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勤奋

时间:2023-03-23 18:49:22 作者:教学文档 字数:90057字

范文小一网整理说勤奋,旨在帮助更多人解决教学困扰,文章仅供参考,具体需要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有所帮助,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相关文章说勤奋吧。

说勤奋

说勤奋

说勤奋篇1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初步的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初步地了解课文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能读通课文,说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黑板上写“勤”字,要求学生认真看,教育学生字要写端正。

2、指名读“勤”要求读准前鼻音。齐读。

3、说说“勤”的右边为什么是“力”?

4、教师在“勤”字旁写“奋”字。齐读“勤奋”。

给它找个好朋友。

5、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勤奋”二字。

齐读课题这个“说”就是“谈”和“讲”的意思。

6、同学们,曾经有人跟你们说过“勤奋”的话吗?学生谈“勤奋”的话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过渡: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和我们谈“勤奋”的。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多字,不漏字,读正确。

2.检查自读情况:

读词:

浇灌习惯即使期末基础桥梁

滚瓜烂熟毫不气馁急起直追名列前茅资治通鉴剥(bāo)离远渡重(chóng)洋

①自读②指名读③齐读

3.再读一遍课文,同时标上自然段,把不懂的地方标出来,同时思考作者要跟我们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4.师:相信动脑筋读书的同学都有一些疑问,请自由发问。

教师相机板书问题。

5.让我们再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读书,也许你们自己就能解

决这些问题。指名分段落读。

6.说说作者要跟我们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7.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字词。

简介《资治通鉴》

三.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读生字表中的生字。

2、自学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又快又准确的记住这些生字?

3、指导书写“末”“惯”

4、学生钢笔描红。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的道理。

2、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略知说理文的篇章结构,摆事实,讲道理。

【重点难点】

懂得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懂得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勤能补拙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着作者谈谈“勤奋”的话题。

学生读题:15说勤奋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第一、第四小节,理解作者的观点

同学们还记得作者对“勤奋”的观点是什么吗?请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一找。

(1)学生回答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2)指名读第一句请你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得明白些。

理解“勤奋”能使我们达到自己的理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勤奋。

(3)听老师读第二句听明白什么了吗?

理解: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要靠勤奋。

师举例:有的同学平时勤勤恳恳,成绩优秀,还有一些同学就不,考试时候偷偷看看,成绩到也挺“漂亮”,似乎也达到了他的理想目标。

学生谈体会,明白“勤奋是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径。”

生:读一读

师:再听老师读这句话。还明白什么?

举例:上学期我的考试成绩很好,这学期我就不必再努力了

吃吃玩玩,行吗?

师:“坚持不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有了它,还有什么实现不了呢?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注意要重读的地方。

齐读两句话

2、粗知说理文的结构,摆事实,讲道理。

过渡:作者就这两句话对大家多说上几遍,你们信吗?

为什么?别人说什么你都相信?

那么再对你说个十遍,相信吗?怎样才会相信?

要举例说明

(1)师:对了。我们知道事实胜于雄辩,要用事实来说话。文中举了谁的例子?教师板书:

(2)师:在第一节课中,同学们说爸爸、妈妈、老师都对你们过要勤奋的话,为什么不举他们的例子?

3.学习二、三自然段

(1)师:文中的两个人成功了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有关的语句。

指名读司马光成功的语句。

他手中的“鲜花”是什么?教师板书:编成《资治通鉴》童第周呢?板书:完成青蛙卵剥离手术

童第周的成功,关键体现在那个词上?

(2)他们的成功靠的是什么?板书:勤奋

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语句,在关键的词下面加点,再于同桌或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①集体交流:

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②齐读第一句。关键的词是:滚瓜烂熟一遍又一遍

理解:“滚瓜烂熟”的意思。

“一遍又一遍”是说无数遍,直到滚瓜烂熟为止。

师:这就是——勤奋。

谁来读这句话,读出司马光的勤奋。

③齐读下面一句,体会一下。

学生谈体会。

师:你喜欢这样的枕头吗?司马光却用这样的枕头来烦自己,还管它叫“警枕”。“警”什么意思?师追问:提醒他什么?

师:司马光争分夺秒的学习、写作,连睡觉的时间都要挤出来,这就是——勤奋

齐读第二句

④师:看看这两句话分别写司马光什么时候的?他始终勤奋学习,这就叫做——一生勤奋。

⑤再读读两句话,体会司马光的勤奋。

⑥童第周是怎样勤奋的?

学生回答

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

师: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词,谁知道?而且他天天如此,这就是。

⑦我们再读读这几句话,感受一下他们俩的“勤奋”。⑧老师从中找出几个词

抓紧时间睡觉时天刚亮睡觉前

你们有没有发现勤奋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⑨师小结:一寸光阴一寸金,——是的,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对于时间,鲁迅说过:“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对于时间,朱老师说,勤奋的人总是觉得那么短,懒惰的人总是觉得时间那么长。

再读两句话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

我们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

①比较一下,看出什么了吗?

理解:古代人,现代人,,每个成功者都要靠勤奋

司马光天资聪明;童第周基础很差、上学迟但他们最终都取得成功,说明了什么?

②名言

成功=1份天才+99份汗水。——发明家爱迪生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数学家华罗庚

③读第一句说说意思这是说谁的?

读第二句“拙”是什么意思?“笨”怕不怕?

什么来弥补这种叫……

齐读两句话

④让我们把自己最喜爱的一句话写笔记本的首页上面,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勉励自己。

⑤你们还收集了哪些有关“勤奋”的名言警句课后我们可以设计书签,送给同学互相勉励。

师: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让我们牢记“勤奋”二字,牢记……

学到这儿,你们有没有什么想要说的?有什么感受?

学生畅所欲言

师:无论你天资聪明成绩优异,还是基础较差成绩不够理想,要想以后有所作为必须要——一生勤奋。

三、布置作业

学习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想说的,有什么感受写下来。

说勤奋篇2

《说勤奋》教学设计(1)

肖改花

公开课教案:XX年11月12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绿色通道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深入感悟文章的内涵。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色通道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略知议论文是说理的文章,一般的篇章结构是:先提出观点,再列举事例,讲道理。

【教学过程】

一、由名言导入

成功一分天才+九十九分汗水

请你说说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解题:题目中的“说”就是谈、讲的意思。这是一篇说理类的文章。读了这个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分段。

1、听课文录音

想一想:课文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2、交流

3、引导分段。

各自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在哪里提出了观点?又是怎样证明这个观点的?课文最后又是讲了什么?

交流。

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分段:1、提出问题;2、列举事例;3、点题总结。

三、分段读通课文。

1、先拼读生字,读准新词。

2、分段读通课文。

自读巩固预习效果——指名读——纠正读音,指导读通长句——齐读。

四、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2、重点指导书写“枕”、“末”、“惯”、“基”。

3、钢笔描红。

4、练习书写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3:读一读,再抄写。

2、熟读课文。

3、区别形近字组词。

未悄社梁渡

末稍杜粱度

说勤奋篇3

学内容

15.说勤奋

共几课时

2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从小养成勤奋的习惯,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重点:懂得司马光、童第周之所以取得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奋。

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教学资源

1.教学课件

2.学生收集的司马光、童第周、华罗庚的资料和名人成功的故事。

预习设计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导入

1.说说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二、解读司马光

1.交流搜集到的司马光的资料。

2.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司马光取得的成就

3.了解《资治通鉴》。

4.用波浪线画出写司马光勤奋的句子。

a.小时候勤奋的地方。

(1)理解“滚瓜烂熟”。

司马光怎样做到滚瓜烂熟?

朗读出示的句子。

b.交流长大以后勤奋的地方。

理解“警”的意思。

想象头枕“警枕”的情景。

听老师小结。

5.齐读两段文字。

6.从司马光身上感受到什么?

7.听老师小结,齐读名句。

三、解读童第周

1.交流童第周的资料。

2.自读,圈画出童第周取得的成就和付出的辛劳。

3.交流。

读所圈画的语句。

听老师补充童第周的资料。

听老师介绍青蛙卵剥离手术。

从童第周身上,想到哪些成语?

4.谈谈自己的感受。

朗读句子。

交流华罗庚的资料。

(2)说说华罗庚这句话的意思。

5.引读第一小节第二句话。

四、对话第4节一深化观点

1.生活条件好了,还需要勤奋吗?交流。

2.齐读。

五、对话作者——解读结构

1.思考:文中举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重复吗?

2.交流收集的名人成才故事。

六、诵读名言

1.朗读名言。

2.齐读第四小节第二句话。

3.听老师总结。

【板块一】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说勤奋》是一篇讲道理的文章,课文告诉我们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讲了——的故事。接下来,让我们读读“司马光”和“童第周”通过勤奋取得成功的事例。

【板块二】

1.课前,我们搜集了资料,谁来介绍一下司马光?

2.打开语文书,轻声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司马光取得了哪些成就?用横线画出来。

3.出示:他用……

同学们,为了写《资治通鉴》这一部著作,司马光和他的助手收集和整理了大量资料,参看各种著作三百多种。据说,这部书写成的时候,原稿足足堆放了两间屋子。这本书也足足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

这样一部巨著,对于司马光这位成功者来说,就是他手中的——

4.为了这部巨著,司马光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呢?再次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

交流:a.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1)什么叫“滚瓜烂熟”?

(2)司马光是怎样做到滚瓜烂熟的?

是呀,引读:

春天,春色满园,蝶飞燕舞,哥哥、弟弟读了一会书就去玩了——(生读)

夏天,酷暑难耐,屋内闷热,哥哥、弟弟读了一会书就去玩了——(生读)

秋天,秋高气爽,满山红叶,哥哥、弟弟读了一会书就去玩了——(生读)

冬天,银装素裹,堆雪人打雪仗,哥哥、弟弟读了一会书就去玩了——(生读)

师:这就是——勤奋呀。长大以后,司马光又是怎样样勤奋的?

出示:b.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警枕“的“警”有以下几种解释:1.戒备。2.感觉敏锐。3.提醒,使人注意。4.危险紧急的情况或事件。5.警察的简称。你知道“警枕”的“警”应该选择哪种解释吗?那你知道这警枕提醒他什么?

同学们想象一下,睡觉的时候枕着一个圆圆的木头会是一种什么感受?

用“警枕”挤出睡觉的时间读书写作,这就是——勤奋,是勤奋使他浇灌出了手中的鲜花——《资治通鉴》。

5.让我们怀着对司马光无比崇敬的心情一起来读好这两段文字。

6.同学们,司马光从小就聪明过人,我们也曾读过关于他砸缸救人的故事,可他一直非常勤奋,读了他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7.小结:这就充分说明了“成功等于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

【板块三】

1.接下来我们学习写童第周的事例。课前大家搜集了童第周的资料,简单说一说。

2.轻声读读第三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童第周取得的成就,用波浪线画出他付出的汗水和心血。

3.交流

(1)成就:完成高难度……

取得这样的成就,他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

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学习方法。

(2)师补充材料。

同学们,文中的童第周是不是和司马光一样天资聪明呀?请你读读这段文字。

正是由于这样的勤奋,童第周才可以取得这样的成就。同学们,青蛙卵是像小米粒那么大的小黑籽,童第周留学比利时,当时生物界正在研究青蛙卵,却无人能把青蛙卵的模型完整地剥离。当时我们的国家还非常贫困,没有电灯,童第周就在阴暗的院子里利用天然光,在显微镜下从事切割和分离卵子工作;没有培养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陶瓷酒杯来代替,所用的显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极细的玻璃丝;实验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从野外采来的。就在这简陋的“实验室”里,童第周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当时轰动整个生物界。

(4)童第周的勤奋,让你想起了哪些成语?

(闻鸡起舞、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废寝忘食)

4.读了童第周勤奋成才的事例,你有什么感受?

出示句子: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勤奋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1)交流有关华罗庚的资料。

(2)说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意思。

5.引读:童第周勤奋成才的事例,说明——(生读)“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板块四】

1.有人说,如今,我们生活和学习条件改善了,“勤奋”二字可以不提了。你认为呢?

2.出示句子: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齐读。

【板块五】

1.司马光和童第周都是靠勤奋成才的,这两个事例不是有些重复吗?快速默读课文2、3自然段,找出两个事例的不同之处。

司马光:古代的,是天资聪颖的人靠勤奋成才。

童第周:现代的,是基础较差的人靠勤奋成才的。

2.交流,你还收集到哪些名人通过勤奋成才的故事?拿出《一课一练》,交流。

【板块六】

1.关于勤奋的名言你知道哪些?交流。

2.老师送给大家几句,出示。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2.同学们,让我们时刻记住: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3.总结:学到这儿,老师很想告诉大家,这篇文章的作者也是一位通过勤奋实现自己理想的人,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吴晗。让我们记住他的话——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作业设计

1.完成《补充习题》本课第四大题。

2.完成《一课一练》本课第三大题。

3.阅读朱自清的《匆匆》并说说自己的感想。

说勤奋篇4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从小养成勤奋的习惯,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司马光""童第周"之所以取得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奋.

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5说勤奋》.(齐读课题)

看了课题,谁知道课文讲了什么道理(勤奋)课文是怎样说这个道理的呢(文章先提出观点,再举了两个例子,最后又进行了总结)

2,作者为什么要特意写一篇文章来说勤奋呢谁来为我们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作者开门见山,直接说出自己的观点.

作者用了这样一个句子来表明自己的论点,就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指名读好设问句.

3,[出示]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齐读)再来看看这句话,司马光和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呢这鲜花又是怎么浇灌出来的呢选择你最愿意读的内容好好读一读,把能够帮助你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勾画下来,还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

二,精讲课文第二自然段

1,我们都知道,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他从小就是一个天资聪明的孩子,可是不是天资聪明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呢(不是)司马光长大以后取得了什么成就谁来为我们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2,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他是怎样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的呢

(1),【出示】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评价: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直到滚瓜烂熟就是勤奋!把别人玩的时间用来学习,这就是勤奋!

(2),警枕.你知道警枕是什么吗(圆木)那么不舒服,司马光使用它的目的是什么呢(睡觉时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这里的"警"又该怎么理解呢

评价:一个人,为了抓紧时间,竟然和自己的睡眠抗争,竟然用圆木来警示自己,提醒自己,这就是勤奋!

(3),19年.同学们,你们读了几年书三年多吧.只读了三年书,做了三年作业,有的人都觉得长了,而司马光却用了19年的时间来编写史学著作《资治通鉴》.

(4),【出示】《资治通鉴》图片.相机介绍:为了写《资治通鉴》这一部著作,司马光和他的助手收集和整理了大量资料,除了采用历代的正史之外,还参看各种历史著作三百多种.据说,这部书写成的时候,原稿足足堆放了两间屋子.

读好句子.突出时间长.坚持不懈地夜以继日地读书写作就是勤奋!

3,小结: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天资聪明,但是他依然始终如一地勤奋学习,终于最后写成了名垂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不禁让老师想到了大发明家爱迪生的一个经典公式——[出示]成功=一分天才+九十九分血汗(齐读)

谁再来为我们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指读)

4,司马光成功的例子证明了——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三,精讲第三自然段

1,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司马光一样天资聪明,像童第周,他17岁才进中学,基础差,起步晚,他有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2,他手中的鲜花是什么他又是怎么浇灌的呢

(1),童第周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机补充:1930年,童第周留学比利时,当时,生物界正在研究青蛙卵,却无人能把青蛙卵的模型完整的剥开,研究被迫停止.因为青蛙卵只有小米粒那样小,外面紧包着三层像蛋白一样的软膜,要把它们剥下来,可不容易,必须借助显微镜,手的动作稍有不当,卵膜就会被撕碎,所以这种剥离术进行了几年都没有成功.当童第周完成试验的时候,他的老师著名的生物学家布拉舍教授说:"童先生了不起!中国人真正了不起!你战胜了上帝,为我们的实验开辟了一条道路!"

(2),也许大家难以相信,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出示】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指名读

(3),同学们,我们十二三岁就上中学了,而童第周进中学的时候已经17岁了,而且他第一学期期末的平均成绩只有45分.在这样的境况下,童第周却能取得如此的成就!他是怎么做的(1,充满信心.2,抓紧学习.3,注意温习.4,改进方法)

童第周是如此的勤奋,是勤奋给了他勇气;是勤奋给了他力量;是勤奋创造了奇迹!难怪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会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指名读)

3,小结:童第周成功的例子也证明——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其实,不论天资聪明的人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只要勤奋,都可以成才.

四,总结

1,作者用司马光,童第周勤奋成才的事例,证明自己在文章开始时提出的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司马光和童第周,他们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可他们都是中国人.你知道哪些国外名人成功的例子吗谁给大家介绍介绍

2,这样齐了.可见——[出示]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3,引读第四自然段.[出示]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指名读)

(1),强调只有:体会要想获得成功,除了勤奋,没有别的途径.

(2),强调一生:体会半途而废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成功需要坚持不懈,用毕生去追求.

五,拓展:

1,你们看,文章先摆出观点,再举例证明,最后总结,非常有条理.学到着儿,老师很想告诉大家,这篇文章的作者也是一位通过勤奋实现自己理想的人,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吴晗.

2,你们了解吴晗吗谁来说一说

评价:同学们当你们用具体的事例说明一个观点的时候,就是在说道理.《说勤奋》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勤奋的道理.我们不仅要会学,还要会说!有鲜明的观点,确凿的事例,还要加上总结,这就是说!

3,让我们记住吴晗的话——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愿每一位同学都能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说勤奋篇5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将来,你的理想是什么?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妙的理想,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呢?

2、板书课题。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3、解题。

“说”就是谈、讲的意思。这是一篇说理类的文章,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清楚的呢?下面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读生字词

“宋、砸”是平舌音。

“枕、稍、础拙”是翘舌音。

“馁”的声母是n。“卵”的声母是l。

读句子

你觉得哪些句子有些难读,你能读好它吗?

指名分节读课文

3、再读课文。

同座可以讨论说说课文主要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再集体讨论。

4、指导分段。

课文是分几部分来谈勤奋的?课文可以分几段?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三、学习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找出中心句。

这儿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的意思吗?

把这个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板书: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过渡:是的,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用他们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在这里指什么、“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

你能说一说这一句话的意思吗?

2、指导朗读第一段。

四、生字练写

1、练读生字。

2、自己记忆学习,说一说什么字感到困难,集体讨论怎么记。

3、练习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学生试背第一段。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二段。

读课文第二段思考:围绕“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

自学第二自然段①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看出他从小就聪明过人。

②司马光的勤奋主要表现:别人玩他读书;用“警枕”自励自勉。找出关键词

③自由练读。

④集体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自学第三自然段

①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②经过努力,学习赶上来了。

③道理:勤能补拙,有付出才有收获。

④自由练读。

⑤集体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教师小结: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可自暴自弃。成功与勤奋是分不开的。

2、学习第三段

自由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这一段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

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说勤奋》这篇课文,知道了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以文中的司马光、童第周为榜样,学习他们的的刻苦勤奋的精神。

三、试背课文

1、自由练习背诵。

2、学生选择背诵2~4自然段中的任一段。

四、作业

1、说一说词意。

滚瓜烂熟毫不弃馁名列前茅勤能补拙

2、造句。

既……又……

只有……才能……才能

五、板书:

15说勤奋

司马光→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教后感:

语文学习过程中“读”是第一位的。读是吟咏品味,读是鉴赏领略,读是情感共鸣。课文的语言、意境、情感,都要在读中才能领受体悟。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讲绝对代替不了学生的读,学生读的过程是一个审美体验过程,是与课文、与作者间开展的一种心智交流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童第周的勤奋,教师让学生带自已的实际做法和想法去与他进行比较,从而反衬出他的勤奋,这种建立在学生生活实际和自身体验上的思考与理解是真实的,印象深刻的。

说勤奋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10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深入感悟文章的内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解题:题目中的“说”就是谈、讲的意思。这是一篇说理类的文章。读了这个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分段。

1、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2、交流

3、引导分段。

学生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在哪里提出了观点?又是怎样证明这个观点的?课文最后又是讲了什么?

交流。

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分段,并在文中作好记号。

三、分段读通课文。

1、先拼读生字,读熟新词。

2、分段读通课文。

自己练读——指名读——纠正读音,指导读通长句——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画出中心句。

2、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这里的“桥梁”是什么?

把那句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过渡:是的,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相机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

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齐读后一句。

3、齐读第一段。

4、当堂背诵第一段。

五、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自己设计记忆字形的方法,感到困难的在下面打“?”。

2、交流自学情况。

3、指导书写“枕”、“末”、“惯”、“基”。

4、钢笔描红。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3:读一读,再抄写。

2、背诵第一段。

3、区别形近字组词。

未悄社梁渡

末稍杜粱度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的道理。

2、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略知说理文的篇章结构,摆事实,讲道理。

重点难点:

懂得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懂得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勤能补拙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学习了第一段,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二、细读第二自然段

1、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

2、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年级学过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司马光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

3、天资聪明的司马光长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讨论:

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终于”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警枕”的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司马光怎样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的?

司马光的事例告诉我们:“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师与生一起评点,是否读出了司马光的刻苦、勤奋?

4、小结: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天资聪明,但是他依然始终如一地勤奋学习,最后写成了名留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就充分说明了“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三、细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学,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

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取得了成功?

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小组交流讨论

3、师生围绕思考题交流探讨

4、学生讨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的含义,老师相机板书。

5、指导朗读

6、让学生根据板书小节,引导学生明确:不论天资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只要勤奋,都可以成才。

7、齐读两句名言,大家认为这两句名言好吗?好,就让我们一起把它抄在自己笔记本的首页,时刻勉励自己。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3、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学习了这一课的感想,并写在小作本上。

五、总结课文:

六、作业完成课后思考题3、4两题。

附、板书:

13、说勤奋

司马光编成《资治通鉴》

勤奋是通往

理想境界的桥梁

童第周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说勤奋篇7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听说咱四班的孩子特勤奋,那谁最勤奋呀?成绩怎样?看来勤奋很重要。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一学《说勤奋》。(板书课题)

过渡:猜一猜:作者会说关于勤奋的什么呢?

二.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文,猜对了什么?读给同桌听。

2从你们的朗读声中,我听出了你们的自信。相信在后面的发言中你们会更加大胆自信。有信心吗?

3.借助课后生字注音大声朗读课文,若有不会的想办法解决。解决不了的做上记号。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4.生汇报。

5.幻灯片出示易读错的词。

1)轮读。2)齐读。

6.相机范写:末惯之后生描红。

7.老师出示两组词,都是四字词语。

a.生自由读词,思考意思。

b.这些词来自文中,把他们送进课文读一读,并用其中一组词来说说一个故事。

8.同学们已找出了所举两个事例的内容,那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又写了什么呢?相机板书。

三.你们真会读书!把长长的课文一下子就读短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知道司马光、童第周成功了,又是怎样成功的?我们下节课讨论。

四.作业。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节

1、指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找出主句。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3、体会交流。

4、指导朗读。

二、学习课文第2节

我们继续学习下面的课文。

1、指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谁?

2、写了司马光的几件事?

3、体会交流。

4、两件事说明了什么?哪些词语特别能说明司马光的勤奋。

5、指导朗读。

6、齐读这一段。

7、归纳板书。

三、学习课文第3节

四、学习课文第4节。

1齐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体会交流。

3造句:只有…………才能…………才能…………

4归纳板书。

5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五、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

说勤奋篇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3、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教学过程:一、复习。

1、课文向我们讲了什么道理?

2、课文是怎样向我们讲这个道理的?

二、老师小结:刚才大家所说的,也就是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告诉我们的道理。齐读这两小节。

三、课文用两个事例来说明勤奋是成功的桥梁。自读2、3小节,简要概括每个故事的内容,并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师生随机解疑。

四、自选一个故事,用自己的语言讲一讲,能加进自己的想象、动作,那么,你就是一位创新高手。

五、请两位同学上台演讲,并做适当点评。

六、说说司马光和童第周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七、举例说说你了解的勤奋者的事例。交流收集到的名人名言。

八、读完课文,请你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对勤奋的理解,并署上你的大名,好的将收入我们班的凡人哲言录。

九、交流,评比。

说勤奋篇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10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深入感悟文章的内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解题:题目中的“说”就是谈、讲的意思。这是一篇说理类的文章。读了这个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分段。

1、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2、交流

3、引导分段。

学生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在哪里提出了观点?又是怎样证明这个观点的?课文最后又是讲了什么?

交流。

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分段,并在文中作好记号。

三、分段读通课文。

1、先拼读生字,读熟新词。

2、分段读通课文。

自己练读——指名读——纠正读音,指导读通长句——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画出中心句。

2、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这里的“桥梁”是什么?

把那句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过渡:是的,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相机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

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齐读后一句。

3、齐读第一段。

4、当堂背诵第一段。

五、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自己设计记忆字形的方法,感到困难的在下面打“?”。

2、交流自学情况。

3、指导书写“枕”、“末”、“惯”、“基”。

4、钢笔描红。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3:读一读,再抄写。

2、背诵第一段。

3、区别形近字组词。

未悄社梁渡

末稍杜粱度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的道理。

2、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略知说理文的篇章结构,摆事实,讲道理。

重点难点:

懂得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懂得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勤能补拙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学习了第一段,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二、细读第二自然段

1、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

2、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年级学过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司马光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

3、天资聪明的司马光长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讨论:

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终于”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警枕”的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司马光怎样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的?

司马光的事例告诉我们:“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师与生一起评点,是否读出了司马光的刻苦、勤奋?

4、小结: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天资聪明,但是他依然始终如一地勤奋学习,最后写成了名留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就充分说明了“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三、细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学,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

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取得了成功?

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小组交流讨论

3、师生围绕思考题交流探讨

4、学生讨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的含义,老师相机板书。

5、指导朗读

6、让学生根据板书小节,引导学生明确:不论天资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只要勤奋,都可以成才。

7、齐读两句名言,大家认为这两句名言好吗?好,就让我们一起把它抄在自己笔记本的首页,时刻勉励自己。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3、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学习了这一课的感想,并写在小作本上。

五、总结课文:

六、作业完成课后思考题3、4两题。

附、板书:

13、说勤奋

司马光         编成《资治通鉴》

勤奋是通往

理想境界的桥梁

童第周      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1][2][3][4]下一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板书“勤”字(书写认真),我们从小就应当要认认真真写好中国字,堂堂正正做好中国人。请生读。

问:勤的右边为什么是个“力”字?

板书“奋”字,学生齐读“勤奋”一词,并为它找近义词。

师: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谈谈这“勤奋”二字。

2、解题:曾经有人对你说过有关“勤奋”的话吗?谁?是怎么说的?

二、新授

1、整体感知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迅速把书翻开到《说勤奋》一课,用最快的速度读课文,找一找作者对勤奋的观点是什么?用横线画出来。

指名说。

2、出示投影: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①、理解第一句:生读,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

②、理解第二句。师读第一遍:听出什么来了?生齐读。

师读第二遍:听出什么了?

生齐读以上两句话。

3、学习事例

①、师:作者就这两句话对你说十遍,你相信吗?说一百遍呢?说一千遍呢?这样说有说服力吗?那要怎么样才有?

师:作者举了谁的例子?为什么举他们的例子?

②、师:课文中的两个人成功了吗?读课文,从中找出有关他们成功的句子。

生自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师:他们成功*什么?划出能体现出他们“勤奋”的句子。

③、学习司马光的例子

出示投影: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教师要抓住“一遍又一遍”、“滚瓜烂熟”、“稍微”、“警枕”等词,让学生体会司马光的勤奋。

师:读大屏幕上的两句话,好好体会司马光的勤奋。

④、学习童第周的事例

生读相关句子。

⑤、师:下面我们来把司马光和童第周的“勤奋”放在一起读读。老师从课文二、三自然段里找出了四个词——

出示投影:抓紧时间睡觉时天刚亮睡觉前

师:从这几个词里,你有没有发现勤奋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

小结:对于时间,有人说过: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力量;对于时间,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对于时间,刘老师想说:勤奋的人总觉得时间那么短,懒惰的人总觉得时间那么长。

三、延伸与拓展

1、出示投影: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了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他的学习成绩很差……

师:比较这两句话,看能比出什么来?

2、请看几句名人名言。

出示投影:

成功=1份天才+99份汗水。——发明家爱迪生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数学家华罗庚

不论你有多么聪明,也不论你基础有多么差,只要勤奋,都能获得成功。

——暂时还没“家”的刘老师

3、小结:但愿我们每位同学都能通过自己的勤奋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4、生齐读名言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懂“司马光、童第周”有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奋。

2、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教具学具: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揭题

看到“勤奋”一词,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来学习文章《说勤奋》,文中是如何来说勤奋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

2、自由、轻声读文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3、同桌互读,互问,四人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4、回答教师问题:你懂了什么?

5、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6、全班质疑问难。

7、齐读全文。

三、细读课文,体会词句的意思。

过度: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指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找出主句。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3、体会交流

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用"鲜花"比喻成功者所取得的成就

用"汗水"、"心血"比喻成功者付出的努力。

4、指导朗读。

5、归纳板书

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这一段用设问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非常明确,引起读者的思考。

五、作业抄生字。

第二教时

一、复习检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懂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2节

我们继续学习下面的课文。

1、指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谁?

2、写了司马光的几件事?

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就去玩了,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

3、体会交流

a、哥、弟间的对比,(指导朗读)

b、"小时侯"与"长大以后"的具体描写(指导朗读)

c、特别"醒枕"的奥秘

d、取得的成就(指导朗读)

4、两件事说明了什么?哪些词语特别能说明司马光的勤奋。

5、指导朗读

6、齐读这一段

7、归纳板书

这一段分别写了司马光小时侯和长大以后,勤奋学习的事情,举了几个例子,通过对比衬托、细节描写等方法突出描写司马光的勤奋,写得特别生动,读了,我们就仿佛能够看到司马光那认真的样儿。

三、学习课文第3节

指读课文

讲童第周的故事

找出描写童第周勤奋和取得成就的句子。

经过半年的努力……………………名列前茅。

后来他远渡重洋………………………产生了很大影响。

体会交流

成绩差不是天生,童第周名列前茅、青蛙卵剥离技术所产生的影响,这些事实证明,勤能补拙,成功来自勤奋是真理。

指导朗读

归纳板书

天资聪明的人*勤奋能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

基础较差的人*勤奋同样也能成才,不应自暴自弃。

举例说明………………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成功事例

四、学习课文第4节

齐读课文

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体会交流

课文通过司马光和童第周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造句:只有…………才能…………才能…………

归纳板书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总结观点………………学习条件好了,但仍然不能忘了勤奋

五、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

板书计划

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举例说明………………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成功事例

总结观点………………学习条件好了,但仍然不能忘了勤奋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深刻感悟文章内涵,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做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过程:

一、板书导入,初步感知勤奋的意思

1、板书课题。

板书“勤”字。认识它吗?为什么右边是个“力”字?

板书“奋”字。齐读。给他找个兄弟。

师: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谈谈这“勤奋”二字。板书“说”字。

二、交流观点,树起正确的勤奋观点

过度:曾经有人对你说过有关“勤奋”的话吗?谁?怎么说的?

2、你认为我们要不要或该不该勤奋?为什么?

3、你认为我们可不可以不勤奋?为什么?

师述:我认为人必须勤奋,没有什么要不要、该不该、可不可以,谁让你是人的呢?要想一生懒惰,那么来世就去做猪。

4、虽然,勤奋对一个人这么重要,但老师还是发现生活中有不少人并不勤奋,那是为什么?谁不想快快活活、轻轻松松、舒舒服服过日子,你们怕不怕吃苦?

投影1:我们要勤奋,我们不怕吃苦!齐读。

5、好了,现在我们的观点和课文中的观点不谋而合,找一找课文中的观点。指名说。

投影2: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自由读。

指名读第一句。谁能把这句话说明白点?课文中还有一句话你能说明白吗?——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老师读第二句:先强调“只有”一词,问学生听出什么来了?再强调“一生”一词,问学生听出什么来了?齐读。

三、以理服人,感悟文中勤奋成才的例子

6、作者就说这两句话,说一百遍你相信吗?说一千遍呢?那要怎样你才相信?

师:对了,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

7、作者举了谁的例子?怎么不举老师我的例子的?

师:我们又学到一点:用最具有代表性的、众所周知的事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8、司马光和童第周实现理想了吗?书上怎么说的?

9、他们的成功*的是什么?从书中找出有关句子画出来。

a、司马光的事例

读课文。

投影3: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感悟第一句:什么叫“滚瓜烂熟”?他是怎么做到滚瓜烂熟的?一遍又一遍就是两遍吗?——这就是“勤奋”!

比较他和哥哥、弟弟的不同,从中能比较出什么?

感悟第二句:司马光的枕头与我们平时用的枕头有什么不同?用这种枕头你习惯吗?为什么?司马光把这种枕头称为——学生说。为什么叫它“警枕”?这里的警应是什么意思?提醒他什么?——这就是“勤奋”!

b、童第周的事例

指名读课文。

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读出四个字,是什么?——同样这也是“勤奋”!

c、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比较

投影4:抓紧时间睡觉时

天刚亮睡觉前

从这几个词里,你又没有发现勤奋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投影5: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了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他的学习成绩很差……

比较这两句话,能比出什么来?有以下三点:

一个是古代,一个是现代,古今中外,哪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不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司马光从小聪慧,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不管你是聪明也好,笨也好,只要努力,都能成功。

不管你是聪明也好,笨也好,要想获得成功,都要*勤奋。

投影6:名人名言:

成功=1份天才+99份汗水。

——科学家爱因斯坦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数学家华罗庚

不论你有多么聪明,也不论你基础有多么差,只要勤奋,都能获得成功。

——暂时还没有“家”颜老师

10、读到这儿你心中有什么感受?

11、还是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大屏幕上的几句话:

投影7: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12、总结:

是啊,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也只有*勤奋二字,我们中华民族古来就有勤劳的优良传统,也留下了许许多多家喻户晓的勤奋成才的感人故事,像头悬梁、锥刺骨,像凿壁偷光,像闻鸡起舞,像囊萤映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勤奋会拉长我们的生命,会让我们短暂的生命变得有价值、有光彩!

附:板书

13、说勤奋  桥梁  理想境界

上一页[1][2][3][4]

说勤奋篇10

学习目标:

1、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的道理。

2、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略知说理文的篇章结构,摆事实,讲道理。

重点难点:学习课文例举的故事,懂得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懂得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勤能补拙的道理。

略知说理文的篇章结构,摆事实,讲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生齐答——勤奋!是的,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你读了这句话,是怎么想的?

二、创设情境,研读课文

1、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学生辨析,再读第一自然段。【设计意图:一是引导学生比较句子表达方式的不同,效果也就不一样。二是训练语感,提高朗读水平。】那我就把这个观点对他们反复说,说十遍甚至百遍,他们就会信了吗?那如何才能让他们相信呢?

2、想要别人相信你,要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围绕这一中心,我还得学习作者举些例子,那么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

轻轻打开课文,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自读课文第2、3小节。

3、学习情况交流。

司马光成功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找出句子,教师随机出示:

他是怎么编成史学巨著的?这句话中应强调哪几个词?为什么?指导朗读,重读“19年”“终于”。

童第周的成功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学生找出句子,教师随机出示:

那么童第周成功的标志是?

追问:童第周的成功,关键体现在那个词上?齐读这句话。

两个人能获得成功,关键靠的是什么?对,就是勤奋。

你从课文的哪些句子读出来司马光的勤奋?

学生回答后,教师随机出示:

师生交流:

a、上面一句写他小时候勤奋?下面一句呢?从小到大一直勤奋这就叫“一生勤奋”。谁来读上面一句?

b、学生读,点“滚瓜烂熟”追问:什么叫滚瓜烂熟?他是怎么做到滚瓜烂熟的?点“一遍又一遍”追问:是几遍?哦,无数遍的读书,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这就是勤奋!齐读这一句。

c、谁来读下面一句?学生读,追问:司马光的枕头与你平时用的枕头有什么不同?如果让你用这种枕头习惯吗?真是烦死了,但司马光却自己亲手做了这种枕头来烦自己,还管它叫作。“警”在这里什么意思?那你知道提醒他什么吗?争分夺秒的学习、写作,连睡觉的时间都要挤出来,这就是——

d、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好好体会司马光的勤奋。

司马光的成功,印证了课文中的哪句话?再读“古今中外……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又有哪些句子能反映童第周的勤奋?体现在哪里?

学生读,教师相机指导:

师生交流:

从这两句话里,我们可以读出童第周起早贪黑的学习,每天如此,这同样是——他用勤奋来弥补自己的——相机理解“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名列前茅后童第周就满足了吗?没有,他也是“一生勤奋”,引说——因为勤奋,所以他,因为勤奋,他

童第周的成功,再次印证了课文中的哪句话?再读“古今中外……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很勤奋,都成功了。【让我们把司马光和童第周的“勤奋”放在一起再读一读。

对于时间,有人说过: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力量;对于时间,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对于时间,老师要说:勤奋的人总觉得时间那么短,懒惰的人总觉得时间那么长。】

我们再看看他们的不同点是什么?

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一个天资聪明,一个起步晚、基础差。

①你是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

③现在理解了吗?手中的鲜花是指,汗水和心血又是指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知道了要想成功靠什么?

是啊,从古至今,所有的成功者都是付出了许多的汗水和心血才获得成功的。

可惜,我那几个学生不明白这个道理。现在,你能帮我劝劝他们吗?师生对话。

如果加上一些名言警句,我想会让他们印象更深刻些。相机投影出示名言警句。

说得很好。谢谢你们,回去我就照你们的说。

请你在小书签上写下这些名言警句,以后可以自勉,也可赠送给同学。

抄完后再读一读名言警句。

[处理教材、设计教学要大胆、独特。先了解名人成就,再探讨个中原因,对于学生深刻领悟勤奋的巨大作用,无疑更加巧妙、合理]

[自学问题的设计很有讲究,要有一定的内容跨度,要有逐步的层次递进,要有广阔的拓展空间,要有足够的思考强度,值得反复推敲,精心设计。]

[语文课堂应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可以记录教师板书,可以记录课堂上随机产生的佳词妙句。注重这种积累,会让学生受益无穷。]

三、引读第四节,总结全文

1、教师引读:是啊,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只有-----------------才----------------

2、这一小节作者明确告诉我们要--------------

3、请同学们牢牢记住: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4、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说勤奋》这篇课文,知道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以课文中的司马光、童第周为榜样,学习他们那种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精神,相信你们在人生旅途中会有所作为,为人民、为社会做出贡献。

四、课后作业

1、课后阅读同步阅读里面的《说“勤”》,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2、通过今天的学习,把自己最深的感受用一两句话写下来,也可做成自己的名言书签。送给自己的朋友,或者用来勉励自己!

[注重教学的深化、拓展、延伸。一堂课上完了,学生系统地整理学习的收获,将思考、感悟、情感形诸文字,是学习过程的延伸,是学习效果的深化,是语文能力的提升,可谓一举多得。]

*延伸练习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说勤奋》这篇说理性课文,了解了在和别人讲道理的时候,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围绕这个观点,用事实证明,最后再联系上文总结一下。这样才能把道理说得更深刻更令人信服。要是把这种方法掌握好了,同学们都可以当个很会做思想工作的小小班主任了,怎么样?

咱们就来学着课文的说理方法,先来试试别的话题。

例:谈礼貌讲诚信

出示一些名言警句小故事指导学生演讲

说勤奋篇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过程

一、对话课题——解读文体

1.出示成语:闻鸡起舞、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

2.对话课题:

板书:勤奋。举例说说你对“勤奋”的理解。

板书:说。题目中的“说”是什么意思?

二、对话字词——解读大意

1.出示生字词,读准字音。

一类生字词:枕头、稍微、期末、校园、习惯、远渡重洋、基础、社会。

二类生字词:资治通鉴、毫不气馁、名列前茅、剥离、良训。

2.自由交流理解的生字词。

3.指名逐节朗读,说说每节的大意。

板书:桥梁是勤奋;司马光勤奋;童第周勤奋;一生要勤奋。

三、对话第1节——解读观点

1.自读自悟:读了第1节,你明白了什么?

2.师生对话。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换个句式可以怎么说?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这句话中“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汗水和心血”各是什么意思?彼此有什么联系?

出示补充材料一,朗读。

“成功之花,人们只羡慕它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风雨。”——冰心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读了第1节后,你有什么感受?

3.齐读第1节。

4.师述过渡:勤奋是不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不是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呢?接下来,让我们读读“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

四、对话第2节——解读司马光

1.交流有关司马光的资料:课前大家搜集了哪些司马光的资料,简单说一说。

2.自读自悟,圈点批注:司马光的“勤奋”从哪里可以读出?

3.围绕勤奋,师生对话。

小时候:“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一直”、“滚瓜烂熟”。

引读:

春天,春色满园,蝶飞燕舞,哥哥、弟弟读了一会书就去玩了——

夏天,酷暑难耐,屋内闷热,哥哥、弟弟读了一会书就去玩了——

秋天,秋高气爽,满山红叶,哥哥、弟弟读了一会书就去玩了——

冬天,银装素裹,堆雪人打雪仗,哥哥、弟弟读了一会书就去玩了——

长大后:“更加”、“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继续读书写作”、“警枕”、“19年”。

4.读了司马光勤奋成才的事例,你有什么感受?

5.引读:司马光勤奋成才的事例,说明——“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五、对话第3节——解读童第周

1.交流有关童第周的资料:课前大家搜集了哪些童第周的资料,简单说一说。

2.自读自悟,圈点批注:童第周的“勤奋”从哪里可以读出?

3.围绕勤奋,师生对话。

“成绩很差”、“毫不气馁”、“急起直追”、“天刚亮——读书”、“睡觉前——回顾”、“改进学习方法”、“名列前茅”。

出示补充材料二,默读。

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他文化基础差,学习很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校长要他退学,经他再三请求,才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

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每天天没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夜里同学们都睡了,他又到路灯下面去看书。值班老师发现了,关上路灯,叫他进屋睡觉。他趁老师不注意,又溜到厕所外边的路灯下面去学习。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上来了,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考了100分。童第周看着成绩单,心想:“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童第周的勤奋,让你想起了哪些成语?

4.读了童第周勤奋成才的事例,你有什么感受?

出示句子: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勤奋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交流有关华罗庚的资料。

说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意思。

举自己或别人的事例,来谈谈自己的观点。

5.引读:童第周勤奋成才的事例,说明——“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六、对话第4节——深化观点

1.指名朗读。

2.观点争辩:有人说,如今,我们生活和学习条件改善了,“勤奋”二字可以不提了。你认为呢?

3.出示句子: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请联系文中司马光、童第周的具体事例,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齐读。

七、对话作者——解读结构

1.自读自悟全文:作者是怎样来一层一层“谈勤奋”的?

2.师生对话。

首先,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接着,证明观点——司马光和童第周靠勤奋成才;

最后,深化观点——要不忘勤奋,要一生勤奋。

3.司马光和童第周都是靠勤奋成才的,这两个事例不是有些重复吗?

司马光:古代的,是天资聪颖的人靠勤奋成才的。

童第周:现代的,是基础较差的人靠勤奋成才的。

4.练笔:现在,请你再举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例,来说说“勤奋”。

八、诵读名言

出示补充材料三,诵读。

1.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2.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3.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4.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在掌握了所读东西的记忆特征后,就惟有勤奋二字了。——茅以升

5.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6.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它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生婆。

教材简析

《说勤奋》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5课,这是一篇说理性较强的议论文。课文以“勤奋”为主线贯穿始终,通过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司马光、童第周勤奋成才,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这篇课文观点鲜明,说理透辟,语言凝练,行文简洁,是篇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

教学理念

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决定了小学生阅读这篇课文是有一定的难度。它不像记叙文那样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优美生动的意境画面,它长于说理,巧于论证。这些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过于抽象,缺乏情趣,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对这篇课文的阅读兴致不高。

教学这篇课文,可以凸显以下三个设计理念:

1.扣住“勤奋”,层层对话。“勤奋”是本课的中心论点,课文的四个自然段围绕“勤奋”,分别写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司马光勤奋成才;童第周勤奋成才;不忘勤奋、一生勤奋。

教学中,要扣住“勤奋”这一核心话题,引导学生到文章的字里行间,找到勤奋的注脚,读懂勤奋的内涵。引导学生与文本、文本中的人物、文本外的经历,展开层层对话,使“勤奋”这个中心论点,不只停留于文本之中、概念之中,而成为一种感性的体验、实在的行动。在引导学生与“勤奋”的不断对话过程之中,将“文”与“道”自然地契合在一起。

2.解读“事例”,感性对话。课文中所选择的两个事例非常典型,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一个是天资聪颖的人靠勤奋成才的,一个是基础较差的人靠勤奋成才的。这样的事例,说理深刻,令人信服。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事例、人物之中,感性而细致地解读司马光、童第周的“勤奋”。要引导学生品味诸如“躲在”、“一遍又一遍”、“一直”、“滚瓜烂熟”、“警枕”、“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每天天刚亮”、“晚上睡觉前”等词句,设身处地、切己体察来感悟“勤奋”二字的内涵,与这两个人作一次感性的对话。

3.引入“生活”,延伸对话。阅读这篇课文,一定要引导学生把自己放到课文之中,不断地向自己追问:我是这样吗?我会怎么做?我有这样的经历吗?……特别是要能在对话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相似生活经历,把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引入课堂,并加注在文本解读中,就一定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种引入生活的延伸性对话,能让文本解读得更饱胀,能让学生体验得更深刻。

说勤奋篇12

《说勤奋》是第七册中的一篇课文,它作为苏教版小语教材中为数不多的议论文之一,以清晰的论题、生动的论证和朴实平白的语言让四年级的孩子初步领略了“说服他人为成功”(叶圣陶语)的议论文的魅力。

一个设问

文章开篇即以“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然而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设疑,旋即回答“是勤奋”。自问自答,开门见山,一下子就把论点鲜明、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接着作者又说“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这里所谓的“汗水和心血”就是勤奋的代名词,不经历风雨,无缘见彩虹,没有汗水和心血的浇灌,成功的花不会绚丽娇艳。此时,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已经十分清楚了,怎样让孩子们感同身受,并成为他们的主观判断和价值取向,强有力的论证便呼之欲出。

两个人物

文章第一个用来例证的人物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我国宋代杰出的史学家司马光。司马光小时候就是一个勤奋的孩子,读书自觉,每每老师讲完课,他总是能独自消化,反复朗读,直至滚瓜烂熟为止。这部分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而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心理认同。接下来的“警枕”作为例证的亮点,以生动的描述进一步深化孩子们的认知,辅以“19年”这一“列数字”的方法,使孩子们准确地感知勤奋者对于时间的珍惜和利用,从而在孩子们的心灵里播撒下第一枚关于勤奋的种子。

接着,文章又以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为例,把一个大器晚成的勤奋者形象展示在大家面前。例证旨在说明一点:“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点,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这里,作者用白描式的笔调告诉更多的孩子们,不必在乎暂时的平常和暗淡,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是均等的,只要你拥有勤奋,成功就会在不远处向你招手。另一方面,也指出成功的关键在于勤奋。最后,援引华罗庚的话呼应了篇首,“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确,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文章最后以“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结尾,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水到渠成。把对于勤奋的理解升华到一个至高的境界,体现了这篇议论文的价值导向,同时也使我们领悟到本文选择的“司马光”和“童第周”这两个例证人物的匠心之所在。

说勤奋篇13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词语:滚瓜烂熟、毫不气馁。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教学过程

谈话导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5课《说勤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勤奋有什么认识?

生: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生: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生: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能忘记“勤奋”二字。

生: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师:同学们的认识都是正确的,老师从大家的发言中选一句写到这里。【板书: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我知道大家对勤奋有了基本的认识,了解了作者的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指导学生精读文章二自然段

师:课文《说勤奋》围绕这一观点,写了两个人的故事,这两个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句话,请同学们静静地阅读2自然段,结合故事事例,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在感受深刻的地方记下你的感受。

生:【自读课文并记录感受】

师:刚才大家读书非常认真,下面谁愿意把自己的读书体会和大家分享?

生:他用了19年的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板书:司马光《资治通鉴》】我从这里感受到了《资治通鉴》来之不易,它耗时长、内容多、篇幅长。

师:我发现这位同学在“19年”、“终于”、“巨著”下划了实心的小圆点,同时在旁边标注了自己的感受:时间久、来之不易、内容多、篇幅长。同学们,这就是真正的读书。我们知道,文字承载着情感,表达一定的意思,要想读懂文字所要表达的意思和传递的感情,就要像这位同学这样用心地与它进行交流。

师:这位同学,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资治通鉴》来之不易,它耗时久,内容多,篇幅长,很好!请你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这句话好吗?

生:【一生感情朗读‘他用了19年的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句话,读后齐读。】

师:了解这部历时19年编成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吗?

生: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

生: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

生: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师:《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被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各界政要争相拜读,为统治者提供了许多经验教训,在中国史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为完成这部史书,司马光用了19年时间,在漫长的19年里,他付出了多少心血与汗水呢?请同学们结合故事中的事例继续交流。

生:“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用圆木做的枕头睡着肯定不舒服,但司马光却自己给自己做了一个这样的枕头,并取名叫“警枕”,从中我体会到,司马光是用警枕挤出睡觉的时间读书写作。

师:用警枕挤出睡觉的时间读书写作,这叫什么?

生:【齐答】勤奋。

师:司马光的勤奋还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生:【一生读文中语句】“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诵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师:这就是他勤奋的表现,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这个句子,把句子中最能体现司马光勤奋学习的词语用实心的圆点标记出来。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标记关键词语。交流自己画住的词语

师:你们认为读到什么程度就可以说是滚瓜烂熟了呢?

生:读书或背书时非常流利,非常纯熟,就叫滚瓜烂熟。

师:回答得非常好,司马光就是靠着一遍又一遍地读书才做到滚瓜烂熟的。

师:这是一个多么勤奋的孩子啊!当哥哥弟弟在学习之余尽情玩耍时,他却躲在屋里……

生:【齐答】一遍又一遍读书。

师:当相与相处的小伙伴在快乐地追逐打闹时,他依然躲在屋里……

生:【齐答】一遍又一遍读书。

师:别人学习时,司马光在学,别人玩耍时,司马光还在学,这就叫……

生:【齐答】勤奋。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你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句话一定有了新的认识,谁来说说你的理解?

生:司马光就是因为勤奋才写出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所以说“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生: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勤奋。

生:勤奋是实现理想的唯一选择,只有勤奋才可能梦想成真,只有勤奋才可能实现心中的理想。

师:综合大家的发言,那就是说:司马光一生勤奋,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完成了《资治通鉴》,成了流芳百世的名人。让我们捧起书本,一起把司马光成才的故事读一读,有没有信心把司马光勤奋、刻苦的精神用朗读表现出来。

生:【齐读】感情朗读文章第二自然段。

精读文章第三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去阅读第三自然段,相信同学们会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句话会有更深的认识。

生:自学文章第三自然段。

师:毫不气馁:联系上下文想想“馁”是什么意思?

生:失去勇气和信心。

师:童第周成绩很差,但毫不气馁,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在学习上不服输的精神。

生: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很勇敢。

师:把这种精神用朗读告诉大家好吗?

生:【感受到童第周不服输精神的学生起立】齐读这句话。

师:继续交流,这段中的那些文字还能让我们感受到童第周的勤奋?

生:“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从这句话尤其是从“起早贪黑”这个词语,我感受到了童第周的勤奋。

生:学习方法是在勤奋学习的过程中习得的。从“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中我同样能感受到他的勤奋。

师:童第周用勤奋换来了什么呢?

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生: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

师:青蛙卵剥离手术的相关知识大家了解吗?

生:青蛙卵是像小米粒那么大的小黑籽,外面还有透明的胶质膜,遇水即膨胀生:

生:1930年,童第周留学比利时,当时生物界正在研究青蛙卵,却无人能把青蛙卵的模型完整地剥开,研究被迫停止,这时,童第周毅然站了出来,说:“我来试试”。面对别人的讥笑,童第周并没有退缩,他凭着自己的胆识和才能,终于完成了青蛙卵的剥离手术,在当时轰动整个生物界。当时我们的国家还非常贫困,没有电灯,他就在阴暗的院子里利用天然光在显微镜下从事切割和分离卵子工作;没有培养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陶瓷酒杯来代替,所用的显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极细的玻璃丝;实验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从野外采来的。就在这简陋的“实验室”里,童第周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

师:把青蛙卵外膜剥掉,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实验。一位欧洲非常有名的生物学教授连续做了几年都没能完成,一般的人更是连尝试都不敢。然而,童第周经过反复实践,完成了这项高难度的实验。这一实验的成功,轰动了欧洲的生物界。

师:同学们,是勤奋让童第周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是勤奋,让他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从童第周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或者说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生:童第周的成功离不开勤奋。

生:童第周是通过勤奋使自己的成绩名列前茅的,也是勤奋才使他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

师:看来大家通过学习,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句话已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了。

师:课文中“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中的“拙”大家怎么理解?华罗庚的这句话大家明白吗?

生:笨,笨拙。

生:勤奋能弥补笨拙,只要付出一分辛苦,就会有一分收获。

师:知道华罗庚为什么这么说吗?华罗庚只上过初中,初中毕业后因生活贫困终止学业,但他硬是靠着勤奋自学,成为名扬海内外的数学家。一起读一读这位自学成才的数学家说的话。

生:【齐读】

师:勤奋能弥补不足,童第周用勤奋不仅使自己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且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此时此刻,我想大家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你们读告诉老师。

生:【齐读】

师:再读一次

生:【再齐读】

故事对比

师:同学们,是勤奋使司马光完成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成为流芳百世的名人;同样还是勤奋,使童第周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并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他们两个身上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从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我们就知道他从小就聪明过人,而童第周17岁才进入中学,开始时学习成绩很差。

师: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司马光从小就聪明过人,而童第周他17岁才进中学,基础很差,但他们通过勤奋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司马光写成了《资治通鉴》,童第周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由此可见,聪明的人要想取得成就,实现心中的理想,需要勤奋;而基础差的人,通过勤奋努力也能实现心中的理想。正如作者说的……

生:【再次齐读】“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了解更多与勤奋有关的故事

师:关于勤奋的故事其实还有很多,大家一定记得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一举夺得8枚金牌,打破6项世界纪录的美国运动员菲尔普斯吧!让老师告诉大家金牌背后的故事吧!

菲尔普斯的勤奋刻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到的,

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他每天训练三次,一周训练7天;

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他放弃了休息日,一年仅仅休息4天;

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他放弃了与亲人的团圆,朋友的相聚;

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他放弃了太多太多应该属于自己的快乐,终日与泳池相伴。

这一枚枚的金牌都是他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

师:同学们我们中间有勤奋的人吗?

生:我们班的学习委员,上课听讲最认真,大家都知道,课间从来都不见他到操场上去玩,从一年级到现在都这样。以至于他妈妈一到学校就跟老师说,怎么才能让他的孩子多玩一玩呢?他用勤奋换来了优异的学习成绩。

师:难怪作者说,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结合刚才的几个事例,说说鲜花指的是什么?汗水和心血指的是什么?

生:鲜花指的是《资治通鉴》。

生:鲜花就是青蛙卵剥离手术,就是菲尔普斯夺得的一枚枚金牌。

生:鲜花就成功者取得的成就。

生:汗水和心血就是勤奋努力。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带着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把这句话读两次。

生:【自由读】“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师:有人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用不着勤奋了,你们认为呢?

生:生活条件好和勤奋并不矛盾。

生:无论生活条件有多好,我们都要勤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

生:“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所以,无论我们的生活条件有多好,我们都不能忘记。只有勤奋,才能让好梦成真。

师:是的,虽然生活条件、学习条件好了,但我们仍需要勤奋,不仅要一时勤奋,一生都要勤奋,让我们捧起书本,齐声朗读文章最后一段。

以上就是关于文章说勤奋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工作顺利。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