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复习

时间:2023-03-23 18:47:02 作者:教学文档 字数:51884字

范文小一网整理欧姆定律复习,旨在帮助更多人解决教学困扰,文章仅供参考,具体需要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有所帮助,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相关文章欧姆定律复习吧。

欧姆定律复习

《欧姆定律》期末复习资料

《欧姆定律》期末复习资料篇1

第四部分欧姆定律

一、电压

1、电源的作用是给电路两端提供电压;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压;电路中有电压,却不一定有电流,因为还要看电路是否是通路。

2、电压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常用单位有千伏(kv,1kv=103v)和毫伏(mv,1mv=10-3v)。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一节干池的电压是1.5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3、电压表的使用:a、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电路并联;当电压表直接与电源并联时,因为电压表内阻无穷大,所以电路不会短路,所测电压就是电源电压。b、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接电源正级,负接线柱接电源负极度。c、根据被测电路的不同,可以选择“0~3v”和“0~15v”两个量程。

4、电压表的读数方法:a、看接线柱确定量程。b、看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多少伏)。c、看指针偏转了多少格,即有多少伏。

5、电池串联,总电压为各电池的电压之和;相同电池关联,总电压等于其中一支电池的电压。

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实验步骤:a、提出问题;b、猜想或假设;c、设计实验;d、进行实验;d、分析和论证、e、评估;f、交流(大体内容相同即可,有些步骤可省略)

2、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的电压之和。

三、电阻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铅笔芯、金属、人体、大地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塑料、陶瓷等。导电能力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半导体,如硅金属等。

2、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r表示,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常用单位有千欧(kω,1kω=103ω)和兆欧(mω,1mω=106ω),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为。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a、材料;b、长度;c、横截面积;d、温度。一般情况下,某一导体被制造出来以后,其电阻除了随温度的变化有一点改变之外,我们就近似地认为其电阻不变了,它也不会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4、某些导体在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时,就会出现其电阻为0的情况,这就是超导现象,这时这种导体就叫超导体。

5、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电阻部分由涂有绝缘层的电阻丝绕在绝缘管上,通过滑片在上面滑动从而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是:一上一下的接。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它应该与被测电路串联。

四、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826年通过大量的实验归纳出来的。

2、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两端的电阻成反比。公式为:i=u/r,变形公式有:u=ir,r=u/i

3、欧姆定律使用注意:a、单位必须统一,电流用a,电压用v,电阻用ω;b、不能把这个公式理解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常规情况下是不变的。

4、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叫额定电流;但是生活中往往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叫实际电压,实际工作时的电流叫实际电流。

5、当电路出现短路现象(电路中电源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被接通的情况)时,根据i=u/r可知,因为电阻r很小,所以电流会很大,从而会导致火灾。

五、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的变形r=u/i可知,求出了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就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这种方法叫做伏安法。

2、电路图:

3、测量时注意:a、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该滑到电阻最大端;b、测量电阻时,应该先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然后测量时使用的电压应该按照从额定电压依次降低测量。c、可以将几次测量的结果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4、测量过程中,电压越低,小灯泡越暗,温度越低,因此电阻会略小一点。

六、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对人体安全的电压应该不高于36v,因为根椐欧姆定律i=u/r可知,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电流就会越大,所以高压电对人体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2、我们不能用潮湿的手去触摸电器,因为人的皮肤潮湿时,电阻会变小,从而会增大触电的可能性。一般情况下,不要靠近高近带电体,不要接触低压带电体。

3、雷电是自然界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对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在有雷电现象时,不要站在大树或其它较高的导电物体下,也不能站到高处。

4、为了防止雷电对人们的危害,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让雷电通过金属导体进入大地,从而保证人或建筑物的安全。

《欧姆定律》期末复习资料篇2

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②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

(二)、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v常用单位:kvmv、μv

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mv1mv=1000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一节蓄电池2v家庭电压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三)、电压测量:

1、仪器:电压表,符号: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ⅰ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ⅱ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和0—15v。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15v可测量,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四)、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

电流表电压表

异符号

连接串联并联

直接连接电源不能能

量程0.6a3a3v15v

每大格0.2a1a1v5v

每小格0.02a0.1a0.1v0.5v

内阻很小,几乎为零

相当于短路很大

相当于开路

同调零;读数时看清量程和每大格;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

(六)、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

“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

“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流表短路;②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

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

“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

二、电阻

(一)定义及符号:

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r。

(二)单位:

1、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3、换算:1mω=1000kω1kω=1000ω

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三)影响因素:

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所以定论“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相同条件”

3、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4、结论理解:

⑴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⑵结论可总结成公式r=ρl/s,其中ρ叫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记住:ρ银<ρ铜<ρ铝,ρ锰铜<ρ镍隔。假如架设一条输电线路,一般选铝导线,因为在相同条件下,铝的电阻小,减小了输电线的电能损失;而且铝导线相对来说价格便宜。

(四)分类

1、定值电阻:电路符号:。

2、可变电阻:电路符号。

⑴滑动变阻器:

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

结构示意图:

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使用方法:选、串、接、调

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法:“一上一下”;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

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5a”字样,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或变阻范围为0-50ω。1.5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1.5a.

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

应用:电位器

优缺点: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

注意:①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告诉了我们滑片放在两端及中点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②分析因变阻器滑片的变化引起的动态电路问题,关键搞清哪段电阻丝连入电路,再分析滑片的滑动导致变阻器的阻值如何变化。

⑵电阻箱:

分类:

旋盘式电阻箱:结构:两个接线柱、旋盘

变阻原理:转动旋盘,可以得到0-9999.9ω之间的任意阻值

读数:各旋盘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就是接入电路的电阻

插孔式电阻箱:结构:铜块、铜塞,电阻丝

读数:拔出铜塞所对应的电阻丝的阻值相加,就是连入电路的电阻值。

优缺点:能表示出连入电路的阻值,但不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

三、欧姆定律。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③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

④分析论证:

⑤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数学表达式i=u/r

4、说明:①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

②i、u、r对应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三者单位依次是a、v、ω

③同一导体,则i与u成正比同一电源,则i与r成反比。

是电阻的定义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等因素决定。

r=u/i是电阻的量度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可由u/i给出,即r与u、i的比值有关,但r与外加电压u和通过电流i等因素无关。

5、解电学题的基本思路

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②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

③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

四、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电路图:

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开关应断开

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讨论: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同时又保护电路。

⑵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电流。根据rx=u/i电阻偏小。

⑶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1>r2

五、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i=i1=i2=i3=……in

2、电压: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u=u1+u2+u3+……un

3、电阻: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字母:r=r1+r2+r3+……rn

理解:把n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特例:n个相同的电阻r0串联,则总电阻r=nr0.

4、分压定律:文字: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字母:u1/u2=r1/r2u1:u2:u3:…=r1:r2:r3:…

六、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字母:i=i1+i2+i3+……in

2、电压:文字: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字母:u=u1=u2=u3=……un

3、电阻:文字: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字母:1/r=1/r1+1/r2+1/r3+……1/rn

理解:把n段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小,这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增大。

特例:n个相同的电阻r0并联,则总电阻r=r0/n.

求两个并联电阻r1、r2的总电阻r=

4、分流定律:文字: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字母:i1/i2=r2/r1

《欧姆定律》期末复习资料篇3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欧姆定律》是人教版物理义务教育八年级下册第六章“欧姆定律”的第四节内容。

本节是在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电流、电压、电阻与电压和电压的关系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和“安全用电”打下基础。所以欧姆定律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适合于学生探究学习,同时也适合让学生阅读自学。

2、说教材目标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及认识能力,确定以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欧姆定律的认识,体会物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增强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3、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同一段电路中电流与电阻和电压的关系,体验控制变量法在实验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二、说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据一年多来的实施新课程的经验主要在教法改革中突出以下几方面:一是大胆设计了学生探究同一段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实验,突出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体现新课程“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基本理念,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精神以及创新意识。二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提高法、讲授法、观摩法、阅读法、分析、归纳法等,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引导——启发的教学状态之中,以求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三是注重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三、说学法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刺激和反应关系,而是个人借助某种“认知桥梁”或者“同化和异化”不断组织和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应重视学情,突出自主学习。本届初二学生一年半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及半年的物理新教材的学习,已基本领会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也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及操作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自学、观察、阅读等方法获取物理知识。本节课通过阅读三道例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模仿分析、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学生亲自经历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真正掌握控制变量实验这种科学方法。如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保持电阻阻值不变,而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则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保持每次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自己摸索,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出“新”的物理规律。如让学生从实验得到的两组数据进行讨论分析,最终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

1、教学环节教学程序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试电笔是检修电路时必备的工具,使用它来检查电路时手指必须接触到笔尾的金属体,让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

让一位学生当场检查教室里插座的火线和零线,并说说有没有不良的感觉。

引导学生分析、提问:通过人体的电流有多小?它与电路的电压和电阻有什么关系?通过演示,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心向,引导学生提问问题。本节课从试电笔的使用引入新课,试电笔是家庭常备工具,同学大多有使用过,用这个例子引入,目的要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

探究发现

提出问题:

师:如果知道一个导体的电阻,还知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能不能计算通过它的电流呢?

2、猜想或假设

允许同桌进行讨论。请学生发言,老师给予肯定、鼓励、引导,对学生的回答加以筛选,如:

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也许是其中的两个相乘等于第三个?也许是其中的两个相除等于第三个。

3、设计实验

学生实验桌上摆着的器材:定值电阻若干个、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学生电源、开头、导线若干。让学生根据以下电路图进行实验:在电路中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电流i,研究电流i与电阻r和电压u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4、进行实验

按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

电阻r/ω电压u/v电流i/a

1

2

3

换接另一个电阻,再次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

5、分析和论证

结论:电流i、电阻r、电压u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6、评估与交流

迁移拓展

例题分析:我们已经,试电笔内必须有一支很大的电阻,用来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现有一支试电笔,其中的电阻为880kω,氖管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可以不计。使用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

教师启发指导:

要求学生读题;

让学根据题意画出简明电路图,并标出已知量的符号及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找学生回答根据的公式。

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1、4

《欧姆定律》期末复习资料篇4

欧姆定律这一节课的重点是欧姆定律的导出以及对它内容的理解。这一部分知识内容对学生来说又是一个难点,所以在我进行讲授新课之前先让学生回顾上一节的教学内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然后重新给出上一节课的实验数据表格,让学生自己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结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欧姆定律的内容。再根据内容给出表达式I=U/R.。这节课对欧姆定律的应用和进行练习前先给学生做好准备工作:1、明确公式中各符号所代表的物理量是谁及其单位是什么。2、重新回顾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这样使学生在练习时知道如何思考,更节省时间,使后面的内容安排上不过于紧张。

在例题讲解和学生练习过程中,还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欧姆定律在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例如,在应用时,I、U、R必须是同一段电路上的三个物理量,必须满足同一性等相关问题。并要求要有完整的计算步骤。基本上来讲,本节课三个班完全都是按照预计的去完成,在八二班上的时候,学生参与意识不强,上课回答不积极,所以课的效果有点平淡,同样的课,在一、三班就不同,一、三班的学生已渐渐适应了新课的变化,能够积极投身于课堂中,思维比较活跃,在谈到电流形成的原因时,余镇塔把电流和生物上的生长素做了对比,不论这种对比有没有道理,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放开想问题。对于如何测车的流量,学生考虑的比较全面。这不全是因为这两个班的学生比较好的缘故——上课的积极状态与学习好坏没有太大的关系,八二班之所以这样是与我们长期的被动式教学模式有关,要改变这种现象,可以从两上方面入手,一是鼓励,多给那些平时不回答问题的学生表达的机会,二是让学生在课前(回答前)做充分的准备,只有心中有了底,才敢站起来。

但总的来讲,不知道学生是怎么感觉的,我觉得课没有新意,有一种模式化的感觉,可能是课堂新教学的新鲜感已渐渐淡化的缘故,对于我来讲,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模式就是用来打破的,可能打破它为时尚早,但这是迟早的事。然而,突破口在哪里?下一个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课的目标定位在知识上,再好的课层次也不会很高,用知识去培养学生,发展学生,锻练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去学知识,这才是正确的道路。我隐隐约约感觉到,可能下一步的出路也就在这里。

《欧姆定律》期末复习资料篇5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欧姆定律》是人教版物理义务教育八年级下册第六章“欧姆定律”的第四节内容。

本节是在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电流、电压、电阻与电压和电压的关系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和“安全用电”打下基础。所以欧姆定律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适合于学生探究学习,同时也适合让学生阅读自学。

2、说教材目标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及认识能力,确定以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欧姆定律的认识,体会物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增强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3、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同一段电路中电流与电阻和电压的关系,体验控制变量法在实验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二、说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据一年多来的实施新课程的经验主要在教法改革中突出以下几方面:一是大胆设计了学生探究同一段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实验,突出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体现新课程“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基本理念,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精神以及创新意识。二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提高法、讲授法、观摩法、阅读法、分析、归纳法等,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引导——启发的教学状态之中,以求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三是注重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三、说学法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刺激和反应关系,而是个人借助某种“认知桥梁”或者“同化和异化”不断组织和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应重视学情,突出自主学习。本届初二学生一年半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及半年的物理新教材的学习,已基本领会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也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及操作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自学、观察、阅读等方法获取物理知识。本节课通过阅读三道例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模仿分析、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学生亲自经历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真正掌握控制变量实验这种科学方法。如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保持电阻阻值不变,而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则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保持每次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自己摸索,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出“新”的物理规律。如让学生从实验得到的两组数据进行讨论分析,最终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程序设计意图入新课试电笔是检修电路时必备的工具,使用它来检查电路时手指必须接触到笔尾的金属体,让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

让一位学生当场检查教室里插座的火线和零线,并说说有没有不良的感觉。

引导学生分析、提问:通过人体的电流有多小?它与电路的电压和电阻有什么关系?通过演示,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心向,引导学生提问问题。本节课从试电笔的使用引入新课,试电笔是家庭常备工具,同学大多有使用过,用这个例子引入,目的要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

探究发现提出问题:

师:如果知道一个导体的电阻,还知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能不能计算通过它的电流呢?

2、猜想或假设

允许同桌进行讨论。请学生发言,老师给予肯定、鼓励、引导,对学生的回答加以筛选,如:

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也许是其中的两个相乘等于第三个?也许是其中的两个相除等于第三个。

3、设计实验

学生实验桌上摆着的器材:定值电阻若干个、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学生电源、开头、导线若干。让学生根据以下电路图进行实验:在电路中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电流i,研究电流i与电阻r和电压u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4、进行实验

按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

电阻r/ω电压u/v电流i/a

换接另一个电阻,再次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

5、分析和论证

结论:电流i、电阻r、电压u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6、评估与交流迁移拓

展例题分析:我们已经,试电笔内必须有一支很大的电阻,用来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现有一支试电笔,其中的电阻为880kω,氖管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可以不计。使用时流过

人体的电流是多少?

教师启发指导:

要求学生读题;

让学根据题意画出简明电路图,并标出已知量的符号及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找学生回答根据的公式。

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1、4

《欧姆定律》期末复习资料篇6

一、教学系统分析

本节内容前承电路、电压、电阻及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是前面电学知识的聚焦;后启电功、电功率,并为高中阶段学习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磁感应定律、交流电等内容做了铺垫。甚至于对学生将来参加生产劳动也有指导作用,即使在电工技术电子专业等学习中,欧姆定律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其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关于电阻大小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的延续,是物理问题研究思想的再次体现。

二、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重点是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出欧姆定律,让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欧姆定律中电流i、电压u、电阻r的同一性是本节难点,在探究过程中通过适时引导、恰当点拨,利用实物电路使学生达到理解欧姆定律的目的。

三、学习者分析

学习了电路基础知识,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多数学生能正确连接电路元件,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对于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也有所了解。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渴望自己动手进行科学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但对于u、i、r三者关系知之甚少,规律性知识的概括往往以偏概全。他们的思维方式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教学中让学生自主设计研究问题的方案,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四、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谨慎的学习习惯。

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难点: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

弄清变形公式的含义。

五、教法设计

依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节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当好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探究式学习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在探究新问题时使知识活化、重组,形成知识结构并向能力转化;让学生体会科学发现的全过程,从中感悟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六、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展示平台,自制课件。

学具:三节干电池、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导线若干。

七、教学流程图

八、教学过程设计

九、教学评价

1.知识反馈

导体两端的电压

导体的电阻

导体的电流

3

5

0.6

3

0.3

3

15

⑴在研究电压不变,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表中有两个数据漏填了,请根据实验结论填写表中的两个空格。

⑵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其中r为定值电阻。他第一次实验用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1,闭合开关后,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i1,他第二次实验仅将定值电阻的阻值换为2r1,闭合开关后,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i1,i2,结果发现i2<i1,但i2=i1/2,由此,他认为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他的结论是______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学生掌握了控制变量法这一物理研究方法。探究过程中,通过自行设计、自己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分别概括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以及两条结论的融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增强了主体参与意识。

问题:实验中仍有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理解不够,选择电阻出现差错;也有学生对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的电压原理不能理解。

措施:课余时间对知识存在疑问的学生,通过举例分析讲解,帮助他们透彻地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

《欧姆定律》期末复习资料篇7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欧姆定律》是人教版物理义务教育八年级下册第六章“欧姆定律”的第四节内容。

本节是在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电流、电压、电阻与电压和电压的关系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和“安全用电”打下基础。所以欧姆定律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适合于学生探究学习,同时也适合让学生阅读自学。

2、说教材目标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及认识能力,确定以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欧姆定律的认识,体会物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增强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3、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同一段电路中电流与电阻和电压的关系,体验控制变量法在实验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二、说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据一年多来的实施新课程的经验主要在教法改革中突出以下几方面:一是大胆设计了学生探究同一段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实验,突出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体现新课程“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基本理念,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精神以及创新意识。二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提高法、讲授法、观摩法、阅读法、分析、归纳法等,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引导——启发的教学状态之中,以求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三是注重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三、说学法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刺激和反应关系,而是个人借助某种“认知桥梁”或者“同化和异化”不断组织和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应重视学情,突出自主学习。本届初二学生一年半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及半年的物理新教材的学习,已基本领会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也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及操作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自学、观察、阅读等方法获取物理知识。本节课通过阅读三道例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模仿分析、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学生亲自经历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真正掌握控制变量实验这种科学方法。如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保持电阻阻值不变,而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则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保持每次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自己摸索,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出“新”的物理规律。如让学生从实验得到的两组数据进行讨论分析,最终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程序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试电笔是检修电路时必备的工具,使用它来检查电路时手指必须接触到笔尾的金属体,让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

让一位学生当场检查教室里插座的火线和零线,并说说有没有不良的感觉。

引导学生分析、提问:通过人体的电流有多小?它与电路的电压和电阻有什么关系?通过演示,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心向,引导学生提问问题。本节课从试电笔的使用引入新课,试电笔是家庭常备工具,同学大多有使用过,用这个例子引入,目的要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

探究发现提出问题:

师:如果知道一个导体的电阻,还知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能不能计算通过它的电流呢?

2、猜想或假设

允许同桌进行讨论。请学生发言,老师给予肯定、鼓励、引导,对学生的回答加以筛选,如:

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也许是其中的两个相乘等于第三个?也许是其中的两个相除等于第三个。

3、设计实验

学生实验桌上摆着的器材:定值电阻若干个、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学生电源、开头、导线若干。让学生根据以下电路图进行实验:在电路中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电流i,研究电流i与电阻r和电压u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4、进行实验

按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

电阻r/ω电压u/v电流i/a

1

2

3

换接另一个电阻,再次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

5、分析和论证

结论:电流i、电阻r、电压u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6、评估与交流

迁移拓展例题分析:我们已经,试电笔内必须有一支很大的电阻,用来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现有一支试电笔,其中的电阻为880kω,氖管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可以不计。使用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

教师启发指导:

要求学生读题;

让学根据题意画出简明电路图,并标出已知量的符号及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找学生回答根据的公式。

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1、4

《欧姆定律》期末复习资料篇8

《欧姆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2.能初步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介绍欧姆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品格教育.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定义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找学生回答第一节实验得到的两个结论.在导体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

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加在导体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

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有一个电阻,在它两端加上4v电压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2a,如果将电压变为10v,通过电阻的电流变为多少?为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通过电阻的电流为5a,因为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加在电阻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

3.在一个10的电阻两端加上某一电压u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a,如果把这个电压加在20的电阻两端,电流应为多大?为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通过20电阻的电流为1a,因为在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

电阻大小成反比,我们已经知道了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电阻的关系,这两个关系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呢?

启发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复述,指出这个结论就叫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此定律正是第一节两个实验结果的综合,电流、电压、电阻的这种关系首先由德国

物理学家欧姆得出,所以叫做欧姆定律,它是电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

2.介绍《欧姆坚持不懈的精神》一文.

3.欧姆定律中的电流是通过导体的电流,电压是指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电

阻是指这段导体所具有的电阻值.

如果用字母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用字母r表示导体的电阻,字母i表示导体中的电流,那么欧姆定律能否用一个式子表示呢?

欧姆定律公式

教师强调

公式中的i、u、r必须针对同一段电路.

单位要统一i的单位是安u的单位是伏r的单位是欧

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例1】一盏白炽电灯,其电阻为807,接在220v的电源上,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教师启发指导

要求学生读题.

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简明电路图,并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及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找学生在黑板上板书电路图.

大家讨论补充,最后的简明电路图如下图

找学生回答根据的公式.

巩固练习

练习1有一种指示灯,其电阻为6.3,通过的电流为0.45a时才能正常发光,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

练习2用电压表测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4a,求这段导体的电阻?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欧姆定律》期末复习资料篇9

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二)、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v常用单位:kvmv、μv

换算关系:1kv=1000v1v=1000mv1mv=1000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一节蓄电池2v家庭电压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三)、电压测量:

1、仪器:电压表,符号: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3、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二、电阻

(一)定义及符号:

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r。

(二)单位:

1、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3、换算:1mω=1000kω1kω=1000ω

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三)影响因素:

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四)分类

1、定值电阻:电路符号:。

2、可变电阻(变阻器):电路符号。

⑴滑动变阻器:

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

结构示意图:

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

⑵电阻箱。

三、欧姆定律。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数学表达式i=u/r

四、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电路图:(右图)

五、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i=i1=i2=i3=……in

2、电压: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u=u1+u2+u3+……un

3、电阻: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字母:r=r1+r2+r3+……rn

六、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字母:i=i1+i2+i3+……in

2、电压:文字: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字母:u=u1=u2=u3=……un

3、电阻:文字: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字母:1/r=1/r1+1/r2+1/r3+……1/rn

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第八章《电与磁》复习提纲

一、磁现象: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

2、磁体: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

分类:永磁体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应线:

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5、磁极受力:在磁场中的某点,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

6、分类:

ι、地磁场:

①定义: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磁极: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③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

ⅱ、电流的磁场:

①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该现象在1820年被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该现象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②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一样。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极间的关系可由安培定则来判断。

③应用:电磁铁

三、电磁感应:

1、学史: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

2、感应电流:

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4、应用——交流发电机

5、交流电和直流电:

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2、应用——直流电动机

《欧姆定律》期末复习资料篇10

《欧姆定律》分两课时进行教学,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在上节课已经进行同一导体两端电流电压的关系实验后进行,重点在培养学生自己总结得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并理解三个公式的物理意义,教师要注意引导,还要注意对欧姆定律建立的讲解,增加学生的物理学史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欧姆定律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欧姆定律(初中学习的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的关系,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欧姆定律是电和磁一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自然科学》中重点内容之一。欧姆定律这节课特点是,十分重视科学方法教育,重视科学研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方法、学习方法,了解得出欧姆定律的过程。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提出实验方案,通过做实验和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得到定律以及数学表达式。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同一电路中电学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电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了解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变量关系的实验方法,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打下了基础。

在本节课中,教材是通过演示实验,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从而得出欧姆定律。虽然,这样安排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发挥得比较好,但演示实验可见度不大,学生动手参与率不高,学生主体作用也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另一方面,学生已初步学会了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具备做此实验的基本技能。因此,本节课我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进一步体验“控制变量法”,同时也使学生通过实验,对欧姆定律有了感性认识。然后由各小组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并交流探究成果,及时调控矫正,这一环节的操作要点,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主。其目的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反馈,对学生参与实验的态度和效果进行考证。

本节课的设计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诸如:教学内容有点繁琐,没有给学生充分自由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学生的科学探究有效性不高,有点照本宣科,还有欧姆定律的计算还有待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

以上就是关于文章欧姆定律复习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工作顺利。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