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劳动者

时间:2023-03-23 18:45:13 作者:教学文档 字数:96853字

范文小一网整理新时代的劳动者,旨在帮助更多人解决教学困扰,文章仅供参考,具体需要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有所帮助,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相关文章新时代的劳动者吧。

新时代的劳动者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篇1

课题课题课题新时代的劳动者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授新课备注: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就业的意义;正确就业观的含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

2、理解在我国国情下,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意义。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果现在毕业,应如何选择职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能力目标

本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使学生具有就业形势的分析能力,能够解释市场经济中为什么存在失业现象,能够分析经济现实中存在的就业问题。通过大量实例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2、使学生深切认识,诚实劳动、积极创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3、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①就业是民生之本②劳动者权利的维护

教学难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学生自主探究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前我们同学做了有关通化市劳动就业情况的走访调查,并将所见所闻进行了录像。下面就请大家看这段录像。

不知道大家感觉如何?

找工作太难了!

大家都愿意去工作环境好、待遇高的地方,对工作环境差的工作几乎无人问津。

一些年纪偏大,学历低的人工作不太好找。

是的,从视频中我们可以发现现在就业形势确实非常紧迫,那作为未来劳动者的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新时代的劳动者》,看一看我们需要树立怎样的正确的就业观念?我们就业后又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学习新课:

、劳动和就业

既然要谈劳动者,那我们就先聊一聊劳动。

1、劳动的意义劳动光荣

教师用课件播放一组新时代劳模图片,然后再欣赏古今中外美丽、雄伟、壮观的建筑物,让学生深切感受劳动者的伟大,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同时利用教材的探究活动:马克思论劳动,宪法关于劳动的规定。师生互动,共同分析劳动的含义及意义: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地指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在以分工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中,广大劳动者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不同行业之中,从事多种形态的劳动,而获得收入,使自己生存和发展。我国劳动者虽然分工不同,但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都应该得到成热和尊重。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劳动者的劳动创造文明,促进人的发展,推动历史的进步。

既然劳动如此重要,劳动者就应该参加劳动,而劳动者又是在不同的行业中履行自己的义务的,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就业的有关内容。

2、就业的意义

探究活动:教材48页李师傅就业,师生互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

就业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劳动者通过劳动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就业是民生治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就业对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那么,我国的就业形势如何呢?

3、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课件展示一组包括招聘会现场和正在与用人单位商谈的劳动者的图片,背景音乐《从头再来》。之后,展示我国近几年就业形势列表。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我国的劳动力人口比较多,而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劳动力素质也比较低,并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这些就导致了我国的就业问题比较严重。

我国的就业形势如此严峻,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也就是说我们该树立怎样的就业择业观呢?

3、正确的择业就业观的内容

现场小游戏1——选职业。设4个职业:一家国际知名企业白领,一家国内中型企业技术员,一名教师,一名家政公司服务人员。学生举手选择,然后进行统计。公布结果。

现场小游戏2——选人才。设4个招聘主管:国际知名企业总经理,国内中型企业老总,校长,家政公司经理。学生先选择做哪一名主管然后通过对上一个游戏的结果的分析并选出你想要的人才。

游戏结束。教师提出问题:1这些职业,是应该被分配还是由你们自己选择2为什么大家会有不同的选择?3作为招聘主管你为什么会选择为总经理,而选择为家政公司服务人员?4作为现代人你希望将来从事什么职业?

师生对话,在对话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首先,要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这样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调动个人的积极性。

其次,要树立竞争就业观。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在市场的竞争中,只有劳动技能高、敬业精神强的人才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要好好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改变观念,积极去应对竞争。

再次,树立职业平等观。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财富的创造者,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所以职业虽有行业差别,但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同样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后,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选择职业,实现就业。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如果在这场招聘会中有很多同学很幸运地被录用了,成功就业,那在我们的就业中还会不会遇到一些麻烦呢?下面请大家看这样一则故事内容:《通化一农民工讨薪登塔吊》。学生阅读教材后思考讨论:视频中劳动者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上述权利通过什么来规范呢?请对该农民工的讨薪行为作一下评述,并请设计一套解决农民工讨薪的方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维护劳动者权益?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有哪些?劳动者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最后,老师要强调劳动者要增强权力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

三、总结。

请学生总结所学的内容,教师补充。

四、课堂练习

某企业是一家集体企业,由于生产任务较多,未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要求职工每天加时工作,星期天也照常上班。职工每月累计加班加点高达120小时。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对职工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侵犯了职工的合法权利。运用所学知识,完成1-2题。

上述这家集体企业侵犯了劳动者的()

a.休息、休假的权利

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c.平等就业和择业的权利

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2、该企业职工应该

a.为了保住工作而忍气吞声

b.联合起来,集体与企业领导对抗,必要时可采取一切手段

c.应该到有关部门投诉,申请仲裁或起诉

d.遵守劳动纪律,按时完成劳动任务

课后记

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更费时也更重要的课前准备,已不再是对书本内容的熟悉和整理,而是创设情境,即寻找和创造一种比语言更有力量的教育工具。因为要减少或转化书本的抽象内容,避免空洞的说教,增加学生感知、观察、尝试和操作的机会,就必须创设一个直观具体、生动可感的情境。本节课教学采用了游戏这一学生普遍欢迎的方式,在过程中统筹知识,能力和觉悟的发展,为学生创设一个交流观点和情感的平台,加强情理互动,谋求逻辑与情感有机结合,坚持启发引导与学生主体民主参与相结合,让学生多想、多说、多做,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自己质疑释疑。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树立正确就业观,以及劳动者依法拥有哪些权利。

2、能力目标: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使学生具有分析就业形势的能力,能够解释市场经济中为什么存在失业现象,能够分析经济现实中存在的就业问题。通过大量实例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择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这些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就业和劳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使学生牢固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锐意进取、诚实守信等精神。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等法律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2、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

四、课程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回顾第一目有关企业的主要内容,引出第二目关于劳动就业的问题。

【导入新课】由生产三要素中劳动是决定性力量引出对劳动者的学习必要性,通过图片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展出农民耕田、工人生产、老师上课、主持人主持联合晚会四幅图片,说明劳动创造物质,创造文明,创造富足,推动历史的发展,劳动最光荣。

1、劳动与就业

劳动创造历史,劳动最光荣

通过图片,指出在我国,劳动者从事不同的生产劳动,分工虽然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都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

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

列举年的最新就业数据和社会现象说明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引出我国就业严峻的三个方面的原因:

①人口总量劳动力总量较大和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矛盾

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适应列举数据说明劳动者素质普遍较低,以及社会上的一些缺工现象。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素质提高的重要性

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

探究活动:老李自从下岗之后,就拿着微薄的救济金一直在找工作。许多热心人也帮他介绍过几次。但他不是嫌累、嫌工资少、嫌离家远、嫌地位低,就是嫌与他那个适用面很窄的技术不对口,因此一直没找到工作。

设问:人们为什么要就业?

选择职业时,我们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老李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是什么?

面对巨大就业压力,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讨论回答略)

就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劳动者: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②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③劳动者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①就业是安国之策。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②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社会生产顺利进行。③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合理配置下的劳动就业,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促进经济发展。

选择:就业有利于

社会生产顺利进行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劳动力的再生产

a、b、c、d、

讨论p48漫画

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在哪里?误区何在?

如果自己的期望与社会现实发生矛盾,应该怎么办?

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一)国家:

①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扩大就业总量。

②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搞好就业培训和服务,完善劳动力市场,推进再就业工程,扶持劳动就业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劳动者:劳动者应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自身文化、技术素质;转变旧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①树立自主择业观

②树立竞争择业观

③树立职业平等观

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分析p47漫画:

生活中“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怪现象,原因在哪里?

2、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劳动者权利的意义

①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

②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使之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保证。

劳动者的权利的内容

①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②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③休息、休假的权利

④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⑥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作岗位外,不提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妇女的录用标准。”

劳动者权利的维护

①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1)社会主义制度下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2)权利是义务的保障,义务是权利的前提和基础。

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任何权利的实现总是以义务的履行为目的没有权利无所谓义务,没有义务也就无所谓权利只有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才能充分体现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先履行义务,后享有权利

a(1)(2)b(3)(4)c(1)(4)d(2)(3)

②劳动者维护权益的依据

《劳动法》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依据。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维护权益的重要依据。

③劳动者维护权益的途径

1)投诉、协商

2)申请调解、申请仲裁

3)向法院起诉

、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一)国家:①建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

②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③加强宣传,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

(二)用人单位:自觉增强法制意识和道德素质,自觉遵守劳动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劳动者:增强自身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

【巩固小结】略

【课堂练习】略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篇3

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

二、新时代的劳动者

201年月日星期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2、使学生深切认识,诚实劳动、积极创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3、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基础知识】1、识记就业的意义;正确就业观的含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2、理解在我国国情下,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意义。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果现在毕业,应如何选择职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能力过程】本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使学生具有就业形势的分析能力,能够解释市场经济中为什么存在失业现象,能够分析经济现实中存在的就业问题。通过大量实例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课标要求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列举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提示与建议▲一定数量劳动者的失业,在经济发展中是难免的。▲讨论:“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现象,认同“行行出状元”的价值取向。▲讲演:新型劳动者和创业者应有的素质。▲活动:采集就业信息,调查市场需求,寻求各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

重点1、就业是民生之本;2、劳动者权利的维护

难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课时

教具

方法本框教学应注意加强事例论证,可选用最新的相关经济报道、引用鲜活的数据证明教学内容。生动的事例会吸引学生,也可以鼓励学生课下搜集相关资料,并引入课堂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引入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帮助学生认识怎样做才是新时代需要的劳动者,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就业观。

课教师活动:通过上课学习,我们了解了如何去创办公司以及如何去经营好公司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当然,不论企业的发展,还是农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因此,我们这节课就学习新时代的劳动者。

二、新时代的劳动者1、劳动和就业劳动光荣教师活动:人类的财富,是劳动、生产工具、劳动对象这三种基本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其中,劳动是决定性力量。劳动创造文明,创造了财富,促进人的发展,推动历史前进。广大劳动者在不同的行业和部门,从事着不同的具体活动。虽然分工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光荣属于劳动者。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一组数据:XX年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600万人,登记失业人员近800万人。三项合计,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达2400万人。请问:对上述材料你是怎样认识的?学生活动:积极思考与讨论,得出结论:反映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压力比较大。教师总结:我国的劳动力人口比较多,而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劳动力素质也比较低,并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这些就导致了我国的就业问题比较严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当然,我们党和国家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提出了“就业是民生之本”,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帮助人们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就业的意义首先,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实现其自身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就业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就业能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特别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合理配置下的劳动就业,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促进积极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的就业形势怎么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教师活动:承接上面问题的回答,以及对我国就业形势的认识,大家认为,应该怎么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择业就业观?教师总结:要解决就业问题,首先,要发展经济,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源,其次,需要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支持人们就业和再就业;完善劳动力市场,为人们的就业和再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再次,劳动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积极就业。①要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这样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调动个人的积极性。②要树立竞争就业观。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在市场的竞争中,只有劳动技能高、敬业精神强的人才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要好好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改变观念,积极去应对竞争。③树立职业平等观。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财富的创造者,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所以职业虽有行业差别,但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同样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选择职业,实现就业。2、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意义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使之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保证。也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有关案例:有的下岗职工因急于找工作,在签订再就业劳动合同时委曲求全,没有按照劳动法的要求签约,任人摆布,吃亏上当。有的只是在口头上就劳动中的权利与义务达成协议,没有签订合同。以至于付出大量的劳动而得不到劳动报酬。针对上述案例,请同学们考虑如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自由发言教师总结:针对上述案例,我们应该看到①国家:a、建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b、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这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c、加强宣传,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 ②用人单位:自觉增强法制意识和道德素质,自觉遵守劳动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③劳动者:劳动者要享有权利,首先要以履行义务为前提。其次,增强自身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这是维护劳动者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当自己的权利受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教学建议:引导学生思考课本探究活动-李师傅为什么找不到工作?得出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严峻的结论。然后根据就业形势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决就业问题。

思本节学习劳动者的权利和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等问题,与大家的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将市场经济中的一些理论知识潜移默化的给学生。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篇4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列举几种就业途径,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学习要求】:

了解:劳动的意义和就业的作用

了解:我国的就业问题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理解: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重难点】

理解: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教学要求】:

◆讨论"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现象,认同"行行出状元"的价值取向.

◆采集就业信息,调查市场需求,了解各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

【师生研讨】

劳动和就业

1、劳动

含义: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意义: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劳动创造文明,创造了财富,促进人的发展,推动历史前进。

2、就业的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实现其自身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就业能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特别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合理配置下的劳动就业,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促进积极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3、我国的就业问题:

现状: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而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劳动力素质也比较低,并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这些就导致了我国的就业问题比较严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措施:

a、国家:要发展经济,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实施再就业工程,促进劳务输出;坚持“市场调节就业,国家促进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方针,完善劳动力市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b、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积极就业,自主创业。

4、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和条件择业。

树立竞争就业观: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因此,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改变观念,积极主动的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树立职业平等观: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财富的创造者,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所以职业虽有行业差别,但无高低贵贱之分.

(4)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选择职业,实现就业。

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性

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我国颁布和实施了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

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2、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3、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措施

劳动者

①劳动者应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这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②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这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③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自己发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企业: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要提高职业道德,自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国家:加强有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健全劳动合同制度,依法惩处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篇5

走进新课:播放视频新闻:用工荒为何难解大学生的渴。

师: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从事建筑工人这样的职业吗?

生1:我不会,因为我的价值无法体现。

生2:我不会,因为它工作不稳定,收入低,没有保障。

生3:我会,如果没人从事这样的职业,就没有高楼大厦。

师:看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和考虑,但是大家的这种就业观是否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我们如何才能做好一个新时代的劳动者?本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推进新课:一、劳动与就业

1.劳动

课堂探究:发现的眼睛

多媒体图片展示:鸟巢、水立方、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嫦娥二号

师:这些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我们学校里有哪些类型的劳动者?他们各为学校和社会作出了哪些贡献?

生1:老师,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和很多知识。

生2:门卫师傅,我们进出时,他们开门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和安全。

生3:保洁员。给我们创造了清洁的校园环境。

师: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都应得到承认和尊重。光荣属于劳动者。

2.就业

多媒体展示图片:大学生找工作场景,济南农民工进城先充电,再就业女工露笑脸。

师:展示任务1。为什么毕业大学生、农民工和下岗工人都在想方设法寻找就业机会?就业的意义何在?.2。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如何?3。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生:各学习小组的组长领取学习任务,各组成员相互讨论,合作探究。学生展示成果。

第一组:我们组领取的是任务1。我们觉得大学生、农民工、下岗工人之所以千方百计寻找就业机会,是因为就业对于他们而言,是生活来源获得的重要途径,也正是因为父母的就业才使得我能坐在这里学习劳动技能。

师:这说明就业对于个人意义重大。正是就业使得劳动者得以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组:我们领取的也是任务1。我组认为就业对社会同样意义重大。正是就业使得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生产出我们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以才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意义重大。

师:第二组是从社会的角度阐述就业的意义,思路开阔。

第三组:我们领取的是任务2。我组搜集到了一些数据。XX年,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总人数将超过2400万人,其中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力将达到1500多万人,而全年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约为1200万个,经济发展吸纳的就业人数仅为劳动力总供给量的一半。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经达到了630万人,这些说明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当今的就业形势只有两个字来形容:严峻!

第四组:我们领取的是任务2。我组认为就业形势严峻还表现在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比如我们了解到:“皮衣之都”浙江海宁市多家皮衣生产企业,共拥有日产6万件皮衣的生产能力,可由于缺少技工,每天至少流失100万美元的订单!昆山市一些企业甚至喊出了“28万年薪聘高级电焊工”的口号,依然良将难求。

第五组:我们领取的也是任务2。我组觉得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导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师:三组同学用了详细的数据和充实的材料告诉我们,当今我们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那要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严峻的就业形势呢?

第六组:结合前几组同学的回答,我组认为,要解决就业问题,根本的还在于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此外,党和政府还要从人民利益出发,加强引导,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师:那是不是单靠政府国家角度解决就业问题?

第六组:我组认为还要靠劳动者个人观念的转变。

师:那怎样的就业观才符合新时代的需要呢?

多媒体:竞聘导游

竟聘程序:1.自我推荐

2.专业挑战

问题①某游客迟到,不以为然,其他游客不满、抱怨其耽搁了大家的时间②受台风影响,游客滞留危险地带,如何安抚游客情绪并联系救援③游程中途,部分游客要求临时改变旅游线路,但按照旅行社规定导游无权擅自改变线路

师: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想来应聘?

生:我不会。我比较喜欢到私营企业做管理者,这样可以体现我的特长。

师:你会根据你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你的职业。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树立了自主择业观。

师:其他不想从事导游的同学打算从事哪些职业?

生1:注册会计师。

生2:心理咨询师。

师:看来很多同学树立了多种方式就业观。

生3、生4来应聘导游,发表应聘宣言,学生评委选出获胜者,并阐述理由。

师:通过竞争自主就业,这就是竞争就业观。我们还要树立职业平等观。各种正当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此外,劳动者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才能实现就业。

通过国家和个人的努力,很多人实现了自己的就业,但我们发现生活中还存在着很多劳动者权益被侵犯的案例,这就需要我们探讨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二、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多媒体展示:视频新闻:谁来保护他们?济南三天热死多名户外工作者。

师:这些劳动者的什么权利被侵犯了?法律规定我国劳动者还有哪些权利?国家为什么要保护劳动者的权利?

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生1: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这些劳动者的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被侵犯。

生2:正是这些权利保障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调动和发挥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生1:我认为维护合法权益的前提应该是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履行自己的义务,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权益收到侵害的时候理直气壮的去维权。

师:这说明自觉履行义务是劳动者维护权益的基础。

生2:很多劳动者走上法律途径维权之后,发现没有相应的合同保障,所以我认为在就业前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很必要,签订劳动合同是我们维权的重要依据。

生3:我们权利受到侵害时首先应该找政府寻求相应的帮助,这样才能理智的解决问题。

生4:应该克制自己,总之不能用非理智或者暴力或者自杀的方式解决问题。

生5:我们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维权。

小结新课:学生课堂小结。

延伸新课:市场经济是创业者的天堂,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请同学们根据从网站中得到的信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对市场的观察,写出自己未来的创业计划。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把类似说教的“择业观”问题,化解为贴近学生、贴近现实和贴近生活的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从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所蕴含的道理、经验、教训等具有启迪性的认识中加以理解;由此升华为一种切身感悟和由衷体会,并对自己原有的“择业观”加以反思、权衡,从而产生新的认识。

本节课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过程中统筹知识,能力和觉悟的发展,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理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加强情理互动,谋求逻辑与情感有机结合,坚持启发引导学生主体民主参与相结合,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篇6

山东省沾化县第一中学刘锋

★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就业的意义;正确就业观的含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

2、理解在我国国情下,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果现在毕业,应如何选择职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能力目标

本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使学生具有就业形势的分析能力,能够解释市场经济中为什么存在失业现象,能够分析经济现实中存在的就业问题。通过大量实例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2、使学生深切认识,诚实劳动、积极创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3、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

就业是民生之本

劳动者权利的维护

★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教学方法

本框教学应注意加强事例论证,可选用最新的相关经济报道、引用鲜活的数据证明教学内容。生动的事例会吸引学生,也可以鼓励学生课下搜集相关资料,并引入课堂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适时引入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帮助学生认识怎样做才是新时代需要的劳动者,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就业观。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通过上课学习,我们了解了如何去创办公司以及如何去经营好公司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当然,不论企业的发展,还是农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因此,我们这节课就学习新时代的劳动者。

进行新课

二、新时代的劳动者

1、劳动和就业

劳动光荣

教师活动:人类的财富,是劳动、生产工具、劳动对象这三种基本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其中,劳动是决定性力量。劳动创造文明,创造了财富,促进人的发展,推动历史前进。广大劳动者在不同的行业和部门,从事着不同的具体活动。虽然分工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光荣属于劳动者。

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一组数据:XX年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600万人,登记失业人员近800万人。三项合计,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达2400万人。

请问:对上述材料你是怎样认识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与讨论,得出结论:反映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压力比较大。

教师总结:我国的劳动力人口比较多,而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劳动力素质也比较低,并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这些就导致了我国的就业问题比较严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当然,我们党和国家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提出了“就业是民生之本”,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帮助人们实施就业和再就业。

我国的就业形势

就业的意义

教师提问:既然我国的就业形势这么严峻,大家为什么要去积极就业?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首先,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实现其自身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就业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就业能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特别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合理配置下的劳动就业,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促进积极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教师活动:承接上面问题的回答,以及对我国就业形势的认识,大家认为,应该怎么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择业就业观?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要解决就业问题,首先要发展经济,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源,其次,需要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支持人们就业和再就业;完善劳动力市场,为人们的就业和再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

作为劳动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积极就业。

首先,要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这样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调动个人的积极性。

其次,要树立竞争就业观。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在市场的竞争中,只有劳动技能高、敬业精神强的人才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要好好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改变观念,积极去应对竞争。

再次,树立职业平等观。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财富的创造者,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所以职业虽有行业差别,但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同样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师活动:播放电视系列片:当代工人的典型──许振超

许振超是青岛港桥吊队队长,是一名基层的产业工人,原来只有初中文化,从事港口装卸一线作业30多年,他结合本职工作自修了大学机电专业所有课程,掌握了需要大学毕业科班出身才能驾驭的当代最先进的桥吊操作和修理技术,并带领桥吊队连续创造出世界领先的装卸效率。他善于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攻关,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探索知识,运用知识,达到了出色的效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人们钦佩他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更钦佩他对于知识和学习抱有坚定的信念:“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却不能没有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却不能不学习”。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期产业工人对知识的态度和认知,看到了知识的强大力量。

最后,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选择职业,实现就业。

2、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教师活动:展示劳动法文本实物,指出这部法律正式实施于1995年1月1日。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长期缺乏劳动基本法律的落后状态从此结束,并开始逐步走向建立完整的劳动法律体系的新居面。劳动法全面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请问:大家了解的劳动者有那些权利?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并积极讨论,自由发言

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等权利。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有关案例:有的下岗职工因急于找工作,在签订再就业劳动合同时委曲求全,没有按照劳动法的要求签约,任人摆布,吃亏上当。有的只是在口头上就劳动中的权利与义务达成协议,没有签订合同。以至于付出大量的劳动而得不到劳动报酬。

针对上述案例,请同学们考虑如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针对上述案例,我们应该看到,劳动者要享有权利,首先要以履行义务为前提。其次,要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这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当自己的权利受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总之,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使之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保证。也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的主要知识结构如下:

实例探究

就业是劳动者实现自身价值和自我发展的基本途径,是绝大多数群众谋生的惟一手段。只有扩大就业减少失业,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只有人民充分就业、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据此回答1­-2题[例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要求,从6个方面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就业、工作和职业转换能力,促使他们尽快地实现就业、再就业和稳定就业,这将有利于保障和实现劳动者的

a.享受社会保障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b.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平等就业的权利

c.取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d.提请劳动争议处理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答案:b

[例2]劳动者也应该认识到,在市场竞争中,只有自身实力强,才能就业机会多,即树立

a.自主择业观

b.职业平等观

c.竞争就业观

d.多种方式就业观

答案:c

[例3]近年来,农民工问题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由于部分农民工劳动合同意识不强,工资被拖欠、克扣,劳动安全不能得到切实保障的现象屡有发生。为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下发通知,要求建筑企业招用农民工,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材料表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

a.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

b.是促进劳动力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c.是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需要

d.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需要

答案:d

★课余作业

某企业由于生产任务较大,在未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厂长强行让部分职工延长劳动时间,每天加时工作,星期天也照常上班,不让休息。到月底,部分职工全月累计加班加点高达120小时,也不发加班工资。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你认为该厂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权利?该厂的做法侵害了劳动者的哪些权利?

这些工人应当怎么办?

★教学体会

本节学习劳动者的权利和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等问题,与大家的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理解市场经济中的一些理论知识。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篇7

一、第五课第二框的教学内容:

(一)地位:在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本单元起着决定作用。(生产决定着消费、分配与交换,又提供了制度背景),劳动者是生产的微观主体之一,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与就业状态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靠千千万万劳动者的共同努力,当然包括现在的在校中学生,未来的劳动者与建设者。就江苏省而言,在创业意识上也与其它省份不一样,如浙江省、东北诸省等,就江苏省苏南、苏中与苏北也不一样。创业精神、正确择业观念的培养对促进江苏经济的发展也是有重大的意义的。

(二)前后内容的联系及学生的实际学情:学生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对消费与生活的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由于消费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所以学生对第一单元的学习稍容易些,而生产往往具有隐性因素,对于劳动与就业,以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学生还处于不全面的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更没有理论高度。因此,相对于第一单元来讲,第二单元有更大的挑战性。但同时要注意学生间的差异性,不能以想象的学生(平均分)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判断:

教学重点:

1、树立劳动光荣的意识

2、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3、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及其维权途径

教学难点:

1、如何看待经济发展中的劳动者失业现象(尽管书中没有明确提出这个问题,但在企业的兼并与破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这一现象;在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时也含有这方面的内容,见书本P48所举的例子)

(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一直把劳动者失业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失业现象在我国社会已成为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

(2)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竞争是必然的逻辑。独立面向市场的生产经营者之间的竞争,必然导致一定量的劳动者失业现象的产生,否则市场经济就不能成立。同时,发展中的经济结构的调整等,也会不可避免地导致部分劳动者的失业。所以,失业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必由之路。因此在我国现实社会,部分劳动者的失业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失业的劳动者在数量上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可达到社会难以承受的程度,不可演化为社会问题;

(4)同时,就业乃民生之本,劳动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因此,国家、社会、用人单位对失业的劳动者应依法给予必要的扶助,特别要建立健全失业保障制度,并努力为失业的劳动者重新就业或创业创造条件,失业的劳动者自身也应更新观念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辟新的就业途径或自主创业。

2、如何看待我国现实社会存在的剥削现象

(1)剥削是一个经济范畴、历史范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精辟地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也就是消灭剥削制度。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走向,但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2)目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已经消灭,但我国的现实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决定我们必须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存在与发展是一种必然。而在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中,企业主以自己拥有的生产资料无偿占有雇工剩余劳动的剥削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说,剥削现象的存在在我国现实社会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合理性。允许其存在正是为了创造其退出历史舞台的条件。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已载入《宪法》,正当的剥削行为受法律保护、政策支持。不正当的如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剥削行为,为法律、政策所不容。同时,合法经营并对社会有贡献的私营企业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他们与雇工之间存在着平等、合作的关系。

(4)但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不动摇,同时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引导、监督,促进其健康发展。

(四)教学内容的处理方式:

1、适当删减(对于旧教材的知识,而新教材删除的部分,绝不再提及)

2、适当补充知识(对于新教材对旧教材的更新提法,应作说明,可适当阐讲,例如劳动与劳动力或劳动者的区别:创造财富的要素是劳动不是劳动者,或者说劳动者只能通过劳动,才能创造财富,由此显出劳动的光荣、就业的重要)

3、适当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按新课程理念与新教材的编排程序,坚持归纳法呈现知识、以指导——发现法来呈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尽量少用演绎法。)

4、适当调整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对新教材的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如有关就业问题以及择业观教学、创业精神的培养,可以与后面的综合探究活动《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结合起来)

二、第五课第二框的教学意图: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按新课标的要求,完成三维目标的设计,并组成不定分割的有机整体。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就业途径与创业方式以及劳动者的法定权益及其保护途径、方法。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获得对就业选择能力和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和正确的择业观,认同“行行出状元”的价值取向。

(二)教学结构的设计:

1、课堂教学部分按本单元的标题分为三大线索:

生产——生产的制度背景(发展生产的意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劳动——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与劳动者(公司的分类和经营;劳动和就业)

经营——投资方式的选择(储蓄、股票、债券、保险)

2、活动教学部分:(见后面)

三、第五课第二框的教学策略:

(一)着眼于学生认知发展的教学策略:

1、在教师讲授过程中,以归纳法为主的:

这是符合教材编写的要求及从生活中学习的新理念的。也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我们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的。所以具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如:以案例、漫画、图表等形式引导——提出问题——师生、生生交流——得出结论。

例如:李师傅的下岗再就业案例——就业的重要性与我国的就业问题(包括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就业途径、择业观念)

小张的工作现状案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及维权途径

2、指导——发现教学法(与传统的呈现——接受相对)重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指导学生发现劳动与公民的其它权利与义务有什么不同?从书本的表述上,启发学生劳动与劳动者、劳动力有什么不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解决这些认知层面上的问题。

2、在解决开放性问题时,采用头脑风暴法:

美国心理学家奥斯本于1957年提出了通过团体讨论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由同学们集思广益,提供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从中选择最佳答案。它与传统的讨论法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鼓励团体的所有成员提出自己的观点;

2、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的、有创见的意见;

3、追求答案数量,鼓励个体提供尽可能多的答案;

4、不管学生提出的观点是否合理,暂时均予接纳,不作批评;

5、在答案没有穷尽之前,不作任何评价;

6、等到同学们提完意见之后,教师和学生们再从所有的意见中选择、扩充、修改,从中得出正确答案;

7、鼓励对不同答案进行组合和改组。

优点:由于成员间交流意见的气氛和相互的启发,头脑风暴法往往能产生高质量的答案。同时也使课堂充满民主气氛,体现民主与广泛参与性,还可以测量出学生们的思维状态(是否产生思维定势等)

如:P50,生活中“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现象,原因在哪里?这是一道开放式的问题,教师完全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的思维达到应有的广度与深度。

(二)着眼于学生情感发展的教学策略:

1、非指导性教学策略(体现人本主义教学思想,以人为本)

非指导性教学表面上看来是“无为而治”,事实上是“蓄意而为”,非指导不等于取消指导,并不是“无指导”,还是有一种牵制力,是一种“放风筝”的活动。

教师要做到“真实”、“接纳”、“同感”,教师越是真诚,无条件积极的关注,投情性理解,教学效果就越好。人都是有感情的,人格也是平等的。越把学生当人看,你就越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如果把教育看成是灌输,那学生也只能是一个容器。如关于下岗职业问题,当同学们联系自身家庭状态时,谈出自己的真实感想时,教师应予以接纳,以谈心方式进行。例如有的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中,母亲一人供他上学生活,最近几年母亲又下岗了,只好替人代充液化气谋生,生活特别艰苦。当这位同学流露出看不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及大家庭的温暖时,教师应在同情的基础上予以接纳,然后从大处着眼进行引导教育,这样的效果就比较好。甚至在了解其家庭情况后,通过学校、班级等帮助,尽量让其更觉大家庭的温暖。

核心提示:

(一)地位:在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本单元起着决定作用。(生产决定着消费、分配与交换,又提供了制度背景),劳动者是生产的微观主体之一,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与就业状态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密切...2、情境教学策略: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篇8

一、说教材

▲对课标的解读:列举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

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本单元起着决定作用。(生产决定着消费、分配与交换,又提供了制度背景),劳动者是生产的微观主体之一,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与就业状态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靠千千万万劳动者的共同努力,当然包括现在的在校中学生,未来的劳动者与建设者。创业精神、正确择业观念的培养对促进经济的发展也是有重大的意义的。

2、教学目标:

(1)知识

①识记劳动光荣、就业的意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维权的途径。

②理解在我国国情下,正确认识劳动的作用和意义;正确就业观的内涵。

③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应如何选择职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能力

本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使学生具有就业形势的分析能力,能够解释市场经济中为什么存在失业现象,能够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就业问题。通过实例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择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②使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为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而努力。

③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等法律意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2)教学难点: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和程序

二、说学法

针对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课案立足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及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重视就业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教学的整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1、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对消费与生活的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由于消费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所以学生对第一单元的学习稍容易些,而生产往往具有隐性因素,对于劳动与就业,以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学生还处于不全面的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更没有理论高度。因此,相对于第一单元来讲,第二单元有更大的挑战性。但同时要注意学生间的差异性,不能以想象的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2、心理分析:学习对象为90年代的高一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综合能力不错,且富有朝气,对本课学习感兴趣。因此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让其分析、理解、掌握知识点。

3、学法: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本以及收集相关材料);课堂中听、思、议、说相结合;课后复习、总结、作业和进一步研究性学习。

三、说教法

1、口述法、探究式讨论法和现场情景模拟法。

2、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教学,利用电脑演示,采用动画效果让学生更直观感受。

四、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FLASH动画)

大学生毕业了,很高兴的去参加招聘会,在面临择业标准的选择时,出现了两扇门,第一次,月薪3000以上和月薪3000以下,他进了第一扇门;第二次,稳定和不稳定,他进了第一扇门;第三次,体面和不体面,他又进了第一扇门;第四次,前景好和前景一般,他还是进了第一扇门。结果呢?由于要求太高,没有符合他的工作。这则动画说明了什么呢?学生思考。

这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的普遍心理,要求太高,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那么到底应该树立什么的就业观才是正确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新时代的劳动者。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篇9

一、第五课第二框的教学内容:

(一)地位:在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本单元起着决定作用。(生产决定着消费、分配与交换,又提供了制度背景),劳动者是生产的微观主体之一,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与就业状态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靠千千万万劳动者的共同努力,当然包括现在的在校中学生,未来的劳动者与建设者。就江苏省而言,在创业意识上也与其它省份不一样,如浙江省、东北诸省等,就江苏省苏南、苏中与苏北也不一样。创业精神、正确择业观念的培养对促进江苏经济的发展也是有重大的意义的。

(二)前后内容的联系及学生的实际学情:学生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对消费与生活的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由于消费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所以学生对第一单元的学习稍容易些,而生产往往具有隐性因素,对于劳动与就业,以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学生还处于不全面的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更没有理论高度。因此,相对于第一单元来讲,第二单元有更大的挑战性。但同时要注意学生间的差异性,不能以想象的学生(平均分)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判断:

教学重点:

1、树立劳动光荣的意识

2、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3、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及其维权途径

教学难点:

1、如何看待经济发展中的劳动者失业现象(尽管书中没有明确提出这个问题,但在企业的兼并与破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这一现象;在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时也含有这方面的内容,见书本p48所举的例子)

(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一直把劳动者失业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失业现象在我国社会已成为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

(2)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竞争是必然的逻辑。独立面向市场的生产经营者之间的竞争,必然导致一定量的劳动者失业现象的产生,否则市场经济就不能成立。同时,发展中的经济结构的调整等,也会不可避免地导致部分劳动者的失业。所以,失业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必由之路。因此在我国现实社会,部分劳动者的失业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失业的劳动者在数量上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可达到社会难以承受的程度,不可演化为社会问题;

(4)同时,就业乃民生之本,劳动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因此,国家、社会、用人单位对失业的劳动者应依法给予必要的扶助,特别要建立健全失业保障制度,并努力为失业的劳动者重新就业或创业创造条件,失业的劳动者自身也应更新观念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辟新的就业途径或自主创业。

2、如何看待我国现实社会存在的剥削现象

(1)剥削是一个经济范畴、历史范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精辟地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也就是消灭剥削制度。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走向,但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2)目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已经消灭,但我国的现实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决定我们必须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存在与发展是一种必然。而在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中,企业主以自己拥有的生产资料无偿占有雇工剩余劳动的剥削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说,剥削现象的存在在我国现实社会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合理性。允许其存在正是为了创造其退出历史舞台的条件。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已载入《宪法》,正当的剥削行为受法律保护、政策支持。不正当的如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剥削行为,为法律、政策所不容。同时,合法经营并对社会有贡献的私营企业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他们与雇工之间存在着平等、合作的关系。

(4)但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不动摇,同时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引导、监督,促进其健康发展。

(四)教学内容的处理方式:

1、适当删减(对于旧教材的知识,而新教材删除的部分,绝不再提及)

2、适当补充知识(对于新教材对旧教材的更新提法,应作说明,可适当阐讲,例如劳动与劳动力或劳动者的区别:创造财富的要素是劳动不是劳动者,或者说劳动者只能通过劳动,才能创造财富,由此显出劳动的光荣、就业的重要)

3、适当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按新课程理念与新教材的编排程序,坚持归纳法呈现知识、以指导——发现法来呈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尽量少用演绎法。)

4、适当调整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对新教材的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如有关就业问题以及择业观教学、创业精神的培养,可以与后面的综合探究活动《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结合起来)

二、第五课第二框的教学意图: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按新课标的要求,完成三维目标的设计,并组成不定分割的有机整体。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就业途径与创业方式以及劳动者的法定权益及其保护途径、方法。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获得对就业选择能力和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和正确的择业观,认同“行行出状元”的价值取向。

(二)教学结构的设计:

1、课堂教学部分按本单元的标题分为三大线索:

生产——生产的制度背景(发展生产的意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劳动——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与劳动者(公司的分类和经营;劳动和就业)

经营——投资方式的选择(储蓄、股票、债券、保险)

2、活动教学部分:(见后面)

三、第五课第二框的教学策略:

(一)着眼于学生认知发展的教学策略:

1、在教师讲授过程中,以归纳法为主的:

这是符合教材编写的要求及从生活中学习的新理念的。也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我们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的。所以具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如:以案例、漫画、图表等形式引导——提出问题——师生、生生交流——得出结论。

例如:李师傅的下岗再就业案例——就业的重要性与我国的就业问题(包括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就业途径、择业观念)

小张的工作现状案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及维权途径

2、指导——发现教学法(与传统的呈现——接受相对)重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指导学生发现劳动与公民的其它权利与义务有什么不同?从书本的表述上,启发学生劳动与劳动者、劳动力有什么不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解决这些认知层面上的问题。

2、在解决开放性问题时,采用头脑风暴法:

美国心理学家奥斯本于1957年提出了通过团体讨论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由同学们集思广益,提供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从中选择最佳答案。它与传统的讨论法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鼓励团体的所有成员提出自己的观点;

2、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的、有创见的意见;

3、追求答案数量,鼓励个体提供尽可能多的答案;

4、不管学生提出的观点是否合理,暂时均予接纳,不作批评;

5、在答案没有穷尽之前,不作任何评价;

6、等到同学们提完意见之后,教师和学生们再从所有的意见中选择、扩充、修改,从中得出正确答案;

7、鼓励对不同答案进行组合和改组。

优点:由于成员间交流意见的气氛和相互的启发,头脑风暴法往往能产生高质量的答案。同时也使课堂充满民主气氛,体现民主与广泛参与性,还可以测量出学生们的思维状态(是否产生思维定势等)

如:p50,生活中“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现象,原因在哪里?这是一道开放式的问题,教师完全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的思维达到应有的广度与深度。

(二)着眼于学生情感发展的教学策略:

1、非指导性教学策略(体现人本主义教学思想,以人为本)

非指导性教学表面上看来是“无为而治”,事实上是“蓄意而为”,非指导不等于取消指导,并不是“无指导”,还是有一种牵制力,是一种“放风筝”的活动。

教师要做到“真实”、“接纳”、“同感”,教师越是真诚,无条件积极的关注,投情性理解,教学效果就越好。人都是有感情的,人格也是平等的。越把学生当人看,你就越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如果把教育看成是灌输,那学生也只能是一个容器。如关于下岗职业问题,当同学们联系自身家庭状态时,谈出自己的真实感想时,教师应予以接纳,以谈心方式进行。例如有的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中,母亲一人供他上学生活,最近几年母亲又下岗了,只好替人代充液化气谋生,生活特别艰苦。当这位同学流露出看不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及大家庭的温暖时,教师应在同情的基础上予以接纳,然后从大处着眼进行引导教育,这样的效果就比较好。甚至在了解其家庭情况后,通过学校、班级等帮助,尽量让其更觉大家庭的温暖。

核心提示:

(一)地位:在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本单元起着决定作用。(生产决定着消费、分配与交换,又提供了制度背景),劳动者是生产的微观主体之一,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与就业状态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密切...2、情境教学策略:

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生活、问题、实物演示、画面再现、音乐渲染、语言描述、表演体验等方式进行。如在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创业的观念和正确的择业观,认同“行行出状元”的价值取向时,教师让一封毕业学生的来信引出情境,要求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其排忧解难,并从教师的角度给这位学生回一封信。既帮助了别人又教育了自己。此信的内容我是这样设计的: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篇10

《新时代的劳动者》是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二框题,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教材和学情分析】

从教材来看,本框通过分析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提出如何解决就业问题的方案及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问题,对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做好就业准备有重要作用。

从学情来看,高一新生在学习品质方面,学习意志水平相对比较低,对初中与高中政治教学的差异性的适应能力还不强,对于政治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成为教师在备课中重点考虑的问题。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教学难点: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对本课作了如下的基本要求: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列举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树立诚实劳动、积极创业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等要求。根据以上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容,我确立了以下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劳动光荣的观念,使学生深切认识诚实劳动、积极创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

2.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就业的过程,感受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感受与人交往和沟通的乐趣,分享彼此交流与沟通的技巧与方法。

3.知识与能力维度目标

知识层面:识记——劳动光荣及就业的意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理解——在我国国情下,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意义;运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果现在毕业,应如何选择职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能力层面: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择业、就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教法与学法】

1.教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情境体验法、问题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

2.学法:本节课我会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法。

【教学过程】

在上课之前做一些准备活动,学生需要在上一节课中自主学习本框题的基础知识,完成相应的导读单、自荐书等,课前同学们要拖动桌椅布置教室。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本堂课的教学过程。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我设置了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也是引入新课的环节,我把它设置为《我的职业理想》:

在这个环节我采用了访谈的形式,采访学生的职业理想及规划,学生也可畅所欲言,然后展示出近年来中国较受欢迎的职业,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各种职业的正确认识,指出劳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各种行业的劳动者都应当受到我们的尊重。

第二个环节,主要是针对本框题的重点——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来设置的《我的职业选择》:

在此环节,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我模拟了一个招聘会的现场。同学们将会拿着上一节课写好的自荐书到相应的地方参加招聘。招聘会结束后,我依次出示四个问题:

问题一:招聘现场人潮涌动,大家自由选择自己心仪的工作体现了什么样的择业观?这样的择业观有何意义?

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出与自主择业观相关的知识。

问题二:有的岗位条件苛刻同时又竞争激烈,你要怎样才能从众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学生同样很容易回答出需要树立竞争就业的观念,要好好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和需要。

为了让大家感受到竞争的激烈,在这里可通过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就业形势的严峻,然后我通过两组数据的展示进一步追问,这反映了我国就业市场是怎样的?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应该怎么解决就业问题?

问题三:为什么有的岗位要求低但却几乎无人问津?

学生能回答出待遇低、工作没面子等原因,然后老师展示大学生罗福欢通过擦皮鞋创业成功的案例,引起学生共鸣,引导学生树立职业平等的观念。

问题四:如果以上都没有你想要的工作,而你又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你该怎么办?是否会一直找下去,直到找到你心目中的理想工作为止?

学生通过思考知道要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老师进而可以结合名词点击介绍一些新兴职业。

第三个环节,主要是针对本框题的难点——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来设置《我的职业困惑》:

在此环节,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的学法。在本环节,我展示正反两个案列:一是麦当劳侵犯劳动者权益的案例,二是农民工讨薪的案例。然后提问:

a.阿玲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为什么同样经历的大学生们选择了沉默?

b.维护劳动者权益有何意义?请你帮阿玲想想应该怎么办?

c.正反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结合教材进行小组合作,然后小组代表展讲、修改、补充,学生基本能回答出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维权的一些途径,老师也要引导学生从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的角度来分析。

至此,本堂课主体部分的教学结束。结尾部分我采用情感教学法对整堂课进行升华——

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财富,我们重视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我们也尊重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劳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牢记自己的学习使命,培养高尚的情操,掌握丰富的知识,学会更多的技能,未来的职场等待着你们大显身手。

【板书设计】

在教学中我既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工具,也要充分利用传统的板书。本堂课的主体板书设计如下:

新时代的劳动者

一、劳动与就业

1.劳动的意义

2.就业的意义

3.如何解决我国就业问题

二、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1.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2.劳动者应履行的义务

3.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途径

4.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必要性

【教学反思】

在本堂课的设计中,我从采访学生的职业理想入手,设计一个模拟招聘的活动,再到正反两个案例的启示,采取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和形式,从学生出发,体现了教学活动回归学生生活世界的生态课程观以及自主、探究、合作的知识建构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活动中和案列中感悟经济生活的原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参与的课程要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够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篇11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林佩敏

[教材分析]

本框题包括劳动和就业、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两个题目。第一目,教材以财富的产生说明劳动的作用,突出劳动最光荣。然后,通过情景材料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理解就业是民生之本,明确解决就业问题的政策、方针和途径,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第二目,教材用典型案例启发学生思考:作为劳动者,拥有哪些合法权利以及怎样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劳动光荣、就业的意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维权的途径;理解:劳动作用和意义,正确就业观的内涵,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运用:应如何择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能力目标:分析就业形势,能够解释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失业现象,能够分析经济现实中存在的就业问题及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择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3、情感、态度、价值观: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增强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等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

1、就业是民生之本

2、劳动者权利的维护

[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问题探索法、情景教学法、引导思考与讲解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

多媒体显示1

镜头一:地理勘察科技人员正在勘察地形

镜头二:医院医务人员正在抢救病危的病人

镜头三:教室走廊里教师正在辅导学生功课

镜头四:寒冷的清晨,一位清洁工人正在街道打扫卫生

镜头五:烈日下,建筑工人在工地上辛勤劳作

教师:看完这五个镜头,同学们有什么感想,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劳动?

学生回答:劳动者分工不同,从事不同的行业,多种形态的劳动,都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因而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都应得到承认和尊重,光荣属于所有的劳动者。

教师总结:劳动、就业,从个人来说取得报酬,是获得生活来源的手段,并且使个人实现了其自身的价值,促进了个人的发展;另一方面,从社会来说,劳动者创造了社会财富,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获得了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可见劳动、就业的重要性。

多媒体显示2

一、劳动和就业

1、劳动意义和劳动光荣

个人角度:获得生活来源,谋生重要手段,实现个人价值

社会角度:创造了社会财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教师:劳动、就业如此重要,那我们应该如何就业,是不是我们想就业就可以就业呢?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和下面的材料,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多媒体显示3

材料1:XX年的就业形势:新增劳动力总数大约1100万,XX年底截转的需要就业的人1400万,这样,需要劳动岗位总量达2500万,XX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初、高中阶段毕业生继续增加,总量达到480多万人,加上城镇还有200万左右的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近年每年约有30多万退役军人需要在城镇安置就业,今年军队缩减员额,数量将有所增加。

材料2:我国技术工人的技术构成和文化构成如下表:

高级技工

中级技工

初级技工

技术构成

5%

35%

60%

大专及以上

高中及技校

初中以下

文化构成

2.6%

29.4%

68%

注: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人数的40%以上。

材料3:许振超是青岛港前集装箱码头公司桥吊队队长。作为一个老三届出生的普通工人,他始终站在时代前列,顺应社会潮流不断发展自身,不仅没有被时代淘汰,相反成为“工人技术专家”,创造了“振超效率”,其每小时381集装箱的记录为世界最高,震动了中国和世界航运界。

材料1、材料2和材料3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坚持怎样的指导方针?

结合上述材料,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未来劳动者,你应做好哪些准备?

学生回答:

学生1:材料1反映了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新增劳动力数量大;材料2反映了我国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和文化水平较低,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适应;材料3反映了工人许振超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不但没有被时代淘汰,相反成为“工人技术专家”。

学生2: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

学生3: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应该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努力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更新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竞争观、平等观和多种方式的就业观。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大,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劳动者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不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不畅通,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多媒体显示4

二、我国当前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

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大,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

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适应。

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

教师: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不但劳动者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解决就业问题,实行了积极的就业政策,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坚持“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劳动者自主创业”的就业方针。

多媒体显示5

三、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就业问题,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高度重视、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社会经济

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劳动者自主创业”的就业方针

建立现代社会保障体制,完善再就业培训制度,完善劳动力市场

教师:党和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促进就业,作为劳动者的我们更应该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改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实现就业,实现自身的价值。

多媒体显示6

四、劳动者积极实现就业

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不断提高个人自身素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潮流

更新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a树立自主择业观

b树立竞争就业观

c树立职业平等观

d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教师:实现了就业,在劳动过程中也许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和困难,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我们可能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可以怎样避免或解决困难。

多媒体显示7

材料1:根据全国总工会公布的资料,目前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估计有1000亿左右。每到年终岁末,农民工在追讨工资无望的情况下,除以伤害自己身体、自杀等方式相威胁外,甚至采用非法手段解决问题,如聚众堵塞交通、盗窃、抢劫,故意伤害或绑架包工头等,类似的群体性事件和刑事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拖欠农民工工资已经成为一个影响社会治安和诱发犯罪的严重问题。

材料2:小张母亲病了,小张四年未休过探亲假,这次他向单位提出休假探亲,单位以他已经在本地结婚为由,不批准他休假探亲。小张工作的工厂既有刺耳的噪声,又有刺眼的电焊强光。工人向厂长要求发放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遭到厂长拒绝。单位只给部分资格老的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小张等不在其中。

阅读课本50-51页并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1和材料2中,劳动者的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了?

此外,劳动中劳动者的哪些合法权益可能受到侵害?

结合上述材料,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生回答:

学生1:材料1中,农民工的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受到了侵害;材料2中小张的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受到了侵害。

学生2:此外,劳动者还可能受到侵害的合法权益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提请劳动争议处理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学生3:材料1中农民工的解决方法不正确,劳动者在遇到以上任何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应该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而不是以伤害自身、自杀等威胁方法,更不应该以非法手段解决。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来对以上同学的回答做一个小总结。

多媒体显示8

五、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原因及意义

原因: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维护劳动者权益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2、劳动者权利的内容: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c休息、休假的权利

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e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f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3、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a劳动者享有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

b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c增强劳动者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篇12

学习目标

识记:劳动光荣、就业的意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维权途径

理解:劳动作用和意义、正确的就业观内涵

运用:应如何择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分析就业形势,能够解释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失业现象,能够分析经济现实中存在的就业问题及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择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增强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等法律意识。

学习情景

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在我国就业问题较之其他国家尤为突出。而现实生活中却存在“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现象。国家从去年开始陆续公布了49种新职业,它们被称为“朝阳产业”,还有新职业正在审核有待公布。据报道,广州每五天就产生一个新职业。

思考:从以上材料中你能提取出哪些信息?你认为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解决?

讨论,提出假想后,看书。

生活情景

知识梳理

学习体会

1、为什么要转换择业就业观念?

2、课本p48人们为什么要就业?

3、李师傅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是什么?

4、p48下图示:上述观点合理性在哪里?误区何在?

5、如果就业期望与社会现实矛盾,应该怎么办?

6、p49下“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图示:应该怎么看?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在哪里?谈谈你对“行行出状元”的看法。

7、大学生就业困难,一些有能力的大学生应聘时提出“零工资”就业即免费在应聘公司干一个月,公司满意就签约,不满意就走人。这种“零工资就业”马上受到有关方面的质疑,为什么?

一、劳动和就业

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1、劳动的意义、劳动光荣

什么是劳动?劳动的意义

劳动者的地位、作用

我们的态度

2、就业的意义

国家和社会

劳动者自己:生存、发展

3、我国的就业形势

社会原因:

个人原因:客观、主观

小结: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1、国家和社会怎么做:

根本方法

具体措施

2、劳动者个人怎么做:

树立自主择业观

树立竞争就业观

树立职业平等观

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二、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为什么要维护

1、国家:

2、劳动者:

怎样维护

1、国家:

2、劳动者合法途径

讨论:p50下小张案例:

小张的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

小张应该怎么办?

1、劳动有体力、脑力劳动。

2、分工不同、地位平等。

3、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4、宪法为什么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5、正确看待出现的失业、下岗现象?

6、不能只依靠政府,更要靠自己,转变旧的择业就业观。

7、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8、劳动者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履行义务是享受权利的前提。

9、签定劳动合同非常重要。

课堂小结: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应树立怎样的正确就业观?

巩固作业

1、单项选择题:关注农民工,维护农民工的权益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焦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从根本上说侵害了劳动者的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c.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d.享受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权利。

2、辨析题: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个人的事,国家、企业没有必要管。

3、材料1:我国企业产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品种每年损失近亿元;我国科技转化率只有15%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5%,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材料2:我国技术工人的技术构成和文化构成如下表:

高级技工

中级技工

初级技工

技术构成

5%

35%

60%

大专及以上

高中及技校

初中以下

文化结构

2.6%

29.4%

68%

注: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人数的40%以上。十五期间我国就业压力膨胀,预计城镇登记失业率在5%左右,农村尚有1亿多剩余劳动力待转移。

材料3:许振超是青岛港前集装箱码头公司桥吊队队长。作为一个老三届出生的普通工人。他始终站在时代前例,顺应社会潮流不断发展自身。不仅没有被时代淘汰,相反成为“工人技术专家”,创造了“振超效率”。其每小时381自然箱的记录为世界最高,震动了中国和世界航运界。

材料1和2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结合上述材料,面对严峻就业形势,作为未来劳动者,你应做好哪些准备?

以上就是关于文章新时代的劳动者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工作顺利。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