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课文

时间:2023-05-31 21:51:17 作者:教学文档 字数:89593字

范文小一网整理山中访友课文,旨在帮助更多人解决教学困扰,文章仅供参考,具体需要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有所帮助,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相关文章山中访友课文吧。

山中访友课文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篇1

【学生学习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难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技巧,学习运用。

第一课时

导入

导语: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师:让我们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李汉荣先生走进山林,去拜访作者“山中众朋友”。

整体感知全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要求:①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②读完后找一找: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

读后交流:

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①在依次找朋友的时候,对照相应的段落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内容,在读时纠正字音,将重点字词读正确并理解词语意思。

栀子湛蓝津津乐道德高望重

幽径波光明灭唱和吟咏

精读段落

1、师: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走进山中,读第一二自然段,看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

师:你从刚才这位同学朗读中你感觉到什么?

师:你能不能把这种感觉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提出问题,默读第三段,读中品味”。

师: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作者拜访了那座古桥,古桥在作者眼里仅仅是桥吗?请大家自由读第三段。

学生读第三段。

反馈预设

、作者把桥当成是老朋友。

、作者把桥看成是德高望重的老人。

默读读课文,思考德高望重表现在哪里?用笔划一划,写下自己的体会。

反馈,相机出示相关语段:

a、你把多少人马······人影、鱼影、月影。

学生可以体会到老桥的默默无闻、无私服务及谦和的品格。

指导朗读:面对着这位默默无闻的老桥,无私奉献的老桥,谦和的老桥,作者该怎样对他倾诉呀?个别读,引导读出对桥的尊重,思念等情感。

b、岁月悠悠······唯有你依然如旧。

学生可以体会到桥的忠诚。

指导朗读:面对这位忠诚的朋友,作者又该如何对他倾诉呢?个别读,读出对桥的感激之情。

小结:正因为作者对桥有着的诸多情感,才从老桥联想到老朋友,联想到德高望重的老人,也正是他的联想才使他的文字这么传情,才是同学们读来这么动情。

3、潜心会文,品词析句,自读自悟,感悟“知己”。师:如果说古桥在他的心中是他的老朋友,那么树林在他心中又是什么?谁想读?指名读第四段

师:什么样的人可以相互称为知己?

拓展想象,加深感悟,感情朗读,体会“知己”。

师:请大家看文中的第一句话,认真读读,你觉得哪些词语触动了你的心,让你感觉到作者和他们之间确实是知己。别忙着回答,读出声音来,大声读。

生自由读

反馈:师随学生发言在大屏上勾画下列词语:呼唤、交换眼神、迎面送来、望。

师:在鸟儿的呼唤中,在迎面送来的青翠里,在每一棵树的凝望中,有怎样的知心话跟作者讲啊。

导读质疑,领悟写法,读中入情,读中入境。

师:这么多的知己话,课文没有说出来,都在那轻轻的呼唤中,都在那默默的眼神里,都在那深情的凝望中,请大家再读这句话。

学生齐读:“走进这片树林……望着我。”

师:“明明是听到鸟儿的鸣叫,作者却说……

生:鸟儿呼唤我的名字。

师:明明是看到晶莹的露珠,作者却说……

生: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师:明明是作者看着每一棵树,作者却说……

生: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

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

师: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我也在望着每一棵树,就这样,作者有了这样的感受,

小结:此时此刻,作者也变成了山中的树、鸟……他们已经融为一体了。板书“物我相融”。老桥是他的朋友,树林是他的知己。他甚至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棵树,他与树已经“物我相融”。

作业布置:

1、抄写并掌握本课生字词语

2、背诵1---4自然段,有能力的全背

第二课时

一、引言导入

上节课,我们跟随李汉荣先生拜访了山中的德高望重的老人以及知己,请大家大声读读第五自然段,看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

1、创设情境,体会“友情”。

师:下面,让我们也跟山中的这些朋友热切地打打招呼吧,你想跟谁打招呼?

学生开火车接读第五自然

师:大家看你周围的同学,他们就是山中的一切,是山泉、是白云,是溪流,是云雀……面对这些朋友,你们想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吗?谁来?

学生读第五自然段。

师:我会这样打招呼,。学生接读这一段的句子。

2、配乐美读,拓展“友情”。

师:读着这样的句子,你有没有感受到它像热情的小诗,

学生读。

师;山中的一切,除了文中描写的这些,还会有谁?

师:还有很多很多,你愿意也跟他们热切地打打招呼吗?你想跟谁打招呼?是可爱的蝴蝶?是漂亮的野花?还是其他的?谁先来?

教师大屏幕出示句子:

你好,可爱的蝴蝶————

你——————

你好,漂亮的野花——

你————

你好,漂亮的野花——

你————

你好,——

生思考,写话交流时写得好学生站着,然后一个一个接读,形成一个与课文相仿的作品。

2、回归整体,引读6-8自然段

二、交流总结

师:你看此时此刻,老桥是他的朋友,树林是他的知己,山中的一切都成了他的朋友,他已经与山中的一切——现在你能谈一谈作者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而不是“林中观景”

小结:请大家看大屏幕,在作者的散文《又见南山》里有这样的话,我是山里人,山是我的胎盘和摇篮,也是我最初的生存课堂。是呀,山中访友,饱含着作者对南山的无限眷恋,蕴含着作者对大山的一往情深。

三、拓展阅读

结合《同步阅读》进行拓展,以学生自学为主。

四、作业设计

作者细心观察、用心领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写出自己与山中“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你记忆的深处,也一定有类似的体验,请动笔写一写。

板书设计:

山中访友

古桥物老朋友

树林我知己

……相朋友

(情)

《山中访友》篇2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二职业高中:宋丽娜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2、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操。

教学重点:

感知内容,理清思路,反复诵读,体味作者感情领略情节魅力。

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

1、导入新课:假如你到山中访友,你会访问什么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会是怎样的?

可作者是怎样说呢?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共同聆听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出的童话般的世界。

学法导航

速读课文——通读课文——精读课文

||||||

扫清文字障碍感知文章大体内容重点内容重点分析

2、学生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

幽径逝川憔悴玄奥禅心唱和德高望重返老还童津津乐道

3、通读课文

指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课文后回答问题。

a、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b、表达了作者怎样感情?

原来作者要访的朋友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研读赏析

精读课文,分析以下问题。

a、自主探究:

山中拜访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朋友”?具体是怎么写的?分别从众朋友身上学习到了什么品质?

简析:

古桥——德高望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树林——知己——我变成了树;

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浑浊;

小溪——妹妹——唱和小诗

德育渗透: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齐读七段。

b、合作探究: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进山看景为何说成“山中访友”?同时体味想象丰富,充满童趣,浪漫色彩的构思?

回归大自然同时被大自然同化,举例:作者走进山林的一段,“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枝,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上远水”。辛弃疾词中也曾说过“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贺新郎》

人称转换:文章有时用第三人称,有时用第二人称,从而使情感表达更充分。

简析: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所以视大自然看为朋友,为我们等外营造了一个诗情画意的童话世界。这样倍感亲切、动人,使作者的孤独之旅成为欢欣之旅。

3、精彩回放,再次共同领略文章中大自然的呼唤,品味文中语言的魅力。

○教师小结

在物质文明急速发展的今天,能有一次回归自然的远足多么珍贵,能在心田里保有一片清朗、纯净的“自然”则更珍贵,最重要的是端正、净化我们的心态与意向。同学们我们也不妨试一试“不骑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哼几段小曲,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一定也能感悟到人生的一些真谛,永远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学习和生活。

○拓展延伸

假如你是与游人互诉心声。请先在横线上填上景物,然后写一段文字,写法自由,字数不限。

注意:审题角度,不是以游人的视角写景物,而是从景物的角度让它与游人互诉心声,实际上景物与游人已经成为朋友,运用拟人,抓住特征写即可。

与君共享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安慰,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动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的面朝墙壁和小窗。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但我并不感到孤独。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布置作业:

1积累优美字词句,记在摘抄笔记上

2完成拓展练习中小练笔

○板书设计:

古桥——老朋友

山泉——姐姐

清晨访友悬崖——爷爷夜色归家

老柏树——慈祥

……

诗情画意的童话世界

作者邮箱:

《山中访友》篇3

许子芬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整体感知内容。

2、品味重点语句,理清思路,了解文章的新奇的构思;

3、展开想象,感受作者情感,体味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心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阅读标题,揣测文章内容,猜测作者创作内容。

教师总结:

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着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

感悟内容:

1、作者在山中拜访了那些“朋友”?作者都是怎样称呼它们的?

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老桥——老朋友树——知己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悬崖——爷爷云雀——弟弟蚂蚁——小弟弟

这么多的“人”聚集在一起,真像是一个大家庭、一个大宅院、一个村落墟里,作者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员。哲人们在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曾作过最高意义上的概括:“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这种哲理性的话也不难理解,人这所至,无不打上人的印记;人的发展理应符合人的自然本性。从自然景物幻化成亲朋好友来看,我们看到了自然的人化;从作者身心彻底放松,对自然景物的亲近与赏识,我们看到了人的自然化。人的自然化就是与自然同化,即通过回归的方式进入同化的境地

研读赏析:

你认为文中的哪些语句令你有所感触,请你找出来,与同学们一同交流一下。

合作探究: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进山看了一路美丽的风景,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成?

在物质文明急速发展的今天,能有一次回归自然的远足该是多么的珍贵,能在心田里保有一片清朗纯净的“自然”则更是珍贵。在自然野地里筑起围墙、栅栏,树起表示“文明”“文化”的各种标牌,由导游引来成百上千人践踏、污染,这种地方不再是自然之地;在柏油马路旁边或在水泥地中间种上一片红绿花树,这种“保留地”也不是自然之地;带着各种欲念进入自然场地,拍张照片表示到此一游,这不是回归;即使带着画家、诗人的眼光,心想“作品”,却只是像旁观者似的张望一下便回家“创作”起来,也不是真正的回归。最重要的是端正或净化心态与意向。人们啊,不妨一试,“不骑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哼几段小曲,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面对山水林木飞禽走兽呼唤一回亲朋好友,放下红尘负载轻松自然地进入精神涅境界,恍兮惚兮惚兮恍兮不知我之为物抑或物之为我,这才是真正的回归,或曰与自然同化。人生有一次这样的回归与同化,足以永铭心间。

课后记: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努力帮助学生们树立一种环保意识,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学生很喜欢这篇文章,让学生仿写一篇小文章,他们写得很生动。

《山中访友》篇4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请展开想象,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

作者可能去访问一位德高望重,曾经与自己同呼吸共患难的山中隐士。

我想作者可能去访问一位功成身退,隐居山林的朋友,他们约好了对酒吟诗。

作者访问的朋友是一位丹青妙手,他经常在山中实地写生。

2.可到底去山中拜访了怎样的朋友?就让我们跟随著名作家李汉荣先生

走进他的散文《山中访友》,看看作者拜访的朋友是谁?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认读生字词。

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悠悠岁月波光明灭泡沫聚散

汩汩湛蓝

3.作者拜访的朋友是谁?

4.作者拜访这些大自然的朋友时心情怎样?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作者心情愉快?

①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撞了个满怀”,形象地写出了沐浴在令人心旷神怡的和风中的那种感觉。因为风中含着“露水”,所以特别滋润心脾;也因为风中含着栀子花的气息,所以在滋润中还带着一丝甜蜜。这“走出门”后给作者的第一感受,就不同寻常,说明了“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同时,也间接地点明山中访友是在初夏的一个早晨。

相机指导朗读。

三、拜访古桥,朗读体验。

1.作者带着满怀的怀的好心情拜访山里的老朋友。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2.说得好。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对他说──(引读:啊,老桥,你如……)

3.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四、写本课生字新词。

重点指导“瀑”注意下面的不要写成水。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去访问了他的一个老朋友,那座古老的石桥。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入深山去探望我们那些特殊的朋友!

二、读文感悟,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看看作者还拜访了哪些朋友?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并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2.交流感受。

我从“知己”一词,可以看出作者和树林有深刻的感情。

1.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很好。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相互成为知己?

生:知道你内心的想法。

生:对对方都是无话不谈。

生:非常亲密的朋友。

师:知己就是至交,同意这样说吗,请看文中这句话认真读读,哪些文字触动了你的心,让你感觉到作者和他们确实是知己。大声读“走进这片树林,望着我。”

生:从鸟儿呼唤我的名字看出。

生:从无边的青翠,每棵树都望着我看出。

生:无边是无限的,把所有的都给知己。

师:在鸟儿的呼唤中,在迎面送来的青翠里,在每一棵树的凝望中,有多少话跟作者讲啊。

这片树林是作者是多么熟悉的呀,小时候高兴的时候就来到这里——

生:他在这里嬉戏。

师:他伤心的时候也来到这里——

生:向树林和小鸟倾诉他的心事,好象能安慰他。

师:现在作者又回来了,这些树和鸟会说些什么知己话?

师:我是你的知己,你想跟我说什么?

生:今天怎么样?

师:我很好,又来看你了。

生:你有什么烦恼,我来分担。

师:话说的不错,但不像知己。

生:最近过的怎么样?

师:过的很好。

生:你是来玩,倾诉烦恼,还是抱怨?

师:我一开始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来,怎么会抱怨呢?你就是山中的鸟儿,你就是山中的露珠……谁还想说?

生:你有什么开心事,跟我说。

师:这么多的知己话,课文说出来了吗?没有说出来,都在那轻轻的呼唤中,都在那默默的眼神里,都在那深情的凝望中,再读这句话。

学生齐读:“走进这片树林望着我。”

师:此时此刻,作者也变成了山中的树、鸟……他们已经融为一体了,我靠在一棵树上……学生接读。

2.大声读第五自然段,看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

生:作者觉得山中一切都是他的朋友。

师:山中哪个不是他的朋友,你还能感受什么?

生:山中的朋友非常热切。

师:让我们也跟山中的朋友热切地打招呼。

生:学生接读第五自然段

生:你好,清凉的山泉……

生:你好,汩汩的溪流……

生:喂,淘气的云雀……

师:谁还想打招呼呢?

生:你好,川流的瀑布……

生:你好,陡峭的山崖……

师:大家看你周围的同学,他们就是山中的一切,是山泉、是白云,是溪流,是云雀……面对这些朋友,你们想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吗?谁来?

学生读第五自然段。

师:我会这样打招呼,师范读。自然把话筒给学生,学生接读这一段的句子。

师:这种排比的句式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那份情?读着这样的句子,有没有感受到它像热情的小诗,谁还想读

老师把文章排成诗歌的形式,打在大屏幕上,配上音乐。

师;除了文中描写的这些,还会有谁?

生:绿油油的小草

生:连绵起伏山峰

生:五彩斑斓的蝴蝶

师:还有很多很多,你愿意也跟他们热切地大招呼吗?你想跟谁?是蝴蝶?是野花?还是其他的?谁先来?

教师大屏幕出示句子:

你好,可爱的蝴蝶————

你——————

你好,漂亮的野花——

你————

你好,——

——————————————

生:你好,可爱的蝴蝶,你扇动着漂亮的衣裙,是邀我共舞吗?

生:你好,可爱的蚂蚁,你是不是想到我身上爬来爬去?

生:你好,漂亮的野花,你露出动人的微笑,是欢迎我的到来吗?

生:你好,可爱的蝴蝶,你扇动漂亮的衣裙,是要参加舞会吗?

生:你好,翠绿的小草,你在微风中摇曳,是向我打招呼吗?

第6自然段:难点是体验作者是在用心地感受。

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让我们感觉到生命的轮回、世事的变迁。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只有像作者那样用心地去感受,才能感受得到。

④第7自然段: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给作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真是变幻莫测,令人陶醉。

三、学习首尾,体会写法

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清晨进山,到“带回一路月色”,从这儿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那份亲密无间。

体会写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

四、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

5.大自然本身就是我们的朋友,写作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真情实感永远是第一位的。正因为作者喜欢大自然,喜欢这山中的一切,当这里的一切成了自己的朋友,自己的知己。作者在《又见南山》里说我是山里人,山是我的胎盘和摇篮,也是我最初的生存课堂。作者对南山的一切充满了无限的眷念。

作业:1.摘抄感受深刻的语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山中访友》篇5

山中访友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扫清文字障碍,老师进行正音、释义:幽径、逝川、青翠、湛蓝、禅心、波光明灭等)。

*有感情朗读课文,感知文章意境,找出所访之“友”具体所指;鉴赏文章的诗化语言,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引导启发,强调有感情地朗读,融入文本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学生人文涵养,在领略自然之美地同时,让他们知道尊重自然,珍视生命。

4、重点:理清文章思路,感知艺术特色,赏析优美文句。

5、难点:对艺术特色的讲解。

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启发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结合。

2、学法引导:学生自读,找出问题,师生探讨。

3、课堂组织形式:教师讲授为主,四人小组讨论为辅。

4、教具:多媒体、课件。

5、课程资源利用:模仿课文,写百字短文。

6、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及过程:

1、导入新课:这个单元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都有围绕着一个明显的主题——四季与自然。对于长期生活在都市的你们来说,自然是有些陌生的,潺潺的流水、婉转的鸟鸣、幽静的山谷远离了你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的就是一篇关于自然的文章,我希望同学们在阅读体会完之后能够爱上大自然,当然文字的表现力是有限的,直观的感受还是你们真正走进自然。

2、板书课题并播示课件:《山中访友》。

3、提问:同学们能不能告诉我,在你们看到这个题目而没有阅读课文之前,你想到的是什么?或者说你期待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一篇游记;一段故事;写山中的朋友……

4、

提问:先撇开你们的想法,我们来看一个有趣的图片,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屏幕上的图画画的是什么东西?——爪子?树枝?

明确:这是朋友的“友“字的篆书写法,和现在的简化字相去甚远,从这个字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古人的一些生活的智慧:两只右手并排相列,表示握手,老祖先从握手的象征意义里造出了一个“友”字,也就是我们“山中访友”的这个“友”。

4、讨论:从篆书“友”字的造字本义出发,我们来一个四人小组讨论:朋友之间应该以一种怎样的关系来相处?

明确:平等、诚信,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5、好,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步履进入课文,看看,他和山中的那些“朋友”是否有你们所认为的那些关系?

6、朗读课文,找出作者的访问对象,指出他所要表达的感情。

明确:古桥——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归鸟;表达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7、扫清字词:

重点讲解:逝川——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弃昼夜。”

8、艺术特色的讲解部分

a请同学学们尽量找出文中的优美句子,特别是一些拟人比喻句,选出你最喜欢的,然后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欢它。

b理解艺术特点之一:景物的人格化。

*解释人格化——赋予无生命或者有生命无思想的事物以人的生命思想或行为。

*结合古代诗词:“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我笑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贺新郎》。

*指出人格化的艺术效果:拉近了人与物的情感距离。

c重点分析:

*第三自然段写古桥时的人称变换之美。

*第四自然段对树的描写。

——人格化的具体表现。

d理解艺术特点之二:时空想象的张扬。

*时间上:横亘古今,短到一瞬,长到“几百年”、“远古火山的爆发”。

*空间上:小到芥末之微的“落叶”“蚂蚁”,大到“苍天柏树”、“高高悬崖”。

8、研讨与练习:

小组讨论: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

明确:作者是个热爱大自然的人,他把自然界的诸多景物视为朋友知己,平等、真诚相待,尊重并赞美他们。

9、拓展:

“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等主题。

10、作业:

体会作者写作方法,特别是学习人格花手法和诗化语言,选择自己身边无生命或有生命无思想的事物,和它对话,进行心灵沟通,写一篇150字左右短文。

《山中访友》篇6

教材简说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古桥、树林、山泉……经过作者动情的叙述,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们也仿佛走到了每一位读者的心中,使读者顿生身临其境之感。正当在与“朋友们”互诉心声之中,作者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真切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所以本文教学定位在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品味语言,以陶治学生心灵,使学生得到美的教育和生活观的教育。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理解并积累“清爽、吟诵、蕴含、德高望重、津津乐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的思想感情,感悟课文充满诗意的画面,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鉴赏本文丰富奇特的想象美。

4.背诵课文3—5自然段,并适当积累想象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难点:鉴赏本文丰富奇特的想象美。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自制课件。

板书预设: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去探访山里的“朋友”

山中万物皆挚友

山中访友与朋友互诉心声:古桥、树……

和谐相处情意浓

带回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告别“朋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跟随作者一起拜访第一个老朋友——古桥。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明确单元学习方法

1.导语:同学们,山清水秀,鸟鱼花香;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2.自由读课文单元导读部分,划,批注。

3.交流本单元学习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细心观察大自然的,有哪些独特的感受;

体会作者是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这些独特感受的。

二、揭题导入,读题猜内容

1.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板书课题:1、山中访友

2.同学们,假如你没读过《山中访友》这篇课文,请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猜一猜李汉荣先生到山中去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会是怎样的?

(学生可能回答:作者可能去访问一位德高望重,曾经与自己同呼吸共患难的山中隐士;我想作者可能去访问一位功成身退,隐居山林的朋友,他们约好了对酒吟诗;作者访问的朋友是一位丹青妙手,他经常在山中实地写生;访一位多年不见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艺;访一位隐居山中的诗人煮茶论诗;访一位得道的僧人禅悟人生;访山中的动物要保护动物等。)

3.可李汉荣先生到底去山中拜访了怎样的朋友?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看看他山中访友的经历。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作者去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2.简单反馈交流:作者拜访了古桥、树林、山泉、小溪、蚂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老柏树等。概括地说,这山林中的一切都是作者的朋友。

3.可是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小结:课文就是写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拜访古桥,朗读体验

1.李汉荣先生是那么地热爱大自然,让我们也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他走进山中,去会晤他山中的第一个老朋友。

2.认真读课文第3自然段,想想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这些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写在句子的旁边。

3.学生反馈交流:作者把老桥比作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理解“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从哪儿体会到古桥的“德高望重”?

◆看课文插图,想象并说说这座古桥的模样。

◆再读句子,想象:这座古桥在几百年的历程之中,他驮过了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了哪些事?

◆谈谈你对“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这句话的理解。

4.小结:这就是作者要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古桥当做人来写,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读者。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5.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师生共读。

五、课堂小结

六、抄写词语,自主背诵

1.抄写本课的新词。

2.有能力的同学将第3自然段熟读至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跟随作者继续拜访山中的朋友,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学习作者比喻、拟人、想象等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回顾“朋友”,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去访问了他的第一个老朋友,那座古老的石桥。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2.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入深山去探望我们那些特殊的朋友!

二、继续拜访“朋友”,体验情感

1.快速浏览课文第4—7自然段,回顾说说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

2.认真再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3.交流感受,随机品评赏读。有侧重地品析下列语句: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

读句子,说说当时作者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有感情地朗读。

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默读,想象作者描写的情景。

同桌互读,交流对这段话的体会。

指名汇报对这段话的理解。

带着自己的体会多读几遍。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指哪些朋友呢?请熟读第五自然段。

“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用具体的朋友替换掉“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说?

★★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

多种形式朗读,如同桌对读,师生轮读等:让学生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欢快、瀑布的雄浑、悬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洁白和宁静、云雀的欣喜和欢乐。

读着这些朋友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与作者应和,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作者与这些山里朋友深厚的感情,也体会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作者在山中还拜访了哪些朋友?请仿照上面的句式说话。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我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

细读,思考:作者看到落花与落叶联想到了什么?

引导讨论:作者从落花、落叶、石头中体会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

★★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伞。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默读,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

雨大吗?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下雨时的情景。

如何理解“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4.小结:跟随作者去拜访他山里的朋友,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之间那份深厚的感情。

三、学习首尾,体会写法

1.课文3——7自然段写了作者去山里拜访老朋友的整个过程,那课文开头和结尾写什么?

2.简单交流:开头主要写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出门访友;结尾写带回路月色回家去。

3.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清晨进山,到“带回一路月色”,从这儿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那份亲密无间。

4.体会写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

四、总结课文,课外延伸,强化体验

1.跟随作者一起去山里拜访老朋友,我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这真是“山中万物皆挚友,和谐相处情意浓”!

2.这种类体验,你们也有过吗?和同学交流交流。

3.当你怀着一个好心情看这个世界时,你会发现世界原来如此妙不可言,大自然原来如此神奇,令人陶醉,不禁想做大自然的一员,去亲身感受大自然脉搏的跳动,用大自然的语言去跟游人进行一次心灵的交谈。李汉荣先生把自然景物当作自己的朋友,感觉那么美好,那么亲切。孔子曰:“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我说:“有朋自山中来,不亦乐乎?有朋自大自然中来,不亦乐乎?”同学们,让我们敞开心扉,走进大自然,去拥抱大自然,广交大自然中的朋友吧!

五、作业:背诵积累,提升感悟

1.背诵3——5自然段课文,也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

2、摘抄并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

★★相关资料链接:

怎么区别联想和想象?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它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会产生联想。一提到“秋风”,往往立刻会想到“落叶”,为什么会想到“落叶”呢?因为“秋风”和“落叶”不但在时空上往往相伴出现,而且它们之间还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这就是“相关联想”和“因果联想”。我们好把小朋友比作“花朵”,因为花朵的鲜艳、惹人喜爱,和小朋友有相似之处,这就是“相似联想”。当我们提到被父母遗弃的孤儿时,会自然想到我们在父母身边的幸福,这就是“对比联想”。我们看到一位慈祥的女教师时,往往会想到妈妈,因为她们在某些方面相近,对我们都是一样的关怀、体贴,这就又是“相近联想”了。由此可见,“相关”“因果”“相似”“对比”“相近”,就是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联想的桥梁”。

有的作文,比如状物抒情的作文,有的作文中的一些细节,比如升国旗时想到一些事情,就必须使用联想的方法。

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比如,当你看完一本科幻小说,被其中惊险迷离的情节所吸引,仿佛自己也乘坐宇宙飞船来到茫茫宇宙中和外星人交谈。再比如,当你听到一首优美的乐曲,你会想到美丽的草原、蓝蓝的天空。这时你头脑中的形象,就是你想象的结果。

有的作文,比如像金钊所写的这样的扩写作文、童话故事、看图作文,就必须使用想象的方法。

联想,比较实在;想象,比较虚幻。联想,想到就可以;想象,就比较具体。

联想和想象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但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共同使用的。在《天上的街市》这首诗里,作者是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上的明灯,又由街上的明灯想象到天上必定有美丽繁华的街市和街市上闲游的平民、农民,于是又联想到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想象到他们提着灯笼、骑着牛涉过天河,在街上自由地行走,从而创造出一幅真切清新的画面和一个美丽动人、寓意深邃的形象来。再比如,写《绿叶》这样的作文,你首先要由绿叶联想到另一个事物,比如甘当配角、扶助“红花”的优秀品质,接下去要详细地写,就要展开想象了。

《山中访友》篇7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②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

③展开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④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感知内容,理清思路,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课前准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学习本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内容

抓重点词语,感知内容,理清思路,诵读感悟。

○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

①导入新课

阅读标题,揣测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板书课题:山中访友

如果你没读过课文,请展开想像,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会是怎样的?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圆其说,即可。)

学生可能会说:

访一位多年不见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艺;

访一位隐居山中的诗人——煮茶论诗;

访一位得道的僧人——禅悟人生;

访山中的动物——要保护动物等……

教师:可作者是怎样说的呢?

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像,跟随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②学生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

幽径、逝川、青翠、唱和、湛蓝、赞助、玄奥、清澈、禅心、凝神、犬吠、德高望重、波光明灭、返老还童、津津乐道、栀子花

③感悟内容

点名让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a、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b.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讨论明确:

读到第3自然段,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研读与赏析

作者与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关系是那么密切,他在山中拜访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朋友?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①精细地朗读课文,细细品味,自主探究,讨论明确:

古桥——德高望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树林——知己——我变成了树

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浑浊

小溪——妹妹—一唱和小诗

白云——大嫂——天空的护士,使天空返老还童

瀑布—一—大哥一一天生金嗓子,无回报地从古唱到今

悬崖—一爷爷一一给人清净、无杂念的心境

云雀——弟弟——纯洁少年,从不说是非

石头——敲击——时间的回声

落叶——纹理——命运的手相

小花——采一朵插头上——悄悄做一会儿女性(寻找一份荚)

阵雨——侠客吼叫,醉酒的诗人朗诵——感动又吓人

老柏树——慈祥——恩泽、遮雨

蚂蚁———小弟弟——患难兄弟

归鹤——伴我披月回家女

作者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②合作探究: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进山看了一路的美景,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成“山中访友”?

[讨论明确]

作者访问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像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构思新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走进画面中,走进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感到更加亲切,似乎我们也随着作者把自己想像为一棵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

③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去体会那“童话般的世界”。

体验与反思

①质疑交流

我们随着作者“带着一路月色”“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可以向同学质疑,也可以向老师质疑,形成讨论交流的过程。

[教师小结]

当你带着好奇和轻松愉快的心情读完这篇散文之后,在你被那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带进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话般的意境陶醉外,你还会从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那种深切的热爱。并且,你还会感悟到作者对人生那种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远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②拓展延伸作业

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实际上景物已经成为游人的朋友了,请你以景物为角色,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下节课交流。

《山中访友》篇8

青岛马仙芝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②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

③展开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④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感知内容,理清思路,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课前准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学习本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内容

抓重点词语,感知内容,理清思路,诵读感悟。

○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

①导入新课

阅读标题,揣测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板书课题:

如果你没读过课文,请展开想像,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会是怎样的?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圆其说,即可。)

学生可能会说:

访一位多年不见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艺;

访一位隐居山中的诗人——煮茶论诗;

访一位得道的僧人——禅悟人生;

访山中的动物——要保护动物等……

教师:可作者是怎样说的呢?

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像,跟随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②学生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

幽径、逝川、青翠、唱和、湛蓝、赞助、玄奥、清澈、禅心、凝神、犬吠、德高望重、波光明灭、返老还童、津津乐道、栀子花

③感悟内容

点名让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a、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b.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讨论明确:

读到第3自然段,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研读与赏析

作者与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关系是那么密切,他在山中拜访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朋友?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①精细地朗读课文,细细品味,自主探究,讨论明确:

古桥——德高望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树林——知己——我变成了树

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浑浊

小溪——妹妹—一唱和小诗

白云——大嫂——天空的护士,使天空返老还童

瀑布—一—大哥一一天生金嗓子,无回报地从古唱到今

悬崖—一爷爷一一给人清净、无杂念的心境

云雀——弟弟——纯洁少年,从不说是非

石头——敲击——时间的回声

落叶——纹理——命运的手相

小花——采一朵插头上——悄悄做一会儿女性(寻找一份荚)

阵雨——侠客吼叫,醉酒的诗人朗诵——感动又吓人

老柏树——慈祥——恩泽、遮雨

蚂蚁———小弟弟——患难兄弟

归鹤——伴我披月回家女

作者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②合作探究: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进山看了一路的美景,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成?

[讨论明确]

作者访问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像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构思新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走进画面中,走进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感到更加亲切,似乎我们也随着作者把自己想像为一棵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

③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去体会那“童话般的世界”。

体验与反思

①质疑交流

我们随着作者“带着一路月色”“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可以向同学质疑,也可以向老师质疑,形成讨论交流的过程。

[教师小结]

当你带着好奇和轻松愉快的心情读完这篇散文之后,在你被那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带进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话般的意境陶醉外,你还会从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那种深切的热爱。并且,你还会感悟到作者对人生那种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远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②拓展延伸作业

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实际上景物已经成为游人的朋友了,请你以景物为角色,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下节课交流。

人教网

《山中访友》篇9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3.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4.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后交流,了解大意。读通课文,学习字词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谁能把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段读给大家听?师随机纠正,重点点拨。拜访古桥,朗读体验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第3自然段。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在书上画出有关句子。再读读画线的话,体会体会,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对古桥诉说的?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交流感受。结合理解“德高望重”,体会老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大家服务的品质。体会写法。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读者。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听写词语,复习引入  听写词语。    清爽德高望重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津津乐道精致蕴含奥秘别有深意侠客  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山林去访友。读文感悟,体验情感  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用横线划出,访问了哪些朋友?  再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交流感受,随机教学。  ①第4自然段:重点点拨对树的有关句子的体验。  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人树相融的感受。 感受幻境,体会写法。 ②第5自然段:通过朗读,感受与山中朋友的亲热。 朗读,读得亲切、热情,像是在对老朋友打招呼。 体会写法:排比的句式、拟人的手法。 ③第6自然段:难点是体验作者是在用心地感受。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让我们感觉到生命的轮回、世事的变迁。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只有像作者那样用心地去感受,才能感受得到。 ④第7自然段: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给作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真是变幻莫测,令人陶醉。学习首尾,体会写法  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作者清晨进山,到“带回一路月色”,从这儿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那份亲密无间。  体会写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课外延伸,强化体验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这种类体验,你们也有过吗?和同学交流交流。背诵积累,提升感悟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

《山中访友》篇10

xiaosun

学习要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所访之“友”及其特点。

2、学习本文写景的技巧,感受其中蕴涵的情感。

3、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

学习重点: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心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每课一测:

朗润倔强酝酿澄清水藻嬉戏慈善狭窄响晴

《济南的冬天》作者--舒庆春

二、导入新课

阅读标题,揣测文章内容,猜测作者创作内容。

教师总结:

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着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三、研读与赏析

1、朗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几个字词的理解: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逝川:川,河流。

津津乐道: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恩泽:君王给予臣民的恩惠。

2、朗读并思考问题。

A作者在山中拜访了那些“朋友”?

古桥、大树、山泉、瀑布、溪流、白云、悬崖、老柏树云雀、小花、

石头、雷阵雨、蚂蚁、归鸟。

B这些“朋友”各有怎样的特点?

C作者是如何称呼这些“朋友”的?

古桥——老朋友树——知己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悬崖——爷爷云雀——弟弟蚂蚁——小弟弟

D表达了作者怎样情感————热爱大自然。

E这篇文章景美,情美,语言美,带着好心情,再次朗读课文,更深入细致的体会作者的心情,真正走进作者的心灵,并且静心默读,一边读一边想象文中动人的画面,再给画面配上色彩和声音,让画面在脑中动起来。

3、美读课文,选择最喜欢的一处景画成一幅图,并且仿照第五段的句式“你好!---------”为你的图写一段话。

A你好!云雾姐姐:你让我忘记了许多愁苦,得到了许多欢乐,在走进你的同时,我有了腾云驾雾的感觉,让我尝试了飞翔。

B你好!落叶,你曾为脱离母体而哭泣,曾为散落空中而忧愁;但当你感受到大地的气息,你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你不再哭泣,不再忧愁,而是无私的将生命的最后一刻献给了大地,一如生时的超脱和平静。谢谢你,落叶!

C你好!石桥啊,你没有卢沟桥的壮观,也没有长江大桥的雄伟,但你在我心中却十分高大。你每天都躬着身躯,让人们踏着你的脊背,你默默无闻,让我们看到你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D你好!雪妹妹:你那么干净洁白,你是美丽的化身,你从天空富有诗意的落下来,跳着优美的舞蹈,我喜欢你!

E你好!柏树,你用臂膀组成了绿荫,为我们遮挡强烈的阳光,用树叶做成了一张张邀请卡,邀请四海的亲朋好友,我带着敬佩祝福你四季常青。

四、合作探究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进山看了一路美丽的风景,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成“山中访友”,而不是“林中观景”?

A作者将大自然人性化了,“友”是文眼,文章的切入点,情感的生发点,作者把大自然当成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和家人,达到了人与物的交融、统一,作者是用心和大自然交流,而“观景”是看景物,不亲切。

B“访友”,引起读者的联想,使文章象童话般神奇,更加形象生动,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

C也可以使读者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仿佛这些自然界中的朋友也是我们大家的,被作者的情绪所感染,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小结:

作者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员。哲人们在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曾作过最高意义上的概括:“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这种哲理性的话也不难理解,人之所至,无不打上人的印记;人的发展理应符合人的自然本性。从自然景物幻化成亲朋好友来看,我们看到了自然的人化;从作者身心彻底放松,对自然景物的亲近与赏识,我们看到了人的自然化。人的自然化就是与自然同化,即通过回归的方式进入同化的境地。

我们也不妨一试,“不骑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哼几段小曲,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这才是真正的回归,才是真正的与自然同化。人生有一次这样的回归与同化,足以永铭心间。

五、体会语言特色:

请同学们说一说,课文中哪位朋友你最喜欢。

A我喜欢大树,大树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露珠和我交换眼神,我变成了一颗树,脚长出根须,头发长成树冠,手变成树枝,思想变成树汁。很神奇,读到这里我好象也变成了一颗树。

B我喜欢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是一去不返的逝川,惟有老桥坚持着这样的画面,有动有静,非常美。

C我喜欢白云。她非常纯洁,让憔悴的天空返老还童,露出湛蓝的笑容,就象白衣战士,给病人减轻痛苦,使病人露出笑容。

D我喜欢云雀,他固守着“不说是非”的纯洁,没有受半点污染,不像社会上的腐败分子,大贪污犯。

E我喜欢瀑布,他一直在唱,而且,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天生的金嗓子,完全凭自己的实力!所以说他是真正的男人。

F我喜欢老桥,他默默奉献,持之以恒,有着坚韧的灵魂,还有老柏树的慈祥,就象我们的爸爸妈妈关爱我们,使我们有依靠感。

六、拓展练习

1、假如你是某一景物,面对来来往往不同身份、不同特点的游人,面对游人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神态,以及他们在你身边的不同表现,你想跟友人说说心里话吗?

注意环保话题——要热爱大自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七、作业:比较阅读

比较本文与《春》《济南的冬天》两篇文章在写法、表达情感上的异同。

八、小结: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让我们大家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看看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你就会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童话般的世界”。

九、教后记

A抓住景物特征,观察细致

B总-分-总;衬托再分层描写;并列

C语言:都运用修辞,生动形象。

D人称:三、一、全有

E结构上首尾呼应。

作者邮箱:

《山中访友》篇11

李汉荣

只要你“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像,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那“山中的众朋友”就会一个个向你走来,与你互诉心声。这种童话般的世界,正是本文作者所经历并用动情的话语向你描绘的。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看看那充满诗意的画面。

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早晨,好清爽!心里的感觉好清爽!

不骑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哼几段小曲,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你累吗?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彼岸,你把滚滚流水送向远方,你躬着腰,俯身吻着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是一去不返的逝川,惟有你坚持着,你那从不改变的姿态,让我看到了一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有许多鸟唤我的名字,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以树的眼睛看周围的树,我发现每一株树都在看我。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

你好,山泉姐姐!你捧一面明镜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浑浊吗?你好,溪流妹妹!你吟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白云大嫂!月亮的好女儿,天空的好护士,你洁白的身影,让憔悴的天空返老还童,露出湛蓝的笑容。你好,瀑布大哥!雄浑的男高音,纯粹的歌唱家,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天生的金嗓子,从古唱到今。你好呀,悬崖爷爷!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漾着清澈的禅心,抬头望你,我就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你也是一位无言的禅者,云雾携来一卷卷天书,可是出自你的手笔?喂,云雀弟弟,叽叽喳喳说些什么?我知道你们是些纯洁少年,从来不说是非,你们津津乐道的,都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我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那都是命运神秘的手相,在它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采一朵小花,插上我的头发,此刻就我一人,花不会笑我,鸟不会羞我,在无人的山谷,我头戴鲜花,眼含柔情,悄悄地做了一会儿女性。

忽然下起雷阵雨,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诵,又感动人又有些吓人。赶快跑到一棵老柏树下,慈祥的老柏树立即撑起了大伞。满世界都是雨,惟我站立的地方没有雨,却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俯身凝神,才发现许多蚂蚁也在树下避雨,用手捧起几只蚂蚁,好不动情,蚂蚁,我的小弟弟,茫茫天地间,我们有缘分,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雨停了。幽谷里传出几声犬吠,云岭上掠过一群归鸟。我也该回家了。于是,我轻轻地招手,告别了山里的众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顺便还带回一路月色……

研讨与练习

一朗读课文,想像课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2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

二假设你是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写法自由,字数不限。

读一读,写一写

幽径逝川青翠唱和湛蓝赞助玄奥清澈禅心

凝神犬吠德高望重波光明灭返老还童津津乐道

《山中访友》篇12

《山中访友》出自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之手,是他发表于1995年第三期《散文》杂志的一篇杰作。

原文欣赏

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早晨,好清爽!心里的感觉好清爽!

不骑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那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山中的一切,那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的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你叽叽喳喳的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起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

突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伞,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雨停了,幽谷里传出几声犬吠,云岭上掠过一群归鸟,我该回家了,我轻轻的挥手,告别山里的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顺便还带回一路月色。

作者简介

  李汉荣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政协委员,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散文佳作入选全国中学语文课本。多年来写作诗歌约3000首,散文随笔1000多篇,中短篇小说30余篇,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诗刊》、《小说月报》、《青春》、《散文》、《散文百家》、《星星》等,及中国台湾的《创世纪》、《葡萄园》、《诗世界》、《联合报》副刊等海内外100多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随笔、杂文、小说约2000多篇。先后获市、省、全国各类奖项30余次。诗歌被《诗选刊》多次转载,收入中国作协编选的年度选本《中国最佳诗歌选》等选本,并入选北京大学编辑出版的《百年中国文学经典》、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百年中国诗选》、中国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名篇佳作选》及中国台湾尔雅出版社出版的百年选本《新诗三百首》等权威选本;短篇小说曾被天津《小说月报》、河南的《小小说选刊》和长春《短篇小说选刊》转载;散文曾被《新华文摘》、《散文选刊》、《资料卡片》、《中学生课处阅读》、《中学生写作》、《中学语言教学辅导》等刊物转载数十篇,并连续入选中国作协创研部编选,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1997年中国散文精选》,《1998年中国散文精选》以及《散文选刊》编选、漓江出版社出版的《1999年中国最佳散文选》、《2000年中国最佳散文选》、《2001年精短散文100篇》等全国性年度选本。先后出版诗集《驶向星空》、三卷本文集《李汉荣诗文选》。文集出版后,引起广泛的好评和反响,《人民日报》、《文艺报》、《天津日报》、天津《散文》月刊、《绿风》诗刊、《陕西日报》、《西安日报》、北京《中国经济时报》、《民声报》等报刊刊载了有关该文集的评论文章。英特网“搜狐”、“新浪”、“中华文艺”、“作家在线”等众多大型文艺网站均选载作品和相关评论。

发表于1995年第6期《散文》月刊上的散文《山中访友》,入选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审定通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课本,发表于2002年第1期《散文》月刊上的散文《黑夜里的文字》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商务印务馆联合编辑出版的《中学生课外导读》。他的作品语句通顺流畅,无不散发出金子般的光芒。

文章简介

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叙述方式上,本文独具匠心。一读题目,触发思绪的便是作者到山中去拜访一位老朋友了。但读到文章的第3自然段时,读者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悬崖……是一些自然界的朋友。通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进入到画面中,进入到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倍感亲切。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还恰当地变换叙述人称,对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时用第三人称叙述,有时感情强烈了又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

本文想象丰富、新奇,有浪漫色彩。如,“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作者把自己想象为一棵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又如,“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想象中,悬崖似乎成了一位智者。由此可见,想象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同时,作者还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而且,也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读着这篇散文,绝不会有呆板、陈腐的感觉,你会强烈地感受到那种诗一样的韵律和情怀,你会时时为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所打动,时时为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所感染。真的,如果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想想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你就会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美好境界。

本文作为本组“感受自然”的第一篇课文,目的一是通过感受作者描绘的境界,体会他一路上的好心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二是学习作者通过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情感的方法,并积累语言。

本课的重点是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课文研讨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叙述方式上,本文独具匠心。题目《山中访友》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作者要到山中去寻访一位朋友,但读到文章的第3段时,读者便会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是一些自然界的朋友。通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进到画面中,进到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更加感到亲切。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还恰当地变换叙述人称,对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时用第三人称叙述,有时感情强烈了又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

本文想像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有浪漫色彩。如:“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作者把自己想像为一株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又如:“你好呀,悬崖爷爷!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漾着清澈的禅心,抬头望你,我就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你也是一位无言的禅者,云雾携来一卷卷天书,可是出自你的手笔?”想像中,悬崖似乎成了一位智者。由此可见,想像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也使文笔生动活泼,如溪水畅流,不时激起美丽的浪花。读这篇文章,绝不会有呆板、陈腐的感觉,你会时时为作者的童心所打动,时时为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所感染。真的,如果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看看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你就会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童话般的世界”。

练习说明

一朗读课文,想像课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作者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是老桥。

2.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

设题意图是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展开想像,进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第1问主要是让学生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点,理清思路。第2问主要是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写作技巧。关于第1问,要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来回答。作者在山中拜访的“朋友”是自然界的各种景物,如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落叶、小花、阵雨、蚂蚁、归鸟等。关于第2问的回答,参见“课文研讨”的有关内容。

二假设你是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写法自由,字数不限。

这是一道写作训练题。设题角度新颖,不是以游人的视角写景物,而是从景物的角度,让它与游人互诉心声,实际上景物与游人已经成为“朋友”。写作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假设你是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的提示。

词句解析

①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撞了个满怀”,形象地写出了沐浴在令人心旷神怡的和风中的那种感觉。因为风中含着“露水”,所以特别滋润心脾;也因为风中含着栀子花的气息,所以在滋润中还带着一丝甜蜜。这“走出门”后给作者的第一感受,就不同寻常,说明了“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同时,也间接地点明山中访友是在初夏的一个早晨。

②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③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鸟儿不是在啁啾,而是在“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也不是在晨光中闪亮,而是在“与我交换眼神”。一声“呼唤”,一个“眼神”,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④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从这些联想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己”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⑤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

这一组句子是写“我”跟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内容一致,结构相似,是一组排比句,同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采用第二人称,读来倍感亲切、热情。

⑥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这句中,“它们”指的是落花和落叶,“仪式”指的是落花、落叶从枝上掉下并融入泥土的过程。时间虽然短暂,却有深意。因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大自然就这样在循环中生生不息,于是便引出了“捧起一块石头……”这一层,因为石头就是由火山爆发的岩浆凝结而成,在普通的石头身上也有着大自然轮回变化、生生不息的足印,所以从石头的轻轻敲击中可以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作者感受到了时间的变迁,生命的轮回。可见,作者是用心在感受。

幽径:隐蔽、僻静的小路。

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波光明灭: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唱和: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

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

吟咏:“咏”的基本意思是指有节奏地诵读诗文。“吟”往往跟“咏”连在一起,含义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古人有一说,动声叫吟,长言叫咏。

教学意见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建议

1.课题《山中访友》既是全文立意之本,又是以联想和想象构筑情境这一独特、鲜明的表现手法之凝聚,是这篇作品中不可忽视的文眼。揭题后,可让学生猜测作者去山中访友的对象,以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2.教学时,可以以《山中访友》这个题目展开,结合课后的思考练习题,链接起导读本文的线索:

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明白作者拜访的“朋友”原来是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概括地说,这山林中的一切都是作者的朋友。

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让学生细致深入地读文,找出描写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感情的有关语句,读读体会,再组织交流。

老桥──“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树──“是我的知己”,“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山泉──“要我重新梳妆”;溪流──邀我“唱和”;瀑布──“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悬崖──“挺拔的身躯”,“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白云──“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云雀──谈“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成了我们的朋友。作者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体验?教师要激发学生回忆类似的体验,并鼓励他们在同学之间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再一次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3.这篇文章的语言丰富生动,作者对山中景物的观察细致入微,体验十分深刻,许多描述能以极富变化的句式来表现,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好材料。课后练习3也正体现了这样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生动地表达自己对山中“朋友”感情的方法。

4.本文有着诗一样的韵律和情怀,飞扬着作者丰富的想象,从文字背后透射出诗人一般鲜活的气质和性情。因此,教学本文要重在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像第5自然段,作者采用第二人称,跟山中的“朋友”打招呼。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模拟当时情境,跟山中的“朋友”打打招呼。同时,文章所特有的那种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韵律、诗一样的情怀,都可以在学生的朗读中体现。

没有学生反复地诵读课文,很难领悟作者描写的意境、表达的感情。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背诵。

5.生字、新词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教师在检查时注意下列这些字的字音、字形:“唱和”中的“和”读作“hè”,“蕴”的下面不是“温”。

教学案例

拜访古桥朗读体验

师: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师: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

生:作者非常敬重他,说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师:有道理。谁知道“德高望重”的意思?

生:“德高望重”就是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师:那你们是从哪儿体会到他的“德高望重”?

生:他把很多人马渡过对岸,给大家带来方便。

生:从“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可以看出他的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生:我还有补充,他在这涧水上已经站了几百年了,说明他为大家服务的时间很长很长,从这儿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他的“德高望重”。

师:说得好。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对他说──(引读:啊,老桥,你如……)

师: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人树相融感受情境

师:作者不仅把林中的一切当做自己的朋友,当他进入树林,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他把自己也想象成了一棵树,生根长枝。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的句子,体会当时作者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师:谁先来交流。

生:他把树看做自己的朋友,树也把他当做朋友,在望着他。他们真的像是难得的知己。

生:我有补充。“知己”是彼此相互了解而情意深切的人,一般是在说人。而现在作者说每一棵树都是他的“知己”,表明他和树之间的这种深情。

师:你真聪明,你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来体会。

生:我也有补充。作者靠在一棵树上,靠着靠着,他自己也仿佛是一棵树了,他把自己和树融为一体了。我从这儿也体会到他们之间非同一般的情谊。

师:说得好。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了一体。这是多么美妙的一种情境啊!从这种想象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种“知己”情谊。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再来读一读。

以上就是关于文章山中访友课文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工作顺利。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