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小一网整理图形的旋转,旨在帮助更多人解决教学困扰,文章仅供参考,具体需要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有所帮助,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相关文章图形的旋转吧。
图形的旋转
图形的旋转篇1一、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2、通过在方格纸上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
二、单元教学建议:
1、在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图形变化的特点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是以操作为主,通过学生的动手活动,逐步认识图形的变化特点。如“图形的旋转”活动,教材中展示的两幅美丽的图案是由一个简单的图案经过旋转而得到的。因此,让学生能自己进行操作,这对他们认识图形的变化是十分有利的。当然,在具体的处理上有两种方式:一是,教师在计算机多媒体中设计一个图形变化的过程,逐步展示每一步变化的过程。二是,准备四张画着同一图案的纸,然后逐张围绕某一点进行旋转,旋转90°后,贴上一张纸,再旋转90°,再贴上一张纸,直至形成一个完整的图。第二种操作的方式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在旋转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观察,是沿着哪一点旋转的,因为沿着不同的中心点旋转所得到图案是不同的。同样,在三角形的旋转中,也要让学生明白是围绕哪点旋转的。
本单元的很多练习都是可以操作的,因此,在课前请学生准备一些小的学具,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就有操作的机会。练习中的一些问题最好都是在学生的操作后再回答,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2、在图形的变换中,提倡不同的操作方法
一个图形经过变化后,可以得出新的图形,但同样得到新的图形,则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如“图形的变换”活动中,4个三角形经过平移与旋转,得到了不同的图形,但每个人操作方法可以是不同的。因此,这一活动可以先让学生在方格纸上试一试,然后再全班来说一说。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出现教师摆,学生看的现象,这样不容易出现学生具有个性的操作方法。
3、在欣赏的过程中,设计制作美丽的图案
本单元的数学欣赏内容是任意一个简单的图形,当它围绕一点进行旋转,并把每次旋转后的图形沿周长画下来,那么就会出现一个美丽的图案。这一内容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欣赏了正方形旋转的过程,并进行了制作。本单元把这一内容进一步扩展,可以是任意的简单图形。在教学中,先请学生欣赏,然后,每个小朋友用硬纸剪一个任意的简单图形,接着进行制作。对学生制作的图案,只要基本符合要求,教师就应肯定。对一些设计特别优秀的学生,也可以当场再演示一遍,以带动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
让北二小数学电子教案教学设计
学科:数学授课年级:四年设计人:冷海滨
章节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
课题
图形的旋转
计划学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能力目标
通过旋转图形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欣赏和制作图案,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媒体内容与形式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理念
时间
导入
一、活动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这些图案漂亮吗?你想知道它们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图形的变化。
学生观察课件,欣赏。
通过创设情境,初步感受旋转。利用学生比较喜欢的情境,如风车等美丽的图形等引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
探究
(2)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师: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但其中有很多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获得的。请你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哪一个小组来汇报呢?
①图形b可以看着图形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
②图形c可以看着图形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
③图形d可以看着图形c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
(4)观察感悟,发现规律。
师:从图形a旋转到图形b,图形b旋转到图形c,图形c旋转到图形d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图案都是这样旋转得来的,你们能根据这个方法或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设计一些图案吗?
二、活动二:动手实践,亲身体验。
1、在白纸上旋转。
请同学们打开1号信封,从里面取出一张白纸和一个三角形abc,请你沿着三角形的边把手上的三角形先描绘下来,接着以这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为中心进行旋转,最后在小组里面说一说这个三角形是围绕哪一点旋转的。
2、在方格纸上旋转。
请同学们打开2号信封,从里面取出一张方格纸和一个三角形,请你先把手中的三角形与方格纸上的三角形重合起来,接着以这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o为中心进行旋转,最后在小组里面说一说从图形1到图形2,从图形2到图形4等旋转的角度。
小组交流、巡视反馈。
师:现在请同桌同学就刚才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
学生操作后小组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请三个学生上台演示,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在观察、交流的过程中,初步感悟一个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获得。在旋转的过程中,这个简单的图形总是围绕一个点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转的。
在学生初步感受图形旋转的一些方法与规律后,让学生大胆地实践,经历动手设计的过程,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5
巩固与拓展
3、完成p52“说一说”的第1、2题,把你的答案填在书上。完成后进行反馈。
4、数学万花筒。
请同学们自己剪一个任意的三角形,接着一边旋转,一边把旋转后所得的图形描绘下来,让孩子们自己去创造,老师作适当的指导。
三、活动三:拓展练习,延伸应用
1、p53“试一试”的第2题
2、p53“试一试”的第3题
3、开放性练习。
请你在课后自己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可以应用我们今天学过的方法来进行设计,相信你能成功的!
练习时,让学生用三角形在方格子上按要求进行操作,学生比较熟练后,再请他们按要求画出旋转或平移后的图形。
动手操作,体验把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得到美丽图形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13
总结
归纳总结。
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你有哪些体验,把你想法与同学说一说。
班上交流,引发更多的同学进行反思。
3
板书设计
图形的旋转
教后反思
见博客“回复”部分。
图形的旋转篇2【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66、67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初步体会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绕一点旋转90°后的图形,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感受数学的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认识旋转的三要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绕一点旋转90°后的图形。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学生每人一套三角尺、长方形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唤醒旧知
师:课前,我们观看了游乐场的情境,(课件出示相应图片)想一想,这些项目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二、走进生活,感知旋转。
1.学生举例生活中旋转的现象?
2.课件播放转杆视频(例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师:仔细观察转杆关闭和打开的过程,比一比,有什么发现?(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揭示旋转的三要素:点、方向、度数)
3.学生亲自体验转杆运动,感知三要素。
4.小结过渡:通过刚才的观察和体验,我们发现,点、方向、度数都是决定旋转结果很重要的因素。
三、实践应用,初建表象。
1.完成书中想想做做1。
2.由指针的旋转过渡到图形的旋转,欣赏并想象图形旋转的过程,激发学生设计和创造的欲望。
四、实际操作,形成表象。
1.(课件出示例2)提问:把三角尺绕a点旋转是什么意思?
(1)想一想,绕a点旋转90°,三角尺到了什么位置?
(2)摆一摆,用学具摆一摆,转一转,看看自己想得对吗?
(3)画一画,把自己想的画下来。
2.展示交流。反馈学生画的结果,展示两种不同的画法。
3.画法演示:你们是怎么画出来的?请学生上黑板边画边说。
4.小结过渡:把三角尺绕a点按一定的方向旋转90°,每条边都要按同样的方向旋转90°。旋转方向不同,旋转后的位置也不同。
五、巩固拓展,升华表象。
1.课件出示练习,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1)师:想象一下,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会到什么位置?
(2)学生在纸上独立画一画。如有困难,可拿出学具摆一摆。
(3)反馈矫正。
2.拓展,现在这个长方形继续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又会到哪里呢?想象一下,试着画下来。
3.师:如果这个长方形再一次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又会到哪里呢?(课件演示)
4.小结过渡:一个简单的长方形,通过几次旋转,就形成了这样一幅精美的图案。
六、总结欣赏,引导创造。
1.生活中旋转图案的欣赏。
2.学生作品欣赏,激发学生设计欲望。
图形的旋转篇3教学目标:
1、学生利用已有的对平移的认识和经验,通过自主尝试和交流,掌握综合应用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到指定的位置。
2、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比较和沟通,使学生在已有基础上有新的收获。
3、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并在学习过程中深入感受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获得尝试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综合应用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到指定的位置。
教学资源:
实物投影仪,方格纸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在生活中,很多的物体都在运动着,而它们的运动方式各有不同——平移和旋转是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上节课,我们已经对平移做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今天,我们就要来进一步研究另一种常见的运动方式——图形的旋转。
2、哪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旋转?学生举例。
二、探究互动。
1、认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的含义。
出示公路收费站道口转杆打开和闭合的情景图。
学生可以自己用两支铅笔演示这两种运动方式,并回答:转杆打开,旋转了多少度?转杆关闭呢?
转杆打开和关闭的方向相同吗?哪一种与时针旋转的方向是相同的?
指出: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
同桌或小组同学一起体会顺时针和逆时针。
2、学习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明确两点:
①“饶a点旋转”是指将“a点”固定不动。
②把三角形“旋转90°”,既可以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也可以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指导画法:可以先分别确定两条直角边旋转后的位置,再连成相应的图形。
学生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图。
交流,巩固画法。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现象,通过观察、交流每幅图中的“指针”分别要向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进一步感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的含义。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按要求独立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进一步掌握在方格纸上把图形进行旋转的方法。
对有困难的学生,要指导具体的画法。
要使学生明白:确定旋转后小旗位置,关键在确定旗杆的位置;确定旋转后的长方形位置,关键在于确定一组相邻的边的位置。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讨论每组图形的特点: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根据设想使每组图形变成长方形的旋转方法。也可以用纸剪一剪,摆成如图的位置后再进行旋转。
四、总结质疑。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关于平移和旋转的相关内容,你还想学习什么?
五、课外拓展。
图形的旋转篇423.1图形的旋转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23.1图形的旋转”的第一课时,主要研究旋转的定义,旋转的性质及其应用。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平移和轴对称基础上学习的,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渗透,是后续学习中心对称图形及其图形变化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利用旋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①经历对生活中与旋转现象有关的图形进行观察、思考、分析、概括、抽象等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②探索、理解旋转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的性质.数学思考
①在探索实物与旋转图形的关系过程中,发展学生对具体图形的概括能力,培养几何直觉;
②通过对旋转图形的探讨,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事物变化中的内在规律.解决问题能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用几何图形旋转的知识解释一些现实旋转变化现象.情感态度通过对旋转图形的欣赏和探索,体会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以及给解决数学问题带来的方便,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教学难点旋转定义的深刻认识和旋转性质的灵活运用.
知识重点对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认识过程的体验.2.旋转内涵的理解掌握.3.旋转性质的掌握与运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理念
欣赏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物体的平行移动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如图所示的物体的旋转的现象:时钟上的秒针在不停的转动;大风车的转动给人们带来快乐;飞速转动的电风扇叶片给人们带来一丝丝的凉意……它们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旋转的世界,让我们走进这个旋转的世界,探索其中的奥秘吧!课题:图形的旋转从生活中的旋转图形出发,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创设情境观察实例①请同学们观察时钟,有什么在不停地转动?旋绕什么点呢?从现在到半个小时后时针转了多少度,分针又转了多少度?提出本节学习目标,以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突出数学与现实的联系.②再看我自制的好像风车风轮的玩具,它是如何转动到新的位置?上述情境中的旋转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探索分析
解决问题教师演示课件共同特点是如果我们把时针、风车风轮当成一个图形,那么这些图形都可以绕着某一固定点转动一定的角度。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旋转的定义: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rotation).点o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如果图形上的点a经过旋转变为a’,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给出问题,引导学生探寻答案,并强调:“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意味着图形上的每个点同时都按相同方式转动相同的角度,同时与平移的情况相同,“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和形状”;旋转中心在旋转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动。让学生加深对定义的理解,感受到数学可以是具体的、生动的。
巩固练习教科书p63练习1、2、3①举出一些现实生活中旋转的实例,并指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②时钟的时针在不停地旋转,从上午6时到上午9时,时针旋转的旋转角是多少度?从上午9时到上午10时呢?
③如图,杠杆绕支点转动撬起重物,杠杆的旋转中心在哪里?旋转角是哪个角?通过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使学生通过对问题中旋转中心和旋转角的分析,抽象出图形旋转的特征模型。
拓广探索
比较分析教师设计数学探究实验:将一个已知三角形△abc围绕一旋转中心转动后,得到三角形△a’b’c’;用课件操作图形的旋转变换后,指出进一步探究的方向:①相等的线段;②相等的角;③△abc和a’b’c’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师生共同归纳出图形旋转的特征: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通过设置数学实验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巩固练习教科书p64练习1、2、3学生巩固和提高1.e是正方形abcd中cd边上任意一点,以点a为中心,把△ade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2)如何确定△ade三个顶点的对应点,即它们旋转后的位置.2.以点a为中心,把△ade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通过解决蕴含所学知识的实际总是和数学问题将新知识内化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小结与作业
小结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吗?通过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每一位学生都创造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机会,并为程度不同的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小结活动不流于形式而具有实效性,为学生创设条件,以梳理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
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23.1第1、2、3、4题便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安排。
本课教育评注1、创设课堂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情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公开课上,一节课的好坏全在开始的那几分钟上,既要很快切入主题,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注意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这里观看和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旋转的实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2、注意教学内容与生活的统一。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有关问题.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通过设置“仔细看”、“想一想”、“口答”、“开动脑筋”等活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体现教师只是教学中的引导和组织者,而学生才是学习中的主人.4、训练反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训练反馈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既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能力,又能及时找出不足,调整学习目标,促进自身发展.
图形的旋转篇51、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事例认识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2.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等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难点: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提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哪些运动是旋转运动的?下列图中哪些是旋转运动的现象?
接着让学生看课本图11.2.1、图11.2.2这五幅图,并回答上述问题。
最后让学生回答: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呢?
二、导入新授。
1.看课本图11.2.3,根据单摆上小球的转动,让学生回答。
(1)什么是旋转?
(2)什么样的点是旋转中心?
(3)_____在旋转过程中保持不变,由_____和______所决定。
2.如图,可以看到点A旋转到点A′,OA旋转到OA′,∠AOB旋转到∠A′OB′,这些都是互相对应的点、线段与角。那么,
点B的对应点是点_____;
线段O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
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
∠A的对应角是_______;
∠B的对应角是_______;
旋转中心是点______;
旋转的角度是______。
3.想一想。
△AOB的边OB的中点D的对应点在哪里?
4.做一做。
课本第10页“做一做”。学生观察后,回答问题。
(1)旋转后的点、角、线段有什么关系?
(2)旋转后的角度怎样确定?
5.(师生共同讨论。)课本第10页例1和例2。
6.让学生举出现实生活中旋转的一些实例。
(针对自己画的旋转图形,找出对应角、对应点、对应线段。)
三、课堂小结。
你在这节课上学到了哪些知识?谈一谈好吗?
四、布置作业。
课本第11页练习第1、2题必做,第3题选做。
图形的旋转篇6一、教学任务分析
数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通过欣赏、观察、操作图形的旋转变换,了解旋转中的一些概念及探究它的基本特征。
数学思考 能在观察图片资料和图片现象中发现事物的内在本质。
情感态度 通过对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有关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等过程,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的欣赏意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的意识。
解决问题 能在观察图片资料和旋转实验中得出数学结论,初步从奇妙的图形中体会所隐含的数学道理。
重 点 熟悉旋转中的一些概念,以及通过实验,探索出中心旋转的基本特征。
难 点 通过观察、实验、发现旋转的基本特征,根据旋转图形找对应点。二、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活动1 感受生活情境 观察物体转动活动2 再赏物体图形 学习旋转概念活动3 结合生活实例 再度熟悉概念活动4 类比脚印特点 探究旋转特征活动5 改编例题教学运用也分散难点活动6 我的地盘我作主 思维天空任我游活动7 作业布置 课堂总结从文字游戏中,体会物体的旋转,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形成“旋转”表象认识。比划观察到的物体怎样运动?引导发现物体转动的共性,学习旋转中的一些概念。从教师列举(或学生自行举出)的生活实例中,说出其中的旋转概念,加深对旋转概念的感知、理解。从脚印特点中,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探究出旋转的基本特征。学生从教师改编的例题中寻找相等的量,进一步理解旋转的基本特征,为后一节课学习作准备。精心设置一些由易到难的综合性习题,学生思考完成、巩固知识,让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归纳总结,通过课外作业为下节课内容教学打下伏笔,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兴趣。三、教学过程设计
问 题 与 情 境
师 生 行 为
设 计 意 图[活动1]1、给出词语,限时编成情境。2、解说情境,展示转动物体[活动2]重新展示情境中的转动物体。1、要求学生比划所观察到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2、把物体看作图形(以钟表指针、风车风叶为代表),引导学生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学习旋转中的一些概念。(估计学生可能看法不一致,下面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问(1)这些物体的哪些部件在运动?(2)时针的指针做什么形式的运动?分钟绕哪一点运动?时钟呢?(3)风能发动机的风叶是什么形式的运动?风叶绕哪一点转动?(4)这些图形中有哪些共同点?图案中是哪些基本图形通过什么运动形式而得到的?向什么方向转动?(5)活动结论: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沿着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叫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称为旋转角,旋转时重合的点称为旋转对应点。[活动3] 逐一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旋转实例(如:杠杆撬重物,扳手拧螺母、压水机压水等)或学生自行举例,让他们说出其中的旋转中心、旋转角、旋转对应点。学生结合词语积极思考,编成情境。媒体播放效果,展示转动物体。学生欣赏。结合教师问题,积极思考,逐步探讨出旋转物体的共同特征,学习旋转的一些概念。本次活动教师重点关注:1、学生观察事物是否认真。2、引导学生正确思维3、教师正确表达旋转概念,学生从情境中感知理解。结合旋转实例,深度熟悉概念。学生自行举例,说出其中概念。教师本次活动重点关注:1、学生对概念的感知是否正确,能否正确找出图中的相应名称。2、注意学生投入课堂学习的积极性。3、学生举例是否属于旋转范畴。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热情,并能从展示物体中形成“旋转”的表象认识。。让学生比划所观察物体的运动形态,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发现转动物体的共同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让学生在具体生活实例情境中感知概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活动4]1、媒体展示雪地里脚步留下脚印情景。2、师生共同了解脚印有什么共同特点。3、类比出旋转后留下一些美丽的图案。4、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探究中心旋转有什么基本特征?(先猜想)探究过程中可设置如下问题:1)△a′b′c′是怎样得到的?2)类比脚印特点,△abc与△a′b′c′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3)oa与oa′有什么关系?∠aoa′与∠bob′有什么关系?4)动手量一量,实验过程中还有其他相等的量吗?[活动5]出示:如图,e是正方形abcd中cb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be<bc,以点a为中心把△abe逆时钟旋转90°,你能找到点e旋转后的对应点吗?(媒体展示旋转后的△abe′)从图中你能找出哪些90°的角?[活动6]1、出示一些由易到难的练习(涵盖本节课所学知识,并具有一定广度性和深度性)。2、学生积极思考,选择自己能行的加以解决。3、大胆发表自己的思考成果。[活动7]1、布置课外思考题:媒体展示相同的图形,通过旋转得出不同的效果,同学们课后认真想一想,这究竟是因为什么?2、教师寄语(带有肯定性和鼓励性)展示情境,学生欣赏。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脚印特点。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积极思考、相互交流,解决教师设置的问题,探究出旋转的基本特征。本次活动教师重点关注:1、学生正确理解脚印与旋转后的图形间的隐含联系。2、学生操作前强调注意旋转中心、旋转角度、旋转方向。学生操作过程中,适时指导。3、对探究出的基本特征正确归纳。教师出示问题,学生积极思考、交流解决问题。本次活动教师重点关注:1、对学困生的适当指导、鼓励。2、说明结果正确性的理由(旋转的基本特征)。习题出示,学生思考选择题目,加以解决本次活动教师重点关注:1、学生主动参与思考。2、对个别学困生的指导。3、学生是否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回答是否正确。学生课后积极思考,力争寻求出答案。教师结束语。利用脚印特点的一致性类比引出旋转后同样是一些优美的图形,这一设计诠释了“为什么这一实验探究的结果代表了所有旋转的特征?”一疑问,让学生自行动手去探究、发现特征,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发现能力及勇于探究的精神,充分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练习中总结,在练习中运用提高,在练习中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图形的旋转篇7课题课时第二课时班级五编写者一、教材内容分析《图形的旋转》是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小节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二年级上册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基础上的延伸,把学生的视角引入到图形的旋转,意在通过欣赏、探索、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简单图形变成复杂图案的过程,理解旋转的中心点、方向、角度不同,形成的图案也不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今后继续学习图形变换奠定。二、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旋转变换。结合生活实际,能初步感知旋转现象,探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1、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五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在其认知过程中仍占主导地位。因此,要本着“边操作边感悟”的原则,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遵循了新课标的理念,从生活实际引入,为学生创设了探索新知识的条件,让学生参与到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去。将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东西,使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对知识的思考与实物模型的演示和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建立概念,以动促思。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直观观察与口头描述相结合同样作为“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旋转”没有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形状、大小这样的静态要素,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对学生的认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引导学生在直观观察的基础上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图形变换”的动态过程,是促进学生认识“旋转”基本特点的首要策略。在课的开始,我们借助学生相当熟悉的钟面,以钟面上某一指针的转动来引导学生说说“旋转”所具有的三个基本要素。实践表明,“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等旋转所应具备的三要素正是在学生不断描述、及时补充的基础上完整认识的。而这也正是教师引导学生呈现原有对“旋转”经验层面上的认识,为下一步思维层面上的发展作准备的基础。2、操作性练习和引导想象并重操作性练习和想象都是学生在“空间与图形”学习中的常用方法,当然也是引导学生体验“旋转”基本特点的重要策略。“让学生动手画图可以反映学生对几何概念的理解”。想象则是学生思维过程形象化的体现,学生通过对几何图形的想象过程,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了发展。五、教学环境及资料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情景导入1、揭示课题课件出现:摩天轮、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旋转,并感知旋转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师:刚才,同学们反复地提到“旋转”,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旋转”(板书课题)2联系生活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师: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生活中像这样的旋转现象很多,那到底什么是旋转呢?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概括出旋转含义,并板书。师:今天咱们就从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地钟表和风车开始研究吧!观察物体的旋转,并感知旋转现象.用语言描述这些物体是怎样旋转的。还可以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这些物体的旋转。风扇、陀螺、旋转木马、钟表、车轮……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由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引入,使学生感知旋转现象,建立旋转的表象。体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旋转。把学生的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内化为学生的知识。二学习新课1探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课件出示教材例3中旋转的表针和风车。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表针和风车的旋转有什么不同?教师适时讲解“顺时针”,“逆时针”。课件出示教材例3中的问题后说: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共同来解决书中给我们提出的问题。组织全班交流,教师适当引导。从画面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么什么是没有变的呢?师:用我们手中的三角板验证一下我们的发现2应用旋转知识绘制图形出示例4师:先想一想怎样画,然后自己试着完成。教师随机指导。画完之后与同桌互相说说画法。师∶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说说你是怎么画的?教师提炼学生语言总结画法,并板书。重点交流出:1、风车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2、根据三角形变换的位置、对应的线段、对应的点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学生交流出:1: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变。2:点o的位置没有变。3: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4: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找出图形中其对应的线段并用三角板来验证。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互相介绍画法。汇报,并说说是怎样画的:我们在画一个旋转图形时,首先要确定它围绕的点,然后找到这个图形各个点的对应点,最后连线。通过让学生认真观察表针和风车的旋转过程,使学生认识这些实物怎样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明确旋转的含义。引导学生从图形到线段再到点的角度,来观察、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既重结果,又重验证,让所有学生经历用三角板来验证的过程,到例4作图时则只是一种知识的应用,难点轻松突破。相信学生自己的能力,让学生自主画图。再让学生互相讨论又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又是互相学习的过程,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是提高的过程通过让学生画一画的活动,借助学生已经掌握的旋转的指示,使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把一个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三课堂练习出示做一做第一题。师:想想它们分别是由哪个图形旋转而成的?独立完成第二题,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独立思考,全班交流。独立完成后交流画法四知识拓展教材第9页第4题,利用旋转设计图案。学生自学教材第6页中的“生活中的数学”,并谈谈自己的感受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感受旋转创造出的美,激发利用所学旋转知识创造美的热情。五作业延伸布置自学第6页“生活中的数学”。巩固所学知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板书设计
旋转
绕点方向角度七、教学反思
图形的旋转篇8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第一步我让学生明确旋转的含义。让学生观察钟表的指针,独立思考如何描述出指针怎样旋转的。使学生弄清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的含义,明确要想表述清楚指针的旋转,一定要说清“指针是绕哪个点旋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这三点。第二步再来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我先让学生说一说,在风的吹动下,风车发生了怎样的变换,学生都会发现风车上的每个三角形都绕O点逆时针旋转90度,;旋转后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第三步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画一画在方格纸上把一个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一开始学生有点束手无策,经过提示学生明白了,只要找到三角形AOB的几个关键点的对应点,再连线就可以了。
这节课上完之后,我感觉成功之处在于:
1、能驾驭教材,把握重难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抓住要点讲到点子上。
2、能根据新课程标准则要求,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给以恰到好处的点拨。
3、.整个数学课堂留给学生较多的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
通过本节课教学,使我意识到今后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感知出发。通过大量的情景设置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积极的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并注意到布置学生的课后实践,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兴趣。
2、注意评价的多元化,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3、引导学生不断发现、提出、探索、设计、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图形的旋转篇9教学内容:
课本第31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七第7题。
教材分析:
旋转也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平移与旋转这两种现象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几何现象。课程标准不要求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定义,更不需要学生去背诵结论性语句,只要求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去感知这些现象。二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见到很多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现象,在他们的头脑中已有比较感性的平移和旋转意识,受生活经验的限制,对于好多现象的判断还有些模糊,更无法想象,不能透过现象用数学的眼光来抓住运动方式的本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日常生活中的旋转现象,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直观认识旋转图形,培养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发挥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借助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和学生的操作活动,体会旋转的特征。例如:通过制作陀螺并使之转动,感受旋转。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生活事物钟表,旋转门等,使学生感受相关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认识并辨别旋转图形,并能判断旋转点或线以及旋转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入新课
老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平移的内容,接下来我们就来复习一下关于平移的知识。
老师:谁能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的平移现象吗?
同学:观光电梯,推拉窗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看来大家对平移的内容掌握的都很好。那么,现在请大家看看这几幅图是什么现象呢?
同学:给出自己的答案。
老师:既然这些图片不属于平移,那应该叫什么呢?下面我们就共同研究一下这种特别的运动方式。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的娱乐项目,仔细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待会儿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
二、探求新知,感受旋转
同学:他们都是围绕中心运动,都是旋转现象。
老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刚刚看到的摩天轮、太空飞船和飞机的螺旋桨都是旋转现象。转动就是旋转现象。板书:认识旋转现象)大家现在知道齿轮是什么运动了吧,大家说齿轮是什么运动?
同学:旋转
老师:那么,同学们还见过哪些旋转图形或旋转现象吗?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老师:讨论好了吗?我来听听大家是怎么想的?
同学:自由发言。
老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这儿也有几张图片,大家看一下判断一下是不是旋转。
老师:大家翻开课本第34页,做一下练习七的第七题。请大家判断一下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三、知识应用,巩固知识
老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生活中常见的旋转想象。
老师:大家知道钟表是怎么转动的吗?下面大家做一下练习七的第8题。
播放课件PPT,你可以利用一片花瓣旋转制作出美丽的花吗?请学生作答后老师展示课件图片。
四、回顾总结
老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老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轴对称旋转图形。物体的每个部分都是绕着同一个点转动叫旋转图形
板书设计:
旋转
物体的每个部分都是绕着同一个点转动。
图形的旋转篇10【课标要求】
⒈通过具体的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性质,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
⒉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⒊欣赏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⒈经历对生活中旋转现象观察、分析过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⒉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知道旋转的性质。
⒊经历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的观察、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作图的技能。
【教学重点】
⒈旋转图形的性质
⒉旋转图形的画法
【教学难点】
旋转图形的画法
【教学思路】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入手,帮助学生通过具体的旋转实例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基本涵义,再通过观察,从而得出旋转图形的性质,最后通过画旋转图形,让学生掌握作图技能,进一步加深对旋转图形性质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以下情境:游乐场里的摩天轮绕着一个固定的点旋转;钟摆绕着一个固定的点摆动。。。。。。
提出问题:⑴上述情境中的旋转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⑵生活还有类似的例子吗?
【设计说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入手,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基本涵义。同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观。】
二、探索活动一
⒈将一块三角尺ab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dcb的位置
问题:度量∠acd与∠bce的度数,线段ac与dc、bc与ec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⒉将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的位置。
问题:度量∠aoa`、∠bob`、∠coc`的度数,线段ao与a`o、bo与b`o、co与c`o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说明: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本的要求,实际度量相关角的度数、相关线段的长度。通过对具体实例的观察和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涵义,在此基础上,引入旋转的概念。】
三、新课讲授
⒈在学生看了与做了的基础上,得出概念。
旋转,旋转中心,旋转角
【注意】对旋转概念的教学,要帮助学生理解如下两点:
⑴“将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意味着图形上的每一点同时都按相同
的方式旋转相同的角度;
⑵与平移的情况相同,“图形的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这是对旋转概念的一个补充。
⒉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讨论:三角形在旋转过程中哪些发生了改变?哪些没有发生改变?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旋转的性质:
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
【设计说明:该讨论是对前面的操作活动:“度量相关角、相关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么?”的一个提升。对于“讨论”,应引导学生从旋转的概念出发,理解在图3-1、图3-2的旋转过程中,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角是什么?图中的没一对对应点分别是什么?】
⒊练一练
⑴p94练习1
⑵p94习题3.1第1题
【设计说明:学习概念后,把概念直接运用到题目中,这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也是数学学习的一大特点。本题是概念的直接运用】
四、探索活动二
旋转作图
⒈已知线段ab和点o,按下面的方法画出线段ab绕点o按逆时针放向旋转100后的图形:
【设计说明:书p93给出了作图方法、步骤,要求学生阅读、理解给出的作图语句,画相应的图形。】
⒉在图3-4中,画出△abc按顺时针方向绕点o旋转120后对应的三角形。
【设计说明:该操作活动实际上是第一个作图活动的迁移,在讲解时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但不要求学生写出分析的过程,同时,在学生作业时,只要求学生能根据要求画出图形,不要求学生写出作图方法、步骤。】
⒊练一练:4练习2
【设计说明:学会画法后,适当的模仿是必要的,加深了理解,使之掌握画法技能。】
五、课堂小结
1、从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入手,通过具体的实例认识旋转,探索旋转的性质;
2、通过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的观察、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作图技能。
【设计说明: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化了记忆,并且使本节内容系统化。】
六、作业布置p94习题3.1第2、3题
【设计说明:让学生课后理解、消化、吸收。】
3、从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入手,通过具体的实例认识旋转,探索旋转的性质;
4、通过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的观察、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作图技能。
【设计说明: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化了记忆,并且使本节内容系统化。】
上一篇:苏科版八年级上3.1-3.4综合练习
下一篇:苏科版八上3.1图形的旋转练习
图形的旋转篇11〖教学内容〗
《图形的变换》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4-56页。
〖教材分析〗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本课学习的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延伸,把学生的视角引入到图形的旋转,意在通过欣赏、探索、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简单图形变成复杂图案的过程,理解旋转的中心点、方向、角度不同,形成的图案也不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今后继续学习图形变换奠定基础。
1.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
本单元内容的教学,应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并在操作的过程中积极地思考。如“图形的旋转”活动,教材中展示的两幅美丽的图案是由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而得到的。教学中,可以准备四张画着同一图案的纸,然后逐张围绕某一点进行旋转,旋转90°后,贴上一张纸,再旋转90°,再贴上一张纸,直至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在旋转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观察并思考:图案发生了哪些变化,是绕着哪一点旋转的。
本单元的很多练习都是可以操作的,因此,在课前可以请学生准备一些小的学具,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就有操作的机会。练习中的一些问题也通过学生的操作回答,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2.在图形的变换中,提倡不同的操作方法
一个图形经过变换后,可以得出新的图形,但得到同样的新图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因此,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在方格纸上试一试,然后全班来说一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活动中去,从中发现学生有特色的操作方法,并给予鼓励与肯定,为学生互相学习与交流提供条件。
3.在欣赏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设计制作美丽的图案
本单元的数学欣赏内容是任意一个简单的图形,当它围绕一点进行旋转,并把每次旋转后的图形沿轮廓画下来,那么就会形成一个美丽的图案。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欣赏了正方形旋转的过程,并进行了制作。本单元把这一内容进一步扩展,可以是任意的简单图形。在教学中,先请学生欣赏,然后,每个学生用硬纸剪一个任意的简单图形,接着进行变换制作。对学生制作的图案,只要基本符合要求,教师就应肯定。对一些设计特别优秀的学生,也可以让他们当场再演示一遍,以带动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1.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
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
1、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绕固定点顺时针旋转90°并说出旋转过程。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每桌一个学具袋(基本图形、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这是一只小朋友很喜欢玩的风车。
请两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玩一玩。
其他孩子请注意观察风车是怎样运动的?
谁来说说,在风车的运动中,你看出了什么?
出示钟面
在数学里,我把向这个方向旋转的方向叫做顺时针方向;
逆时针方向。
手势,比划。
小结:在刚才的运动方式中,我们可以说,
风车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
或者风车绕中心点逆时针方向旋转。
会说了吗?
二、新授:
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有的是简单的图形通过平移、旋转得到的。
你想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吗?
那我们今天就进一步研究“图形的旋转”。
那么我们选一副简单的图案,由易到难研究它是通过怎样的简单图形,怎样旋转而成的,请仔细观察。
课件展示
为了便于研究,老师还专门做了一个这样模型把它粘贴在黑板上。
讨论:
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刚才,你看到了什么?
师:从图形A到图形B是如何变换的?
是如何旋转的。
旋转了多少度?
你是怎样判断它旋转了90°的呢?
结合图例,图中画出对应边,标出旋转角。测量。
这个度数叫做旋转度数
小结出,图B可以看作图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
谁能完整地再说一遍。
强调三要素。
师:从图形B到图形C是如何变换的?
图形A到图形C呢?
同学们,我们可以说图形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得到图形C;还有其他的说法吗?
逆时针方向
看到这副图,你还能像这样说些什么吗?
师小结,只有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度数三者都确定了,旋转以后的位置才能确定。
三、巩固练习:
1.转一转。
说一说这些三角形是以哪个点为中心旋转的
2.
四、欣赏,升华。
感受旋转的美,数学的美。
由什么简单图形旋转而成的?
图形的旋转篇121.图形的旋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了解旋转的定义,能说出旋转中心、旋转角.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图形的旋转过程,发展几何直觉,领悟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
经历对生活中旋转图形的观察、讨论、实践操作,感知数学美,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旋转的有关概念.
【教学难点】
会找出旋转前后图形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旋转中心、旋转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学生观察教材第118页图10.3.1,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图中,哪些零部件作转动?
在这些转动中有哪些共同特征?
钟上的秒针在不停的转动中,其形状、大小、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大风车在转动中其形状、大小、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彩票大转盘在转动的过程中其形状、大小、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研究的课题“图形的旋转”.
【教学说明】通过复习,为本节课的教学作准备.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观察教材第118页图10.3.2,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是由一个或几个平面图形,在它所在的平面上转动而产生奇妙画面.
2.演示单摆上小球的运动
单摆上小球的转动由位置p转到p′,它是绕着哪一点?沿着什么方向?转动了多少角度?
单摆上小球转到p与p′中间时,它绕着的点、沿着的方向有没有变化?转动的角度有没有变化?
【归纳结论】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点p′,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
3.做一做:大家把准备好的透明纸拿出来.按老师要求完成以下内容:
任意画一个△abc.
把透明纸覆盖在△abc上,并在透明纸上画出一个与△abc重合的三角形.
用一枚图钉将点a处固定.
将透明纸绕着图钉转动45°,透明纸上的三角形就旋转了新的位置,标上a′、b′、c′.
我们可以认为△abc绕着a点旋转45°后到△ab′c′.
同学们考虑一下,可以互相交流,在这样的旋转中,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在交流中形成共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b点旋转到哪一点?
c点旋转到哪一点?
∠bac旋转到哪里?
线段ab旋转到哪里?
线段ac旋转到哪里?
线段bc旋转到哪里?
∠b旋转到哪里?
∠c旋转到哪里?
它的旋转中心是什么?
它的旋转的角度是多少?
这里要给学生指出:在旋转的过程中,点b与点b′,点c和点c′是对应点;线段ab与线段ab′,线段ac与线段ac′,线段bc与线段b′c′是对应线段;∠bac和∠b′ac′,∠b与b′,∠c与∠c′是对应角.
想一想:△abc的边ab的中点d的对应点在哪里?
根据旋转的原理:图形上每一个点都绕着旋转中心,按同一方向,旋转同一角度而得到的,所以ab的中点d的对应点也应在它的对应线段ab′的中点位置.
做一做:如果△abc的外面一点o作为旋转中心,把△abc绕着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将△abc旋转到△a′b′c′位置,你会做吗?在学生动手操作下,不会的同学也可以互相交流.
图形的旋转篇13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材内容:小学数学第七册《图形的旋转》
教学目标:
1、了解影响图形旋转的3个重要因素。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3、培养学生用数学方式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消息与欣赏中获得美的享受。
教学重点:了解影响图形旋转的重要因素。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准备:课件、不同形状的纸板、风车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教师拿着风车走进教室。
师:看到老师手里的风车在做什么?
生:它在旋转。
师:它是怎么样旋转的?
生1:它是顺时针旋转的。
生2:它是绕着中间的铁钉在旋转。
师:老师今天还为同学们准备了两幅图案,请看!
师:你们认为这两幅图案怎么样?
生:太漂亮了!
师:想知道这些图案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吗?
生:是画出来的……
师: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并汇报。
师:你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一幅简单的图案经过旋转,可以得到一幅非常复杂且漂亮的图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旋转》。
师:你能模仿着用你手中的纸板来转一转吗?
学生动手操作。
师:刚才我们是围绕o点进行旋转得到了一幅这么漂亮的图案,那么如果我换一点,围绕这一点旋转,又会得到什么样的图案呢?请你用手中的纸板再来转一转。
学生动手操作。
师:跟我们演示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那为什么同一张纸板,同样是旋转,而最终得到的图案却不同呢?
生:因为纸板在旋转时围绕的点不同,所以最终得到的图案也不同。
师:也就是说图形在旋转时围绕的那个点很重要。
生:可是这个图形上的点很多,可以使图形的中心点,也可以是a点、b点、c点等等任意一点,下面请你们再试一试,还是这个图形,你分别让它绕着不同的点转一转,并展示给你的同桌看看。
学生动手操作。
师:现在老师又找到了这个o点,你脑中的图形转起来了吗?
生:转起来了!
师:与你想得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我想的是绕着o点顺时针旋转的,而这个是逆时针旋转的。
师:什么发生了变化?
生:旋转的方向。
师:也就是说图形在旋转的时候不仅围绕的那个点重要,旋转的方向也是不可忽视的。
师:又是这幅简单的图形,还是绕o点转,跟前面演示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生:旋转的角度不同。
师:那么你们能说一说这次旋转的角度与前面旋转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吗?
生:前面每次旋转90°,而这时每次旋转30°。
师: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每次旋转的是30°吗?
生:因为我们知道一周是360°,共旋转了12次,所以每次是30°。师:你说的太棒了!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知道图形的旋转有三个要素,还记得它们吗?
生:记得!它们分别是:绕点、方向和度数。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些三角形是以哪个点为中心向那个方向旋转了多少度得到的?
二、课堂练习,探索规律。
师:还记得咱们的大风车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风车的转动情况,同时再转一转你手中的风车,然后完成填空题。
学生独立完成,找学生到前面进行演示。
师:你们的结果和他一样吗?
生:一样。
师:那你们为什么肯定图形3是绕0点顺时针旋转了90°得到图形4的呢?
生1:因为图形3的那条直边和图形4的那条直边正好构成90°角。
生2:图形4和图形3的两条直边垂直,所以我们肯定图形3是绕0点顺时针旋转了90°后得到图形4的。
生3:因为一周是360°,共转了4次,所以每次转了90°。
……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精彩,老师终于明白了:原来旋转前这条边所在的位置和旋转后所在的位置与旋转的绕点构成的角是多少度,那么这个图形就旋转了多少度。
师:看来同学们对图形的旋转已经深有研究,下面老师有几道小题,大家一块来试一试!请同学们认真审题,仔细观察,独立解决。
指名回答问题,要求学生说清楚图形a绕着那个点向哪个方向旋转了多少度之后得到图形b。
三、欣赏与设计
师:一个简单的图形通过不同角度、不同的方向绕着不同的点旋转就能得到各种各样精美的图案,现在咱们就来欣赏一下吧!。看来学好数学知识也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现在老师也按耐不住了,非常想画一幅旋转图案送给大家,你们愿不愿意帮助老师一块完成啊?
生:愿意!
师:看到老师的成果之后,那么你们想不想自己也动设计一幅漂亮的旋转图案送给你的好朋友呢?
生:想!
师:那就赶快行动吧!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通过课件演示、实际动手操作,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考虑到学生的好奇感,所以,既不能脱离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只有这样才能使知识变幻无穷,使学生思维灵活,在掌握图形旋转90°后得到图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知识,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也使每一位同学都能从中获得相应的成功感。
图形的旋转篇14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重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活动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但其中有很多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获得。本活动所介绍的是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
活动的导入阶段,可以出示一组图案让学生欣赏。然后将这些图案按一定的形状进行分解,并取出其中的一小部分放在方格子上进行旋转,逐步展示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后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当然,每一次的旋转,都要学生说说是什么图形绕着哪一点旋转的?旋转的角度是多少?学生也可以用学具自己操作,以便学生体验旋转的过程。
活动二:实践练习
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交流,老师进行指导。
第1题
本题的练习主要认识图形的旋转是围绕哪个点旋转的问题,所以,这个活动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然后再讨论旋转的中心点的问题。活动时,每个学生都可以准备一些白纸和三角形。为让学生体会到旋转前后图形的变化,先可以请学生沿着三角形的边把手上的三角形描绘下来,接着以这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为中心进行旋转,最后说一说这个三角形是围绕哪一点旋转的。
第2题
同样,本题也可以先请学生根据要求进行旋转操作,并把每次旋转过程中所得图形描绘下来。接着讨论从图形1到图形2,从图形2到图形4等旋转的角度。
数学万花筒
有条件的学校,能把本题旋转的过程用多媒体演示。如果学生有兴趣,也可以让他们自己剪一个任意的三角形,接着一边旋转,一边把旋转后所得的图形描绘下来,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制作一个美丽的图案。
第2题
在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用三角形在方格子上按要求进行操作,学生比较熟练后,再请他们按要求画出旋转的图形。
第3题
同样,本题的练习也请学生自己摆一摆,在摆的过程中,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然后再涂颜色。
以上就是关于文章图形的旋转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