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教案

时间:2023-05-19 15:23:27 作者:教学文档 字数:24756字

范文小一网整理石钟山记教案,旨在帮助更多人解决教学困扰,文章仅供参考,具体需要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有所帮助,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相关文章石钟山记教案吧。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2.重点掌握“鼓”、“是”、“遗”、“得”等实词的用法。总结“而”的用法和否定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的规则。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1、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句式

2、苏轼散文特点及其治学精神

教学课型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少时博通经史,20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等,政治上反复升沉,饱经忧患,曾因反对新法而遭贬谪,后又因反对旧党尽废新法而贬至琼州。苏轼是全才作家,散文和诗词都“雄视百代”;其散文平顺晓畅;诗歌自由豪放,明快自然;词波澜壮阔,豪放天成。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易传》《书传》《论语说》等。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此时是其政治上失意之时,此前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由湖州刺史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二、关于“石钟山”

关于石钟山的资料: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口,属江西湖口县。石灰岩质。关于它命名的原因历来有三种意见,风水声如钟,认为山下缝隙洞穴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的声音。北魏郦道元与北宋苏东坡就是持此说。石声如钟,由于此山是石灰岩质,内中石钟乳、石柱、石笋等,用槌敲打,也会发音。唐代李渤持此说。山形如钟。《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清代的俞樾就持此说,他在《春在堂笔记》中记着: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洞中宽敞,左右旁道可容千人。……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三、课文听读、美读正音

1.噌吰如钟鼓不绝:鼓,《说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词义项即所敲之鼓外,还有动词的义项即以手击鼓之意,引申为“敲击”。而“噌吰”课本中的解释是形容钟声宏亮,所以“如钟鼓不绝”中的鼓应为动词,译为像敲击钟的声音响个不停。

2.钟磬:

3.臆断:仅凭主观推测来断定。

4.夜泊绝壁下:

5.穴罅:wuéxià

6.有大石当中流: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

7.殆与余同:

8.汝识之乎:

9.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长子,苏迈要到饶州的德兴县去任县尉。

四、探究主旨,深入理解文意

说明:

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因此而发,言论也因此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后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可以一目了然。据此,这五项内容拟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后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个统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

1.主旨的分析。

提问:先将最后一段读一遍,从中找出两句话来说明作者的意图。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

提问: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反对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担倡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五、课文整体把握

结构小结:

现在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依据这个主旨给全文作出恰当的布局的。

第1段大意:

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作者疑而后察。作者对郦说用“人常疑之”,对李说则用“余尤疑之”,这是为下文写“察”作铺垫的。

第2段大意:

通过实地考察证明李说纯系臆则,而郦说是正确的。

对李说——“笑而不信”;对郦说——“古之人不余欺也”。作者发现声源有两处,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发声。

第3段大意:

到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结论,即由这里所说的事实导出。

第2课时

教学重点:课文字词句分析

诵读第1段。

1.学生齐读一遍。

2.教师领诵一遍,并作简释、简评。

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此句秘下名合为第一层,为下文质疑张本。按:湖口县有石钟山二座:上钟山在城西,下钟山在城东。下钟山即苏轼作记处。作者引《水经》而不释,笔法何等简洁。

②“郦元以为……声如洪钟”——这是转述郦元的话,“水中相搏”一语耐人寻味.,下文写作者的发现,可谓道貌岸然尽“相搏”之状,但世人不亲临其境,便无法想象。由此导出第二层。

③“是说也……而况石乎”——这是第二层。“也”字作一顿,以示将有所论。“人常疑”,作者政治性疑,恨无证耳。“以钟磬置水中”是“常人”的类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闻目见”过之。④“到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于潭上”——叙事何等简洁。由此句至段未为第三层。

⑤“扣而聆之……余韵徐歇”——作者如此描写,颇有讥李之意。李文《辨石钟山记》今已不可见估计是作者转述,有意作夸张描写。

⑥“自以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话写尽俗人情态。为下文“笑陋”张本。

⑦“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余尤疑”三字为一篇之一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

⑧“石之铿然有声者——何哉”——驳得有力。

诵读第2段。

1.学生齐读这一段。

2.教师范读,加简释及评语。

①段首至“因得观所谓石钟山”——叙述考察机会到来的缘由,仅14字,何等简洁。

②“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固智。李文误人之深,于此可见。“固”,这里应训“当然”、“本来”,引申为“自然”之意。作者不写亲访寺僧问山名来由,而直书小童择石而叩之,又省却不少笔墨。

③“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此数句写景。问学生:有哪些细节?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要求学生将作者的描写语划出来。

④“余方心动欲还……如钟鼓不绝”——妙在“欲还”而未还。“大声”突如其来,伏下文“恐”字。“如钟鼓”,点出山名来由,照应开头“声如洪钟”。

⑤“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郦元所云,又继之以喜,喜而后“察”。前此所有之“疑”顿失。

⑥“徐而察之……而为此也”——具体道出“水石相博”之状。为“叹郦元之简”伏笔,下句亦然。

①“舟回至两山间……如乐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状。问学生:“噌吰”与“窽坎镗鞳”有别乎?

③“因笑谓迈曰……不余欺也”——作者将长子迈写入文中,其意在此——迈是他的宏论的第一位听众。以此结束考察过程,恰到好处。“古之人”,指郦元。

3.学生讨论层次划分,然后分层练习背诵。

说明:这一段是诵读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记诵,除了划出大的层次而外,还可以板书行文顺序。待学生能基本上背出这一段后,拭去板书,再做检查。板书形式如下:

第一层发现声源之前

访石钟山缘由→小重扣石→绝壁下所见所闻:大石、栖鹘、鹳鹤。

第二层发现声源

石穴罅中的“噌吰”之声→大石中的“窽坎镗鞳”之声→语迈作结。

相关字词:

舟:名作状,

适:去

因:因此

元封:年号,六月丁丑,阴历六月初九日古人用干支纪日

固:通“姑”,姑且

莫:“暮”的本字

独:副,仅搏:击

且……且……:也……也……

有大石当中流: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

察:细看

浅深:同义复词,偏在深

涵澹:形容水波荡漾

澎湃:形容波浪冲刷

与风水相吞吐:相,指示性副词,代风水。

汝识之乎:

因笑谓:因,副,于是

古之人不余欺也:就是古之人不欺余,在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条件:一是否定句或疑问句,二是代词作宾语。

)诵读第3段。

1.学生练习诵读2~4遍。

2.教师提问。

①“事不目见耳闻……可乎”照应上文哪一句?是什么辞格?

②“殆与余同”的“殆”能换成“盖”字吗?跟“言之不详”相照应的上下文是哪些词句?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怎样的情绪?

补充问:有人说这句话中的“夜”字可删,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④“而陋者……得其实”——再次讥评李渤。上文评李渤只说事实,至此才出现一“陋”字,贬斥之意昭然若揭,何等笔力。

⑤“余是以记之……李渤之陋也”——卒章显志。

相关字词:

臆断:仅凭主观推测来断定。

事不目见:事,名词状语

殆与余同:殆,副词,差不多

终不肯:副,始终

此世所以不传也:所以,……的原因

陋者:不会思考的人

乃:竟

实:真实的原因

是以:因此

比较、辨析。

1.将本文跟《游褒禅山记》作比较。

说明:先检查练习第二题的完成情况,然后做具体分析,不是简单地列出异同之点,而是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用列表的形式来进行比较。下面是供参考的表的模式:

课文

项目《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

内容记游。

从游未尽兴生发感受,谈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形式是记游,实际是记考察所得。用事实破千古疑案,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

结构先记游,后议论。议论——记游——议论。

写法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重在“立”。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有“破”有“立”。

五、总结:

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敢于质疑,并且去小心地求证,还要尊重事实。大家能不能举出一些科学家大胆质疑的例子?哥白尼勇敢地提出“日心说”。还有布鲁诺捍卫哥白尼的学说。伽利略提出空气阻力学说。毛泽东不迷信陈独秀,在革命关键时刻坚持真理。邓小平反对“两个凡是”,提出改革开放。无论是科学家还是革命家,他们这种敢于质疑的思想都是一种科学思想,以为科学家提出一个观点远远要比证明一个观点更难,所以,质疑是一种很可贵的科学精神,我们在学习中要培养这种精神。

六、教后感

作者邮箱:

[1]

石钟山记|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理解:①作者不轻信旧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②郦说、李说和苏说的联系与区别。

积累:①掌握“鼓”、“殆”、“莫”、“发”、“何”多义词的意义;

②了解虚词“而”的常见用法;

③了解宾语前置句的结构特点。

鉴赏:分析本文与《游褒禅山记》的异同点。

运用:培养诵读习惯。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1、交待学习任务

①熟悉课文;②理清结构,初步理解内容。

2、朗读课文

3、翻译课文

4、理清结构

┏郦说人常疑之

考察缘起,怀疑前人解释┃疑

┗李说余尤疑之↓

┏游━寺僧扣石━笑而不信笑

┃┏大石侧立┓噌┓↓

考察经过,查实命名原因┃夜察┃┃坎┃如乐作焉

┃┗栖鹘颧鹤┛镗┛↓

┗释疑笑

┏郦元简叹

考察感想,不可臆断有无┃↓

↓┗李渤陋笑

注重调查

5、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1、诵读、翻译课文

2、落实文言知识

词类活用实词虚词

不能鸣也莫,“暮”焉

以钟名得观而

舟行所以

特殊句式

得双石于潭上

石之铿然有声者

不余欺也

者……也……

是以

3、作者认为,世人不明白石钟山命名由来的原因有哪些?

①言之不详,人常疑之;②不肯夜泊,故莫能知;③虽知而莫能言;④斧斤考击,以讹传讹。

4、完成习题。

5、比较两文

体裁内容结构表达方式

同:借游记,即事照应叙议

谈感想明理连贯结合

异:重感,立论叹、感叙议交错叙议并重

重辨,驳论释、感议-叙-议描写抒情

乘兴而来,有叹而归,感想有二

有疑而来,疑释而归,见解归一

石钟山记|教案篇3

杨军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其人

2、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3、翻译全文。

4、学习作者不轻信前人学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时间、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教学重点:

1、了解与苏轼相关的文学常识。

2、读准句读。

3、翻译全文

教学难点:

1、读出语气

2、翻译全文

课时安排:3

教学方法:自学、诵读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了解苏轼其人2、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读一篇苏轼的游记散文——《石钟山记》。

二、明确目标:

1、了解苏轼其人

2、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三、了解作家和写作背景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文豪级的作家,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苏轼其人。

1、苏轼简介:

①基本资料: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有《苏东坡集》和《东坡乐府》传世。

②文学成就:散文——“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又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诗歌——开宋代诗歌新风,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豪放词派创始人,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北宋“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一。

2、写作背景:

本文是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移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送他的长子苏迈赴任经过九江湖口,游览石钟山后写的一篇游记。

四、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1、提出要求:

⑴借助书下注释及工具书,了解课文大意。遇到疑问可同座交流、讨论。

⑵轻声朗读课文,注意句内停顿。

2、齐声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及时正音、指导句内停顿。

下列句中的停顿必须注意:

⑴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⑵然/是说也

⑶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⑷舟回/至两山间

五、再读课文

1、提出要求:

⑴结合“课文思路剖析”②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⑵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句内停顿,争取读出语气。

2、齐声朗读课文。检查再读效果,及时指出缺点。

3、讨论问题,检查学生理解课文大意的情况。⑴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⑵谁在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时候,犯了臆断的错误?

⑶作者对他是什么态度?

⑷对郦道元是什么态度?

⑸作者对于自己找到了石钟山得名由来有何感触?从何处可以看出他的得意与骄傲?

⑹他为什么有这种得意与骄傲?

注意:所有提问均要鼓励学生自抒己见,提供的答案只做参考。

六、齐声朗读课文。

七、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1、2两段,试着进行翻译,标注出有疑难的地方。

注:①《创新课时训练》: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教师用书。

②“课文思路剖析”:摘录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本课“内容和结构”中对学生阅读有启发性的部分,打印后分发给学生。

第二、第三两课时以督促学生逐字逐句翻译为要务,要点在于启发学生结合语境去猜译有疑问的地方,要不要两课时可根据具体情形而定。

作者邮箱:

[1]

石钟山记|教案篇4

一.教学要点

1.掌握"函胡/莫/识"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绝/而/焉"

等常用实词和虚词;

2.掌握"鼓/舟/目/耳"等在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3.掌握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介宾短语后置句;

4.掌握苏轼和本课的有关文学常识;

5.了解和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

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6.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7.学习以事明理的写法.

二.教学设想

1.本文在结构上采用以议展开,以疑入手,在表现手法上采用

散文常用的修辞方法,这是本文重点掌握的内容;

2.教时安排:二教时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教时

一.关于作者及作品

苏轼与王安石都是北宋人,苏从年龄上小于王,因政见与王

安石/司马光等不合,被新旧两党排挤,一再被贬,甚至入狱,这种

政治遭遇和长期在许多地方做地方官的经历,使他对社会和人民生活

加深了了解.这对他的作品有很深的影响.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教师示读课文,请学生注意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正音正字:钟磬莫夜栖鹘鹳鹤

2.生读课文,继续了解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与<游>文一样,是即事明理的文章,这篇课文记了怎

样的事,阐明了怎样的道理?

(2).请生按照以上问题,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加以回答.

(3).归纳:

本文记述了作者游历石钟山所观察到的情况,阐明了"事不目见

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既,对前人之说,不应迷信,应当采

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3.再读课文,继续思考并讨论:

(1).课文第一段作者摆出了郦元和李勃关于石钟山得名原因的观

点,是怎样的观点?作者赞成他们的观点吗?请用原文回答.

归纳:

郦元说:下临深潭,徽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宏钟--水石相

搏发声说;

李勃说:扣而聆之,面声函胡,北音清越,FU止响腾,余韵徐歇

--石头发音说.

对这两种观点,作者有以下见解:

对郦元说,"人常疑之";

原因: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对李勃说,"余尤疑之";

原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那么,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什么呢?请用原文回答.

"CENGHONG之声"与"KUAN坎镗TA之声"相应,"如乐作焉"

,故名.

3.分析课文结构

请生再读课文,根据以上分析,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质疑--提出对两位古代名人观点的疑问;

第二部分:察疑--通过实地观察,得出结论.

第三部分:释疑

三.作业

(1).朗读全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2).完成练习一.

第二教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2.请生朗读课文,要求声音宏亮,吐字清楚,断句正确.

二.课文重点提示与难点的突破:

1.请生根据课文注释并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全班订正.

2.找出课文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⑴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含糊,重浊而模糊.

⑵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扣--叩,敲击.

⑶至莫夜月明:莫--暮,晚上.

⑷汝识之乎:识--志,记住.

3.找出文中词类活用现象,并指出活用类型.

⑴微风鼓浪--鼓,吹起,名词作动词.

⑵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舟,乘船,名词作状语.

⑶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目,亲眼;耳,亲耳,名词作状语.

⑷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动词的使动用法.

4.讨论完成练习三,了解一现象.

5.讨论完成练习四,掌握宾语前置的规律.

宾语前置是古汉语一种常见现象,本练习所列几种,属于否定句

宾语前置.这些句子在结构上有如下特点:

名词+否定词+动词+代词

==============()----~~~~

主语谓语宾语

既:古汉语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6.完成练习五,掌握"而"的多种用法.

三.关于课文的写作特点

1.本文表达方式:

(1).叙议结合:先议,后叙,再议.

(2).讨论完成练习二,进行比较阅读.

共同点:即事明理,通过记游来发议论.与一般游记不同的是,它们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也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的写法,而是通过具体记游来阐发道理.

不同点:<游>文先记游山,后发议论,<石>文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抒发感想.

(3).找出本文中的比喻/夸张/拟人/引用/对偶等修辞句,体会它们各自的作用.

四.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同步训练各题.

[1]

[1]

石钟山记|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辨析、积累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辨析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把握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

2、过程与方法:文言文是学生比较害怕的,但通过精心地层层设疑,能引导学生进行目的性明确的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章写法特色,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在质疑中对苏轼的评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导入检测学生口头回答检查学生完成预习任务的情况,积累文言知识。

提问:石钟山颇有名气,景色也不错,要写“石钟山记”这样一个题目,按通常的写法,应怎么写?思考回答:描写山水景物初步体会本文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

提问:本文怎样写的?回答出文章的大体思路:质疑——解疑——总结为具体感受文本做铺垫。

提问:文章质疑了什么?为什么质疑?有了疑问怎么做的?解答疑问后怎么总结的学生讨论回答

进一步熟悉文本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明确文章主旨,体会写法特色。

引入总结写法特色回答:通过记游揭示哲理进一步明确本文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

拓展:由体会作者的观点和作者对李渤的态度,导入对苏轼的质疑。

1、李渤真的可笑吗?

2、事情目见耳闻就可断定了吗?小组讨论,体会文中和《辨石钟山记》中体现李渤“目见耳闻”的文字,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提问:苏轼对李渤的嘲笑是不应该的,他自己的结论也有问题,这是不是影响了同学们对他的评价?点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和“对李渤进行嘲笑是不对的,但他反对臆断,注重实践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引导学生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一分为二地看待。

总结谈自己的体会培养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1、学生写作

2、提供互联网信息1、以“由苏轼的质疑说开去”为题列一份提纲;2、有兴趣和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登陆网络自己进行拓展学习。1、让学生学以致用。

2、满足不同层次和条件的学生对学习的要求。

附:

预习、自学题:

1、借助老师提供的翻译,找出文中的活用字词和特殊句式;

2、对照文言词汇手册,总结“而”的用法;

3、整理作者的思路,体会文章的主旨;

4、读懂李渤的《辨石钟山记》。)

、幻灯检测题:

指出下列句中“而”的用法: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余固笑而不信也

下列有名词作状语现象的是

1、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2、土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3、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罅

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a、得双石于潭上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

d、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e、今以钟磬置水中

、幻灯板书:

郦道元:人常疑之

质疑

李渤:余尤疑之

白天小童择乱石扣之

解疑实地考察

莫夜以小舟泊绝壁下

事不目见耳闻,

总结不可臆断其有无

写文章的目的

以上就是关于文章石钟山记教案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工作顺利。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