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烽火

时间:2023-03-23 18:45:44 作者:教学文档 字数:70690字

范文小一网整理卢沟桥烽火,旨在帮助更多人解决教学困扰,文章仅供参考,具体需要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有所帮助,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相关文章卢沟桥烽火吧。

卢沟桥烽火

《卢沟桥烽火》

《卢沟桥烽火》篇1

5、卢沟桥烽火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

2、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中要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训练,激发学生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无比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教学用具:

《松花江上》配乐,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步读懂课文的内容,了解卢沟桥烽火的背景以及整个事件的过程。指导书写生字,并指导学生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听歌曲《松花江上》。

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2、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

3、揭题: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把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板9课题)

4、解题:指名读“烽”(feng),注意读准后鼻音。

“烽火”指什么?比喻什么?“卢沟桥烽火”又是什么意思?

5、设疑。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对我有哪些启示?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

2、检查自学情况。

(1)小黑板出示下列词浯:

kouxiaodie

日寇硝烟哭爹喊娘

①“开火车”读。

②指名读。

③齐读。

④去掉拼音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指导分段:

①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②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第6-8自然段):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第四段(第9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

面抗战的序幕。

三、指导写字

教学后记:

课文层次清晰,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在理解自然段的基础上引导分段,也是必要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深入学习课文内容,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能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词语,指名读。

魔爪咽喉挑衅

日寇控制号召

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同仇敌忾猝不及防

万籁俱寂如火如荼

(1)自由读第一段,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

蚕食:像蚕吃桑叫·一样;比喻逐步侵占。

魔爪:比喻日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

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

(3)这一段写了什么?

①“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

出示地图,帮助学生理解“东北三省”及“华北”的位置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

东部。

华北:我国北部河北,山西、北京市、天津市一带。

只有读得充分,有所感悟,才能述得顺当,教师按照时间和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关键词语,帮助学生把读书感悟和复述事件经过都能练习到位。

通过看地图、朗读,体会日寇急于吞并我国的狼子野心。

指导朗读。

②卢沟桥的战略地位:

学生指出人体中“咽喉”的位置。

本文中把什么比作“咽喉”?为什么这样比?

看地图帮助学生理解卢沟桥地理位置的重要。

(4)齐读第一段,小结:

这就是“卢沟桥事变”的起因。

2、学习第二段:

指导朗读第2、3自然段,读出日寇的蛮横无理,不可一世。指名读评议,齐读。

小结:可见,事变的发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

第二天凌晨

军我军

仰马翻同仇敌忾

狈举、冒

理解“震耳欲聋”、“吼叫”、“疯狂”及联系电视、电影、书报上面来体会日寇的残暴。

通过理解“同仇敌忾”、“冒着炮火”来体会我国守军不畏强敌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气概。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交流。

①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

联系前文谈谈自己的理解·指名读,体会形势之危急。

②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指导朗读:“天津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否调换位置?为什么连用三个“!”?

③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自由读,齐读。

重读“迅速”、“成群结队”、“夜以继日”、“纷纷”、“大批”

体会我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外国侵略者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4、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

①序幕:本指多幕剧第一幕前的一场戏,用以介绍剧中的主要故事。

(3)我们可以说逐步怎样?

(逐步提高,逐步开展工作)

(4)用“逐步”说一句完整的话。

(1)指名说说“万籁俱寂”的意思。

(2)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万籁俱寂”?

(3)用“万籁俱寂”说一句话。

5、小结

卢沟桥事变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历史和剧情发生的原因。

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我军将士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侵略者遭到可耻的残败。

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烦琐了些,如过能在次基础上在简单扼要些,会更好!

卢沟桥烽火

敌军               我军

7月7日深   全副武装             喝 问

气势汹汹             严词拒绝

首先               还击

第二天凌晨  人仰马翻             同仇敌忾

狼狈               举、冒

当天晚上   抱头鼠窜             悄悄

可耻下场             英勇顽强

教学后记:

这篇课文按时间顺序讲述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所以我在教学中紧紧围绕这一重点组织教学。而这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所以我重视了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训练。实践证明,朗读确实是学习此类教材的好途径。

《卢沟桥烽火》篇2

5卢沟桥烽火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

2、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听歌曲《松花江上》。

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2、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

3、揭题: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把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板9课题)

4、解题:指名读“烽”(feng),注意读准后鼻音。

“烽火”指什么?比喻什么?“卢沟桥烽火”又是什么意思?

5、设疑。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对我有哪些启示?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

2、检查自学情况。

(1)小黑板出示下列词浯:

日寇硝烟哭爹喊娘

①“开火车”读。

②指名读。

③齐读。

④去掉拼音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指导分段:

①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②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第6-8自然段):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第四段(第9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

面抗战的序幕。

三、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1、出示词语,指名读。

魔爪咽喉挑衅

日寇控制号召

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同仇敌忾猝不及防

万籁俱寂如火如荼

(1)自由读第一段,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

蚕食:像蚕吃桑叫•一样;比喻逐步侵占。

魔爪:比喻日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

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

(3)这一段写了什么?

①“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

出示地图,帮助学生理解“东北三省”及“华北”的位置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

东部。

华北:我国北部河北,山西、北京市、天津市一带。

通过看地图、朗读,体会日寇急于吞并我国的狼子野心。

指导朗读。

②卢沟桥的战略地位:

学生指出人体中“咽喉”的位置。

本文中把什么比作“咽喉”?为什么这样比?

看地图帮助学生理解卢沟桥地理位置的重要。

(4)齐读第一段,小结:

这就是“卢沟桥事变”的起因。

2、学习第二段:

指导朗读第2、3自然段,读出日寇的蛮横无理,不可一世。指名读评议,齐读。

小结:可见,事变的发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

第二天凌晨

军我军

仰马翻同仇敌忾

狈举、冒

理解“震耳欲聋”、“吼叫”、“疯狂”及联系电视、电影、书报上面来体会日寇的残暴。

通过理解“同仇敌忾”、“冒着炮火”来体会我国守军不畏强敌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气概。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交流。

①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

联系前文谈谈自己的理解•指名读,体会形势之危急。

②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指导朗读:“天津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否调换位置?为什么连用三个“!”?

③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自由读,齐读。

重读“迅速”、“成群结队”、“夜以继日”、“纷纷”、“大批”

体会我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外国侵略者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4、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

①序幕:本指多幕剧第一幕前的一场戏,用以介绍剧中的主要故事。

(3)我们可以说逐步怎样?

(逐步提高,逐步开展工作)

(4)用“逐步”说一句完整的话。

(1)指名说说“万籁俱寂”的意思。

(2)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万籁俱寂”?

(3)用“万籁俱寂”说一句话。

5、小结

卢沟桥事变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历史和剧情发生的原因。

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我军将士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侵略者遭到可耻的残败。

《卢沟桥烽火》篇3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学会本课生字,了解多音字"爪""咽""处"的读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

3、按时间和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4、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1、按照时间和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2、训练学生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教学难点:按时间和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指名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

2、教师总结学生课前对"九一八事变"了解的情况,揭题。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把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板书9课题)

4、解题:指名读"烽"(fēng),注意读准后鼻音。

"烽火"指什么?比喻什么?"卢沟桥烽火"又是什么意思?

5、设疑。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对我有哪些启示?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指导分段:

①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②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第6-8自然段):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第四段(第9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三、指导写字。

1、交流自学心得,进行"友情提醒"。伪左窄右宽。妄:"女"中的"一"最长。

2、学生练写

《卢沟桥烽火》篇4

5、卢沟桥烽火一、看拼音,写词语。zhúbùwàngxiǎngcánshíxuánshūwěijūn()()()()()xùmùjiānmièlángbèitiǎoxìnyānhóu()()()()()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魔爪呐喊号召明晃晃鲜血蓄谋搜查万籁三、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相关成语填在下面横线上。万籁成怒众寡同敌震耳猝不鼠窜夜以如如1、双方人力多少相差很大。2、全体一致痛恨敌人。3、出乎意料来不及防备。4、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课文按照和的顺序,生动具体地描述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讴歌了。2、“卢沟桥事变”又称“”,发生的时间是,事情的起因是。它拉开了的序幕。从此,一场伟大的便地展开了。3、找出描写敌我双方举动的关键词语,完成填空。时间敌军我军1937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内当天晚上4、文中“平津危急!……”三句话不能颠倒,因为“!”的作用是;从、、等词语可以体会我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外国侵略者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卢沟桥烽火》篇5

作者:宗阳春发表时间:2004-4-29阅读次数:390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

2.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听歌曲《松花江上》。

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2.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

3.揭题: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把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板9课题)

4.解题:指名读“烽”(f6ng),注意读准后鼻音。

“烽火”指什么?比喻什么?“卢沟桥烽火”又是什么意思?

5.设疑。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对我有哪些启示?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

2.检查自学情况。

(1)小黑板出示下列词浯:

kouxiaodie

日寇硝烟哭爹喊娘

①“开火车”读。

②指名读。

③齐读。

④去掉拼音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指导分段:

①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②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第6-8自然段):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第四段(第9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

面抗战的序幕。

三、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1.出示词语,指名读。

魔爪咽喉挑衅

日寇控制号召

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同仇敌忾猝不及防

万籁俱寂如火如荼

(1)自由读第一段,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

蚕食:像蚕吃桑叫·一样;比喻逐步侵占。

魔爪:比喻日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

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

(3)这一段写了什么?

①“九一lk"事变后的局势,

出示地图,帮助学生理解“东北三省”及“华北’’的位置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

东部。

华北:我国北部河北,山西、北京市、天津市一带。

通过看地图、朗读,体会日寇急于吞并我国的狼子野心。

指导朗读。

②卢沟桥的战略地位:

学生指出人体中“咽喉”的位置。

本文中把什么比作“咽喉”?为什么这样比?

看地图帮助学生理解卢沟桥地理位置的重要。

(4)齐读第一段,小结:

这就是“卢沟桥事变”的起因。

2.学习第二段:

指导朗读第2、3自然段,读出日寇的蛮横无理,不可一世。指名读评议,齐读。

小结:可见,事变的发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

第二天凌晨

军我军

仰马翻同仇敌忾

狈举、冒

理解“震耳欲聋”、“吼叫”、“疯狂”及联系电视、电影、书报上面来体会日寇的残暴。

通过理解“同仇敌忾”、“冒着炮火”来体会我国守军不畏强敌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气概。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交流。

①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

联系前文谈谈自己的理解·指名读,体会形势之危急。

②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指导朗读:“天津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否调换位置?为什么连用三个“!”?

③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自由读,齐读。

重读“迅速”、“成群结队”、“夜以继日”、“纷纷”、“大批”会我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外国侵略者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9

4、.学习第四段。

(1)自由渎,渎刁;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

①序幕:本指多幕剧第一幕前的一场戏,用以介绍剧中

(3)我们可以说逐步怎样?

(逐步提高,逐步开展工作)

(4)用“逐步”说一句完整的话。

(1)指名说说“万籁俱寂”的意思。

(2)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万籁俱寂”?

(3)用“万籁俱寂”说一句话。

5、小结

卢沟桥事变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历史和剧情发生的原因。

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我军将士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侵略者遭到可耻的残败。

《卢沟桥烽火》篇6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

2、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听歌曲《松花江上》。

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2、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

3、揭题: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把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板9课题)

4、解题:指名读“烽”(feng),注意读准后鼻音。

“烽火”指什么?比喻什么?又是什么意思?

5、设疑。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对我有哪些启示?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

2、检查自学情况。

(1)小黑板出示下列词浯:

kouxiaodie

日寇硝烟哭爹喊娘

①“开火车”读。

②指名读。

③齐读。

④去掉拼音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指导分段:

①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②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第6-8自然段):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第四段(第9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

面抗战的序幕。

三、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1、出示词语,指名读。

魔爪咽喉挑衅

日寇控制号召

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同仇敌忾猝不及防

万籁俱寂如火如荼

(1)自由读第一段,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

蚕食:像蚕吃桑叫·一样;比喻逐步侵占。

魔爪:比喻日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

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

(3)这一段写了什么?

①“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

出示地图,帮助学生理解“东北三省”及“华北”的位置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

东部。

华北:我国北部河北,山西、北京市、天津市一带。

通过看地图、朗读,体会日寇急于吞并我国的狼子野心。

指导朗读。

②卢沟桥的战略地位:

学生指出人体中“咽喉”的位置。

本文中把什么比作“咽喉”?为什么这样比?

看地图帮助学生理解卢沟桥地理位置的重要。

(4)齐读第一段,小结:

这就是“卢沟桥事变”的起因。

2、学习第二段:

指导朗读第2、3自然段,读出日寇的蛮横无理,不可一世。指名读评议,齐读。

小结:可见,事变的发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

第二天凌晨

军我军

仰马翻同仇敌忾

狈举、冒

理解“震耳欲聋”、“吼叫”、“疯狂”及联系电视、电影、书报上面来体会日寇的残暴。

通过理解“同仇敌忾”、“冒着炮火”来体会我国守军不畏强敌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气概。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交流。

①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

联系前文谈谈自己的理解·指名读,体会形势之危急。

②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指导朗读:“天津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否调换位置?为什么连用三个“!”?

③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自由读,齐读。

重读“迅速”、“成群结队”、“夜以继日”、“纷纷”、“大批”

体会我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外国侵略者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4、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

①序幕:本指多幕剧第一幕前的一场戏,用以介绍剧中的主要故事。

(3)我们可以说逐步怎样?

(逐步提高,逐步开展工作)

(4)用“逐步”说一句完整的话。

(1)指名说说“万籁俱寂”的意思。

(2)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万籁俱寂”?

(3)用“万籁俱寂”说一句话。

5、小结

卢沟桥事变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历史和剧情发生的原因。

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我军将士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侵略者遭到可耻的残败。

《卢沟桥烽火》篇7

一、词语复习:

1、指名两生朗读:气势汹汹严词拒绝

人仰马翻同仇敌忾

抱头鼠窜两面夹击

2、分两组学生各读一列,思考:你从这两组词语中发现了什么?

3、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首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它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4、课文中详细描写“七七卢沟桥事变”的是。

5、“七七卢沟桥事变”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现在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讲好这个故事。

二、细读课文。

指导学习课文2—5节。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看看故事开头,敌我双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划出有关词句,作好批注。

2、交流:

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

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

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

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

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

3、师评:同学们讲得非常到位,故事就因日军“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开始,让我们一起来读好它,读出日军的蛮横无理,奸诈狡猾。

4、听了大家的朗读,让我感觉看到了这帮可恶的日本鬼子!

记住这个事件的开始了吗?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小朋友都会将它牢牢记在心中的。谁来试试讲故事的开头吧!老师将刚才同学们交流的词出示在大屏幕上,也许对你有用。

时间敌军我军

1937年7月7日深夜全副武装气势汹汹大声喝问严词拒绝

恼羞成怒首先开火……立即还击……

师评:你能够将这个故事的开头讲得这么完整,真是了不起!

哎,大家有没有发现,他在讲的时候,时而高兴,时而忧愤。肯定是个爱憎分明的好少年!

5、指导学习第四自然段

同学们,故事的开头我们在关键词的帮助下,讲得很不错,大家可以按照刚才的方式,学习下面一个自然段。

请同学们边读边划出能帮助你讲好故事的关键词句,可适当作些批注。

交流:

第一处: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马翻。

第二处: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

第三处: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

第四处: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学生交流的时候,可问:你为什么找这些词呢?让学生说说理由。

6、日寇狼狈而逃的当天晚上,我们的大刀队员们乘胜追击,他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到了桥头,大刀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看刀!”日寇猝不及防,一个个人头滚落,尸横桥头。这时,我们的援军又从敌人背后杀来,两面夹击,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激战一直持续到9日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对于这一部分,你又会抓住哪些词语来讲?为什么?

同学们谈得真好,你能够抓住刚才交流的词语,把卢沟桥事件的经过讲一讲吗?

同样的,老师将刚才大家交流的词语放在这里,供你选用。

时间敌军我军

第二天凌晨人仰马翻吼叫同仇敌忾

疯狂扑来哭爹喊娘奋起还击

狼狈而逃……举起冒着

冲出砍去……

当天晚上

猝不及防鬼哭狼嚎手握腰佩

抱头鼠窜……悄悄进发齐声呐喊……

给学生2-3分钟时间准备,然后指名交流。

师评:听了你的故事,我眼前仿佛看到了日军狼狈不堪的样子,讲得不错!

我们大刀队员的英勇顽强在你的语言描述下,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不禁想用掌声送给这些奋战沙场的英雄男儿,更送给你,把故事讲得这么生动!

《卢沟桥烽火》篇8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导入新课,质疑问难。

2、检查预习情况

3、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4、指导学生书写词语。

一、导入新课

1、揭题质疑

看了课题,有什么疑问?

学生提问,比如“烽火”是什么?.历史背景如何?卢沟桥在哪里?……

解决问题:

事先请同学预习,搜集有关历史材料,这时可请学生自己汇报预习成果,并及时表扬这些同学,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相机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热点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

2.检查自学情况。

小黑板出示词语。

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读。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指导分段:

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

第一段: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第四段: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国抗战的序幕。

三、指导写字

四、作业

抄写词语

解释加点字

同仇敌忾  万籁俱寂 众寡悬殊  如火如荼  猝不及防

《卢沟桥烽火》篇9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

2.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听歌曲《松花江上》。

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2.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

3.揭题: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把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板9课题)

4.解题:指名读“烽”(f6ng),注意读准后鼻音。

“烽火”指什么?比喻什么?“卢沟桥烽火”又是什么意思?

5.设疑。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对我有哪些启示?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

2.检查自学情况。

(1)小黑板出示下列词浯:

kouxiaodie

日寇硝烟哭爹喊娘

①“开火车”读。

②指名读。

③齐读。

④去掉拼音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指导分段:

①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②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第6-8自然段):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第四段(第9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三、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1.出示词语,指名读。

魔爪咽喉挑衅

日寇控制号召

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同仇敌忾猝不及防

万籁俱寂如火如荼

(1)自由读第一段,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

蚕食:像蚕吃桑叫·一样;比喻逐步侵占。

魔爪:比喻日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

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

(3)这一段写了什么?

①“九一lk"事变后的局势,

出示地图,帮助学生理解“东北三省”及“华北”的位置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东部。

华北:我国北部河北,山西、北京市、天津市一带。

通过看地图、朗读,体会日寇急于吞并我国的狼子野心。

指导朗读。

②卢沟桥的战略地位:

学生指出人体中“咽喉”的位置。

本文中把什么比作“咽喉”?为什么这样比?

看地图帮助学生理解卢沟桥地理位置的重要。

(4)齐读第一段,小结:

这就是“卢沟桥事变”的起因。

2.学习第二段:

指导朗读第2、3自然段,读出日寇的蛮横无理,不可一世。指名读评议,齐读。

小结:可见,事变的发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

第二天凌晨

敌军我军

人仰马翻同仇敌忾

狈举、冒

理解“震耳欲聋”、“吼叫”、“疯狂”及联系电视、电影、书报上面来体会日寇的残暴。

通过理解“同仇敌忾”、“冒着炮火”来体会我国守军不畏强敌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气概。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交流。

①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

联系前文谈谈自己的理解·指名读,体会形势之危急。

②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指导朗读:“天津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否调换位置?为什么连用三个“!”?

③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自由读,齐读。

重读“迅速”、“成群结队”、“夜以继日”、“纷纷”、“大批”会我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外国侵略者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4、学习第四段。

(1)自由渎,渎刁;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

①序幕:本指多幕剧第一幕前的一场戏,用以介绍剧中

(3)我们可以说逐步怎样?

(逐步提高,逐步开展工作)

(4)用“逐步”说一句完整的话。

(1)指名说说“万籁俱寂”的意思。

(2)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万籁俱寂”?

(3)用“万籁俱寂”说一句话。

5、小结

卢沟桥事变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历史和剧情发生的原因。

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我军将士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侵略者遭到可耻的残败。

《卢沟桥烽火》篇10

教学要求:

1、,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各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搞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崇敬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第二段。

3、能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一、复习

1、出示词语,指名读。

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自由读第一段,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生质疑。

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比喻逐步侵吞。

魔爪:比喻日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

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

这一段写了什么?

2、学习第二段。

读每二段,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交流并板书:

1937年7月7日深夜

第二天凌晨

当天晚上

3、细读第二段,画出描写敌我双方的关键词语。

按三个时间,分别交流圈画的词语,并说说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交流并相机板书:

1937年7月7日深夜

日军    我军

全副武装  喝问

气势汹汹  严词拒绝

首先    还击

通过理解这些词语,让学生体会这显然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行为”

指导读第2、3自然段,读出日寇的蛮横无理,不可一世。指名读,评议,齐读。

小结:可见,事变的发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计划的。

第二天凌晨

日军   我军

人仰马翻 同仇敌忾

狼狈   举、冒

通过理解“震耳欲聋”“吼叫”及联系电视、电影、书报的画面来体会日寇的残暴。

通过理解我军的表现,体会我国守军不怕强敌的英雄气概。

通过理解“人仰马翻”等词语来体会在我军面前,侵略者必然遭到的惨败的下场。

当天晚上

日军    我军

抱头鼠窜  悄悄

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我军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及敌人的可耻下场。

指导朗读

换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听录音,加深印象

看板书,同桌互相复述

指名复述

小结

4、学习第三段

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交流

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急之时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及声援

指导朗读好这一自然段

5、学习第四段

自由读,读不懂的做上记号。

学生质疑、解疑。

你们知道,中国军民是怎样英勇的抗击侵略者的呢?

讨论,引导学生体会抗击侵略者战斗的激烈。

三、指导造句

1.逐步

指名读带有“逐步”的句子

这里的“逐步”是什么意思?

我们可以说逐步怎么样?

用“逐步”说一句完整的话。

2.万籁俱寂

四、延伸作业

搜集一个战争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其他同学听,从中体会军队的善战和战士的英勇。

《卢沟桥烽火》篇11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1-5自然段。

2.品读重点语段,认清侵略者的丑恶嘴脸,感受中国守军的英雄气概。

活动单

导学案

调整与改进

【活动方案】

活动一:弄清“事变”起因。

1.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卢沟桥事变的起因是什么?

2.组内说说当时的局势和事变的起因,再感情朗读第1自然段。

3.各组推荐代表介绍当时的局势和卢沟桥的战略地位。

活动二:了解“事变”经过

1.精读2-5自然段,圈画出描写敌我双方表现的词句,思考从中读懂了什么?

2.组内合作:

①讨论完成表格

时间

日寇

我军

7月7日深夜

第二天凌晨

当天晚上

②就所填的词语谈谈各自的感受,并感情朗读。

3.汇报展示。

【检测反馈】

1.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分类摘抄,并任选两三个词语写一段话。

描写敌军的:

描写我军的:

其他:

任选两三个写一段话:

一、复习导入

二、据活动一要求学习第一段。

(1)学生质疑。

蚕食:像蚕吃桑叫·一样;比喻逐步侵占。

魔爪:比喻日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

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

(2)这一段写了什么?

①“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

出示地图,帮助学生理解“东北三省”及“华北”的位置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东部。

华北:我国北部河北,山西、北京市、天津市一带。

通过看地图、朗读,体会日寇急于吞并我国的狼子野心。

指导朗读。

②卢沟桥的战略地位:

学生指出人体中“咽喉”的位置。

本文中把什么比作“咽喉”?为什么这样比?

看地图帮助学生理解卢沟桥地理位置的重要。这就是“卢沟桥事变”的起因。

三、据活动二要求学习第二段。

1、从2—3小节,感知事件的发生,体会日军的卑鄙,驻军的正义,说说你从这两小节中获得了什么信息?从四—五小节,体会日寇的疯狂,我军的英勇与足智多谋。

2、交流:

a、要点:敌人蓄谋已久,“搜查”只是借口,夺下卢沟桥是真实目的。抓“蓄谋已久”探究,感知句群:①1937年7月7日…………向卢沟桥摸来”;②日军恼羞成怒…………”体会“偷偷、摸来”中包含的作者的情感,感受日寇的卑鄙行径。

过渡:面对敌人的再次进攻,我军是如何应战的呢?日寇又是如何顽抗的呢?

b、要点:日寇的疯狂:“日寇吃了亏,…………扑来”抓“扑”体会:想像,用词语描述日寇的“扑”:地扑。体会读。

日寇的狼狈:“在硝烟和火光中……狼狈而逃”,“日寇猝不及防……尸横桥头”,“打得日寇……”。体会读。

在体会读的基础上归纳描写日寇的词语:人仰马翻、哭爹喊娘、狼狈而逃、猝不及防、人头落地、尸横桥头、鬼哭狼嚎、抱头鼠窜

我军的英勇、足智多谋,团结一致:

“早有防备……”,“英勇的中国驻军……”,“当天晚上……”---体会“悄悄、进发”中包含的感情色彩。“我们的援军……”

体会朗读。

在体会读的基础上归纳描写我军的词语:同仇敌忾、奋起还击、齐声呐喊、两面夹击

3、引读体会: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激烈的夺桥之战…………

四、完成检测反馈。

5卢沟桥烽火

【学习目标】

1.按时间顺序有条理地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感受中国军民同仇敌忾、团结一致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爱国情怀。

活动单

导学案

调整与改进

【活动方案】

活动一:铭记“事变”史实。

1.按照时间顺序,练习讲述事变经过。

2.组内轮流练习讲述事变经过,相互补充。

3.汇报展示。

活动二:感受爱国情怀。

1.默读课文6-8自然段,画出最能体现全国军民爱国热情的语句。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确定小组展示方式。

3.各组汇报朗读。

活动三:了解“事变”意义。

1.自由朗读最后一段,说说卢沟桥事变的意义。

2.在八年抗战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组内讲讲抗日英雄的感人故事。

3.各组代表全班展示。

【检测反馈】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年月日深夜,一支的日本军队摸到卢沟桥,借口,遭到守桥的中国士兵。的日军就向中国军队开火,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第二天凌晨,日军炮轰宛平县城,又遭到中国军队的,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又称“”。它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2.“卢沟桥事变”揭露了,表现了。

一、谈话导入,据活动一要求学习。

回顾“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二、据活动二要求学习。

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里,但是,

师引:日寇……,就在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

共产党的大声疾呼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呢?引: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

你能用一些词语来描述刚才你读中的感悟?出示,面对侵略者,面对共产党的大声疾呼,中国军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众志成城、齐心协力、…………

三、据活动三要求学习。

齐读上述词语,引发卢沟桥事变的意义:

师引: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从此,…………。

“序幕”是什么意思?

你怎样理解这个“全面?”在学生谈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如火如荼”是什么意思?能找及格词语替换一下吗?

总结:抗战之火,由卢沟桥的烽火点燃,卢沟桥上的石狮子见证了这段历史。在同是中国人,同样爱祖国这根红线的连接下,抗战之火很快燃遍祖国各地。经历了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军民才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的领土。

四、升华认识:

同学们,由卢沟桥的烽火,由日寇的蛮横,不可一世,你有什么想说的?

五、完成检测反馈。   

《卢沟桥烽火》篇1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读准多音字“爪”、“咽”、“处”。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学生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攻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目标2、3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的险恶用心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以歌曲《松花江上》作为背景音乐,配上教师激愤的讲述“九一八”事变,用音乐渲染气氛。  

2、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3、揭题,理解“烽火”,再解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  

1、自主学习,扫清阅读障碍。  

2、检查自学情况。  

结合初读检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三、再读课文  

1、再次走进文本,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描写时间的词句。  

2、给课文分段,理清事件发展的脉络。  

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第6-8自然段):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第四段(第9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第二课时  

一、明确卢沟桥的战略地位,体会日本帝国主义的险恶用心

通过“谁能简要说说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引导学生复习文章主要内容。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要发动卢沟桥事变呢?引出第一自然段的学习,通过对“蚕食”“妄图”等词的理解,体会日寇急于吞并我国的狼子野心。并配以地图以及了解“咽喉”在人体中的重要位置,使学生体会卢沟桥地理位置的极其重要。  

二、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学生的爱憎感情。  

课文具体叙述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其中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中国军民顽强抗击的场面,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为此,可作如下预设:  

1、让学生读一读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事件的来龙去脉。  

2、圈画出描写敌我双方表现的词句,想一想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3、组织交流。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适当点拨,体会我军的英勇顽强和侵略者的蛮横狼狈。  

理解“这显然是赤裸裸的挑衅行为”这一句时,可先引导学生理解  

“挑衅”,读读课文,看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挑衅行为?”  

再引导学生从“全副武装”“偷偷地”“气势汹汹”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事变发生完全是日寇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然后,把日寇的狡诈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再如,学习我国守军顽强抗击侵略者这一部分,先让学生读一读相关语句;接着,圈一圈关键词语理解“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举起大刀”“冒着炮火”“冲出”“砍去”等;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最后,有感情地朗读,再次体会我国军民的同仇敌忾、英勇顽强。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侵略者蛮横无理而遭到惨败的可耻下场。  

4、再次朗读,加深体会。  

5、编写提纲,练习复述。  

训练学生按照时间的顺序,清楚地讲述“卢沟桥事变”的主要内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此,要引导学生按照时间和事情的发展顺序,抓住描述敌我双方神态举动的关键词语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先同桌对说、小组互说,再全班交流评议。  

三、感到形势之危急,激发强烈爱国情  

学习“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这句话,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讨论“这三个危急能否调换顺序?”,使学生明白“绝对不能!”因为这三个危急是表示递进关系的。  

同时,适时引导学生联系第一自然段“卢沟桥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这句话,深入体会咽喉要道——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至此,学生就会明白,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的真正目的——侵占中国。这样就会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树立不把侵略者赶出中国誓不罢休的坚强决心,从而体会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坚持抗战的民族精神。  

  

四、积极开展系列的语文活动  

自卢沟桥烽火燃起以后,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八年的艰苦抗战,其间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这些都是鲜活的教育材料,我们可以积极引导学生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开展这样一些活动:

制作一张史料卡片;

观看一部反映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影视片,写观后感;

搜集小故事,出手抄报或黑板报。

《卢沟桥烽火》篇13

卢沟桥位于北京的西南郊,著名的“卢沟晓月”就在这里。这样一处优美的景点为何和烽火连在一起了呢?这就是本课需要告诉大家的。这一单元的课文都和战争有关。而“烽火”在古代就有报警的作用,把它作为单元的首篇,是否也有向读者报告“战争”马上就要来了的用意呢。

这篇课文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但是又不能简单地上成品德教育课。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地去阅读语言文字,理清文章脉络,分析重点词句,掌握文章主旨,才能从语言文字的学习中受到精神上的熏陶。此文在表达的顺序上有明显的特点——依照时间顺序展开叙事,我们的学习也可以依此进行。

“九一八”,是第一处出现的时间,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知道,1931年9月18日这一天,日本帝国主义者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在短短数月的时间里,就夺占了整个东北地区。感兴趣的朋友可在这里稍做拓展:

此时中国的军队在干什么呢?在打内战。先是1930年的军阀中原大战,紧接着是蒋介石的“剿共”。俗语云:家和万事兴。家里都打成一锅粥了,也难怪别人欺负你了。战争本身就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所谓的正义战争也一定是获胜者的,假如希特勒统一了全世界,那么他发动的战争一定也会是“正义”的。这话说得有些偏激了,但是直到如今日本的一些右翼势力不还是认为他们发动的侵略战争是“正义”的吗?

拓展的有些多了,还是看我们的文本。文章的第一节是对“七七事变”前夕的历史情况分析。有几个关键词一定要把握好。第一个是“侵占”第二个是“蚕食”第三个是“妄图”。“侵占”是过去时,中国的领土已经被占领,“蚕食”是现在时,指的是日军正在像蚕一样慢慢地侵吞华北,“妄图”则是将来时,只不过将来也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三个词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了日军的凶狠嘴脸和丑态。后面的“咽喉要道”用词更是贴切,准确地点明卢沟桥的战略地位。预示着中日双方在这里必有一场恶战。

1937年7月7日深夜,鬼子来了。“全副武装”说明其早有预谋,“偷偷地……摸来”证明其卑劣行径见不得天日。而被发现后气势汹汹的说,则显示出鬼子的狂妄跋扈。面对如此无理的挑衅,我军的严词拒绝就更合情合理了。

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开火,需要注意的是“恼羞成怒”这类带有很浓的贬义色彩的词语有很多都用在了日本鬼子的身上。比如:魔爪,气势汹汹,恼羞成怒,人仰马翻,哭爹喊娘,狼狈而逃,鬼哭狼嚎,抱头鼠窜等。这些带有很强感情色彩的词语适于朗读,很容易让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既可以加深对鬼子的仇恨,又可以衬托我军的英勇顽强。相对应的还有形容我军的褒义词,这里就不详谈了,可以让学生在书中找一找读一读,对比一下,体会一下。

第二天凌晨,这又是一个关于时间的短语。此时的战斗越来越激烈了,中国守军的“同仇敌忾”全体一致痛恨敌人,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对于弱者来说团结是唯一能够有效保护自己的措施。中国人如果早些团结起来,国家民族被侵略剥削的悲剧或许是可以避免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是多么得豪迈。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就是“亮剑”的精神。具体的词语可以研读这些动词:“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冲出”“砍去”等感悟中国守军的英勇。

当天晚上,到9日凌晨,经过激烈的战斗,卢沟桥又重回我守军手中。此段注意读出日军的丑态。但是,日寇亡我之心不死,不断增兵平津地区。

卢沟桥事变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全民抗战的风暴。首先是中国共产党在事变的第二天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这三个危急,层层递进,范围逐渐扩大,情感逐渐加强,顺序不可调换。

其次,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了。市民劳军,工人助战,各地民众和海外华侨也来电声援,进行慰问。

这里还有一处遗漏,就是当时国民政府的态度。的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著名的讲演:“政府对于卢沟桥事件,已确定始终一贯的方针和立场,且必以全力固守这个立场,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中国全面抗战拉开序幕。

《卢沟桥烽火》篇14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风雨沧桑,翻开了那段不堪回首的篇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变。通过学习,你知道了这次事变真正的原因了吗?

2、指名说出卢沟桥事变的原因。

过渡:所以,敌人对此是如梗在咽,恨不得一举拿下,好扫平他们侵略全中国的障碍。美丽祥和的卢沟晓月再也阻挡不了日本侵略者的狼子野心。

二、自主学习,感悟文本。学习第二段:

1过渡: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到1937年7月7日那个不平静的夜晚,去亲眼目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默读课文第二-五自然段,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2、边读边画出表示时间关系的词句。

3、交流并相机板书:

1937年7月7日深夜

第二天凌晨

当天晚上

4、品味读第二、三自然段,画出描写敌我双方举动的关键句子,你从这些句子中懂得了什么?

交流:“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你知道了什么?(企图趁中国守桥士兵不备侵占卢沟桥,入侵宛平城。)为什么要偷偷地摸来?

(2)师:可见日本侵略者干的是见不得人的勾当。如果他们还有一丝良知的话,面对我军的大声喝问,应该有怎样的表现?

师:令人极为愤慨的是,他们居然不知羞耻,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的?

可见日本侵略者怎么样?课文中有哪些关键词?从这些词语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守桥的中国士兵是怎样做的呢?从哪些词语可看出?

师:请同学们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守桥的中国士兵是怎样“严词拒绝”的?

让我们体会到中国守军怎样的精神?

同学们能从敌我双方的举动中体会得这么深刻,真不错!文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同学们守桥的中国士兵如何判断的呢?“显然”一词说明了什么?

有感情朗读。

过渡:日寇的蓄意肇事,使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谁知日本侵略者竟然认为――从哪儿看出?

三、学习四—五小节,体会日寇的疯狂,我军的英勇与足智多谋。

过渡:面对敌人的再次进攻,我军是如何应战的呢?日寇又是如何顽抗的呢?

1、自由读4、5两小节,用“--”划出写日寇疯狂、狼狈的句子,用“~”划出写我军英勇的句子,并简要写写你的收获。

2、学生按要求自学,写体会。

3、交流:

日寇的疯狂:“日寇吃了亏,…………扑来”抓“扑”体会:想像,用词语描述日寇的“扑”:怎么样地扑?体会读。

日寇的狼狈:“在硝烟和火光中……狼狈而逃”,“日寇猝不及防……尸横桥头”,“打得日寇……”。体会读。

在体会读的基础上出示描写日寇的词语:人仰马翻、哭爹喊娘、狼狈而逃、猝不及防、人头落地、尸横桥头、鬼哭狼嚎、抱头鼠窜

师:日本侵略者曾经是那样恶如疯狗,不可一世,但结果是落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的可耻下场的,实在好笑。

师:事实证明:中国守军不是软弱可欺的!

请同学们看文中插图,说说从这幅图上,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

课文中哪些词语突出地表现了中国守军的英勇无畏呢?:

a、“早有防备……同仇敌忾、奋起还击”

b、“举起”“冒着”“冲出”“砍去”从四个连续动作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的耳边好像又听到了什么?

在体会读的基础上归纳描写我军的词语: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两面夹击

4、引读体会: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激烈的夺桥之战,好好地读一读中国守军英勇拼杀的语句:老师引读:

英勇的中国守军:

大刀:

顷刻间:

在硝烟和火光中:

过渡:虽然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里,但是——

四、采用引读法学习6---7小节:

1、师引:日寇……,就在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

2、共产党的大声疾呼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呢?引: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

3、你能用一些词语来描述刚才你读中的感悟?出示,面对侵略者,面对共产党的大声疾呼,中国军民4、齐读上述词语,引发卢沟桥事变的意义:

师引: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从此,…………。

“序幕”是什么意思?

“如火如荼”是什么意思?能找及格词语替换一下吗?

总结:抗战之火,由卢沟桥的烽火点燃,卢沟桥上的石狮子见证了这段历史。在同是中国人,同样爱祖国这根红线的连接下,抗战之火很快燃遍祖国各地。经历了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军民才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的领土。

《卢沟桥烽火》篇15

一、导入新课

1、听歌曲《松花江上》,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2、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

3、揭题、释题。

4、导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怎样的?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

2、检查自学情况。

检查生字新词:①拼读;②去掉拼音读;③开火车读;④指名读;⑤齐读。

检查读课文

①指名分段读;②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指导分段,概括段意。

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

三、指导写字。

四、学习第一段。

自由读,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生质疑。

这一段写了什么?

理解卢沟桥的战略地位,本文中把什么比作“咽喉”?为什么这么比?看图指导理解。

齐读,小结。

五、作业:

1、摘录文中描写日寇及我军的词语。

2、准备复述这一历史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能随事件认清日寇的侵略罪行,感受我军民英勇行为的可敬。

教学重点:复述这一历史事件。

教学难点:激发对日寇的憎恨和对我军的崇敬之情。

教学用具: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魔爪咽喉挑畔日寇控制号召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

1、学习第二段。

①指导朗读,读出日寇的蛮横无理,不可一世。

②指名评议。

③齐读。

④小结。

要求:1、敌人蓄谋已久,“搜查”只是借口,想夺下卢沟桥是真。

2、抓“蓄谋已久”探究,感知句群。

3、用“”划出写日寇的句子,用“”划出写我军的句子,并写批注。

⑤引读体会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重温这激烈的夺桥之战……

《卢沟桥烽火》篇16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题质疑:

看了课题,有什么疑问?

学生提问,比如“烽火”是什么?历史背景如何?卢沟桥在哪里?……

2.解决问题:

学生将搜集到的有关历史材料进行交流。

相机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热点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

2.检查自学情况。

小黑板出示词语。相机理解部分词语。

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读。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指导分段:

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

第一段: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第四段: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国抗战的序幕。

三、指导写字

四、作业

习字册上习字。抄写词语

解释加点字

同仇敌忾  万籁俱寂 众寡悬殊  如火如荼  猝不及防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词语复习:

1、指名两生朗读:蓄谋已久严词拒绝

人仰马翻同仇敌忾

抱头鼠窜奋起还击

2、学生齐读,思考:你从这两组词语上发现了什么?

3、导入:我们读书就应该这样,要善于抓住关键的地方来品味。这节课我们来细读课文,体会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和我国守军的英勇。

二、细读课文。

导入读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后,我国的形势怎样呢?指说。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5节。

过渡:在这样的形势下,卢沟桥烽火点燃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2—5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

1、请大家默读2-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敌我双方举动的词句,并作好批注,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2、交流:

第一处: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的敌人。

理解“挑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日军的挑衅行为?

如果让你来复述,你会怎么讲?

第二处:第4自然段。

继续交流。

你可以讲讲大刀队员们的英勇吗?

词语供参考。

第三处:当天晚上

敌军全部被歼。

指导复述卢沟桥事变经过

1、出示反映敌我双方特点的词语,供同学们选用:

2、指名复述。

3、我们应该为中国守军的英勇顽强感到骄傲,我们应该永远地深深地记住这个伟大的事件,来缅怀我们的革命先烈们!

感受形势之危急,激发强烈爱国情

导读第6小节,作为中国人的我们该怎么办?

三个“危急”。

三、课外延伸:

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从而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在八年抗日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故事,请你搜集有关的抗战小故事,好吗?

板书设计:

敌军

人仰马翻狼狈而逃

我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

借鉴处:黄主勤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5节。

过渡:在这样的形势下,卢沟桥烽火点燃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2—5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

1.请大家默读2-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敌我双方举动的词句,并作好批注,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2.交流:

第一处: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的敌人。

理解“挑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日军的挑衅行为?

如果让你来复述,你会怎么讲?

第二处:第4自然段。

继续交流。

你可以讲讲大刀队员们的英勇吗?

词语供参考。

第三处:当天晚上

敌军全部被歼。

指导复述卢沟桥事变经过

1.出示反映敌我双方特点的词语,供同学们选用:

2.指名复述。

3.我们应该为中国守军的英勇顽强感到骄傲,我们应该永远地深深地记住这个伟大的事件,来缅怀我们的革命先烈们!

感受形势之危急,激发强烈爱国情

导读第6小节,作为中国人的我们该怎么办?

三个“危急”。

修改处:

课外延伸:

了解事变意义,讲述英雄故事。试图通过许多的故事,激起孩子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并让我们的孩子为之鼓掌,并真正从内心深处受到触动,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

1.自由朗读最后一段。

2.在八年抗战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组内说说课余自己从课外书中读到或从电影、电视中看到过的抗日英雄的感人故事。

3.小组推荐代表讲述英雄故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学习本课9个生字,理解词语,并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所包含的情感。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通过品味文中的语言体会日军的勃勃野心、蛮横无理、可耻下场及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英勇。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课文的二—五自然段,通过作者对敌我双方表现的描写,体会日寇的疯狂与可耻下场,感受我国军民的团结、机智与英勇。

教学难点:事件本身对中国抗战的意义学生在认知上可能是个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

《卢沟桥烽火》篇17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揭题、导入:

揭题:板书:卢沟桥烽火

审题:从题目看文章是写什么?

——烽火:报警的烟火。

讨论:看了题目,你心中有什么疑问吗?

在卢沟桥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为什么说卢沟桥燃起了“烽火”?是什么样的“烽火”?

这次事件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要求:

同学们通过上网查寻有关的资料,看看卢沟桥到底曾经发生过什么事?

学生上网进行资料查询

——通过“网易”查询“卢沟桥”。

每个资料要说明出处,以利交流。

查到资料后,可同桌或小组进行讨论,写出自己的书面调查。

查询结果总汇,诱发学生情感

——学生回答研究,讨论的结果,教师点拔,小结。

a:通过资料可了解:

“七•七”卢沟桥抗战——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中华英雄→无名英雄碑→中国版图

——说明卢沟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中华英雄→“九•一八”事变——时代背景

→说明日本帝国主义此时已开始全面侵略中国。

南京大屠杀——说明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

中国台湾南部院校师生观感畅然——不忘历史。

学者分析:日本为何再次篡改历史教科书——要牢记历史

名山景色:卢沟桥——了解卢沟桥。

英雄人物:赵登禹。——了解“大刀队”,抗战英雄。

b:总结:

通过同学们查找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卢沟桥事件”是日本帝国主义阴谋侵占我国领土,而蓄意挑战的事端,它是日本全面侵略中国的信号烽火事件。但中国人民不是好欺负的,自卢沟桥本变后,全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同仇敌忾,英勇抗战,终于取得了八年抗战的胜利。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c:过渡: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卢沟桥烽火的呢?

初读课文,发展情感

初读感知,要求:

自读课文,读通课文。

边读边想,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给课文分段。

检查讨论:

指名读课文

分段:第一段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第二段经过。

第三段号召。第四段历史地位。

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

说说为什么?

全课总结

第二课时

精读课文,升华情感

指名读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说说为什么?

圈划出文中的关键词语。

——注意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从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具体叙述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的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读第小节思考:

从卢沟桥事变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野心,正因为如此,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

分析最后小节。

卢沟桥事变暴露了日本,点燃了中国人民抗日的烽火,拉开了

延伸思考,巩固理解

——抗战胜利,时间也过去了年,今天,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历史呢?大家看两篇文章。

阅读《不该忘却的纪念,——九•一八祭》《看看日本在和历史教材里是怎么说的》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读后感受。

以上就是关于文章卢沟桥烽火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工作顺利。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