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问

时间:2023-06-05 10:42:53 作者:教学文档 字数:65646字

范文小一网整理学与问,旨在帮助更多人解决教学困扰,文章仅供参考,具体需要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有所帮助,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相关文章学与问吧。

学与问

学与问

学与问篇1

教学设计内容反思23学与问备课:李晓媛复备:殷明星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教学重点: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教学难点: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知道什么叫学问吗?2、学与问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共同学习《学与问》这篇课文。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2、检查自学情况。认读词语。钥匙、芳菲、翱翔、强健、哥白尼、五彩缤纷、殿堂、好奇、瞬息万变、相辅相成、日新月异大致交流词义。指名读课文,读通顺。3、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第1自然段:“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邀请叫别人,拜能者为师。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第5自然段: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4、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三、学习课文1、2自然段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然后看看这道填空题,把它完成。知识就是指有,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常常是,是。2、对于整篇文章来说,第一自然段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文章的总起段,下面的文字都是为了说明第一自然段,作者在下面用了一些例子来证明第一自然段所说的道理,那么我们就先看看其中的一个事例。课文先说了谁呀?那我们就一起走近哥白尼。你们了解哥白尼吗?3、你对哥白尼有什么印象呀?4、哥白尼能成为一名伟大的天文学家是和他小时候的这些习惯分不开的,让我们继续走近哥白尼。请大家先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5、你从这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问的?相机读句子,注意读出哥白尼的好奇、好问。指导朗读。指导理解:不懈探求、稀奇古怪联系哥白尼提出的问题,理解后补充省略号中省略的内容再指名读、齐读6、师:小小的哥白尼和咱们差不多大,老师相信在平时,你也一定提过问题吧?能说说你提过哪些问题吗?7、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读懂了什么?8、我想大家对这些话肯定有自己的理解了。这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就是要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这篇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就是第一段,那么列举哥白尼的例子就是为了证明第一段。下面,作者又列举了一位名人的例子,下节课继续学习。四、写字指导1、指导要点:瞬、翱2、学生在书上描红。第二课时一、听写词语钥匙 疑团 殿堂 日新月异 好奇 强健 探求 瞬息万变二、自学第4段1、师简介沈括后说:沈括是多么优秀呀,咱们一起回到沈括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年代吧,看看他小时候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第4自然段,你觉得沈括又是个怎样的人呢?课文中列举了沈括和哥白尼的事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三、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1、教师导入:无论是哥白尼生活的世界,还是沈括生活的世界,它们距离我们已经有好长时间了,我们现在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又该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自然段。2、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哪几个词最能概括我们面对的世界的特点?3、面对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有新奇,有疑惑。那么,有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做?4、自由读3自然段。问:读了这一段,你们知道可以怎么做吗?5、古人云:“能者为师”,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书上是如何来解释它的意思的?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6、老师这里有孔子的两句名言,谁能结合刚才我们读的这句话,说说是什么意思吗?出示: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7、小结:看来,遇到了问题,我们应该多向人请教,拜能者为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愉快地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四、总结1、同学们,今天我们从中外名人的身上,知道了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现在老师也送你们一把金钥匙。只要你拿到了这把金钥匙,并且知道怎么去用它,那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2、你喜欢老师送给你的金钥匙吗?来,谁来读给大家听听,你的金钥匙是什么?板书设计:学与问      勤学 好问问思结合 养成习惯改为:23、学与问勤学学与问结合——养成习惯好问3、本课读完让你想到了我们曾经学过的那篇课文?结合《谈礼貌》了解本课的题材。科普小品文。

学与问篇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的字的意思,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二、教学时间: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⒈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⒉学会本文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⒊初步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⒋指导书写。

二、教学过程:

㈠谈话导入

㈡检查自学情况

⒈检查生字词

⑴出示:鸡蛋五彩缤纷瞬息万变观察芳菲相辅相成翱翔

⑵开火车读,注意:缤为后鼻音;瞬为卷舌音

⑶释词:五彩缤纷瞬息万变观察芳菲相辅相成翱翔大林寺殿堂奥秘好奇强健日新月异

⑷再读词语。

⒉检查读书

⑴指名分小节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和句子。

⑵分小组轮读,把课文读通顺。

㈢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⒈自由读课文,思考:第一个自然段讲什么意思?

⒉讨论交流。

㈣指导书写。

⒈出示:齐读。

⒉请学生说说这些字的间架结构有什么特点。

⒊师边讲解边示范:

⒋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二、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请连成一段话说一说。

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大门的铺路石。

2、指名读,齐读,问:这句话什么意思?

3、请自由读课文第一、二两节,以哥白尼为例说一说这句话的含义。

4、再读该句。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引读第三自然段。

2、师:我们面对的是怎样的世界?

生:五彩缤纷的世界。

师:这个世界又怎样?小学生呢?有了问题可以怎样?又可以怎样?只要怎样?不管怎样?都可以?……都应该……古人说……

3、同桌互相引读。

4、指名一组试读。

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我们有问题时可以请教别人,拜能者为师。我们还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请准备把沈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指名讲故事。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形成这一现象?

4、沈括又是怎样解开疑团的呢?

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这段话。

2、"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句话什么意思?

3、齐读全段。

总结全文。

1、读了这篇文章,你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变化?

2、说一个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

学与问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3.了解文章的写作层次,知道“摆事实,讲道理的”具有说服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读文品句,体会“学”与“问”的关系。

2.认识到“问”的重要作用。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介绍名人,导入新课

1、出示哥白尼和沈括的图片。昨天回家已经请大家走进了这两位名人,谁来介绍一下?

哥白尼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日心说”创始人。

沈括:北宋著名科学家,科学巨著《梦溪笔谈》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沈括”正音

2、他们就是有学问,有成就的人。形容人很有学问的成语有很多,你能说几个吗?

3、如果单个字理解,学,学习;问,提问。这两者是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文章,齐读课题《学与问》。

二、初读感知,了解段意

1、正音

不懈追求相辅相成

翱翔芳菲殿堂金钥匙铺路石

瞬息万变日新月异

五彩缤纷万紫千红

2、通读全文,读准字音

3、说说学与问是怎样一种关系呢?

小结:这是一篇说理性文章,接下来我们认真地去学习体会课文,进一步理解两者的关系,同时,要了解作者是如何把两者的关系层层深入地说清楚,说明白的。

4、自由读课文,用摘录法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明确观点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完成填空题。

填空:知识就是指有。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常常是,是。

2、指名朗读第一段。了解作用;了解比喻的作用。

3、过渡:作者如何证明他提出的观点是正确的呢?板书:举例说明

四、学习第二段,领会问的重要

1、找出中心句

2、自学:默读下面的句子,你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他非常喜欢问?可以把相关字词圈划起来,并可以写写批注

2、交流 

经常:说明一贯如此 缠:说明有韧劲,要问出所以然,不达目的不罢休

问这问那:对世界充满好奇,兴趣广泛

省略号:问题面很广联系哥白尼提出的问题,理解后补充省略号中省略的内容

指导朗读,注意读出哥白尼的好奇、好问

3、引读

4、再次领会第一段观点

五、学习第四段,懂得问思结合

1、自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沈括小时侯对什么产生了疑问?他又是怎样解开疑团的呢?

2、思考,交流

相机出示古诗,结合文中句子理解“芳菲尽”“始”的意思

3、找出这一段的观点,分层朗读。

4、比较两段的异同

课文第二、四自然段分别举了例子,两段在写法与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处?

六、学习第三段,理解“能者”意思

1、自学第三自然段:1.把这一段分两层2.我们现在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又该怎么做呢?

2、学习第一层

找出最能概括我们面对的世界的特点?再补充几个

相机训练加合适的关联词

3、学习第二层结合课文理解何为能者

4、出示孔子的名言: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结合文章说意思

5、小结

四、理清前四段层次,学生设疑

摆出观点-举例说明-该向谁问―问思结合―深化主题

学生质疑,留待解决

五、课堂作业

1、小练第1题

2、大练第5题

3、大练第6题

六、课后作业

1、完成大练1-4题

2、浏览故事,了解一代考据大师戴震。不耻下问的孔子,胆大好问的伽利略。

3、读读背背《拓展》中的名言警句。

勤学好问

23学与问}结合-养成习惯

观察思考

第二课时

一、练习导入、默词

二、学习最后一段

三、理清文章脉络,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安排材料

四、延伸练习

五、课堂练笔

1、读后感,中心:问的重要性

2、由学贵问导入学贵勤、学贵恒等选择一个话题进行仿作。

教学反思:

《学与问》一课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紧紧抓住“勤学好问”这一点进行叙述。层次清楚,中心鲜明,是篇很好的范文。所以,在上课伊始,我就请学生用摘录法划出每段的段落大意,然后指导概括。学生根据我的指导,分别把课文的五个部分归纳出来,分别是:1、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2、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3、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该像哥白尼一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4、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5、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在透彻理解文章后再来了解材料安排的目的,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也得到了一些培养。

这篇说理文章段落清楚,中心明确,说理清楚,是一篇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文章。我从字、词、句、段、篇入手,随着课文的层层深入,训练了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了自能读书的能力,扎实有效。课堂上,我用深用足教材,整合使用大小练习册,课外合理安排阅读《拓展》内容,力求加大课堂容量,有效进行训练,减轻学生课外负担,把课外的写的作业放入课内,把读的作业留到课外,学生注意力集中,课堂训练扎实到位。

当然,第一课时在通读全文、学习字词后又把课文的第1-4段学习完了,量比较大,但是,如果重视课前预习工作,长期以往地这样培养,相信向课堂要质量是完全可行的。

学与问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引导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2、了解议论文的一般知识以及举例论证的方法。

重点难点

1、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2、体会引用事例进行说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老师这里有几句名言,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

指名说是关于什么的?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学而不思则罔(wá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一、板书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文章就是关于这个话题的。齐读课题。

二、检测自学情况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认真地去预习了,接下来老师就来考考你们。

1、出示生字词,解决阅读中的障碍。

钥匙殿堂不懈追求瞬息万变哥白尼沈括相辅相成翱翔

①开火车读,相机正音。

②释词

懈:松懈。

哥白尼:杰出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是波兰人。他从小热爱科学,大学读书时萌发了地球是运动的思想。20多岁去意大利留学,攻读数学、天文学、法律学、哲学和医学,并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大部分时间是潜心于天文学的观察和研究,不论寒暑,每天,都用自己制造的天文仪器来观测、计算、研究,30年如一日。根据丰富的观测资料和细致的计算研究,写出了划时代的巨著〈天体运行论〉。哥白尼的“日心说”,第一次冲破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沈括:北宋著名科学家,在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地学、生物、化学、医药、水利、兵工、治金、建筑、文史、乐律等多学科领域,都有很高造诣。著作有《梦溪笔谈》。

③字形:瞬

④齐读词语

2、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清楚的?

①师生交流:先写学与问的重要性。再用两个具体事例来说明问在探索奥秘、取得新知中的作用。最后总结全文,提出只有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②追问:哪两个事例?

生说,师板书:哥白尼沈括

③过渡:文章的作者主要讲了“问”,那为什么要问呢?谁来读读这句话?

指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师:同学们,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问就显得更加重要。读——

3、知道了“问”有这么重要,那我们又该“怎样问”呢?

三、精读2-4小节

下面,就请同学们去细细地读一读2-4小节,他们是怎么学,怎么问的呢?可以在给你感受深的地方写上批注。

1、生默读,师巡视。

2、交流

哥白尼

①师:谁来谈谈哥白尼是怎么问的?

生说

出示: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②你从这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问的?

③师:他就问了这几个问题吗?追问:他还会问哪些问题?

师引读——出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

④、是啊,对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有新奇,有疑惑。那么,有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做?

3、自由读3自然段。问:读了这一段,你们知道可以怎么做吗?

4、是呀,古人云:“能者为师”,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书上是如何来解释它的意思的?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

5、谁能结合刚才我们读的这句话,想到什么名言?说说是什么意思吗?

出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

6、小结:看来,遇到了问题,我们应该多向人请教,拜能者为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愉快地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

师:问中介绍哥白尼请教了爸爸妈妈,他还会请教谁?

师:你们跟作者想到一块去了。读——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的问题,有了问题之后,我们要向哥白尼那样坚持把它弄明白,这就叫——不懈追求

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读懂了什么?

师引读——出示: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难怪作者会说,读——出示:“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师:结合科学家哥白尼的事例,谈谈“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的含义。

这是一篇说理性文章,议论文就是要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这篇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就是第一段,那么列举哥白尼的例子就是为了证明第一段。

沈括

1、同学们要想获得真知,做到了好问,能者为师就行了吗?还要怎样?谁来结合沈括谈谈你的感受。

2、交流

板书:观察思考

①出示第4小节,生说感受

沈括怎么知道:同是桃花,可花的时间相差很远?

②“好好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

红显“仍然”,扣词理解,你从“仍然”这个词语中读出些什么?

3、创设情境,师引导生说话。

或许在白天读书时,他会————;中午吃饭时,他会————;晚上睡觉时,他还会————;即使他很忙的时候,他还是在想这个问题,这就是——“仍然”。

师:最后他是怎么解决这个疑惑的?

出示: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有位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所以,说——出示: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正是凭着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沈括才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可见,读——出示:“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四、学习第5小节

1、引读,以读带讲。

师引读——出示: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理解“两只强健有力翅膀”——勤学好问的习惯

五、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1、学到此时,我们再来看这两个句子,相信同学们会有更深的体会,怎样做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先好好地读一读,待会请同学来交流。

出示:(1)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2)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2、交流。

相信大家都能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了解结构,借鉴写法

学完了这篇说道理的文章,我们不难发现作者除了和我们讲道理,还举了哥白尼、沈括的两个事例介绍,这种写法是说理性文章最常用的:摆事实、讲道理以后想要和别人讲道理时,可以想想这篇文章的写法。

板书:学与问

哥白尼勤学好问

沈括观察思考

摆事实讲道理

学与问篇5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重点: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具准备:光盘、挂图、录音机。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设疑

1、讲述哥白尼小时候的故事,导入新课。

2、揭示课题:18学与问

3、提问:学与问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认读词语。

钥匙、芳菲、翱翔、强健、哥白尼、五彩缤纷、

殿堂、好奇、瞬息万变、相辅相成、日新月异

大致交流词义。

指名读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第1自然段:“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邀请叫别人,拜能者为师。

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第5自然段: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四、写字指导

1、指导要点:钥缤瞬辅翱

2、学生在书上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钥匙疑团殿堂日新月异好奇强健探求瞬息万变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1、2自然段。

学生自己读,思考:哥白尼是怎样走上科学探究之路的?

(2)理解“不懈追求”。

(3)简介哥白尼及其地动说。

(4)结合科学家哥白尼的事例,启发学生谈谈“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的含义。

2、学习第3自然段。

知名朗读。

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提问:我们新一代的小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应该怎么办?

问:向谁问?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能者为师”的理解。

引读第3自然段。

3、学习第4自然段。

过渡: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联系起来,在这方面,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小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自己读第4自然段。

沈括小时候对什么产生疑问?

理解古诗意思,知道身阔的疑问:为什么同是套话,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

沈括问妈妈,妈妈是怎么回答的?

后来沈括是怎样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从这个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

4、学习第5自然段。

指名读。

讨论:学与问是什么关系?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朗读课文,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指名读课问。

2、指名说说主要内容。

3、说一说自己搜集的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写下来。

板书:18学与问

勤学问思结合养成习惯

好问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重点: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具准备:光盘、挂图、录音机。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设疑

1、讲述哥白尼小时候的故事,导入新课。

2、揭示课题:18学与问

3、提问:学与问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认读词语。

钥匙、芳菲、翱翔、强健、哥白尼、五彩缤纷、

殿堂、好奇、瞬息万变、相辅相成、日新月异

大致交流词义。

指名读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第1自然段:“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邀请叫别人,拜能者为师。

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第5自然段: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四、写字指导

1、指导要点:钥缤瞬辅翱

2、学生在书上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钥匙疑团殿堂日新月异好奇强健探求瞬息万变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1、2自然段。

学生自己读,思考:哥白尼是怎样走上科学探究之路的?

(2)理解“不懈追求”。

(3)简介哥白尼及其地动说。

(4)结合科学家哥白尼的事例,启发学生谈谈“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的含义。

2、学习第3自然段。

知名朗读。

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提问:我们新一代的小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应该怎么办?

问:向谁问?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能者为师”的理解。

引读第3自然段。

3、学习第4自然段。

过渡: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联系起来,在这方面,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小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自己读第4自然段。

沈括小时候对什么产生疑问?

理解古诗意思,知道身阔的疑问:为什么同是套话,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

沈括问妈妈,妈妈是怎么回答的?

后来沈括是怎样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从这个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

4、学习第5自然段。

指名读。

讨论:学与问是什么关系?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朗读课文,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指名读课问。

2、指名说说主要内容。

3、说一说自己搜集的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写下来。

板书:18学与问

勤学问思结合养成习惯

好问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重点: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具准备:光盘、挂图、录音机。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设疑

1、讲述哥白尼小时候的故事,导入新课。

2、揭示课题:18学与问

3、提问:学与问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认读词语。

钥匙、芳菲、翱翔、强健、哥白尼、五彩缤纷、

殿堂、好奇、瞬息万变、相辅相成、日新月异

大致交流词义。

指名读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第1自然段:“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邀请叫别人,拜能者为师。

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第5自然段: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四、写字指导

1、指导要点:钥缤瞬辅翱

2、学生在书上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钥匙疑团殿堂日新月异好奇强健探求瞬息万变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1、2自然段。

学生自己读,思考:哥白尼是怎样走上科学探究之路的?

(2)理解“不懈追求”。

(3)简介哥白尼及其地动说。

(4)结合科学家哥白尼的事例,启发学生谈谈“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的含义。

2、学习第3自然段。

知名朗读。

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提问:我们新一代的小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应该怎么办?

问:向谁问?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能者为师”的理解。

引读第3自然段。

3、学习第4自然段。

过渡: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联系起来,在这方面,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小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自己读第4自然段。

沈括小时候对什么产生疑问?

理解古诗意思,知道身阔的疑问:为什么同是套话,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

沈括问妈妈,妈妈是怎么回答的?

后来沈括是怎样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从这个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

4、学习第5自然段。

指名读。

讨论:学与问是什么关系?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朗读课文,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指名读课问。

2、指名说说主要内容。

3、说一说自己搜集的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写下来。

板书:18学与问

勤学问思结合养成习惯

好问

学与问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文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4、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词——学问,咱们六班的王老师可有学问啦!我们还可以说王老师有?

2、师:现在老师在中间加上了一个“与”,那又该是什么意思呢?。那么,学、问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共同学习《学与问》。

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1、师:老师知道大家已经预习过了这篇课文,不知同学们预习情况如何。在检查之前,老师先给大家一点时间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吧。

2、出示生字词

不懈追求瞬息万变沈括相辅相成翱翔

芳菲殿堂金钥匙铺路石

能者为师日新月异五彩缤纷

指名读提醒字音、字形,描红“瞬”齐读

3、生字词掌握得很扎实,课文能正确、流利地读出来吗?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同学们的朗读水平也不错!其实在读书时,每一次的朗读,我们都会有不同的体会,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全文,思考两个问题:1找一找文中写学与问的关系的句子?2文章重点写学还是问?

指名回答1,出示

我们平时恐怕听得比较多的就是要认真学习、好好学习,那是不是说问不重要呢?引读上面两句话。

是啊,学、问同等重要,缺一不可,这篇文章重点写的是?

2、课文围绕“问”,主要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呢?默读课文想一想,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

指名答,板书:为什么问怎么问

3、为什么要问呢?读读课文,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指名回答,出示句子

这两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齐读。

4、小结:通过读书,大家就了解了这么多,说明大家真的做到了边读边想,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接下来,我们继续默读课文的2——4自然段,思考:我们该怎么问呢?

、学生自读

、指名说,师相机引导

、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为了让读者能更透彻的理解,作者还给我们举了两个名人的事例,分别是?说理+举例相结合的写法,让我们读了心服口服!!

4、3人小组把2——4自然段轮流读读,再次体会作者的这种写法。

5、指名读这2个事例。

四、总结全文

1、两位名人的事例教育我们不仅要勤学更要养成好问的习惯!因为?出示句子,齐读

2、同学们,今天我们从中外名人的身上,知道了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问。现在老师也送你们一把金钥匙。只要你拿到了这把金钥匙,并且知道怎么去用它,那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3、好,打开看看这是把这是把什么样的金钥匙?谁来读给大家听听,你的金钥匙是什么?

4、老师这里还有金钥匙呢,看!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这就是他所写的关于勤学好问的两首小诗,谁来读读。

陶行知先生的《每事问》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陶行知先生的《问到底》

“天地是个闷葫芦,闷葫芦里有妙理。您不问它您怕它,它一被问它怕您。您若愿意问问看,一问直须问到底!”

5、其实有关勤学好问的名言、小故事有很多,大家课后再去搜集搜集!

五、课堂作业完成补充习题一、二两题。

板书设计:学与问

为什么问

怎么问

说理+事例

学与问篇7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问”的重要性

2、学会“问”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板书:学问

⑴学问是什么意思?可以用找近义词的方法。

⑵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形容人很有学问的成语有很多,你能说几个给老师听听吗?

2、同学们,老师今天要带领大家认识一位很有学问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哥白尼。自由读。

3、同学们,看了刚才的简介,请你谈谈哥白尼给你的印象。

4、哥白尼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的呢?下面让我们更进一步走近哥白尼。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通过朗读,你认为哥白尼之所以后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离不开什么?

2、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词句体会到他的勤学好问的?

出示段落:

(经常:说明他的好奇和好问不是偶然一次;缠着:说明哥白尼有韧劲,问问题一定要问出个所以然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同学们,这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

3、指导朗读

4、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5、课件出示句子:“‘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6、同学们,你们能举出一些名人勤学好问的例子吗?

7、小结:从哥白尼和同学们刚才所列举的事例上,我们真正认识了“问”在成功道路上的重要性。可以这么说:没有“问”,就不能获得成功,就不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出示:知识是学来的,也是。

8、补全题目:学与问同等重要。

再次齐读。

三、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

1、激发欲望: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将来获得成功呢?那你会“问”吗?生不语。

将你心中的疑惑、困难告诉老师,好吗?让老师来帮助你。

我不知该怎样问?我不知该向谁问?……)

师小结:根据同学们的发言,老师梳理成了两个问题:

①问从哪里来?

②向谁问?

2、看来我们不少同学的确是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不要急,让我们来请教书本老师吧,相信读了课文后,你的疑惑是能够解决的。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的第3、4自然段。

3小组或同桌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4、交流:

问从那里来?

什么是平常的事物?举例说明

小结:对平常的事物注意观察,能帮我们发现问题

出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是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谁来说说第一句诗的意思?你有疑问吗?指名说。

对,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小时侯学习这首诗的时候,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于是,他就去请教了他的妈妈,可他的妈妈是怎样回答的呢?他妈妈的答案对吗?正确的答案应当是什么?你觉得沈括是一个具有怎样品质的人?

5、小结:“问也可以从观察思考中来”。

6、交流:有了问题向谁问?指名回答:能者为师。

“能者为师”什么意思?

出示句子:“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7、小结:能者为师,我们有了问题,既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来解决,也可以向别人请教。不禁让老师想起了“圣人”孔子的话:

,不耻下问。

三人行,。

四、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1、出示第5自然段,齐读。

2、思考: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3、分析句子:“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学与问同等重要,要想获得真知,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是必然的条件

齐读: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过渡:勤学好问,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因此,我们都得要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有许多的名人名言也验证了这一点,下面请大家看几则名人名言。

4、出示名人名言:

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五、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收获?

六、知识拓展

这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往往观点鲜明,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作者通常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组织文章,今后,如果我们想阐述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来写作。

七、作业:搜集关于学问的名人名言和身边勤学好问的小故事。

学与问篇8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的字的意思,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通过阅读本文,知道问与思的密切关系,养成良好的勤学好问的习惯,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知识是怎样得来的吗?——

知识是学习得来的,也是问来的。所以有人把知识又叫做“学问”。

板书:18、学与问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

1、划出生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用简洁的话,概括每一个自然段的内容。

3、学与问有什么关系?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内容回答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出示生字,指名读生字,词语。

“鸡缤瞬察菲辅翱翔”

“缤纷瞬息万变翱翔辅导观察”

2、指明朗读课文。

师:化那么短的时间能把课文中的部分段落读通顺,读流利,是一件不简单的事,谁来朗读课文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组织评价。

4、交流初读课文后的感受收获。

四、精度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指名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读句子,交流自己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2、你知道哥白尼吗?哥白尼成为一个伟大的天文学家,其最初的原由是什么?

师:虽然很多人知道,学问就是学与问,知识不仅是学得的,也是问得的。但在显示生活中。人们往往较多的重视学,而忽视“问”。殊不知“问”在知识的获得中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呀。

以什么来证明这一个观点呢?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来讲述这一个问题的呢?

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下面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课文下面内容的要点。

五、指导生字书写

六、完成课堂作业。

抄写生字词语。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什么是“学问”?

2、出示: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齐读上面的句子。

讨论:什么叫“相辅相成”?

你能根据你的学习经历,举例说明什么是“学中问”?什么是“问中学”?

3、课文又是怎样说明的呢?

二、指名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出示:

“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大门的铺路石。

谁能举例来说明这句话的意思?

齐声再读该句。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引读第三自然段。

师:哥白尼生活的时代与现在已经大不相同了。我们面对的是怎样的世界?我们又应该如何去正确面对这样一个世界呢?

1、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出示: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3、讨论:

联系课文或者生活实际,说说你是如何理解“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

面对这样一个世界,我们应该怎么办?

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过渡导读:当我们心中有疑问时,积极地请教别人,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这固然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态度。但是,在求知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去获得问题的答案。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的第四段,准备把沈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指名讲故事。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形成这一现象?沈括又是怎样解开疑团的呢?

从沈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像沈括这样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努力求得问题的答案的故事,你还知道些吗?讲给大家听听。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这段话。

2、出示:

“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习的主人”是什么意思?说说你觉得这句话什么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全段。

六、总结全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交流: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你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变化?

3、质疑:

学完了课文,你还想要跟大家交流些什么?

板书设计:

18学与问

学问——知识学中问,问中学观察思考

学与问篇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的字的意思,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时间:

共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设疑

1、讲述哥白尼小时候的故事,导入新课。

2、揭示课题:18学与问

3、提问:学与问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认读词语。

大致交流词义。

指名读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第1自然段:“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邀请叫别人,拜能者为师。

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第5自然段: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四、写字指导

1、指导要点:钥缤瞬辅翱

2、学生在书上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指名读\齐读)

钥匙日新月异坚持不懈

翱翔瞬息万变相辅相成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要点:先写“问”的重要性;再写向谁问;接着写怎样问?最后教育学生要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精读课文,深入悟解

1、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然后看看这道填空题,把它完成。

填空:知识就是指有,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常常是,是。

最后齐读)把什么比作什么?

2、师:对于整篇文章来说,第一自然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文章的总起段,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作者在下面用了一些例子来证明第一自然段所说的道理,那么我们就先看看其中的一个事例。

让我们就一起走近哥白尼。你们了解哥白尼吗?

介绍资料:杰出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是波兰人。他从小热爱科学,大学读书时萌发了地球是运动的思想。20多岁去意大利留学,攻读数学、天文学、法律学、哲学和医学,并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大部分时间是潜心于天文学的观察和研究,不论寒暑,每天,都用自己制造的天文仪器来观测、计算、研究,30年如一日。根据丰富的观测资料和细致的计算研究,写出了划时代的巨著〈天体运行论〉。哥白尼的“日心说”,第一次冲破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是啊,哥白尼能成为伟大的天文学家是和他小时侯的学习好习惯分不开的,让我们继续走进哥白尼。看课文第二段。

3、师:请大家先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作批注,及时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4、师:你从这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问的?

不懈探求

6、师: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读懂了什么?

7、师:我想大家对这些话肯定有自己的理解了。

8、师:结合科学家哥白尼的事例,谈谈“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的含义。

这是一篇说理性文章,议论文就是要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这篇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就是第一段,那么列举哥白尼的例子就是为了证明第一段。

2、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教师导入:哥白尼生活的世界,距离我们已经有好长时间了,我们现在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又该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自然段。

2、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哪几个词最能概括我们面对的世界的特点?

具体举例子说明对这两个词语的感受。

是啊,对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有新奇,有疑惑。那么,有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做?

3、自由读3自然段。问:读了这一段,你们知道可以怎么做吗?

4、是呀,古人云:“能者为师”,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书上是如何来解释它的意思的?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

5、谁能结合刚才我们读的这句话,想到什么名言?说说是什么意思吗?

投影出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

7、小结:看来,遇到了问题,我们应该多向人请教,拜能者为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愉快地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

3、自学第4段

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哥白尼的故事,下面请看沈括的故事。

1、师读简介。读了介绍后你有什么感受?

师:沈括是多么优秀呀,咱们一起回到沈括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年代吧,看看他小时候是什么样的?

2、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第4自然段,试着完成屏目上的题目。

题目:

、沈括小时候对什么产生疑问?

、后来沈括是怎样解开这个疑问的?

、从这个事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3、是呀,课文中列举了沈括的事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

六、总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从中外名人的身上,知道了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那就是:

2、那学与问是什么关系呢?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3、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4、你知道以后你怎么做了吗?

5、同学们,刚才你们大胆地畅谈了学习〈学与问〉这一课后,自己学习的收获,情真意切。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课文,不难发现,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都在第一、第三、五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还要在文中插入两个小故事呢?好好想想,与周围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是啊!这两个故事对于这篇文章很重要,这就是说理性文章所具有的写作特色,大家今后讲故事或教育帮助别人时可要多想想这篇课文的写法。

七、拓展:

1、讲故事,学生讨论,怎样帮助老二。

2、为感谢大家的帮助,老师搜集了几句名言共享。

八、课外:结合四年级学的《说勤奋》和五年级学的《谈礼貌》,寻找说理性文章的特点。

附板书:

勤学

23、学与问 学与问结合--养成良好习惯

好问

学与问篇10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重点: 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 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具准备: 光盘、挂图、录音机。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设疑

1、讲述哥白尼小时候的故事,导入新课。

2、揭示课题:18学与问

3、提问:学与问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认读词语。

钥匙、芳菲、翱翔、强健、哥白尼、五彩缤纷、

殿堂、好奇、瞬息万变、相辅相成、日新月异

大致交流词义。

指名读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第1自然段:“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邀请叫别人,拜能者为师。

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第5自然段: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四、写字指导

1、指导要点:钥缤瞬辅翱

2、学生在书上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钥匙 疑团 殿堂 日新月异 好奇 强健 探求 瞬息万变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1、2自然段。

学生自己读,思考:哥白尼是怎样走上科学探究之路的?

(2)理解“不懈追求”。

(3)简介哥白尼及其地动说。

(4)结合科学家哥白尼的事例,启发学生谈谈“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的含义。

2、学习第3自然段。

知名朗读。

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提问:我们新一代的小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应该怎么办?

问:向谁问?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能者为师”的理解。

引读第3自然段。

3、学习第4自然段。

过渡: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联系起来,在这方面,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小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自己读第4自然段。

沈括小时候对什么产生疑问?

理解古诗意思,知道身阔的疑问:为什么同是套话,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

沈括问妈妈,妈妈是怎么回答的?

后来沈括是怎样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从这个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

4、学习第5自然段。

指名读。

讨论:学与问是什么关系?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朗读课文,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指名读课问。

2、指名说说主要内容。

3、说一说自己搜集的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写下来。

板书:        18学与问

勤学 问思结合 养成习惯

好问

教学后记:

学与问篇1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学习的主人。

3、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读通课文,理清层次。知道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投影出示: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2、这一节,林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再次走进课文,认真地学习、体会课文,愿意和我合作吗?

3、默读全文,动笔在书上做记号,写下你的感受、发现或疑问。

4、默读完,你的感受是什么?课文写了哪些事例?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让我们先一起走近哥白尼。你了解哥白尼吗?

2、老师也找了一些材料,请同学们看看。

投影出示:

3、哥白尼能成为一名伟大的天文学家是和他小时候的习惯分不开的,让我们继续走近哥白尼。

4、请大家先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5、你从这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哥白尼好问的?

指导理解:“缠着”是什么意思?谁缠着谁?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读,从哥白尼经常“缠着”说明什么?

6、如果你是小哥白尼,你还会提哪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呢?

7、这么多的小哥白尼,老师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很多的哥白尼出现。小哥白尼们,你心中的疑问该怎么解开呢?

8、现在,我想大家对这些话肯定有自己的理解了。

9、从哥白尼的事例中,我们明白从小要勤学好问,文中还向我们列举了一位名人,他是谁呢?

三、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沈括是多么优秀呀,咱们一起回到沈括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年代吧,看看他小时候是什么样的?

2、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

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举了一个什么例子?

3、你是怎样理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为什么会形成这一现象?

4、沈括又是怎样解开疑团的?他是怎样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的,想象一下?

5、你觉得沈括又是个怎样的人呢?正是因为他这样,后来才取得很大的成就,我们来了解他的成就。

四、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无论是哥白尼生活的世界,还是沈括生活的世界,它们距离我们已经有好长时间了,我们现在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又该怎么做呢?

2、老师找了几幅图片,一起来看看。

看完后,你想到哪些词?

是啊,对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有新奇,有疑惑。那么有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做?

3、自由读第三自然段。问:读了这一段,你们知道可以怎么做吗?

4、是呀,古人云:“能者为师”,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书上是如何来解释它的意思的?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句子。

5、老师这里也有孔子的两句名言,谁能结合刚才我们读的这句话,说说是什么意思吗?

投影出示: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6、小结:看来,遇到了问题,我们应该多向人请教,拜能者为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愉快地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

五、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   

2、学与问之间是什么关系?怎样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理解“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

4、齐读这一段。

六、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从中外名人的身上,找到了可以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在本节课结束之前,老师也想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

你喜欢老师送给你的金钥匙吗?来,谁想读给大家听,你的金钥匙是什么?

老师由衷地希望你们可以利用好这一把把金钥匙,让它可以真正开启属于你知识殿堂的大门!

七、布置作业。

投影出示:

1、搜集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名言,写下来。

2、搜集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小故事,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附板书:           23、学与问

勤学好问 在学中问

问思结合 在问中学

附卡片内容:学问之名言

1、疑,思之始,学之端。

2、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3、智能之上,不学不行,不问不知。

4、君子之学必好问。

5、学而知,问而广。

6、知而好问然后能成才。

7、“学问”二字需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钟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做愚人。

10、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11、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3、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

14、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15、疑惑为愚者之智慧。

16、学问=学+问

17、不耻下问。

18、三人行,必有我师。

19、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20、如果你不懂得如何去问,那你一辈子都没有办法获得知识。

学与问篇12

跳跳鼠就是聪明!它读诗呀,用的是“五步读诗法”:“初读解题识作者,二读识文会诵写,三读解意有感情,四读悟情求升华,五读欣赏有延伸”;它学文呀,用的是“五步读文法”:“初读解题正音,二读理清思路,三读解意生情,四读悟情升华,五读欣赏延伸”。哈哈,同学们,读诗,学文,路子大同小异吧?你要学么?好!我们现在就用跳跳鼠这法儿,在《22古诗两首》和《23学与问》中牛刀小试吧。

跳跳鼠初读:

1、正音、读准、读正确。就请你用“—”给诗中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吧:

示子聿徘徊

终觉醒一鉴开为有源头活水来兴许瞬息万变相辅相成

2、解题

诗歌的标题就是诗歌的眼睛,是我们理解其思想内容的钥匙。因此,从标题入手,可以理解诗歌的内容。《冬夜读书示子聿》是用来教育儿子子聿的,题目中的“示”的意思是:。诗的体裁是

《观书有感》表达诗人的感想。“观”就是的意思。

学问学问,。学与问是,只有在

,,才能。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常常是是。

3、走近作者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他是朝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勤学不息,写下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这些诗篇不仅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今存诗有9000多首。

朱熹是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他的著述很多,有70多部著作。他的诗常常寓议论于写景之中,富有哲理且不乏韵味,别具一番风格。

跳跳鼠二读:

1、写好生字,查字典理解:

“鉴”是个结构的字,一共有笔画,部首是,是字,“一鉴开“的意思是:扩词:。

“懈”是个结构的字,一共有笔画,部首是,是字。“不懈”的意思是:扩词:。

“徊”是个结构的字,一共有笔画,部首是,是字。“徘徊”的意思是:扩词:。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终觉浅,要躬行。

[2]清如许?活水来。

[3]有了问题,可。你可以,也可以。他确实能,,

不管他,,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

古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学与问》的脉络是:

因为,所以要问;

、向问

、问与思的关系是

、学与问的关系是

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的意义是

跳跳鼠三读:

抓住重点词语,逐句理解意思。

问渠哪里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渠: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绝:躬:

2、掌握方法,纵横联系。

《大林寺桃花》是代诗人写的,前两句是

,。后两句是,

。课文选用了前两句,这两句的意思是

3、《学与问》中的省略号省略的是。所以,省略号的作用之一就是。

以上就是关于文章学与问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工作顺利。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