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小一网整理日记两则,旨在帮助更多人解决教学困扰,文章仅供参考,具体需要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有所帮助,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相关文章日记两则吧。
日记两则
日记两则篇124日记两则
一、教材简说
小学生在读了一些文章、认识了一些字之后,他们便更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每天接触的人和事,都可能使他们感兴趣,并产生把它们记录下来的冲动。《日记两则》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日记体的习作范文。读了能启发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笔法记录生活,使他们把记录生活的冲动化为自己的行动。
这篇课文记录了“我”的两次“梦”。记录了“我”的梦与现实生活之间由矛盾到统一的过程,记录了在城镇的“我”与贵州山区小女孩阿英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他们之间的差别。“我”那白纱裙的梦,在妈妈的影响下,变成了苗家山寨里的民族同心舞。
这个故事很有时代意义。教学时要结合生活现实,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也许,学生在阅读时,能够看到自己平时的影子,能够想起自己平时的思想与行为,也许还能够让学生从学习这篇课文开始,学会多想想别人,少想一点儿自己。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应该关心有困难的人,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
3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认读生字。
借助拼音读一读果实和树叶里的生字,再自读课文,在朗读中进一步认识生字。教师出示带生字的词句,让学生朗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采用多种方式识记字形。
让学生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换偏旁:奇—寄、分—份粉、少—纱、斗—料;作—昨、沙—纱。
3组词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可以让学生用生字组词。如,学生手则、昨天、纱布、寄信、水电费。还可以一字组多词。如,粉条、面粉、粉刷、粉身碎骨;颜料、材料、料事如神;手套、圈套、套装;寄存、寄托。
学生组词之后,再完成课后的看拼音写词语。
3指导书写。
(1)巩固读音。
本课八个要写的字中,容易读错的字较多,建议书写前指导学生反复读一读,以巩固读音。特别是“昨(平舌音)、娘(声母是鼻音)、晴(韵母是后鼻音)”三个字,建议再次领读几遍。
(2)观察发现。
同结构:八个字都是左右结构。
同偏旁:昨、晴;姑、娘、妹。
同部件:份、粉。
(3)重点讲解。
女字旁:撇点的“撇”要长,“提”不能超出右边的撇。
日字旁:相对瘦长一些。
(二)朗读感悟
朗读本课,要重点领会作者关爱他人的思想感情,并对日记的内容和写法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1自由朗读。抓住“‘我’做了一个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这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感悟。读第一则日记,要注意指导点拨学生,因为“我”的梦想没有实现,心里埋怨妈妈,因而要把“我”不高兴的语气读出来。最后一段朗读的难度较大,要多指导。可以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他们思考。如,“我”为什么怪妈妈小气呢?并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小女孩的妈妈小气吗?为什么?读第二则日记,可以让学生思考:“我”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什么?同时指导学生把“我”梦中开心的事,用高兴的语气读出来。
3比较朗读。比较一下这两则日记内容上和情感态度上的不同。思考:妈妈没有给“我”买心爱的白纱裙,“我”的心情怎样?后来“我”为什么没让妈妈买白纱裙?
4教师出示日记格式,并启发学生:日记的写法比较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写,写出一天当中有意义的事或自己特别想记下来的话以及自己的心情等等。
日记的篇幅可长可短,一定要写自己的真实感受。
(三)实践活动
按照日记的格式写日记(篇数不限)。
提示:(1)今天你做了什么?(2)你到过什么地方?看到或听到什么?(3)你最想干什么?(4)今天发生了什么事,你的感受怎样?是高兴、伤心还是后悔……
要让全体同学都有展示自己日记的机会,培养他们展示自己作品的愿望,体验写话的快乐。可以指名上台朗读,或在学习园地里展出,在“语文园地”的“展示台”展示。
四、教学设计举例
片断:探究式阅读
(一)分小组阅读质疑
1自读课文,将两则日记联系起来阅读,提出自己的问题。
2小组讨论:讨论交流各自发现的问题(注意选择有讨论价值的问题)。
(二)全班交流,在阅读中探究
1各组派代表说说本组讨论的主要问题(包括已解决的有意思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
2各组再根据其他组的介绍,选择一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三)集中问题,共同讨论
1小组汇报本组讨论交流的情况。
2全班就一两个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这一两个问题可以是学生讨论中共同关心的问题,也可以由教师出示。
日记两则篇2一、教材分析
小学生在读了一些文章、认识了一些字之后,他们便更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每天接触的人和事,都可能使他们感兴趣,并产生把它们记录下来的冲动。《日记两则》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日记体的习作范文。读了能启发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笔法记录生活,使他们把记录生活的冲动化为自己的行动。
这篇课文记录了“我”的两次“梦”。记录了“我”的梦与现实生活之间由矛盾到统一的过程,记录了在城镇的“我”与贵州山区小女孩阿英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他们之间的差别。“我”那白纱裙的梦,在妈妈的影响下,变成了苗家山寨里的民族同心舞。
这个故事很有时代意义。教学时要结合生活现实,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也许,学生在阅读时,能够看到自己平时的影子,能够想起自己平时的思想与行为,也许还能够让学生从学习这篇课文开始,学会多想想别人,少想一点儿自己。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则、昨”等13个生字。会写“份、粉”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团结互助的意识。
3.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三、教学重点:学习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知道日记和作文的不同。
四、教学难点:学会多想想别人,少想点儿自己。
五、教学时间: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激趣学习日记格式
过渡: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朋友,瞧瞧他们是谁?
1.课件显示:动画双胞胎分别出示作文和日记。
问:小朋友,你们发现我们哥俩有什么不同吗?
2.小组讨论。
3.动画小结:小朋友真棒,我叫日记,哥哥叫作文,我比哥哥开头多了月、日、星期和天气,哥哥比我多了题目,小朋友,你喜欢我吗?快来和我交朋友吧。
学习生字
1.请小老师带读生字,老师正音。
2.指名读、开火车读。
3.交流记字方法。
朗读感悟第一则日记。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我”做了一个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
2.指名答,教师板书。
3.小组分工读,指名读。
指导:“我”的梦想没有实现,要把“我”不高兴的语气读出来,还要注意标点的停顿。
4.“我”为什么怪妈妈小气呢?课件演示日记内容。
5.指名回答。
6.指名、分组或齐读第一则日记。
小结
写日记就要把当天发生的、印象深的事记下来,而不是像记流水帐一样,把一天做的事一件一件罗列下来。
指导写字
1.认读要写的字,教师重点正音。
昨娘晴
2.观察字形,发现规律,分类说说写字时应注意的事项。要写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的,而且都是左窄右宽,有的字偏旁相同。教师抓住字形的相同点进行范写,让学生迁移运用。
3.示范书写,重点指导。
女字旁:撇点的撇写长一些,第三笔不要超过右边的撇。
日字旁:写得瘦长一些,折笔稍向里收。
妹:右边的部件上横短,下横长。
读:第五笔是横钩,不是横折钩,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第2课时]
复习检查
1.出示课件:小朋友,你还认识我和哥哥吗?对了,我叫日记。还记得我和哥哥有什么不同吗?
2.学生回答课件提出的问题。
朗读感悟第二则日记。
1.指名分段读课文,大家评议。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我”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什么?
3.齐读要求会认的生字,自读,开火车读。
4.老师范读,小组打擂台读,个人比赛读。
指导:要把“我”梦中开心的事,高兴的语气读出来。
5.讨论:你认为小女孩的妈妈小气吗?为什么?
a)阿英妹妹来自哪里?
b)阿英妹妹是个怎样的孩子?
c)妈妈小气吗?
6.指名或齐读第二则日记,说说你感觉“我”是个怎样的人?
巩固生字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请记字记得牢的同学说说记字方法。
3.自己再读读记记生字,同桌检查读生字。
4.完成“看看写写”练习。
课后作业
按照日记的格式写一则日记。提示:
今天你做了什么?
你到过什么地方?看到或听到了什么?
你最想干什么?
今天发生了什么事,你的感受怎样?是高兴、伤心还是后悔……
日记两则篇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规范写日记的格式。
过程与方法
分小组阅读质疑,在阅读中探究、讨论、交流。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关心有困难的人;继续培养写日记的兴趣。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在地图上找贵州所在地,了解那的一些情况。
2、准备生字卡和相应的一些课件。
教学时间
本课教学需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认识生字。
四、流利读文,熟识生字。
五、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六、巩固生字,写字指导。
1、巩固13个生字。
2、指导书写8个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自读自悟,探究发现,朗读深悟。
1、自读自悟,自己有什么发现。
2、把自己的发现与感悟,与小组同学交流。
3、小组汇报,点播导思,感悟朗读。
4、朗读全文,体会感情。
三、延伸拓展
1、出示日记格式,规范日记写法。
2、指导学生按正确格式写日记。
3、组织学生准备展示自己的日记。
四、板书设计
24日记两则
我
梦想白纱裙—妈妈不给买—不让妈妈买
日记两则篇4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13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日记的格式。
3.通过学文,学习妈妈热心助人的品质。
重难点通过学文,学习妈妈热心帮助他人的品质是本课的重点;朗读课文,了解日记的格式是本文的难点。
教具学具录音机
教学过程
检查预习
情景创设
导入新课一、板书课题,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借助看图你认为这篇文章是写哪方面的内容?
2.学习日记的格式。
写日记,先在第一行的中间写上日期、星期几,天气怎样,再换一行空两格就可以开始正文了。
新课传授
探索研究
二、学习第一则日记。
1.齐读。
2.理解“羡慕”的意思,再说一句话。
3.妈妈给我买回了白纱裙吗?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4.妈妈买回了许多礼物,并分成了两份,为什么?
三、学习第二则日记。
1.小声说说这则日记的日期、星期、天气。
2.第一则日记中的阿英妹妹究竟是谁?她是个怎样的孩子?
3.我又做了个梦,我梦到了什么?
4.现在,我还想买那条漂亮的裙子吗?从哪儿可看出来?
四、扩展练习。
1.说说你周围的助人为乐的故事。
上课班级
授课时间
教后反思
日记两则篇5教学目标
1、认识“则、昨”等13个生字。会写“份、粉、”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团结互助的意识。
3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团结互助的意识。
2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团结互助的意识。
2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教具生字新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学习日记格式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朋友,瞧瞧他们是谁?
1、课件显示:动画双胞胎分别出示作文和日记。问:小朋友,你们发现我们哥俩有什么不同吗?
2、小组讨论。
3、指名说,其他同学补充。
4、动画小结:小朋友真棒,我叫日记,哥哥叫作文,我比哥哥开头多了月、日、星期和天气,哥哥比我多了题目,小朋友,你喜欢我吗?快来和我交朋友吧。
学习生字
1、请小老师带读生字,老师正音。
2、指名读,开火车读。
3、交流记字方法。
朗读感悟第一则日记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我”做了一个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
2、指名答,教师板书。
3、小组分工读,指名读。指导:“我”的梦想没有实现,要把“我”不高兴的语气读出来,还要注意标点的停顿。
4、“我”为什么怪妈妈小气呢?课件演示日记内容。
5、指名回答。
6、指名、分组或齐读第一则日记。
小结
写日记就要把当天发生的、印象深的事记下来,而不是像记流水账一样,把一天做的事一件一件罗列下来。
指导书写
1、认读要写的字,教师重点正音。
2、观察字形,发现规律,分类说说写字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3、示范书写,重点指导。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
1、出示课件:小朋友,你还认识我和哥哥吗?对了,我叫日记。还记得我和哥哥有什么不同吗?
2、学生回答课件提出的问题。
朗读感悟第二则日记
1、指名分读课文,大家评议。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我”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什么?
3、齐读要求会认的生字,自读,开火车读。
4、老师范读,小组打擂台读,个人比赛读。指导:要把“我”梦中开心的事,高兴的语气读出来。
5、讨论:你认为小女孩的妈妈小气吗?
6、指名或齐读第二则日记,说说你感觉“我”是个怎样的认?
巩固生字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请记字记得牢的同学说说记字方法。
3、自己再读读记记生字,同桌检查读生字。
4、完成“看看写写”的练习。
作业布置
完成课程探索
完成写字本
按照日记的格式写一则日记
板书设计
熟字加偏旁‘换偏旁:奇---寄分----份粉少----纱斗----料
作---昨沙-----纱
教学后记
通过课件展示,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应该关心有困难的人,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并使他们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日记两则篇6教学目标:
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应该关心有困难的人,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
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团结互助的意识;使学生能按照日记的格式,学写日记。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内容:
课本第-页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2检查生字的读音
3小组自学,识记生字
4小组交流
5给生字组词
6指导写字
四、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两则日记的内容。
二、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我”做了几次梦?每一次都梦见了什么?为什么会不同?
2.全班讨论:两次做梦的心情有什么不同?
3.比较朗读
4.指名读课文:读后你想对“我”说些什么?
三、实践活动。指导学写日记。
日记两则篇7大家知道,中学写作教学的目的非常名确,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呢?仅靠两周一次的作文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从九九年开始,我们试着指导学生写起了“循环日记”。“循环日记”即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分组轮流写作,循序渐进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教学模式。训练两年多来,效果很好,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启发了学生感应生活信息,领悟生活哲理的能力。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阅读鉴赏能力。
一“循环日记”写作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1.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长期以来,作文训练的主渠道一直是教师命题,学生写作;而许多老师的命题,又往往很难激起学生的写作冲动和写作热情。因此,尽管师生双方都花了很大力气,但终究收效不大;相反,还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造成学生写作过程中的种种心理障碍,如他们或就好文章产生可望而不可即的畏难心理,或持草草了事的应付心理。凡此种种,怎能写出情文并茂的佳作,写作教学又怎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所以,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另僻佳径,这便有了“循环日记”。对这种新的形式,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加上教师事先积极组织发动,所以学生都跃跃欲试,真正踏上了“吾手写吾心”的道路。
2.真情是生活的结晶
“循环日记”打着“解放思想”的旗帜,少讲规矩要求,让学生尽情发挥,没有了顾虑,他们就会重新审视身边的人和事,审视自己的心灵,他们总有那么多的秘密要倾诉,总有那么多的心曲迸发出来,文思泉涌。有了生活,有了真情实感,并让这一切在笔端自然流露出来,他们的写作便有了源头活水。
3.竞争是激励的手段
“循环日记”诞生后,由于每一天的日记都要与大家见面,还要接受同学的批评,优劣高下便显而易见,同学的中肯评价又很快反馈给本人,这样,每一个轮到的学生都会竭尽全力去写,去改,力争写出最高水平,竞争中,不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写作能力便也不断提高,这恐怕是“循环日记”能循环下去长盛不衰的主要因素。
二.“循环日记”写作教学法的实验程序。
〔一〕建立组织
1.全班分若干组,明确组长及组员顺序,可定期调整。
2.推选若干学生任评委,语文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二〕明确要求
1.一组一本日记,各组内组员依次轮流写作,每天一篇,内容、体裁不限。后一名学生要先做读者,评前一名学生的日记,并定下评语,然后在做作者,也写一篇日记供交流。
2.一轮回一评比,评委在教师指导下公开公正操作。
3.评比的重点是感情是否真挚和语言表达是否顺达。
4.评比项目是全班最佳小组若干个,最佳作者若干名,最佳读者若干名。
〔三〕若干组学生同时创作
〔四〕评委记录
1.总体创作情况评价。
2.最佳小组、最佳作者、最佳读者名单及中选的理由简述。
3.合理化建议。
〔五〕奖励措施
1.课堂表扬,公开朗读。
2.校刊登载或县、市文学刊物推荐。
三“循环日记”写作教学法的实验效果。
1.一石激起千层浪
活动伊始,学生热情高涨,群情振奋。两年多来,大家仍然保持着强烈的写作欲望,更难能可贵的是不少学生由此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把写作当成一种需要,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表现生活成了一种自觉意识。“循环日记”如一股清新的风,在学生心潮上吹起了波澜,更吹出了写作教学的一片生机,实现了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化。
2.小荷已露尖尖角
学生习作内容和形式可谓百花齐放:写人、叙事、状物、绘景;小说、诗歌、散文、杂感……这里给他们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一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文章在校刊《蓝天》,县办文学刊物《蒲园》上多次发表,尝到了成功喜悦的他们,更是信心十足,热心倍增。读他们的文章,我们总惊讶于他们对事物的敏感,以及判断的准确和爱憎的分明。
3.横看成岭侧成峰
学生对他人写出的文章评析时,可以从多个角度。或是选材立意,或是布局谋篇,或是谴词造句----可谓全面、细致,结果是既提高了写作能力、鉴赏水平,更对大家的写作热情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对于批改者而言,同学作文的优点,能加以吸收;缺点,则加以摈弃,对被批改者来说,因意见中肯,也常常成为“美芹”。总之,受益是双方的,更是大家的。
“循环日记”使学生养成了随时随地观察生活的习惯,使自己的眼睛和大脑不断敏锐起来。可以说,“循环日记”使学生健步踏入了一个“生活--写作--生活”的良性循环轨道,它把读和写、写和评、写作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到了写作的乐趣。这一做法,不仅具有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不失为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转化传统写作观念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日记两则篇8教学目标:
1、能运用观察、猜测、讨论等方法阅读绘本,大胆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2、感知有趣的故事情节,体验阅读的快乐。
3、从阅读绘本中了解日记的基本表现形式,激发幼儿尝试写日记的兴趣。
教学准备:
1、PPT《蚯蚓的日记》
2、白纸,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幼儿猜谜,引出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1、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动物猜谜歌》小朋友们一下子就能猜出来。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听好了,谜面是“天生爱动到处钻,松松土来施点肥。”这是哪一种小动物?
2、我这有一本书,讲的就是关于蚯蚓的事情,请你来看一看。这是书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3、小结:有一条可爱的蚯蚓在写字,其实它在写日记呢,这本书的名字就叫《蚯蚓的日记》
4、那你知道什么是日记吗?
5、日记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呀?我们一起到书里找找答案吧。
二、师幼共同阅读日记,了解日记的基本形式
引导幼儿阅读第一篇日记
1、这是蚯蚓的第一篇日记,看看蚯蚓在这日记里写了什么。
①日记里有谁?他们在干吗?
②其实,蚯蚓正在教蜘蛛钻地呢,你觉得蜘蛛能成功吗?
③蜘蛛是怎样学的?成功了吗?你怎么知道的?
2、你知道蚯蚓的这篇日记是在什么时候写的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小结:原来在上面的数字是日期,它告诉我们日记写的时间。
4、总结:蚯蚓的第一篇日记,记录的是他这一天发生的一件有意思的事儿:3月29日,在一片土地上,蚯蚓教蜘蛛钻地,最后失败了。蚯蚓还会写什么日记呢?
月29日,在一片土地上,蚯蚓教蜘蛛钻地,最后失败了。蚯蚓还会写什么日记呢?
引导幼儿阅读第二篇日记
1、看这是蚯蚓的第二篇日记,你知道是在什么时候写的吗?在哪看出来的?
2、爷爷经常对蚯蚓说,讲礼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4月1日这一天,我遇到蚂蚁就对他说“早安”,你知道下面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3、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讲述。
4、小结:4月1日,蚯蚓在里边对着每一只蚂蚁说“早安”,在那边整整站了一天。蚯蚓觉得这是一件比较傻气的事情,所以就写在了日记里。
6、蚯蚓还会在日记里记些什么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引导幼儿阅读第三篇日记
1、什么声音?你觉得发生什么事情了?看看蚯蚓的日记,来了解下吧。
2、你能把蚯蚓的第三篇日记讲的事情告诉大家吗?
3、蚯蚓看见他们害怕的样子它觉得怎么样?看见蚯蚓用得着害怕吗?
4、小结:4月20日,在公园里,蚯蚓故意把孩子们给吓跑了,他还很得意。蚯蚓想,我这么小,他们这么大,还怕我,真有趣。所以蚯蚓把这件有趣的事情记在了日记里。
引导幼儿观察第四篇日记
1、这是蚯蚓的第四篇日记,你知道这篇日记的内容吗?
2、小结:5月28日,蚯蚓和同学们参加学校的舞会,一起跳舞。
3、你知道蚯蚓是怎么跳舞的吗?请你们一起学学蚯蚓跳舞的样子。
4、跳舞的感觉怎么样?
5、小结:蚯蚓也觉得跳舞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所以他也把这件事记在日记里。
三、帮助幼儿梳理经验,了解日记的简单含义,尝试写日记。
1、蚯蚓的日记看完了,你现在知道什么是日记了吗?日记里要写些什么?
2、小结:每篇日记都有日期,日记是用文字或者图画的方法记录自己生活中发生的很特别的事情,可以是开心的事情,也可以是烦恼的事情。但是每篇日记都要有时间,在哪里发生的,有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情。
3、看,这是老师写的日记,你知道老师的日记写了什么吗?你有没有像记录的事情呢?请你把像记录的事情,以日记的形式记下来。
4、幼儿自由尝试记录日记,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5、请幼儿交流自己的日记。
日记两则篇9教材分析:
今天我进行的是小学低段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写字这一环节的说课。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生僻的课型说课,我只是想做个尝试,再次提醒我自己,要重视小学低段年级写字课的教学,要把它作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我选择的内容是二年级上册24课《日记两则》中的七个生字:份、粉、昨、晴、姑、娘、妹。本课七个要写的字中,容易读错的字较多,特别是“昨、娘、晴”三个字。七个字都是同结构左右结构的字。两组同偏旁的字,分别是“日”字旁:昨、晴和“女”字旁:姑、娘、妹。一组同部件的字:份、粉。课程标准在写字方面,对低段年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2年级打好硬笔字的书写基础,包括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了解汉字基本知识,能把硬笔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根据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1通过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来观察字的结构。掌握“份、粉、昨、晴、姑、娘、妹”这七个字的规范书写,把字写得匀称,端正,优美。2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3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围绕这几个教学目标体现的教学重点是:规范书写份、粉、昨、晴、姑、娘、妹七个字。教学难点是:“女”字旁的书写。
教法和学法
为了更好地解决重难点,我主要采用的是观察与示范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主动参与观察,乐于研究,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我的实际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一读字:这也是这节写字课课前引入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把要写的字读一读,目的就是让学生感知生字,会认生字。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因为这七个字都是学生以前都会认的字,在这里只是一个复习巩固的作用。我设计的是让学生先扩词再把我事先写好的扩词读一遍,让学生充分感知生字。
二整体初步观察;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和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我先让他们按结构观察书上田字格里的七个字,通过观察,得出以下结论:七个字都是同结构左右结构的字,两组同偏旁的字,昨、晴和姑、娘、妹,一组同部件的字:份、粉。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会让孩子们继续观察这七个字的共同点,得出他们偏旁都在右边,而且都是左窄又宽的字。通过这样的整体观察,既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综合归纳能力。这三种能力的培养是要贯穿在整个低年级阶段写字教学之中的。
三具体指导过程
指导过程是这节写字课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几个小步骤。
1观察。
观察不仅是人们认识事物和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与手段,观察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写好字的重要途径与手段。这一次是对每个字的细微观察。我把它们分为三组份、粉昨、晴姑、娘、妹我会尊重孩子们的意见,先观察他们认为最难写的字。通过我平常课堂教学的经验,百分之八十的孩子都会选择第三组。第三组的字比较复杂,其中的女字旁也是教学中的难点。首先,我让孩子们回忆“女”字的写法,平且书空,复习女字的笔顺。那么,孩子们,你们看,女字旁和女字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乘机追问,引导他们对女字旁细微观察。得出结论:女字作为偏旁的时候,第三笔一横就会变成一提,而且提不能超过第二笔撇。我又接着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引导他们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逊与谦让也同样体现在我们汉字文化之中。笔画的穿插照应,更能体现汉字的形体美。接着,引导孩子们观察除去女字旁剩余的部件在田字格所占的位置,让孩子们自己用清楚明白的话讲清楚。观察与分析表达相结合,目的就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述观察的结果,借以检查观察是否正确,是否到位。观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写好字的前提与基础。我会始终把它贯穿于写字教学的全过程。
2书空。
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学生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书空就是一个最好的练习方法。此时,我出示一个flash写字课件,学生一边跟着念笔画名称,一边举右手竖食指按一定的顺序书空带女字旁的几个生字。
3示范。
在写字教学中,对重点字要示范指导。我会在事先准备好的田字格里示范“娘”字。并且一边写一边讲解,对学生也提出要求,认真听,仔细看,用手写。提醒学生女字旁:撇点的“撇”要长,“提”不能超出右边的撇。要和女的写法进行区别。同时再一次提醒学生女字旁正确的笔顺。我会用彩笔把难写和易错的笔画描出来,以提醒学生注意。
四练习
学生的练习是在我指导完一组字后进行的。也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姿势检查课程标准对低段年级的写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就包括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前检查每位学生的写字姿式和执笔方法,这是写好字的前提。学生在做好写字课的准备后,我会让他们背儿歌“两肩齐平坐端正,头正腰直两脚分,笔杆紧靠虎口里,‘一尺’、‘一拳’牢记心”。这样学生就会有意识地摆好写字姿势。我会在他们写字的时候逐一检查。
2巡视指导在写字前提出要求:最基本的就是笔画正确,间架结构合理,用新课标的话:必须规范、端正、整洁。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我巡视指导。首先是巡视写字比较困难的同学,虽然在书空的时候能按一定笔顺写,但在练习的时候可能就会出问题。对这类的孩子,我选择的是手把手的指导,尽量保证他们把字写规范。然后是巡视特长生,这类孩子在笔顺,结构方面掌握得比较好,重点指导他们运笔的方法。最后是全班巡视。如发现共性的错误要加强指导,这个时候我会让全班同学停下来听老师指导,再练,再检查。如果是个别出现了问题我就个别检查,不去浪费全班同学的时间。
五评价
写字课中的评价不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环节,它应该是贯穿在整个课堂之中的。我这里主要说的全班性的交流与评价。首先让他们自己评价,在认为写得好的字的下边画上小五角星,然后是同桌互评,同样是用画小五星的方式表扬。最后就是在展示台前展示。我会选择在巡视时就目测好的有代表性的孩子的字进行展示。我会问孩子们:“请你们来找找这些字好在哪里?”通过这样的评价,能再一次让学生对自己书写的字和别人的字进行比较,对字的结构加深了印象,鼓励学生重新写或找写字好的同学示范,由“求其对”向“求其好”发展。这样,学生既知道怎么写,又发扬了教学民主。同时,在写字教学渐进中培养了学生参与和合作意识,又发挥了群体效益,收到提高写字教学的整体质量的效果,从而在书写上又上了一步台阶。这样做也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刚才我讲的只是“姑、娘、妹”这一组字的学习与指导过程,其余两组字我会用同样的方法完成我的教学。
回顾整堂课的设计,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课堂写字氛围,同时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增强对祖国文字的热爱,达到了有效的思想教育。郭沫若曾说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使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但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总之一句话,只要我们做到了持之以恒,就会把字写好。学生也只有把字写认真了,才算是认真学习了。
日记两则篇10大家都认为三年级是个转折,尤其是作文就是从三年级开始的。所以接手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早有思想上的准备,但是这次新课程的三年级作文教学,还是带给我不少意外。一、二年级没什么作文的要求,三年级一上来就是作文,而且是整篇的作文!以前老教材的作文教学在三年级是由写段开始的,也是有非常高的难度的。可现在一上来就是整篇的作文。怎么办呢?真的非常着急,开始那一段时间还真是感到心中压了一块石头,很郁闷。经过冷静分析,反复思考,觉得还是得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强课外阅读,让孩子积累语言,提高语感;其次是把好作文的指导关。平时从课文入手,写好小练笔;然后组织专门的观察活动,让孩子有内容可写,有方法可用;最后是加强讲评,学习如何修改。
这一单元是写观察日记,那我们就必须带孩子实地去观察,绝不可关在教室里冥思苦想。我决定先从学校常见的有代表性的景物入手。所以,近段时间我一直都在细致观察,寻找描写对象,考虑怎样写出校园初秋的景色,最后还是我那三岁儿子无意中的一句话启发了我:“妈妈,学校里的橘子真甜!”于是我选定了校园里的一棵橘树作为我们的观察对象。
为了让学生知道什么叫“写出自己亲眼看到的景象”,我把孩子们带到了橘树下,现场指导起来。师生互动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亲密感情,减少了学生对写景作文的神秘感觉。教师鼓励孩子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就写什么,鼓励学生把亲眼看到的秋天独有的景色描写出来,带给了学生安全、愉快的习作环境,更容易表现学生真我的风采。我还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给予他们充分观察的时间,让他们交流观察的体会。在开放性、互动性的观察中,学生思路打开了,表达起来更加自如,无所顾忌,因为老师相信他们表达出的就是最好的。在我细致入微的观察指导下,学生的发言充满童真童趣。回来后我们还特意带回了几只,当橘子散发出阵阵清香时,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在每人分得宝贵的一片品尝味道时,好多同学都还舍不得吃呢!看着他们的认真劲、陶醉样,真是欣慰。整整一节课,孩子们的热情始终高涨。第二节课,便是写作文了。我没有过多指导,在淡淡桔香中,孩子们唰唰下笔。孩子们还纷纷提议,下次再上这样的作文课。我也希望这样呢,简简单单的事情,轻轻松松的课堂,快快乐乐地作文,实实在在的收获。这不正是我所期望的吗?
日记两则篇11教学要求
1.理解两则日记的内容,学习雷锋同志热爱人民、关心同志的高尚品德。
2.了解日记的格式。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日记的内容,了解日记的格式。
教学难点
懂得文中两个“傻子”的意思。
会回答这个问题:雷锋为战友做了许多事,本来很累,为什么他“感到快活”?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新华字典》、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雷锋事迹
读课题。
教师问:同学们,你们了解雷锋同志吗?请你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同学们听。
教师补充:3月5日是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纪念日,这一天电视台、各单位都要表彰学雷锋的先进小组和个人,雷锋同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值得每一个人学习。今天我们要通过学习雷锋的两则日记,知道雷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了解日记内容,体会人物思想
读第一则日记
1.小声读日记内容。
2.紧扣“傻子”这一关键词向全文辐射,展开教学。
(1)读“有些人说我是“傻子”,这是不对的”。
(2)思考:为什么有些人会说雷锋是“傻子”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想法。
(3)这100元是什么钱?理解“省吃俭用”、“积存”的意思。
教师:在当时每个战士每个月生活津贴仅有6~8元,而雷锋却把这来之不易的钱寄给了灾区人民。
(4)投影:
比较下列词句:
教师:津贴费只有10块钱,是用来买生活必需品的,雷锋还在这几元钱中节省,你觉得他怎样?
(5)让学生用上“因为……所以”说说“省吃俭用”、“积存”和“傻子”之间的关系。
(6)抓住“傻子”这一关键词比较,用自己的话来说这两个“傻子”的意思。
投影:
教师问:这两句话中带点的“傻子”意思一样吗?
学生:
教师问:后一句为什么在“傻子”前面用上“甘心愿意”这个词呢?“甘心情愿”是什么意思?查字典。
学生:从内心深处愿意的意思。
3.体会最后两句话。
(1)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
教师:在学过的课文中,谁知道哪些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傻子”呢?谁还知道哪些为社会主义建设而无私奉献的“傻子”呢?
(2)读最后一句话。
“一个心眼”是什么意思?
读了这则日记你知道雷锋是个什么人?
三、朗读第一则日记
四、学习第一则日记中的生字、词语
1.重点指导两个字:
2.比一比,口头组词。
投影:
了 曹 共
辽 遭 洪
火 奇 在
灾 寄 存
3.读这几个词,并抄下来:
遭受灾害积存辽宁傻子
省吃俭用甘心愿意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读第二则日记,初知内容
全班小声读。
指名读。
二、细读每句话,理解句意
抓第一句话。
教师:这句话比较长,你看看这个句子写谁?写的什么时候的事?雷锋为战友做了哪些事?
让学生圈划出句中的“五床褥单”、“一床被子”、“六百多斤白菜”这几个词语。
教师:这些数量词说明什么?删去这些词语有什么不好?他就做了这些好事吗?还有没有?
雷锋为战友做了这么多的事,本来很累,为什么他“感到很快活”?
请学生用“因为……所以”来回答。
雷锋同志做的这些事都是属于什么样的事情?
学生:都是小事,都是平凡的,细小的,谁都能做到的事。
教师:从这些小事中反映了他的什么心?
当战友高奎云看到自己的被子时说什么了?
(1)这句话写的什么意思?
(2)如果把“换”改为“补”好吗?为什么?
投影:
教师:下面两个句子交换一下写法,效果有什么不同?课文原句的表达有什么精妙之处?
雷锋同志做好事不留名,他是无名英雄。“无名英雄”是什么意思?
联系上下文,你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是一名无名英雄?
三、读全文,思考:雷锋是个什么样的人
四、总结全文,知道日记格式
教师:今天咱们学习了雷锋的两则日记,雷锋同志还有许多好思想值得大家学习,你想知道吗?请大家在课余时间读《雷锋的故事》这本书。
指导学生看日记格式。
(1)日记,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2)记什么内容呢?
教师:日记要把自己当天最有意义的事记下来,日记内容要真实,写出真情实感。
五、自学第二则日记中的生字,词语
(1)自己学习生字。
(2)重点指导:“褥”“零”两个字。
褥:这个字是什么部首?
右边你是怎样记的?
数一数一共有几笔?
零:这个字部首是什么?
下面是个什么字?最后一笔是什么?
(3)比一比,口头组词。
投影:先 办 欠
洗 协 炊
令 卒 几
零 碎 凡
读词语,并抄下来:
褥单协助平凡零碎事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读懂P112这段话
弄明白哪句是提示,哪句是要求。
读这段话中的第一句话。
教师:写谁?
教师:写几件事?
什么事?
写多少?
读这段话中的第二句话。
教师:有什么要求?
学生: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句子要通顺连贯。
教师:什么是事情的经过呢?
教师:句子要通顺连贯是什么意思呢?
二、互相讨论
教师:在咱们班中有哪些关心集体助人为乐的事?互相说一说,讨论一下。
教师:把讨论结果说一说。
学生:①下雨时,李刚借伞的同学。
②班里的守时员每天最早到校,对工作认真负责,这也是关心集体的表现。
③修桌椅……
④小兰脚烫了,李丽每天照顾她上厕所。
⑤常莎是班里负责开门的同学,他病了,还把钥匙交给其他同学,他是怕同学进不了教室,这也说明他关心同学,关心集体。……
三、练习说一段或两段话
看书上这段话想应该怎样开头?
练习说话。
四、把自己要说的话写下来,不会写的字查字典
板书设计
日记两则篇12教学目标
1、深刻了解德国纳粹给人类造成的灾难。
2、学习日记的写法,利用日记记下自己的心灵轨迹。
教学设想
1、学习安妮在困境中从不绝望、满怀理想的积极的人生观。
2、围绕“战争与人”的话题写一篇日记。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这本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在种族歧视和战争迫害的社会大环境中,藏匿且充满恐怖的密室生活,在她朴实流畅的笔下,深深地揪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因此,《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的心灵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二、走近作者
安妮是德国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安妮一家到荷兰避难。后来,中立的荷兰也被德军占领。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安妮等人一直躲藏在阿姆斯特丹一所房子的密室里。安妮以她14岁少女的眼光记述了这段苦难煎熬的岁月。
随着盟军捷报频传,安妮一家一度深信苦尽甘来的日子不远,熟料盖世太保却先一步得到密报,将他们抓进集中营。隔年安妮因伤寒在集中营里病逝,此时距离德军投降仅一个星期。
1947年,死里逃生的安妮父亲将她遗留的日记付梓出版。
这本日记已转译成54种文字,共印刷3000万册。
她避难的房子已辟为安妮故居博物馆,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缅怀那不堪回首的人类悲剧。
kro电视台女发言人莫尼克说,“我们知道她不是荷兰人,但提名委员会认为她为荷兰作出了贡献。而且,很多人都赞成安妮当选荷兰伟人。”
安妮故居博物馆女发言人帕特里夏说,不论安妮是不是荷兰人,都丝毫无损于她是荷兰一部分的事实。因为“她的遗产属于荷兰,她的日记用荷兰语写成”。
三、关于《安妮日记》
安妮的日记从1942年6月12日写到1944年8月1日。起初,她这日记是纯为自己而写。后来,1944年有一天,荷兰流亡政府的成员杰瑞特·波克斯坦在伦敦广播电台宣布说,他希望在战争结束之后,能搜集有关荷兰人民在德军占领之下的苦难生活的目击报导,公诸大众。他特别提到信件与日记,作为例子。
安妮收听到这段话,为之动心,于是决定在战争结束之后,要根据她的日记出版一本书。她这就开始将她的日记加以改写、编辑,润饰文字,删去她认为不够有趣的部分,并且靠回忆增加一些内容。同时,安妮也保留了原始的日记。学术界编纂的《安妮的日记:评注本》,将安妮第一次写成、未经整编的日记称为a版,以别于第二次所写、经过整理的版本,这第二种版本,一般称为b版。安妮日记的最后一则,所标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1944年8月4日,藏在“密室”的八个人被德军逮捕。蜜普·吉斯与贝普·弗斯库吉尔,也就是在同一幢建筑工作的两位秘书,发现安妮的日记散落一地。蜜普·吉斯将这些纸页收好,藏在一层抽屉中,未加阅读。战争结束,安妮被证实已经过世,她便将这批日记交给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
奥托·弗兰克斟酌许久,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日记出版问世。他从a与b版中选材,编成篇幅较短的一种版本,后来称为c版,全世界读者历来读到的《安妮日记》就是这个版本。
奥托·弗兰克选材的时候,根据了几项标准。首先,篇幅必须精简,以便符合荷兰出版公司那套系列要求的规模。其次,安妮笔下与她自己的性事
有关的文字也要删除,安妮日记首度问世的时代,也就是1947年,公然将性事付诸笔墨,不大合俗,在青少年读物里尤属不宜。最后,出于尊重死者,日记中对奥托的亡妻及“密室”中其他人有些失敬之处,也未予刊行。安妮开始写日记是十三岁,停笔时是十五岁,对自己的一切好恶都直言无讳。
奥托·弗兰克1980年辞世,遗言将女儿日记手稿赠予设在阿姆斯特丹的“荷兰国家战争档案研究所”。由于这批日记出版以来,其真实性一直有人质疑,战争档案研究所下令彻底调查,证明真实性毫无可疑后,将日记全文连同巨细靡遗的调查报告一并出版。这个评注版不但包括a、b、c三个版本,还收入弗兰克家族的背景资料、这家人被逮捕与发配的始末,以及安妮的笔迹研究、笔迹研究所用的资料,一应俱全。
奥托·弗兰克的遗产由坐落在瑞士巴塞尔的“安妮·弗兰克基金会”继承,该会因此也拥有他女儿的版权。该会后来决定为日记推出一种增订的新版本,供应一般读者。无数读者得识安妮的日记,原是奥托·弗兰克所编版本之功,我们这个新版本也无损旧版之美。新版本的编辑与增订工作,由作家兼翻译家米里亚姆·普雷斯勒担任,从安妮的a与b两个版本取材,对奥托·弗兰克的内容加以补充。本版已获得安妮·弗兰克基金会批准,内容大约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希望能让读者更了解安妮的内心世界。
安妮撰写其日记的第二版本时,为里面的人物使用了假名。她本来想称自己为安妮·欧理斯,后来又想以安妮·罗宾自名。奥图为其家人使用真名,其余人名则依照安妮的心意。
这么多年来,在“密室”里协助这家人的几个人,其真名已众人皆知,我们这个版本因此使用他们的真名,因为我们现在应该让他们以真名实姓居功了。至于其他角色,则仍用“评注本”中的假名。对于不愿曝光的人士,我们则使用战争档案研究所为他们取定的姓名字头缩写。
读者不妨记住,我们这个新版本有许多是以安妮十五岁时写下的b版为根据。安妮有时候会回顾从前,为某则日记写下几句评语。这些评语,我们都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清楚标识。安妮拼字与其他文字上的疏误,我们也代为改正。除此之外,本版文字都忠于安妮的原作,因为这是历史纪录,多事编派与澄清都是不宜的。
四、关于“那个时代”
希特勒上台之后,在全国掀起迫害犹太人的浪潮。德国的排犹是全民性的,虽然有许多德国人不同意驱逐犹太人,但是在全民一致的行动浪潮下,这种声音很微弱。安妮十三四岁,本当生活在阳光和歌唱中,但是为了躲避迫害和杀戮,她躲进了密室,失去了自由。能否活着走出密室,能否像普通姑娘一样获得幸福和爱情,安妮比一般的女孩考虑得更加迫切。法西斯剥夺了她在阳光下散步的权利,但是无法剥夺她梦想和思考的权利。《安妮日记》所告诉人们的是一位少女如何在战争状态下面对种种迫害的经历。节选部分的内容,突出表现安妮在不幸生活中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五、文本研习
问题设计1、安妮遭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却没有想到过仇恨和报复,只希望人类永远不再有战争。她为什么会这样想?她的日记传达了怎样的感情?
指导:她指导自己所遭受的苦难都是战争造成的,而报复只会增加仇恨,让战争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安妮有自己的信仰和希望,她的日记传达了对战争的憎恨和对和平的向往。
问题设计2、安妮认为:“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指导:尽管战争仅仅是极少数人的意志,但是战争的进行依靠的毕竟是大众,如果大众能觉醒,认清侵略战争的真实目的,如果大众能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如果大众不屈从于专制集团的利益,战争是有可能被制止的。
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日法西斯蒙蔽了他们的人民,而战争结束后,这两个民族人民对侵略战争的反思有很大的差距,这是很能说明问题的。如果仅仅把战争罪恶归咎于统治阶级,就无法实现民族的反省,人民没有反思,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制止战争的再次发生。
问题设计3、人类制止战争,实现和平的途径,是什么?
指导:人类制止战争,实现和平的途径,首先基于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认识到和平发展是人类进步的唯一道路。
问题设计4、安妮虽然无法回答却一直在思考战争的根源,并且认为“除非所有人没有例外都经历过一场蜕变,否则还是会有战争。”你是否赞同这一见解?为什么?
指导:这里强调“所有人”,照应了前文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战争发动者的罪过一样大这一见解;说明要接受蜕变的是所有人。而非几个战争狂。
这里的“蜕变”是个比喻的说法,意思是说所有的人都必须彻底改变思想,认识到战争是所有参加侵略行为的人的罪行,并且每一个侵略者和被侵略者在接受着它无情的折磨,所以无论罪行大小,思想根源是一致的,不蜕变这种内在的思想根源,人类迟早还要受到战争狂魔的迫害。
问题设计5、文中用了大量的比喻,试分析其好处。
炸弹又如雨一般落下来。
指导:说明炸弹的密集。
我从一个房间徘徊到另一个房间,在楼梯里上上下下,像一只本来会唱歌的鸟被剪去翅膀,不断用身子撞那沉暗的笼子的铁条。
指导:小鸟的力量何其柔弱,突出了我的弱小。
大片乌云像一堵穿不透的墙一样挡在我们面前,想压碎我们,只是还压不过来。
指导:战争的烟云太厚重了,可以看出在战争面前普通人的弱小和无奈。
上一篇:《安妮日记》教案1
下一篇:《安妮日记》教学设计3
日记两则篇13教学目标:
1、了解观察日记的格式,学会写观察日记,养成记录生活细节的习惯。
2、以“豆娃娃”的培育过程为例,练习动手操作,记录培育过程。
3、以“豆娃娃”的培育过程为载体,练习写小的“观察日记片段”。并试着在活动结尾,学会整合几次的观察内容,写成一篇完整的“观察日记”。
4、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主动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
在“豆娃娃”的培育过程中持之以恒地观察、记录、交流。
教学难点:
在实践、观察、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出一篇真实、完整、充实的观察日记。
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简单介绍“豆娃娃”的培养方法。
1、关注学生的培养情况,与学生交流培养过程中的发现与问题。
2、阅读学生的日记片段,进行评价与鼓励。
3、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之间交流,彼此观察对方的“豆娃娃”。
欣赏他人的“豆娃娃”及相关日记,获得启示与帮助。
把“豆娃娃”引进班级,与同学们共同欣赏、观察、交流趣事。
二、习作中期
组织培养“豆娃娃”的活动。
根据自己的培养情况,进行记录,写好“观察日记片段。”
1、培养十天后将自己的“豆娃娃”带到学校。
2、彼此介绍自己的豆娃娃及在此过程中的问题及趣事。
3、学会整合日记片段,形成相对完整、充实的日记的方法。
4、选读评价。
5、作文评改。
6、佳作欣赏。
完成其他内容的观察日记。
三、习作终期
建议学生把“豆娃娃”带到学校,与同学们的进行比较与交流。
鼓励同学们彼此参观自由交流。
能不能将几次日记片段整合成一篇内容完整、充实的日记呢?
读几篇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导评价。
三批结合,进行批改。
将优秀作文进行展览。
鼓励生活中进行这样的观察。
尝试着按照老师的方法培养“豆娃娃”
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实践过程及观察所得。
与老师共同分享实践的收获。
四、习作延伸
可以小组间交流、观察、欣赏日记片段。
学会处理已有的素材、找到合适的过度方法,写出完整的观察日记。
借鉴、修改完善作文。
批后修改。
阅读优秀作文
留心生活,记录生活。
帮学生创设学生一个生活场景,学会有意识的观察。
边做边写,有生活,有内容,真实而不失生动。
老师的建议与鼓励是他们坚持并不断并有所进步的动力。
互相学习,也是互相鼓励的过程,在关注中更加注意自己的实践与记录。
检验同学们的实践成果,激发彼此学习、交流的愿望。
通过彼此观察、彼此交流、阅读能受到启发、拓宽思路、学会评价。
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让内容变得更科学、更有条理、更丰富。
读文指导,给予方向。
批后改,是一种个别指导,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
为下次习作打好精神基础
观察生活,记录生活,让生活变得有痕迹。
日记两则篇14    
    《祝福》是高中语文课本传统篇目。它篇幅长,容量大,结构又复杂。以前我教这篇课文,追求细而全:从字词讲到复句,从记叙顺序分析到情节结构,从人物形象探索到主题思想,可谓面面俱到,但测试效果并不理想。现在教《祝福》,我让学生写日记,编年谱、小传,写分析报告,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先让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文,布置学生代小说中的“我”写日记,充分把握小说总体结构。具体操作前,根据日记这种特定的应用文体布置了以下思考题:1、“我”在鲁镇住了几天?2、那几天天气状况如何?3、在鲁镇,“我”接触了哪些人?遇到哪些事?4、文中倒叙、插叙的外在语言标志是什么? 
    日记 
    12月23   阴 
    晚上回到故乡鲁镇。因没有家,只好暂寓在本家鲁四老爷的宅子里。论辈份,我该叫鲁四老爷为“四叔”。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同五年前比起来,单是老了些。不过,胡子还未留。见面之后,四叔先是寒喧,然后是说“我”胖了,最后大骂新党。虽然我知道并非借题骂我,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留在书房里。 
    12月24日  阴暗 
    今天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访了镇东头一个朋友出来之后,在河边遇见祥林嫂。她是这回我在鲁镇所见的人中变化最大的一个:仅仅五年的时间,花白的头发已经全白,根本不像一个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且丝毫不见几年前那悲哀的神色,看上去,整个脸像是木刻似的;眼睛间或一轮,说明还是个活物。她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一手提着内放了一只破空碗的竹篮:她成了一个地道的乞丐了。 
    想不到,祥林嫂看到我以后,接连问了我三个问题:一是魂灵究竟有没有;二是如果有魂灵,是不是就有地狱;二是如果有地狱,那死掉的一家人能不能见面。关于第一个问题,我替她着想,回答"也许有";第二个,我仓促之中回答"论理,也该有"。最后说"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第三个,我推说自己说不清,并把先前的话翻了过来,回答说"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最后我乘她不再紧接地问,迈开步便走,匆匆逃回四叔的家中。 
    但我心里觉得不安逸。我想,祥林嫂如果发生什么不测,我的答话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可随后就想,自己大概是生着教育家所谓的神经病,况且我已经说过"说不清"。 
    然而,思来想去,心里仍是觉得不安。 
    12月25日  下雪 
    今天依旧起得很迟。午饭之后,还是出去看看几个本家和朋友。他们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他们家中都很忙,为"祝福"做着准备。"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因此,买得起福礼和爆竹的人家都很重视。福礼由女人们辛劳制作,拜的却只限于男人。 
    与昨天相比,天色更加阴暗,下午竟下起漫天大雪,我到四叔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壁上挂着的朱拓的陈抟老祖写的大"寿"字和还没脱落的"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的对联被雪光映得极分明,我觉得百无聊赖,便去窗下的案头翻了一下:一部似不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再加上今天时时记忆起祥林嫂来,仿佛怀着什么不祥的预感。明天一定要走了,我想。 
    傍晚,从一个短工嘴里打听到祥林嫂死去的消息。短工说祥林嫂是穷死的,是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死的。听到祥林嫂的死讯,我非常惊惶,但仅仅是暂时的事,随后心里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内疚。 
    晚饭桌上,我还想打听些关于祥林嫂的消息,但因四叔忌讳极多,加上我又不知道该用什么隐语替代,所以终于没有问。看四叔俨然的脸色,我疑他认为我这时来打搅他,也是一个谬种(刚才傍晚时分,四叔曾骂祥林嫂是"谬种"),便立即告诉了他明天要离开鲁镇,四叔也不很留。一餐饭就这样闷闷吃完了。 
    吃过晚饭,我独坐在灯下,回想起祥林嫂半生事迹的断片。 
    12月26日   大雪 
    临近五更之时,我被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听到毕毕剥剥的鞭炮,知道四叔家正在"祝福"了。 
    天亮后,离开鲁镇。 
    写完日记,我指导学生编年谱、写小传。 
    回忆祥林嫂一大段是文章的主体。这一部分,时间空间跨度大,主人公命运大起大落,学生能否全面把握这一部分内容对他们能否准确剖析这篇小说主题思想有很大关系。为此,学生动笔之前,我同样布置了几道思考题:1、祥林嫂生命历程时间推移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2、漂泊的地点是怎样转换的?3、样林嫂一生遭遇到哪些不幸?4、作为一个处于社会最下层的女人,我们给她作传,怎样才能从有限的材料中挖掘出具有一定价值的传记材料,并把它们有机地组织成一篇语言平实、条理清晰、"史料"翔实的传记? 
    样林嫂小传 
    祥林嫂,卫家山人,可能姓卫,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有一年春上,只有十六七岁,以打柴为生的丈夫祥林死了,二十六七岁的祥林嫂便逃离了家中,经做中人的卫老婆子介绍,冬初进了鲁镇鲁四老爷家中做帮工。每月工钱500文。活计虽多且重,但她反感到满足。 
    三个半月后,即开春前夕,她的婆婆带人把她抓了回去。工钱1750文全被婆婆拿去了。 
    在这之前,她那严厉的婆婆为了小儿子要花一笔钱做聘礼娶老婆就把她许给了贺家坳的贺老六了。因此不几天,祥林嫂就被装到花轿里送到贺家坳去了。她出格地反抗,但不中。年底生了一个孩子,小名叫阿毛。母亲孩子养得都胖,又没婆婆,男人有力气,又会做,自家有房子,日子过得蛮好。 
    但天有不测风云,年纪轻轻的男人得了伤寒死了。没多久,四岁的阿毛在春上又被狼衔去了。这样,家中就剩下她一个人了。到了秋天,大伯来收屋,她走投无路,只好由卫老婆子领着,求老主人。主人收下了她,但手脚已没先前灵活了,记性也坏得多,死尸似的脸上整日没个笑影,主人家很是不满。家中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但一切饭菜碗盘都用不着她沾手,她的任务仅是在灶下烧火。这对她打击很大。 
    之后,她开口总是讲阿毛被狼衔去的故事。开始倒还有人听,后来人们听腻了,便不仅不表示同情,还取笑她。从这以后,她再也不提阿毛的事了。 
    鲁四老爷家有个帮佣,大家称她柳妈。柳妈谈起她作为回头人出嫁出格地反抗时留下的伤疤。这话传扬出去,人们又拿这伤疤取笑她。柳妈还建议她到土地庙捐一条门槛,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否则到了阴司,那两个短命的死鬼男人还要争,阎王老爷只好把她锯开来。 
    她很苦闷,以后花了近一年的工钱捐了门槛。捐了门槛之后,她精神一下子好了起来。 
    冬至祭祖时节,主人仍不让她沾碰杯筷,这次她受到了彻底的打击,简直成了一个木偶人。不到半年,头发变白,记忆更坏。 
    主人家愈加不满。不久,终于把她打发走了。或者是离开主人家就成了乞丐,或者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了乞丐。三四年后,腊月二十四日夜里或二十五日凌晨人们准备祝福的当儿,祥林嫂在鲁镇离开了人世。 
    终年四十岁左右。 
    祥林嫂年谱 
    二十六七岁以前--与祥林结婚。 
    二十六七岁--春上死了丈夫。冬初逃出家中,经卫老婆子介绍,到鲁镇做工。 
    二十七八岁--春上改嫁。年底生阿毛。阿毛一岁。 
    二十八九岁--阿毛两岁。 
    丈夫患伤寒死去。 
    二十九或三十岁--阿毛三岁。 
    三十或三十一岁--四岁的阿毛春上被狼衔去。秋天经卫老婆子介绍,回到鲁镇做工。祭祠时很闲,只烧火。年底柳妈建议她去土地庙捐门槛。 
三十一二岁--近秋到土地庙捐门槛。冬季祭祖时节,仍不能拿酒杯和筷子。 
    三十二三岁--头发花白,记忆尤其坏。 
    三十三四岁--可能被赶出鲁四老爷家。 
    三十四五岁--沦落为乞丐。 
    三十五六岁--沦落为乞丐。 
    三十六七岁--沦落为乞丐。 
    三十七八岁--腊月二十四夜里或二十五凌晨离开人世。 
    编好年谱,写好传记,这只是对小说有了一个较为全面而细致的感性认识,有了这个感性认识,就为我们上升到理性认识一一准确把握小说的主题一一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接下来,我指导学生写一份《关于祥林嫂死因的分析报告》。祥林嫂的死因究竟是什么?她是怎样被逼得一步步走上绝路的?是个人悲剧,还是社会悲剧?作者利用倒叙手法把样林嫂的死放在开头写,目的何在?(不仅是制造悬念,更重要的是与鲁镇人们的祝福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从而把祥林嫂与整个社会的矛盾冲突一下子凸现在读者面前。)我提出上面这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要求学生撰写要实事求是,以理服人,不扣帽子,不说空话。 
    关于祥林嫂死因的分析报告 
    腊月二十四夜里或二十五凌晨,卫家山人祥林搜在鲁镇死去,终年四十上下。祥林嫂的死因究竟是什么? 
    根据调查,我们了解到,祥林嫂一生经历了四大波折:丧夫后逃到鲁镇做工;被婆婆出卖强嫁到贺家拗;后夫死于伤寒,儿子被狼叼去,自己被大伯赶出屋;重返鲁镇做工遭歧视,被看成是"伤风败俗"的女人。这四大波折使她遭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从而使她一步一步走向绝境。在走向绝境的过程中,鲁四老爷自然要负主要责任:他吩咐四婶不让祥林嫂沾碰祭祀用的器具,使祥林嫂的精神支柱完全摧毁。逼她再嫁,将她卖进深山里坳的婆婆,赶她出门的大伯,用地狱之类的迷信来恐吓她的柳妈,荐她又合伙抢她的卫老婆子,还有鄙视她、嘲笑她、侮弄她的鲁镇一些人,所有这些人对祥林嫂的死都多少不等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都使祥林嫂在精神上受到或大或小的打击,从而使她不停地往死路上赶。就是"我"的回答,也多少加速了祥林嫂死亡时刻的到来,使祥林嫂带着对死后的恐怖离开了人世。 
    以上这些人有的是自觉地把祥林嫂往死路上赶,更多的则是不自觉而为之。但不管是哪种人,他们的言行都是由某种思想观点所支配的。那个时代,女人,尤其是下层女人,社会地位非常低下,更何况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一个寡妇。正因如此,鲁四老爷轻视厌恶祥林嫂。鲁镇一些人也嘲笑欺侮祥林嫂。还有,那个时代人们信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这样,祥林嫂的婆婆在大儿子已死而没能留后的情况下,无论如何也要攒钱,为小儿子娶一房媳妇以续香火,没钱怎么办?卖祥林嫂是比较好的办法,这样,卫老婆子的行为也就有了很好的注脚。最后,由于那个时代鲁镇的人照例相信鬼,因而柳妈恐吓她,甚至连"我"这个根本不信鬼的人在那种具有浓重迷信色彩的环境中,回答祥林嫂提出的问题时也变得软弱无力,从而加重了末路人的苦痛。 
    综上所述,以"女人祸水论"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观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礼教(自然不是全部)及迷信思想支配着的自觉不自觉把祥林嫂往死路上推的人,导致了祥林嫂的肉体和精神遭受到严重摧残,并使她最终沦为乞丐,被活活饿死、冻死、吓死。 
    封建礼教和迷信是残杀祥林嫂的元凶。
[1]
日记两则篇15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结合作文提示,让学生明白写日记就是把一天的见闻真实、明白、通顺地记录下来。
2、帮助学生掌握日记的一般格式。
3、在练说的基础上仿照例文写一篇日记。
4、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养成爱观察、善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真实、明白、通顺地记录一件事。
2、学习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想看看吗?
2、教师表演:将棋子叠成一叠,用直尺猛击最下面的一个棋子。这个棋子弹出去后,其余的棋子落下来仍然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二、指导观察
1、说说老师是怎么表演魔术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板书:先……然后……
3、再指名说,引导用上合适的动词板书:搭、敲、飞、落……
4、说说你心里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观看魔术表演时自己心情的变化。
5、你注意到其他同学的反应了吗?
魔术表演之前他们怎么样?表演的时候他们的神情动作是怎样的?你猜他心里可能想些什么?表演失败时大家有什么表现?成功后有什么表现?
学生口头作文
6、揭开谜底:你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教师揭开谜底:这是利用物体的惯性。惯性是指动起来的物体有保持运动的特性,比如你跑起步来很难一下子停下来;或者不动的物体有保持静止的特性,比如推动一个物体时,刚开始要付出更大的力。
6、可是,许多年之后,我们可能就把这件事忘了,怎么办呢?
三、指导怎么写日记
1、什么是日记?指名读
2、读例文,用你的慧眼去发现,写日记在哪些方面要提醒大家?
学生发言:日记开头要写上日期、星期几、天气情况,日记一般不写题目。
3、你觉得例文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我们学习?
文中用了“逼到、九牛二虎……”等词把捉鱼经过写得非常生动。自己再读读,用笔画下来。
4、指导写作:如果你觉得今天的魔术特别有意思,可以把它写下来。如果最近还有更令你难忘的事情,你也可以选择其他内容。
四、学生写草稿
以上就是关于文章日记两则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