高认识、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和领会政治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这对今后的学习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

本章可分为2个框题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新课标要求

分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几种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新课程学习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新课标要求

知识目标

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能力目标

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教学重点

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

纸币。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是经济生活的入口课,涉及的新概念、新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讨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金钱,提出问题:金钱就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本节课将从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等方面去了解货币,从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进行新课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同时提出问题: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

、商品及其价值

商品使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是不是一切物品都是商品?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成为商品?

学生活动:思考课本上第2页的两个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交换才是商品。

教师活动:商品既然是劳动产品,它里面就消耗了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叫商品的价值。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购买商品是需要货币的,商品和货币是不是一起产生的?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货币的产生比商品晚的多,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并思考第3页三个思考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直接交换,随着交换的扩大,交换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交换成功必须是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在交换中人们发现,某种商品大家都乐意接受,把自己的商品先换成它,在用它去换自己需要的商品,只要交换两次就成功了。于是,这种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就逐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我们把它叫做一般等价物。

在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后来,一般等价物又发生了变化呢?请看课本。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人们固定的用金银而不是其他商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这是为什么?。

教师总结:当人们固定的用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我们就把金银这种商品叫做货币。因此,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教学过渡: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这就是货币的职能问题。

2、货币的基本职能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3-5页,看看货币有哪两种基本职能?分别是什么意思?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货币有两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把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包含的人类劳动多少用金银表示出来。

提出问题:金银为什么成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价值大小?

教师点评:因为金银是商品,有价值,可以与商品价值作比较。

用金银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大小,就叫做商品的价格。平时我们说某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

需要说明的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不需要现实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

、流通手段。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4页,思考这种商品交换活动与直接的无物交换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中间媒介进行的,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分开。想一想生活中的交换活动是不是这样?

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叫做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商品――货币――商品。

教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这种作用或者叫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教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能否是观念中的货币,而不用现实货币?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货币,因为它是财富的代表。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5页一二自然段内容,思考:货币产生后的商品交换方式,给商品生产者带来什么样的威胁?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商品流通中,由于买卖是分开的,生产者只有卖出商品,付出的劳动才能得到补偿,否则,就会亏损,甚至破产倒闭。因此,生产者必须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好的商品。

教师活动:同学们想想,货币可以交换一切商品,是不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越好?

教师点评:不是的。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教师活动:同学们,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除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大家可以看课本第5页,了解一下。

3、纸币

教学过渡:货币是用金银充当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买卖商品却是使用的纸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就学习纸币的有关知识。

纸币的产生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页第一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什么是纸币?纸币为什么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点评: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因为在商品流通中,人们只关心货币能否带来价值相等的商品,不关心它本身是否足值,所以,可以用货币符号――纸币,代替它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这样就产生了纸币。

教师活动:既然国家有权发行货币,是否可以随意决定纸币的发行数量呢?

纸币的发行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发行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发行过少,阻碍流通。生活中出现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现象,往往是与货币发行违反发行规律有重要关系。

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7页,说明刑法中的这些规定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探索问题。

教师引导:通过学习这些规定,应该明确:制造假币是一种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人民币在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爱护人民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要提高鉴别假币的能力。

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了货币的有关常识,主要知识框架如下:

实例探究

[例1]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有了商品就有了货币b.先有商品后有货币

c.先有货币后有商品d.商品货币同时存在,同时产生

答案:b

[例2]货币的本质是

a.一种商品b.纸币c.一般等价物d.流通手段

答案:c

[例3]某商店一件上衣标价150元,货币在这里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

答案:a

[例4]下列对纸币的认识正确地有

a.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国家可随意决定发行数量

b.纸币发行量过少会引起物价上涨

c.制造假币是违法的,持有、使用假币不受法律制裁

d.纸币在流通中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答案d

★课余作业

人们用1000千克大米交换一两黄金,这种交换活动是不是商品流通?为什么?

★教学体会

本节学习货币的有关知识,根据新课程目标要求,要紧紧抓住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职能、纸币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涉及的相关链接知识让学生了解即可,不可以展开,否则,一是冲淡主体知识学习,使学生越学越深,越不能理解,二是影响教学进度。教学中注意双相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生活现象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切忌机械记忆。

以上就是关于文章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工作顺利。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