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一元一次方程

时间:2023-06-22 08:55:32 作者:教学文档 字数:41753字

范文小一网整理解一元一次方程,旨在帮助更多人解决教学困扰,文章仅供参考,具体需要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有所帮助,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相关文章解一元一次方程吧。

解一元一次方程

3.3解一元一次方程

3.3解一元一次方程篇1

课题解一元一次方程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了解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关的概念,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能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2.经历数值代入计算的过程,领会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知道求方程的解就是将方程变形为x=a的形式.3.强调检验的重要性,养成检验反思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归纳等式的性质;利用性质解方程.

教学难点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异同;

教具准备天平,砝码,物体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做一做:填表:

x

1

2

3

4

5

2x+1

2.根据表格回答问题:当x=时,方程2x+1=5两边相等。你知道能使方程2x+1=5两边相等的x是多少吗?我们把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如x=5是方程2x+1=5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求方程2x+1=5中x=5的过程就是解方程3.试一试:分别把0、1、2、3、4代入方程,哪个值能使方程两边相等。2x-1=53x-2=4x-3你知道方程2x-1=5和3x-2=4x-3吗?4.那么我们怎样求方程的解呢?引入课题。二.自主探究,合作讨论:.1.用天平做演示实验,让学生探索得出:如果我们在两边盘内同时添上相同质量的物体,可以看到天平依然平衡;如果我们将两边盘内物体的质量同时扩大到原来相同的倍数,也会看到天平依然平衡,2.由实验联想到等式的几种变形.学生填表学生练习巩固方程的解的概念采用枚举这一合情推理的方法找出满足方程的未知数的值,得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设计意图⑴2x+1=5→2x=5-1,3x=3+2x→3x-2x=3;⑵2x=4→x=4÷2.,=2→x=2×33.学生归纳等式的性质: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三.数学运用:1..出示例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或整式,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⑴如果3x=-x+4,那么3x+=4⑵如果x-1=x,那么=x2.思考: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异同?出示例2.解下列方程:x+5=2;-2x=4.引导学生自己尝试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说清楚每一步的依据,交流解题方法.教师提供正确的解题格式.强调检验方法及检验的必要性.3.思维拓展:课本p96练一练2.四.巩固与练习:课本p96练一练1。五.回顾反思:小学阶段利用加减法、乘除法互为逆运算的方法解方程,学生印象深刻,教学时鼓励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来求,但不强求.解方程后,虽不要书面检验,但要求学生培养检验反思的好习惯.注意等式的性质中的“都”和“同”:“都”表示两边均要变形,“同”表示两边要作一样的变形.五.作业逐步引导启发学生归纳等式的性质学生说出变形的依据交流解题方法.师生共同小结等式的性质比较抽象,教学时不必在理论上作过多的展开,

3.3解一元一次方程篇2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要求学生学会用移项解方程的方法.

2.使学生掌握移项变号的基本原则.

能力训练点

由移项变形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由算术解法过渡到代数解法的解方程的基本能力.

德育渗透点

用代数方法解方程中,渗透了数学中的化未知为已知的重要数学思想.

美育渗透点

用移项法解方程明显比用前面的方法解方程方便,体现了数学的方法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发现法则,课堂训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进竞争机制,调动课堂气氛.

2.学生学法:练习→移项法制→练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移项法则的掌握.

2.难点: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3.疑点:移项变号的掌握.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复合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题,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移项法则,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形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提出问题: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首先回顾上节课的有关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x-7=5(2);7x=6x-4

解:方程的两边都加7,解:方程的两边都减去,

得,x=5+7得,7x-6x=-4

即.x=12合并同类项得.x=-4

【教法说明】通过上面两小题,对用等式性质解方程进行巩固、回忆,为讲解新方法奠定基础.

提出问题:下面我们观察上面方程的变形过程,从中观察变化的项的规律是什么?

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投影展示上面变形的过程,用制作复合式运动胶片将上面的变形展示如下,让学生观察在变形过程中,变化的项的变化规律,引出新知识.

师提出问题:1.上述演示中,两个题目中的哪些项改变了在原方程中的位置?怎样变的?

2.改变的项有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分学习小组讨论,各组把讨论的结果派代表上报教师,最好分四组,这样节省时间.

师总结学生活动的结果:大家讨论的结论,有如下共同点:①方程(1)的已知项从左边移到了方程右边,方程(2)的项从右边移到了左边;②这些位置变化的项都改变了原来的符号.

【教法说明】在这里的投影变化中,教师要抓住时机,让学生发现变化的规律,准确掌握这种变化的法则,也是为以后解更复杂方程打下好的基础.

师归纳:像上面那样,把方程中的某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的变形叫做移项.这里应注意移项要改变符号.

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师提出问题:我们可以回过头来,想一想刚解过的两个方程哪个变化过程可以叫做移项.

学生活动:要求学生对课前解方程的变形能说出哪一过程是移项.

【教法说明】可由学生对前面两个解方程问题用移项过程,重新写一遍,以理解解方程的步骤和格式.

对比练习:

解方程:(1);x+4=6(2);3x=2x+1

(3);3-x=0(4).9x=8x-3

学生活动:把学生分四组练习此题,一组、二组同学(1)(2)题用等式性质解,(3)(4)题移项变形解;三、四组同学(1)(2)题用移项变形解,(3)(4)题用等式性质解.

师提出问题:用哪种方法解方程更简便?解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教法说明】这部分教学旨在于使学生学会用移项这一手段解方程的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尝试,理解解方程的步骤,从而掌握移项这一法则.

巩固练习:

通过移项解下列方程,并写出检验.

(1);x+12=34(2);x-15=74

(3);3x=2x+5(4).7x-3=6x

【教法说明】这组题训练学生解题过程的严密性,故采取学生亲自动手做,四个同学板演形式完成.

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口答:

1.下面的移项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哪里?应怎样改正?

(1)从,7+x=13得到;x=13+7

(2)从,5x=4x+8得到;5x-4x=8

(3)从,3x=2x+5得到;3x-2x=5

2.小明在解方程x-4=7时,是这样写的解题过程:x-4=7→x=7+4→x=11;

(1)小明这样写对不对?为什么?

(2)应该怎样写?

【教法说明】通过以上两题进一步印证移项这种变形的规律,即“移项要变号”.要使学生认清这里的移项是把某项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而不是在同一边交换位置,弄懂解方程的书写格式是方程在变形,变形时保持“左右两边相等”这一数学模式.

3.3解一元一次方程篇3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含有以常数为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及概括的能力,加强他们的运算能力.教学重点:含有以常数为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学难点:正确地去分母.情境创设:与书同探索活动由情景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审清题意,根据等量关系:学生总数的+学生总数的+学生总数的+3=学生总数列出方程.即设毕达哥拉斯的学生有x名,想一想由题意得+++3=x.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尝试解方程,交流自己的解法,相互加以比较.思考:(1)怎样才能将它化成上节课中所学的方程的类型?(去分母)(2)如何去分母?(方程的每一项都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自学例题1、解方程-=-1解:(本题应如何去分母?学生答)去分母,得4(2x-1)-(10x+1)=3(2x+1)-12,去括号,得移项,得合并同类项,得-8x=-4,系数化1,得x=(1)为了去分母,方程两边应乘以什么数?.(2)去分母应注意什么?.例2、解方程=+1例3、=(x-3)-去分母时须注意: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分数线有括号作用,去掉分母后,若分子是多项式,要加括号,视多项式为一整体.建议进行专项训练,如,-乘以6,8……例4、-=3总结:解方程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教学小结:首先,应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回答:1.形式上比较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是怎样求解的?2.它的解法的主要思路是什么?3.它的解法的主要步骤是什么?在计算或变形时,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性,避免在去分母,去括号、移项时易犯的错误.

3.3解一元一次方程篇4

4.2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1.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2.会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特点灵活处理解方程的步骤,化为ax=b(a≠0)的形式。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难点:正确运用去分母、去括号、移项等方法,灵活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1解方程:4x-3(20-x)=6x-7(9-x)思考: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去括号要注意什么?移项要注意什么?2求下列各数的最少公倍数:12,24,3618,16,24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动脑筋:一件工作,甲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2天完成,现在甲先单独做1天,接着乙又单独做4天,剩下的工作由甲、乙两人合做,问合做多少天可以完成全部工作任务?通过这个问题,请你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先去____,后去_____,再_____、_______得到标准形式ax=b(a≠0),最后两边同除以______的系数。考考你:下面各题中的去分母对吗?如不对,请改正。(1)去分母得5x-2x+3=2(2)去分母得2x-(2x+1)=6(3)去分母得4+25x=802尝试练习解方程:3比一比,看谁算得准解方程:,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化繁为简例1解方程:2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例2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x=-1,则k的值是ab1cd03实践应用例3学校准备组织教师和优秀学生去大洪山春游,其中教师22名现有甲乙两家旅行社,两家定价相同,但优惠方式不同,甲旅行社表示教师免费,学生按八折收费,乙旅行社表示教师和学生一律按七五折收费,学校领导经过核算后认为甲乙两家旅行社收费一样,请你算出有多少名学生参加春游。四冲刺奥赛,培养智力例4解方程:五课堂练习巩固提高解方程:六反思小结拓展提高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要注意什么?作业:p1198,9

3.3解一元一次方程篇5

3.3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学习目标

1.知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去分母步骤,并能熟练地解一元一次方程。

2.通过讨论、探索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和容易产生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和概括能力。

二、重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去分母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去分母法则的正确运用。

三、学习过程:、复习导入1、解方程:;2(x-2)-(4x-1)=3(1-x)

2、回顾: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及每一步的依据3、为改善生态环境,避免水土流失,某村积极植树造林,原计划每天植树60棵,实际每天植树80棵,结果比预计时间提前4天完成植树任务,则计划植树_____棵。学生自学p99--100根据等式性质,方程两边同乘以,得即得不含分母的方程:4x-3x=960x=960

像这样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去掉分数的分母的变形过程叫做。依据是(三)例题:例1解方程:解:去分母,得依据去括号,得依据移项,得依据合并同类项,得依据系数化为1,得依据注意:1)、分数线具有2)、不含分母的项也要乘以

讨论:小明是个“小马虎”下面是他做的题目,我们看看对不对?如果不对,请帮他改正。方程去分母,得方程去分母,得方程去分母,得方程去分母,得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你能归纳小结一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吗?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1.依据;2.依据;3.依据;4.化成的形式;依据;5.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到方程的解;依据;

练一练:见p101练习解下列方程:

思考:如何求方程

小明的解法:解:去百分号,得同学看看有没有异议?

四、小结: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以及解带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五、课堂检测:

1、去分母时,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乘以各个分母的_____________,从而去掉分母,去分母时,每一项都要乘,不要漏乘,特别是不含分母的项,注意含分母的项约去分母分子必须加括号,由于分数线具有2、解方程2x+5=5x-7(2)4-3(2-x)=5x(3)=3x-1

(4)=+1(5)

六、作业p102:3,10.

3.3解一元一次方程篇6

学习目标1.理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工程问题的本质规律;通过对“工程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解一元一次方程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工程中的工作量、工作的效率和工作时间的关系。难点:把全部工作量看作“1”。学习过程一、复习提问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步骤

方法

注意依据

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________________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分子是一个整体,去分母后应加括号

去括号先去_______,再去______,最后______。带着符号计算,不要漏乘

移项

把___________项都已到方程的一边,其它项移到另一边。移项要_________

合并把方程两边分别合并,化成ax=b的形式。合并只是系数相加,字母及指数不变

系数化为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_______,得到方程的解x=b/a分子、分母不要_______2、解方程1)2)3.一件工作,如果甲单独做2小时完成,那么甲独做1小时完成全部工作量的?4.一件工作,如果甲单独做a小时完成,那么甲独做x小时,完成全部工作量的?5.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二、学生自学p101例5分析:1.这是一个关于工程问题的实际问题,在这个问题中,已经知道了么?提出什么问题?注意:工作总量看成2.还可以怎样用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本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3、工作效率为,从始至终一部分人共做小时,工作量为两人共做小时,工作量为方程为4、写出完整解题过程:三、巩固练习1.一项工作甲独做5天完成,乙独做10天完成,那么甲每天的工作效率是,乙每天的工作效率是,两人合作3天完成的工作量是,此时剩余的工作量是。2、一项工作甲独做a天完成,乙独做b天完成,那么甲每天的工作效率是,乙每天的工作效率是,两人合作3天完成的工作量是,此时剩余的工作量是。3、整理一批数据,由一个人做需80小时完成。现在计划由一些人做2小时,再增加5人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的3/4。怎样安排参与整理数据的具体人数?4、一件工作,甲独做需30小时完成,由甲、乙合做需24小时完成,现由甲独做10小时(1)剩下的乙独做要几小时完成?(2)剩下的由甲、乙合作,还需多少小时完成?(3)乙又独做5小时,然后甲、乙合做,还需多少小时完成?四、小结 1.本节课主要分析了工作问题中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即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合效率:各效率之和;总工作量可看做“1”2.解题时要全面审题,寻找全部工作,单独完成工作量和合作完成工作量的一个等量关系列方程。3、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注意易错点五、作业p102:8题,9题;p113:2题六、课堂检测

1)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

若乙先做2小时,然后由甲、乙合做,问还需几小时完成?

2)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丙单独做15小时完成,若先由甲、丙合做5小时,然后由甲、乙合做,问还需几天完成3)某中学的学生自己动手整修操场,如果让初一学生单独工作,需要7.5小时完成;如果让初二学生单独完成,需要5小时完成。如果让初一、初二学生一起工作1小时,再由初二学生单独完成剩余部分,共需多少时间完成?七、课下练习:解方程1);;0.3x+1.2-2x=1.2-2.7x.2(x-2)-(4x-1)=3(1-x);;

3.3解一元一次方程篇7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移项的概念,并能利用移项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和转化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教学重点: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移项的概念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情境创设:探索新知解方程:3x-5=4.7x=5x-4在分析本题时,教师应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1.怎样才能将此方程化为ax=b的形式?2.上述变形的根据是什么?解:3x-5=4,方程两边都加上,得3x-5+5=4+5,(本题的解答过程应找多名学生分别口述,教师严格、规范板书,并请学生口算检验)解方程7x=5x-4.针对(1),(2)题的分析与解答,教师可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将方程3x-5=4,变形为3x=4+5这一过程中,什么变化了?怎样变化的?将方程7x=5x-4,变形为7x-5x=-4这一过程中,什么变化了?怎样变化的?我们将方程中某一项改变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利用移项,我们可以将(2)题按以下步骤来书写.解:移项,得,合并同类项,得未知数x的系数化1,得.自学例题:解方程:x-3=4-x解:移项,得和并同类项,得系数化为1练习:1组方程3x+6=2x-8移项后,得方程2x-0.3=1.2+3x移项,得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a若3x+2=1,则3x=3b若-x+1=0,则-x=1c若x-1=3x,则-1=3x-xd若-=o,则x=4(4)用移项法解下列方程:10y+7=12y-5-3y0.5x+=x+2=+x9+x=2x+12-4x(四):教学小结:

3.3解一元一次方程篇8

──去括号教学内容课本第98页至第100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行程问题中顺流速度、逆流速度、水流速度、静水中的速度的关系,以及零件配套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进一步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能够表示问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并会解方程.2.难点:找出能够表示问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3.关键:找出能够表示问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是什么?路程=速度×时间可变形为:速度=.2.相遇问题或追及问题中所走路程的关系?相遇问题:双方所走的路程之和=全部路程+原来两者间的距离.追及问题:快速行进路程=慢速行进路程+原来两者间的距离或快速行进路程-慢速行进路程=原路程.二、新授例2: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分析:顺流行驶的速度、逆流行驶的速度、水流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之间的关系如何?顺流行驶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逆流行驶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设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时,由此填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什么?解:一般情况下,船返回是按原路线行驶的,因此可以认为这船的往返路程相等,由此,列方程:2=2.5去括号,得2x+6=2.5x-7.5移项及合并,得-0.5x=-13.5系数化为1,得x=27答: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27千米/时.说明:课本中,移项及合并,得0.5x=13.5是把含x的项移到方程右边,常数项移到左边后合并,得13.5=0.5x,再根据a=b就是b=a,即把方程两边同时对调,这不是移项.例3:某车间22名工人生产螺钉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1200个或螺母XX个,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为了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分析:已知条件:分配生产螺钉和生产螺母人数共22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1200个,或螺母XX个.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为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使生产的螺母数量与螺钉数量之间有什么样关系?螺母的数量应是螺钉数量的两倍,这正是相等关系.解:设分配x人生产螺钉,则人生产螺母,由已知条件得,每天共生产螺钉1200x个,生产螺母个,由相等关系,列方程2×1200x=去括号,得2400x=44000-移项,合并,得4400x=44000x=10所以生产螺母的人数为22-x=12答:应分配10名工人生产螺钉,12名工人生产螺母.本题的关键是要使每天生产的螺钉、螺母配套,弄清螺钉与螺母之间的数量关系.三、巩固练习课本第102页第7题.解法1:本题求两个问题,若设无风时飞机的航速为x千米/时,那么与例1类似,可得顺风飞行的速度为千米/时,逆风飞行的速度为千米/时,根据顺风飞行路程=逆风飞行路程,列方程:2=3去括号,得x+68=3x-72移项,合并,得-x=-140系数化为1,得x=840两城之间的航程为3=2448答:无风时飞机的航速为840千米/时,两城间的航程为2448千米.解法2:如果设两城之间的航程为x千米,你会列方程吗?这时相等关系是什么?分析:由两城间的航程x千米和顺风飞行需2小时,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可得顺风飞行的速度为千米/时,逆风飞行的速度为千米/时.在这个问题中,飞机在无风时的速度是不变的,即飞机在顺风飞行和逆风飞行中,无风时的速度相等,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方程:-24=+24化简,得x-24=+24移项,合并,得x=48系数化为1,得x=2448即两城之间航程为2448千米.无风时飞机的速度为=840比较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容易列方程,所以正确设元也很关键.四、课堂小结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地建立方程中的等量关系.另外在求出x值后,一定要检验它是否合理,虽然不必写出检验过程,但这一步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五、作业布置1.课本第103页习题3.3第11、14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一、填空题.1.行程问题有三个基本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b两地相距480千米,一列慢车从a地开出,每小时走60千米,一列快车从b地开出,每小时走65千米.两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x小时相遇,则列方程为________.两车同时开出,相背而行,x小时之后,两车相距620千米,则列方程为_______.慢车先开出1小时,相背而行,慢车开出x小时后,两车相距620千米,则列方程为________.二、解答题.3.一架飞机在两城市之间飞行,无风时飞机每小时飞行552千米,在一次往返飞行中,飞机顺风飞行用去5小时,逆风飞行用了6小时,求这次飞行时的风速?4.XX年对甲、乙两所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评,结果两校学生达标人数共1500人,XX年甲校达标人数增加10%,乙校学生达标人数增加15%,两校达标总人数比XX年增加12%,问XX年两校学生达标人数各多少?答案:一、1.略2.60x+65x=48065x+60x+480=62060x+65=620-480二、3.24千米/时,设这次飞行风速为x千米/时,5=64.900人,600人,设甲校XX年学生达标x人,·15%+10%x=12%×1500.

3.3解一元一次方程篇9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内容课本第88页至第89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开展探究性学习,发展学习能力.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会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2.难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3.关键:抓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叙述等式的两条性质.2.解方程:4=2.解法1:根据等式性质2,两边同除以4,得:x-=两边都加,得x=.解法2:利用乘法分配律,去掉括号,得:4x-=2两边同加,得4x=两边同除以4,得x=.二、新授公元825年左右,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取名为《对消与还原》.“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先讨论下面内容,然后再回答这个问题.问题1:某校三年级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分析:设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x台计算机,已知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那么去年购买2x台,又知今年购买数量是去年的2倍,则今年购买了2×2x台.题目中的相等关系为: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即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列方程:x+2x+4x=140如何解这个方程呢?2x表示2,4x表示4,x表示1.根据分配律,x+2x+4x=x=7x.这样就可以把含x的项合并为一项,合并时要注意x的系数是1,不是0.下面的框图表示了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x+2x+4x=140↓合并7x=140↓系数化为1x=20由上可知,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20台计算机.上面解方程中“合并”起了化简作用,把含有未知数的项合并为一项,从而达到把方程转化为ax=b的形式,其中a、b是常数.例:某班学生共60分,外出参加种树活动,根据任何的不同,要分成三个小组且使甲、乙、丙三个小组人数之比是2:3:5,求各小组人数.分析:这里甲、乙、丙三个小组人数之比是2:3:5,就是说把总数60人分成10份,甲组人数占2份,乙组人数占3份,丙组人数占5份,如果知道每一份是多少,那么甲、乙、丙各组人数都可以求得,所以本题应设每一份为x人.问:本题中相等关系是什么?答:甲组人数+乙组人数+丙组人数=60.解:设每一份为x人,则甲组人数为2x人,乙组人数为3x人,丙组为5x人,列方程:2x+3x+5x=60合并,得10x=60系数化为1,得x=6所以2x=12,3x=18,5x=30答:甲组12人,乙组18人,丙组30人.请同学们检验一下,答案是否合理,即这三组人数的比是否是2:3:5,且这三组人数之和是否等于60.三、巩固练习1.课本第89页练习.x=3.可以先合并,也可以先把方程两边同乘以2.具体解法如下:解法1:合并,得x=7即2x=7系数化为1,得x=解法2:两边同乘以2,得x+3x=14合并,得4x=14系数化为1,得x=合并,得-2.5x=10系数化为1,得x=-42.补充练习.足球的表面是由若干个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块围成的,黑白皮块的数目比为3:5,一个足球的表面一共有32个皮块,黑色皮块和白色皮块各有多少?某学生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多2页,第二天读了全书的少1页,还剩23页没读,问全书共有多少页?解:设每份为x个,则黑色皮块有3x个,白色皮块有5x个.列方程3x+2x=32合并,得8x=32系数化为1,得x=4黑色皮块为4×3=12,白色皮块有5×4=20.设全书共有x页,那么第一天读了页,第二天读了页.本问题的相等关系是:第一天读的量+第二天读的量+还剩23页=全书页数.列方程:x+2+x-1+23=x.四、课堂小结初学用代数方法解应用题,感到不习惯,但一定要克服困难,掌握这种方法,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其中找等量关系是关键也是难点,本节课的两个问题的相等关系都是:“总量=各部分量的和”.这是一个基本的相等关系.合并就是把类型相同的项系数相加合并为一项,也就是逆用乘法分配律,合并时,注意x或-x的系数分别是1,-1,而不是0.五、作业布置1.课本第93页习题3.2第1、3、、4、5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一、解方程.1.3x+3-2x=7;x+x=3;5x-2-7x=8;y-3-5y=;-=5;0.6x-x-3=0.二、解答题.2.育红小学现有学生320人,比1995年学生人数的少150人,问育红小学1995年学生人数是多少?3.甲、乙两地相距460千米,a、b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开出,a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b车每小时行驶48千米.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出发多少小时两车相遇?两车相向而行,a车提前半小时出发,则在b车出发后多少小时两车相遇?相遇地点距离甲地多远?4.甲、乙二人从a地去b地,甲步行每小时走4千米,乙骑车每小时比甲多走8千米,甲出发半小时后乙出发,恰好二人同时到达b地,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5.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甲练习骑自行车,平均每分钟行驶550米;乙练习长跑,平均每分钟跑25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少时间,两人首次相遇?答案:一、1.x=4x=4x=-5x=-x=30x=11二、2.705人,设育红小学1995年学生人数为x人,列方程320=x-150.3.4小时,设出发后x小时相遇,列方程60x+48x=460.3小时,设b车开出后x小时两车相遇,列方程60×+60x+48x=460.4.3千米,设a、b两地间的距离为x千米,-=.5.1分钟,设经过x分钟两人首次相遇,列方程550x-250x=400.

3.3解一元一次方程篇10

4.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算法(三)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建立方程模型.2.能准确应用去括号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去括号的法则解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难点:解含多重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1下面去括号是否正确?2-(3x-5)=2-3x-5,5x-3=5x-6x-122下图中马路的旁边栽了几颗树?间隔几段?段数和棵数有什么规律?下面我们就来看一道与植树有关的问题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问题1现有树苗若干棵,计划栽在一段公路的一侧,要求路的两端各栽1棵,并且每2棵树的间隔相等.如果每隔5米栽1棵,则树苗缺21棵;如果每隔5.5米栽一棵,则树苗正好用完.你能算出原有树苗的棵数和这段路的长度吗?2尝试练习:解方程:下面方程的解法对不对?如果不对,请改正。解方程:解:去括号,得移项,得化简,得方程两边除以,得:x=-(3)解下了方程,并口算检验:①+(3y-7)=0,②2(2x-1)-2(4x+3)=7③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解含有多重括号的方程例1解方程:2实践应用例2如果代数式8x-9与6-2x的值互为相反数,则x的值为___________例3如果用c表示摄氏温度,f表示华氏温度,那么c和f之间的关系是“c=(f-32)”已知c=15,求f.四冲刺奥赛例4已知关于x的方程3[x-2(x-)]=4x,和有相同的解,求这个解。五反思小结,拓展提高遇到有括号的方程应该怎样处理呢?六作业p118a组5、6、7b组2

3.3解一元一次方程篇11

解一元一次方程

(广西大新县雷平中学何勇新)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重点、难点

1.重点: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难点:括号前面是负号时,去括号时忘记变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解下列方程:

(1)5x-2=8(2)5+2x=4x

2.去括号法则是什么?“移项”要注意什么?

二、新授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如44x+64=3283+x=(45+x)y-5=2y+l问: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l,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例1.判断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x=3x-2x-=-l

5x2-3x+1=02x+y=l-3y=5

例2.解方程(1)-2(x-1)=4

(2)3(x-2)+1=x-(2x-1)

强调去括号时把括号外的因数分别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若括号前面是“-”号,注意去掉括号,要改变括号内的每一项的符号。

补充:解方程3x-[3(x+1)-(1+4)]=l

说明:方程中有多重括号时,一般应按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的方法去括号,每去一层括号合并同类项一次,以简便运算。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9页,练习,l、2、3。

四、小结

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用分配律去括号时,不要漏乘括号中的项,并且不要搞错符号。

五、作业

1.教科书第12页习题6.2,2第l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掌握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体会到转化的思想。对于求解较复杂的方程,注意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求解的过程和自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

2、难点:求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分母时,有时要添括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

2.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二、新授

例1:解方程

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

一般要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等步骤,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转化”成x=a的形式。解题时,要灵活运用这些步骤。

补充例:解方程(x+15)=-(x-7)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0页,练习1、2。

四、小结

1.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

2.掌握移项要变号,去分母时,方程两边每一项都要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切勿漏乘不含有分母的项,另外分数线有两层意义,一方面它是除号,另一方面它又代表着括号,所以在去分母时,应该将分子用括号括上。

五、作业

教科书第13页习题6.2,2第2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使学生灵活应用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灵活应用解题步骤。

2、难点:在“灵活”二字上下功夫。

教学过程:

一、一、复习

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步骤。

2、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新授

例1.解方程

分析:此方程的分母是小数,如果能把各分母化为整数,那么就可以用前面学过的方法求解了。那么怎样化简呢?引导学生分析,并求出方程的解。交流体会。

例2.解方程

例3:已知公式V=中,V=120、D=100、∏=3.14,求n的值。

分析:在公式中,V、D、∏都已知,只要把它们的值代入公式,就可以得到关于n的一元一次方程。

三、巩固练习。

根据公式V=V0+at,填写下列表中的空格。

V

V0

a

t

0

2

8

48

3

14

15

5

4

76

13

7

四、小结。

若方程的分母是小数,应先利用分数的性质,把分子、分母同时扩大若干倍,此时分子要作为一个整体,需要补上括号,注意不是去分母,不能把方程其余的项也扩大若干倍。

五、作业。

教科书第13页第3题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

重点、难点

1、重点:弄清应用题题意列出方程。

2、难点:弄清应用题题意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二、新授。

例1、如图天平的两个盘内分别盛有51克,45克食盐,问应该从盘A内拿出多少盐放到月盘内,才能两盘所盛的盐的质量相等?

分析:等量关系;A盘现有盐=B盘现有盐

检验所求出的解是否合理。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求解过程和自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

例2.学校团委组织65名团员为学校建花坛搬砖,初一同学每人搬6块,其他年级同学每人搬8块,总共搬了1400块,问初一同学有多少人参加了搬砖?

1.题目中有哪些已知量?

(1)参加搬砖的初一同学和其他年级同学共65名。

(2)初一同学每人搬6块,其他年级同学每人搬8块。

(3)初一和其他年级同学一共搬了1400块。

2.求什么?

初一同学有多少人参加搬砖?

3.等量关系是什么?

初一同学搬砖的块数十其他年级同学的搬砖数=1400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2页练习1、2、3

四、小结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在于抓住能表示问题含意的一个主要等量关系,对于这个等量关系中涉及的量,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用字母表示适当的未知数(设元),再将其余未知量用这个字母的代数式表示,最后根据等量关系,得到方程,解这个方程求得未知数的值,并检验是否合理。最后写出答案。

五、作业

3.3解一元一次方程篇12

4.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算法(二)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重要数学模型。2.知道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会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为标准形式,然后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方程转化为标准形式。难点:解方程的应用。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1解方程:9x+3=8+8x2(1)上面解方程的过程中,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什么叫移项?移项要注意什么?2-4x+6+5x=8,变形为:-4x+5x+2+6=8,是不是移项?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动脑筋:某实验中学举行田径运动会,初一年级甲班和丙班参加的人数的和是乙班参加的人数的3倍,甲班有40人参加,乙班参加的人数比丙班参加的人数少10人,你能算出乙班参加校运会的人数吗?观察你解方程的过程,原方程做了哪些变形?形如ax=b(a≠0)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的_____形式。2训练解方程:①11x-2=8x-8,②(2)下列方程求解正确的是a-2x=3,解得:x=,b解得:x=c3x+4=4x-5解得:x=-9,d2x=3x+1,解得x=-1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方程的转化例1已知x=-2是方程的解,求m的值。例2若方程2x+a=,与方程的解相同,求a的值。2实践应用例3甲仓库有某种粮食120吨,乙仓库有同样的粮食96吨,甲仓库每天卖出粮食15吨,乙仓库每天卖出粮食9吨,多少天后,两仓库剩下的粮食相等?例4百年问题:我们明代数学家程大为曾提出过一个有趣的问题,有一个人赶着一群羊在前面走,另一个人牵着一头羊跟在后面,后面的人问赶羊的人说:“你这群羊有一百只吗?”赶羊人回答“我再得这么一群羊,再得这群羊的一半,再得这群羊的四分之一,把你牵的羊也给我,我恰好有一百只羊”,请问这群羊有多少只?四冲刺奥赛例5当b=1时,关于x的方程a(3x-2)+b(2x-3)=8x-7,有无穷多个解,则a=()a2b–2cd不存在例6解方程:3x+=4例7用一队卡车运一批货物,若每辆卡车装7吨货物,则尚余10吨货物装不完,若每辆卡车装8吨货物,则最后一辆卡车只装3吨货物就装完了这批货物,那么这批货物共有多少吨?五课堂练习,巩固提高p1121六反思小结,拓展提高1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要转化成什么形式?作业p118a2、3、4b1

以上就是关于文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工作顺利。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