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传递

时间:2023-04-13 15:51:04 作者:教学文档 字数:46250字

范文小一网整理信息的传递,旨在帮助更多人解决教学困扰,文章仅供参考,具体需要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有所帮助,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相关文章信息的传递吧。

信息的传递

信息的传递

信息的传递篇1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信息传递的过程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造性。

二、教学准备:

蜂鸣器、录像资料等。

三、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有关电磁铁的性质。

新授

1.认识信息的作用

把“信息”与“消息”相比,“信息”比“消息”包括的内容要广泛。

讨论:信息有什么作用?

2.指导认识过程和方法

出示:投影片。

讲解古代的传递信息的方法:烽火、骑马接力、鼓、锣声、号声、灯光、旗语等。

学生说出所知道的其它传递信息的方法。

得出现代传递信息的办法:电话、电报、广播、电视、传真、通信卫星、计算机互联网、无线寻呼等。

3.了解简单原理

编码:预先规定各种信号的含义。

传送:用传递工具发出去。

接收:通过收、听把各种信号接收下来。

译码:翻译信号的含义。

4.指导学生做编码游戏

自学课本上的编码方法和规则。

教师根据密码本上的内容用莫尔斯电码组发一条短信息。学生接收并破译。

请一个学生发报,全班学生收报。

巩固应用

信息是用什么传递的?

信息传递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几个步骤?

作业:研究一种利用字典或课本作为密码本的编码方法。

信息的传递篇2

第五节复习和应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了解电话交换机的应用;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2.通过学习,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知道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3.通过学习,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二、能力目标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复习,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三、德育目标通过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信息的传递.●教学难点对知识的梳理和理清解答问题的思路,掌握解题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知识结构二、精典例题例1:电话话筒里的碳精片和碳粒相当于一个a.开关b.变阻器c.电磁继电器d.电磁铁分析:从构造来看,话筒里有一个金属盒,里面装满了碳粒,上面盖有一个碳精薄片,碳粒之间的接触不紧密,它们的整体电阻随碳精薄片压紧的程度而改变,当人们对着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薄片振动,薄片忽松忽紧地挤压碳粒,使电阻忽大忽小地变化,在电路中就产生了随声音的振动而强弱变化的电流,所以话筒里的碳精片和碳粒相当于一个变阻器.答案:b例2: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哪些正确a.真空中的波速小于光波b.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c.真空中频率高,电磁波的波长短d.在波形上两个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电磁波的波长[分析]由于真空中不同频率的电磁波的波速都是相同的,都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108m/s,所以选项a错,b对.由于波长、波速、频率三者间的关系式:c=λf,频率高,波长短,所以选项c正确.在波形图上相邻的两个波谷间的距离等于电磁波的波长,而选项d中没有指出是“相邻谷间的距离”,所以选项d是错误的.答案:bc例3:能把声音和图像转化为电流的装置分别是a.耳机和摄像机b.话筒和摄像机c.话筒和显像管d.耳机和显像管[分析]话筒能把声信号变成电信号;耳机是把电信号变成声信号;摄像机把图像变成电信号;显像管把放大的图像信号还原成图像,所以选项b正确.答案:b例4:下列通信工具中,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的是a.卫星电视b.有线电视c.公用电话d.雷达通信[分析]有线电视和公用电话都是用电线来传递信号,所以选项b、c不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的.卫星电视机、雷达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所以选项a、d正确.答案:ad例5:无线电波的波长范围为50~100m,试求短波段所对应的频率范围.[分析]本题已知波长范围,要求求频率范围,可根据v=λf求出波长为50m和100m对应的频率值.已知:λ1=50m,λ2=100m,v=3.0×108m/s求:f1=?f2=?解:根据v=λf可得f=f1==6×106hz=600khzf2==3×106hz=300khz答:短波所对应的频率范围是300~600khz.●活动与探究[课题]从波形图算出其频率和波长[内容]如图是某电磁波在10-5s内传播的波形图,请在图中标出一个波长的长度,并算出其波长和频率.

[过程][师]我们已经知道波长、频率、波速之间的关系,那么怎么才能根据所给的图计算出波长、频率呢?要想计算出来,就必须知道如下知识:1.频率是每秒内电流振荡的次数.2.波长:电流每振荡一次,就会出现一个波峰,相邻波峰或波谷的距离为波长.3.从图中可以看出有三个波峰:故f==3×105hz4.根据v=λf可得:λ==103m[结果]频率是3×105hz,波长是103m

信息的传递篇3

第3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第二课时,侧重以信息为主线,讨论生物体内部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平衡,这是一个新的视角,把生物学范畴同自然科学融合,有利于学生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探究,辨证的认识生命。本节的关键问题:内分泌系统是如何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教材从个体水平上阐述生物体的信息流动过程,介绍了内分泌系统在调节生命活动过程中激素的作用和特点,对于激素的调节作用,教材分两部分展开。首先介绍了激素作用的专一性和高效性。用图示的方法,以胰岛对血糖调节为例介绍内分泌腺对生理过程的调节过程。以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之间的调节和反馈7,说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关系以及内份泌腺活动的调节和平衡。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人体激素的调节功能。2、理解激素作用的特点及内分泌的调节特点。3、理解神经和激素对机体的双重调节。过程与方法目标举例描述内分泌腺反馈调节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感悟生物体平衡与调节的辨证关系。2、从信息角度感悟生命的物质特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激素调节特点及激素的反馈调节。2、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双重调节。难点:激素的反馈调节。四、学生情况分析本校学生无论从认知心理或知识技能基础上,都处于本市实验性示范性学校的中下水平,学生虽精神面貌尚可,但对于生物这门学课,绝大多数学生课外预复习工作做得较差很少有学生抽出时间买些课外书来练习巩固了。于是,怎样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是迫在眉睫的事。根据学生的现状,在教学设计中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创设问题情景,配合小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五、教学策略以学生的学案为导学,教师应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从中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从中培养学生推断思维能力,学习动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基础上,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采用直观、谈话、讨论的教学模式,利用课件辅助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主动地学习,体现了自主性的教学原则,最后进行智能训练,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六、教学流程设问:听说过荷尔蒙吗?名字是从哪里来的呢?英文单词hormone的音译。hormone的中文名字是什么呢?激素。你对激素的理解有那些呢?资料:1975年8月,奉贤头桥六组一农户家着火,现场只有该户一位60岁的老人在场,村民知道后全力灭火,但家里已烧得面目全非,奇怪的是一缸300多斤大米完好的从室内被移到了室外操场上,是谁抢出来的呢?大家相互看看,都在摇头,老人说是我抱出来的,村民们不相信,他们请老人再抱一下,可老人无论如何拿不起来,那么到底是谁把这缸大米搬到室外操场上的呢?你认为这位老人可能吗?当你面临紧急情况的时候?眼视神经神经反射下丘脑垂体耳听神经躯体运动心跳加速肾上腺素等肾上腺髓质血压增高血管扩张血糖浓度增加呼吸加快……应激状态:在神经与激素的双重调节下往往会产生人体超常反应。板书: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激素的调节作用列表回忆各种激素的主要作用、及激素异常造成人体平衡失调。一、激素调节的特点举例说明:1、特异性;2、高效性;3、协调性。二、激素的调节作用案例分析1、协同作用:像这样,不同激素对同一个生理效应都起作用,从而达到增强的效果,我们把它称协同作用。案例分析2、拮抗作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关系就是拮抗作用。当血糖浓度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两种激素拮抗作用的结果是促进血糖合成糖元,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含量降低;当血糖含量较低时,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两种激素拮抗作用的结果是促进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含量升高。案例分析3、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当外界温度下降的时候,下丘脑接受到身体受到寒冷刺激的信号,释放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进入血液,这种激素作用于脑垂体,在此激素的作用下,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甲状腺激素能够加速体内糖和脂肪的氧化分解,产生热量以维持体温的恒定。血液中甲状腺素超过一定量就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同时体温的升高也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这种由后一步反应影响和调整前一步或者前几步反应速率的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其中,起到促进作用的反馈调节称为正反馈,抑制作用称为负反馈。负反馈调节是激素调节的基本方式。练习第一题:•1、激素在调节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激素是信使,起信息传递的作用•2、激素调节的特点?激素调节特点具有高效性和特异性•3、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激素之间既有拮抗作用也有协同作用•4、激素调节的基本方式?负反馈调节是激素调节的基本方式第二题1.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可能出现的症状是a.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  b.体态臃肿,行动迟缓c.第二性征消退     d.食量增加、身体消瘦2.对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及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代谢都起作用的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  b.性激素  c.生长激素  d.胰岛素3.进入青春期后,男子声调低沉喉结突出长胡须,这是下列哪种腺体分泌激素作用的结果  a.甲状腺  b.胰岛  c.卵巢  d.睾丸4.高等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是a.神经调节  b.神经调节为主,激素调节为辅c.激素调节  d.激素调节为主,神经调节为辅5.神经系统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区别是神经系统调节a.更迅速 b.更持久c.由循环系统传导 d.与体内稳态的保持无关第三题为什么餐后血糖含量会有如右图所示的变化?七、教学设计怎样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思考、策划和谋略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工作步骤。首先从创设情景问题设问法,引出激素。利用身边的现实资料,结合上节内容,让学生分析面临紧急情况的时候,分析某种内分泌腺的资料→推断该种内分泌腺或激素的生理作用,运用原理分析相关的失调症,关注科学知识的发展。关注体内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使身体产生平衡的意义。其次是通过特异性、高效性的分析,通过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的特点分析,搞清协同作用,通过血糖的平衡调控,搞懂拮抗作用,由于很抽象,采用趣味性教学,结合课件直观图解,使学生“活”起来、兴奋起来。第三,通过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理解激素调节的正、负反馈调节,理解负反馈调节是激素调节的基本方式,同时理解激素和神经的双重调节。

信息的传递篇4

第六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第一节遗传信息1教材分析1.1内容与地位“遗传信息”一节,先联系学过的组成生命体的4种主要化合物,哪种是遗传物质?先通过米歇尔发现核质引出染色质,再根据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孚尔根染色法发现dna在染色体中,它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那么,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呢?组织学生讨论遗传物质的特点,然后通过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dna的结构是一个重点,它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以及遗传规律的理解都有重要的作用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dna的双螺旋结构比较抽象,可以用模型搭建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感性认识。1.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dna分子的化学组成、碱基配对原则理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知道dna与基因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阅读实验证据,认识核酸是遗传物质的事实经历dna模型搭建活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感受科学探究过程,感悟科学家在探究过程中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懂得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的重要价值1.3重点与难点<1>.重点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基因的概念<2>.难点dna双螺旋结构dna和基因的关系2学情分析2.1学生已经掌握了染色体的化学组成、蛋白质与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病毒的结构等生物知识,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2.2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可以让他们初步实验设计模拟科学探究过程。3教学方法设计以“自主性(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为课堂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指导,以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为目标,本节课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通过列举事例,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发现,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基本程序:

4教学过程概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裕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有遗传现象设疑引入问题:在已经学过的四种大分子物质哪种物质可能是遗传物质?提出问题阅读材料:探索遗传物质的历程展示资料和图片和学生共同得出结论1.米歇尔发现核质2.植物、动物体细胞中都有一定数量的染色体3.科塞尔发现染色体成分:dna、蛋白质4.孚尔根染色发现: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阅读材料,思考,与教师一起得出结论染色体与遗传有关引出遗传物质是什么的思考设疑提出问题:是dna还是蛋白质思考假设当时科学家认为是蛋白质,因为蛋白质的结构可能更复杂引出遗传物质的条件总结遗传物质的条件1.遗传物质必须能够自我复制2.含有大量遗传信息3遗传物质结构相对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且变化可遗传学生回答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的初步判断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1.实验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噬菌体2.实验设计的思路如何知道dna和蛋白质在遗传中的作用3.结果观察4.结论描述思考回答1选噬菌体的原因2.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3.观察子代中的放射性4.dna是遗传物质

经典实验

经典实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讲述过程,展示多媒体课件,提出问题,1.噬菌体的结构2.用什么元素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3.实验结果说明什么?4.这个实验能不能说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5.如果要证明蛋白质不是该如何设计实验?回答问题: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并没有进入细菌体内,在遗传中起作用的是dna.得出结论:dna是遗传物质。可以引导学生阅读p45页,埃弗里实验教师小结其他科学家的实验表明,没有dna的生物,rna是遗传物质结论: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知识介绍1.dna的发现(沃森和克里克在已知dna中嘌呤碱基等与嘧啶碱基的前提下,又根据别的科学家拍摄的dna的x衍射图片,建立了双螺旋模型)2.dna的结构3.dna中的遗传信息情感目标:合作、坚持、多学科综合理解什么叫遗传信息?理解dna结构与遗传的关系dna特性:多样性,稳定性,特异性基因与dna的关系展示图片,基因与dna及遗传的关系

理解

5.探究活动5.1探究活动之一:实验材料的探究●铺垫: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败的关键。无论是高等的、复杂的,还是低等的、简单的生物,它们共同具有的物质基础都是蛋白质和核酸。●设疑:既然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才合适?●学生讨论:(略)●学生探究: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等生物类群来进行分析、比较、筛选最佳材料。●教师点拔: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含有的物质越少,分析起来简便、快捷、干扰因素少,容易得出结论,并且误差小。病毒是最合适的实验材料,成分与染色体相似,在生殖过程中两种成分分开,生活史短,繁殖力强。5.2模拟、探究、剖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设疑:噬菌体非常小,实验时怎样观察?引导提问:①dna和蛋白质的化学元素构成?②“思考题”:为什么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作标记?用14c和18o等同位素,行吗?读图、分析

亲代噬菌体

细菌细胞内

子代噬菌体实验结论35s标记蛋白质外壳32p标记dna◆结论:噬菌体的复制过程中dna具有连续性,是遗传物质。(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思维轨迹,分析每一步实验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设计的意图何在?以学案的形式,事先印发给学生:实验步骤现象结论设计意图分析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白鼠体内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白鼠体内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注射到小白鼠体内将无毒性的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注封到小白鼠体内●质疑:同学们,如果你是当时的科学家,你认为在确定“转化因子”的实验中,关键的设计思路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略)●多媒体展示,[美]艾弗里和他的同事的实验,让学生的思维过程与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进行碰撞与比较。

预测:哪一种情况能促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为什么?实际: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转化成s型细菌,并且dna的纯度越高,转化效率越大。结论:“转化因子”—dna,dna是遗传物质。

信息的传递篇5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信息传递的过程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造性。

二、教学准备:

蜂鸣器、录像资料等。

三、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有关电磁铁的性质。

新授

1.认识信息的作用

把“信息”与“消息”相比,“信息”比“消息”包括的内容要广泛。

讨论:信息有什么作用?

2.指导认识信息的传递过程和方法

出示:投影片。

讲解古代的传递信息的方法:烽火、骑马接力、鼓、锣声、号声、灯光、旗语等。

学生说出所知道的其它传递信息的方法。

得出现代传递信息的办法:电话、电报、广播、电视、传真、通信卫星、计算机互联网、无线寻呼等。

3.了解简单信息的传递原理

编码:预先规定各种信号的含义。

传送:用传递工具发出去。

接收:通过收、听把各种信号接收下来。

译码:翻译信号的含义。

4.指导学生做编码游戏

自学课本上的编码方法和规则。

教师根据密码本上的内容用莫尔斯电码组发一条短信息。学生接收并破译。

请一个学生发报,全班学生收报。

巩固应用

信息是用什么传递的?

信息传递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几个步骤?

作业:研究一种利用字典或课本作为密码本的编码方法。

信息的传递篇6

第七部分信息的传递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1、1876年由美国科学家贝尔发明了电话。最简单的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话筒将声信号转变为音频电信号,听筒将音频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通话双方的话筒和听筒是互相串联的,自己的话筒和听筒是互相独立的。

2、为了节约电话线路的使用效率,人们发明了电话交换机,1891年出现了自动电话交换机,它通过电磁继电器进行接线。

3、电话按信号输方式来分,可分为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按信号类型来分,可分为模拟电话和数字电话。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这种信号叫模拟信号,这种通信叫模拟通信。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数字信号,这种通信叫数字通信。

4、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丢失信息,而且抗干扰能力不强,保密性也很差,信号衰减厉害。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种中,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

二、电磁波的海洋

1、导线中的电流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电磁波在空气、水、某些固体,甚至真空中都能传播。光波也是电磁波的一种。

2、电磁波的速度和光速一样,都是3108m/s,电磁波的速度,等于波长和频率f的乘积:c=f单位分别是m/s(米每秒)、m(米)、hz(赫兹);频率的常用单位还有千赫(khz)和兆赫(mhz)。

3、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电磁波是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

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无线电广播的发射由广播电台完成;发射部分主要由话筒、载波发生器、调制器、放大器和发射天线组成。接收部分主要由接收天线、调谐器、解调器和扬声器组成。

2、电视信号的传输与无线电广播基本相同,只是发射部分多了摄像机,接收部分多了显像管。

3、移动电话(无线电话,手机)既是无线电的发射装置,又是无线电的接收装置。它的特点是体积小,发射功率不大,天线简单,灵敏度不高,需要基站台转发信号。无绳电话是家话中主机电话与分机电话沟通的一种家用电话,一般使用范围在几十米或几百米之内。

4、音频电流和视频电流加载到高频电流上,形成了发射能力很强的射频电流。

videoin视频输入videoout视频输出

audioin音频输入audioout音频输出

radioin射频输入radioout射频输出

s-videos端子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1、微波是波长在10m~1mm之间,频率在30mhz~3105mhz之间的电磁波。微波大致直线传播,所以每隔50公里左右就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

2、利用卫星做通信中继站,称之为卫星通信。这种卫星相对于地球静止不动,叫做同步地球卫星。在一球周围均匀分布3颗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3、1960年,美国科学家梅曼发明了第一台激光器。激光的特点是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纤中传输信号的。光纤由中央的玻璃芯和外面的反射层、保护层构成的,可以传输大量的信息。

4、将数台计算机通过各种方式联结在一起,便组成了网络通信。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叫因特网(internet)。它使用最频繁的通信方式是电子邮件(e-mail)。例如:@前面是用户名,后面是服务器名,cn表示这个服务器是在中国注册的。电子邮件传递信息既快又方便。

信息的传递篇7

第6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1.本章核心概念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其分子结构为由众多脱氧核苷酸排列形成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可通过半保留复制使遗传信息能代代准确相传。dna上携带着遗传信息先转录成rna,以rna为摸板指导蛋质的合成,即遗传信息以蛋白质的形式得到表达。科学家可以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设计改造目标生物的遗传信息,以获得具有需要性状的目标生物,为人类服务。2.学习过程突出科学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他们巧妙的设计实验,运用不同的实验组合、同位素示踪方法,令人信服地揭示了遗传物质是dna以及dna的半保留复制特性,揭示了遗传密码。科学家除了有精辟的思路外,他们有着极强的动手能力,试想当年watson和crick如果不能动手制作双螺旋模型的话,dna的分子结构又如何能阐明呢?通过动手搭建dna的模型,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而形象生动,改变死记硬背的习惯,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从基因的作用以及生物适应角度辩证分析“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这个涉及公众生活的问题,培养科学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3.教育价值在学习科学家的思路、设计、研究方法的过程中,充分理解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以及遗传信息在复制、传递、表达等方面的规律。从基因水平上认识生命的特征,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在理解基因特点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可以认为改造一些生物的遗传特点,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以此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4修改说明根据专家意见将基因工程内容与实际例子结合,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应用。考虑到内容的连续性,在学习基因以及表达后,紧接着基因工程内容的介绍,有助于教学活动,因此,将转基因技术部分内容仍放在本章,与课程标准中有所不同。5修改纲要第1节遗传信息关键问题:为什么说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1.dna是主要遗传物质2.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实验6.1dna模型的搭建实验6.2dna粗提取和物理性状的观察3.遗传信息蕴藏在核苷酸排列顺序中发现之路dna双螺旋模型的建立第2节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关键问题:遗传信息如何决定生物性状的1.dna复制使遗传信息代代相传阅读与思考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2.遗传信息的转录发现之路遗传密码的发现:遗传密码表3.遗传信息的翻译——蛋白质的合成阅读与思考中心法则及其发展想一想做一做探究dna改变会对蛋白质的组成发生怎样的影响第3节转基因技术关键问题基因工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1基因工程2基本过程的基本过程3转基因技术的应用阅读与思考转基因食品安全吗?发现之路基因治疗本章提要

信息的传递篇8

第九章信息的传递●本章概括本章主要讲述了电磁波及信息的传递.首先用组合图的方式对通讯发展进行回顾,使同学们对现代通信的快捷和方便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通过讲述电话的工作方式,使学生理解如何用电话把电流信息传递到远方.数字通信是一种既现代又古老的通信方式,数字通信在现代通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章简要地介绍了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并说明了数字通信的优势.学生们已知道用小棍在水面上振动,会产生水波;发声体振动,空气中会产生声波.而我们周围存在着各种频率的电磁波,但由于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教材通过演示实验说明电磁波是如何产生和如何传播的,并绘出了电磁波频率、波长和波速的关系.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广播和电视了,教材通过方框图的形式讲述了广播和电视的大致工作过程;介绍了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为学生展示了现代通信的发展方向.●课时建议本章共分五节,建议5课时.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1.5课时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1课时第三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1.5课时第四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1课时第五节复习和总结

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电话是如何把声音传递到远方的.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二、能力目标1.通过看录像、老师讲解,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2.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和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增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观念和能力.3.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三、德育目标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1.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及电话交换机的用处.2.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教学难点了解电话交换机的应用.●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微机、废旧电话机一部、电话挂图一幅.●课时安排1.5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请学生们看屏幕.[师]电话是现代生活中的重要通讯工具,它为什么能传声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你们想了解这方面的哪些内容?[生甲]电话基本构造是什么?[生乙]电话是怎样传声的?[师]看挂图,讨论得出答案.[生甲]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生乙]话筒由金属盒、碳粒、膜片构成.[生丙]人对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膜片忽松忽紧地压挤碳粒,使金属盒的整体电阻忽大忽小,在电路里就产生了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使声音转化为变化的电流.[生丁]听筒由永磁铁、螺线管、薄铁片构成.[生戊]当电路中忽强忽弱的电流通过听筒里的螺线管的时候,磁铁对听筒薄铁片的吸力就发生忽大忽小的变化,薄铁片在这种忽大忽小的力的作用下就振动起来,听筒薄铁片的振动情形跟话筒振动膜的振动情形是一样的,就听到与话筒前面的讲话相同的声音.它是使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让我知道电话是怎样工作的,也知道是电流把声音传到远方.二、进行新课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板书]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板书][师]思考下面问题,一个地区有5部电话,如果一部话机只能固定地同另一部话机接通,要使这5部话机中的任意两部都能互相接通,要架设多少对电话线?[生]要架设10对电话线.[师]你能否想出一个办法,要尽量减少线路的数量,但仍能保证5部电话中的任意两部可以相互通话?电话交换机[板书][生]装交换机,这样只需要5对电话线.[师]大家请看屏幕,从片中我们了解了交换机的发展,是电话使人与人拉近.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听到“模拟”和“数字”这两个词,电话分模拟和数字两种,你们知道什么是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吗?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板书][生甲]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这种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着信号的“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模拟信号.[生乙]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模拟通信.[生丙]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生丁]使用数字信号的通信方式叫数字通信.[师]数字通信是一种既现代又古老的通信方式,同学们可以分成几组,每组独立设计出一种数字通信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的游戏.[生甲]我们组是用一面小镜子通过阳光传递数字信号.两个同学离远一些,然后转动小镜子使它反射阳光,射向对面的同学,其有光代表“1”,无光代表“0”,通过“0”“1”的不同排列传递信息.[生乙]我们组是通过举手来传递数字信号.两个同学离远一些,举手表示“1”,不举手表示“0”,通过“0”“1”的不同排列传递信息.[生丙]我们组用一面小旗,旗向上代表“0”,旗向下代表“1”.[师]模拟信号在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放大的过程中,信号电流的波形会改变,从而使信号丢失一部分信息,表现为声音、图像的失真,严重时会使通信中断.数字信号只包含两种不同的状态,形式简单,所以抗干扰能力特别强.现代的电话已经全部都采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通过本节学习我们了解了电话,大家把所学内容进行小结.三、小结1.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2.电话交换机.3.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四、布置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④.[参考答案]1.电话的种类很多,学生能举出两、三种就可以了.录音电话机是一种和录音机结合在一起的电话机,这种电话机具有自动应答和录音功能,当录音电话机接收到呼叫时,若振铃数次无人摘机应答,它就向对方发送无人留言,并启动录音装置,记录对方讲话.投币电话机是一种具有投币控制和通话计费功能的电话机.另外还有移动电话机、无绳电话机、磁卡电话机.2.略3.通过此项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不要求他们记忆这些功能.程控电话具有很多功能,如来电显示,是指接到电话的一方,可以通过电话的显示屏幕看到打来电话的电话号码.三方通话就是办理了此项业务的用户,当与甲方通话时,如需第三者加入,可在不中断与甲方通话的情况下,拨叫第三者,实现三方共同通话或分别与两方通话.遇忙回叫,是当用户拨叫对方电话遇到忙音时,使用此业务,可不再拨号,等待对方电话空闲时,即能自动回叫接通.缩位拨号,是利用较短的缩位号码来代替原来的电话号码,进行拨号,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减少拨号错误.4.略五、板书设计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二、电话交换机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信息的传递篇9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1、电话

①发明: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

②基本结构:

话筒:金属盒、碳粒、膜片

听筒:磁铁、螺线管、薄铁片

③工作原理:话筒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电流延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端,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流又变成了声音。即:

声音的振动电流的变化振动

④电话的种类:录音电话;投币电话;移动电话;磁卡电话;可视电话;无绳电话。

2、电话交换机

①作用: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②占线:①对方电话机正在使用;②交换机之间的线路不够用。

③发展:手工交换机;自动交换机;程控电话交换机。

3、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①模拟信号:声音转换为信号电流时,这种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着声信号的“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模拟信号。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做模拟通信。

特点:模拟信号在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放大的过程中,信号电流的波形会改变,从而使信号丢失一些信息,表现为声音、图像的失真,严重时会使通信中断。

②数字信号:用不同的符号的不同的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

特点:通常的数字信号只包含两种不同的状态,形式简单,所以抗干扰能力特别强。

二、电磁波的海洋

1、产生: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周围空间产生电磁波。

2、传播:不需要介质

3、波速:在真空中最快,c=3×108m/s

4、波速c与波长λ、频率f的关系:c=λf

在同一种介质中,波速一定时,波长与频率成反比。

5、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的一部分,光波也是电磁波。

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的接收

①发射:由广播电台完成。

声信号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发射出去

②接收:由收音机完成

各种电磁波选出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取出音频信号并放大声音

2、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电视用电磁波传递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

图像信号的工作过程:见课本p97

3、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发射台,也是无线电接收台

①工作方式:它将用户的声音转化为高频电信号,并发射出去,同时它又能在空中捕捉到电磁波,使用户接收到对方送来的信息。

②基地台:手持移动电话很小,发射功率不大,它的天线也很简单,灵敏度不高。因此,它跟其他用户的通话要靠较大的无线电台转接。这种固定的电台叫做基地台。

③无绳电话:主机与手机上各有一个天线,它们通过无线电波来沟通。工作区域大约在几十米到几百米的范围内。

④音频、视频、射频和频道:见课本p98~99科学世界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1、微波通信:波长10m~1mm,频率30mhz—3×105mhz。它比无线电波的频率更高,可以传递更多的信息。微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折射。因此每隔50km左右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把上一站传来的信号处理后,再发射到下一站去,一站一站地传下去,将信息传向远方。

2、卫星通信:借助地球同步卫星来弥补微波在地面传播的不足,用通信卫星作微波通信的中继站,可以使它转发的微波天线电信号跨越大陆和海洋达到地球上的很大范围。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电视节目都是通过卫星传送的。在地球周围均匀地配置三颗同步通信卫星,就覆装盖了几乎全部地球表面,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3、光纤通信:激光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光导纤维光不但能够沿直线传播,也可以沿着弯曲的水流传播,还可以沿着玻璃丝进行传播,激光用于实际的通信就是使激光在特殊管道—光导纤维中传播。光纤通信通信容量极大,不怕雷击,不受电磁干扰,通信质量高,保密性好。

4、网络通信:把计算机联在一起,可以进行网络通信。利用因特网可以收发电子邮件、查阅资料、看新闻、购物、视频点播、聊天,还可以进行远程教育、远程医疗。

最频繁的网络通信方式:电子邮件

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因特网

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主要靠导线、光缆、微波来传递。

信息的传递篇10

第六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第1节遗传信息学习目标:

a、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遗传信息的了解,使学生能正确理解生命的本质,逐步形成生命世界的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懂得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热爱生命的价值观。

b、知识要求:

1、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2、dna的双螺旋结构

3、生物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c、实验要求:

1、核酸与蛋白质的分离方法

2、核酸的化学鉴定

d、过程能力与方法:

培养自己向研究性学习转化,对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培养自己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及表达信息的能力。学习重点:

1.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明

2.dna的双螺旋结构3.基因的实质学习难点:1、dna的双螺旋结构2、基因的实质学习过程指导:知识精华:题例领悟:自我评价:

1.遗传物质dna

在学习新课时,先复习旧知识再思考问题:遗传物质究竟是dna还是蛋白质,为什么?:s型肺炎球菌菌落特点是;而r型肺炎球菌菌落特点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以说明:是遗传物质;

2、dna的双螺旋结构

在学习新课时,先复习旧知识:dna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组成它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它的化学成分是由一分子的、一分子的和一分子的组成。构成脱氧核苷酸的碱基有种;因此,脱氧核苷酸也有种。再思考:脱氧核苷酸如何聚合成多核苷酸链?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过程如何?阐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画出其结构简图,最后得出结论,并形成个人笔记。

重点了解嘌呤与嘧啶的碱基配对原则,氢键,呈螺旋状的认识。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是:和配对;和配对。

3、蕴藏在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

dna的多样性体现在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目和序列的不同;基因是dna上携带遗传信息的一段序列,它决定生物体的形态、生理和行为等生物性状。

对“想一想做一做”开展讨论和交流。

4、实验指导1.原理是:。2.材料:

3、方法:

50g洋葱鳞叶+5ml洗涤剂+2g盐+50ml蒸馏水粉碎机打碎过滤等体积95%酒精沉淀观察、检验粗提取物的化学成分

4、结论:。

5、分析讨论及拓展:

提取洋葱鳞叶中的dna为什么要用洗涤剂和盐进行处理?

dna具有哪些物理性状?

是否还可能用其他材料进行实验?l练习:练习册p1-2

信息的传递篇11

1.本章核心概念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其分子结构为由众多脱氧核苷酸排列形成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可通过半保留复制使遗传信息能代代准确相传。dna上携带着遗传信息先转录成rna,以rna为摸板指导蛋质的合成,即遗传信息以蛋白质的形式得到表达。科学家可以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设计改造目标生物的遗传信息,以获得具有需要性状的目标生物,为人类服务。2.学习过程突出科学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他们巧妙的设计实验,运用不同的实验组合、同位素示踪方法,令人信服地揭示了遗传物质是dna以及dna的半保留复制特性,揭示了遗传密码。科学家除了有精辟的思路外,他们有着极强的动手能力,试想当年watson和crick如果不能动手制作双螺旋模型的话,dna的分子结构又如何能阐明呢?通过动手搭建dna的模型,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而形象生动,改变死记硬背的习惯,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从基因的作用以及生物适应角度辩证分析“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这个涉及公众生活的问题,培养科学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3.教育价值在学习科学家的思路、设计、研究方法的过程中,充分理解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以及遗传信息在复制、传递、表达等方面的规律。从基因水平上认识生命的特征,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在理解基因特点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可以认为改造一些生物的遗传特点,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以此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4修改说明根据专家意见将基因工程内容与实际例子结合,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应用。考虑到内容的连续性,在学习基因以及表达后,紧接着基因工程内容的介绍,有助于教学活动,因此,将转基因技术部分内容仍放在本章,与课程标准中有所不同。5修改纲要第1节遗传信息关键问题:为什么说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1.dna是主要遗传物质2.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实验6.1dna模型的搭建实验6.2dna粗提取和物理性状的观察3.遗传信息蕴藏在核苷酸排列顺序中发现之路dna双螺旋模型的建立第2节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关键问题:遗传信息如何决定生物性状的1.dna复制使遗传信息代代相传阅读与思考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2.遗传信息的转录发现之路遗传密码的发现:遗传密码表3.遗传信息的翻译——蛋白质的合成阅读与思考中心法则及其发展想一想做一做探究dna改变会对蛋白质的组成发生怎样的影响第3节转基因技术关键问题基因工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1基因工程2基本过程的基本过程3转基因技术的应用阅读与思考转基因食品安全吗?发现之路基因治疗本章提要

以上就是关于文章信息的传递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工作顺利。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