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时间:2023-03-31 12:15:01 作者:教学文档 字数:79212字

范文小一网整理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旨在帮助更多人解决教学困扰,文章仅供参考,具体需要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有所帮助,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相关文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吧。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篇1

活动目标:

1、广泛搜集你所喜欢的古代风流人物,并对他们进行评价。

2、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能清楚地讲述历史人物的故事。

3、通过讲述和评论风流人物,树立正确的偶像观、英雄观,培植理想主义信念和远大抱负。

导语: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她不仅有壮丽的美好山河,还有灿烂的中华文化,特别是在各个朝代的不断更替中,英雄人物和仁人志士风起云涌,层出不穷,或留下战死沙场的悲壮故事,或记载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执着,或流传着照耀后世的毕生力作,或传承人间的千古佳话,今天,老师给你们一个与风流人物对话的舞台,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去聆听几千年前那些英雄人物的心声吧!

教学过程:

一、猜人物,导新课

猜猜他是谁,知道的同学请踊跃举手。

诗词式: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他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

对联式: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李白,他是一位诗人(文学家))

一军难撼声威远;三字含冤忠孝全(岳飞,他是一位军事家)

二、理解“风流”内涵

(1)建功立业的人物。

(2)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人物。

(3)有才学而又不拘礼法的人物。

(在历史上建立的丰功伟绩,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都可算是风流人物。)

三、展示英雄排行榜——数风流人物

列出十位你所崇拜的风流人物,给他们排一下名次。

四、领略人物真风采——说风流人物

为大家介绍一位你最敬佩的历史人物,讲讲他的故事,创造的业绩。

五、评古论今话英雄——评风流人物

选出一位典型的风流人物进行评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多角度、多层面去评价人物。

六、落笔千言写英雄——写风流人物

以风流人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篇2

【活动目的】

1、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风流”,树立正确的偶像观、英雄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坚持唯物史观。

⑵激励对英雄人物敬仰,渴慕之情,培养理想主义信念和远大抱负。

2、一般知识与能力:

⑴通过讲述和评论英雄人物,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⑵通过对各种丰功伟绩进行分类,锻炼思维能力。

⑶通过搜集相关资料,练习信息搜集筛选和整理能力。

3、语文能力:

⑴通过“风流人物”诗歌朗诵,不断提高朗诵水平。

⑵通过讲述、评价、辩论“风流人物”及其业绩,练习口头表达能力。

⑶看英雄人物事迹,写诗歌,写读后感、写访问记录,培养写作能力。

【课前准备】

1、根据第六单元所学课文以及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搜集有关资料。

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忠臣良将、抗战人物、东莞本地

风流人物、古代、现代等。

2、学生排列心目中十位英雄人物,搜集这些人物的事迹,小故事、贡献等。

【活动指导】

第一阶段:

1、熟悉材料阶段: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压缩,选择对自己有用的材料。

2、对自己选的十位英雄人物写一二百字的说明,激起学生对千古风流人物兴趣和热情。

第二阶段:

1、筛选人物,对“千古风流人物”分类,小组合作完成对一类人物资料的整理。

2、小组成员想办法让其他学生了解你所说的风流人物的丰功伟绩。

3、编写课堂剧,写叙事诗,采访英雄事迹。

【课堂展示】

1、导语。

2、明确“风流人物”“英雄”的定义。

3、展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排行榜。

4、领略“风流人物”的风采。

⑴领袖风采。

⑵忠臣良将。

⑶文学才子。

⑷抗战英雄。

⑸东莞风流人物。

5、活动总结。

6、课后练习。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篇3

一、活动目标

1、开发校内外语文教学资源,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了解伟人的经历、业绩,学习他们艰苦创业、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意志。

3、阅读伟人的作品,学习他们的英雄豪情、爱国热情,以及他们的开阔胸怀。

4、通过对本地历史上风流人物的探访,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

二、活动重点

通过学生对伟人求学经历、创业经历、精神品格等的了解,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性格和树立目标后拼搏进取的精神,同时,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这次活动的重点。

三、课时安排

在课前搜集、整理信息的基础上,用一课时开展活动成果交流评议活动,用一课时写作。

四、课前准备

提前两周在班级内布置活动,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各选出组长一名。

第一组同学通过书报、影视、网络等搜集伟人生平、经历、业绩等,组长根据组员的搜集,精选出十名伟人,将他们的资料做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组员配合组长完成制作课件的工作,每人将收集资料的过程及心得体会好好整理一下,准备在课上交流。

第二组同学通过网络、书刊等搜集伟人的名篇名作,不理解的地方尽量自己查工具书解决。组长在组员的搜集材料的基础上,精选出五位伟人的作品,配上写作背景、注释等,制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以备课上展示。

第一组和第二组同学可以将搜集的材料互相参照一下,如果两个组搜集的材料是关于同一个人的,就由专人负责将搜集到的材料组合到一起,制作成的课件就是一个人从生平、经历到作品的完整展示。

第三组同学主要查找当地伟人的资料。如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全国劳模“五一奖章获得者佘西龙”等,为同学们讲述他们的故事,并借此查询本地其他历史上有记载的伟人及其主要事迹。

以上工作由各组长负责,领导、督促本组人员完成。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尽量自己想办法解决,也可以找老师帮助。另外,为使学生方便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课代表和微机老师联系,安排一节课的时间到微机室去,请微机老师指导、帮助学生制作。

上述活动进行中,课代表在班级中调查各组的准备情况,将各组情况反馈给教师,协助教师制定好活动方案,编写发言稿。

五、活动过程:

1.教师宣布活动要求:上台展示成果的同学要举止得体、落落大方、口齿清楚,对于其他同学的提问礼貌回答,如果对提问的问题解决不了,应主动承认并请有能力的同学解决;台下听讲的同学要尊重发言的同学,在同学发言过程中保持安静,不随便打断同学发言,不乱起哄,有问题时应举手示意,得到允许后方可发言。

2.请第一组同学展示搜集成果,并请第一组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在搜集材料过程中的感想、体会。

3.请第二组同学展示成果,解说自己搜集到的名篇名作,朗诵、赏析等。在展示作品时,第二组同学应着重讲解涉及伟人思想或主要经历的作品,对于伟人的爱国热情或是不同凡响之处要着重讲明。

4.请第三组同学展示成果,因为第三组同学走出了校门,因此在展示成果结束后请他们讲述一下搜集材料的过程,并交流收集过程中的感想、体会,其他同学有疑问也可以提出。

5、请第四组同学展示成果,说说自己最欣赏或最崇拜的伟人,或者评价一下某位伟人的做法或思想,也可以谈谈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感想等,小组内讨论后在班级内交流,不同看法可以同时提出。

6、展示以“风流人物”为话题优秀习作。

7、老师评价、总结这次活动。

反思:

本次综合性学习,通过三个板块四个层面,对“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以及写作,基本完成了本单元的语文教学任务。如,李惠兰的《望江南》的改写似水柔情,《诸葛亮真的聪明吗》也有理有据,《英雄背后的故事——佘西龙》更是如泣如诉。习作《奇遇》、《永远的英雄》等想象丰富、论述也有理有据。但由于时间的关系,学生对资料的占有熟练度不够充分,课堂展示的内容也显单薄,特别是第三板块诗文朗读、赏析没有达到设计目的和要求。另外学生的参与展示的面也不够广泛。

附学生作品;

改写《望江南》

李惠兰

梳洗完,我独自坐在窗边。

抬眼望去,笼罩着的雾的大江蜿蜒流向远处寂寞的孤山,江水碧绿碧绿的,透明的一尘不染。

弹指之间,你我两地分居已数月久矣。回想离别那天,你牵着我的手对我说的那些情意绵绵的话语,站在船头你频频挥手的情景,我的泪止不住地往下落。

我抬头望了望天空,脑中又浮现了你的身影,不知你此刻身在何处,是否也坐在窗边思念着我呢?我的心隐隐作痛,自古无情不似多情苦。眼前,柳枝无力地垂向水中,荡起圈圈水纹。太阳疲倦地躲在孤山之后,再也无力照耀整个大地。我不知这样的景象你是否会看到,我只乞求你早日归来,陪我赏花,看月。

江上的船一艘接着一艘,我睁大了眼睛,唯恐与你错过。纵然这样,可你的身影始终未出现,泪水再一次涌出眼眶。是你已有了新欢,还是你已将我忘却?我不知。刹那间,我的情不能自抑,泪如雨下。

风儿带来了夜幕的招唤,但愿它也能将我满腔的情转达给你。

诸葛亮真的聪明吗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描写成一个聪明的人。但是,也是从《三国演义。中,我发现诸葛亮并不聪明。

第一,作为执掌蜀国军政大权的诸葛亮,每日陷于具体的事务中,事情不分大小,皆决于己,这是领导者的大忌。一个聪明的领导者是决不会这么做的。难怪司马懿说“孔明食少事烦,岂能久乎?”诸葛亮53岁病死于他事必躬亲,操劳过度之中,这能说他聪明吗?

第二,诸葛亮的不聪明还反映在他不能招贤纳才。蜀国君臣平庸,后期更无大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便是一个明证。刘备死后,在诸葛亮的执掌大权期间,虽招了一个姜维,但也未能保住蜀国江山,足见其才平平。

第三,阿斗平庸,无才无德,诸葛亮不取而代之,实属无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志,缺少勇气和决断。司马懿则相反,他敢诈病赚曹爽,最终使魏主政归司马氏。刘备死前,曾对诸葛亮说:“若阿斗无才,可取而代之”这是群臣都听见的,还怕什么?扶不起的刘禅。诸葛亮硬扶,此乃愚忠,不足为训。

第四,不自量力和缺乏自知之明最能说明诸葛亮不是一个聪明人。蜀国和魏国,力量对比悬殊,况且刘备死后,蜀国就已元气大伤,而诸葛亮还要六出祁山,进攻魏国,虽说吴蜀这时已重归于好,诸葛亮口上说联合东吴,行动却一意孤行,六出祁山。当时,陆逊还在,倘若吴蜀联手,东西夹击,司马懿也不能不在漫长战线疲于奔命,但诸葛亮没有这样做,结果屡战屡败。倘若只有一二次失败还情由可原,可是还有三四五六次的失败,这也只能说明诸葛亮不智了。

总之,诸葛亮虽在具体某一仗中能取胜,但往往在统筹全局或关键性的问题上,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误?这能说明诸葛亮聪明吗?

·奇遇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凝视着墙上那段至理名言,脑海中又浮现出了令我尊敬一生的文学大儒——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掉进了“月光宝盒”,穿越时空隧道,准备去寻寻那位令我牵肠挂肚的文人,让我一睹他的风采。

“嗡”的一下,我不知道飘向了何处,定睛一看,哇,好凄凉的一片,我仔细的观察了一会,噫,这地方我好象见过似的,好熟悉的景象啊。

我沉思了一会儿,终于想起了,对,这就是鲁迅在小说中描述的“s城”----------绍兴。鲁迅那么爱他的故乡,那他肯定在这里啦!于是,我来到了鲁迅的家中,轻扣他的家门,许久没有人答应,我于是失礼的推开了门,到了他的家中。我刚走几步,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只见这人已经年老体弱,身子骨已不硬朗,难道这人就是鲁迅?我惊奇的走上前去,礼貌的问道:“请问您是鲁迅先生吗?”那个人惊奇的转过头说道:“对,你是什么人?”

“我是21世纪的一位中学生,我从小就很仰慕您,您太伟大了,您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影响非常大,您的文学作品是我们必读的图书,您的思想精神一直牵引着我们,您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呢?”“你们太抬举我了,我的这些成就都不足挂齿,至于我的成功,其实只要你努力,选择正确的目标,再加上你的一点灵气,万事不难,想当初,我弃医从文,也振奋是我的正确选择,我才会取得这些成绩。”

我恍然大悟,笑着离开了绍兴,从“月光宝盒”中又跳了出来,我欣喜,终于读懂了鲁迅,读懂了自己该走的路。

·永远的英雄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题记

英雄,一个美丽的字眼.有人说,英雄是疆场上挥剑的英姿;有人说,英雄是内忧外患时文人的愤慨;但我说,英雄是永恒.

沙场秋点兵

当一次一次力主抗敌,却身遭陷害,当发丝一点一点变白时,却改变不了你一颗赤胆忠心。“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对于军营的怀念,是你内心的情感。你希望“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那是因为你的爱国之心。

你是一位英雄。不因你疆场上的英姿,只因你一片中心。这就是英雄凭一颗忠心照亮世界。

雁落大漠

你,王昭君。一个如花美貌的女子,为了天下苍生,你踏上了一条很远很远的路。

大漠中马上娇弱的你可曾悄悄落泪,望着大雁飞向家乡,自己可曾神伤。但你选择了奉献自我,因为你知道守侯你的是千万百姓。你是英雄,为了百姓,你舍弃了自我。也许你什么也没带走,但你留下了一段芬芳。你是英雄,凭一种奉献的精神换一世太平。

怒发冲冠

你生来就只为精忠报国,当侵略的足迹踏向美丽的河山,你站了起来,反抗。你看不到个人的利益,听不到好人的谗言,你的心中,眼中只有国家的呻吟,百姓的痛苦。于纷繁中,我看到立在战场上的你怒吼着挥舞着大刀,多少敌人被你杀死,你却被小人杀死。你是一个英雄。你的英名在千年以后也会有人记得。你用你的热血洒向你热爱的祖国。

英雄很多,他们平凡而又特殊,平凡,他们和我们一样的人;特殊,他们与我们有不一样的品质。永恒也许不是英雄,但英雄一定要永恒。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篇4

一.活动背景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是反映古代生活的文言文,所选的几篇文章体现了历史巨人的风采,如陈涉、唐睢、孔明等。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是在学习这几篇文章的基础上,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探寻伟人古迹,学习伟人精神,让学生经历一次头脑的洗礼,唤醒他们心中对成功的渴盼。

二.活动目标

1、开发校内外语文教学资源,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了解伟人的经历、业绩,学习他们艰苦创业、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意志。

3、阅读伟人的作品,学习他们的英雄豪情、爱国热情,以及他们的开阔胸怀。

4、通过对本地历史上风流人物的探访,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

三、活动重点

通过学生对伟人求学经历、创业经历、精神品格等的了解,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性格和树立目标后拼搏进取的精神,同时,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这次活动的重点。

四、课时安排

在课前搜集、整理信息的基础上,用一课时开展活动成果交流评议活动,用一课时写作。

三.课前准备

提前两周在班级内布置活动,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各选出组长一名。

第一组同学通过书报、影视、网络等搜集伟人生平、经历、业绩等,组长根据组员的搜集,精选出十名伟人,将他们的资料做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有能力的同学也可制成Flash动画,着重展示伟人们求学、创业的艰辛和他们坚韧不拔的努力。组员配合组长完成制作课件的工作,每人将收集资料的过程及心得体会好好整理一下,准备在课上交流。

第二组同学通过网络、书刊等搜集伟人的名篇名作,不理解的地方尽量自己查工具书解决。组长在组员的搜集材料的基础上,精选出五位伟人的作品,配上写作背景、注释等,制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Flash动画,以备课上展示。

第一组和第二组同学可以将搜集的材料互相参照一下,如果两个组搜集的材料是关于同一个人的,就由专人负责将搜集到的材料组合到一起,制作成的课件就是一个人从生平、经历到作品的完整展示。

第三组同学主要查找当地伟人的资料。我们学校位于青岛市李沧区大枣园村,村内有条著名的牌坊街,据说是为当地的一名清官王懿及其子孙所建,古色古香的牌坊屹立了几百年,仍不失其庄严,王懿家族的故事在当地百姓中广为流传,但由于距离学生们时代较远,大部分学生并不完全了解,因此要求第三组同学利用这一次机会或是访问当地老人,或是采访李沧区相关领导,为同学们讲述牌坊的故事,并借此查询本地其他历史上有记载的伟人及其主要事迹。

以上工作由各组长负责,领导、督促本组人员完成。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尽量自己想办法解决,也可以找老师帮助。另外,为使学生方便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Flash动画,课代表和微机老师联系,安排一节课的时间到微机室去,请微机老师指导、帮助学生制作。

上述活动进行中,课代表在班级中调查各组的准备情况,将各组情况反馈给教师,协助教师制定好活动方案,编写发言稿。

四.活动过程:

1.教师宣布活动要求:上台展示成果的同学要举止得体、落落大方、口齿清楚,对于其他同学的提问礼貌回答,如果对提问的问题解决不了,应主动承认并请有能力的同学解决;台下听讲的同学要尊重发言的同学,在同学发言过程中保持安静,不随便打断同学发言,不乱起哄,有问题时应举手示意,得到允许后方可发言。

2.请第一组同学展示搜集成果,并请第一组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在搜集材料过程中的感想、体会。

3.请第二组同学展示成果,解说自己搜集到的名篇名作,在展示作品时,其他同学关于作品有疑问或是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出,由第二组同学负责解答,第二组同学应着重讲解涉及伟人思想或主要经历的作品,对于伟人的爱国热情或是不同凡响之处要着重讲明。

4.请第三组同学展示成果,因为第三组同学走出了校门,因此在展示成果结束后请他们讲述一下搜集材料的过程,并交流收集过程中的感想、体会,其他同学有疑问也可以提出。

5、全班同学展开大讨论,说说自己最欣赏或最崇拜的伟人,或者评价一下某位伟人的做法或思想,也可以谈谈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感想等,小组内讨论后在班级内交流,不同看法可以同时提出。

6、老师评价、总结这次活动。

7、老师布置作文,以“风流人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提示及要求:

可以从某个伟人的名言中提炼出观点,写成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有力。

可以评价某个伟人,结合其主要经历和作品来谈。要求:言之有据,观点鲜明。

可以根据搜集到的材料,通过自己想象,编写伟人某个时期的生活故事。要求:想象大胆,情节合理。

如果要你选择一位伟人和他对话,你会选择谁,想说什么。要求:内容充实,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另外,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挖掘素材,写出有新意的作文。可以引用搜集到的材料,但不能完全抄袭,文章要有创新精神,字数要求不低于600字。

五.活动反思

这一次活动是我一学期以来,比较成功的一次,学生参与面广,热情较高,特别是结合本地特色,对“牌坊街”、王懿故事的收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学生收集的资料也比较全面,展示的成果制作得也比较精美。尤其是各组同学在制作课件时表现出的无私、合作精神更让人欣喜。同时,第三组的同学因为走出校门,到社区、博物馆等地采访,大大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许多学生在这一次的活动后表示,这一次活动开阔了他们的知识面,伟人的经历和精神也激励了他们,大部分同学树立了自己的目标,有的还制定了详细的计划。班级内的学习气氛高涨,这一次的作文,因为大部分学生自己的参与,改变了以往“假”、“空”等缺点,写出来的文章总体上有很大进步,涌现出的精品文章也很多。

当然,这次活动也难免有不足之处:

1.因为条件便利,大部分学生借助网络来解决问题,这自然是一条途径,无可厚非,但令人担忧的是,同学们却因此错过了许多读书的机会,更有个别的同学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条件上网,而直接放弃了材料的搜集。

2.学生对伟人作品的理解,暴露了他们知识上的弱点,对搜集出来的作品,有时竟然解释得词不达意,这就影响了他们对伟人思想、精神的解读。有的同学在老师重新解释了作品后,才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让老师哭笑不得。

虽然有不如意的地方存在,但这次语文实践课确实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锻炼了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口语交际的能力,结合本地实际的举措,让学生们对于自己的家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培养了他们对家乡、祖国的感情。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篇5

一、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风流”,树立正确的偶像观、英雄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坚持唯物史观;激起对风流人物的景仰、渴慕之情,培植理想主义信念和远大抱负。

2.一般知识与能力方面:通过讲述和评论风流人物,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通过对各种丰功伟业进行分类,锻炼思维能力;通过搜集相关资料,练习信息的搜集、筛选和整理能力;尝试运用“调查法”,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3.语文能力方面:通过“风流人物诗文朗诵”,不断提高朗诵水平;通过讲述、评价、辩论风流人物及其业绩,练习口语表达能力;练习写作。

二、教师准备

1.时间安排:应及早给学生布置准备任务,不要在活动前几天才匆忙应付。

2.知识和材料准备:教师本人应首先注意多搜集资料,涉猎相关的历史书籍,避免老生常谈。

三、活动指导和建议

建议把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预备与热身

1.让学生阅读课本上关于这次活动的说明,明确本次活动的主题和主要内容。

2.研讨“风流”的含义。可以让学生查阅《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工具书,了解“风流”的多种含义,找出相应的例子,并明确本次活动中大家共同采用的义项。

3.朗诵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作品,激起学生对于“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兴趣和热情。

4.初步讨论“风流人物谁与争锋”。先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心目中的英雄;然后进行“我心中的千古风流人物”排名调查。

5.在风流人物的筛选、讲述中,注意提醒学生:一、人物的涵盖面要广,不仅有书上提到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也应该注意那些从事的事业难以产生“轰动效应”、但在人类历史上确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如科学家、使臣等等;不仅有伟人大家,也可以包括现实生活中在某方面堪称“风流”的平凡人物;对于学生们普遍崇拜的某些球星、歌星,不要粗暴拒斥,而要因势利导。在上述过程中,丰富学生对于“风流”和“丰功伟绩”的理解,引导他们提高对各种“风流”和“丰功伟绩”进行分类和概括的能力。二、选择和介绍人物时,牢牢扣住“风流”二字,不断强化学生对“风流”的思考,不要泛泛地谈论“偶像”、“英雄”。三、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坚持唯物史观,做到理解与批判的辩证统一。

第二阶段:开展活动

1.主要开展演讲、朗诵活动。可以人物为中心,穿插进行。

2.每个同学演讲或朗诵后,评论组适时打分和点评。

3.活动的类型和规模视时间长短而定,演讲、朗诵可以有所侧重和取舍,不必面面俱到。

4.各项活动结束后,教师提出几个关键性问题与学生讨论,提升理性思考,树立正确的风流观和唯物史观。注意点拨、提升的分寸,不要脱离学生实际;不要占用过多时间。

第三阶段:评价总结

由评价组宣读综合评价的结果,做这次活动的综述报告。

四、活动评价

评价是整个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建议专门设一个“评价组”,负责评价工作有序、自主地开展。评价组的职责是:拟制评价标准并向同学说明,保证评价的公开和公正;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过程评价,随时收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作为对同学进行评价的依据,尤其是参与热情与合作态度方面的评价依据;给每个演讲、朗诵的同学打分、写评语;给同学们的作文打分、写评语;把各项内容的评价、各个主体的评价结合起来,给同学一个综合评语或成绩。

教师在评价工作中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结合;过程与结果评价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结合;能力与态度的评价结合。

需要注意:评价组成员自身也要有评价,可以在组员之间互评,也可以由全班同学给出一个评价。设立评价组的目的是为了体现活动的自主性,从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民主参与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而不是单纯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切设计,都应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学生为工具。

五、有关资料

诗词

1.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风流人物故事──男人孟轲

两千年前,太史公司马迁读《孟子》,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遂废书而叹。老先生所叹者,是以为利乃乱之始也。两千年后,我读《孟子》,也不禁废书而叹。我所叹者,是前贤亚圣孟子身上的那股咄咄逼人的英武之气和沛然淋漓的阳刚之气。人说:大哉孔子!我则想说:英哉孟子!天地间一伟丈夫,真男人也。

读《论语》与读《孟子》,感受迥然有别。前者循循善诱,吉光片羽,如雨露之养,时风之化,是典型的温柔敦厚的儒雅风范;而后者口若悬河,滔滔汩汩,其势不可当,“其锋不可犯”,雄辩无碍,一泻千里。孔子更多的时候是教育自己的三千弟子,故心平气和,大言炎炎,诲人不倦,在人们眼里是一个“至圣先师”、蔼然仁者。孟子更多的是向不可一世的君王陈说自己的为政之道,故尔常常踔厉风发、意态亢昂,有时甚至带有火气,言辞犀利,显露出十足的刚直不阿、磊落恢弘的大思想家的个性,有一种睥睨王者的人格风范和精神气度。尽管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为争霸天下,莫不纷纷采取功利主义的攻伐之术,以为孟子的“仁政”治国方略“迂远而阔于事情”,也即见效太慢而不肯采纳,但在孟子义正辞严的强大思想攻势下,不能不一时心悦诚服。而孟子并不为了让君王接受自己的政见而屈尊阿附,他无意于取媚讨欢,弄个一官半职干干。他不仅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反而常常直刺君王的痛处,陷这些愚不可及的家伙们于尴尬难堪的境地,不得不“王顾左右而言他”。每读书至这样的段落,便情不自禁再三嗟叹:孟子孟子,何其智勇!孔老夫子曾批评他的学生子路过于勇,而他的嫡传弟子孟轲,其勇较之于子路则更胜一筹。儒家提倡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不讲勇,但是,勇,实在该是男人的本色啊!

不知怎么回事,一提起文人书生,就是一副文弱、寒酸、迂阔的窝囊相,让人“不足观”,不大瞧得起。然而,在文人老祖宗孟子身上能寻出半点窝囊的影子吗?他若知道后世文人把自身形象糟蹋成那种样子,肯定会怒发冲冠,大骂子孙不肖的。孟子实在是为后辈文人树立了刚直英武的楷模。男人的形象不只让剑客游侠武装专美,文人亦男人也。《孟子》中记载,一次,孟子要去朝见齐王,齐王正好派人对孟子说:“寡人本应去拜访你,但不巧感冒了,怕风吹,如果你能来朝,我可以接见你。”孟子一听这话,反而不想去了,于是回答说:“刚好我也病了,不能上朝见王。”第二天,孟子却到东郭大夫家吊丧。公孙丑说:“你昨天托辞有病,今天却去吊丧,这样不太好吧?”孟子理直气壮地说:“昨天病了,可今天好了,为什么不能去吊丧?”以臣子的身份公然与君王较劲,没有一身的正气、骨气、胆气是不行的。孟子曾引一位勇士的话说道:“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都是男人,谁怕谁呀!又有一次,孟子离开齐国,在昼邑歇宿。一个人想替齐王挽留孟子,便大模大样端坐着跟孟子说话,孟子不理他,趴在几上装睡,那人很不高兴,孟子就坦率地教训他:对一个年长的老头子应该懂得礼数!在孟子看来,一些峨冠博带的君王,只不过是贪财、好色的草包蠢货,或者是率兽食人的独夫民贼,哪里值得老百姓仰望尊敬?!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英雄气概,溢于言表。孔子制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礼数,孟子并未昏愚地全盘接受,他提出:民为贵,君为轻。他遗世独立,傲岸宏达,凛然不可侵犯,完全不把一些平庸的君王放在眼里。

相对于孔子的“君子”学说,孟子给中国传统文化人格增添了一个意义深远的概念: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丈夫者,男子汉也;大者,巍巍乎崇高也,“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一怒而天下惧并非真正的大丈夫,蛮勇斗狠、*诈残忍、蝇营狗苟、见利忘义之徒更难望大丈夫项背。真正的大丈夫是光明磊落的人,是意志坚定的人,是富有仁德的人,是胸怀宽广的人。大丈夫人格的获得,孟子有一秘诀:善养浩然之气。何谓“浩然之气”?他说这种“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是一种崇高刚强的正气,一种不可势压利诱的骨气,一种超迈雄放的豪气,一种无所畏惧的勇气,一种宏毅坚定的志气。孟子这一特点,是他的精神导师孔子所不及的。宋代理学家朱熹说:“孟子有些英气。”近人林语堂说:“我们读孟子,可使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孟子尝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苦心孤诣的教诲,一直使得后代文人们进退有据。不管身在魏阙,还是远处江湖,都不应失去了做人的立身根本,培养浩然正气。孟子身上那种有棱角、有个性的哲人风采、英俊气度、男人本色,成为一条汲之不尽的文化源泉,更行更远还生。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篇6

一、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风流”,树立正确的偶像观、英雄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坚持唯物史观;激起对风流人物的景仰、渴慕之情,培植理想主义信念和远大抱负。

2.一般知识与能力方面:通过讲述和评论风流人物,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通过对各种丰功伟业进行分类,锻炼思维能力;通过搜集相关资料,练习信息的搜集、筛选和整理能力;尝试运用“调查法”,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3.语文能力方面:通过“风流人物诗文朗诵”,不断提高朗诵水平;通过讲述、评价、辩论风流人物及其业绩,练习口语表达能力;练习写作。

二、教师准备

1.时间安排:应及早给学生布置准备任务,不要在活动前几天才匆忙应付。

2.知识和材料准备:教师本人应首先注意多搜集资料,涉猎相关的历史书籍,避免老生常谈。

三、活动指导和建议

建议把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预备与热身

1.让学生阅读课本上关于这次活动的说明,明确本次活动的主题和主要内容。

2.研讨“风流”的含义。可以让学生查阅《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工具书,了解“风流”的多种含义,找出相应的例子,并明确本次活动中大家共同采用的义项。

3.朗诵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作品,激起学生对于“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兴趣和热情。

4.初步讨论“风流人物谁与争锋”。先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心目中的英雄;然后进行“我心中的千古风流人物”排名调查。

5.在风流人物的筛选、讲述中,注意提醒学生:一、人物的涵盖面要广,不仅有书上提到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也应该注意那些从事的事业难以产生“轰动效应”、但在人类历史上确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如科学家、使臣等等;不仅有伟人大家,也可以包括现实生活中在某方面堪称“风流”的平凡人物;对于学生们普遍崇拜的某些球星、歌星,不要粗暴拒斥,而要因势利导。在上述过程中,丰富学生对于“风流”和“丰功伟绩”的理解,引导他们提高对各种“风流”和“丰功伟绩”进行分类和概括的能力。二、选择和介绍人物时,牢牢扣住“风流”二字,不断强化学生对“风流”的思考,不要泛泛地谈论“偶像”、“英雄”。三、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坚持唯物史观,做到理解与批判的辩证统一。

第二阶段:开展活动

1.主要开展演讲、朗诵活动。可以人物为中心,穿插进行。

2.每个同学演讲或朗诵后,评论组适时打分和点评。

3.活动的类型和规模视时间长短而定,演讲、朗诵可以有所侧重和取舍,不必面面俱到。

4.各项活动结束后,教师提出几个关键性问题与学生讨论,提升理性思考,树立正确的风流观和唯物史观。注意点拨、提升的分寸,不要脱离学生实际;不要占用过多时间。

第三阶段:评价总结

由评价组宣读综合评价的结果,做这次活动的综述报告。

四、活动评价

评价是整个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建议专门设一个“评价组”,负责评价工作有序、自主地开展。评价组的职责是:拟制评价标准并向同学说明,保证评价的公开和公正;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过程评价,随时收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作为对同学进行评价的依据,尤其是参与热情与合作态度方面的评价依据;给每个演讲、朗诵的同学打分、写评语;给同学们的作文打分、写评语;把各项内容的评价、各个主体的评价结合起来,给同学一个综合评语或成绩。

教师在评价工作中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结合;过程与结果评价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结合;能力与态度的评价结合。

需要注意:评价组成员自身也要有评价,可以在组员之间互评,也可以由全班同学给出一个评价。设立评价组的目的是为了体现活动的自主性,从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民主参与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而不是单纯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切设计,都应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学生为工具。

五、有关资料

诗词

1.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风流人物故事──男人孟轲

两千年前,太史公司马迁读《孟子》,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遂废书而叹。老先生所叹者,是以为利乃乱之始也。两千年后,我读《孟子》,也不禁废书而叹。我所叹者,是前贤亚圣孟子身上的那股咄咄逼人的英武之气和沛然淋漓的阳刚之气。人说:大哉孔子!我则想说:英哉孟子!天地间一伟丈夫,真男人也。

读《论语》与读《孟子》,感受迥然有别。前者循循善诱,吉光片羽,如雨露之养,时风之化,是典型的温柔敦厚的儒雅风范;而后者口若悬河,滔滔汩汩,其势不可当,“其锋不可犯”,雄辩无碍,一泻千里。孔子更多的时候是教育自己的三千弟子,故心平气和,大言炎炎,诲人不倦,在人们眼里是一个“至圣先师”、蔼然仁者。孟子更多的是向不可一世的君王陈说自己的为政之道,故尔常常踔厉风发、意态亢昂,有时甚至带有火气,言辞犀利,显露出十足的刚直不阿、磊落恢弘的大思想家的个性,有一种睥睨王者的人格风范和精神气度。尽管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为争霸天下,莫不纷纷采取功利主义的攻伐之术,以为孟子的“仁政”治国方略“迂远而阔于事情”,也即见效太慢而不肯采纳,但在孟子义正辞严的强大思想攻势下,不能不一时心悦诚服。而孟子并不为了让君王接受自己的政见而屈尊阿附,他无意于取媚讨欢,弄个一官半职干干。他不仅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反而常常直刺君王的痛处,陷这些愚不可及的家伙们于尴尬难堪的境地,不得不“王顾左右而言他”。每读书至这样的段落,便情不自禁再三嗟叹:孟子孟子,何其智勇!孔老夫子曾批评他的学生子路过于勇,而他的嫡传弟子孟轲,其勇较之于子路则更胜一筹。儒家提倡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不讲勇,但是,勇,实在该是男人的本色啊!

不知怎么回事,一提起文人书生,就是一副文弱、寒酸、迂阔的窝囊相,让人“不足观”,不大瞧得起。然而,在文人老祖宗孟子身上能寻出半点窝囊的影子吗?他若知道后世文人把自身形象糟蹋成那种样子,肯定会怒发冲冠,大骂子孙不肖的。孟子实在是为后辈文人树立了刚直英武的楷模。男人的形象不只让剑客游侠武装专美,文人亦男人也。《孟子》中记载,一次,孟子要去朝见齐王,齐王正好派人对孟子说:“寡人本应去拜访你,但不巧感冒了,怕风吹,如果你能来朝,我可以接见你。”孟子一听这话,反而不想去了,于是回答说:“刚好我也病了,不能上朝见王。”第二天,孟子却到东郭大夫家吊丧。公孙丑说:“你昨天托辞有病,今天却去吊丧,这样不太好吧?”孟子理直气壮地说:“昨天病了,可今天好了,为什么不能去吊丧?”以臣子的身份公然与君王较劲,没有一身的正气、骨气、胆气是不行的。孟子曾引一位勇士的话说道:“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都是男人,谁怕谁呀!又有一次,孟子离开齐国,在昼邑歇宿。一个人想替齐王挽留孟子,便大模大样端坐着跟孟子说话,孟子不理他,趴在几上装睡,那人很不高兴,孟子就坦率地教训他:对一个年长的老头子应该懂得礼数!在孟子看来,一些峨冠博带的君王,只不过是贪财、好色的草包蠢货,或者是率兽食人的独夫民贼,哪里值得老百姓仰望尊敬?!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英雄气概,溢于言表。孔子制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礼数,孟子并未昏愚地全盘接受,他提出:民为贵,君为轻。他遗世独立,傲岸宏达,凛然不可侵犯,完全不把一些平庸的君王放在眼里。

相对于孔子的“君子”学说,孟子给中国传统文化人格增添了一个意义深远的概念: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丈夫者,男子汉也;大者,巍巍乎崇高也,“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一怒而天下惧并非真正的大丈夫,蛮勇斗狠、奸诈残忍、蝇营狗苟、见利忘义之徒更难望大丈夫项背。真正的大丈夫是光明磊落的人,是意志坚定的人,是富有仁德的人,是胸怀宽广的人。大丈夫人格的获得,孟子有一秘诀:善养浩然之气。何谓“浩然之气”?他说这种“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是一种崇高刚强的正气,一种不可势压利诱的骨气,一种超迈雄放的豪气,一种无所畏惧的勇气,一种宏毅坚定的志气。孟子这一特点,是他的精神导师孔子所不及的。宋代理学家朱熹说:“孟子有些英气。”近人林语堂说:“我们读孟子,可使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孟子尝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苦心孤诣的教诲,一直使得后代文人们进退有据。不管身在魏阙,还是远处江湖,都不应失去了做人的立身根本,培养浩然正气。孟子身上那种有棱角、有个性的哲人风采、英俊气度、男人本色,成为一条汲之不尽的文化源泉,更行更远还生。

※版权归本站或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学习欣赏,任何人不得私自转载!※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篇7

一、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风流”,树立正确的偶像观、英雄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坚持唯物史观;激起对风流人物的景仰、渴慕之情,培植理想主义信念和远大抱负。

2.一般知识与能力方面:通过讲述和评论风流人物,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通过对各种丰功伟业进行分类,锻炼思维能力;通过搜集相关资料,练习信息的搜集、筛选和整理能力;尝试运用“调查法”,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3.语文能力方面:通过“风流人物诗文朗诵”,不断提高朗诵水平;通过讲述、评价、辩论风流人物及其业绩,练习口语表达能力;练习写作。

二、教师准备

1.时间安排:应及早给学生布置准备任务,不要在活动前几天才匆忙应付。

2.知识和材料准备:教师本人应首先注意多搜集资料,涉猎相关的历史书籍,避免老生常谈。

三、活动指导和建议

建议把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预备与热身

1.让学生阅读课本上关于这次活动的说明,明确本次活动的主题和主要内容。

2.研讨“风流”的含义。可以让学生查阅《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工具书,了解“风流”的多种含义,找出相应的例子,并明确本次活动中大家共同采用的义项。

3.朗诵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作品,激起学生对于“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兴趣和热情。

4.初步讨论“风流人物谁与争锋”。先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心目中的英雄;然后进行“我心中的千古风流人物”排名调查。

5.在风流人物的筛选、讲述中,注意提醒学生:一、人物的涵盖面要广,不仅有书上提到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也应该注意那些从事的事业难以产生“轰动效应”、但在人类历史上确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如科学家、使臣等等;不仅有伟人大家,也可以包括现实生活中在某方面堪称“风流”的平凡人物;对于学生们普遍崇拜的某些球星、歌星,不要粗暴拒斥,而要因势利导。在上述过程中,丰富学生对于“风流”和“丰功伟绩”的理解,引导他们提高对各种“风流”和“丰功伟绩”进行分类和概括的能力。二、选择和介绍人物时,牢牢扣住“风流”二字,不断强化学生对“风流”的思考,不要泛泛地谈论“偶像”、“英雄”。三、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坚持唯物史观,做到理解与批判的辩证统一。

第二阶段:开展活动

1.主要开展演讲、朗诵活动。可以人物为中心,穿插进行。

2.每个同学演讲或朗诵后,评论组适时打分和点评。

3.活动的类型和规模视时间长短而定,演讲、朗诵可以有所侧重和取舍,不必面面俱到。

4.各项活动结束后,教师提出几个关键性问题与学生讨论,提升理性思考,树立正确的风流观和唯物史观。注意点拨、提升的分寸,不要脱离学生实际;不要占用过多时间。

第三阶段:评价总结

由评价组宣读综合评价的结果,做这次活动的综述报告。

四、活动评价

评价是整个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建议专门设一个“评价组”,负责评价工作有序、自主地开展。评价组的职责是:拟制评价标准并向同学说明,保证评价的公开和公正;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过程评价,随时收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作为对同学进行评价的依据,尤其是参与热情与合作态度方面的评价依据;给每个演讲、朗诵的同学打分、写评语;给同学们的作文打分、写评语;把各项内容的评价、各个主体的评价结合起来,给同学一个综合评语或成绩。

教师在评价工作中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结合;过程与结果评价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结合;能力与态度的评价结合。

需要注意:评价组成员自身也要有评价,可以在组员之间互评,也可以由全班同学给出一个评价。设立评价组的目的是为了体现活动的自主性,从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民主参与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而不是单纯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切设计,都应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学生为工具。

五、有关资料

诗词

1.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风流人物故事──男人孟轲

两千年前,太史公司马迁读《孟子》,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遂废书而叹。老先生所叹者,是以为利乃乱之始也。两千年后,我读《孟子》,也不禁废书而叹。我所叹者,是前贤亚圣孟子身上的那股咄咄逼人的英武之气和沛然淋漓的阳刚之气。人说:大哉孔子!我则想说:英哉孟子!天地间一伟丈夫,真男人也。

读《论语》与读《孟子》,感受迥然有别。前者循循善诱,吉光片羽,如雨露之养,时风之化,是典型的温柔敦厚的儒雅风范;而后者口若悬河,滔滔汩汩,其势不可当,“其锋不可犯”,雄辩无碍,一泻千里。孔子更多的时候是教育自己的三千弟子,故心平气和,大言炎炎,诲人不倦,在人们眼里是一个“至圣先师”、蔼然仁者。孟子更多的是向不可一世的君王陈说自己的为政之道,故尔常常踔厉风发、意态亢昂,有时甚至带有火气,言辞犀利,显露出十足的刚直不阿、磊落恢弘的大思想家的个性,有一种睥睨王者的人格风范和精神气度。尽管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为争霸天下,莫不纷纷采取功利主义的攻伐之术,以为孟子的“仁政”治国方略“迂远而阔于事情”,也即见效太慢而不肯采纳,但在孟子义正辞严的强大思想攻势下,不能不一时心悦诚服。而孟子并不为了让君王接受自己的政见而屈尊阿附,他无意于取媚讨欢,弄个一官半职干干。他不仅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反而常常直刺君王的痛处,陷这些愚不可及的家伙们于尴尬难堪的境地,不得不“王顾左右而言他”。每读书至这样的段落,便情不自禁再三嗟叹:孟子孟子,何其智勇!孔老夫子曾批评他的学生子路过于勇,而他的嫡传弟子孟轲,其勇较之于子路则更胜一筹。儒家提倡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不讲勇,但是,勇,实在该是男人的本色啊!

不知怎么回事,一提起文人书生,就是一副文弱、寒酸、迂阔的窝囊相,让人“不足观”,不大瞧得起。然而,在文人老祖宗孟子身上能寻出半点窝囊的影子吗?他若知道后世文人把自身形象糟蹋成那种样子,肯定会怒发冲冠,大骂子孙不肖的。孟子实在是为后辈文人树立了刚直英武的楷模。男人的形象不只让剑客游侠武装专美,文人亦男人也。《孟子》中记载,一次,孟子要去朝见齐王,齐王正好派人对孟子说:“寡人本应去拜访你,但不巧感冒了,怕风吹,如果你能来朝,我可以接见你。”孟子一听这话,反而不想去了,于是回答说:“刚好我也病了,不能上朝见王。”第二天,孟子却到东郭大夫家吊丧。公孙丑说:“你昨天托辞有病,今天却去吊丧,这样不太好吧?”孟子理直气壮地说:“昨天病了,可今天好了,为什么不能去吊丧?”以臣子的身份公然与君王较劲,没有一身的正气、骨气、胆气是不行的。孟子曾引一位勇士的话说道:“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都是男人,谁怕谁呀!又有一次,孟子离开齐国,在昼邑歇宿。一个人想替齐王挽留孟子,便大模大样端坐着跟孟子说话,孟子不理他,趴在几上装睡,那人很不高兴,孟子就坦率地教训他:对一个年长的老头子应该懂得礼数!在孟子看来,一些峨冠博带的君王,只不过是贪财、好色的草包蠢货,或者是率兽食人的独夫民贼,哪里值得老百姓仰望尊敬?!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英雄气概,溢于言表。孔子制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礼数,孟子并未昏愚地全盘接受,他提出:民为贵,君为轻。他遗世独立,傲岸宏达,凛然不可侵犯,完全不把一些平庸的君王放在眼里。

相对于孔子的“君子”学说,孟子给中国传统文化人格增添了一个意义深远的概念: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丈夫者,男子汉也;大者,巍巍乎崇高也,“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一怒而天下惧并非真正的大丈夫,蛮勇斗狠、奸诈残忍、蝇营狗苟、见利忘义之徒更难望大丈夫项背。真正的大丈夫是光明磊落的人,是意志坚定的人,是富有仁德的人,是胸怀宽广的人。大丈夫人格的获得,孟子有一秘诀:善养浩然之气。何谓“浩然之气”?他说这种“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是一种崇高刚强的正气,一种不可势压利诱的骨气,一种超迈雄放的豪气,一种无所畏惧的勇气,一种宏毅坚定的志气。孟子这一特点,是他的精神导师孔子所不及的。宋代理学家朱熹说:“孟子有些英气。”近人林语堂说:“我们读孟子,可使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孟子尝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苦心孤诣的教诲,一直使得后代文人们进退有据。不管身在魏阙,还是远处江湖,都不应失去了做人的立身根本,培养浩然正气。孟子身上那种有棱角、有个性的哲人风采、英俊气度、男人本色,成为一条汲之不尽的文化源泉,更行更远还生。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篇8

一、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风流”,树立正确的偶像观、英雄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坚持唯物史观;激起对风流人物的景仰、渴慕之情,培植理想主义信念和远大抱负。

2.一般知识与能力方面:通过讲述和评论风流人物,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通过对各种丰功伟业进行分类,锻炼思维能力;通过搜集相关资料,练习信息的搜集、筛选和整理能力;尝试运用“调查法”,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3.语文能力方面:通过“风流人物诗文朗诵”,不断提高朗诵水平;通过讲述、评价、辩论风流人物及其业绩,练习口语表达能力;练习写作。

二、教师准备

1.时间安排:应及早给学生布置准备任务,不要在活动前几天才匆忙应付。

2.知识和材料准备:教师本人应首先注意多搜集资料,涉猎相关的历史书籍,避免老生常谈。

三、活动指导和建议

建议把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预备与热身

1.让学生阅读课本上关于这次活动的说明,明确本次活动的主题和主要内容。

2.研讨“风流”的含义。可以让学生查阅《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工具书,了解“风流”的多种含义,找出相应的例子,并明确本次活动中大家共同采用的义项。

3.朗诵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作品,激起学生对于“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兴趣和热情。

4.初步讨论“风流人物谁与争锋”。先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心目中的英雄;然后进行“我心中的千古风流人物”排名调查。

5.在风流人物的筛选、讲述中,注意提醒学生:一、人物的涵盖面要广,不仅有书上提到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也应该注意那些从事的事业难以产生“轰动效应”、但在人类历史上确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如科学家、使臣等等;不仅有伟人大家,也可以包括现实生活中在某方面堪称“风流”的平凡人物;对于学生们普遍崇拜的某些球星、歌星,不要粗暴拒斥,而要因势利导。在上述过程中,丰富学生对于“风流”和“丰功伟绩”的理解,引导他们提高对各种“风流”和“丰功伟绩”进行分类和概括的能力。二、选择和介绍人物时,牢牢扣住“风流”二字,不断强化学生对“风流”的思考,不要泛泛地谈论“偶像”、“英雄”。三、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坚持唯物史观,做到理解与批判的辩证统一。

第二阶段:开展活动

1.主要开展演讲、朗诵活动。可以人物为中心,穿插进行。

2.每个同学演讲或朗诵后,评论组适时打分和点评。

3.活动的类型和规模视时间长短而定,演讲、朗诵可以有所侧重和取舍,不必面面俱到。

4.各项活动结束后,教师提出几个关键性问题与学生讨论,提升理性思考,树立正确的风流观和唯物史观。注意点拨、提升的分寸,不要脱离学生实际;不要占用过多时间。

第三阶段:评价总结

由评价组宣读综合评价的结果,做这次活动的综述报告。

四、活动评价

评价是整个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建议专门设一个“评价组”,负责评价工作有序、自主地开展。评价组的职责是:拟制评价标准并向同学说明,保证评价的公开和公正;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过程评价,随时收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作为对同学进行评价的依据,尤其是参与热情与合作态度方面的评价依据;给每个演讲、朗诵的同学打分、写评语;给同学们的作文打分、写评语;把各项内容的评价、各个主体的评价结合起来,给同学一个综合评语或成绩。

教师在评价工作中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结合;过程与结果评价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结合;能力与态度的评价结合。

需要注意:评价组成员自身也要有评价,可以在组员之间互评,也可以由全班同学给出一个评价。设立评价组的目的是为了体现活动的自主性,从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民主参与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而不是单纯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切设计,都应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学生为工具。

五、有关资料

诗词

1.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风流人物故事──男人孟轲

两千年前,太史公司马迁读《孟子》,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遂废书而叹。老先生所叹者,是以为利乃乱之始也。两千年后,我读《孟子》,也不禁废书而叹。我所叹者,是前贤亚圣孟子身上的那股咄咄逼人的英武之气和沛然淋漓的阳刚之气。人说:大哉孔子!我则想说:英哉孟子!天地间一伟丈夫,真男人也。

读《论语》与读《孟子》,感受迥然有别。前者循循善诱,吉光片羽,如雨露之养,时风之化,是典型的温柔敦厚的儒雅风范;而后者口若悬河,滔滔汩汩,其势不可当,“其锋不可犯”,雄辩无碍,一泻千里。孔子更多的时候是教育自己的三千弟子,故心平气和,大言炎炎,诲人不倦,在人们眼里是一个“至圣先师”、蔼然仁者。孟子更多的是向不可一世的君王陈说自己的为政之道,故尔常常踔厉风发、意态亢昂,有时甚至带有火气,言辞犀利,显露出十足的刚直不阿、磊落恢弘的大思想家的个性,有一种睥睨王者的人格风范和精神气度。尽管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为争霸天下,莫不纷纷采取功利主义的攻伐之术,以为孟子的“仁政”治国方略“迂远而阔于事情”,也即见效太慢而不肯采纳,但在孟子义正辞严的强大思想攻势下,不能不一时心悦诚服。而孟子并不为了让君王接受自己的政见而屈尊阿附,他无意于取媚讨欢,弄个一官半职干干。他不仅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反而常常直刺君王的痛处,陷这些愚不可及的家伙们于尴尬难堪的境地,不得不“王顾左右而言他”。每读书至这样的段落,便情不自禁再三嗟叹:孟子孟子,何其智勇!孔老夫子曾批评他的学生子路过于勇,而他的嫡传弟子孟轲,其勇较之于子路则更胜一筹。儒家提倡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不讲勇,但是,勇,实在该是男人的本色啊!

不知怎么回事,一提起文人书生,就是一副文弱、寒酸、迂阔的窝囊相,让人“不足观”,不大瞧得起。然而,在文人老祖宗孟子身上能寻出半点窝囊的影子吗?他若知道后世文人把自身形象糟蹋成那种样子,肯定会怒发冲冠,大骂子孙不肖的。孟子实在是为后辈文人树立了刚直英武的楷模。男人的形象不只让剑客游侠武装专美,文人亦男人也。《孟子》中记载,一次,孟子要去朝见齐王,齐王正好派人对孟子说:“寡人本应去拜访你,但不巧感冒了,怕风吹,如果你能来朝,我可以接见你。”孟子一听这话,反而不想去了,于是回答说:“刚好我也病了,不能上朝见王。”第二天,孟子却到东郭大夫家吊丧。公孙丑说:“你昨天托辞有病,今天却去吊丧,这样不太好吧?”孟子理直气壮地说:“昨天病了,可今天好了,为什么不能去吊丧?”以臣子的身份公然与君王较劲,没有一身的正气、骨气、胆气是不行的。孟子曾引一位勇士的话说道:“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都是男人,谁怕谁呀!又有一次,孟子离开齐国,在昼邑歇宿。一个人想替齐王挽留孟子,便大模大样端坐着跟孟子说话,孟子不理他,趴在几上装睡,那人很不高兴,孟子就坦率地教训他:对一个年长的老头子应该懂得礼数!在孟子看来,一些峨冠博带的君王,只不过是贪财、好色的草包蠢货,或者是率兽食人的独夫民贼,哪里值得老百姓仰望尊敬?!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英雄气概,溢于言表。孔子制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礼数,孟子并未昏愚地全盘接受,他提出:民为贵,君为轻。他遗世独立,傲岸宏达,凛然不可侵犯,完全不把一些平庸的君王放在眼里。

相对于孔子的“君子”学说,孟子给中国传统文化人格增添了一个意义深远的概念: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丈夫者,男子汉也;大者,巍巍乎崇高也,“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一怒而天下惧并非真正的大丈夫,蛮勇斗狠、奸诈残忍、蝇营狗苟、见利忘义之徒更难望大丈夫项背。真正的大丈夫是光明磊落的人,是意志坚定的人,是富有仁德的人,是胸怀宽广的人。大丈夫人格的获得,孟子有一秘诀:善养浩然之气。何谓“浩然之气”?他说这种“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是一种崇高刚强的正气,一种不可势压利诱的骨气,一种超迈雄放的豪气,一种无所畏惧的勇气,一种宏毅坚定的志气。孟子这一特点,是他的精神导师孔子所不及的。宋代理学家朱熹说:“孟子有些英气。”近人林语堂说:“我们读孟子,可使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孟子尝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苦心孤诣的教诲,一直使得后代文人们进退有据。不管身在魏阙,还是远处江湖,都不应失去了做人的立身根本,培养浩然正气。孟子身上那种有棱角、有个性的哲人风采、英俊气度、男人本色,成为一条汲之不尽的文化源泉,更行更远还生。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篇9

[写作导航]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的无数风流人物,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优秀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生动感人的故事,是我们取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本单元,当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感受了千古风流人物的情怀后,不妨学着用我们稚嫩的笔来点评一下我们心中的风流人物,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种点评的方法——巧用警言佳句评点历史人物。

我们中学生要想在800字以内点评好一位历史人物,关键是要用我们的慧眼,找到一个新颖的点评角度,这个角度就象一口井,井口不用大,但要挖得深。这样井里才能有清凉的泉水,文章才能有鲜明的主题。文章中如能引用警言佳句来标志主题,一语中的地表现我们对历史人物的某种感悟、认识,不仅能升华文章的主题,而且能成为全文的亮点和文眼,使行文有了可凝聚的“神”。因此,在文章中可以写出这种意蕴深刻、充满哲理的文句应是我们写好评历史人物作文的追求,那么,怎样才能写出这种令人震撼、意境丰厚的句子呢?

首先,学生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如多积累历史人物各自的名言警句,用到表现他们的文章中,能起到恰到好处的效果。如着力表现曹操这位历史人物的人老志不短时,我们不妨引用他本人《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警句;写诸葛亮时,为了表现他一生的为人时,可引用《后出师表》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形容他,这样会更耐人寻味。

其次,展开联想的翅膀,对相关生活现象进行思考、判断、评价,并把这种判断、评价用语言表达出来,形成警言佳句,比如由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农民领袖,我们可以联想到治国、创业、学习、经商都要有创新意识,不应墨守成规,由此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陈涉你岂止是一位农民领袖,简直就是创新的楷模,你让我们认识到,创新是治国之要,创业之基,学习之本,经商之术。这样的句子放在写历史人物中,不仅增强了表现人物的气势;而且意蕴深刻令人感动。有时还可以对该人物的生活现象进行联想辐射,找出与此现象相近似事物的相同点。由此及彼,推论出该人物也有的特点,两者相连结,得出评价性的警言佳句。比如由刘禹锡被贬在外“二十三年弃置身”却还唱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千古绝句,而流芳百世。我们可以联想到四则运算。我们可以这样来写刘禹锡:在你身上让我们发现人度过一生,便如在做一道长长的四则运算题,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生活不可能全由“加”和“乘”来连结,也不可能始终只有“减”和“除”,即不可能一帆风顺,总得好处机遇,也不可能总是挫折失败,失落悲哀。这样评判性的警言佳句揭示出了要表现的人物一生的特点,同时也给读者以鼓舞。

再者,运用逆向思维方法关照人物、分析人物得出警言佳句。其实,在生活中,人们总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一味沿着已有的判断去思考,这样就掩盖了人物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使思维老生常谈,不易出新。所以如果我们能反弹琵琶,试着从已有的思维判断的反面去思考,就会有新的发现。比如在写刘禅时,人们总习惯于写他“不争气”的一面,“乐不思蜀”就是最好的例证。如果我们能反弹琵琶,给予他一个全新的评价:请不要责备他“好了伤疤忘了疼”。如果生命没有这样的自卫本能,人如何还能正常生活,世上还怎会有乐观和幸福?古往今来,天灾人祸,留下过多少伤疤,如果一一记住它们的疼痛,人类早就失去了生存的兴趣和勇气,人类是在忘却中前进的。所以我们就给刘禅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求全责备吧!这样一来,你笔下的刘禅将会是一个全新的,与众不同的新形象了!

同学们,不妨大家试一试,或许你笔下的历史人物会更精彩!

[范文评析一]

美丽的错误

瘦谷

记得第一次看到丰子恺先生这幅《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就喜欢得不得了,然后就总是把它带在身边。它是一幅很小的印刷品,是从杂志中裁下来的,其实就是一张薄薄的画片。

喜欢它体现出的中国文化中那种虚静的时空观,一壶茶与已散去了的友朋,卷起的芦帘和屋外的月色,有着李泽厚先生所言的禅的意味:“对时间的某种顿时的神秘领悟,即所谓‘永恒的瞬刻’或‘瞬刻即可永恒’这一直觉感受。”从喧闹繁华的大街中回到自己栖居的小屋,从疲惫而又烦躁的文字操作中停下来,看见它,我便会沉静下来,面对它真是有一种在瞬间的直观中获得万古长空般的永恒之感。

这一次,不知怎么了,我在体会它的意境的同时注意起了它的细部,而过去我从没有这样注意过——只要有着基本的天文知识,都可以知道画上的月亮根本不是新月,而是残月。一般的人不知道农历的日子,只看月相很难分清怎样的月相是新月,怎样的月相是残月。对于这一点,有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小的时候老师教给我的。他说残月的时候,月亮看起来正好像是“残”字拼音的字头“c”,新月的凹面则与残月相反,所以只要记住残月的形状,自然也就知道了新月的形状。

作为李叔同的弟子,丰子恺是中国一代漫画大家。据现在可以收集到的资料证明,《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还是丰子恺先生发表的第一幅漫画呢。

1924年,丰子恺的好友朱自请把这幅画稿拿了去,发表在了朱自请和俞伯平当时合办的一份不定期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上。《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是一幅古诗新画,画题来自宋朝临川诗人谢无逸的《千秋岁•咏夏景》。丰子恺先生曾言:“我觉得古人的诗词,全篇都可爱的极少。我所爱的,往往只是一篇中的一段,甚至一段话。这一句我吟咏之不足,往往把它译作小画,粘在左右,随时欣赏。”

这幅画发表后,被郑振铎看到,他也非常喜欢,说:“他的一幅漫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立刻引起我的注意,虽然是疏朗的几笔墨痕,画着一道卷起的芦帘,一个放在廊边的小桌,桌上是一把壶,几个杯,天上是一钩新月,我的情思却被他带到了一个诗的境界,我的心上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美感,这时所得到的印象,较之我读那首《千秋岁》为尤深。”

可见,郑先生也被这幅画感染,甚至被迷住,他也认为丰子恺先生在这幅画上所画的月亮是新月。

这真是一个“美丽的错误”也许它的珍贵就像错版的邮票。我甚至想找一个机会,求我的画家朋友把它临摹下来,裱了挂在屋里,只是把画上的残月转一个方向,让它与题款一致。我对朋友这么说的时候,我的朋友却说我多事。他说:错误如此美丽,又孰论新月残月。

[点评]

本文借郑振铎之口对丰子恺先生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这幅漫画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说它具有诗一般的仙境,说不出的美,但作者却对这样一幅人们久已习见而且倍加欣赏的画,指出其中的一处知识性错误,让人叫绝;同时,更为高明之处还在于,作者并不停留在指出毛病这一浅表的层面上,而是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发表了一番很有人文意味的议论,“错误如此美丽,又孰论新月残月”如此意蕴深刻的话语,读来怎能不令人感动。

当然,错误毕竟是错误,不过,有时候,一个能让这么多人忽略的错误堪称“可爱的错误”,能留下这样一个“美丽的错误”的人,难道不更令人难忘吗?

[范文评析二]

英雄

岁月的烟波荡接天河,

历史的巨浪贯通地脉。

世人的舆论在其中成为海,

英雄在无知与不解中扭曲。

就像海,

总喜爱偷取灵魂。

而后掩盖,

抛出无用的残骸,

不能忘怀。

比起灵魂,

人们似乎更欣赏躯壳。

——哪怕它已变质。

要用美丽的言辞将它修饰,

唱出违背史实的假气概!

我愤慨:

这不公平!

我要平反这千古沉冤!

——题记

人们总是看不清你的脸,你的脸上也有值得诗人为之而流泪的雾霭般的忧伤;你有火焰的雄心,但人们忽略了:火焰也有乖戾。几百年,几千年的轮回转动,命运,让满腹诗书,胸怀大志的你荷戟独彷徨。你,就这样在“兴复汉室”之“贤德”的“善言”中成了千古罪人,就这样在世人的唾弃中匍匐了几世几代!曹丞相,后生替你不平!

想当年,虽赤壁一战困于周郎,然则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乃一世之雄也。且“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哲理诗篇几人能吟?“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的政家之道,也不过如此而已!

且汝嗜才之至。你对老友许攸的热诚,绝胜蔡邕“倒屣相迎”王粲;陈琳写檄文痛骂你及家祖,你不仅日后谅解,还对他的文采赞不绝口。与气短的周郎相比,你真大胜他一筹也。

赤壁一战惨局,也都应归罪于爱才。苦肉计、连环计,都是孔明与周郎的鬼主意,那些看似真挚的,善解人意的话语,都是来自灵魂深处的美丽谎言,都说你是*雄,其实他们才如此:利用英雄间的赏识尔虞我诈;利用你的真诚巧设陷阱。可以想象,当他们眼见你中入圈套之际,落进陷阱之时,嘴角挂有怎样的冷笑。更为残忍的是,他们在宣判结局时,下了怎样毒的诅咒:让世人的不公将你击垮!

本是同族人,相煎何太急?但为了让各自的君王称帝,他们撕掉了一切仿真伪善的假面具,不惜把一切作陪葬;为了自己能称王称帝,他们抛却了所有真仁慈,不惜把一切作为满足欲望的牺牲品。难道这就是英雄?然而,当你为了百姓和乐要将其摧毁在美丽的面具后时,你的悲剧便开始了:从此你就成了杀害“忠良”之人;“挟天子而令诸侯”之辈,可笑之至。而他们仍英名照汗青!

曹丞相,请你相信我,我要将他们尘封了千百年的面具打碎;我要让那些冰冷狡诈的面孔公之于众;我要让大海将吞没的伟大的灵魂托出;我要让你的英名四海重震!

英雄?

在三国的天空中,

只有你才是真正的英雄!

不需要背景,

你独可以揽下这苍穹!

——后记

[点评]

本文介绍了一位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但构思精巧,文章没有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不是沿已有的判断去思考,而是“反弹琵琶”。从曹操的大将风范,才华横溢,爱才之至,真诚待人,拯救黎民等方面挖掘出了人物的性格,因而人物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体现出来了,使老生常谈的人物有了新形象,耐人寻味。

另外,排比修辞手法的使用,使文章语句工整,造成强烈的气势,把作者为曹操鸣不平的内心展示得淋漓尽致;当然,作者丰富的历史知识,严密的逻辑推理,使文章显得有理有据,读来令人信服。

[文题集萃]

1.我遇到了

2.英雄,我为你不平

3.秋鹤翔空豪气凌云

——说刘禹锡《秋词》

4.鲁迅妙语退“迷魂”

5.阅读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词《渔家傲》的下片中的一句: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并结合他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要求:根据诗文所提供的信息和内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自拟题目。

[写作思路提示]

第1题:

首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你喜欢的历史人物,可以是军事家,如:诸葛亮、曹操。可以是学者,如:闻一多、邓家轩。也可以是你喜欢的文学家,如:司马迁、鲁迅等。

因为这些人都是历史人物,现实中不可能遇到,但我们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段交往、一段沟通,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思想。此题可以记叙为主,叙述一段故事,结合描写展示这位人物在你心目中的形象,同时,还可通过议论、抒情表达出你对他的那份情感。

第5题:

读了诗文自然会想到范仲淹为了宋朝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了,从这点上看,我们很容易提炼出这样的主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或“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同学们可以写成记叙文,联系现实谈得深刻些;也可以针对现实发表自己的看法,写成一篇观点鲜明的议论文,要求论据准确有力,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习作平台]

请在以上题目中自选一个完成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以上就是关于文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工作顺利。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