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俞

时间:2023-05-25 13:08:55 作者:文库大全 字数:51466字

范文小一网整理婉俞,旨在帮助更多人解决教学困扰,文章仅供参考,具体需要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有所帮助,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相关文章婉俞吧。

婉俞

《陆犯焉识》读后感范文

《陆犯焉识》读后感范文篇1

当孩提时的陆焉识挺身而出把即将被送回娘家恩娘冯仪芳留在陆家时,就注定了他与冯婉喻一生一世的苦难因缘。

放荡不羁的才子陆焉识虽然不情愿娶冯婉喻,但终因抵挡不住恩娘的眼泪而不得不屈服于娘;而自幼倾心于陆焉识的冯婉喻满心欢喜的嫁入陆家,对新婚后即刻出国的陆焉识毫无怨言,满怀期盼地在家中苦苦等待。四年后陆焉识博士学成归来。

已掌握多种外语的陆焉识回国后在与婉喻共同生活上的几年里虽然与她共同孕育了一儿两女,但在内心深处也并没有完全接纳冯婉喻,恩娘与婉喻的“争风吃醋”,处处都要占婉喻的上风。(也恰恰因为有了恩娘这个主角夹杂其中,婉喻误将陆焉识对自己的冷淡理解为时陆焉识的不得已,从而更加坚定了婉喻地陆焉识的深爱。)

这时的冯婉喻是个可怜的女人,让人同情。之后,连他自己也不明白是什么罪行让他获刑十五年,因他的伶牙俐齿他不断被加刑,直至死刑。钟情于她的冯婉喻得知后,为能给他减刑不惜出卖自己,最终使他的刑期改为无期,而这直到冯婉喻死了陆焉识都不明白。

但陆焉识明白冯婉喻是深爱着她的。他是在高墙内、在荒无人烟的大西北,在冯婉喻从不失约的探监中一点点感受,一点点回味,一点点醒悟到的。为了爱,他不惜冒真生命危险越狱,潜逃回家准备向冯婉喻表白;为了爱,他没有打扰他们的生活,只是默默地来到冯婉喻的身边,默默地跟随,默默地注视,然后默默地离开;为了爱,他毅然自首又回到了大西北,回到了那个让他生不如死的地方,承受这非人的待遇。

这次回去,他开始提心吊胆的熬着每一个日子。他不想自己在劳改期间因死于自杀或是因逃跑被击毙而连累冯婉喻,连累孩子们,因此他务必学会与管教们“斗智斗勇”。之后他最后想明白了,对妻儿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与冯婉喻离婚,他忍痛做出了艰难的抉择。

被特赦陆焉识,几经周折最后回到了家,但年过七旬的冯婉喻已经得了老年痴呆,已经不认识他陆焉识了。再相聚后的四年里陆焉识尽心尽力的照顾着冯婉喻,他陪伴冯婉喻一齐等待着冯婉喻心中陆焉识,直到冯婉喻生命的最后一息。

那时那刻陆焉识对冯婉喻的爱是实实在在的,是心无旁骛的;冯婉喻陆焉识的爱是始终如一的,是坚毅执着的。

《陆犯焉识》读后感范文篇2

一直以来对中国的历史较感兴趣,为它的繁荣昌盛华丽篇章所折服的同时,也为它的不堪回首的凄惨欺辱画面所羞耻。如果说《清明上河图》能反映出唐宋时期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场景的话,那么“八年抗日战争”则让中华大地饱受伤逝之苦。但苦难并没有随着战争的结束而消停,“三年的饥饿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让多少刚脱离惨境的中国人,再一次陷入绝望。

而历来的作家对那个年代的描写也甚多。有余华的《兄弟》,梁晓声的《年轮》等等,时代的悲剧通过不同人的不同角度刻画,被永久地记录下来。严歌苓的《陆犯焉识》也是其中的一部作品,所不同的是她是根据自己祖父的亲身经历记录下来的。

拿到书时,曾对题目也质疑过,后来才知道这是中国历史数朝数代对犯人的一种通用称呼句式,带有压迫性和威逼意识,公堂上喊完“×犯××”这句话之后,随后而来的那句“你认罪吗”?那么显而易见,他祖父的真名叫陆焉识。这是严歌苓对自身家族史,特别是对其祖父人生遭际和精神世界的探寻。作品反映出的是整个家族在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特定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兴衰荣辱,人物的命运在政治这块庞大而坚硬的底布上铺展开来,酸甜苦辣、生离死别。她的笔触往返于主人公盛年时流连的浮华地美国,上海和其后半生被禁锢的流放地西北大荒漠。事态的炎凉和命运的多诡尽收眼底。作品采用了双线手法,一条线写陆焉识的西北大荒漠农场上的牢底生活;另一条线则写他年轻时留洋求学、回国任教等情况,最后回归一线释放出狱与家人团聚的现在进行时。

作品中最令我扼腕痛惜的是和平年代对人才的摧残。对战争,我们无力感慨,因为那是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但对于这种无稽的阶级斗争对知识分子的迫害,才真正要义愤填膺,严厉谴责的。陆焉识,会多国语言,专心做学问的才子,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而被打成“”。在历次运动中,其迂腐可笑的书生气使他的刑期一次次延长,直至被判为无期。这位智商超群的留美博士由此揣着极高的学识在西北大荒漠上改造了二十年。毕生的所学,出口成章的大学教授淹没在严苛的政治下,成了时代的牺牲品。然而他只是其一,那个年代我们所谓曾见到的其他教授、学者也可能因为某些可笑的因由,被扣上“”的大头衔,从此沦落为阶下囚,生命和尊严被践踏的一无是处,一文不值,夭折在牢狱中的大有人在。

陆焉识回国当教授,勤于笔耕,发表学术着作的那些片段让我忆起了如今的知识分子。虽则学历高的吓人,但究其人品,又有多少是高尚的呢?学术间的虚伪更是普遍存在:抄袭论文蔚然成风,剽窃科研成果也不足为奇。人心浮躁,追名逐利,还有多少如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潜心做学问。在知识贫乏的年代,高级知识分子命如草芥,整日里被拉去游街批斗;在知识爆炸时代,知识分子犹如蚁群,却少了创新能力,沉下心来做学问的心境,这不能不说是个可笑的玩笑。

原本以为那个年代只有贫穷饥饿能值得我同情,以为只有人们的一些可笑想法和愚昧做法让我怜悯,翻阅完《陆犯焉识》后,才发现还有种更让人无力的无形的力量在演绎着可悲的历史——政治斗争。政治运动改变了每一位人的生活,释放出狱的陆焉识再也找不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而他的儿子一生沉沦,终成庸俗小市民,才貌俱佳和他同样具有博士学位的小女儿冯丹钰在感情上成了剩女,就连自己日夜思念,越狱也为她的结发妻子冯婉瑜,也在他到家之前突然失忆。这该是怎样的一场悲剧呀,除了承受物质生活的奇缺折磨之外,还要坚强地接受着一次又一次心灵上的恐惧摧残和打击。连走出农场,以为改变环境后会有不同命运的邓指导员的小儿子,最终还是重新回到关押“政治犯”和“者”的农场。可见外面的世界比农场更复杂,更“乌烟瘴气”。我不得不感叹中国历史的满目疮痍,以及如今和平来得如此之不易和弥足珍贵。

很感谢严歌苓给我展示了另一面中国的深沉苦难,更感谢这位留美语言专家教授陆焉识的长期盲写,将这份监狱纪实报告流传了下来。

《陆犯焉识》读后感范文篇3

前不久,张艺谋导演偕同老搭档巩俐以及著名演员陈道明拍摄了电影《归来》,上映之后引起了不小反响。片中演员表演细腻到位,人物心理刻画淋漓尽致,看过之后,令人百感交集,为两位主人公的真挚感情,为现实生活对他们造成的深刻伤害……

该片改编自女作家严歌苓的作品《陆犯焉识》,其实也只是选取了作品的结尾部分,并且做了修改。在我家书柜里也放了一本《陆犯焉识》,之前似乎看过一遍,但印象不深,这次看完电影之后再次翻出来,静心阅读,慢慢读出了一些味道。较之电影它涵盖了更为丰富更为深刻的内容。

先说说作者严歌苓,她是海外最有影响力的华人作家之一,好莱坞专业编剧。她作品众多,且获奖作品也很多,短片小说《少女小渔》,《女房东》获中国台湾《中央日报》第三届,第五届文学奖,长篇小说《扶桑》获中国台湾联合报副刊小说大奖。其作品还有《小姨多鹤》,《第九个寡妇》,《一个女人的史诗》,《金陵十三钗》,《一个女兵的悄悄话》等等。严歌苓出生于书香世家,祖父留学美国并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在厦门大学教书,是当时著名的翻译家。之后有长达20xx年的大西北监狱生活。《陆犯焉识》跟她的祖父有着密切联系。

小说就是从茫茫的大西北,辽阔的大草原开始的,时间是上世纪50年代。主人公焉识此时是个中年犯人,被大卡车从上海送到青海的荒漠中服刑,罪名是“”,刑期是无期。源源到来的大卡车,严重破坏了原本祥和的草原生态,以至于让那些草原之主“狼”也待不住了,开始了迁徙。而无数的囚犯则死于高原反应,死于饥饿,死于寒冷,死于开垦荒地的劳累。焉识的番号三年后从2868号到278号,也就是说,他成了严寒饥饿劳累最难以杀害的人之一。他得以生存除去要克服严酷的自然环境之外,更要应对来自同类的迫害,他装口吃,少说话,学习察言观色,这与年轻时候一个留过洋,会说八国外语获得博士学位的他是怎样的不同?

时间回到三十年代的旧上海,陆焉识的家,一个有房有车的大户人家的公子哥;随后转到美国华盛顿,变为风流倜傥的留学生。在美国的五年当中,焉识是一个随和凑趣,说话俏皮,哗众取宠的人。他的个性是张扬的,出手是阔绰的,在他的继母不间断寄钱给他的日子里,他似乎忘却了自己从哪里来?将来要回哪里去?他活得肆意而放纵,他不负责任地跟女孩子交往,然后再逃开。他无疑是聪明的,学会了多国语言,并在二十四岁的时候获得了博士学位。

小说就这样穿插着,一会儿在西部草原,一群犯人和犯人之一老几(他是焉识在监狱中的名字),说到老几这个名字,似乎在监狱,犯人都不配拥有自己的名字,都是代码,老几就是陆焉识的代码!一会儿又回到焉识旧日在上海的生活,和继母恩娘和妻子冯婉瑜之间的生活琐事,以及留学归来后的工作状况。

在西部监狱中,作者描写了除焉识之外诸多犯人的生活状况,以及管教人员对待或者说对付犯人的态度和伎俩,还有犯人之间为掠夺有限的资源而相互伤害……其中写到那个16岁的小犯人梁葫芦,被堵住嘴巴,捆在马缰绳上,被马拉着在雪地上奔跑,后脑勺被磨得露出颅骨!还有焉识逃跑后回来,河北籍管教干部为了报复他,用死套绑住他的腿,企图废了他的一双腿。在那里所有人都是缺乏尊严的,所有人都是苟延残喘的。人性是黑暗的,人与人之间是戒备的,信任是不存在的。

或许是漫长的监狱生活太乏味了,焉识慢慢回忆他的前半生,回忆他的太太冯婉瑜,他发现之前自己并不了解太太,也并不喜欢她,一直以来只是被动接受那个来自继母安排的婚姻,但在监狱中,他意识到婉瑜是爱他的,并为他默默做了很多事情,他逐渐发现婉瑜的美好,他渴望回去见见他,趁自己还有气力。于是有了他精心策划的逃跑,这段情节张艺谋在《归来》中有展现。小说中,焉识九死一生,历时几个月,辗转几千公里,从青海荒漠中回到上海自己的家。但在最近接亲人的时刻,为了避免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却选择了不见面,只是远远地跟在妻子孩子后面,感受些许亲人的气味!何等令人伤感的情节,何等无奈的人生!是谁造成这样的痛?又是谁给了他们无谓的伤?

逃跑归来后,焉识做了一个决定,离婚!成全妻子和孩子们,不要再因为有个罪犯父亲和丈夫而备受歧视,那时候他以为自己永远回不去了,会死在这片大草原中。作这个决定的时候他心里是绝望的吧,他割断了自己与世界的联系!从此了无牵挂了!可是没想到的是,他还有恢复自由的一天,在被关了二十多年后的70年代末,他回到了上海。可是他的妻子婉瑜却因患病再也认不出他!他不能跟离了婚的婉瑜住在一起,只能住在儿子家中,但每天清晨都要去看望婉瑜,陪她聊天,陪她一起等待她记忆中的丈夫回来!日复一日,在无望中等待,也在等待中和婉瑜越来越亲近。令人意外的是,当他带婉瑜回到他争取回来的曾经住过的小楼,她竟然一下子准确地走对了路!在他们的小楼里,婉瑜安静多了,他们复了婚,做回了夫妻!

在焉识从大西北回到上海之后,他在美国的大女儿和在比利时的弟弟曾回来探望他,弟弟不无感慨的看着那个自己曾经膜拜的聪明绝顶的哥哥,比自己老了不知多少,难过的不能自已,他说他一直在想:像阿哥这样的天才,天底下最好的房子就该给他住,最好的汽车就该给他开,最好的吃的就该给他吃,才公平。可是他的哥哥竟然遭了那么多年的难!在弟弟和大女儿的眼中,这是怎样地不可思议?怎样伤害了他们最优秀的亲人!

婉瑜在自己家中安静地去世后,焉识开始写作。在20多年的监狱生活中,焉识曾用盲写方式记下了诸多内容,聪明的他还有一项常人无法企及的特异功能,就是不用纸笔,在脑子里写作,并且一篇一篇按顺序编号,归档,内容不限,调理清晰。在孙女的帮助下,他完成了对这段生活的记录。

故事的结局是他离开了和小女儿一起生活的房子,离开了上海,留下一封简单的书信。带走的只有自己的衣服和婉瑜的骨灰。

《陆犯焉识》讲述了焉识跌宕起伏的一生:年轻时候意气奋发,风流倜傥;中年因为战争和亲人分离;老年时候在监狱度过漫长的20多年;最后好不容易和亲人团聚,妻子却因失忆认不出他。焉识一生的遭遇令人唏嘘不已,感慨良多。透过小说,也看到了诸多人性的自私,做人尊严的丧失!同时愈发衬托出历经磨难之后两夫妻之间平实的温暖,和相伴的幸福!

《陆犯焉识》读后感范文篇4

陆犯焉识》与《归来》在我这儿有一段小小的纠结:先出现的是《陆犯焉识》,因为当时在读《巨流河》,我就将这本先放着;然后看到电影《归来》,发现前者竟是原著,虽则电影有陈道明和巩俐的演绎很动人,但是却消磨了我读《陆犯焉识》的欲望--实在的,电影里没有一个人能够勾起我与他或她相处一段时间的渴望。

直到秋天的某个下午,我坐在飘窗上喝着茶,看着窗外齐楼的树顶变换斑斓的色彩,我从床头翻出这本书,开始慢慢地看,严歌苓的语言是我喜欢的,干净、温厚又带着苍凉。历史风云可以在她的笔下凝聚成生活琐碎的场面,磅礴自然可以转变成纤细的盆景,内心的波涛可以化为某个电光般的眼神--能写出这样文字的她应该是消瘦、沉思,还该有一头细碎的白发。偶然看到她在《锵锵三人行》里做嘉宾,却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一头乌黑的卷发,白皙的皮肤,柔美的声音--我没想到她原来是那么美丽、温婉。

故事徐徐展开,被唤作“老几”的政治犯陆焉识被流放到大荒草漠上,装结巴,沉默,警惕……一切为了“活着”。死亡成了家常便饭,活着成为最艰难的事,但还有比活着更艰难却又不可放弃的事--那就是内心对爱的体验。

那么多的寂寞,在寂寞包裹中陆焉识开始回望冯婉喻这个他一直忽视和拒绝的女人。她的惊艳的眼波,她的隐忍,她的感激,她的等待——他一直在拒绝着这个“硬塞给他的”女人,而现在这个女人的一切给了他死寂的生活里最好的精神营养,成为了让他活下去的动力所在。

为了去看一眼冯婉喻,告诉她他想对她说的话,“老几”成了逃犯,冒死前行,看起来诡计多端,实则是被心中的渴望所逼生出的计策。等到他费劲千辛万苦站在离她不远的地方,看她买菜挤车跟丹珏、学锋她们一起吃饭,他觉得也该为她们做点什么了,于是选择了自首。

又是更漫长的等待,等待中冯婉喻的爱足够陆焉识慢慢品味了,他像一头牛,不自觉地吞咽下金黄的温暖的稻草,然后在寂寞的冬夜慢慢反刍,将每一根稻草里泥土的味道流水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都咀嚼一遍,甚至不放过每一个褶皱每一粒虫斑。

际遇也总是给人缺憾。陆焉识平反归来,可是冯婉喻却失忆了--这不是命运的玩笑吗?可是,这应该是命运最善意的玩笑吧?失忆的老年的冯婉喻只为了一件事活着,那就是等待她的陆焉识。纯粹的等待,纯粹的爱和一个纯粹的人。

我一直是喜欢大团圆结局的人,但是对待书中结尾的遗憾,我却深深喜欢,真的,没有比这样的缺憾更美丽的结局了。

合上书,再回想一下《归来》,发现两者完全是两码事,不过是名字上的“巧合”而已,害我差点错过了这本好书呢。

《陆犯焉识》读后感范文篇5

中国已经出版的小说里边,能专注于描述知识分子劳改犯的小说,不多。而严歌苓的这本《陆犯焉识》最大的价值正在于对建国初年劳改犯的抒写。小说作为民族秘史存在,补充甚至更正的,正是民族正史上的光明磊落。

该部小说,最有价值的地方,是对知识分子劳改犯青海无人区监狱中的生活的描述。关于上山下乡、五七干校、关牛棚等的叙述,中国最近三十年来,不绝于耳,但对更严酷的牢狱之灾,却很少涉及。严歌苓在小说选材上,或恐有意弥补空白。

透过《陆犯焉识》,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当年的劳改监狱是怎一样的真实生活。饥饿问题、干部对劳改犯的生杀予夺问题、犯人之间的冷淡漠视问题等等。常有左派学者提及,毛泽东时代的干部是清廉无比的,但于《陆犯焉识》中,我们却也只能看到收取金钱贿赂与性贿赂的领导,基本上看不到一身正气的党员干部,这又是为何呢?

我们能够说严歌苓写的,是真的,当然,也能够出于维护毛泽东时代的光明正确,而说严歌苓在胡乱编排。《陆犯焉识》中,最有价值的这一部分,正是作家严歌苓走访青海劳改犯监狱的时候,偶然得到的一本知识分子劳改犯的狱中笔记,根据这本笔记而生发出来的小说资料。当事人的笔记,经过严歌苓的小说性构建,使得建国初年的知识分子劳改犯的狱中生活,更加真实与残酷。在当下的出版环境中,这份笔记,尚且只能当做资料收藏,不能问世,但严歌苓的小说,却能够曲线救国了。

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严歌苓以女性的身份来关照劳改生活的非人性,在诸多笔触上,缺少成熟的男性作家的冷漠感。在该部小说最有价值的狱中劳改生活中,我们往往只能看到严歌苓的点到为止,而不是对丑恶与非人的深度刻画。当然,我们能够说,这是作如果用女性作家特有的温柔来回避这一问题的话,则更加动听一些。

借此,我们就不能回避《陆犯焉识》中最无价值的部分:中青年时代的陆犯焉识的“浪子”生活。虽然作家严歌苓声称,这一年龄阶段的“陆焉识”是根据自己爷爷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但作家本人的创意写作的招牌动作因为屡次应用而显得苍白暗淡。民国海归公子哥看不上母亲安排的婚姻,母亲跟媳妇争风吃醋云云,这些老生常谈的段子,自民国小说开始,便如“小时代”的抒情基调一般絮絮叨叨,严歌苓也并未写出新意,反而更加狗尾续貂。

作家严歌苓的创意写作,更多的是运用写作技巧来弥补作家对生活体验的不足。小说主人公陆焉识之于作家严歌苓,更像是割裂的手捏玩偶,严歌苓把握不住这个人物的性格流变脉络,因此,在大是大非的起落上,均显示出自己的局促与手足无措。比如,重庆时期的陆焉识,在入狱两年一段上,便仓惶太多,缺少合理的故事支撑。再比如,建国后的陆焉识为何被劳改到青海去,便也缺少同样的故事支撑。作家本人试图透过小说人物的大起大落来造成时代感,却并未深入触碰那些时代,往往无缘无故地就关起来了。

作家本人可能根本无法驾驭这个年度跨越如此之大的历史题材。《陆犯焉识》中,严歌苓轻车熟路的,反而是家长里短,中青年时期的陆焉识与恩娘、媳妇的家长里短,劳改释放后的陆焉识跟媳妇及其子女们的家长里短。“家长里短”是女性作家先天的优势。严歌苓要啃历史这个硬骨头,勇气可嘉,但实力严重不足。

全书部分章节,因为有真实的劳改犯笔记的依据参考,而显得比较有力度。但就整体而言,《陆犯焉识》更像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段子,缺少力透纸背的东西,尚且不如很多“伤痕文学”的作品。这是创意写作的先天残疾造成的。

虽然如此,我们依旧就应肯定作家严歌苓的用心贡献。她用小说的方式,叙述了建国初年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历史,让中国人至少延迟忘记自己民族当年的血泪遭遇。作家的使命感,严歌苓是有的,若经历练,沉淀其生命感悟,打磨掉其文字工匠的雕虫小技,或恐可成一家。

《陆犯焉识》读后感范文篇6

《归来》的小说版《陆犯焉识》在一周之内被我抽空看完了,为什么这么慢呢,因为我的眼镜干涩难耐,看一个小时感觉就要瞎了。

小说的主人公陆焉识的命运,只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写。那个时代的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本沁血的小说。

我都替小说里的人物羡慕那些去国外留学而留在那里的亲人,大女儿丹琼,在上海时候家境还算富足,快成年后随叔父一齐去欧洲比利时,之后又嫁到美国生儿育女。一生富足。而家人在国内所受的艰苦不是她用眼泪就能够体会的。陆焉识的弟弟也是个幸运的人,尽管从小生活在神童哥哥的阴影下,但他的命跟哥哥比起来真的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老陆当年为什么就不留在美国呢?国内有他的什么啊?一个他并不喜欢的恩娘,一个他当时很厌恶的媳妇。非要说有什么,那可能就是作为长子驻扎在他骨血里的职责感吧。

印象最深的几个场景,他为了看小女儿丹钰的一段科教影片,运用了所有的有限资源去贿赂看管,大雪地里来去行走二十公里。出的汗跟泥土一样的棉袄里混合后就是一个个冰刀,每一步都有冰刀在皮肤上蹭过,等他死里逃生回到牢营后已经被磨得退了一层皮。在牢里,亲情于他们就是生死的唯一牵挂,宁可冒死只赶上结尾的5分钟也认为值得。而亲情对于那些在牢外的人,却是避之不及的瘟神。害怕跟牢里的人产生一丝丝关联。这也就是为什么坐牢的父亲能够为看女儿短短5分钟的影片而冒生死危险,而女儿却对逃狱来看她们一眼的父亲用英文喊话,让他去自首。

那些在大草漠开荒的死里逃生,他没有跟儿女亲人讲过,因为他明白他们并不关心。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所受的苦比天大。他也没法跟老年痴呆的婉俞讲,即使她是清醒的,他也不会把自己如何挨饿,如何受冻,如何用手指抠干草一样的大便,这些非人的苦难讲给最爱他的人听。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岁月还是用纸笔记录了下来,他讲这些是写给孙女,写给婉俞,其实最多的还是写给后人,不要遗忘这段历史,不要再重蹈覆辙。

文中用婉俞的老年痴呆映射了当代中国人的群众失忆,大部分人不愿意去触碰伤痛的过去,大家喜欢娱乐至上不喜欢悲情。这当然也是执政者最喜欢看到的一群国民,没有人去纠结过去他们犯下的错,因为都是过去的事了,三四十年前的过去跟我们这代人又有多大关系呢。但是不让犯错的人正视他所做的错事,那结果就是一遇到变动就会重拾那根棍棒,随便给你扣上扰乱治安,扰乱社会和谐的罪名。这些罪名跟文革时期的所谓,臭老九又有多大区别呢?

小说里尽管没有过多的描述开荒的过程,但是尽管不经意的几点描述,也能让我们看到当时盲目的开荒给环境造成了多大的破坏,给青海周边的藏族人民带去了多少愤恨。青海湖里的鱼,一开始凿一个冰洞就能够看见鱼噼里啪啦往外跳,可没有几年的工夫,就只能用炸药来炸了。应对一条条被炸上冰面的死鱼,藏族人民只能念经帮他们超度。野生动物被人侵占了领地,没有了草只能被迫迁徙或者成为人的腹中食。藏族人在那里生活了上千年,突然来了一帮人说要统治那里,外人只明白党给藏族人民带去了电灯电话和公路,却从不关注他们从藏族人民赖以生存的环境中掠夺走了什么。如同抢劫入室一样,抢完东西后还要让人感谢他不杀之恩。

迟暮之年的陆焉识最后得到特赦,左盼右盼回到了亲人身边。让读者心疼的是,此时的他本就应享受天伦之乐以弥补二十多年的牢狱之苦。但是妻子的失忆,儿女的横拦竖挡和怨恨并没有给他多大的温情。但好在妻子还在,还拥有了五六年的陪伴。七十多岁的他成了家里不用花钱的佣人,洗衣做饭,收拾屋子,取送邮件,陪婉俞,写回忆录,教小朋友英文。七十多岁了他还能够精力充沛的做这么多事情。但是老光棍女儿的婚姻却最终让他成为了一个彻底剩余的人,女婿想赶他走,儿子又不理解他,妻子已经离他而去。苦难造就了老爷子硬朗的体格,也造就了那个年代的人硬邦邦的心肠。

即使到了此刻这个年代,过多的苦难仍然能锤炼人的心肠,使得他对别人乃至家人的苦难发不出来同情心,比如大姑比如三婶。因为她们觉得自己苦“那你别人的苦怎样跟我比?我连自己都没办法怜悯又用什么来同情你?”

老陆晚年的凄凉让我又想到了宋的父亲,同样的没有为家庭做任何贡献,没有为子女留下任何财产,只会给家人带来痛苦,区别是老陆是时代造成的,而老宋是媳妇的出轨导致他破罐子破摔造成的。我会同情老陆得不到子女的谅解和孝顺,会心里暗暗骂他的儿子心肠太硬,太自私了没有人情味。但是如果老宋就是老陆,我是他的家人,我会做到几分?我想充其量我也就做到丹钰的地步。做不到婉俞那种付出。一旦人的本真被剖析放大后,你会发现你做不到你认为的那么好的自己。他一生的错和无能不能成为他无权享受晚年的理由,老人都是可怜的,即使是杀人犯到了老人,那张脸也会让正常的人心生怜悯,不禁联想到自己有一天,手也会像他一样干瘪,背也会像他一样驼,脸也会像他一样难看,气质也会大打折扣。所以尽量做个心肠软的人吧。

《陆犯焉识》读后感范文篇7

陆焉识自幼家境殷实,十四岁便做主留下了要被退回娘家的继母恩娘,十六岁念完高中,十八岁念完大学,会几国语言,且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后又漂洋过海,深造也好,追寻自由也罢,享受的都是上流社会的少爷待遇,当然,陆焉识配得起这样的待遇。

外界环境的异变能为人带来多大的影响?人在环境中为求生存又能做出多大的改变?

首先是身份的改变。战乱中时局动荡,焉识归国前的陆家已经逐步显现出没落的迹象。报纸上也附和着水深火热、暗流涌动,讽刺、批判、回击、斗争……焉识不理这些,继续他学术的探讨,时而自以为高明的暗嘲终究是被好事之人拿来断章取义,招来了麻烦。陆家不保,焉识不再是少爷,与凌博士的误会也辩不清。最终被带走的时候,甚至连罪名都不是那么确切。百无一用是书生,恩娘口中“最没用场的人”,确是此时的焉识无误了。

其次是焉识性情的改变。西北服刑期间,是陆焉识转变最大的时候,为了生存下来,为了能再见到婉喻,他丢弃了清高,放下了尊严,以前最不屑的伪装狡猾正是他此刻的嘴脸。多年严酷的打磨,在他身上留下了肌肉记忆,到被释放回家后,还会偶然的唯唯怯怯,胆战心惊。

陆焉识转变最大的一点要数对冯婉喻的感情变化了。这是他所有思想转变的根源,是他有在严苛条件下求生存意识的根本原因。从抗拒到理解再到深刻的思恋,当他以“无期犯”的身份感悟到这些的时候,似乎一切都来不及了,但又暗暗地为这一切赋予了它的可能性。

望达是陆焉识连名字都不曾提起的“初恋”,是他挣脱恩娘和婉喻的束缚,不远万里追求自由解放、抛下作为儿子丈夫的所有职责后,第一段偶然邂逅。但他无论再怎样逃避冯婉喻,也始终不会与望达结婚,更没有在一开始就告诉望达,他有妇之夫的身份。望达在与离开间或,陆焉识的“红粉后备役”从来没有停止过动作。或许在陆焉识看来,这一年的恋爱时光但是是弥补自己被包办婚姻而缺失的生活经历,或是一场没有任何职责人的游戏。

相比望达,韩念痕是在战乱中与陆焉识共同经营过两年生活的人。这个重庆女子虽没有高贵的出身,她的聪慧、美艳足以使他着魔。念痕是很爱陆焉识的,那些试探的谎言但是是她自卑的武器。焉识不承认她的孩子的时候,她也无任何辩解,任他把她看作不忠的女人,默默忍痛把孩子打掉。可她还是那么爱他。不顾外界的闲言碎语,搬去照顾焉识起居,做了名分上的“外室”,与他共同生活,对一个柔弱的女子来说,做这样的决定需要付出多大的决心。焉识入狱,她为焉识寄了两年的家书,最后在这过程之中死心放下,她明白了无论外界变成什么样貌,他对家庭的职责永远不会改变,他是无法与家人分开的。焉识出狱后,念痕潇洒地离开,留给焉识的是她最完美的年华与他共同生活的回忆。陆焉识是否爱这个女子呢?我想他是爱的,只是怕承认,借口他爱的是自由而不是念痕,怕真离不开她。男人的爱不像女人,能够这么轻描淡写、不着痕迹。可焉识本质还是个有职责感的人,他的职责只属于他的家庭,属于他名正言顺的妻子,虽然他还不是那么喜欢他。

冯婉喻则是一个很典型的传统中国女子形象,一向为爱默默坚守着她作为妻子、儿媳、母亲的职责,替她丈夫承受着整个家庭的重担,对焉识言听计从,甚至为他牺牲自身清白,从无半分怨言。同样一件事在她与焉识眼中有着天差地别的境况,焉识那些过分的尊重、敷衍、甚至厌恶与嫌弃,在婉喻心中竟成了沉默无声的爱。婉喻是可怜的,在她清醒的那些年岁里,并没有得到多少来自焉识的爱,这对一个以情感作为精神支撑而竭全力守护家庭的人来说有多么可悲。同时,婉喻又是幸运的,一次要了无数人性命的长囚,最后使得焉识迷途知返,浪子回头,念起婉喻的好,仿若天下女子都不如婉喻,她成了他此后半生的唯一念想。婉喻失忆后,焉识衷情陪伴,虽然她再未忆起他是谁。陆焉识与冯婉喻就像千百年来的夫妻相处模式,经历沧海桑田之后,感情转变成亲情而永恒,每个人都为他的身份主角而坚守着自己的职责,陆焉识虽是洋派留学生,却也未能免俗。他抵抗过,逃避过这桩非自主选取婚姻,可能是恩娘的为难让他可怜婉喻,可能是婉喻的始终如一让他内心涌起一丝被掩盖的感动,也可能是二十年的流放囚徒生涯让他后悔当初为何身在福中不知福。不论是怎样,他还是爱她的,不然一个人怎样可能成为另一个人生存下去的信念?

人已归,心何安

书中描述了两处陆焉识被带走后回到上海。第一次是他周详计划后冒着生病危险进行逃亡,看到婉喻祖孙三人宁静的生活后不忍连累他们而回去自首。逃亡这个举动已经为她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儿女对焉识的怨怼又一次加深。直到之后焉识被释放回家,他的儿女也不愿父母重新在一齐,唯恐后面再有什么政治运动受其牵连。他们这种看似不近人情的表现实则反映出惶恐不安、十分畏惧的心理状态,既可怜又可悲。与父亲“划清界线”似乎是他们为了寻求自保而建立起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没有生长在那样一个年代,所以很难体会到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陆焉识服刑期间,他的家人们是“敌属”,他在坐“有形的牢”与世隔绝,他们却在坐“无形的监”,时时被人盯在眼里,不可有丝毫行差踏错。常年经受着这样的压抑苟延残喘,日子不是那么好过的。焉识归来,婉喻已不认得他,他与儿女之间也有隔阂,婉喻离开后,此处再无他容身之地,他也毫无留恋,终随心而行,寻找许他容身的一片广陌。

很早就听说过作家严歌苓,之前一向没有读过她的书,这次是前一段时间看了张艺谋的《归来》,一时好奇心起,看看《陆犯焉识》。看完之后最直观的感受是惊奇,与其说她是个厉害的作家,更不如说她是个实力超群的编剧。整本书看不到任何空虚的浮饰,语言从头到尾朴实平易、生活化,即使如此也不会给人枯燥及疲倦感。每句话都衔接紧密,画面感十足,看的时候能脑补出许多具体的场面,而非虚幻的联想,真实与细节是她功力深厚的一个体现。还有一点是当代许多自称作家的人(青年尤甚)很难企及的,她的作品时间与空间的推移是同步的,很多人容易忽略其中一个而过分强调一些看似重要,实则可有可无的细节,往往使故事的连续性减弱,出现停滞。另外,她对整个故事的总体把握、布局及深度的安排都拿捏得很准确,是个有实力的剧作家,值得学习的地方挺多的。

与同是上海女作家的张爱玲相比,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张爱玲孤傲、华贵,作品中带着一种大气,本意埋得更深,需要读者用心体会思考,恍然大悟后有另一种收获。而严歌苓是将所有都写在了读者眼下,给你营造出什么样的感觉,你感受到的就不会相差太大。各有各的高明之处,虽然我更喜欢张爱玲的风格,但却是从这本书得到不少的收获。

《陆犯焉识》读后感范文篇8

读这本书的契机源于看了张艺谋的电影《归来》,看《归来》的契机在于对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特有的感触以及对陈道明、巩俐以及张艺谋的欣赏。首先,谈谈电影中打动我的场景。电影结尾时,陆焉识举着写有陆焉识的牌子与冯婉瑜一齐在火车站接陆焉识。电影没有给明确的结局,也许冯婉瑜永远都认不出她的陆焉识,但是那都不重要了,因为陆焉识从身体到精神上都已向她归来,陆焉识陪她一齐等待的过程本身已足以动人。除此之外,说实话,电影并没给我过多的触动,但是给了我看这本书的欲望,因为我感觉到电影里面似乎还有很多话想要说但是没说出来的话。

“在看见小女儿丹钰之前,他也许就不费劲逃命了,而此刻他看见了丹钰。银幕上会说会动的丹钰让他觉得日子是值得熬得,命是值得保的,假如这时毙他,他会不要廉耻地跪地求饶。他看着狼的一家子。人家狼都有一家呢。”所以说,人的可塑性还是很大的,尤其是直接威胁着生死存亡的那些事,你完全能够是另外一番模样。或许,按王阳明的观点来讲,人心本身就有这一面,但修心的功夫不够,遭到蒙蔽了。人活着是需要是一种信念的,在顺境中或许没那么明显,但在逆境之下,信念就显得尤为重要。信念不需要证明给谁看,只是为自己活着赋予更多生命的张力。人能够很渺小,也能够很伟大,渺小与伟大完全在于一念之间的抉择,而这一念之间的抉择则来自于平日的修心的功夫。

“犯人里也有一帮一伙的,但老几不入任何伙。在美国,在上海都不入伙,宁可吃不入伙的亏,兜着不入伙的后果,此刻会入这些乌合之众的伙吗?因此老几在一份亲密的凑上来时,总是客套的推辞。不识抬举就不识抬举吧,老几还剩下什么?就心里最后那点自由了。”

“一般此类没用场的人都有一身本事,误以为本事能够让他们凌驾于人,让人们有求于他们的本事,在榨取他们本事的同时,至少能够容他们清高,容他们独立自由地过完一生。但是他们从来不懂,他们的本事孤立起来很少派的上用场,本事被榨干也没人会饶过他们,不知如何自身已陷入一堆卑琐,已经参与了勾结和纷争,失去了他们最看重的独立自由。”“就连最纯粹的学术文章刊登之后也会引起这一派那一派的争执,他总是不明白自己怎样就陷入了圈套,糊里糊涂已经在一场场文字骂架中陷得很深。”这三段文字,或许能够会接到做人与做事的关系上。或许不就应将两者隔离,纯粹的做人与做事时没有好处的,因为人们不会为了做人而做人,不会为了做事而做事,都是心有所指,有所期盼的。一切的做人做事是为了心里的那个念头说服务的。一个良性循环是这样的,透过把事做好,进而更好的做人,透过更好的做人进而把事做的更好,而这两者最终让自己拥有了实现梦想的潜力,从而自然而然也就获取了极大地自由。至于入不入伙,或许不就应在本上上面纠缠,而在于是否有助于实现内心的梦想,梦想不是欲望,这样也就不会说因为入了伙,而觉得失去了自己的清高。

“他要告诉她,老浪子是冒着杀头的危险回来的。他是被你婉喻多年前的眼神勾引回来的。他太愚钝,那些眼神的骚情他用了这么多年才领略。他再不回来就晚了,太老了。”电影《归来》故事的发生就应是有这句话开始的吧。这是一种残酷式的浪漫,这是一个男主人公花了多少年牢狱之灾才懂得的浪漫。繁华落尽,那个静静的女子让他怦然心动。是时间,是分离成全了陆焉识与冯婉瑜的浪漫。从他们的经历来看,如果持续一颗对感情的向往,终有一天你会遇到你的真爱,早晚而已。同时,更告诉我们,珍惜身边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相亲相爱,这种珍贵不要等到失去之后,再去怀念,不要这种残酷式的浪漫。

“恩娘的暴怒她或许能够顶得住,而他的天塌下来是她顶不住的。”对于传统女性来说,表达爱最好的方式或许就是深深的依靠于对方,这种依靠不是好吃懒做,不为自己思考,而是彻底的将自己的身心全部的投入到自己的男人身上去。而按我的主观臆测来看,男人对于女人的爱的感知很重要一个指标就是,女人在多大程度上依靠自己,因此付出爱的方式,是用自己的行为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值得依靠的人。这与当今鼓励男女平等的独立是不冲突的,因为,你能够很独立,也能够很依靠,这两面是能够共存的。若是能很好地把握,便是一种绝妙的境界。

“战争会结束一切的卑琐和无聊。战争是几个大人物玩的把戏,暂时会替代角角落落的小把戏。”这句话,有两层解读。一是,在危机来临的时候,人们是能够抛开私人的恩恩怨怨,或者说是无暇顾及私人的恩恩怨怨,因此便有了能够被动员构成最广大的统一战线的可能。但这个最广大的统一战线不要奢求长久的维持下去,因为时点一变,大家有暇顾及的恩恩怨怨的时候,便足以摧毁着一切。国共统一战线的分分合合充分说明了这一道理。二是,大把戏与小把戏并非完全决裂的。小把戏身上有大把戏的影子,大把戏同时又决定着小把戏的最终胜负。将自己至于这个时代大背景之下是务必的素质,因为人与人之间是需要相互成全的,就如张艺谋需要巩俐的成全,巩俐也需要张艺谋的成全。

“梁葫芦给他弟弟和妹妹留下的是三套棉衣棉裤,已经破旧,是他在监狱两礼拜一次的交易市场上换来的。准备这些东西用了他半年时间,此刻最后都准备齐了。”这让我想起王阳明所讲的: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梁葫芦实现了对自我的救赎。

“当囚犯这么多年,他能够对着指控的人目光笃定,不会像多年前在重庆那样,人家一拍桌子说“没讲实话”他就灵魂溃散。”不知为何,看到那里我脑海里出现了一副场景,让我觉得发笑的场景。这让我想到了一个比喻,若你的心如大海,往里面扔一个石子,可能只是点点微波;若你的心如一个小池子,往里扔一颗石子,有可能就是巨浪滔天。经历和时间是对人最好的磨练。心因饱经磨难而变得更加温润,或许将的就是这个理。

“但是战争把人都打坏了。人心越来越坏,越来越不如禽兽,衙门里没有不贪污腐败的人,无耻成了一种正常品行。”我们这一代人,迄今没经历过战争,谁也不期望经历。从这句话里,战争不仅仅仅是对人肉体的摧残,更是对人心的一种摧残。如果能够,睡会期望自己这样无耻的过着,战争使然,活命使然。

“老几在入狱的头几年就明白什么都可能给犯人拿去保命或立功,所以他用自己的沉默和结巴筑起一圈隐形的城堡,谁也别想让他打开城堡的大门。”沉默是金,在这种场合之下,不是绝妙的生存法则吗?像这种命题,或许在辩论赛上是经典的命题,但在我看来没有丝毫好处。离开一个大背景去评价一段话,是毫无好处的。

“对犯人来说,未知就是恐怖。”尤其是当法治不健全的时候,犯人的生死真的是要看情绪的。由此,联系今年的劳教制度改革,这是时代的进步。不剥夺对犯人人的属性,这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自杀是一种对抗性行为,是示威,是敌意的最后表白。”这句话描述的简直太传神了。有人说,我们无法决定什么时候生,但是能够决定什么时候死。但在那个时代,死也由不得你。所以,死也是有代价的,如果你的死对于亲人,相关人有好处,为何要去死呢?

“他对自己等伸缩性十分自信,觉得如果要在黑号子里长住,就不该无所事事,而就应之后写作他的散文和随笔。”这是陆焉识解决自己精神生活的方式。我始终相信人是要一种精神追求在的,不为别的,只为求得内心的一种宁静与富足。陆焉识学会了盲写,不知是真是假,但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不等朋友反应他已经溃退出门。贿赂别人也要英勇,胆敢去无耻才行。”这个描述相当的传神。我相信,每一个行贿之人,并非天生就愿意这样做,如果能够,谁又愿意这样抛却尊严的去求人呢?行贿之事的发生,有涉世当事人不可推卸的职责,同时,我们是否该反思是不是制度哪里出了问题,使人们不愿去谈谈堂堂正正的解决问题,而求助于这条阴暗的小道呢?

《陆犯焉识》读后感范文篇9

《陆犯焉识》,是随着《金陵十三钗》一起买的。寒假里完完整整的,就算是看了这一本书。

其实买书回来时,两本书都先让同事看了。看《十三钗》的大叔不断地感慨电影不如原著好;而看《陆》的大姐没有评论过太多,只是因为我与某领导在公开场合强硬对白时,说“你也学学人家陆焉识,为了保护自己装结巴都能装二十年,你倒好,压了两天火了,最后还是爆了。”她顺便叹息了一下陆焉识和冯婉喻最后的可惋结局。

也就是这个冯婉喻,成了我读后最大的感慨。她是最幸运的人,无论陆焉识是否爱他,她的一生都是平顺的,平安的。这所有的一切,都源自于她与生俱来的那种平静,静的让人佩服。她又是我所喜欢的上海女人,委婉雅致却不失力量--陆焉识由死刑变成无期,是她毅然出卖了自己换回来的结果。

当然,这是陆焉识一辈子都不知道的现实。

跟着作者一点一点进入那个时代,画面在服刑农场与旧上海之间缓缓切换,我一直就假想着这是严歌苓本人家庭发生的事情。那个时代该有多少的荒谬呀,谁都有可能瞬间失去一切,没有预兆没有来头,无缘无故成为历史的牺牲品,且没有谁能够保护你,比荒谬更多的是无奈。

而留洋的博士陆焉识的脑筋一直没有转过来,下场可想而知。对于他这样“不识时务”的人,进监狱判无期好像真的是迟早的事情,能够活下来才是奇迹。20xx年的囚徒生涯,让一个留洋的知识分子变成了善于察言观色,在夹缝中生存的“狱油子”。监狱是能改变人的,文人风骨,自尊,在监狱里都一文不值,生存才是第一要务。老几装结巴,贿赂邓指,不救梁葫芦,都是为了生存。此时的陆焉识和玩世不恭的陆博士天壤之别,判若两人。他在农场又满怀了厚重的希望,看电影上的女儿,逃跑探望妻子最后一面,他谋划着并付出着,一路是常人无法面对也走不过的艰辛。这一段一段的时间过去了,正当自己觉得要被执行时,他被释放了。

他学术上没有建树又做了时代的牺牲品,只有妻子婉喻的爱是他生命中的一抹亮色。当他日益感觉到他对阿妮头的这种厚重的爱情时,绝望和无处逃生却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他。也是这份厚重,伴随着他陪伴了失去记忆的冯婉喻四年,直至妻子终老。

那么,有多少婚姻都是没有爱的悲剧。陆焉识起初那样的风流倜傥,从国外到国内的拈花惹草,而又有几花几草能够像阿妮头一样平静,一样自我安顿,一样不患得失,一样无怨无悔?如果没有那场大灾难,陆焉识是否一辈子都无法触及心底深处对于阿妮头的爱,无法感受无法回报?人呀,总是在失去之后总是在失意之时,才能领略那份纯朴和厚重,这是生命的戏耍。

作者让我们我们目睹了那个农场的黑暗和不堪,却又让我们在最后邓指的三儿子放弃外面的世界回到农场时,恍然。在那个时代的农场的外面的世界,是否有更多的不堪入目,有更多的蛇龙混杂,有更多的无法面对?陆犯焉识也回去了,带着婉喻的骨灰。

也许,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那二十年的囚徒生涯也是一种幸运。

《陆犯焉识》读后感范文篇10

正文(必曾经看过很多反思文革的小说,残酷如血的《血色黄昏》,嬉笑怒骂的《哎,我的沧桑五十年》,在这方面有贾先生的《古炉》,刘心武的《钟鼓楼》等。但是《陆犯焉》依然写出了自己的味道。

张艺谋根这部小说改编的《归来》肯定对于文革要趋之若鹜。虽然很想看到一部狠狠揭露文革的电影,有时只有直面历史才是大无畏。现在出版业慢慢在文革方面放开了手脚,影视业却依旧蜻蜓点水,点到为止。相信不是特别研究这段历史的年轻人,对于文革可能只是觉得它不对,害死了一些人。但是这是不对的

初三的时候第一次接触文革这段历史,那些文章里,那些血与泪里才是血淋淋的历史。喷气式,阴阳头,跪砖头,戴高帽,文攻武斗大批斗。千夫所指的骂你,根据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小人得志,老师,教授,政府官员。越是有头脸的人物越是跌落在尘土里,永世难以翻身。一个人掌握一个村子的命运,一句话毁灭一个家庭。小说里陆焉6为了看一场有她女儿镜头的电影,花了怎样的代价。用手表,用积攒多年的钱财,用生命只看到了五分钟的画面,听到了一句话。但是他无怨无悔。

陆焉识在无期的劳动改造中慢慢发现了妻子的好,想念那个温柔体贴的妻子。在看了女儿的电影以后,他再也压抑不住对亲人的思念。开始了第一次的逃亡,拼尽全力看了家人一眼,然后自首再次接受改造。因为一个政治逃犯只能给一个家庭带来灭亡。儿子的婚姻,妻子的工作,女儿的不理解。陆焉识都默默承受。在脑海里整理自己的散文,自己写给妻子的家书是他唯一的乐趣。

当四人帮倒台,陆焉识能够回到家里。又是一段磨难的开始。文革以后家人该怎样相处,文革完成的伤疤该怎么办。家破人亡以后谁来补偿。我觉得政府在这方面一直做的不好。偏偏中国人最大的优点就是知足。知足者常乐。能活着或许就是他们最大的满足了。

我愿有一天这个国家可以直视这段历史,能拍出一部电视剧,一部电影或许更多,让人们了解这段历史。唯有了解才能心生敬畏。

以上就是关于文章婉俞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工作顺利。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