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

时间:2023-03-23 18:49:32 作者:教学文档 字数:58644字

范文小一网整理小蝌蚪,旨在帮助更多人解决教学困扰,文章仅供参考,具体需要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有所帮助,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相关文章小蝌蚪吧。

小蝌蚪

小蝌蚪

小蝌蚪篇1

一、活动背景: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我们经常会在这时利用美丽的春景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比如带幼儿春游、布置自然角等。一天班上有位幼儿带来了许多小蝌蚪,我将它们安置在自然角中,孩子们很好奇地围着小蝌蚪,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有的说:“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有的说:“小蝌蚪黑乎乎圆圆的真可爱”……后来有位幼儿告诉大家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可其他孩子不相信。他们很奇怪小蝌蚪没有大眼睛、绿衣裳也没有四条腿怎么会是青蛙呢?于是我给他们讲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使他们知道了青蛙确实是小蝌蚪的妈妈以及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这以后班上的孩子只要一有空就去自然角看看小蝌蚪有没有变化。看到孩子们对小蝌蚪这么感兴趣,我就思考让幼儿用美术手段来表现他们喜爱的小蝌蚪。小班幼儿由于才开始接触美术,他们更多是利用画笔来表现他们的感受。为了让幼儿了解除了用笔可以表现自已的生活体验以外,还可以借助很多工具来表现,如幼儿最熟悉的身体器官。因此我选择了幼儿的身体器官---手指来作为绘画工具,设计了这节手指画---《小蝌蚪》的美术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实录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小蝌蚪的方法。

2、发展观察力以及大胆作画能力。

3、提高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投影仪、明胶片、彩色照相透明水彩

2、黑色水粉颜料、餐巾纸、图画纸、青蛙图案、头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边用语言描述边用手指在胶片上点画。

教师:春天来了,小河里的冰都融化成了又清又凉的水,你们猜猜是谁坐在荷叶上?咦!青蛙妈妈坐在荷叶上做什么呢?青蛙妈妈正坐在荷叶上看它的宝宝小蝌蚪游泳呢!你们喜欢青蛙妈妈和小蝌蚪吗?我们今天就先来学画小蝌蚪。

教师:那刚才老师是用什么画出小蝌蚪的?好,老师告诉你们:用手指画出的画就叫手指画。

2、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态。

教师:哪个小朋友能说说小蝌蚪长得什么样?是什么颜色的?小蝌蚪游泳时可调皮了,有的往上,有的往下,有的往左,有的往右。它们是不是往同一个方向游的呢?

3、教师示范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教师示范:用右手食指的指腹在黑色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

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提起,这样小蝌蚪圆圆的身体就出来了。

讲解尾巴的画法。

a.请幼儿来添画尾巴。

b.教师用指侧画尾巴,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出怎样画出小蝌蚪细细的尾巴。

c.幼儿练习画尾巴,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画好后用餐巾纸擦一下手指。

4、交代要求,幼儿作业,教师指导。

出示青蛙图案:教师:咦!这只青蛙妈的宝宝哪儿去了?告诉你们,它们就藏在小朋友桌上的画纸上,快,我们去帮青蛙妈妈找出它的宝宝。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他们注意点画方法,鼓励幼儿变换尾巴在身体上的位置画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励他们大胆细心地操作。

5、评价和欣赏作品

教师:我们快把找到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妈妈身边吧!将幼儿作品布置到青蛙图案旁。

引导幼儿观看作品教师并给予简单的评价。

6、音乐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教师扮作青蛙妈妈,幼儿扮作小蝌蚪游戏。教师:小蝌蚪回到妈妈身边真开心,我们一起和小蝌蚪做个找妈妈的游戏,好吗?

三、活动评价

这一活动主题源于幼儿对社会生活中某一事物---小蝌蚪的关注,它不同于通常以知识结构或学科结构考虑教学内容的做法。活动的展开是以幼儿参与,教师的适当指导为特征的,符合新纲要中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体现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原则。本活动以其有趣的情节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积极性。首先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创设了优美动人的情境符合幼儿爱想象的心理特点,接着,教师在组织幼儿观察讨论范例的过程采用不同的情节引导幼儿观察蝌蚪的外形和姿态的变化,并把帮青蛙妈妈找蝌蚪宝宝的愿望自觉地、持久地倾注于创作之中,最后当幼儿把自已画的小蝌蚪全部送给青蛙妈妈并和青蛙妈妈一起做游戏,使幼儿的情绪达到了高潮,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顺利地实现了教育目标。同时这一活动分别在泰州市幼儿园和朱庄乡中心幼儿园的同一年龄班进行了实施,并没有因为城乡儿童存在的经验差异而影响教学效果。

小蝌蚪篇2

一、活动背景: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我们经常会在这时利用美丽的春景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比如带幼儿春游、布置自然角等。一天班上有位幼儿带来了许多小蝌蚪,我将它们安置在自然角中,孩子们很好奇地围着小蝌蚪,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有的说:“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有的说:“小蝌蚪黑乎乎圆圆的真可爱”……后来有位幼儿告诉大家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可其他孩子不相信。他们很奇怪小蝌蚪没有大眼睛、绿衣裳也没有四条腿怎么会是青蛙呢?于是我给他们讲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使他们知道了青蛙确实是小蝌蚪的妈妈以及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这以后班上的孩子只要一有空就去自然角看看小蝌蚪有没有变化。看到孩子们对小蝌蚪这么感兴趣,我就思考让幼儿用美术手段来表现他们喜爱的小蝌蚪。小班幼儿由于才开始接触美术,他们更多是利用画笔来表现他们的感受。为了让幼儿了解除了用笔可以表现自已的生活体验以外,还可以借助很多工具来表现,如幼儿最熟悉的身体器官。因此我选择了幼儿的身体器官---手指来作为绘画工具,设计了这节手指画---《小蝌蚪》的美术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实录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小蝌蚪的方法。

2、发展观察力以及大胆作画能力。

3、提高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投影仪、明胶片、彩色照相透明水彩

2、黑色水粉颜料、餐巾纸、图画纸、青蛙图案、头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边用语言描述边用手指在胶片上点画。

教师:春天来了,小河里的冰都融化成了又清又凉的水,你们猜猜是谁坐在荷叶上?咦!青蛙妈妈坐在荷叶上做什么呢?青蛙妈妈正坐在荷叶上看它的宝宝小蝌蚪游泳呢!你们喜欢青蛙妈妈和小蝌蚪吗?我们今天就先来学画小蝌蚪。

教师:那刚才老师是用什么画出小蝌蚪的?好,老师告诉你们:用手指画出的画就叫手指画。

2、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态。

教师:哪个小朋友能说说小蝌蚪长得什么样?是什么颜色的?小蝌蚪游泳时可调皮了,有的往上,有的往下,有的往左,有的往右。它们是不是往同一个方向游的呢?

3、教师示范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教师示范:用右手食指的指腹在黑色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

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提起,这样小蝌蚪圆圆的身体就出来了。

讲解尾巴的画法。

a.请幼儿来添画尾巴。

b.教师用指侧画尾巴,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出怎样画出小蝌蚪细细的尾巴。

c.幼儿练习画尾巴,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画好后用餐巾纸擦一下手指。

4、交代要求,幼儿作业,教师指导。

出示青蛙图案:教师:咦!这只青蛙妈的宝宝哪儿去了?告诉你们,它们就藏在小朋友桌上的画纸上,快,我们去帮青蛙妈妈找出它的宝宝。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他们注意点画方法,鼓励幼儿变换尾巴在身体上的位置画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励他们大胆细心地操作。

5、评价和欣赏作品

教师:我们快把找到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妈妈身边吧!将幼儿作品布置到青蛙图案旁。

引导幼儿观看作品教师并给予简单的评价。

6、音乐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教师扮作青蛙妈妈,幼儿扮作小蝌蚪游戏。教师:小蝌蚪回到妈妈身边真开心,我们一起和小蝌蚪做个找妈妈的游戏,好吗?

三、活动评价

这一活动主题源于幼儿对社会生活中某一事物---小蝌蚪的关注,它不同于通常以知识结构或学科结构考虑教学内容的做法。活动的展开是以幼儿参与,教师的适当指导为特征的,符合新纲要中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体现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原则。本活动以其有趣的情节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积极性。首先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创设了优美动人的情境符合幼儿爱想象的心理特点,接着,教师在组织幼儿观察讨论范例的过程采用不同的情节引导幼儿观察蝌蚪的外形和姿态的变化,并把帮青蛙妈妈找蝌蚪宝宝的愿望自觉地、持久地倾注于创作之中,最后当幼儿把自已画的小蝌蚪全部送给青蛙妈妈并和青蛙妈妈一起做游戏,使幼儿的情绪达到了高潮,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顺利地实现了教育目标。同时这一活动分别在泰州市幼儿园和朱庄乡中心幼儿园的同一年龄班进行了实施,并没有因为城乡儿童存在的经验差异而影响教学效果。

小蝌蚪篇3

小蝌蚪1

活动目标:

1.根据歌词做相应的动作。

2.积极投入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鱼网一个。

活动过程:

1.在《郊游》乐曲的伴奏下进教室。

2.感受歌曲《小蝌蚪》的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并做动作。

3.倾听教师范唱。

4.根据歌词内容,师、生共同创编动作。

5.在歌曲的旋律下,尝试配唱歌曲,学唱歌曲。

6.边唱歌,边玩游戏。

“小蝌蚪边唱歌边在水里游,玩的很开心,调皮的孩子拿鱼网来捉小蝌蚪,灵活的小蝌蚪快快的游回家去了。”

完整游戏,幼儿边唱歌边按歌词内容和歌曲节拍做动作,歌曲结束,鱼网出现,小蝌蚪逃回家去。

活动建议:

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自主地阅读幼儿用书上的画面,唱一唱歌曲《小蝌蚪》。

小蝌蚪2

活动目标:

1.学习画故事连环画,并在画面上写数字以表示阅读顺序。

2.感受故事连环画与其他绘画形式的不同的风格效果。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彩色笔人手一盒。

2.鸭、鱼、鹅、青蛙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师生共同看图讲述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内容。

2.今天我们也来做一本故事连环画。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找出主要角色,理解画面内容。幼儿在幼儿用书画面中的池塘里,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交流作品,师生进行阅读和评价。

活动建议:

1.在美术区域中,提供白纸和笔,让幼儿自主地进行创作。

小蝌蚪3

活动目标:

1.认识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在幼儿已有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3.有保护青蛙的意识,知道青蛙是我们的朋友。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铅笔人手一支。

2.青蛙生长图片一套。

3.玻璃缸里养了许多小蝌蚪。

活动过程:

1.音乐活动:小蝌蚪。

教师:这是什么?小蝌蚪在水里干什么呢?

教师和幼儿一起,随着音乐边唱歌边表演〈小蝌蚪〉,引出主题。

2.通过提问的方式,初步了解青蛙的饿特点。

3.出示青蛙图片或幼儿用书,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了解青蛙的主要特征。

4.出示青蛙的生长过程,组织幼儿讨论,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

5.操作活动:启发幼儿用画箭头的方式,表现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活动建议:

在班级自然角里饲养小蝌蚪,供幼儿观察了解小蝌蚪边青蛙的演变过程。培养幼儿对观察活动的兴趣。

大新中心幼儿园“三课一评”活动记录

活动名称

小蝌蚪

日期

2005、4

执教者

周洁、徐香香

杜红

参加人员

李英、周洁、徐香香、陈卫峰、杜红、

李英:我发现孩子们对这个主题很感兴趣,孩子的想象能力很丰富,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在上美术课时,会想到每一个画面,幼儿分工完成操作。

徐香香:在活动中,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操作等能力都得到了练习与发展。课后应该让幼儿再次的练习,在画画时应注意幼儿的画面是否与分工符合。

陈卫峰:活动准备充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为幼儿创设了相应的活动材料,让幼儿通过猜想——看图——得出结论,一步步由幼儿自己去发现,讲述。因为自然角养了小蝌蚪,幼儿随时可以观察蝌蚪的变化。让幼儿更加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周洁:小蝌蚪大部分幼儿都看过,但这首音乐游戏中有部分二拍子和三拍子的节奏出现,幼儿对节奏掌握的并不怎么好,需要老师多次提醒。

小蝌蚪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压印和曲线添画的画法画出各种动态的蝌蚪。

2.训练幼儿细致的观察力。

3.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在自然角饲养,供幼儿观察。

2.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供给一盘黑色颜料及抹布、黑色彩笔。

3.范画:在水中向各种方向游动的。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

从自然角的,引导幼儿观察:“你们看看,长得什么样子?它们是什么颜色?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游泳的?”引导幼儿讨论说出有圆圆的身体,细细长长的尾巴,在水中能向各个方向游动。

教师和幼儿边念儿歌边在规定的场地学游泳。

,游呀游,摇摇尾巴点点头。,真快乐,边找妈妈边唱歌。

2.教师引导幼儿画。

教师:“每组小朋友的桌上都放有一盘黑颜料和水彩笔,请小朋友想想,你可以怎么做,能画出可爱的呢?”让幼儿自己探索着画,老师在旁边指导。

请画的好的幼儿到前面画一画。

教师祟范画,并讲解的画法:

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用彩色画上弯弯曲曲的尾巴,这样一条可爱的就在游动了,想画向不同方向游,只需变换不同的方向压印。

幼儿再次作画:教师指导。

A注意点画方法,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B每次蘸颜料压印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再拿笔添画。

C蝌蚪尾巴不宜太长。

D大胆作画,仔细操作,保持画面干净。

3.幼儿作业后要求用肥皂洗净手。

4.活动延伸:

幼儿头戴头饰,作《找妈妈》的游戏。

小蝌蚪篇5

蒋建英李建琼

学习目标

1.会认“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1.生字卡,教学挂图,相关教具和有关青蛙的知识。

2.小蝌蚪、青蛙、鲤鱼、乌龟等头饰。

谈话激趣引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妈妈,可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生齐读课题。

整体感知课文

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以解说的形式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不认识的字,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2.学习小组内互相教读,说说怎样记字形。

检查学习生字的情况

1.课件展示生字。指名读,正音。

2.小老师教读,齐读,开火车读生字。

3.指名介绍记字的方法。

4.组词练习。

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

分段读课文,自己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结合图学习

1.自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用手势帮助理解“甩着”。

口头填空:小蝌蚪,大,的身子,的尾巴,地游来游去。

学生齐读这一段,体会蝌蚪的快活的心情。

2.读第2自然段,看图比较。

思考:小蝌蚪找到了谁?结果怎样?

a.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一、二幅图,与小蝌蚪最先的样子相比较,说说几天后,小蝌蚪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在课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b.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长出两条后腿。

课件展示理解“迎上去”,或用做动作的方式帮助理解。

c.分角色读。

d.从鲤鱼阿姨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

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3.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a.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多媒体或做动作帮助理解“追上去”。

b.交流:为什么小蝌蚪会错把乌龟当妈妈呢?

c.分角色读。

第二课时

自读课文

图文结合,理解内容

1.自读第4、5自然段。

讨论交流: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是什么样的?

2.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

3.课件出示青蛙妈妈的话,结合课后“读读说说”的练习,用“已经”说话。

4.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画出小蝌蚪最后变化的词句。教师板书:尾巴消失捉害虫。

5.教师归纳: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也是青蛙生长变化的过程。

分角色朗读全文

复习生字

出示字卡,检查识字情况。

指导书写

1.出示“我会写”的字,学生读一读。

2.观察田字格里的字,想想该怎么写。

3.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辅导。

4.展示学生的书写,评议书写情况。

演一演

1.学生戴上头饰,表演课本剧《小蝌蚪找妈妈》。

2.评出表演得好的小组予以奖励。

拓展学习

1.课后通过课外读物或网络进一步了解有关青蛙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做保护青蛙的小卫士。

2.通过查找资料或网络资源,了解一种动物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以后在班上交流。

小蝌蚪篇6

活动目标:

1、根据《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按故事情节,并参照有关的绘画资料,合作画三、四张连环画。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学会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业。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

活动准备:

1、幼儿熟悉故事情节。

2、教师的范画。

3、幼儿在课外练习画过鱼、鸭子、鹅、乌龟等,有一定的基础。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复述故事中的对话,帮助幼儿分析出故事中的主要情节。

2、请幼儿讨论一下,这个故事可分成几个画面?每个画面应该有什么角色?

3、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范画。

4、理解词:连环画。

5、提出要求:

我们每一组小朋友一起来完成一本连环画。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画哪一幅,要求每人都不一样。并请个别幼儿说说:你选的是哪一幅?这幅画需要画哪些东西?

6、幼儿作业。

幼儿根据自己的选择画画,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指出鸭子和鹅的区别。

7、讲评。

请画同一幅画的幼儿把画放在一起,选出画得较好的装订册,加上封面成小型连环画,放在图书角上。

小蝌蚪篇7

教学设计示例

5.小蝌蚪找妈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新词。

2.借助汉语拼音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能力,能提出不懂的问题。

4.继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青蛙、蝌蚪、鲤鱼、乌龟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用彩色粉笔板书汉字:“找”,请学生来认字。说说生活中是怎样用的。

电脑出示小蝌蚪的画面,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小蝌蚪要找什么呢?板书:小蝌蚪、妈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小蝌蚪找妈妈》。大家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知: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书边在书中把生字画出来,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同伴之间互相读读生字,对照生字表检查读音是不是正确,如果正确,同伴就在书中画一颗红色的五星表示奖励。

再读课文:指名读课文,重点听听生字的字音。

大家进行评议,鼓励读得正确的同学、读书有进步的同学。

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对照书中的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把不认识的汉字做好记号。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学习,小组长带领组员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1)让每名同学说说哪些字不认识。

2)把不认识的汉字集中起来。

3)认识汉字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的。

4)小组长指汉字,同学读,巩固记忆。

3、教师用电脑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自己读读卡片上的词语。不认识可以询问他人。

4、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指名读词语,比一比谁读的正确、反应灵敏。

5、练习书写:

1)请大家先认真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

2)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教师电脑出示带田格的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请同学说一说占格位置。

3)学生看电脑博士是怎样写的?

4)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第二个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5)学生评议: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些字写的好,哪些字写的不够理想。

6)奖励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汉字,师生共同欣赏。

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一边读书一边提出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筛选问题:每名组员说说自己的问题,组长带领大家把问题集中起来,记录下来,交给老师。

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巩固:

小组之间互相出题目考察。

例如:

看拼音写词语;

听写词语;

组词;

读句子;

读课文;

……

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评价。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家长进行评价。

2)思考本组集中的问题。

3)在作业本上书写难字,然后进行自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2.体会动物的语言、心理,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4.继续培养学生收集、积累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

2.借助插图,去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理解文中的词语。

教具准备:

电脑、图片、动画片。

教学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提示:注意观察小蝌蚪的身体变化。

二、进入新课:

1、整体感知:

指名分段读,想一想: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他在路上遇见了谁?在文中画出来。教师进行板书

2、电脑出示问题,在下阶段的学习中带着问题去学习:

3、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哪些内容同插图有联系?

2)分别请学生读二、三、四自然段,再请学生根据自然段的内容找到相关的图片把图贴在黑板上。

3)同桌之间试着结合课文内容讲一讲图画的内容:

教师:整个找妈妈的过程,课文是抓住了动物的语言和动作来描写的。自己认真地读读,找出描写动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词语,并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体会为什么这样写。结合学生说的教师板书有关动词:“迎”“追”“游”

4)根据画面内容,练习有语气地朗读:

自由读

指名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还可以说说读书时有什么困难?

教师进行指导:小蝌蚪想找妈妈,他们询问鲤鱼妈妈时,要有礼貌,读出渴望找到妈妈的心情;鲤鱼妈妈的回答语速放慢,非常可亲可敬,读出关心孩子的语气。小蝌蚪叫乌龟妈妈时,要读出既高兴又着急的语气。乌龟在与小蝌蚪说话时,要读出宽容、耐心、稳重、热情的语气,读书时速度放慢。小蝌蚪看见自己的妈妈后,要读出高兴的语气,青蛙妈妈的话要读得:亲切、自然。

小组练习分角色有语气、还可以加上适当的表演。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

评一评读书情况,为什么?

4、教师提出问题: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他是怎样变成一只小青蛙的呢?

学生自己说说: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说,可以用笔画出生长过程,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明。

在小组内与同学说说,交流交流。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

教师出示电脑画面: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再过几天,变短了,渐渐地,已经不见了。小蝌蚪长成了。

让学生读一读,自己试着进行填写。

请学生把答案板书到黑板上: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短了→尾巴不见了。

师生共同读一读。

根据电脑画面画出小蝌蚪生长过程,与电脑博士比一比。

三、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青蛙可以帮助人类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做?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青蛙。

四、积累所得信息:

让学生想想通过学习打算积累哪些信息。

在全班范围内说说,相互交流。

五、布置作业:

1、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

板书:

小蝌蚪篇8

《小蝌蚪找妈妈》片断赏析

福建省凤城中心小学 罗巧英

师:同学们,学完了这一课,我们来谈谈对青蛙的了解。

生:青蛙会捉虫,是庄稼的好朋友。

生:青蛙的叫声很好听,它还会写诗:“呱呱,呱呱,呱呱呱,……”

师:你的想像力真丰富。

生:青蛙走路是蹦蹦跳跳的,它还是游泳能手。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老师,我知道蛙泳就是青蛙发明的。

师:是吗?

另一生:不对,是我们学习青蛙游泳时的动作来游泳。

师:也可以说人模仿青蛙的动作。

生:青蛙的肉很好吃。

师:哦,你吃过青蛙肉吗?

生:我吃过,爸爸说青蛙会捉蚊子,吃了青蛙,蚊子就怕我了,不敢叮我。

师: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

生:你吃了青蛙,也不可能变成青蛙,蚊子怎么会怕你呢?

生: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它一天能提很多害虫,要保护它,怎么能吃呢?

生:如果我们把青蛙全吃了,那地里的庄稼不就被害虫吃光了吗?到时,我们人类还吃什么?

生:哦,原来不能吃青蛙的肉!

【执教者阐述】

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任何学校教育活动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多方面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所以,每一项学校教育活动都应顾及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课堂教学尤需如此。教例中,我关注到学生“吃青蛙肉”这一状况,及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爱吃青蛙肉”的同学也受到教育,增强了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

小蝌蚪傻不傻?──《小蝌蚪找妈妈》片段赏析 

浙江省义乌艺术学校 燕 子

“小蝌蚪傻吗?”问题一提出,教室里就热闹起来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笔者认为,这种时候最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于是,笔者因势利导,把学生分成了两组,组织了一场辩论。

生:小蝌蚪真傻,他看见乌龟四条腿,就把他当作了妈妈。

生:我也认为小蝌蚪傻,因为乌龟虽然有四条腿,但它的嘴巴又不宽。

生:我也觉得小蝌蚪很傻,在没弄清楚事实之前就乱叫妈妈。

生:我觉得小蝌蚪一点也不傻。他能按照鲤鱼妈妈的话去找,乌龟不就是四条腿,宽嘴巴的吗?

生:我觉得小蝌蚪不傻,因为小蝌蚪和他们的妈妈长得太不像了。

生:我也认为小蝌蚪不傻,小蝌蚪生下来后,他妈妈就离开了他,所以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妈妈什么模样。

生:是呀,我觉得小蝌蚪找错妈妈不是他的错,而是鲤鱼妈妈说的不够详细,没有把青蛙的样子说完整。

师:你说的有道理,鲤鱼妈妈介绍得不完整,才使小蝌蚪找错了妈妈。那是谁帮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呢?

生:是乌龟帮小蝌蚪找到了妈妈。

师:乌龟怎么说的?你能读一读吗?

师:大家认为乌龟说得对吗?

生:我觉得不对,乌龟还是没有介绍完整。他还应该加上“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

生:我知道了,小蝌蚪是通过鲤鱼妈妈和乌龟他们的帮助下才找到妈妈的。

生:我觉得小蝌蚪不但不傻,还很聪明。他能把鲤鱼妈妈说的和乌龟说的特点合起来去分析。

师:如果老师现在重新问你们小蝌蚪傻不傻,你们会怎么回答?

生:不傻。

师: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知道了小蝌蚪并不傻。他找错妈妈的原因是鲤鱼和乌龟没有完整地介绍他妈妈的样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不应该单方面去分析一样事物。而应该综合地分析才不至于出差错。

小蝌蚪篇9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识记本课的生字,写“有、在、条”三个字。

2、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初步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感受科学的神秘。

重点:运用多种方式来自主识字。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见过小蝌蚪吗?谁来说说你见到的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

指名学生介绍。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小蝌蚪找妈妈”,看了这个题目,你产生了怎样的疑问?

学生设疑: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叫什么名字?为什么要找妈妈呀?他们是怎样找的?最后找到了没有?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对低年级学生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为其以后的创造和实践奠定根基。)

二、初读课文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我们的课文中,现在小朋友要老师直接告诉你们,还是亲自到课文中去找到答案呢?

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老师或同学,努力把课文读准,读通。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交流自己读书后的收获。

三、自主识字

课文的生字宝宝想和小朋友交朋友,你们乐意吗?可现在我们对他们有点陌生,咱们就在四人小组里与伙伴讲讲:你准备怎么记住字宝宝的脸和他们的名字?

学生在小组里介绍自己的识字体会

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让字宝宝回家,看小朋友是否还认识他们?再读课文。

四、写字练习

先请小朋友认一认要写的三个字“有、在、条”。

仔细观察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让学生提醒,教师示范。

师生互评。

开始描红后试写。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在阅读中理解动词“迎”、“追”,了解表示颜色的词语“碧绿”、“雪白”的意思和构词特点。

2、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3、在愉快的学习中知道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思维有所开拓,口语有所发展。

重点、难点:以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来潜心会文本。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简单的多媒体课件、绘画青蛙图、文中角色的头饰。

2、学生课前去收集青蛙捉虫的有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

课文的生字宝宝想跟小朋友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小朋友愿意吗?他们一个个躲到句子里了,看小朋友还能不能叫出他们的名字?

今天,阿姨给我讲了《灰姑娘》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清早,我们一家人披着晨露,迎着朝霞去爬山。一开始,我被远远地甩在后面,但我使劲追赶,终于爬上了山顶。爸爸妈妈都为我鼓掌,连连说:“你真行!”

二、学习“小蝌蚪样子”的部分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

池塘里,水草边,生活着一群小蝌蚪。小蝌蚪长什么样?

小朋友能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吗?

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蝌蚪?根据你的体会来读一读。

三、学习“青蛙妈妈样子”的部分

多么可爱、快乐的小蝌蚪啊!可是小朋友知道吗?小蝌蚪常常会不快乐,因为他们一出生就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你知道他们的妈妈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吗?请小朋友到文中去找到有关的句子来告诉小蝌蚪。

指名说。出示句子:

教师贴出青蛙的图片。老师这里有一张青蛙妈妈的照片。如果你们是小蝌蚪,妈妈给你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呀?圈出“碧绿”、“雪白”、“大”。

你见过“碧绿”的什么?“雪白”是怎样的白?那么,像金子一样的黄?像火一样的红?像天一样的蓝呢?

青蛙妈妈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多美呀!你能通过朗读把她的美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青蛙还会捉虫呢!小朋友知道吗?课前我们已经去收集青蛙捉虫的有关资料,谁来介绍一下?

听了青蛙捉虫的有关资料,你对青蛙妈妈一定有了更深的了解。带着这份了解再来读读这句话。

四、研读“找妈妈”的经过

看了妈妈漂亮的照片,知道妈妈那么能干,小蝌蚪更加急切地想见到妈妈了。然而妈妈在哪里,怎样才能找到她呢?小蝌蚪开始了他们人生中一段特殊的经历。请小朋友去读读课文的2——6自然段,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

学生自由读2——6自然段。

问: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在谁的帮助下找到妈妈的?

第二自然段:

这一段中有一个表示动作的生字“迎”。谁能给它扩词?“迎”的偏旁是什么?“走之”与什么有关?看图片,“迎”是怎样走?

师生分角色朗读。

第三自然段:

这一段中,也有一个表示动作的生字“追”。你追过别人吗?找个小伙伴追给大家看看?现在,你觉得“追”是怎样走呢?

引读。小蝌蚪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以为是自己的妈妈,连忙追上去,叫着——乌龟笑着说——

在人物、动物的语言前面或后面,一般有一些表示动作、心情、神态、语气的词,这些词叫提示语。这些提示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朗读语言。看,小蝌蚪的话前有“叫着”,你能像他们那样叫叫吗?乌龟的话前是“笑着说”,你能笑着说说这番话吗?

第五自然段:

小蝌蚪在鲤鱼阿姨、乌龟的指引下,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妈妈。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样?谁来读一读?

妈妈见到自己的心肝宝贝,心情又是如何呢?谁来读一读?

就近找伙伴分角色读。

五、演一演

现在我们把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来演一演。在演之前,老师有两个建议:1、尽量把小蝌蚪身体的变化表现出来。2、在扮演角色时,好好地想象一下角色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试演。

指定一小组在班上展示。

学生与老师评议。

六、说话练习

小青蛙长大后也结婚生子了,可庄稼一天也缺少不了她,所以她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孩子。青蛙忘不了小时候寻找妈妈的经历,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顺利地找到自己,她决定在临走前给孩子写下一张留言条。请你帮她想想,她该写些什么?

指名说。

评议。

七、写字

先熟悉要写的三个生字“什、么、变”。

仔细揣摩这些字的写法。

请书写比较优秀的同学上台示范,再评议,了解书写时的注意点。如:“变”的笔顺等。

学生试写,教师巡回指导。

八、板书:

小蝌蚪找妈妈

青蛙

图片

迎追

小蝌蚪篇10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字词,读准多音字,能写出“略微”、“确实”的近义词。

2、能正确朗读课文,训练研读词句的能力。

一、复习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雷锋叔叔写的一则日记,大家知道读日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吗?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小朋友写的日记,板书:不合群的小蝌蚪。

“不合群”什么意思?小蝌蚪为什么不合群呢?想不想把它弄懂?

三、自学字词。

下面,同学们打开课文,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了解词语意思,读准读音,特别是多音字的读音,可以互相讨论。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下列词语

孤零零队伍单独悠闲略微确实

2、读词语。

3、读课文中的句子,说说“悠闲”什么意思?读课文中的句子说说“略微”、“确实”的近义词。

检查多音字的读音

调皮觉得奇怪难道说别扭

五、学习一、二段,进行词句训练。

1、自由读一、二段,要求:圈出一、二段中四个写“不合群”的词。

2、小黑板出示上面四个词语在课文中的句子,朗读。

3、弄清上面四个词的差别。

4、练习:选词填空。

丁丁是我们班的运动员,参加学校的跳高比赛。

小鸟失去了妈妈,地飞着。

妈妈对我说:“我很忙,你去外婆家吧。”

在家里,奶奶感受到更多的是欢乐,而不是。

5、与“不合群”意思相反的词是哪个?

6、我和永明用了什么办法想使小蝌蚪合群,用了什么动作?

大家拿出笔当树枝,拿出橡皮当蝌蚪,做“拨”的动作。老师读句子,同学们做动作。

7、小蝌蚪是怎么表示的,做了什么动作?

8、我拨了几次?课文用了什么词?小蝌蚪钻了几次?课文用了什么词?

9、看到小蝌蚪不合群,我心里怎么想?学生回答后,出示句子:

好像在跟那些成群结队的小蝌蚪闹别扭似的。

读句子,给“闹别扭”换词。

你这个调皮的小家伙,怎么这么不合群呀!

读句子,给“调皮”换词。

学生边做“拨”的动作,边把“我”想的句子说出来。

10、齐读一、二段。

六、看着这只这么不合群的小蝌蚪,我和永明打算怎么办?

七、课堂作业:一、二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青蛙蝌蚪与癞蛤蟆蝌蚪不同的地方,能用“原来……怪不得”等词说话。

2、学习仔细观察,虚心请教的求知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思考:我和永明观察时发现什么?提出什么疑问?把写“发现什么”和写“疑问”的句子分别用自己喜欢的记号标出。

2、读写“我发现”的句子。

这段话是围绕哪句句子来写的?

是从哪两个方面把总起句写具体的?

独游的小蝌蚪与群游的,体形有什么不一样?颜色呢?

板书:略微大一点青灰色

小一点黑色

3、我们发现这种情况,提出了什么疑问?

4、朗读第三段,你如果是书中的“我”和“永明”。向老师请教这个疑问,应该怎么说?

5、说话练习“向老师请教”

每个学生进行练习。

指名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二、学习四、五段,进行说话练习。

1、老师是怎么回答的?读老师的话。

2、听了老师的话,大家明白了吗?表示明白了,应该怎么说?

3、练习:

出示:

学校来了杭州客人。

校园里那么热闹。

用“原来……怪不得”说话练习。

4、齐读3、4、5段。

5、说话练习。

一学生当老师,一学生当“我”和“永明”。

6、学习了这则日记,大家都弄清楚了青蛙蝌蚪与癞蛤蟆蝌蚪的不同之处,同学们指着书中的图给听课的老师介绍一下好吗?

三、“我”和“永明”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板书:观察仔细虚心请教

四、作业:作业本4、5题。

小蝌蚪篇1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和添画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可爱的小蝌蚪。  

2、对手指点画感兴趣,并大胆地作画。  

活动准备:  

班级自然角饲养小蝌蚪,并进行观察。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念儿歌,引出小蝌蚪。  

教师:黑黑的身体圆溜溜,身后一条小尾巴,自由自在水里游,请你猜猜歌谁?  

2、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小蝌蚪》引出主题。。  

3、引导幼儿观察认识操作材料,启发幼儿想像表现小蝌蚪的方法。  

4、教师根据幼儿的想法在纸上示范,用手指在浸有黑色颜料的海绵上轻轻蘸一些颜料,然后在纸上印一个圆圆的蝌蚪身体,最后,用黑彩色笔添画一个小尾巴。  

5、指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教师讲解操作重点,鼓励幼儿在幼儿用书上用手指画许多小蝌蚪。  

提醒幼儿先用手指蘸许多圆圆的小蝌蚪身体。  

再用抹布将手擦干净。  

最后在圆点的不同地方,用黑笔添画短短的小尾巴,提醒幼儿不把颜料身上。  

6、欣赏幼儿作品,鼓励幼儿大胆给小蝌蚪点画许多蝌蚪好朋友。  

7、音乐活动:《小蝌蚪》  

教师带领小朋友扮演小蝌蚪边唱歌边游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对点画小蝌蚪充满了兴趣,因为在自然角里有小蝌蚪,平时他们都有过观察,对小蝌蚪在水中的姿态都有所了解,在操作的时候都能掌握基本的操作,比较欠缺的是,游的不同方向,比较多的是同一方向的小蝌蚪,因为是集体活动,在个别指导上做的不够,一些孩子的作品相对凌乱些,最后桌面也没能保持干净,可能因为平时缺少这方面的锻炼,所以宝宝对此次活动既新奇又陌生,手指的灵活性也不够,以后在区域活动或游戏时间时给孩子多一些这方面的活动。

小蝌蚪篇12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朗读表演,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  具: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昨天看到一张“寻人启示”,你们愿意帮忙找一找吗?

出示启示内容,揭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以读汉字为主。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学生汇报,从哪几个自然段中可以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文章内容。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从哪句话可以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

2、质疑,提出本段中不明白的词语和句子。

3、理解“迎上去”指名表演。

4、分角色朗读。

、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三、四自然段。用笔标出能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的有关句子。

2、指名说说青蛙的外部特征。

3、请学生为青蛙画一张像。并将自己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4、分角色表演。

四、再读全文,思考:学完本篇课文你还了解了哪些知识?

1、课件演示: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指名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几幅图片按顺序贴到黑板上。

3、指名说说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五、课外延伸,培养探索精神。

1、学生汇报课外搜集的资料:其它小动物的成长过程。

2、结束语:大千世界,充满着无数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积极探索钻研,像帮助小蝌蚪那样解决更多的难题。

小蝌蚪篇1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把各段连起来,理解课文内容。

3.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5.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对农作物有好处,是我们捉害虫的好帮手。

教学难点:懂得应保护青蛙,并能向他人宣传保护青蛙的道理。

教学准备

1.“小蝌蚪、长出前腿的蝌蚪、长出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蝌蚪、青蛙”小图片。

2.幻灯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

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要保护青蛙。

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

三、教学过程

以故事引出课题。

1.一只青蛙在茂密的水草中产下了许多卵,卵一天天地长大,长出来大脑袋、黑身子、长尾巴。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对: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课题:

1小蝌蚪找妈妈

齐读课题。

2.学生自己设教学目标。

问:从课题你知道什么?

学课文你想知道什么?

3.师归纳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和小蝌蚪找它们的妈妈去。通过学习,我们要知道小蝌蚪找了几次妈妈,在找的过程中它的形体有什么变化。学习把各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想;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同学们还要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讲授新课。

老师配乐范读课文。

思考:

1.小蝌蚪找了几次才找到妈妈?

2.它们都找到了谁?

读后学生回答:小蝌蚪找了三次才找到妈妈。它们找到了:鲤鱼、乌龟、青蛙。过渡: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请你们用最快的速度在自然段前标出序号。

看图逐段学习理解。

1.观察第一幅图,说图意。

这幅图画的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哪个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

2.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小蝌蚪长的什么样?

贴出小蝌蚪的图片。

板书:大、黑、长长

它们在水里怎么游呀?

快活、高兴。

你觉得小蝌蚪长得怎么样?

指导朗读。

小蝌蚪长得这么可爱,在水里那么快乐活泼,我们读这一段就应该读出它们可爱、活泼的语气来。

试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可爱的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它们都在想:我们的妈妈在哪?要跟妈妈学点本领那该多好啊!于是它们下决心找到妈妈,它们是怎样找妈妈的呢?找妈妈的过程中它们自己有什么变化?我们学习第2自然段。

3.学习第2自然段。

出示学习方法:读,想,说。

想:

1.小蝌蚪有什么变化?

2.小蝌蚪看见谁?告诉了它们什么?

说:

什么样的小蝌蚪?看见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小声读第2自然段。

贴出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图。

投影:

①看清小蝌蚪长出的两条后腿在什么位置。

②迎上去:面对面过去。

③观察小蝌蚪,迎上去时是什么心情?

④我们读小蝌蚪说的话就应该读出它们着急的心情。

指名读、女生读。

⑤我们再观察鲤鱼妈妈回答它们的话是什么语气?那么我们就用和蔼的语气来读鲤鱼妈妈说的话。分小组分角色试读,请两组分角色朗读。

⑥小结:学习第2自然段时,我们是先读再想这两步来理解内容,最后说出了这段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第3自然段。

4.学习第3自然段。

小声读第3自然段。

边读、边想。

看投影,观察小蝌蚪前腿的位置。

贴出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的图。

演示:追上去。

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妈妈什么心情?他们怎么叫的?谁试着读一读。

乌龟是小蝌蚪的妈妈吗?那为什么叫它妈妈?

乌龟怎样回答小蝌蚪的?

有语气地读第3自然段。

这段主要讲什么?

过渡:小蝌蚪知道妈妈长得什么样,他们又继续往前找,这回找到妈妈没有?我们学习第4自然段。

5.学习第4自然段。

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这段,并找出问题的答案。

指名汇报。

小蝌蚪终于找到了青蛙妈妈,青蛙妈妈是怎么说的?从它的话里,你们知道了什么?

做书后练习题2。

填空: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________,过了几天,长出两条________,又过了几天,________变短了,成了________。

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

这段主要写什么?

过渡:妈妈见到自己的孩子,又会怎样呢?我们齐读第五自然段。

贴青蛙图。

指图问:我们现在应该叫它们什么呢?

追问:小青蛙怎样到了荷叶上?用了哪些动词?

这三个动词用的非常恰当,生动、具体写出了青蛙具有跳跃的本领。

小蝌蚪找到了妈妈,他们要做些什么呢?

青蛙一天捉70个害虫,一个月捉2100个,一年捉15000个害虫,所以人们都称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我们一定要保护它们。

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向小蝌蚪学习什么?

朗读全文。

朗读这篇课文,我们应该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全文。

总结:你们看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们开始是大脑袋、黑身子、长尾巴,不久长出两条后腿,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然后尾巴变短,最后尾巴不见了,就变成了青蛙。通过学习,我们还知道了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我们一定要保护他们。今后我们做事,一定要像小蝌蚪那样:遇到困难,不灰心,直到取得成功。

{板书}:

13、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青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青蛙

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

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

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不知什么时候,尾巴不见了。

小蝌蚪篇14

34一、教学目标: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3.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内容,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三、教学方法:启发法、朗读法、表演法。四、教具准备:图片、vcd光碟、投影仪。五、课时安排:3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二课时猜谜语引出课题:板书:放动画片,激情引趣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小蝌蚪找了几次妈妈?它们在路上都遇上了谁?教师板图。学习课文内容,指导感情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说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板图指名读,全班同学做动作表演。体验“快活”含义。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它们看见谁了?同桌一块儿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板图放幻灯演示。指导朗读。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汇报你读后知道了什么?板图放幻灯演示。指导朗读。听了乌龟妈妈的话,它们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师读第四,第五自然段。思考:这时的小蝌蚪有什么变化?找到妈妈后它们是怎么做的?板图放幻灯演示。指导朗读。齐读第六自然段。小蝌蚪长成青蛙后每天都干什么?戴头饰表演:引申扩展,进行思想教育:出示图判断对错。练习、巩固:1.小蝌蚪先长出两条_____腿,过了几天,长出两条_____腿,又过了几天,____变短了,成了_____。2.青蛙四条腿,____嘴巴,鼓着_____大眼睛,披着碧绿的______,露着雪白的______。.布置作业:1.回家后探究一下,一只青蛙一天能捉多少害虫?2.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板书设计鲤鱼乌龟青蛙迎追游小蝌蚪长后退长前腿尾巴变短青蛙

小蝌蚪篇15

荣华街小学潘丽勤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边看图边学文,了解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教育学生自觉保护青蛙和蝌蚪。

这篇课文生动有趣,以对话为主,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材料,可用自读、对读、轮流读和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进行朗读练习。重点体会并读好以下几个地方: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的快活心情;对鲤鱼妈妈有礼貌的问话;叫妈妈时高兴激动的心情;鲤鱼、乌龟和青蛙妈妈说话时慈爱的语气。

课后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小蝌蚪成长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课文掌握的程度。

小蝌蚪篇16

活动目标:1.学习用刷子上下平涂,均匀的刷出背景色。2.能用手指压印和添画曲线,表现各种动态的小蝌蚪。3.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体验玩色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1.幼儿对小蝌蚪和青蛙已有初步的认识2.颜料、刷子、长卷画3.录像:小蝌蚪活动过程:一、以变魔术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1.t: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变个魔术,你们想看吗?那我们来看一看需要哪些工具。2.t:告诉你们,在这张纸里藏着一只小动物,你们看到了吗?我能把它变出来,仔细看!t:轻轻的沾一点颜料,在盘子上舔一舔,从上往下轻轻刷,怎么还没有变出来啊?我们一起来念咒语:从上往下轻轻刷,这是谁呀?咦!青蛙妈妈皱着眉头,好像有点心事,我们一起来听听是怎么回事吧!”t:“那我们一起来帮助青蛙妈妈赶快找到小蝌蚪好吗?”(教师示范将所有的底色刷完)二、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的不同动态t:“有没有找到小蝌蚪啊?瞧,他们都藏在这里呢!小蝌蚪们长的什么样子啊?它们快活在水里游来游去。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游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小结:“原来小蝌蚪游动的方向都不一样。尾巴在下面的小蝌蚪是往上游的,尾巴在右边的小蝌蚪是往左边游的。真有趣啊!我们也来学学小蝌蚪游泳好吗?”三、示范手指点画及添画尾巴的方法t:小蝌蚪们真顽皮,他们都藏起来让妈妈找,老师再来变个魔术,把小蝌蚪们都变回妈妈身边去好不好?t:伸出食指在黑色的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手指按在纸上,再用蜡笔画上弯弯曲曲的尾巴,一条可爱的小蝌蚪就在游动了。我们可以一次多压印几个小蝌蚪的身体,然后在不同的位置添画细尾巴,这样,这群小蝌蚪就会朝不同的方向游动了。t:“请小朋友来试一试,让更多的小蝌蚪从四面八方游过来吧!”四、幼儿操作,体验创作的乐趣。1.t:瞧,在这条小河里也藏着青蛙妈妈和小蝌蚪,怎么样把他们找出来呢?2.老师巡回观察,适时的加以指导。3.展示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五、活动延伸。在有关“春天”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师生共同布置的“小蝌蚪找妈妈”的主题墙面,复习有关故事、歌曲,学做“小蝌蚪找妈妈”的音乐游戏。并且可以请幼儿继续探索“小蝌蚪和青蛙的秘密”,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围坐在主题墙旁边,相互交流自己获得的信息,对如何更好保护“小蝌蚪”和“青蛙”展开讨论等等。

小蝌蚪篇17

1.按要求填空。

迎,共笔,第6笔是。

蹲,共笔,第7笔是。

群,结构,左边是,右边是。

2.看图读课文,填空。

图画表现的第一部分内容是小蝌蚪在水里游,它与课文第段对应。图画表现的第二部分内容是,课文第段和它相对应。图画表现的第三阶段内容是,课文第段和它相对应。图画的第四部分内容是小蝌蚪终于变成了,找到了妈妈,它与课文第段相对应。

3.读课文,答题。

小蝌蚪的样子是:________

青蛙的样子是:________

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是:________

4.读读写写

蝌蚪   鲤鱼    荷花    嘴巴     阿姨

青蛙  乌龟  脑袋  摆动  游来游去

参考答案

1.迎,共笔,第六笔是。蹲,共笔,第7笔是。群,结构,左边是,右边是。 2.图画表现的第一部分内容与课文第段对应。图画表现的第二部分内容是,课文第段和它相对应。图画表现的第三段内容是,它和第段相对应。图画的第四部分内容是小蝌蚪终于变成了,找到了妈妈,它与课文第段相对应。

3.小蝌蚪的样子是: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青蛙的样子是: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是:先长出两条后腿,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又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成了青蛙。 4.略。

以上就是关于文章小蝌蚪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工作顺利。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