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23 18:46:27 作者:教学文档 字数:82134字

范文小一网整理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更多人解决教学困扰,文章仅供参考,具体需要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有所帮助,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相关文章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吧。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篇1

一、设计思想

《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在设计这篇课文时,紧紧抓住贯穿全文的关键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指导学生阅读。学生会凭着自己的直觉思维,围绕"难忘"一词,对课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走进课文去学习课文,于是,我即从课题入手,就学生的阅读过程而构建教学过程。

我一开始就让学生带着课文为什么说这"一课"令作者终生难忘,依据文情和学情,可以形成这样一条教学思路:紧扣课题,构建三个板块,指导学生阅读。

二、教材分析

《难忘的一课》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所见到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课文开头交代了事情发生的背景和"我"当时的身份,然后叙述了在一所乡村小学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写在一所乡村小学的所见所闻,先写老师教孩子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动人情景,再写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场面,最后写作者在这所学校所见所闻的总的感受。"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寓意深刻。第一次是在课堂上,老师"一笔一画地写",然后和孩子们"一遍一遍地读",读得是"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反映了这些刚刚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下回到祖国怀抱的中国台湾师生强烈而真挚的爱国之情。第二次也是在课堂上,不同的是,这是作者在师生爱国之情的激励下,情不自禁地走进教室,跟着老师一起读这句话。反映了作者跟这所学校的师生有着共同的爱国之情。第三次是作者参观了学校里的中国伟人像之后说的,此时,作者内心无比激动和感动,他为祖国历代伟人像重新出现在礼堂而激动;为教师和孩子们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而感动。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作者说"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

三、学情分析

课文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实际课堂学习很接近,容易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但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句子,教师要让学生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既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当然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切入口。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文本,揭示中心。教师让学生找出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句子时,根据自己的已有水平,找出文中自己感触较深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进一步体会句子的内在含义,从而让学生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四、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重点难点

1、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2、难点: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六、教学策略和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里提出了略读的要求。其实,在信息时代,略读更能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比精读应用更为广泛。学习《难忘的一课》时,归纳为以下几点:

1.进行略读能力的训练,读懂文章的大意。注重略读方法的运用,如扫读、跳读等,训练学生快速默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速度,当然也不排斥精读方法的融合运用。

2.通过自主学习获取信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3.加强课内外联系,沟通课内外阅读,适度拓展和延伸。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独立阅读,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

七、课前准备

1、了解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

2、搜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中国进行侵略的粢料。

3、简单的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乡镇意见教师体会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文

1、揭题: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学校里上课,哪一节课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今天,我们学的课文的作者也上了一堂难忘的课,(板书课题)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

2、简介:课文写的是发生在中国台湾的事。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士。1895年,签订发不平等的《马关条约》,中国台湾人民连自己的祖国的文字都不准学,不准画中国伟人像。侵略者企图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妄图使中国永远受日本的统治!中国人民蒙受着巨大的耻辱,过着奴隶般的生活!直到195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台湾才归还中国。这篇课文就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中国台湾归还祖国后写的。

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

二、读通课文,初知大意

1.读通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2.思考: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交流:检查掌握情况

(1)字音:指名读词,注意纠正。

(2)字形: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崇"与"祟"的区别。

(3)词义:结合课文理解。

3.指名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三、研读课文,深入感悟

1、教师再问: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2、学生交流:"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

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a学习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b学习第二次出现

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感动)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c按刚才的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四、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五、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我想,中国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九、板书设计

我是中国人一笔一画地写,一遍一遍地读(火热真挚)

我爱中国大声整齐继续更起劲(很有感情)

原来都是日本伟人

现在都是中国伟人(眼睛湿润)

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谊

十、作业设计

以读后感的形式,写写自己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问题研讨】

1、学习了课文,学生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的含义真正理解了吗?

2、学生能理解这句话为什么会让作者如此激动吗?以上问题我觉得是检测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

【参考资料】

1、着作类:《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81页。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结合背景资料和文中的描写,体会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时的心理感受,并用几句话表达出来。

3、结合文章内容,抒写作者难忘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出“难忘”

师:吉老师给大家讲过许多有意思的课,是吗?

生:是的。

师:请马上回答,哪节课最难忘?

生:(停顿后议论纷纷)

师:这些课都是本学期的学的,如果再过几十年你们还会记得吗?生:可能不记得了。

师:是啊!但是我们的作者对一节国语----也就是语文课永远镌刻在心上。读课题-

生:难忘的一课

师:再读一遍

生读课题,突出“难忘”。

师:是什么原因让作者感到这节课永远铭记在心上。请自由读课文,找到相关的句子。

二、初读,感知“难忘”

师:我们和书中的文字静静地对话,一定被作者跳动的心所感染,也一定有所了解作者难忘这节课的原因,请说说。

生:作者感到难忘是因为,这个老师教中文的还不会写中国字,写起来很吃力。真的很想不到。

师:这是作者难忘的第一个场景。(板书:写字吃力)请继续交流,让作者难忘的是什么场景。

生:在教室里听老师和学生一遍又一遍的朗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板书听朗读严肃)再交流

生:在小礼堂里参观,看到中国的名人,作者非常激动。

师:(板书参观激动)请一位同学连起来说一说让作者感到难忘的原因。

生:作者难忘这节课是因为他看到一个中文老师很吃力很认真地教孩子写中国字,一遍又一遍的朗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参观小礼堂里看到中国伟人像时内心十分激动。三、一咏三叹,体会“难忘“

师:好,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是作者为什么觉得这节课如此难忘。课文中有一句话不断地重复,你们知道吗?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课文中有一句话连续出现了几次:“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教师板书)分别(指板书)老师写出的,大家读出的,作者说出的。

这不是简单的重复,在文中一次又一次强烈地表达自己的心声。

学生写话。

生:我永远忘不了墙上画的是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这些伟人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

生:我永远忘不了,我们终于驱走侵略者中国台湾,中国台湾终于回归祖国怀抱了,中国台湾人民深深热爱自己的祖国。

生:我永远忘不了,中国台湾师生的爱国情意。忘不了那一声又一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会永远激励我,为自己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师: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经历了一次难忘的课。在课中,一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出现三次。那是感动的心声,那是激动的表达,那是异常兴奋的诉说。他在告诉我们----中国人永远爱自己的祖国。民族魂永远在中国人的血液里。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篇3

一、激情导入,生自定学习目标

1、课前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2、师充满激情地叙述:

一曲雄壮的中国心唱遍祖国大江南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不忘祖国的感人的故事,现在让我们一起深清地呼唤它的名字。

3、生齐读课题。

4、师: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快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结合预习,看你能读懂什么?把不懂的地方标出来。

2、师:谁告诉老师,你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⑴ 生:作者走进教师,中国台湾师生为什么没感到意外?

师板书:

感到意外?

⑵ 生:为什么老师写字很吃力?

⑶ 师:简介当时的时代背景。

⑷ 生:作者的眼睛为什么湿润了?

师板书:

湿润了?

⑸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课文中为什么出现三次?每次有什么感受?

师板书:

三次?感受?

3、师: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同学不仅善于提问题,还能抓住主要问题,在这几个问题中,哪一个是最主要的问题呢?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为什么出现三次?每次有什么感受?这个问题是主要问题。

师: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贯穿全文,每一次的出现都伴随这一段感人的故事,都表达着浓浓的情感,这节课让我们抓住这个最主要的问题来领悟全文,大家有信心么?

三、自读自悟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划出来,想一想你的感受和体会,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2、生十分投入地读句子,边读边想边划。

四、交流点拨,突破难点

1、小组内交流:

2、集体交流:

⑴ 生:我感受最深的是: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他写的那么认真……因为从这段话中我感受到了中国台湾师生非常爱自己祖国的文字。

师:击键出示相应的句子,问:对这段话的理解谁还有补充?

生:……

师: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读读这这段话好吗?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继续交流。

⑵ 生:我感受最深的是7、8自然段,因为从这段话中我感受到了……

师:对这段话的理解谁还想补充?

生:……

师: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读读这段话。

生:读。

师: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跨越时空,一起来到光复不久的中国台湾小学,你们就是那群学生,我就是那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你们现在跟着我读这句话。

师:同学们,虽然老师的国语讲得不太熟练,但我还是一遍又一遍地教你们,知道老师是为什么吗?

生:老师,你终于可以在课堂上教自己祖国的语言了,你心里感到非常自豪……

师:是呀,老师刚才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读的,刚才,你们也和老师一样读得那么富有感情,你们是怎样想的?

生:……

师:现在就让我们带着此时的感受和体会一起读读这句话。

师:刚才,我们把自己当作中国台湾师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中国台湾师生那浓浓的爱国情,读到这里,老师有一个心得跟大家分享:我们在读书时,把自己当作书中的人物来读,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师:继续交流。

生:我感受最深的是第六自然段,因为……

师:你能通过朗读把你感受读出来吗?

生:能!

师:大家评价一下,你认为他读得怎样?

生:非常好,因为从他的读中我感受到了……

师:其他同学对他的朗读满意吗?

生:满意……

师:真了不起,这位同学的朗读得到了这么多同学的认可,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读这句话的吗?

生:我把自己当作书中的人物来读……

师:这位同学很聪明,把刚才咱们的读书方法马上用到读书中了。现在,想读这段话的同学可直接站起来读。

师:交流到这里,咱们来看课前的疑问:为什么没感到意外?

生:……

师:是呀,他们都有一颗炽热的爱国心,是爱国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彼此接近,使他们融合在了一起。

生:我感受最深的是第15自然段,因为……

师: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你的感受传递给大家吗?其他同学注意认真听,看从他的读中你能听出什么?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大家对他的朗读满意吗?从他的读中你听出了什么?

生:……

师:刚才朗读的同学,你对刚才几位同学的回答满意吗?

生:满意,但我还有补充……

师:是呀,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他们不允许中国的孩子了解中国的伟人,妄图使中华儿女永远受他们的统治,而今天,我们终于可以挂上中国伟人的像了,这怎能不令作者感到自豪。

师:同学们了解文中的这些伟人吗?谁结合着课前查阅的资料起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想说的可以直接站起来说。

生:……

师:放课件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中国台湾师生说些什么?

生:……

师:交流到这里,我们来看这个问题。

师手指板书: 

湿润了?

生:……

⑶ 师:听着中国台湾师生那激励的话语,看着我们祖国历代伟人的像,作者的感情更浓了,感受更深了,他写下了更为感人的语句,现在让我们端起书,一起读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读。

师:读了这段话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和体会?

生:……

师:“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正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在这最简单的九个字里却包含着千言万语诉不尽的情,有激动,有崇敬,更重要的是作者也是中国人,作者也深深的爱着自己的祖国,现在就让我们跟着作者再一起重复着读读这句话。

生:“充满激情地重复读。

师:交流到这里,现在谁弄懂了这个问题?

师手指板书: 

三次?感受?

生:……

师:第一次是作者看到中国台湾师生认真学祖国文字的情景,此时的他感受到了中国台湾师生的爱国情,第二次是作者不由自主地走进教室,跟中国台湾师生一起学习,抒发了他的爱国情,第三次是自己被中国台湾师生那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深震撼了,从心底里抒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情。

⑸ 教师:交流到这里,同学们还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题?

五、整体回归,课外延伸

1、师:速浏览课文,思考课题为什么称为难忘的一课?

生:……

2、学完课文,同学们回去想干什么?

生: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背过。

生:做读书笔记。

生:写一篇读后感……

师:大家喜欢哪项就做哪项,有一项工作需要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完成,回去继续搜集祖国伟人的资料,并关注中国台湾现在的发展,可以通过看书、看报、上网等办法,下节阅读课咱们来交流。

【板书设计】

23、难忘的一课

意外?  中国台湾师生

湿润了?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作者

三次?  感受? 全国人民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篇4

作者:叶刚文章来源:浙江省绍兴县钱清镇江市小学

语文教学要重视文本对学生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甚至可以说,对学生而言,语文素养即是人的素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北京清华大学附小窦桂梅老师执教的《难忘的一课》,就是这样一堂“为学生生命奠基”的课。

完成了对课文重点的研读后,在悠扬婉转的《思乡曲》中,师生共同深情朗诵中国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四韵》——

“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后来呀/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看得出,此时此刻,同学们的心已经沸腾,还有什么话能足以表达我们那份心情呢?只有那一句——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放声朗诵,来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吧!

师:下面,请大家拿起笔,再写一写这句话,并将这句话永远地镌刻在你心灵的深处。

生:

师:想读就读吧!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语气虽然不同,但感受和认识是一样的深刻!

师: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相信你一定记住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选择,但惟独不能选择的是自己的母亲、自己的祖国。或许有一天,你身在国外,请你也别忘了今天的这堂课,更不能忘了这堂课里你记住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们大家再读这句话吧!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读得太好了!同学们,咱们今天上得不是普通的语文课,而是一堂人生感悟课,因此,这也就称得上是——

生:难忘的一课!

处处闪现诗意,处处充满灵性,处处涌动激情。教学中,教师把文本所蕴涵的情感进行了恰到好处的加工、提炼,收到了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并育的效果。可以想见,课虽然结束了,但孩子们在经历了这样一次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后,在那颗被点燃、升腾的心灵的深处,一定已经烙上了鲜红的“中国印”。

名师的课堂,真是怎一个“情”字了得!课堂上,浓浓情感就是教师与学生心灵之间的桥,唯有情感撞击,方有心灵对话,它将带给师生同品共享的无尽愉悦和曼妙丰盈的心路历程。一句话,情感的课堂,就是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

浙江省绍兴县钱清镇江市小学叶刚

邮编:3120322004-8-15

让情感溢满语文课堂

北星小学 汪早早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憾学生的依然是情。可以这么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课程目标之一,更可见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一、激励、赏识、交融师生情

孩子需要激励和赏识,激励和赏识能使孩子愉悦,给孩子以自信,能让孩子心智开启,灵感涌动。真心实意的激励和赞美是连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纽带,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充满浓浓的“爱意”。课堂上有了这“爱意”,师生间就会尊重与理解,课堂就会变得轻松起来。

在课堂上,名师们往往能全身心投入、热情洋溢,学生则以情悟情,以神会神,真正受到了感染和升华。江西省优秀青年教师易艳丹老师在执教《掌声》一课时,易老师充分展示了激情的自我,以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故ι谇榫辰蝗谥写锏胶托车耐骋弧T谡庖豢沃校罢粕贝碜殴睦⒆鹬兀碜拧鞍保庋桓銮楦兄魈猓桌鲜υ谏峡问保挥薪星楦泄嗍洌侨醚诶鲜Τ渎で榈挠镅灾校谑ι降鹊姆瘴Ю铮币颇厥艿角楦械难眨玟镐赶噶鳎谌牒⒆佑仔〉男闹小?BR>

二、对话、交流、感悟文本情

语文教学要重视文本对学生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目前,新课程的语文课堂有一点动辄把对话看作是“互相交流”,一味追求表面热闹的倾向,这会使阅读教学“跑了题”,要知道,读、写、积累、感悟才是阅读教学之“宗”。提倡“三个超越”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了《难忘的一课》。整堂课,窦老师没有提出什么琐碎的问题,有的只是引导学生自读、感悟、交流、朗读,让教学全程充满着书声琅琅、情意浓浓的气氛,特别是在讲课阶段,其未了的余情也是风云再起,令人回味无穷。窦老师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充分朗诵“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后,她激动地说:“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相信你也一定记住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选择,但惟独不能选择的是自己的母亲、自己的祖国。或许有一天,你身在国外,请你也别忘了今天的这堂课,更不能忘了这堂课里你记住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们大家再读这句话吧!”于是,在教师激情的感染下,学生们铿锵有力地再读这句话。可以想象,课虽然结束了,但孩子们在经历了这样一次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后,心灵深处一定烙上了鲜红的“中国印”。

情感的课堂,哪有心声不能聆听?哪有心灵不能理喻?哪有心火不能点燃?情感的课堂,就能让学生流露真情,充盈希望,放飞理想。情感的课堂,就能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愿浓浓情感成为架起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桥,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情感的魅力,绽放出珍珠般夺目光彩!

时间:2004-12-2315:27:09

来源:萍乡日报

我与新课程同成长

作者:思空

如果说:码头是水手想家的驿站,信笺是游子思乡的驿站,母亲是孩子生命的驿站,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驿站,那么,她——新课程就是我心灵成长的驿站。

回首这课改走过两年多的历程,我深有体会的感受到:新课程更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生活,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合作中求知,在探究中创新。教师再也不是一种只知道教书的匠人,而是一批拥有先进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教育,善于沟通合作的探究者。教师有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启发者、参与者、总导演、幕后总策划者;教师应学好教材,超越教材,更应立足课堂,超越课堂。

在我们对新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市里又安排了国家级、省级教师为我们上新课程示范课,真正体验到了新课程的魅力。特别是国家级教师窦桂梅上的语文课——《难忘的一课》以及她的《为生命奠基》的报告,都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也有了想上课的冲动,真想把学习的新方法马上运用的学生身上,让我们的孩子真正成为孩子。

记得南马路小学校长——赵翠娟说过,她称呼学生从来都是“亲爱的孩子们”,首先让孩子感到亲切,相信教师,这样容易沟通、交流。回到学校我采用了赏识教育,以宽容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学生上课的讲话也许是为了引起教师的注意,也许毛病就是他们的优点。在课堂评价中该掉“你说的不好,不对”等否定性的语言,启用“谁能说的更好,更完整”,“在这段中你发现了什么”等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去发现,教师适当点拨,发挥引导作用。在实践中更注意精讲多练,不代替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我认为:如果告诉学生,他就会忘记;如果让学生去参与,他就会理解。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新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也将改变教师的生活,并使教师焕发出新的生命。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行动,我将与新课程同行,将与学生一起成长。

石门镇长山小学

此文转载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篇5

1、给下列汉字的正确读音打“√”:

闽南  诸葛亮

2、选词填空:

⑴ 好象每个字、没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的心。

⑵ 渔夫起早贪黑地劳动,还不了一家人的生活。

⑶ 只有不段锻炼身体,才能体质。

⑷ 几个月前,爸爸不知哪来的兴趣,买了一辆小轿车,小山村了。

3、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

“我”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请在课文中找出具体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这句话改变一下说法,可以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它分别表达了师生和“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看到了上面有孔子,有诸葛亮,有郑成功,还有孙中山。”上面提到的中国历代伟人,你知道他们的成就吗?查查资料或问问别人,再简单写一写。

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郑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中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篇6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2、能力目标:

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三次在文中出现时作者的不同感受。

3、知识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难忘的一课》。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感受?

2、“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共出现三次,每一次“我”都有怎样的感受呢?

二、阅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感受

认真地阅读全文,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作者的这种感受,用笔划出有关重点词句。

三、讨论交流

1、我们首先来看看当作者在窗外看到那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时,作者感受到了什么?

2、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便情不自禁地走进教室和师生们一起一遍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时,作者的感受又如何呢?

3、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作者的这种感受呢?

过渡:共同的爱国心使我们更加亲近了,下课后,我们进行亲切的交谈,那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还一定要领我去看一看他们的小礼堂。

4、听着老师的话语,看着这些伟人像,作者的眼睛湿润了,他的眼睛为什么湿润了?

四、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篇7

07年底到慈城中心小学听了两堂课,一堂是周养娟老师执教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一堂是毛东辉老师执教的《难忘的一课》。应该说自己是带着很虔诚的心学习的,事先也看了教材,并对它进行了初步的框架设计,如果是我,我会怎么上?带着问题和自己的见解走进课堂我想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教师的课堂设计,捕捉课堂的精彩和教师的智慧,并在课后进行反思。

《难忘的一课》大致过程:

师:出示课题《难忘的一课》,同学们,看着课题你有什么问题产生?

生:这堂课为什么难忘?这是一堂什么样的课?

师: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意见什么事情?

生:自主朗读课文

师:来交流一下,谁来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生1:作者来到一间教室,同学们上课都很认真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也悄悄地走进了教室,下课后老师还带我去礼堂看中国自己的伟人像。

师:不错。你说

生2:作者来到一间教室看到同学们在课堂上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听了后也跟着一起读了起来,下课后老师还带我去礼堂看伟人像。

师:能不能说得连贯些。

生2:

师:刚才两个同学说的里面哪两个画面都说道了?

生3:读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和看“伟人像”

师:就是这两幅画面让作者上了一堂难忘的课,下面请大家再去读一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让作者难忘?

生:有一次读课文。

师:可以加流了吗?

生4:“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他们读得很严肃,很有感情,我觉得他们很爱国。

生5:我也是这一句“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他们在用心读,一遍一遍地读,说明他们很爱国。

师:“一遍一遍”怎么读?

生:练习读,然后指名读这一句。

师:还有别的句子吗/

生6:“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

师:读了这些细节,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7:是中国人,为什么不会说国语?

生8:因为中国台湾刚光复不久,原来一直在日本人的统治下,上的是日本人的学校,是不许讲国语的。

师:你能用课文的句子来回答,这是读书的好方法,还有哪一处也可以来解决这问题。

生9:中国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刚学习祖国的文字。

生10:“礼堂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的像,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从这里也可以看出。

师:知道“光复”什么意思吗?

生11:收复,收回。

师:你们知道光复的那段历史是怎么样的吗?

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请你再默默地读一遍。

生:默读课文资料

师:现在请大家再回到课文,再去读一读哪些细节,你会有新的感受。

生12:“他写的很认真,很吃力。”他一定想,我终于可以写中国字了。

师:请你把它读好。

生12:他用粉笔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他写的很认真,也很吃力。

师:是啊,中国台湾离开祖国已经整整50年了,来一起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他用粉笔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他写的很认真,也很吃力。

生13:我从这句话看出他们很崇高“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不太熟练的国语。。。。。”

师:这应该是爱国情。对这句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生14:“礼堂里原来。。。。。”

师:我们先来交流刚才的那一句。

生15:。。。。。。

师:谈了刚才哪些细节,你了解难忘一课的原因了吗?课并没结束,老师领着我去礼堂,请大家读第二个画面,又有哪些细节让你体会深刻?

生16:“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啊,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我觉得他一定感到很自豪,因为礼堂上挂的是中国的伟人像。

生17:他们很敬佩哪些伟人。

师:50年不能学祖国的语言文字,抬头看到的都是日本人,他们心里会怎么想?

生18:恨他们

生19:把他们打出去

生20:起来反抗,把日本人赶出去。

生21:他们是想让我们忘记自己是中国人,忘记自己的祖国。

师:是啊,此时此刻,我能不激动吗?我们一起来读这一节:“这位老师指着礼堂两面墙上的新画的几幅中国历代。。。。。。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

生:“这位老师指着礼堂两面墙上的新画的几幅中国历代。。。。。。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

师:看到的仅仅是四幅画吗?

生22:中国

生23:中国人

生24:中国情

师:再一起把这句来读一读:“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啊,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

生:“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啊,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

师:所以,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师:50年,现在终于可以学祖国的语言文字了,终于可以挂自己的伟人像了,这怎么不令我激动呢,来,我们一起在来读文章最后一节: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师: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下课!

这堂课是人教版第九册第七组里面的一篇阅读课文。作者想从一个侧面反映国人所遭受的屈辱历史,然后从这简短而又最能体现爱国之情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文间字短,的确是篇好文章。但是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学生对于文中提到的那段背景是没有认识的,而缺少这段历史的陈述,缺少对50年殖民统治的屈辱史的体验,文章就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回顾历史,感受50年屈辱史的厚重与悲壮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的钥匙,也只有在感受了50年的基础上,才能体会什么是爱国,为什么写那么认真,那么吃力,为什么他们在读的时候都是发自那颗火热而真挚的心,为什么要一遍一遍大声整齐的读。正是基于此,我们才要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走进那段特殊的历史,用历史来转换学生的角色,让他们也在课中身临其境地激动一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那么如何设计课的结构呢?就我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是这样来安排的:

一、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再读课文,明确在难忘一课中那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并找到三次出现的地方

三、反复朗读,在“中国台湾光复”资料的背景下感受三次“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感情。

1、为什么写的认真吃力?理解光复。50年没有写过汉字为什么刚学会就急着去教孩子?50年光复后重回祖国怀抱的释怀,激动,那种学习语言文字的迫切之情。

2、教学“一遍遍用火热而真挚的心读时”,可安排这样的环节:先让学生谈体会,然后根据学生体会程度,师再次引领:

师:50年没说这样的话了。

生: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50年,整整50年没有这样大声地说这样的话了。

生: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50年的耻辱,现在终于能这样痛快地说出来了。

生: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50年,风雨飘摇的50年啊,中国台湾的人民过着的是怎样的日子啊,如今终于光复解放了,心情怎能不激动,神情怎能不严肃?在读。

生: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再读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在这样的情感理解基础上,然后读好关键句子。

3、看后激动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被爱国情怀感动。是自豪,是浓浓爱国之情的代言。

师:墙上挂着的仅仅是画像吗?

生:是中华民族曾经辉煌的历史。

师:你自豪吗?

生:自豪。

师:读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生:是光辉灿烂的文化。

师:你自豪吗?

生:自豪。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生:挂着的是整个中华民族。

师:有这样的民族你自豪吗?

生:自豪。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

师:面对画像,面对中国台湾教师这颗炽热的爱国之心,面对这份浓浓的民族之情,

生: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师:是啊,此时此刻没有什么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各自的感情。

生:齐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再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再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这样的一段经历,这样的一堂课我能忘吗?

生:不能。

师:指着课题读

生:难忘的一课。

师:下课!

毛东辉老师执教的《难忘的一课》从抓文章的细节,品味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文本所要表达和传递的信息,感受那份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之情。

教师在教材的处理上应该是花了一番功夫的,有几个细节处理的也充分的体现了教师的课堂智慧。

一、粗框架细处理。语文是母语课程,因此感性的、内涵性往往会超越理性,而教师的学法指导,对文本的自我解读,课堂引领和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都决定了是否能让学生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掌握学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语文课不仅需要感性的领悟,也需要理性的取向,我想这就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本堂课上教师从主要内容入手,了解画面,把握难忘的镜头,然后从细节感受爱国情怀。体现了教师的功底。

二、能有效铺垫,顺势引领。“光复”是本课的情感处理难点,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词却是全文情感的基调,没有了这个基调,所有的体验和情感都是苍白无力的。可喜的是教师很好的解读了文本,抓住了这个情感点,从“光复”资料的推荐,朗读,语言引领上起到了很好的点睛之笔。其次,教师能关注学生课堂信息,及时梳理有效信息服务教学,在预设与生成中左右逢缘。如“用课文中的语言来回答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他看到的仅仅是一幅画吗?”

但是课堂上也存在一些遗憾之处,主要体现这样几个方面。

一、如何正确有效地处理课堂中的读。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常用的方法,我们很多教师都会用,但是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有时用的不得法,有时用的过于牵强。泛泛而读有之,平面推进读更有之,读为了什么?怎么读?读的价值?这些问题没有理清,没有解决怎么会有精彩的朗读处理,怎么会有良好的朗读效果呢?教学中何时安排读,读多少,用哪种方式去读,读后要不要评价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根据文章题材,教师、学生的特点,文本的价值取向,来安排处理读的密度和效度。其次要体现朗读的梯度,随着阅读的深入,随着学生走进文本的程度不断加深,需要教师在读时体现它的梯度性,好的朗读设计应该是每一次读的安排学生情感都是在螺旋式上升的,读的效度同样也在梯度上升,直到戛然而止,却仍能余音绕梁。《难忘的一课》在读的设计和安排上有待进一步提升,文章的关键句子到底需要安排几次读?读到什么样的程度?如何在教师引领下读出味,读出情?这些都有待商榷。如“一遍一遍地用严肃而又火热真挚的心在读”这句,到底最终要读到怎样的程度才算达到效果?课中学生体现的层次并非梯度上升,而是忽上忽下,到最终却又放手奔下一个环节。这样的环节课中不少,“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们的朗读有时真的很像鸡肋。一堂课,把一处读好,读到位,让学生心灵之门在朗读中打开,这样的课怎么能不成功,这样的语文教学学生怎么能不享受呢?

二、对文本抓的不够实,体验不够深入。

《难忘的一课》线索明显,“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贯穿全文,并一直牵引着文章的情感之线。但教师在抓点处理教材的重难点的时候并没有切准这句话,使得教学中看似比较集中的问题引领,总给人比较散乱的感觉。我想关键就是对文本这三个支点的解析,运用还不是很全面,抓的还可以在实点。其次学生在细节感悟的环节中,总是停留在对文本的浅层面解读和体会上。有些交流学生其实已经出来了,可惜却没有进一步的深入,不然我想课堂的教学效果还要好些。平时的课堂中,对于阅读感悟我们一般要处理好这样三个层面:1、立足文本词句,凭借经验和上下文感受;2、拓宽信息广度,咀嚼词句,进入文本,亲近作者;3、以读促悟,带悟品读。

三、以情感情,关注细节。李吉林老师曾经说过:“教师的情感对于儿童来说,是导体,是火种。”一篇情感性较强的课文,课堂上教师的情感基调、投入程度都是学生产生内心体验、情感的重要因素。它是连接教材与学生,作者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桥梁。因此教师备课的时候就要先进入文本,走进作者,并确定课堂上自己应保持的情感基调,这样才能带着真实的情感,以情感情,用自己的语言、情绪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诗意的栖居,这样的课堂才会在心与心的交融与默契中升华。《难忘的一课》是一篇富有情感,适合颂读、品读、研读的好文章,教学中,如果能多些情感上的铺垫,多些情感上的引领,多些情感上的共鸣,不仅能使学生感受那份浓浓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更深刻,还能在潜意识中提升他们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对于上这样的情感性文章,教师可以在背景音乐,课前课后的诗词,教室环境的布置,着装,媒体设计上进行关注,有时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不起眼的设计与安排,可能会造就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同行指正。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篇8

各位评委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难忘的一课》。

一、说教材

《难忘的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见到一位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这篇课文处在第七单元中。单元训练重点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习本组课文,要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了解并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述内容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进一步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学习作者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事进行具体叙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真挚”、“意外”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句话。

课文中反复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贯穿全文,每一次出现都伴随着一段故事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它既是串联内容的主线,又是表达情感的主线。所以,我把理解“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又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和大纲的要求,把“学习作者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事进行具体叙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作为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本文主线清晰,叙事生动,感情充沛,很适合感情朗读。因此,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学习祖国文字”、“参观礼堂”这两个场面和“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条主线,以读为主,运用“教——扶——放”的方法,通过“朗读——理解——朗读”这种教学手段教学本课。

三、说学法

因为教是为学服务的,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引导学生运用“朗读——理解——朗读”的方法来读懂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情实感,并从中领悟到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却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计划三个课时授完本课,并设计了下面七个教学环节:

(一)简介背景,揭题入手。

课文记叙的事情发生在中国台湾“光复”初期,因为学生对这段历史背景是陌生的,课文里虽然提到一些,但很有限。为了帮助学生学好本文,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所以,我就以介绍背景入手,把学生引入情境。

一上课,我先板书课题,然后这样引题简介:今天,我们学习《难忘的一课》,讲的是发生在中国台湾的事。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94年发生了一场中日战争,即“甲午战争”。这是由日本侵略朝鲜并向中国海陆军挑衅引起的。1895年,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中国台湾被割让给了日本,被日本整整统治了五十年!在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中国台湾人民连自己祖国的文字都不准学,不准画中国伟人像等,他们企图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妄图使中国永远受日本的统治!中国人民蒙受着种种巨大的耻辱,过的是奴隶般的生活!直到1945年抗日争胜利后中国台湾才归还中国。这篇课文就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中国台湾归还祖国后写的。作者是田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程序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字词,然后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让学生知道:课文主要写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中国台湾一所乡村小学里,见到一位教师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着重描写了哪两个主要场面?可分几段?只要引导学生找出“学习祖国文字”和“参观礼堂”这两个场面,文章的层次自然就清楚了,这时我就让学生分段并说说备段大意。接着,我让学生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这既是串联内容的主线,又是作者表达情感的主线。因此,我紧紧抓住这条主线,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每次出现这句话,作者是怎样具体叙述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导入第四个教学步骤。

(四)抓重点词句,以读促解。

1.讲读课文第3—6节。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划出作者具体叙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第一次出现的有关语句,然后仔细体会这些语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受。这里,我主要抓住“一笔一画地写”、“一遍一遍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等语句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中国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认真态度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懂得这里作者是抓住他在中国台湾小学里所看到的师生认真学习祖国文字这一感受最深的事来叙述,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对于难理解的重点句如“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我则利用幻灯出示,抓住关键词语“真挚”的理解,让学生边品词品句,边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加深理解,再把理解后的意思和体会到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使学生在朗读中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并要求学生会运用“真挚”这个词。

至此,学生已理解了这部分内容,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就及时地进行小结,使学生初步掌握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我是这样说的:“这部分,作者抓住了他在中国台湾乡村小学里所看到的师生认真学习祖国文字这一使他感受最深的事进行具体叙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学习这部分时,运用了“朗读——理解——朗读”的方法。

接着,我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课文7—12节。

2.导读理解课文7—12节。

首先,老师范读、学生分组接读课文后,思考:①“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第二次是怎样出现的?②师生们看到作者和他们一起学习,有什么反应?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最能反映中心的一个问题:“作者是个陌生人,突然走进教室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他们却不感到‘意外’,这是为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能体会到这是共同的爱国之心,爱国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彼此亲近,把他们融合在一起。最后,我再让学生按作者和中国台湾师生当时教学的情景那样大声地、整齐地朗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把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还要求学生注意第二次出现这句话与第一次出现时的读法有何不同,使作者、编者、教者、读者之心聚在一起,并引起共鸣。

3.自读理解课文第13—16节。

因为教是为学服务的,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所以,教学第13—16节时,我要求学生运用上面学到的方法,带着我设计的几个思考题自读理解课文:

①“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第三次是怎样出现的?

②看到中国伟人像,作者为什么眼睛湿润了?

③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看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没有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

然后,我逐题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一个学生说不准或不全面,我再让其他同学起来纠正或补充),教师只是适时点拔。我估计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会感到比较困难,学生能够说出:因为作者很激动或感动而流泪,但为什么激动的理由不充足。于是我便引导学生读中国台湾教师所说的那段话,再启发:为什么原来画的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中国台湾人民可以干什么了呢?学生就能领会到:现在“光复”了,终于能画上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这是多么不容易啊!所以,作者激动得眼睛湿润了。这既是发扬教学民主,又努力面对不同层次的每个学生,扎扎实实落实素质教育的内容。

为了让学生对中国伟人有更深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我还出示了几个中国伟人像,指名学生向大家作介绍。(当然,课前得先布置学生看看有关的课外书。)

(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和解惑的好方法,我在教学中安排这项内容,意在培养学生克服“从众心理”,养成问一问“为什么”的好习惯。

(六)总结课文。

(七)课堂练习。

读写结合,寓写作指导于阅读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成功经验。因此,结合教材,我设计了如下两个练习:

1.填空:本文作者抓住了生活中____的事进行具体叙述,表达了人物的____。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要求学生学习本课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写自己的感受,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我估计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或感到范围太大,不好写。因此,我给他们设计了几点提示,让学生选择感受最深的事写下来:①中国台湾人民有诚挚的爱国热情;②日本侵略中国台湾之后,不准中国台湾人民讲国语;③中国台湾被日本统治时期,学校里画的都是日本伟人,不准中国孩子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伟人;④“光复”后,中国台湾人民认真地学习祖国文字。

写完后,全班进行交流,然后自己修改习作。培养学生自改能力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的一个特色。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应是文章结构的简缩,既体现文章的重点内容,又反映文章的中心。使学生能够利用板书,总结全文。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板书设计:

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我的说课内容结束,谢谢大家。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篇9

【教材内容】

《难忘的一课》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第九册第7单元第23课。

【教材分析】

这是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学情分析】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包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理念】

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内容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从而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

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审题:难忘的一课。

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

老师范读,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自学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读课后词语。

2、读通课文,思考: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四、检查掌握情况

1、字音:

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

2、字形:

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崇”与“祟”的区别。

3、词义:

结合课文理解。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问题。

五、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再问: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六、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1、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

2、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七、读讲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八、读讲第二次出现

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九、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思考:

“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

5、朗读训练。

十、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十一、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我想,中国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篇10

【文本解读】

浓浓的爱国情意在本课多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几个字上表露无遗。文本看似浅显,但其实内蕴的那股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意如果无法得到彰显,那么,整堂课的教学必然走向失败。本课的教学不仅有了优秀的课堂设计,而且教师的显然每时每刻都在牵动着学生的心,引领着学生真正走进了一个爱国的殿堂。

【教学实录】

一、课前“知识快餐”,介绍背景

师:看完了这个故事,我想,一定有很多同学,深有感触地对自己说道:“一定要做个豪迈的中国人”吧?但大家可曾思索过,在这个故事的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是一个多么可悲的时代啊!身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人,竟到了连自己的国籍都不能堂堂正正说出口的境地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上海外滩公园“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不能忘记“圆明园”那场空难性的烈火与洗劫,更不能忘记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这种种的种种,让无数的百姓颠沛流离,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当时,在我们的中国台湾,那里也正经历着一次空前的大劫难。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发生了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故事。《难忘的一课》便是其中的一朵小浪花。

情感的积淀是上好一节成功公开课的坚实基础,我们倡导“简单而扎实”的语文课堂,每一堂有效的课前阅读,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扩大知识面,更能垫定学生感情的基础,再加上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的控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感知难忘事

师:下面,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花一分钟时间默读课文,然后用简单的话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让我们再一次看看题目吧!这一节课在作者的心里已刻上了一个极深极深的烙印。可到底让作者难忘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然后来说说吧?

生:作者难忘的是中国台湾的师生对祖国诚挚的爱。

生:我补充,难忘的是中国台湾民众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对回归后的中国台湾人民爱国的感动!

师:是啊,难忘的是一颗颗深厚的爱国心,一片片对祖国无比赤诚的爱!

两次读题,但课题的内涵已大为不同,学生的自然随之高涨。

三、精读,揣摩难忘心

1、以演促读:“一笔一画”:

师:他们的爱究竟有多深呢?你们是从哪里读懂的?

生1:我是从这两句读懂的:“他用粉笔在黑板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从中国台湾师生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和老师写字的样子,我明白了他们爱国的深厚。

生2:老师,我有疑问,为什么说他很吃力,要一笔一画呢?

生3:我知道,是因为中国台湾刚回归,他们字写得不熟练。

师:“一笔一画”是什么样子呢?

生:就是很慢很慢地写字。

师:请你到黑板上写个字,为同学们演示演示吧。

师:同样是“一笔一画”,有什么区别吗?

生:他们所包含的情感不同。

生:对,中国台湾的老师是满怀爱国之情写这几个字的,所以写得特别慢。

生:老师,我知道了,他不仅仅是因为不熟练,更因为他满腔的爱国之情,写得慎重,所以才“一笔一画”。

师:同学们,让我们配合,一起把当时的情景来演演,好吗?

师:准备好了吧!孩子们,今天,老师的真的好高兴啊!50年了,我们终于能堂堂正正地说自己的中国话了。这是我们的第一堂国语课,希望我们能共同学好。孩子们,举起手,跟着老师一起来书空,好吗?

师:孩子们,跟着老师来读读吧!

第一遍:我-是-中-国-人。

第二遍: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第三遍: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第四遍: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第五遍: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表演结束了,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老师,我内心好感动!原来这几个字竟能饱含这么深的感情!

生:他们对祖国的爱真是太让我们激动了!

生:……

师:多么深情的一句句话啊!就让我们用上自己最深情的语气再来读读这段话吧!

读演的结合,让课堂充满了生机活力,不仅仅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中国台湾人民的爱国氛围,同时更是自己爱国情感的深化,知识、情感、态度的三维目标得到了有机的统一,整堂课达到了高潮。

2、“一遍又一遍”:

师:听着动人的课,情不自禁地,作者坐到了孩子中间,“我被这动人的情景……”

师:这“大声地、整齐地”如何来表现呢?请同学们分组合作朗读。

学生汇报读,评价。

生:我有问题。他们这样读了“一遍又一遍”,难道他们不觉得枯燥吗?

生:我不同意,因为他们太爱国了。

生:我有补充,还可能因为他们离开祖太久了。

师:是啊,同学们,我们的台湾同胞们被日本侵略者欺压了整整50年啊,600多个月,1800多个日日夜夜啊!此刻他们所读着的不仅仅是祖国的语言,祖国的文字啊,他们同时也正读着作为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尊严,作为中国人久违的自豪感啊!所以,一遍过去了,

“他们大声地、整齐地读着,……”

又五遍过去了,“他们大声地、整齐地读着……”

十遍过去了,“他们大声地、整齐地读着……”

二十遍、三十遍过去了,“他们大声地、整齐地读着……”

师:同学们,心中的热血沸腾了吗?此刻,你们能理解“一遍又一遍”吗?

生:这一遍又一遍是他们发自内心的。

生:对,所以他们即使念再多次,也还是不够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的。

师:谢谢同学们的一席肺腑之言,他们对于你们的理解一定感怀在心的!

不同层次的多重解读,让学生的感情充分得到了渲泄,更让课堂的氛围再次升华,真正地从“一遍又一遍”中领会到了中国台湾人民那一颗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3、“光复”、“自己的”:

师:下课了,他们亲切地交谈着,作者应邀参观了小礼堂。

“说是礼堂……”

师: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来完成一道练习。

“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现在好了,画上了我们中国的伟人。”

“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

生:第二句好,增加了“自己的”更能说明中国台湾人民对久违的回归的一种自豪感。

师:那么这里的“光复”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形容以前受过很大的苦难,后来终于回归了,这样就称为光复。

师:那么这说明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这里用了“光复”,说明了中国台湾人民对以前被欺压的历史仍记忆犹新。

生:我补充,用了“光复”更能表现中国台湾人民对中国台湾回归的渴望和对中国台湾回归后的幸福。

师:是啊,同学们,多么强烈而复杂的爱国精神,多么深厚悲喜交集的爱国情意啊!就让我们用上自己读,将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吧!

师:我们作者被眼前的这一切感动得热泪盈眶,在作者即将离别时,

“我紧紧地握着……”

在比较中领悟爱国情怀,这其中体现了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只有通过思维的交互流动,才能形成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对教师的盲目随从。

四、课外延伸

1、同学们,多么激动人心的一堂课呀,多么感人肺腑的一堂课呀,多么令人难忘一位位的爱国的台湾同胞呀!还记得《七子之歌──中国台湾》吗?让我们再去品品吧!

我们现在都在提倡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而本课的首尾两节简短而恰当的小阅读,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量,更让学生的爱国情怀有了进一步的升华,紧扣文章的主旨。

2、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衷心祝愿:“中国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早日统一!”

3、作业:

给中国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篇1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狼牙山顶峰响起的壮烈的口号声,让我们感受到了日寇的凶残和中国人民的坚强不屈;1945年,中国台湾“光复”后,从小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十五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度课文,整体感知

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能用简单的语言概括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

师:《难忘的一课》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发生的事?

生: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在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发生的。

师:读得非常仔细。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

生:一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

师:找得很准确。这难忘的一课内容是什么?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生:中国台湾教师还领作者参观了学校的小礼堂。

师:你很会读书。把刚才的内容串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愿意来试试?

生: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在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一个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教孩子们学习“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中国台湾教师还领作者参观了学校的小礼堂。

师:你今天表现得非常勇敢,归纳得也很准确,祝贺你呀!

三、围绕主线,体会情感

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课文中重复出现的句子是什么?在文中重复出现几次?每一次“我”都有怎样的感受?

生:读课文

师:贯穿全文并且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哪一句?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1、师:读得真响亮,老师听出了你的自信。第一次出现是在什么情况?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生:我走近一间教室……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

师:今天你的表现可真棒,已经举手发言好几次了,而且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老师想再问你假如你是作者,看到这一幕,你内心有什么感受?

生:中国台湾人民很爱国。

师:你真会读书,你把作者的想法也读出来了。中国台湾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

师:为什么这位老师第一次写得那么吃力呢?我们拿起笔,写一写这句话。

师:你是不是认真写的?你们觉得吃力吗?为什么中国台湾教师写得吃力?

生:中国台湾教师刚学习祖国文字,他们以前被日本奴役,不准说国语不准写汉字,所以写得很吃力!

师:你不仅会读,还很会体会。“光复”什么意思?中国台湾什么时候光复的?光复前是什么样子的?

生:光复是收复的意思。中国台湾是1945年光复的。

生:中国台湾光复前被日本人统治,日本人不允许中国台湾人民讲国语。

生:日本人真是可恨!中国台湾教师没有忘记祖国,尽管写得不熟练,但他写得很认真,因为每一个字都包含了他的爱国之情。

师:是啊,祖国的文字最美,老师送大家一句话:写方方正正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请大家在本子上一笔一画,认真地写这句话,铭刻在心中。

师:老师和孩子们是怎样读这句话的?找出相关语句来读一读。

生: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火热的真挚的心。

师:为什么他们读这句话时那么严肃认真?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从中体会到师生对祖国深深的爱。

生:每个字每个音,都倾注了中国台湾师生的爱国情怀。

师:同学们,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一起来读。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再来——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第二次出现是什么情况下?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怀着崇高的敬意……感到意外。

师:我们走进教室,跟着孩子们怎么样读这句话?

生:怀着敬意、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读这句话

师;让我们也怀着敬意、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读这句话。

师:为什么“我”走进教室,谁也没有感到意外呢?

生:大家看到“我”也是中国人,感受到“我”也是爱国的,所以对“我”表示欢迎!

师:不用吃惊,共同的汉民族民族语言,就证明了我们都是中国人。让我们一起更起劲地读——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3、第三次出现是在什么情况下,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我紧紧地握着……全部感情呢?

师:“我”参观小礼堂,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为什么那样激动呢?

生:“我”听到中国台湾教师介绍,小礼堂以前画的是日本人,现在画的是中国自己的伟人。读到这儿,我感到日本人多么歹毒,他们不仅让我们当亡国奴,而且让我们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师:牢记历史,勿忘国耻。那“我”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孔子画像。孔子,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他有弟子三千,最杰出的有七十二贤。我会背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生:“我”还看到了诸葛亮的画像,诸葛亮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知已知彼胆识过人,他是智慧的化身。关于他的故事有《草船借箭》、《空城计》、《七擒孟获》精彩极了!

生:“我”还看到了郑成功、孙中山的画像。郑成功是民族英雄,从荷兰人手中收复中国台湾,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是中华国民第一任总统,在中国台湾人民的心中是“国父”。

师:“我”看到这些画像,想到了什么呢?

生:“我”为中国台湾人民的爱国情意又一次感动。我似乎有很多话要说,但最能表达“我”这时的情感只有这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此时此刻,没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来,我们一起激动地重复这句话———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师:这节课为什么令作者难忘?

生:因为这节课表达出了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师:对,所以令作者难忘。请同学们朗读三次出现的部分,再次体会感情,用你的朗读表达你此时的心情。

生:读

师:课文围绕中心,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详细,参观礼堂简单,这样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师:课后请学们选做以下作业,要求至少任选一题完成。

1、爱诵读的你,不妨给你的家人和朋友读一读课文。

2、爱阅读的你,不妨读一读邦德的《最后一课》。

3、爱写作的你,不妨写下你的读后感悟和思考。

4、爱唱歌的你,不妨听听中国台湾歌曲《我的中国心》。

5、爱探索的你,不妨了解一下中国台湾的地理和历史资料,和同学们分享。

《难忘的一课》内容的教学设计篇12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会用“真挚”、“意外”造句。

2.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3.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

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中国台湾方面的信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板书课题:难忘的一课。

2、提出学习目标

①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②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为何以“难忘的一课”为题。

④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基础知识展示

1、这节课,我学会了闽南、诸葛亮等词语,明白了真挚、意外的意思。

2、我会用真挚、意外等词语说一句话。

3、我会流利地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4、我会解答。

学文悟情展示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我知道这篇文章,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台湾刚刚“光复”时,中国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浓浓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2、学生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情感,感受写法。

①生1: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体会到老师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②生2: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体会到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③生3:我紧紧地握着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体会作者心情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3、学生展示朗读能力。

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创造性展示

1、小组朗读课文的一段话。

2、小组展示中国台湾万象知多少。

三、激发知识冲突

1、为什么要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

2、课文为什么以“难忘的一课”为题?

四、知识拓展延伸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师总结:“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也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我想,中国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以上就是关于文章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工作顺利。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