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小一网整理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旨在帮助更多人解决教学困扰,文章仅供参考,具体需要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有所帮助,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相关文章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吧。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篇1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3)了解一些简单的考古知识。(4)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5)引导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与原始居民的巨大反差,了解人类历史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演化的。
2、过程与方法: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分组讨论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的差别,针对教材提供的图表自主提出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三、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板书设计: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元谋猿人:最早、170万年
二、北京人:时间:70---20万年生活方式:群居生活发展水平: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导入新课: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元谋人距今170万年中国最早的人类
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的民间故事,询问学生:谁能讲一讲民间故事女娲造人的传说,以此导入。可问学生:西方人类起源的传说。
展示多媒体图片:阅读教材第一段,同学们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中提到了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证据?
鼓动学生争先回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集体回答还是单人回答。
简单介绍考古的一些知识,如化石、定年方法等。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二、北京人
发现时间:1929年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
生存年代:20—70万年
体貌特征:手脚分工明显、残留猿的某些特征
生活状况:群居生活
生产水平: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
时间:1.8万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三个远古居民的代表。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和思考题:读课文找一找北京人发现的时间、地点、生存年代、体貌特征。
学生共同回答时间、地点、年代,分组讨论根据头部复原图得出的体貌特征。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生活想象图和阅读要求:北京人过怎样的生活?为什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顺序。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问:读第5页小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多媒体展示: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读第5页最后一段,找出山顶洞人的生存年代和体貌特征。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图和北京人的头部复原图,比较两种居民的差别。
读第6页第一、二段,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生活复原图及其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分析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比较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水平的差异和原因。学生分组,一组扮演北京人,一组扮演山顶洞人,各自说一说自己的生活,然后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问题:动脑筋,海蚶是生活在海里的。在山顶洞人的洞穴中发现海蚶壳说明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看的?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以此为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在展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共同回答。
巩固练习:(见课件)
作业:(见课件)
多媒体展示:设计的练习题,可以采取分组抢答的形式。
多媒体展示,鼓励学生自己动手。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篇2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与元谋人相关的基本知识
掌握有关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观察比较古猿、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或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
想象描述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
思考比较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那些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值得热爱
思想意识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着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应该珍惜它
教学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教学难点:历史年代距今久远,需要科学推断和合理想象这些较高层次的思维活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结合“导入框”内容放映有关传说的录像,激发学生兴趣。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我国最早的人类教师根据幻灯片简介1965年在云南元谋盆地的发现,强调指出:
1、“距今约170万年”这个数据经科学测定出来,是我国考古学界一致公认的研究成果。但是近来不断有新的考古发现,其中有两处可能比元谋人更早。一个是重庆巫山龙骨坡的“巫山人”,另一个是山西芮(ruì)城县的西侯度文化。因此,究竟谁是我国境内最早的居民,学术界未有一致的定论。说不定在座的同学中,将来有人会探究出新的成果,为我国历史科学的殿堂添砖加瓦,使它更加灿烂辉煌。
2、遗存中的牙齿是人类的,而且有几件打制的石器,说明元谋人已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炭屑和烧骨则证明他们已知道用火了。
北京人教师简介1929年以来,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发现,强调
1、裴文中发现北京人第一块头盖骨。
2、迄今已出土的北京人化石,包括6件头盖骨、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以及大量骨骼碎块,代表40多个北京人个体。
3、洞内还发现近10万件石器。由此可见,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生活痕迹最丰富的遗址。
结合教材内容放映有关“北京人”的录像,设置历史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和探究。
1、头部特征:放映三幅人物头像幻灯片以及相关表格,让学生对比古猿、北京人、现代人的头部区别,得出结论——北京人的头部特征与古猿区别不大,与现代人区别却很大。
项目前额眉脊骨颧骨吻部下颌
古猿低平粗壮高突前伸很不明显
北京人低平粗壮高突前伸很不明显
现代人高耸细柔低突后敛明显
2、打制石器:指导阅读课本第5页的“自由阅读卡”,学生讨论:“打制石器与天然石块有什么不同?”接着指导阅读同页的“活动与探究”2,组织学生讨论(题目如书)。
3、用天然火:指导阅读课本第3页的“阅读文字”(介绍北京人遗址的灰烬堆),学生讨论:“北京人遗址里为什么会留下这么多的灰烬堆?”(他们只能使用天然火,需要保留火种。)
4、群居生活:指导阅读课本第2页的“文献资料栏:《韩非子》语句”,观察彩色插图1《北京人的生活》,学生想象并描述:“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
山顶洞人
结合课文放映有关“山顶洞人”的录像,设置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比较、辩论。
1、头部特征:放映北京人、山顶洞人、现代人的头部区别,得出结论: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2、生产生活水平:指导阅读4—5页有关山顶洞人的“正文”和“阅读文字”,组织学生活动。
a.问:“山顶洞人的遗址里还有没有大量的灰烬堆?这是为什么?”(已能人工取火,不必刻意保存火种了。)
b.放映《山顶洞人的装饰品》幻灯片,学生“动脑筋”并辩论(见教材第5页)。
c.放映第5页“活动与探究”1的幻灯片,学生先思考:“应从哪些方面比较?”接着放映《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比较表》幻灯片标题行,然后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现各项答案。
代表文化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用火水平生产观念社会组织
北京人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用天然火采集、
狩猎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约180XX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采集、
渔猎懂得
爱美氏族公社
d.教师通俗地解释“氏族公社”里血缘纽带、财产公有、平等相处等情况。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运用幻灯片提问并对照答案)
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讲到了三种代表。其中,元谋人被称为“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生活痕迹最丰富的遗址,山顶洞人的模样已经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2、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年代分别是约170万年、约70万到20万年、约18000万年。
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分组填《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比较表》)
4、对各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提醒预习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篇3【学习目标】:知道祖国境内的三个远古居民代表、了解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
【学习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
【学习难点】:对本课基本内容的理解需要科学合理的推断和想象
【学习过程】:认真阅读第一课课文,完成下面的填空,请认真书写。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省县
2.距今年代:生活在距今约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人类。
3.生产生活:会制造和知道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 的山洞里 2.距今年代:距今约年至年
3.体质特征:保留了 的某些特征, 分工明显
4.生产生活:
工具:能够和工具,用火:会使用,会
5.社会关系:共同劳动,过着生活,形成了早期的。
三、山顶洞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 的洞穴内 2.距今年代:距今约年
3.体质特征:模样和 基本相同
4.生产:工具:仍用 ,已掌握 和 技术,
用火:会 ,靠 、 为生,还会
5.生活:
原始人群之间出现 的交换 用 缝制衣服,懂得
项目北京人山顶洞人
生活时期
体质特征
劳动工具
取火方式
生产活动
社会组织
思想观念
山顶洞人死后要
6.社会关系: 组织:按 关系结合成
特点:使用公有 , 劳动,共同分配 ,没有 的差别。
【系统总结】:请试着用表格总结本课知识点
图说“人类起源与发展”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篇4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
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我国的原始人类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5课时
[课型]新授课、活动课、讲评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板书设计: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元谋猿人:最早、170万年
二、北京人:时间:70---20万年
生活方式:群居生活
发展水平: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授课过程]
教学内容教法、学法
导入新课:
1、我国最早的人类
元谋人距今170万年中国最早的人类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的民间故事,询问学生:谁能讲一讲民间故事女娲造人的传说,以此导入。可问学生:西方人类起源的传说。
展示多媒体图片:阅读教材第一段,同学们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中提到了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证据?
鼓动学生争先回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集体回答还是单人回答。
简单介绍考古的一些知识,如化石、定年方法等。
教学内容教法、学法
2、北京人
发现时间:1929年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
生存年代:20—70万年
体貌特征:手脚分工明显、残留猿的某些特征
生活状况:群居生活
生产水平: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
3、山顶洞人:
时间:1.8万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三个远古居民的代表。
巩固练习:
作业:多媒体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和思考题:读课文找一找北京人发现的时间、地点、生存年代、体貌特征。
学生共同回答时间、地点、年代,分组讨论根据头部复原图得出的体貌特征。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生活想象图和阅读要求:北京人过怎样的生活?为什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顺序。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问:读第5页小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多媒体展示: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读第5页最后一段,找出山顶洞人的生存年代和体貌特征。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图和北京人的头部复原图,比较两种居民的差别。
读第6页第一、二段,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生活复原图及其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分析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问题:动脑筋,海蚶是生活在海里的。在山顶洞人人的洞穴中发现海蚶壳说明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看的?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以此为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在展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共同回答。
多媒体展示:设计的练习题,可以采取分组抢答的形式。
多媒体展示,鼓励学生自己动手。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篇5第一范文本课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及其所代表的原始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认识:我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
难点:本课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历史挂图
教学方法
讲述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同学们,这节课是大家进入初中以来的第一节历史课,对于历史,大家并不陌生通过书籍和影视剧我们了解了许多历史知识和历史故事,下面请大家说说你知道的历史知识、历史故事、历史人物。
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历史。谁能告诉大家最早的人类产生在什么地方,又是怎么样产生的呢?请大家看“导入框”中的内容。
那么,人类是怎样诞生的?历史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谁能为大家讲述一下?
有关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到底是怎样的?我国的历史究竟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谁是祖国境内最早的居民呢?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的?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我们会找到答案的。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页上“元谋人的牙齿”图。这是1965年5月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的,元谋人化石包括两颗上门齿,同属一个成年人,根据考古研究判断,这两颗牙齿的特征,近似于现代蒙古人种。元谋人出土的有七件石器,经考古学家断定,石器是打制而成的。在化石地层中,后来又发现了动、植物化石、大量炭屑和烧骨。经考证认为,这是当时人类用火的遗迹。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那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看看古猿是怎样演变成人的?古猿生活在森林里。生活在这里的古猿逐渐演变为现代的猿类。而那些失去了森林的古猿不得不从树上来到地面,开始过着陆地生活。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古猿不适应环境变化死去了,活着的古猿为了适应新的环境,逐渐学会了利用前肢来采集果实、捕捉动物、折树枝和抓取石块当作武器,以抵御野兽的侵袭,这样后肢主要用来支撑身体和行走。于是,前肢和后肢的分工逐渐出现了。这种分工导致了前肢的进一步发展和后肢的直立行走。而直立行走和手脚分工又引起了整个身体结构的变化。在长期的演进过程中,大脑有了意识,希望把看到的事物和行为表达出来。因此有了呼叫、手势表达、发出声音,语言产生了。经过漫长的过程,这些古猿在劳动中进化为人类。
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远古时代,亲历了由猿到人的过程。使我们对古人类的产生有了初步了解。那么,早期的人类是怎样生活的呢?
古人类文化遗址中,北京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最早是20世纪开始发现的,我国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以后又发现了五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迄今为止,北京人遗址共发现头盖骨6个,下颌骨15件,牙齿157枚,以及其他的遗骨化石,共属于40多个个体。还有石器和经过打击的石片、灰烬层、烧过的土块、石块等。这些发现证明北京人已经使用火。北京人使用石器和火遗迹的发现,为从猿到人演变提供了有力证据。
经过碳素断代和古地磁断代、树木年轮断代等科学技术的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七十万至二十万年之间。
北京人是怎样生活的呢?请大家看第2页“北京人”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北京人使用什么工具?有什么特征?说明了什么问题?2、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组织形式有什么特点?是由什么决定的?3、,北京人已学会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对北京人来说有什么作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有什么意义?想像一下,北京人是怎么样取得天然火的?
大家的想象很丰富,既然我们知道了北京人已经会制造简单的工具,过着群居生活,会使用自然火,那么,我们再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
大家回答了有关北京人的一些问题,对北京人的生活有了基本了解。其实,在古人类文化遗址中,除元谋人、北京人之外,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活动遗址还分布着许多,距今一万八千年的山顶洞人就是其中之一。大家看课本3—4页有关山顶洞人的内容,然后议一议,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1、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明显的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同学们应该从体质特征、制造工具的技术、人工取火、社会组织等方面进行比较。2、同学们可以看课本中“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图画,思考:山顶洞人会制造骨针,有了装饰品,这说明什么?
谁能为大家就你了解的有关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情况,用不同形式向大家展示,以便使同学们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刚才我们通过填表把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作了一个比较。大家是否发现山顶洞人和北京人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这就是课本上提到的氏族,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集体。氏族是一种组织形式,就像我们前面所讲到的北京人生活的原始人群。氏族的形成与当时的婚姻状况有关,在原始人群阶段,由于刚刚由猿转化而来,因此彼此之间没有婚姻观念。属于群婚状况,也就是没有固定的婚配对象,而且没有辈份观念。到了山顶洞人时期,由于社会的发展,在婚姻形态上比原来进了一大步。尽管还属于群婚的性质,但已经有了初步的家庭观念。这个时候的婚姻状况属于族外群婚,就是两个集体之间的男女可以通婚,但没有固定的婚配对象,所以很难确定后代的身份,后代只能按母亲的血统把有血缘关系的人集合在一起,组成的集体,就是氏族。我们一定要明确氏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没有私有财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群体。
《西游记》、姜子牙、曹操、康熙等
学生看书、讨论
学生1:上帝用泥土创造出世上第一个男人亚当,后又取其肋骨创造了女人夏娃,让二人结为夫妻,他们成了人类的始祖,他们生活在伊甸园,生活美满幸福,后来,受到一条蛇引诱他们偷吃了树上的禁果,懂得了爱情、羞耻、心明眼亮、聪明起来。但是这受到了上帝的惩罚,被赶出了伊甸园,到了人间,他们就成了人类的祖先。
学生2:盘古把宇宙分成天和地两部分,但没有人类存在。有个女神叫女娲把泥土揉到一块,捏成了一个个小人,吹口气,人就活了,后来,女娲累了,便用一根藤条从泥中一抽。甩出许多泥点,泥点变成了一个个小人,这样就有了人类。
学生3:人是由古猿变来的。
学生1:北京人使用的工具非常简单,是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依靠原始而简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斗争。
教师引导:说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
学生2:北京人过的是群居生活,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构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师:北京人为什么以这种方式生活?为什么不像我们今天一家一户生活?
这种生活方式是由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环境恶劣、生产工具极其简单决定的。因为在这种条件下,依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生存下去,只有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同大自然斗争,才有生存的可能。
学生3:北京人可以用火来吓跑野兽、烧烤食物、照明、防寒。
师: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吃了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减少了疾病,促进了体质的发展,这一切使北京人又向前大大迈进了一步。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学生4:是在下雨打雷时引发森林大火,北京人从森林里捡到了烧熟的动物的尸体,从而知道了熟食的味道更加鲜美,把火种保留了下来。
学生5:天气炎热干燥,森林草木自然起火,北京人保存了火种。
学生6:露天煤的自然起火,给北京人提供了火种。
学生7:北京人在制造工具时,石块碰撞摩擦起火。
学生看书、讨论……
学生:天亮以后,北京人开始成群结队往外走,男子去狩猎,女子去采集,傍晚时,采集狩猎回来后,他们把采集到的野果分给大家。男子把打到的猎物剥皮,把肉割开,放在洞口的火堆上烧烤。烧熟后,分配给大家。当人们吃饱肚子后,就又进入梦乡,由于洞口的火堆整夜不熄,远处的野兽自然也不敢靠近山洞。
学生看书,讨论……
山顶洞人的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山顶洞人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这从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可以看得出来。他们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山顶洞人已经开始佩带装饰品,这说明他们已经懂得爱美。山顶洞人已开始进入氏族生活。
“氏族”一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因此必须详细讲述,这有利于学生对此之前之后原始社会组织结构的了解。
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了解学生课外知识
明辨神话传说和依据考古科学的断定,明确神话传说与历史事实的区别。
预设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有目的的学习。
使学生认识古人类遗址出土的化石和考古资料是了解古猿的重要依据,让学生学会用事实说话。
“感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过程。
根据教材内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感悟火的使用对人类产生的巨大作用。
学生展开想象
有比较才有见解,通过两者的比较,从而得出山顶洞人比北京人在生产、生活上的进步,以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篇6《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倡:“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小组讨论、探究、推理活动与教师讲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师生互动中,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为主,对学生的要求很高,既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语言表达及小组合作能力,同时还必须有较为丰富的历史课外知识量的储备及一定的历史知识迁移能力、想象能力及推理能力等。
本节课是学生们学习历史的第一课,在学习上多少有一些不适应;本课的学习内容距离今天的学生生活实际非常遥远,学生们难以建构。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水平调整教学策略,注意充分发挥历史图片等媒体素材的作用,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合理推测,对学生的表现也要给予及时肯定。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篇7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学习目标】
1、元谋人、北京人
【知识梳理】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人发现于____________省____________县,距今大约___________年,会制造和使用火。
二、北京人
北京人发现于北京西南的龙骨山洞穴里。距今大约_________年,已经学会使用____________火。
三、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发现于北京西南的_________龙骨山山顶洞穴里,距今大________年,已经学会使用____________火,用__________针缝制衣服。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北京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2、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前的是
a.北京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3、下列远古遗址属于长江流域的是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半坡人 d.山顶洞人
4、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发现于
a.云南省 b.陕西省 c.北京 d.河南省
5.国庆十一长假,小明高兴地到了元谋人遗址地去参观,元谋人遗址在我国的
a.云南省 b.贵州省c.浙江省 d.陕西省
6.XX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最后一天的第一站设在北京市房山区的周口店,原因是这里曾有中国早期人类居住,请问曾在周口店居住的早期人类是
a.元谋人b.河姆渡人c.北京人d.半坡人
二、非选择题
1、将下列对应的知识正确连线
远古人类距今时间生活特性
元谋人约70—20万年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山顶洞人约170万年使用天然火和保存火种
北京人约3万年懂得人工取火和缝制衣服
2、阅读《我国远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回答问题。
⑴在图中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在处。
⑵图中b.处的远古人类是生活在距今70-20万年前,他们是人。
⑶图中最早学会人工取火的远古人在处。
【拓展视野】
1.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b.会使用天然火c.会制造彩陶d.会种植水稻
2.某同学利用暑假准备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应该
a.陕西省b.北京市c.云南省d.浙江省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知识梳理】
一:元谋、云南、元谋、170万、工具、天然火
二:周口店、70-20万、天然火
三:周口店、3万、人工取火、骨
【自主检测】
选择题:b.a.b.a.a.c.
非选择题:1、元谋人—约170万年—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山顶洞人—约3万年—懂得人工取火和缝制衣服
北京人—约70—20万年—使用天然火和保存火种
2、⑴a ⑵北京人⑶c
【拓展视野】bc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篇8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的元谋人,生活在距今()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1929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就是名震世界的,他们生活在距今万年至万年。体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他们使用打制石器,已经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4、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生活过的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万年,他们仍然使用石器,但已经掌握和技术,已经取火,靠采集、为生,还会,会用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还要。他们生活在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中,使用公有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国家,我国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年,已使用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住着的房子,过着生活,会、、。还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2、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年,普遍使用石器,主要粮食作物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国家,会、、建造房屋,过着生活。会制造,上面还有美丽图案和刻画符号,还会、、。
3、生活在今山东的距今约年的原始居民,农耕经济有了更大发展,原始手工业也比以前有更大进步,已经有了和,到了他们生活的后期,出现了和,逐渐产生了。
第3课华夏之祖
1、炎帝和黄帝生活在距今约年,是我国古老传说中的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他们联合起来,在一战总大败东方的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至今,海内外华人常称自己为。
2、为什么说炎帝和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
答:相传炎帝,号神农氏,他发明了耒耜等农具,教会人们进行农业生产。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衣食住行奠定基础。
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乐谱,等等。
因此,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初祖”。
3、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他们都有高尚的品质,年老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做。
4、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我国漫长的社会结束,社会开始。
第4课活动课寻找历史
1、寻找历史的途径:古钱币、古文化遗址、古建筑、历史名人纪念馆、重要战争纪念馆、历史名人陵墓、革命战争纪念地等。
2、淄博市内有哪些古遗址、古建筑、革命战争纪念地?
答:蒲松龄故居、中国古车博物馆、临淄殉马坑、太河惨案革命烈士纪念碑等。
3、在山东沂源发现的距今约万年的沂源人,是迄今为止山东境内发现的最早人类。
第5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1、夏禹死后,继承父位。夏朝的建立,代替了,变成了,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夏朝建立了完备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夏朝最后一个君主,建造豪华宫室,无休止的征发百姓服劳役,平民和奴隶都反抗他的暴政。
2、约公元前16XX年,黄河下游的部落,起兵攻夏,商朝建立。商汤任用伊尹等人作大臣,商朝很快强大起来。商王迁都到之后,商朝成为世界上的大国。商朝最后一个王,用炮烙等暴政统治人民,渭水流域的周国发展起来,周文王任用等,国力逐步强大。公元前年,被周武王在打败,商朝灭亡,西周建立,定都,称。
3、简述西周分封制的目的、方法和作用。
4、西周后期,统治混乱,终于发生了。年,西周灭亡。
5、列举夏商西周三代的开国之君、建立时间、都城和暴君。
第6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1、时,我国已出现青铜器。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和造型奇特的等。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夏商西周的陶瓷业也很发达,时期,就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
2、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时期已经齐备。农业已经知道、和,已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进行农业生产。今天家禽家畜的主要品种,时都已经有了。
3、简述夏商西周时期奴隶的悲惨生活。
第7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1、年,周平王东迁,史称东周。东周分为和两个时期。春秋时,、、等先后称霸,春秋争霸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是也出现了一些较大的国家,加快了统一的进程。
2、战国初年,、、三家分晋,之后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齐国。这样,就形成了、、、、、、七雄并立的局面。
3、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城濮大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4、列举商汤、周文王、齐桓公任用的有才能的大臣:伊尹、姜尚、管仲。
第8课大变革的时代
1、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时,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已使用牛耕,时期进一步推广。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2、时期,秦国蜀郡太守在中游修筑,是闻名世界的工程。作用:。
3、简述商鞅变法的时间、主要内容、作用和各国变法的共同作用。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1、中国古代的文字从商朝的,到商周青铜器上的,再发展到西周晚期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李斯将文字统一整理成,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战国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或上书写。
3、列举我国夏、商、西周时期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答:天文:夏朝就有日食的记载;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
历法:相传夏朝就有历法,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商朝时,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
医学: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4、屈原生活在的楚国,他的代表作《》,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5、春秋战国之际盛行,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湖北随州出土的大量乐器以整套最为有名。
6、列举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答:政治主张:①提出“仁”的学说。②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③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成就: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②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③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④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7、孔子:春秋晚期,学派创始人。由孔子的弟子整理成的《》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后来,孔子的学说成为我国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8、老子:春秋晚期,学派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里。政治主张: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要善于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问题。
9、墨子:战国时期,学派创始人。政治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10、孟子:儒家在时期的代表人物。政治主张:指出“春秋无义战”,主张反对这种不义战争;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主张自然资源持续利用。
11、庄子: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政治主张: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12、韩非:战国末期,学派创始人。政治主张: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13、孙武: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兵家的鼻祖。他著的《》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的军事格言,就出于此书。
14、完成表格: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各家及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及其政治主张。
姓名时期著作主要思想或政治主张
孔子春秋晚期《论语》
老子春秋晚期《道德经》
墨子战国时期\
孟子战国时期\
庄子战国时期\
韩非战国末期\
孙武春秋晚期《孙子兵法》
第11课“秦王扫六合”
1、从年至年,秦王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定都。
2、简述秦巩固统一、加强封建统治的措施和影响。
答:政治方面:建立起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使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经济文化方面: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影响:有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影响深远。
思想方面:焚书坑儒。
影响:加强了思想控制,但对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重大损失。
军事方面:北伐匈奴,修筑长城,南征岭南,兴修灵渠,开发南疆。
影响:安定了边疆,维护了国家统一,开发了边疆经济,为中原和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3、列举秦朝的疆域四至: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第12课“伐无道,诛暴秦”
1、列举秦的暴政的表现。
答:秦始皇广建宫殿陵墓。繁重的赋税、徭役和兵役。严酷的刑法。秦二世的统治更加黑暗。
2、列举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原因、建立的政权、结果和意义。
答:时间地点:公元前2XX年、大泽乡。
原因:陈胜、吴广等贫苦农民在被征发到渔阳戍边的途中遇到大雨而误期;
秦的暴政。
建立政权:陈。
结果:不到半年,起义军被秦军镇压下去,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
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3、列举巨鹿之战的时间、领导人、结果。答:公元前2XX年,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4、西汉建立:年,建立汉朝,定都,历史上称为西汉,就是汉高祖。
第13课大一统的汉朝
1、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和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他们奖励耕作的农民,劝戒百官。提倡,并以身作则。文景时期,重视,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
2、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方面简述汉武帝的主要政绩。
答:政治上: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王国势力。
经济上:汉武帝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
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
军事上: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沉重打击匈奴,匈奴无力与西汉对抗.
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3、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西汉灭亡。公元年,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
第14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1、时期,下令治理黄河,他亲临治河工地,命随从的文官武将都去背柴草,堵塞决口。东汉令水利专家主持修河,修筑了千余里的黄河大堤。
2、汉代的农具有很大进步。西汉的耕犁,安装了便于翻土碎土的,比欧洲早了多年。牛耕普遍使用的耕作方法,使用新型播种工具,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
3、汉代的丝织业,已经使用,而且技术也很高。东汉的南阳太守,发明了,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了多年。
4、西汉都城和东汉都城,规模宏大,人称东西二京,城里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
5、列举两汉时期提高生产效率的两项科技发明:耧车、水排。
第15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1、匈奴族在过着生活,,匈奴的杰出首领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西汉初期,限于国力,不得不对匈奴实行。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开始对匈奴进行大规模反击,夺取了和地区。年,汉武帝派、出击匈奴,经过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2、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为几部,其中一部的首领单于向汉朝称臣,南迁到附近。同西汉订立了和好盟约。时候,单于请求和亲,宫女自愿前往。
昭君和亲的意义: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3、列举秦汉时期为反击匈奴作出重要贡献的三位将领:蒙恬、卫青、霍去病。
4、探究:秦始皇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第16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和以西,也就是今天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公元前年,汉武帝为了联络人共同夹击匈奴,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2、公元前年,西汉政府设立,总管西域事务。意义:从此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包括今新疆地区在内,开始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西域的商人、使者把中国的和,从通过、今,运往,再转运到,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汉代的,既是一条通道,又是一条通道。从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开放的、强大的汉王朝对外来文化的,感受到的是中华文化的。
4、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出使西域,他还曾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年,大秦派使臣访问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
第17、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
1、甘肃天水的汉墓里,发现了用做的纸,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欧洲用纸代替羊皮纸做书写材料,已是公元世纪以后的事了。
2、东汉时候,宦官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和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后人把这种纸叫做。
3、成书于时期的《九章算术》,是一部数学名著,它总结了以来的数学成就,其中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4、东汉前期,、地震频繁。科学家制造了一种仪器,能测定,叫做,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5、汉代最著名的医学家是东汉末年的华佗和张仲景。华佗擅长,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编制了一套医学体操,叫做。张仲景写成《》,书中全面阐述了的治病原则,后世尊称他为。
6、佛教起源于,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时,有的地方兴建起佛寺,佛教得到传播。
7、道教:时期兴起于我国民间,创始人之一,道教主张,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
8、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他经过十几年努力,写成《史记》。《史记》记述了从到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史记》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精神,指斥了暴君、酷吏的罪恶,大胆评论了的功过,成为后世史书的典范。这部书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又是一部优秀的名著,东汉最具代表性的史学著作是写的《汉书》,这部书记述了230多年间的史事人物,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
9、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最杰出的代表就是轰动世界的。
10、东汉光武帝时,日本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给他一枚金印。
第20课三国鼎立
1、官渡之战:公元2XX年;交战双方:曹操、袁绍;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影响: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2、赤壁之战:公元2XX年;交战双方:曹操、孙刘联军;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影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3、三国鼎立:背景:经过赤壁之战,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乘机占领、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国号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魏220年曹丕洛阳
蜀221年刘备成都
吴222年孙权建业
三国的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蜀国的兴旺,行销三国,吴国的发达,曾派船队到达,加强了内地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联系。
第21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1、西晋建立:年,司马炎建立,定都,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结束了分裂的局面。
2、从以来,、、、、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年,内迁的人的一支灭亡了西晋。
3、东晋建立: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史称东晋。
4、前秦建立:4世纪后期,人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王任用汉人为丞相,励精图治。前秦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
5、淝水之战:383年;交战双方:前秦、东晋;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影响:淝水之战后,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6、南朝:420年,建立宋,结束东晋,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
7、简述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答:原因: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②从东汉末年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他们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③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④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表现:①江南经济发展起来,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荒地被开垦为良田。②江南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③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8、列举秦末到东晋时期以少胜多的四次著名战役: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1、北魏:4世纪后期,地区的鲜卑族建立,定都,年,统一黄河流域。
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①平城气候干燥,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②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3、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主要措施和意义。
答:背景:北魏孝文帝即位之初,北魏吏治混乱,财政困难,北部受到逐渐强大起来的柔然人的武力威胁。迁都以前,孝文帝就进行了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等政治、经济改革。
主要措施:①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拓跋改为姓元;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意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4、北魏分裂以后,北方出现四个王朝,北魏和这四个王朝统称为。
第23、24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1、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最突出的成就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位,也就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就领先世界近年。
2、北朝的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他写的《》,总结了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北魏的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是一部综合性的专著。全书以注录为纲,详细的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
4、,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时期,书法字体由、转化到,和也逐渐流行。的王羲之,写出的字,或,或“,”。他的代表作《》,有“”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
5、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有较大的发展,以东晋的最为出色,代表作有《》、《》。
6、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成就辉煌,代表作有山西大同的石窟和河南洛阳的石窟。
7、魏晋南北朝文化成就简表:
人物朝代称谓主要著作主要科技成就所占的地位
祖冲之南朝数学家、天文学家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领先世界近10XX年
贾思勰北朝农学家《齐民要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水经注》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单元拓展
1、汉字的发展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2、汉字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一方面起着、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汉字书法也逐渐成为一门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3、秦汉南北朝时期,中医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成书于东汉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著作。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等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名医。
4、是中国独创的一种治疗方法,大约起源于,到以后,逐渐成为一项专门的的治疗方法。秦汉时期,中国针灸疗法传到、及和中亚各国,后来又传到了。
5、秦汉以前,生活在周边的羌、夷、戎、狄、蛮等民族,与中原地区的族不断交往,相互融合。到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的高潮,为以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篇9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北京人
难点:本课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所讲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是大家进入初中以来的第一节历史课,对于历史,大家并不陌生,小学的社会课本和日常的电视剧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知识和历史故事,下面请大家结合自己所接触的历史知识,谈谈:什么是历史(历史指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教师提示关键词语:过去、现在、将来)
师生共同归纳:历史指的是人类社会过去发生的事情。(强调重点词语:人类、过去)
问:那么,人类是怎样诞生的?历史又是从何时开始的呢?我国的历史最早又是由谁创造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人类的诞生
1.关于人类的起源
古今中外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能为大家讲述一下吗?
学生积极踊跃的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西方上帝造人传说、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等。)
师:关于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
2.劳动创造人
师讲述:马克思曾说过:“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经科学考证证明:人类是由类人猿经过漫长的劳动演变、进化而来的。
问: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谁呢?
生:读课文回答:元谋人
二、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问:元谋人作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并要求识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元谋人生活的地区。
生答:170万年,云南省的元谋县(长江流域)。
师归纳: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它的发现揭开了祖国大地历史的新篇章,使我国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
问:请同学们据《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除元谋人外,我国境内还有哪些远古人类遗址?
生识图回答: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
问:北京人、山顶洞人又具有多少年的历史,生活在什么地区呢?
(开展竞赛活动:迅速阅读看谁回答的即快又准)
生迅速回答:北京人/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山顶洞人/3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师归纳:除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外,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问: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近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三.北京人
1.北京人的体貌特征
投放古猿、北京人、现代人头像幻灯片,要求:比较三者的头部有什么区别,指出北京人同现代人相比,有什么特点?
生识图后自由发言。
师生归纳:北京人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问:北京人既然保留着猿的特征,但我们已经称之为人了,这是为什么呢,它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教师提示:指出人和猿/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
生答:说明北京人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了。
2.北京人制造和使用的生产工具
(1)问:北京人使用哪些生产工具呢?
生读课文后回答:石器、木棒、天然火
师投放北京人制造的石器和天然石块,让学生加以区别以加深印象理解。
问:北京人又是怎样制造石器和木棒的呢?并请同学们分析:北京人制造的工具有什么特点?
生答:用石块敲打而成;把树枝砍成木棒。
特点:简单、原始、粗糙
师强调指出:打制石器。并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知识卡。
(2)天然火
教师首先解释何为“天然火”:自然界中自然生成的火种。
问:请同学们想象,天然火生成的方式或来源有哪些?(结合文中动脑筋: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种的?)
生思考讨论后自由回答。
问:请同学们结合现实生活想象一下,北京人可以用火干什么呢?
生想象后回答:照明、防寒,烧烤食物,驱赶野兽。
师投放“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幻灯片,归纳指出: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3、北京人的群居生活
投放《北京人的生活》和《北京人生活时期的动物》图片,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问题分解: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下,他们的事物来源有哪些,他们又是如何获取食物的?)
学生想象讨论,自由发言。
师生共同归纳: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靠采集、狩猎为生,依靠集体的力量生存下来。过着群居生活。
师:我们的祖先北京人正是在险恶的环境里,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自然进行着艰苦的斗争,不断进化、进步。那么,十几万年之后的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四.山顶洞人
投放“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山顶洞人的生活”图片,要求学生结合图片自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指出: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1.结合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指出,山顶洞人在体质特征方面有什么变化?(模样同现代人基本相同)
2.识“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图,说明山顶洞人在制造工具方面掌握了哪些先进技术?并举例说明(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例骨针)
3.在用火方面,山顶洞人获取火种的方法同北京人有什么不同?(会人工取火)
4.识“山顶洞人的生活”图,说明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怎样形成的?(按血缘关系结合的氏族)
学生阅读课文自由回答,然后师生共同订正归纳总结,填写图表。
课堂总结、巩固:
同学们,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到我国历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依据板书图表提问、巩固强化。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篇10第一范文23
教学难点:由于所学内容距今久远,学生不易理解掌握,充分利用一些图片,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远古居民的生活。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观察比较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历史这门学科我们主要学习人类的历史,自从有了人,就开始了人类历史。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那么人类是怎样产生的呢?我国最早的人类生活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来了解相关的内容。
新课:
师: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可以说是满天星斗、星罗棋布。出示远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并提问:原始人类的分布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会分布在这些地方呢?
远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生答后师总结:远古人类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我国的远古人类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黄河流域,这也就是今天为什么把长江黄河称为母亲河的原因,因为在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更适合人类生存。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三个典型的远古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一、元谋人
人类是从一种近似于人的古猿——类人猿进化而来的,这种观点是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的。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因此可以这样说是劳动让猿变成了人。下面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根据老师的描述想象一下猿是怎样变成人的?
“大约在二三百万年以前,由于宇宙星球的变化,地球内部的岩浆发生剧烈变化,引起了地壳的异常变动,有些海洋在隆起,有的陆地在沉沦,火山在喷射,风雪在呼啸。一片片森林在毁灭,一群群动物在奔逃……后来,地球又经历了一个冰川横行的时期,从两极而来的冰流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赤道冲去,淹没了大块森林和陆地,但在行进中又遇到了重重阻力,未能到达亚热带地区。自然界的变化,改变了古猿的生存环境。
古猿是在森林里生活的动物。有些地区的森林没有遭受到这场“自然灾害”,生活在这里的古猿继续沿着猿的方向缓慢地向前发展,逐渐演变为现代的猿类。那些丧失了森林的古猿不得不从树上来到地面,开始过着流浪生活。在艰难的生活道路上,有些古猿死去了,活着的古猿为了适应新的环境,逐渐学会了利用前肢来采集动物和捕捉动物,并用前肢来折树枝和选取石块作武器,以抵御野兽的侵袭,这就要求用后肢来支撑身体和行走。于是,前肢和后肢的分工逐渐出现了。这种分工导致了前肢的进一步解放和后肢的直立行走。而直立行走和手脚分工又引起了整个身体结构的变化。肉食促进了大脑的发育。在长期的演进过程中,慢慢地大脑产生了初级的意识,要求把看到的事物和联合行动的愿望表达出来。经过简单呼叫,手势表达的长期演进,逐渐地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从而由一定的音节和一定的内容相结合的语言产生。语言在劳动之时并与劳动一起出现,成熟,成为由猿到人这一根本变化的推动力。经过漫长的过程,这些古猿在劳动中进化为人类。
但是远古人类生活的时代距今年代久远,我们怎样来了解这个时期的情况呢?那就让我们来做小小考古家先到云南元谋县看一看。元谋人,1965年5月,发现于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出示元谋人遗址并提问:在这儿有什么发现呢?这些发现说明了什么?
元谋人牙齿化石元谋人使用的石器元谋人化石层中发现的炭屑
生回答后师小结: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元谋猿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有170万年,发现的两颗门齿化石,经过研究,确定这是一个成年人的牙齿。随后又发现了一些粗糙的石器,这些石器是打制而成的,后来又发现大量的炭屑、小块的烧骨。这些表明元谋人已经能够使用和制造工具,并通过狩猎劳动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而且还懂得火的使用。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由此看来,生活在距今一百七十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了。
二、北京人
师:了解了元谋人的情况后,我们来再看一下北京人的情况:
“北京人”遗址,是1921年由瑞典学者安特生首先发现的,此后又有多名学者对其进行了发掘。1927年加拿大学者步达生对周口店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并将周口店发现的三枚人的牙齿正式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1929年我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发掘中出土了“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轰动了世界。此后,在周口店地区先后又发现了五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骨髂化石,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等,共十万件以上。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于1987年12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经过碳素断代和古地磁断代、树木年轮断代等科学技术的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七十万至二十万年之间。同学们看一下,考古工作者在这里都有什么发现呢?这些发现说明了什么?
头盖骨
考古工作者对头盖骨化石进行了复原,看下图,同学们对比一下,古猿、北京人、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
猿人北京人复原像现代人
前额
眉脊骨
颧骨
嘴部
下颏
古猿
低平向后倾斜
粗壮
高突
前伸
无下颏
北京人
低平
较粗壮
较为突出
微缩
无明显下颏
现代人
平滑
薄平
平滑
平整
下颏明显
通过这些比较,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打制石器
这些发现说明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了,但是北京人使用的工具非常简单,只是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同时也说明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
在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
灰烬火烧过的石头
这些发现说明了什么?同时思考一个问题,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呢?北京人用火来做什么呢?火的使用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师:
在遗址中,还发现了虎、豹、熊、鹿、野猪等许多兽骨化石。在这样的环境中,北京人怎样生存下去呢?看图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
师小结:由于环境恶劣,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只有许多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群居生活,才能生存下去,这种生活方式是由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生产工具极其简陋决定的。因为在这种条件下,依靠个人的力量无法生存下去,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同大自然斗争,从而获得生存的机会。同时靠采集和狩猎为生。
三、山顶洞人
师:1933年,在北京人居住的龙骨山顶的洞穴里,考古学家又发现了一群古人,因为是在山顶洞里发现的,因此把他们称为山顶洞人。山顶洞人生活在大约一万八千年前。出示山顶洞人遗址图,提问,在这儿有什么发现呢?
山顶洞人头盖骨
科学家对它进行了复原,同学们看下图,比较一下山顶洞人与现代人。。
山顶洞人复原像
骨针
考古发现山顶洞人遗址里有一枚骨针,长82厘米,火柴棍粗细,一头锋利而尖,一头有针眼,骨针光滑,以此可推知山顶洞人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还要埋葬。
在山顶洞人的洞的穴里,还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这说明了什么?
同学们看山顶洞人的生活想象图,想象山顶洞人一天的生活。
师:从图中可以看出,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和捕鱼为生。人们进行狩猎活动,特别是捕获大而凶猛的动物,必须具有机智、勇敢和较强的组织性。这比采集活动复杂,是以前那种比较松散的群体难以应付的。这就要求有一个比较大而又稳定的团体,以便更好地互相协作,更有效地组织生产活动。因此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氏族是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贵贱的差别。怎么样理解这句话呢?氏族是一种组织形式,就像我们前面所讲到的北京人生活的原始人群。氏族的形成与当时的婚姻状况有关,在原始人群阶段,由于刚刚由猿转化而来,因此彼此之间没有伦理观念。属于群婚性质,也就是不仅没有固定的婚配对象,而且没有辈份观念,也即任何一对异性都可以婚配。到了山顶洞人时期,由于社会的发展,在婚姻形态上比原来进了一大步。尽管还属于群婚的性质,但已经有了初步的家庭伦理观念。这个时候的婚姻形态属于族外群婚,即两个集体之间的青年男女可以通婚,由于还没有固定的婚配对象,所以很难确定后代的身份,所以只能按照母亲方面的血统把有血缘关系的人集合在一起,构成一个集体,这就是氏族。我们同学只要抓住六个字即“血缘”、“公有”、“平等”即可。
四、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祖国境内的三个典型原始人类遗址,我们一块复习一下。
发现地点
距今时间
体质特征
工具制造
用火情况
生产活动
社会组织
元谋人
————
————
北京人
山顶洞人
五、课后作业
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nbs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篇11七年级历史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学案
【课标要求】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祖国境内的三个远古居民代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了解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古猿、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像,说一说他们的区别,理解人类的进化。
情感目标:认识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学习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学习难点】对本课基本内容的理解需要科学合理的推断和想象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1.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谁?生活在什么地方?
2.你怎样来证明他们是人类而不是类人猿?
3.你来推理一下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已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4.我国境内除了最早的元谋人外,在北京地区还先后生活过两个远古居民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有着许多不同的特征,你可以试着列表比较,区别掌握。
远古人类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生产活动社会组织
北京人
山顶洞人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学以致用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少而禽兽众,人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比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兽骨和树子。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气。而人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
①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怎样做才能够生活下去?
②材料二证明了什么?有什么意义?
③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中的一个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个远古居民生活时期?
2.探究思考
①远古居民为什么要过群居生活?
②什么是氏族?
3.各抒己见
《韩非子》上记载:“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这段材料生动的反映了我国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请回答:
①这一材料反映了原始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的一个什么重要变化?
②这个变化对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材料一北京人生活环境恶劣,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力量,无法生活下去。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的生活。
材料二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使用公用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居住在一起。
1.根据材料归纳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四、知识整合
五、巩固练习
1.暑假期间,小明计划去考察元谋人遗址,他应该去
a.北京b.陕西c.河南d.云南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能不能直立行走b.会不会说话
c.会不会制造工具d.会不会使用火
3.“距今约七十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根据这一材料,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b.北京人
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
4.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180万年。如果这是真实的那么我国人类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
a.10万年b.20万年c.100万年d.180万年
5.下列远古人类的模样,最与我们现代人相似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
6.右图是骨针和装饰品,反映了山顶洞人
a.懂得爱美 b.知道定居生活
c.注意防寒 d.开始种植
7.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①采用磨制和钻孔的技术制造石器②使用弓箭③懂得人工取火④按血缘关系组成固定的集体⑤开始用简单的语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
8.位于长江流域的远古人类遗址是()
a.北京人b.元谋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
六、中考链接
1.小华在阅读一本有关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生活情况的历史书时,了解到有一群距今约三万年的远古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并已会人工取火。你认为这群远古人应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居民
2.某外国朋友想考察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a.云南元谋b.浙江河姆渡c.北京周口店d.湖南道县
3.你认为下列原始人类中距离我们最为久远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4.火的使用是人类利用自然力的一个重大进步。迄今为止的考古证明,我国最早使用天然火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5.据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大约有180万年。如果这一结论确凿的话,可以把中国已知最早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
a.10万年b.20万年c.100万年d.110万年
6.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参考答案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1.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
2.两颗门齿和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小块的烧骨,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
3.170万年
4.北京人山顶洞人
5.
远古人类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生产活动社会组织
北京人70-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采集、狩猎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3万年与现代人基本相同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采集、狩猎氏族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学以致用
①人少,禽兽多,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只能过群居生活。,
②北京人已经开始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增强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进步,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③开始人工取火。山顶洞人。
2.探究思考
①工具简陋,环境险恶
②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人类社会群体。
3.各抒己见
①懂得使用火,
②原始人开始使用火,火的使用,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①相同之处:他们的生活条件都是非常的艰苦的。他们都是共同劳动等;不同之处:山顶洞人的生活方式要比北京人先进一些。
②山顶洞人的生产比北京人进步,生产的发展是山顶洞人进步的主要原因。
五、巩固练习:
1.d2.c3.b4.a5.c6.a7.d8.b
六、中考链接:
1.c2.a3.a4.b5.a6.a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篇1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板书设计: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元谋猿人:最早、170万年
二、北京人:时间:70---20万年
生活方式:群居生活
发展水平: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授课过程]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导入新课:
1、我国最早的人类
元谋人距今170万年中国最早的人类
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的民间故事,询问学生:谁能讲一讲民间故事女娲造人的传说,以此导入。可问学生:西方人类起源的传说。
展示多媒体图片:阅读教材第一段,同学们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中提到了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证据?
鼓动学生争先回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集体回答还是单人回答。
简单介绍考古的一些知识,如化石、定年方法等。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2、北京人
发现时间:1929年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
生存年代:20—70万年
体貌特征:手脚分工明显、残留猿的某些特征
生活状况:群居生活
生产水平: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
3、山顶洞人:
时间:1.8万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三个远古居民的代表。
巩固练习:
作业: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和思考题:读课文找一找北京人发现的时间、地点、生存年代、体貌特征。
学生共同回答时间、地点、年代,分组讨论根据头部复原图得出的体貌特征。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生活想象图和阅读要求:北京人过怎样的生活?为什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顺序。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问:读第5页小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多媒体展示: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读第5页最后一段,找出山顶洞人的生存年代和体貌特征。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图和北京人的头部复原图,比较两种居民的差别。
读第6页第一、二段,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生活复原图及其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分析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问题:动脑筋,海蚶是生活在海里的。在山顶洞人人的洞*中发现海蚶壳说明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看的?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以此为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在展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共同回答。
多媒体展示:设计的练习题,可以采取分组抢答的形式。
多媒体展示,鼓励学生自己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篇13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与元谋人相关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观察比较古猿、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想象描述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思考比较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那些进步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值得热爱思想意识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应该珍惜它教学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教学难点历史年代距今久远,需要科学推断和合理想象这些较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结合“导入框”内容放映有关传说的录像,激发学生兴趣。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我国最早的人类教师根据幻灯片简介1965年在云南元谋盆地的发现,强调指出:1、“距今约170万年”这个数据经科学测定出来,是我国考古学界一致公认的研究成果。但是近来不断有新的考古发现,其中有两处可能比元谋人更早。一个是重庆巫山龙骨坡的“巫山人”,另一个是山西芮城县的西侯度文化。因此,究竟谁是我国境内最早的居民,学术界未有一致的定论。说不定在座的同学中,将来有人会探究出新的成果,为我国历史科学的殿堂添砖加瓦,使它更加灿烂辉煌。2、遗存中的牙齿是人类的,而且有几件打制的石器,说明元谋人已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炭屑和烧骨则证明他们已知道用火了。北京人教师简介1929年以来,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发现,强调指出:1、裴文中发现北京人第一块头盖骨。2、迄今已出土的北京人化石,包括6件头盖骨、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以及大量骨骼碎块,代表40多个北京人个体。3、洞内还发现近10万件石器。由此可见,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生活痕迹最丰富的遗址。结合教材内容放映有关“北京人”的录像,设置历史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和探究。1、头部特征:放映三幅人物头像幻灯片以及相关表格,让学生对比古猿、北京人、现代人的头部区别,得出结论——北京人的头部特征与古猿区别不大,与现代人区别却很大。项目前额眉脊骨颧骨吻部下颌古猿低平粗壮高突前伸很不明显北京人低平粗壮高突前伸很不明显现代人高耸细柔低突后敛明显2、打制石器:指导阅读课本第6页的“自由阅读卡”,学生讨论:“打制石器与天然石块有什么不同?”接着指导阅读同页的“活动与探究”2,组织学生讨论。3、用天然火:指导阅读课本第4页的“动脑筋”,学生讨论:“北京人遗址里为什么会留下这么多的灰烬堆?”4、群居生活:指导阅读课本第3页的“《韩非子》语句”,观察彩色插图《北京人生活时期的部分动物》以及《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学生想象并描述:“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山顶洞人结合课文放映有关“山顶洞人”的录像,设置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比较、辩论。1、头部特征:放映北京人、山顶洞人、现代人的头部区别,得出结论: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2、生产生活水平:指导阅读4—5页有关山顶洞人的“正文”和“阅读文字”,组织学生活动。a.问:“山顶洞人的遗址里还有没有大量的灰烬堆?这是为什么?”b.放映《山顶洞人的装饰品》幻灯片,学生“动脑筋”并辩论。c.放映第6页“活动与探究”1的幻灯片,学生先思考:“应从哪些方面比较?”接着放映《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比较表》幻灯片标题行,然后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现各项答案。代表文化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用火水平生产观念社会组织北京人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用天然火采集、狩猎原始人群山顶洞人约180XX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采集、渔猎懂得爱美氏族公社d.教师通俗地解释“氏族公社”里血缘纽带、财产公有、平等相处等情况。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讲到了三种代表。其中,元谋人被称为“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生活痕迹最丰富的遗址,山顶洞人的模样已经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了。2、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年代分别是约170万年、约70万到20万年、约18000万年。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4、对各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提醒预习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篇14第一范文本课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根据新课程理念,把现代信息技术与本课内容进行整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为主,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促进,通过师生共研,生生合作,由浅入深达到教学所预期的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
难点:本课的难点是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
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阅读讲解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又了人类,才有人类的历史。那么人类又是怎样产生的?古今中外都有很多的传说,请看大屏幕,这是两个比较熟悉的传说。
师:哪位同学为大家讲一讲这两个传说
生:略
师:这些传说都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由来的困惑。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终于认识到人类是生物进化的结果。那么人类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呢?
生齐答:类人猿
师:类人猿是一种近似于人的古猿,它们经过漫长岁月的劳动、演变、进化、发展成现代人。那么在远古时期,我国境内又有哪些居民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讲授新课: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师问:1、在我国境内有哪些主要的远古人类遗址?
2、其中已知最早的是哪一人类遗址?
生:元谋人
一、元谋人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从这里你能获取关于元谋人的哪些信息?
生:
师:同学们找的非常好。我们是从书本上获取的关于元谋人的信息,而科学家们是通过什么渠道来获取的这些信息呢?
生: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例如:元谋人的牙齿化石
师:远古人类在缓慢的发展进化,在进化的过程中,劳动起来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再来看看我国比较进化的另一个远古人类──北京人。
二、北京人
师:看过片子,哪位同学结合教材讲述一下北京人遗址是怎样被发现的?
生:略
师: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与多地方发现了远古人类遗址,其中以北京人遗址最为著名。1987年,它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接着,我们就来一同了解一下北京人。
生:
师:北京人的模样和我们又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
小游戏:照镜子
拿出你们手中的镜子,看看镜子中你的头像与北
京人头部复原像有什么不同?
生:
师: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了解了北京人的模样,接着我们来一同走进他们的生活。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师:从上面引言中我们能够知道北京人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生:恶劣
生:工具:石块、木棒
住:山洞、群居
食物:猎取、采集
火的使用:天然火
师问: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生:大自然雷电生火;森林草木自燃生火;露天煤的自燃起火;偶然摩擦生火。
师:同学们都动脑筋了,回答得非常好。那么接着我们想一想,如果你是北京人,你的一天该如何渡过?同学们以四人为一组,完成下面的活动。
浮想联翩:
请你根据自己的想象,描述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生:组一:学生展示简笔画
组二:小品:女人在树上采集果实,一部分男人在河边捕鱼,另一部分则追赶野兽。采集渔猎完毕后,回到山洞平分食物。
组三:讲故事
师:同学们的表演非常精彩,老师很佩服你们丰富的想象力。北京人为了生存,不断地同艰难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制造简单粗糙的工具去获取食物,这个过程就是劳动。劳动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如果类人猿不需要劳动就能获得食物,人类就不会出现了,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北京人生活的地域,又生活着一群远古人类,他们是山顶洞人
三、山顶洞人
师:虽然山顶洞人同北京人生活在同一地域,但经过漫长的进化,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呢?
生:体质进步: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工具制作技术: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会捕鱼
生活进步:用骨针缝制衣服,制作装饰品,懂得爱美。生活的集体──氏族
师:无论是元谋人、北京人还是山顶洞人,它们的生活中都离不开劳动。正像恩格斯说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下面我们就来感受劳动的快乐。
巩固升华:
动动手:
每组选一名同学到前面来钉纽扣,在规定的时间内速度最慢的同学要在你所代表的组内另选一名同学,和你分别谈谈学完这节课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生:谈感受,略。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我国境内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我们的祖先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克服重重困难,缓慢的进化着。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战胜它们,愿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勇往直前,一帆风顺!
<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篇15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教案
【学习目标】元谋人、北京人
【中考考点】元谋人、北京人能力要求:识记
【知识梳理】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人,发现于_________省___________县,距今大约___________年,会制造和使用火。
二、北京人
北京人发现于北京西南的龙骨山洞穴里。距今大约_________年,已经学会使用____________火。
☆__________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自主检测】
1.右图所示,小明准备暑假期间参观目前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a.北京人遗址b.河姆渡人遗址
c.元谋人遗址d.蓝田人遗址
2.小明来到周口店龙骨山,他可以了解到生活距今▲的北京人。
a.80~30万年前b.70~30万年前
c.70~20万年前d.80~20万年前
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会不会制造工具b、会不会使用工具
c、会不会渔猎和采集d、会不会用火
4.XX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最后一天的第一站设在北京市房山区的周口店,原因是这里曾有中国早期人类居住,请问曾在周口店居住的早期人类是
a.元谋人b.河姆渡人c.北京人d.半坡人
5、根据片段联想:①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②能够直立行走,但还保留着猿的体质特征③使用天然火④过着群居生活。题中所描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
6.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
【学法指导】
紧扣考点。比较法记忆元谋人、北京人被发现的地点、距今年代、火的使用等,特别注意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制造工具这一论断。不考的内容了解即可。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篇16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同学们,这节课是大家进入初中以来的第一节历史课,对于历史,大家并不陌生通过书籍和影视剧我们了解了许多历史知识和历史故事,下面请大家说说你知道的历史知识、历史故事、历史人物。
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历史。谁能告诉大家最早的人类产生在什么地方,又是怎么样产生的呢?请大家看“导入框”中的内容。
那么,人类是怎样诞生的?历史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谁能为大家讲述一下?
有关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到底是怎样的?我国的历史究竟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谁是祖国境内最早的居民呢?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的?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我们会找到答案的。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页上“元谋人的牙齿”图。这是1965年5月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的,元谋人化石包括两颗上门齿,同属一个成年人,根据考古研究判断,这两颗牙齿的特征,近似于现代蒙古人种。元谋人出土的有七件石器,经考古学家断定,石器是打制而成的。在化石地层中,后来又发现了动、植物化石、大量炭屑和烧骨。经考证认为,这是当时人类用火的遗迹。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那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看看古猿是怎样演变成人的?古猿生活在森林里。生活在这里的古猿逐渐演变为现代的猿类。而那些失去了森林的古猿不得不从树上来到地面,开始过着陆地生活。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古猿不适应环境变化死去了,活着的古猿为了适应新的环境,逐渐学会了利用前肢来采集果实、捕捉动物、折树枝和抓取石块当作武器,以抵御野兽的侵袭,这样后肢主要用来支撑身体和行走。于是,前肢和后肢的分工逐渐出现了。这种分工导致了前肢的进一步发展和后肢的直立行走。而直立行走和手脚分工又引起了整个身体结构的变化。在长期的演进过程中,大脑有了意识,希望把看到的事物和行为表达出来。因此有了呼叫、手势表达、发出声音,语言产生了。经过漫长的过程,这些古猿在劳动中进化为人类。
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远古时代,亲历了由猿到人的过程。使我们对古人类的产生有了初步了解。那么,早期的人类是怎样生活的呢?
古人类文化遗址中,北京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最早是20世纪开始发现的,我国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以后又发现了五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迄今为止,北京人遗址共发现头盖骨6个,下颌骨15件,牙齿157枚,以及其他的遗骨化石,共属于40多个个体。还有石器和经过打击的石片、灰烬层、烧过的土块、石块等。这些发现证明北京人已经使用火。北京人使用石器和火遗迹的发现,为从猿到人演变提供了有力证据。
经过碳素断代和古地磁断代、树木年轮断代等科学技术的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七十万至二十万年之间。
北京人是怎样生活的呢?请大家看第2页“北京人”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北京人使用什么工具?有什么特征?说明了什么问题?2、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组织形式有什么特点?是由什么决定的?3、,北京人已学会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对北京人来说有什么作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有什么意义?想像一下,北京人是怎么样取得天然火的?
大家的想象很丰富,既然我们知道了北京人已经会制造简单的工具,过着群居生活,会使用自然火,那么,我们再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
大家回答了有关北京人的一些问题,对北京人的生活有了基本了解。其实,在古人类文化遗址中,除元谋人、北京人之外,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活动遗址还分布着许多,距今一万八千年的山顶洞人就是其中之一。大家看课本3—4页有关山顶洞人的内容,然后议一议,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1、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明显的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同学们应该从体质特征、制造工具的技术、人工取火、社会组织等方面进行比较。2、同学们可以看课本中“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图画,思考:山顶洞人会制造骨针,有了装饰品,这说明什么?
谁能为大家就你了解的有关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情况,用不同形式向大家展示,以便使同学们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刚才我们通过填表把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作了一个比较。大家是否发现山顶洞人和北京人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这就是课本上提到的氏族,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集体。氏族是一种组织形式,就像我们前面所讲到的北京人生活的原始人群。氏族的形成与当时的婚姻状况有关,在原始人群阶段,由于刚刚由猿转化而来,因此彼此之间没有婚姻观念。属于群婚状况,也就是没有固定的婚配对象,而且没有辈份观念。到了山顶洞人时期,由于社会的发展,在婚姻形态上比原来进了一大步。尽管还属于群婚的性质,但已经有了初步的家庭观念。这个时候的婚姻状况属于族外群婚,就是两个集体之间的男女可以通婚,但没有固定的婚配对象,所以很难确定后代的身份,后代只能按母亲的血统把有血缘关系的人集合在一起,组成的集体,就是氏族。我们一定要明确氏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没有私有财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群体。
《西游记》、姜子牙、曹操、康熙等
学生看书、讨论
学生1:上帝用泥土创造出世上第一个男人亚当,后又取其肋骨创造了女人夏娃,让二人结为夫妻,他们成了人类的始祖,他们生活在伊甸园,生活美满幸福,后来,受到一条蛇引诱他们偷吃了树上的禁果,懂得了爱情、羞耻、心明眼亮、聪明起来。但是这受到了上帝的惩罚,被赶出了伊甸园,到了人间,他们就成了人类的祖先。
学生2:盘古把宇宙分成天和地两部分,但没有人类存在。有个女神叫女娲把泥土揉到一块,捏成了一个个小人,吹口气,人就活了,后来,女娲累了,便用一根藤条从泥中一抽。甩出许多泥点,泥点变成了一个个小人,这样就有了人类。
学生3:人是由古猿变来的。
学生1:北京人使用的工具非常简单,是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依靠原始而简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斗争。
教师引导:说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
学生2:北京人过的是群居生活,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构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师:北京人为什么以这种方式生活?为什么不像我们今天一家一户生活?
这种生活方式是由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环境恶劣、生产工具极其简单决定的。因为在这种条件下,依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生存下去,只有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同大自然斗争,才有生存的可能。
学生3:北京人可以用火来吓跑野兽、烧烤食物、照明、防寒。
师: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吃了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减少了疾病,促进了体质的发展,这一切使北京人又向前大大迈进了一步。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学生4:是在下雨打雷时引发森林大火,北京人从森林里捡到了烧熟的动物的尸体,从而知道了熟食的味道更加鲜美,把火种保留了下来。
学生5:天气炎热干燥,森林草木自然起火,北京人保存了火种。
学生6:露天煤的自然起火,给北京人提供了火种。
学生7:北京人在制造工具时,石块碰撞摩擦起火。
学生看书、讨论……
学生:天亮以后,北京人开始成群结队往外走,男子去狩猎,女子去采集,傍晚时,采集狩猎回来后,他们把采集到的野果分给大家。男子把打到的猎物剥皮,把肉割开,放在洞口的火堆上烧烤。烧熟后,分配给大家。当人们吃饱肚子后,就又进入梦乡,由于洞口的火堆整夜不熄,远处的野兽自然也不敢靠近山洞。
学生看书,讨论……
山顶洞人的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山顶洞人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这从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可以看得出来。他们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山顶洞人已经开始佩带装饰品,这说明他们已经懂得爱美。山顶洞人已开始进入氏族生活。
“氏族”一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因此必须详细讲述,这有利于学生对此之前之后原始社会组织结构的了解。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篇17活动目的:
通过本课的探索与活动,让学生了解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树立“劳动创造人”的观念,理解“适者生存”的道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活动中的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
学生:1.所带工具:小镜子,各种类型的小石头,小树枝,水果,食物,针,布
2.活动前预习:预习本课内容,初步了解北京人、山顶洞人社会生产生活状况
3.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相关资料,充实教材内容
教师:搜集相关资料
活动步骤:
第一步:对着镜子里的自我像与古猿、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对比,找出头部的不同特征。带着现代人与远古人类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原因是什么等疑问进入下一步活动。
第二步:阅读课文、资料,分小组接力表演。通过表演,帮助学生论证“劳动创造人”、适者生存的观念。同时也了解掌握了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
第三步: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各自发表见解,谈谈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并当场整理成文。
活动过程:
教师:“同学们,我们先做个小游戏。请拿出你们自带的小镜子,对着镜子观察自己头像,然后与书中的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对比,有什么不同?”
学生甲:“古人的嘴巴比我们突出。”
学生动:“他们的眉骨粗大。而且他们身上还有长毛。”
学生丙:“古猿和北京人的头都向前倾,并且有点驼背。”
教师:“刚才,大家找出了多处不同的地方。那有没有相似之处?”
学生甲答:“三者大体相似,但一个比一个漂亮。”
教师:“一个比一个漂亮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你们知道吗?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组合,分成三个小组,根据老师所发材料及课本内容,接力表演。请同学们边观看边仔细思考,每个小组的表演说明了什么?”
学生经过认真准备,分小组接力表演,教师串词。
第一小组:森林古猿因森林遭毁不得不在平地上爬行,四处寻找食物,但由于四肢着地爬行,视力范围受到局限,看不清远处的食物,觅食较少。无意中,有一只古猿艰难地把身体慢慢直立起来,突然看见远处的食物,兴奋不已,急忙爬过去取到了食物。古猿们于是在以后的觅食过程中,逐渐直立起来。
:随着时间推移,古猿不断进化。距今约20万~70万年,在中国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生活着这么一群远古人类。
第二小组:女人在树上采集果实,一部分男人在河边捕鱼,另一部分则追赶野兽。采集渔猎完毕后,回到山洞平分食物。晚上睡在山洞,洞口有一火堆取暖。
:大约在180XX年前,在同样的地域又生活着这么一群远古人。
第三小组:几个老人和小孩在山洞里用骨针缝兽皮,女人在树上采集果实,大部分男人拿着木棒追赶野兽和捕鱼,一个男人正在人工取火,另一个男人则在敲打石器,制造工具。回到山洞平分食物,晚上睡在山洞,洞口有一火堆取暖。
学生表演完毕后,教师针对表演过程中学生所显现的不足加以说明。如:第二小组没表现出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天然火种的收藏,吃熟食,以及北京人不捕鱼。第三小组没表现出山顶洞人使用装饰品等。进而让学生加深对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基本知识的了解。然后提问:“刚才大家生动逼真的表演分别说明了什么?”让每组学生代表回答本组情况。
第一小组代表:“本组表演说明古猿为了生存,逐渐直立行走,解放了前肢。”
第二小组代表:“本组表演说明了北京人的生活状况。他们通过不断劳动,与各种天敌做斗争。”
第三小组代表:“本组表演说明了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比北京人稍好,工具更先进。”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总结,帮助学生得出森林古猿在适应环境中优胜劣汰,通过劳动一步步进化成人。
得出此结论后,进化活动延伸:作为刚刚进入七年级学习的学生,告别了一个熟悉的环境,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为了更好地学习与生活,应如何去面对,才能顺利地完成三年的学业?
学生自行讨论,谈自己的见解与观点,然后当场整理成文。
学生天地:
道具:镜子、水果、食物、针、线、小石头、小树枝、布、桌子、凳子、桶、粉笔
场地:课前学生分坐于教室四周,将中间清空
资料:森林古猿,原生活于森林之中,由于森林被毁,不得不在平地中生活,逐渐解放前肢,直立行走,扩大视力可视范围。通过简单劳动,与恶劣的环境做斗争,优胜劣汰,不断进化。
背景资料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周口店位于北京西南50公里、房山城西5公里,地处山区和平原的衔接地带。周口店遗址在周口店镇以西的龙骨山上,遗址面积2平方公里。周口店遗址是我国出土古人类化石、文化遗物和古动物化石的考古遗址,内涵极为丰富,出土了大量的古人类化石、文化遗物和哺乳动物化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掘,先后发现埋藏着不同时期的各类化石的地点7处,即第1、第3、第4、第13、第15、第22地点和山顶洞人遗址。地质时代从上早新世至晚更新世,年代范围从五百万年前到距今一万多年前为止。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使周口店成为世界闻名的早期人类发祥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生活着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人、距今10万年左右的新洞人、距今1.8万年的山顶洞人。1961年3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1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签发证书,把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与长城、故宫、秦陵、敦煌一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21年开始发掘,1929年12月著名的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在周口店第一地点即猿人洞,挖掘出北京人第一具头盖骨充分证实了周口店确曾是远古人类的发祥地,从而确立了周口店在古人类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古人类研究上的地位。到目前为止,共发现完整的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六个,头骨破片12件,下额骨15件,牙齿157个,股骨断片7件,胫骨1件,肱骨3件,锁骨1件,月骨1件。全部骨骼分属40个男女老少不同的个体。根据这些骨骼化石可以了解到北京人在体态上的一个突出现象是肢骨比头骨进步,肢骨很像现代人,头骨则保留着很多原始性,如额骨低平,明显后倾;眉脊骨粗壮而且向前突出;面部较短,吻部前伸;下颌骨前部向后方倾斜。北京人的脑容量比现代人小,它的脑容量平均只有1059毫升,而现代人的脑容量则有1400毫升。根据推算,北京人男性身高约为1.56米,女性身高1.44米。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特征,他们是从古猿类进化到现代人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北京人的生命是相当短的,据古人类专家估计,68.2%的人死在14岁之前,超过50岁的人仅占4.5%。北京人遗址还出土了97种哺乳动物化石和上万件石器。“灰烬层”的发现,说明北京人已经能够使用火。山顶洞人是1930年被发现的。在1933年、1934年进行了系统发掘。出土的有3具古人类的头盖骨,还有盆骨和股骨等等。与古人类同时出土的还有:25件石器,磨光了的鹿角、140多件装饰品,如骨针,穿孔的贝壳、动物牙齿、河卵石;还有石珠和骨雕制品;以及33种哺乳动物的化石。在古人类学分期中,山顶洞人属晚期智人阶段,在体质特征上基本和现代人一样,脑容量约1300至1500毫升,正在现代人的脑容量变化范围内。男性身高1.74米、女性1.59米,也和现代人相当。研究表明,山顶洞人为原始的蒙古人种。第4地点即新洞,此洞位于第1地点南约70米,1973年开始发掘,该地点发现了古人类的左上第一前臼齿,属早期智人,介于北京人与山顶洞人之间。与新洞人同时出土的还有少量石器,40多种哺乳动物化石。第15地点,位于新洞东侧,相距10米,它是1932年被发现的,在1934至1937年期间被发掘。该地点出土了石器约1万件,哺乳动物化石达33种。
学生活动作业
适者生存──永存的真理
今天我学习了入初中以来的第一节历史课。翻开历史书头几页,有这样一段话:“北京人将石块敲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这些使我突然想起一个词──适者生存!
古往今来,何不是这样?人遇天灾是难免的,面对当事之局,人们不都是在一边想着法子生存,一边愁着改善现状的吗?在人们不能改善现状的情况下,面对与适应者生,叛逆与躲避者亡。这是自然法规中,用浓墨重笔书写的准则!我掩卷深思。想想我们如今是刚入初中的一名“初行者”呀。从小学到初中是一级高高的台阶──常听“过来人”们讲。而我们这些初行者是否也应该遵守自然法规中的“适者生存”之真理呢?进入初中,有考试成绩、学习态度等千万条条条框框来套上你,使你怎么也无法逃脱。若叛逆者,将不仅撞破头皮且被警惕的老师与家长套得更严了。若面对者,则能在虽小却规范的框中,成长得茁壮健康。同时“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也纳入自然法则之中。老师频繁地考,若你松懈了,你将被老师、同学在不知不觉中淘汰。在这频繁的考试之中,“艰苦的斗争”成为一座独木桥!
相信吧!适者才能生存!面对“初一的高高台阶”只要你勇于攀登,愈挫愈勇,定能升入台阶顶层,做一个善于适应社会的坚强巨人!
寻古,感悟
我不是一个失魂落魄的难民,不是一个为生活所迫的乞丐,更不是一个除了死亡或进化就别无选择的猿人。只是一个整天自以为“大难临头”的初中生。
尽管我们的压力及困难十分微薄,可就是负担不起自以为强大的“重荷”。直到有一天……
手捧那本历史书,我身临其境地体验到了那群猿人为了生存下来而经历的种种艰辛。他们每天都在饥寒交迫中生活着。忍饥挨饿已是家常便饭。为了争取到一点点食物,甚至不惜生命的代价。流亡中,还会时时遭到失去家人的凄楚。他们并不知道什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大道理,只是为了那么个求生的念头而迸发出强悍的钻劲儿。硬是要跟命运进行赛跑,躲避死神的追击!他们中当然也有放弃的,可我瞧不起他们!他们遭的罪虽然比别人少,可他们的精神是懦弱的,逃避的,不堪一击的!我要向其中敢于拼搏的致敬!
我如梦初醒地回到现实,不禁发问:那么我呢?我能对自己所做的发出一句问心无愧的坦言吗?我对困难采取的恐怕也只有逃避手段了。我的做法对吗?一定不对,为什么?在困难面前一试还有一线生机,不试就什么都没有了。如此以来还敢顺其自然甚至蒙混过关吗?
感谢你,历史──伟大的学科!你是我在迷茫中的指路明灯,是带我走向成功之路的基石,是帮我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从今天起,我要坚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以上就是关于文章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