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小一网整理生活中的数学,旨在帮助更多人解决教学困扰,文章仅供参考,具体需要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有所帮助,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相关文章生活中的数学吧。
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篇1《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所以最近我布置了一个作业:写数学日记。让他们体会一下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我不知道我这个尝试能否成功,但我觉得至少可以激发一下他们用“数学眼光”看社会的兴趣,培养一下他们的"数感",进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生活的信息很多,如果有效地选择"数学信息",就培养了学生收集、选择和整理"数学信息"的能力。同时,数学是一种语言,它能够确切地表达思想和交流思想。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因此,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这节课时,我把学生带到室外实际测量,先测量操场的长和宽各多少米,然后让学生步测后,算出一步的长度,再走一走四周,求出四条边的长度。为下节课学习周长打基础。接着又测量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长度,让学生想一想多少跟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一千米。室内测量教室的长和宽,课本的长、宽、厚,手指的宽,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测量活动,用眼睛仔细观察,用脑子想象,也就是把五官并用,在大脑里建立一个长度单位。这样的教学安排,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自然的契合了学生求知的心理状态,产生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因此,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这节课时,我把学生带到室外实际测量,先测量操场的长和宽各多少米,然后让学生步测后,算出一步的长度,再走一走四周,求出四条边的长度。为下节课学习周长打基础。接着又测量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长度,让学生想一想多少跟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一千米。室内测量教室的长和宽,课本的长、宽、厚,手指的宽,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测量活动,用眼睛仔细观察,用脑子想象,也就是把五官并用,在大脑里建立一个长度单位。这样的教学安排,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自然的契合了学生求知的心理状态,产生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
我认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要勇于创新,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一有知识背景出发,注意思考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有什么素质可供学生利用,让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这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
生活中的数学篇2总第6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及应用,巩固所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及其简单的换算,加深学生对千米和吨的认识。
一、整理和复习
1、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请分别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想象一下1千米大约有多长?说出相邻长度单位的进率。
2、我们学过哪些质量单位?说出相邻单位的进率。
3、1吨=千克 1千米=米
7000米=千米3000千克=吨
9吨=千克 5千米=米
4、写在黑板上指名写出,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下面各数
6厘米6分米6千米6米6毫米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2千克2500克1吨 1500千克1500克
二、巩固应用
出示情境图“生活中的数”。“我们学过的这些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谁能说一说测量在生活中的运用?”鼓励学生不仅说书上的例子,还可举出生活中一些其它的例子。
三、练习
1、练习三第3题: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找到不同的装车方案。
2、作业:练习三第4题,课后同学互相交流。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生活中的数学篇3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上课前两天,我给孩子下发了调查表,当时我还在想,应该不会找到很多与数学有关的知识的。今天早上,孩子们带来了他们的调查表,调查表中呈现的内容让我刮目相看,他们竟然找到了这么多的数学知识,红绿灯要用到数学,买东西要用到数学,看时间要用到数学,玩扑克牌要用到数学等等。
《纲要》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学习简单的数学学习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等。”这些都强调了“学”数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在生活中“用”数学。这就需要教师想办法把数学内容设计成生动、真实、可亲身体验的生活事件让幼儿“用”数学。今天的活动,我和孩子就在自己身边“用”数学。我和孩子一起测量桌子,我给孩子提供了一些自然测量材料:小本子、回形针、吸管、绳子、铅笔等,通过不同的材料测量桌子的长度和宽度,让孩子了解测量工具的不同,测量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同时重点解决了测量的方法,如起点、终点、首尾相接、记录的要点等。在孩子尝试用不同工具进行测量之后,我和孩子们一起都用尺子来测量相同长度的本子,得出的结果也是一样的。使孩子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为了大家方便,人们发明了尺子,有了统一的标准,生活中才有了共识。
在幼儿操作活动中,我给孩子提供了更大的操作平台,不只在教室中,我们还走到了操场上,如量量滑滑梯、花儿、大树等,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且做好记录,满足了孩子的测量需求。他们在操作中对比、讨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给幼儿与同伴足够的交流和解决问题的体会,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让幼儿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学会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这是今后我们应该努力尝试的方向。
生活中的数学篇4生活中的数学人教版新课标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
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
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
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
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
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
生1: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
……
三、全课总结:
生活中的数学篇5学习数学课本知识,是为了利用所学知识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前者往往被老师和同学极度关注,而后者常常挂在嘴边,却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在教学积的近似值时,学生对实际收付现款问题,不会根据需要保留两位小数,绝大部分学生是在老师的提示下才“恍然大悟”的,这说明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缺少“代沟”,试想,如果家长与老师多放手,让学生亲自去体验,这些数学问题不攻自破。
在练习中,有一道开放题,关于“饲养兔子、鸽子”的实际应用题,由于学生没有生活中的实际体验,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为了降低难度,我向家在农村的孩子询问:你们谁养过小动物?如果家长每月给你10元的费用,你将怎样把小动物喂好?学生展开了讨论,各出个的办法。老师又说:如果给你30元的活动经费,养兔子、鸽子,你会养吗?你有什么打算?这时学生再接触课本习题,兴趣上来了,他们争先恐后出方案:1、只养兔子,不养鸽子;2、只养鸽子,不养兔子;3、鸽子、兔子都养。学生边讨论,边计算,老师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这样一道课内与课外相联系的数学题就在孩子们的吵闹声中解决了。高兴之余,作为一名教师,我仍深感惭愧,因为我们的教学与生活实际沟通太少了,学生的生活实践也实在少的可怜。
学习数学课本知识,是为了利用所学知识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前者往往被老师和同学极度关注,而后者常常挂在嘴边,却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在教学积的近似值时,学生对实际收付现款问题,不会根据需要保留两位小数,绝大部分学生是在老师的提示下才“恍然大悟”的,这说明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缺少“代沟”,试想,如果家长与老师多放手,让学生亲自去体验,这些数学问题不攻自破。
在练习中,有一道开放题,关于“饲养兔子、鸽子”的实际应用题,由于学生没有生活中的实际体验,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为了降低难度,我向家在农村的孩子询问:你们谁养过小动物?如果家长每月给你10元的费用,你将怎样把小动物喂好?学生展开了讨论,各出个的办法。老师又说:如果给你30元的活动经费,养兔子、鸽子,你会养吗?你有什么打算?这时学生再接触课本习题,兴趣上来了,他们争先恐后出方案:1、只养兔子,不养鸽子;2、只养鸽子,不养兔子;3、鸽子、兔子都养。学生边讨论,边计算,老师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这样一道课内与课外相联系的数学题就在孩子们的吵闹声中解决了。高兴之余,作为一名教师,我仍深感惭愧,因为我们的教学与生活实际沟通太少了,学生的生活实践也实在少的可怜。
生活中的数学篇6思考问题:
1、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跃、轻松的氛围中学数学、用数学?
2、如何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课堂实录:
一、故事导入
师: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小故事:去年小王在网上看到一个公司的招工启事,上面写着“在职工平均年薪3万元”,小王很高兴地去应聘了工作。可年终拿到的是2万元。小王很气愤,认为公司欺骗了他,你们认为呢?
生1:我认为公司没有欺骗他。可能公司生意不好亏了,以后会补给他的。
生2:我也认为公司没有欺骗他。可能小王没有按时完成工作,工资被扣了。
生3:我认为公司欺骗了他。明明写明是3万元,怎么只给2万元?
生4:不是,不是,我不赞同刚才这位同学的意见。小王是在网上看到这个信息,而全球的人都会看到这则信息,难道这个公司会骗全世界的人吗?
生:不是,网上有很多信息是不真实的。
……
师:同学们了解得真多,回答得很精彩。网上有些信息确实是假的,我们不能盲目相信。那么公司到底有没有欺骗小王,网上这则信息是真是假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学习“求简单的平均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因此,本节课采用故事导入,设置悬念,明确告诉学生学会了本课知识就能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为新知的探索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构建新知
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统计表
四(2)班第5小组期中考试成绩统计表
序号
合计
1
2
3
4
5
6
分数
564
86
99
99
91
90
99
以上就是关于文章生活中的数学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