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运算教案

时间:2023-04-18 11:41:18 作者:教学文档 字数:89410字

范文小一网整理四则运算教案,旨在帮助更多人解决教学困扰,文章仅供参考,具体需要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有所帮助,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相关文章四则运算教案吧。

四则运算教案

四则运算教案

四则运算教案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的例2以及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理解“先乘除,后加减”,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同级运算和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因。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冬天,同学们最喜欢什么运动?

学生:滑雪、堆雪人、打雪仗......

这里是新开业的滑雪场。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有关滑雪场的情况。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发现、总结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1、出示信息:滑雪场开业第一天上午有230人,中午有70人离去,又有150人

到来。

老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下午有多少人?

230-70=160人160+150=310人230-70+150=310人

汇报交流:请列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的学生分别说说解答思路。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两者思路是相同的,只是第三位同学列出了一道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这样写比较简单。

老师:由于数目越来越大,直接写出最后得数容易出错,如果我们把第一步的计算结果记录下来就不容易算错了。

2、出示信息:开业前三天共接待900人,照这样计算,5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老师:同学们能根据信息列出综合算式并脱式计算吗?

90¸3´5

=30´5

=150

老师:指名学生给大家说说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

学生:我先用900¸3,再用它们的商¸5,因为必须先求出平均每天接待的人数才能算出5天的人数。

老师:也就是说,这道乘除混合的算式你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的。

谁能说出15-8+11和40´3¸60的运算顺序?

3、总结运算顺序

老师:观察这几道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发现第1、3题中只有加减法,第2、4题中只有乘除法。它们都是从左到右计算的。

老师:在一道算式中,只有加减或者只有乘除,一般情况下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做题。

理解、总结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出示信息:

刚才有同学说想知道滑雪场的门票是多少钱,前两天我有两个朋友也去了滑雪场,知道成人票一张60元,付给售票员200元买两张,应找回多少钱?

200-60¸2

=200-120

=80

老师:前几道题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为什么这道题先算后面的乘法呢?

学生:要想求出找回多少钱,必须在总钱里去掉两张票的价钱,而不是减去一张票的价钱,所以要先算后面的乘法。

3、出示信息:现在已经放假了,听说滑雪场对儿童还有优惠活动:成人票60元,儿童票半价。如果你和妈妈一起去,一共花多少钱?请列式解答。

60¸2+6060+60¸2

=30+60=60+30

=90=90

同学1汇报思路:我是先算出儿童票多少钱,再加上成人票60元,求出一共花了多少钱,所以我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同学二汇报思路:我跟她的想法一样,只是把60放到了前面,因为在加法中两个加数可以交换位置,但还是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三、总结规律:

老师:根据同学们的汇报和总结:我们知道在一道算术中,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一般情况下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反馈练习,巩固提高

直接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7¸3´754¸6´945+8-23

28+20´8203-135¸935+24+12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重点研究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四则运算教案篇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这是济南新开业的滑雪场。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有关滑雪场的情况。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发现、总结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1.出示信息:滑雪场开业第一天上午有230人,中午有70人离去,又有150人到来。

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下午有多少人?

学生列式解答并指名板演:

①230-70=160;

160+150=310。

②230-70+150=310。

汇报交流:请列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的学生分别说说解答思路。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两者思路是相同的,只是第二位同学列出了一道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这样写比较简单。

师:由于数目越来越大,直接写出最后得数容易出错,如果我们把第一步的计算结果记录下来就不容易算错了。

2.出示信息:开业前三天共接待900人,照这样计算,5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师:你能根据信息列出综合算式并脱式计算吗?

指名板演:900÷3×5

=300×5

=1500

师:请你给大家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这样算。

生:我先算900÷3,再用它们的商乘5,因为必须先求出平均每天接待的人数才能算出5天的人数。

师:也就是说,这道乘除混合的算式你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做的。谁能说出15-8+11和40×3÷60的运算顺序?

生答略。

3.总结运算顺序。

师:观察这几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第1、3题中只有加、减法,第2、4题中只有乘除法。

生:我发现它们都是从左往右计算的。

师:在一道算式中,只有加减或者只有乘除,一般情况下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做

四则运算教案篇3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p3、p4、p5四则运算

教学目标

1.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式题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在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归纳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展示主题图,你一定很喜欢这幅画面在这样的一个冰天雪地里说说图中描绘的是哪儿分几个区域?人们都在做什么?

2.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怎么解决?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只有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学习

展示“滑冰场”情境图让学生结合图示来创设一个数学问题

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师:求“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该怎样列式计算?

方法1:分步列式

72-44=28

28+85=113

说说是怎么想的?每一步是表示什么意义?这个算式还能怎么列呢?

方法2:列综合算式

72-44+85

师:同学们在这个算式中只有减和加两种运算,那么应当按照怎么样的顺序进行呢?

讲清递等式的书写格式

说说下面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100+30-16120-80+72

师:这几道算式的运算顺序有什么特点?

2.只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学习

展示“冰天雪地”情境图和例2:“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师:“照这样计算”表示什么?

师:想想,怎样列出算式?在小组中说说你的算式的解题思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全班交流:方法一:987÷3×6方法二:6÷3×987

师:看来不同的方法列出不同的算式都是有道理的,说说综合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有除有乘先算第一步除法,在做这部乘法第二个算式同样按照顺序来算。

师:这几道题的运算顺序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在一个算式中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应该怎样计算呢?看看你想的和这里讲的一样吗?

3小结得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强调:“只有”

你记住了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老师要让你自己检测一下,仔细看了。

3.判断并改错

155-34+46240÷40×3

=155-80=121+46=240÷120=6×3

=75=167=2=18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归纳一下,今天所学的算式有什么特点?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师:对于今天的学习,你们感觉如何?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

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72-44+85987÷3×66÷3×987

=28+85=329×6=2×987

=113=1974=1974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四则运算教案篇4

课题: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与探究法

教学媒体选择:多媒体教学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学习者分析:

1.需求分析:在研究指数函数前,学生应熟练掌握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通过本节内容将指数的取值范围扩充到实数,为学习指数函数打基础.

2.学情分析:在中学阶段已经接触过正数指数幂的运算,但是这对我们研究指数函数是远远不够的,通过本节课使学生对指数幂的运算和理解更加深入.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学习任务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的内容蕴含了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推广思想,逼近思想,教材充分关注与实际问题的联系,体现了本节内容的重要性和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2.教学重点:根式的概念及n次方根的性质;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及运算性质;分数指数幂与根式的互化.

3.教学难点:n次方根的性质;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及分数指数幂的运算.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教学目标阐明:

1.知识与技能:理解根式的概念及性质,掌握分数指数幂的运算,能够熟练的进行分数指数幂与根式的互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和思考,培养学生推广和逼近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主动参与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索来加深对n次方根和分数指数幂的理解,而具有探索能力是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面.

教学流程图: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本章知识结构介绍

问题引入

1.问题:当生物体死亡后,它机体内原有的碳14会按确定的规律衰减,大约每经过5730年衰减为原来的一半,这个时间称为“半衰期”.根据此规律,人们获得了生物体内含量P与死亡年数t之间的关系:

当生物死亡了5730年后,它体内的碳14含量P的值为

当生物死亡了5730×2年后,它体内的碳14含量P的值为

当生物死亡了6000年后,它体内的碳14含量P的值为

当生物死亡了10000年后,它体内的碳14含量P的值为

2.回顾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思考:这些运算性质对分数指数幂是否适用呢?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板书】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二.根式的概念:

【师】下面我们来看几个简单的例子.口述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引导学生总结n次方根的概念..

【板书】平方根,立方根,n次方根的符号,并举一些简单的方根运算,以便学生观察总结.

【师】现在我们请同学来总结n次方根的概念..

1.根式的概念

【板书】概念

即如果一个数的n次方等于a(n>1,且n∈N*),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n次方根.

【师】通过刚才所举的例子不难看出n的奇偶以及a的正负都会影响a的n次方根,下面我们来共同完成这样一个表格.

【板书】表格

【师】通过这个表格,我们知道负数没有偶次方根.那么0的n次方根是什么?

【学生】0的n次方根是0.

【师】现在我们来对这个符号作一说明.

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

【注】本题较为简单,由学生口答即可,此处过程省略.

三.n次方根的性质

【注】对于1提问学生a的取值范围,让学生思考便能得出结论.

【注】对于2,少举几个例子让学生观察,并起来说他们的结论.

1.n次方根的性质

四.分数指数幂

【师】这两个根式可以写成分数指数幂的形式,是因为根指数能整除被开方数的指数,那么请大家思考下面的问题.

思考:根指数不能整除被开方数的指数时还能写成分数指数幂的形式吗

【师】如果成立那么它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有这样的规定.

分数指数幂的意义:

1.我们规定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2.我们规定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3.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指数幂运算性质的推广:

五.例题

例2.求值

【注】此处例2让学生上黑板做,例3待学生完成后老师在黑板板演,例4让学生黑板上做,然后纠正错误.

六.课堂小结

1.根式的定义;

2.n次方根的性质;

3.分数指数幂.

七.课后作业

P59习题2.1A组1.2.4.

八.课后反思

1.在第一节课的时候没有把重要的内容写在黑板上,而且运算性质中a,r,s的条件没有给出,另外课件中有一处错误.第二节课时改正了第一节课的错误.

2.有许多问题应让学生回答,不能自问自答.根式性质的思考没有讲清楚,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来回答和思考问题,与之互动太少.

3.讲课过程中还有很多细节处理不好,并且讲课声音较小,没有起伏.

4.课前的章节知识结构很好,引入简单到位,亮点是概念后的表格.

四则运算教案篇5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四则运算(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2——5页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一、二级运算单列式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三、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认识有关滑冰场情况。让学生认真观察图。

根据主题图和提示提出问题。

1、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引导学生回顾和本节内容相关的旧知识。

2、出示信息,多媒体展示问题。

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天山滑雪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雪?

a: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下午有多少人?

生:滑雪场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能有什么解决办法?

师:引导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b: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独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师生共同总结。

c:表扬表现积极的学生,多媒体展示问题二:“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d:请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讨论。

e:强调算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问题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再乘以6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他们的现实意义是相同的,所以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

3、结运算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请学生做书中的小练习。

总结与反思,布置思考题

1、检查学生练习情况,请同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再做适当补充。

2、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谈谈收获和体会。

3、布置思考题及课后作业。

思考题:

如果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应如何计算?

课后作业:

练习一第1、2、5题

课题:一、二级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第5、6、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较典型的两级混合运算的灵活算法。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3、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级运算由高到低。

2、理解两边高级、中间低级的混合运算的灵活算法。

教具准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媒体演示复习题

15×8÷629+34-2172÷8×664-56+58

请四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2、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

二、教学实施

1、学习例3

多媒体出示例3的挂图

学生分组讨论,在组内交流获取的信息,小组汇报。

师提问:成人票每张多少元?半价是什么意思?儿童票每张多少元?要买几张成人票?几张儿童票?要解决什么问题?购买门票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钱?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这道题应怎么列式解答呢?在小组内说一说。

放开让学生独立解答。

2、提问: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小组讨论并交流。

学生可能会提出: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

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解答,并说出计算顺序。

3、较这个算式与例题算式有什么不同?

三、达标测评:

1、完成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一中的第5题。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一第6、7题。

板书设计: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算法一:24+24+24÷2算法二:24×2+24÷2

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混合运算p10-12例4、例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用小括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

2.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

难重点:四则运算顺序

教具:挂图

教学教程:

一、复习24点游戏,引入新课。

1、师准备扑克牌,带领学生玩“算24点”游戏,分组竞

教师抽出四张牌,根据扑克牌上四个数用加减乘除把它列为得数为24为胜。

2、有24个苹果,每6个苹果装一盒,需要几个盒子?

二、学习新课

1.出示挂图及例4

1.引导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

4.如何把上式列成一个算式呢?

问:每步算式表示的意义。

对含有小括号的运算,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练习p11做一做。

3.出示例5。

请生在书上的算式里标出运算顺序号。两名学生板演,同桌互评后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师问:观察两小题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地方?两题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最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每小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师:给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以小组合作形式总结四则运算顺序。

师整理板书四则运算顺序。

4.练习p12做一做1、2题。

5.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例4、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270÷30=9180÷30=69—6=3270÷30—180÷30=9–6=3270–180=9090÷30=3÷30=90÷30=3答:下午要比上午多派3名保洁员。例5、先说出各题运算顺序,再计算

1.42+6×=

2.42+6×12–4=

总结四则运算

第四课时有关0运算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0在四则运算的特性

2、理解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3、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和概括能力

方法与过程

1、通过归纳分析总结0在四面八方则运算中的特性。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进一步对在生活中的意义以及0在运算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2、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3、理解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4、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5、教学过程

i.导入

1、出示口算卡片

150+90=43-0=52-25=

0+50=0×135=0÷12=

学生口算后两题时可能有些困难,教师可以结合前两道已学过的含有0的加减法算式来对乘除法算式中含有的0的算法进行归纳。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任何一个数加0或0加任何一个数和0减任何数或任何数减0,它们所得的结果都是原来的那个数而不是0,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有关0的运算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呢?它们的结果又是多少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进入今天的学习。”

如果要课堂上有学生提出我们以前学习的含有0的减法只说了任何数减0得任何数,但如果是0减任何数还得任何数吗?

教师:“这个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会进行探讨。”同时并夸讲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好。

2、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28+570÷3×2112-47×2

ii.教学实施

1、回忆

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

小组合作交流并举例。

全班交流

老师结合学生的概括,整理出板书内容。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例5+0=5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5-5=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0×5=0

0除以任何数都得00÷5=0

2、质疑

老师提出问题:如果用0作除数结果会怎样?

板书:5÷0=□0÷0=□

引发思考

小组交流

举例说明观点

观点1:如果被除数不等于0,如5÷0,它的高商不论等于几,与除数0相乘后的结果都不等于5。

观点2:我们来讨论“0÷0”,它结果是多少呢?可能有的同学认为“0÷0=0”。也有的同学认为“0÷0=1”。实际上“0÷0”的商无论等于什么数,商和除数的积都来等于0,也就是说“0÷0”的结果有无数个。

观点3:根据上面同学的分析,我认为如果0作除数,要么没有确定的结果,要么有无数结果,没有研究价值和意义,因此0不能作除数。

3、拓展练习

教师让学生先明确题意。

分组探究

交流反馈

iii课堂作业设计

计算

0+8=22+17×0=0+7+7=

0×8=56×27×0=74-74+19=

iv.思维训练

巧算

3300÷25=1320×500÷250

v.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想一想应注意什么问题。

四则运算教案篇6

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类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及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4,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推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明确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在一个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428+63÷9―17×5(2)1.8+1.5÷4―3×0.4

(3)3.2÷[(1.6+0.7)×2.5](4)[7+(5.78—3.12)]×(41.2―39)

3,口算.

÷3×2—÷

÷33÷+6×

4,小红用8米长的彩带做一些花,如果每朵花用米彩带,小红能做多少朵花

二,新授

在上面第三个问题的后面增加"她把其中的4朵送给了同学,还剩多少朵花"(增加问题后就成为例4)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说一说,怎样求还剩多少朵花

3,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两种思路:

a,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根据彩带长8m,每朵花用m彩带,可以先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b,从问题入手想:要求小红还剩几多花,根据题意,应先求小红一共做了几朵花.

4,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后,让他们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从以上分析请你推想: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适用于分数吗

通过分析例4的题意我们可以看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同样适用于分数和计算.

三,巩固练习:p34"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题,然后全班校对.引导学生比较计算分数连除或连乘除的两种算法,通过比较,使学生发现统一约分后再计算比分步计算简便.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1),老爷爷每天跑几圈

(2),半圈用哪个数来表示

(3),照这个速度,怎样理解

(4),要求老爷爷每天跑步要用多少时间,要先求出什么

(5),现在你能解答了吗,能解答的自己写出解答过程,不能解答的请教老师.

(6),指名口答解答过程,师生共同订正.

四,全课总结:

1,说一说,今天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有什么发现吗有什么想要告诉老师和同学的吗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课后作业:练习九第1---4题.

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类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及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4,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推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明确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在一个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428+63÷9―17×5(2)1.8+1.5÷4―3×0.4

(3)3.2÷[(1.6+0.7)×2.5](4)[7+(5.78—3.12)]×(41.2―39)

二,新授

1,教学例4

(1)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两种思路:

a,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根据彩带长8m,每朵花用m彩带,可以先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b,从问题入手想:要求小红还剩几多花,根据题意,应先求小红一共做了几朵花.

(3)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后,让他们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巩固练习:p34"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题,然后全班校对.引导学生比较计算分数连除或连乘除的两种算法,通过比较,使学生发现统一约分后再计算比分步计算简便.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指名说说解题思路,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三,练习

1,练习九第1题:前三题提倡学生选择统一成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2,练习九第2-4题

(1)第2题:可以先求每层有多高,再求楼的楼板到地面的高度,但要注意引导学生意识到6楼楼板到地面的高度实际上只有5层楼的高度.

(2)第3题可引导学生形成两种思路:a,先求每小时录入了这篇论文的几分之几,再求8小时可录入这篇论文的几分之几;b,先求8小时是3小时的几倍,再求8小时录入几分之几.

(3)第4题同样有两种方法:a,可以先求一共能装多少袋,列式:240÷×;b,可以先求装完的有多少千克,综合算式是240×÷.

四,布置作业

练习九第5-9题.

四则运算教案篇7

四则运算(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2——5页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一、二级运算单列式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三、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认识有关滑冰场情况。让学生认真观察图。

根据主题图和提示提出问题。

1、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引导学生回顾和本节内容相关的旧知识。

2、出示信息,多媒体展示问题。

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天山滑雪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雪?

a: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下午有多少人?

生:滑雪场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能有什么解决办法?

师:引导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b: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独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师生共同总结。

c:表扬表现积极的学生,多媒体展示问题二:“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d:请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讨论。

e:强调算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问题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再乘以6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他们的现实意义是相同的,所以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

3、结运算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请学生做书中的小练习。

总结与反思,布置思考题

1、检查学生练习情况,请同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再做适当补充。

2、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谈谈收获和体会。

3、布置思考题及课后作业。

思考题:如果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应如何计算?

课后作业:练习一第1、2、5题

四则运算教案篇8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

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4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等等。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课

1.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2.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3.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71-44+85

=27+85

=113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987÷3×66÷3×987

=329×6=2×987

=1974=1974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再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

4.巩固练习

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p5/做一做1、2

三、小结: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

四、作业:p8/1—4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p6例3p10/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课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24+24+24÷2

=24+24+12

=48+12

=60

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4×2+24÷2

=48+12

=60

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等等。

出示例4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

270÷30-180÷30

=9-6

=3

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

÷30

=90÷30

=3

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

学生进行小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1、p7/做一做1、22、p11/做一做

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四、作业:p8—9/5—9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p11例5、归纳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新授课

出示例542+6×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

两名学生板演。

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三、巩固练习p12/做一做1、2p14/4

教师巡视纠正。

四、作业:p14—15/2、3、5—7

第四课时:关于0的运算

教学内容:p13例6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快速口算

出示:100+0=0+568=0×78=154-0=0÷23=

128-128=0÷76=235+0=99-0=49-49=

0+319=0×29=

二、新授课

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

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

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

小组讨论:0能否做除数?

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教师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三、小结: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四、作业:p15—16/8—13

第五课时: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练习二的第4—11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1完成课本练习二的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讲评。

提问: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怎样?

小括号有什么作用?

2完成课本练习二的第5题

学生独立分析,然后列式解答,最后教师讲评

3完成课本练习二的第6题

学生独立分析然后列式解答,最后教师讲评

提问:如果180÷72这样列式行吗?

4完成课本练习二的第7题

学生独立分析然后列式解答,最后教师讲评

教师讲评时要求学生说出算式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5完成课本练习二的第8题

分析:“5秒航行60千米”大家通过这一句话可以求出什么?

6完成课本练习二的第9题

分析:扑克牌上4个不同的点数就代表4个不同的数,分别是6、2、4、3,通过添上四则运算符号和小括号,使运算的结果为24。

7完成课本练习二的第10题。

本题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出购票的方案

四则运算教案篇9

活动目标:

一、学习6的加减,进一步理解交换连个加数的位置的数不变的规律。

二、复习6的组成,练习用数的组成、分解知识进行6的加减运算。

活动准备:

一、幼儿每人一张算式卡片,每人准备一套1-6的数字卡片.

二、幻灯片,投影仪.

三、“幼儿教育活动材料”——《画册》上3第6页。

活动指导:

一、复习5以内的加减:

每个幼儿手里一张算式卡,老师用投影仪出示数字,幼儿手里的算式卡要和老师的数字相等,如:老师出5,手里拿算式卡得数是5的幼儿站起来,把算式说完整。

二、导入新课:

小朋友都会说谜语,今天老师也给你们说一个谜语,小朋友认真听,圆圆眼睛绒绒毛,长长的耳朵真灵巧。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问幼儿:是什么呢?想看吗?大家请看:

三、新授:

1、问幼儿:你们看到了什么?

2、大家说得真热闹,兔妈妈也说了:小朋友,你们知道有几只小兔子吗?快快帮我数数吧!

3、师:谁来帮帮它?问:怎么算出来的?怎样列式呢?

算法一、分为大兔和小兔:列式3+3=6

算法二、穿的衣服颜色不同:列式3+3=6

根据课件,依次列出1+5=65+1=62+4=64+2=6

4、利用小白兔吃萝卜学习:6-1=5

5、小娃娃表演节目学习:6-2=4

6、小羊吃草学习:6-3=3

7、猫妈妈捉老鼠学习:6-4=2

8、妈妈买菜学习:6-5=2

三、巩固联系

1)复习6的组成,老师带学生玩“对数”的游戏.

2)老师引导幼儿做《画册》练习“小鹿送奶”。

四、小结:今天这节课小朋友学会了6的加法和6的减法,知道6的加法有5到算式,6的减法也有5到算式,而且帮小鹿做好事,表现真好。

板书:

6的加减

3+3=66-1=5

1+5=66-2=4

5+1=66-3=3

2+4=66-4=2

4+2=66-5=1

内容:学习6的组成

目标:、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6的组成。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多维度思维能力。

准备:花片、小树、小动物图片、纸盒、糖果、笔、纸、数字卡片等

过程:

一、凑数游戏《苹果和生梨》

请1个幼儿上来带领大家玩凑数游戏。

春天的花园里有个数学王国,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到数学王国找一找那些东西的数量是6,然后你可以把6的分成全玩出来,才可以到其它地方玩。把你的发现写在纸上。

二、幼儿分组操作

1、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游戏。

2、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幼儿,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幼儿交流讨论

1、教师拍手,幼儿回到座位。刚才大家玩得很高兴,能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纸上,谁愿意来介绍自己的发现?在玩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2、

幼儿各自介绍自己的发现。

四、学习6的组成

1、教师:今天小猫的一家也到数学王国来玩了,数一数有几只猫?用数字几来表示?看看它们长得都一样吗?引导幼儿从猫的大小、颜色、花纹、蝴蝶结来分。

2、幼儿自主讲述,如6只猫可分成1只大猫5只小猫。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用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教师:6有几种分法?

3、教师归纳:6有5种分法,6可以分成5和1,6可以……,它们合起来都是5送糖果。

我们小朋友本领真大,不但学会6的组成,还学会了记录,现在我们一起准备好,开上小汽车和小猫们一起到数学王国去玩吧。

数学王国到了,看看国王今天都准备了什么礼物?

国王还准备了这么多糖果盒子,请我们小朋友帮助他来包装糖果。记住,每个盒子了只可以装6粒糖果。你一边装一边说,几粒红色的糖果、几粒兰色的糖果、或几粒黄色的糖果、几粒绿色糖,一共是6粒糖果。装好以后你可以送给周围的爸爸妈妈检查一下,也可以给好朋友检查一下,你对吗?如果正确了就请你把糖带回家,可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

四则运算教案篇10

(一)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等等。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

1.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1.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1.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1)71-44+85

=27+85

=113(人)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2)987÷3×66÷3×987

=329×6=2×987

=1974(人)=197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

4.巩固练习

(1)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2)p5/做一做1、2

三、小结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

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

四、作业

p8/1—4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一)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

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72-44+85(1)987÷3×6(2)6÷3×987

=27+85=329×6=2×987

=113(人)=1974(人)=1974(人)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p6/例3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

=48+12

=60(元)

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等等。

出示例4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

(1)270÷30-180÷30

=9-6

=3(名)

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

(2)(270-180)÷30

=90÷30

=3(名)

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

学生进行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

p7/做一做1、2

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

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四、作业

p8—9/5—9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二)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

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

(1)24+24+24÷2(2)24×2+24÷2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24+24+12=48+12(1)270÷30-180÷30(2)(270-180)÷30

=48+12=60(元)=9-6=90÷30

=60(元)=3(名)=3(名)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面的。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

(1)42+6×(12-4)

(2)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

两名学生板演。

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

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三、巩固练习

p12/做一做1、2

p14/4

教师巡视纠正。

四、作业

p14—15/2、3、5—7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三)

(1)42+6×(12-4)(2)42+6×12-4运算顺序:

=42+6×8=42+72-4(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

=42+48=114-4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

=90=110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

号里面的。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p13/例6(0的运算)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

出示:

(1)100+0=

(2)0+568=

(3)0×78=

(4)154-0=

(5)0÷23=

(6)128-128=

(7)0÷76=

(8)235+0=

(9)99-0=

(10)49-49=

(11)0+319=

(12)0×29=

二、新授

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

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

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

小组讨论:0能否做除数?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教师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三、小结

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四、作业

p15—16/8—13

板书设计:

关于“0”的运算

100+0=100235+0=235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0能否做除数?

0+319=3190+568=5680不能做除数。

99-0=99154-0=154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0×29=00×78=0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

0÷76=00÷23=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49-49=0128-128=0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二)

四则运算(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2——5页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一、二级运算单列式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三、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认识有关滑冰场情况。(出示“冰雪天地”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

根据主题图和提示提出问题。

1、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引导学生回顾和本节内容相关的旧知识。

2、出示信息,多媒体展示问题。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天山滑雪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雪?

a: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下午有多少人?

生:滑雪场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能有什么解决办法?

师:引导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b: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独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师生共同总结。

c:表扬表现积极的学生,多媒体展示问题二:“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d:请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讨论。

e:强调算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问题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再乘以6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他们的现实意义是相同的,所以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

3、结运算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请学生做书中的小练习。

(三)总结与反思,布置思考题

1、检查学生练习情况,请同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再做适当补充。

2、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谈谈收获和体会。

3、布置思考题及课后作业。

思考题:如果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应如何计算?

课后作业:练习一第1、2、5题

四则运算教案篇11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培养学生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混合运算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12+8-1316-4+2124-(18+3)

2.师指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

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二、探究新知.

新课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例1

【演示课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导学释疑,合作探究:

1.出示例1:

学生汇报:

(1)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例1内容.

(2)问题1: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的几分之几?书中的森林部分指的是什么?怎样列式?

(3)对于分步通分和一次通分你更喜欢哪一种?

(4)问题2“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是降水量的几分之几?书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7/20是什么意思?

(5)列式后比较良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带小括号的分数在混合运算中该怎样计算?

2.小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的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有小括号应先算小括号里的。

3.质疑

三、巩固练习

1.基本题:

完成118页“做一做”

第120页练习二十三的1----4题.

2.拓展练习:

大屏幕.

四则运算教案篇12

四则运算

第一课时: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知道算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根据算式的意思来说明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根据算式的意思来说明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心目中认为什么样的景色是最美的?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冰城哈尔滨去看看。

美吗?欣赏图片

情景延伸复习旧知

咱们一起到“冰雪天地”去看一看吧!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从图上可以知道:滑冰区有72人,滑水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同学们仔细想一想,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解决它吗?

2、交流、反馈

同学们真棒!根据三条信息就可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还能够解决问题。

学习新知算法探究

同学们,咱们到滑冰场去看一看吧!下面请听滑冰场的负责人向大家介绍: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滑冰区,今天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你们也进去看一看吧!

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在滑冰吗?

1、列式计算,并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反馈交流。

、72-44=2872-44+85=113

28+85=113

72-44表示什么?28+85又表示什么?

说说哪一种方法好?为什么?可以少写一个中间数,因此更简便。)

4、运用方法列式。

如果老师把题目改一改,滑冰区今天上午有78人,又进来50人,下午离开37人,现在有多少人呢?

请学生自由列式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78+50-37

说一说每一步的意思。

5、小结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习这两题以后我们来观察这两题的计算顺序,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吗?

巩固新知总结评价

“冰雪天地”参观得差不多了,我们该回到学校去了。路比较远,咱们就乘公交车吧!

1、咱们在“城南站“上车,公交车上原有乘客36人,下车12人,又上车15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请学生快速地列出算式。

完成后同桌说一说每一步算式的意思,运算顺序又是怎么样的?

2、到校了,我们去图书室看会儿书,请听图书管理员阿姨为我们介绍:同学们,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借故事书的人特别多,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了46本,返回25本,你知道现在图书室里有多少本故事书吗?

3、小结: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哪里还掌握得不够好?

第二课时: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列出算式,分析算式的意思,使学生明确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2、遇到乘除混合运算式题学生能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要让学生来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能够看算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昨天咱们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谁能说一说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回忆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咱们来看两题,结合具体的题目咱们再来分析一下运算顺序。

2、说说运算顺序并计算。

25+78-91105-58+46

展开新课

看来同学们掌握得不错。大家用掌声表示对自己的鼓励。今天咱们再到“冰雪天地“去看一看,那里会不会有什么新情况。

1、出示例2。

“冰雪天地“3天接待了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2、请一位学生读题。

3、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

b、6÷3×987

6÷3表示6天里含有两个3,即2个987人。

6、小结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7、总结出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

巩固深化

1、口算。

27÷3×7   3×6÷9     25÷5×8

45+8-23   63÷7×8    24-8+10

28÷4×7   35+24-12    48÷8÷9

开小火车的方式进行,每说一个,其他同学判断是对还是错,前面的同学说错了,后面的同学进行更正。要求越快越好,如果前面的同学慢了,后面同学可以快速进行抢答。

2、一箱橙汁48元,芳芳要买三瓶,共需付多少元?

请学生按照第二题的方法进行解答。可能有的同学会问这道题做不来的,缺少条件,引导学生看图找条件。

小结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自己哪方面进步了?

第三课时: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2、让学生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前两节课,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有关“冰雪天地”游乐场的一些情况。今天,老师带来了“冰雪天地”游乐场接待人数的统计表。大家来看看这张统计表,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出示下表:

这是“冰雪天地”游乐场接待人数的统计表

日期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

人数312306369

提问: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3天一共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一周预计接待多少人?

学生列式解答。并说说计算顺序。

导入新课: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大家说说到了“冰雪天地”游乐场门口,得先干什么呀?大家看,游乐场到了,牌子上都写得清清楚楚,你能看懂它的意思,会买票吗?

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看图。提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学生分组讨论,在组内交流获取的信息,小组汇报。

谁能用语言完整地叙述问题?

师引导,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成人票每张24元,儿童票半价。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提问:成人票每张多少元?半价是什么意思?儿童票每张多少元?要买几张成人票?几张儿童票?要解决什么问题?

提问:要求购门票一共需要花多少钱,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列式解答。

生1:24+24=4824÷2=1248+12=60

生2:24+24+24÷2

生3:24×2+24÷2

师板书,提问:这三个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4×2表示什么意思?24÷2表示什么意思?

让学生独立解答。

明确综合算式的解答方法。

24+24+24÷224×2+24÷2

=24+24+12=48+12

=48+12=60

=60

以上两种综合算式的解答方法进行呈现,虽然两种算式都是来求购门票需要多少钱?但写法却有所不同。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复习题的算式与例3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提问: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什么?

生回答,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2、提问: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小组讨论并交流。

学生可能提出:

买1张成人票,3张儿童票,一共要付多少钱?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解答,并说出计算顺序。

3、比较:这些算式与例题算式有什么异同?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小结,深化运算顺序。

4、反馈练习:第7页“做一做”第1题。

运算顺序一样的画“√”,不一样的画“×”。

2×9÷336-6×556÷7×5

2+9-336÷6×556+7×5

巩固提高

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203-134÷2 28+120×8

97-12×6+43 26×4-125÷5

先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请四位同学到黑板上来板演,其它同学在自己草稿纸上完成。完成后进行校对,有错误的及时指出。

2、解决问题。

同学们植树,四年级140人,每人植树2棵;五年级120人,每人植树3棵。这两个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果园里有苹果树48棵,桃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2倍,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和桃树的总数多12棵。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

3、课堂小结:自己评一评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请你的同桌评一评你这节课学得棒不棒?

第四课时:两个商(积)之和(差)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分析数量关系来总结出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

1、你了解了混合运算的哪些知识?

只有加减法从左往右

只有乘除法从左往右

乘除法、加减法兼有先乘除后加减

2、说说运算顺序后,快速地计算出结果。

51+16-18 67-29+15

5×15-12÷356÷8-2×3

请四位同学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并快速地报出答案。

新知学习

近几天来“冰雪天地“的客流量很大,游客特别多,为了使”冰雪天地“保持良好的环境,服务部决定请一些保洁员协助管理卫生。上午冰雕区有游客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客需要一名保洁员。

1、你理解这三条信息的意思吗?“每30位游客需要一名保洁员”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教师还可以问:60位游客派几名保洁员?90位游客呢?有多少游客要派5名保洁员呢?

2、你能根据这三条信息编一道应用题吗?可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

3、交流,板书。

4、你会解答吗?先来解决第一题。

老师请大家仔细读题后想一想,列出算式并计算,说一说每一步的意思。如果有一种解答方法了,同桌间讨论,还有别的解题方法吗?

5、反馈。

6、你能把以上两种算式方法写成综合算式吗?

a、180÷30+270÷30

b、÷30为什么要加上括号?

7、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8、比较两种方法哪一种更简便?

9、解决第二个问题。

上午冰雕区有游客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客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请几名保洁员?

列出算式,并说一说运算顺序,以及每一步的意思。

同学们真是帮了冰雕区叔叔阿姨的一个大忙,他们能根据同学们的意见尽快地来安排保洁员了。下面,我们再来解决一些问题。

巩固练习

1、妈妈用一百元钱先给玲玲买了一件冬衣,又买了一副手套,还剩多少钱?

2、王老师要批改48篇作文,已经批改了12篇。如果每小时批改9篇,还要必小时才能批改完?

3、水果店运来苹果、香蕉各8箱,苹果每箱25千克,香蕉每箱18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能用简短的几句话来概括今天学习的知识吗?

第五课时: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通过探讨为什么参与运算的数、排列顺序及运算符号都相同,而计算结果却不一样,使学生再一次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重点: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单刀直入教学新知

前几天,咱们都到“冰雪天地”去寻找数学问题,今天咱们就不去了,请看老师这儿有两题,你会计算吗?

1、出示:

42+6×42+6×12-4

2、比较这两题的异同点。

3、你能用和、差、积、商来表述运算过程吗?

=42+6-8

=42+48

=90

以采访的形式向板演的同学发问:在计算之前,你先干什么?你是根据什么来确定运算顺序的?

42+6×12-4

=42+72-4

=114-4

=110

教师提问:你是怎么确定运算顺序的?

5、计算这两题后,你想说些什么?

6、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明确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回忆混合运算的学习,小组合作总结出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交流,形成板书。

及时练习加深理解

1、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请学生用和、差、积、商说说运算顺序。

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交流,改错。

2、学校食堂买来大米850千克,运了三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请两位同学来读题,其他同学来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说说算式每一步的意思,再说说运算顺序,看看算式意思是否跟运算顺序相符合。

3、下面四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呢?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先进行小组合作,看看哪个小组列出的算式最多。

交流,列出各种方法。

×36×4÷6

4、旅行社推出“风景区一日游”的两种出游价格方案。

分析两种方案的意思。

共同解决第小题,分别让学生按两种方案分别购票,看看哪种方案购票便宜一些?

独立解答第小题。小题是同样道理)

课堂小结结束新课

上完了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第六课时:有关0的运算

教学目标:

1、把分散学习的有关0的运算这部分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整理概括知识的能力。

2、借助故事引起学生对0的有关知识的回忆,使学习变得主动、积极。

本课的难点是说明0不能作除数及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零国王勇战食数兽。请同学们认真地听,仔细地思考,想一想,零国王为什么会战胜食数兽?你对0有什么看法?

故事开头:一天数字王国突然闯进来一个三只脚的怪兽,吓和数字公民纷纷逃走。怪兽张开血盆大口,一口吞下数24,接着它又吞吃了44。数5吓得脚软,奇怪的是,怪兽看也没看它一眼。

听故事。

说说零国王为什么会战胜食数兽?你对0有什么看法?

知识梳理

同学们真会听故事,还能听故事来进行分析。今天咱们也来学习有关0的知识。

1、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运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大家在组内畅所欲言,派一人记录。

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加法: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举例说明:6+0=623+0=230+91=91

减法: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个数减去0还是这个数。

举例说明:5-5=060-60=08-0=8

0的运算

乘法:一个数和0相乘,得0。

举例说明:3×0=00×9=0

除法:0除以一个非零的数,还得0;0不能作除数。

举例说明:0÷5=05÷0就无意义

请几个同学来总结有关0的运算。

2、如果0作除数结果会怎样?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a、5÷0表示一个非零的数除以0,从除法的意义上说是什么意思,商是多少,引导学生说出积是5,一个因数是0,求另一个因数,要想0和几相乘得5呢?因为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所以5÷0不可能得到商。b、0÷0,从除法意义上说是什么意思,商是多少,引导学生说出积是0,一个因数是0,求另一个因数,要想0和几相乘得0,然后问:能找到这样的数吗?能,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时指出0÷0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所以不研究,最后得出0不能作除数的结论。

数学游戏

归纳、整理了0的知识以后,咱们来轻松轻松,做一个数学游戏。出示:

看清游戏要求,

分组进行游戏,看看哪个小组找到又快又多,并记录下来。

巩固提高

1、口算。

79+06×09-00-11

0+350÷716-64×0

0×5354+054-00×900

以小火车的方式进行,前面的同学说不下去了,后面的同学可以进行抢答

3、破译密码。

先计算出圆圈和方框中的数来组成密码。注意计算过程的推导。

总结全课

今天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四则运算教案篇13

第六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在分数四则计算和简单应用的基础上,主要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是五年级教学的分数知识的综合、提高和总结,对掌握和应用分数知识有很大的影响。在内容的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教学计算,例题的内容容量很大。第二,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例题的编排细致。第三,不教学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

单元目标要求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了解整数运算律对分数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2、使学生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3、使学生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单元设计意图

教学计算,例题的内容容量很大,把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有机结合起来,把口算和笔算结合起来,组建四则混合运算的认知结构,有益于理解和掌握计算知识,形成实实在在的计算能力。本单元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一般列综合式计算。这样设计有两点原因:首先是前面刚教学了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具备列综合算式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六年级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要以现在的综合算式的数量关系为依托。例2和例3是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时利用线段图直观表达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形成解题思路。

单元目标达成分析

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根据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计算2: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3: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重点与难点: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创设情境。二、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三、教学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算1、出示教科书第80页的例题图。提问:要求“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是运算,统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1、谈话:根据以上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你会计算上面这两道式题吗?1、引导: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例1的两种解法。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你有什么想法?要求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并尽可能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2、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8+×18×18追问:列式时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能准确列式计算。80%的人能正确计算,并能用简便计算。90%的人能说出运算顺序四、四、巩固练习。五、全课小结。通过交流明确: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恰当地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1、做练习十第1题。让学生按要求直接写出得数,再集体订正。2、做练习十第2题。让学生独立计算,再选择一两题要求说说运算顺序。3、做练习十第3题。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每道题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4、做练习十第4、5题。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说说解题思路。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分别计算,并指名板演。2、提问:这两道式题的计算结果相等吗?运算顺序呢?第一道算式先算什么?第二道算式呢?3、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4、做“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然后交流、订正。80%的人正确计算。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1: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并能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计算。2: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重点与难点: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基本练习二、综合练习1、做练习十五的第6题。提示:都要写把方程的左边进行化简,再应用等式的性质求方程的解。提醒学生及时进行验算。2、做练习十五的第7题。并要求学生说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学生容易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进行指导。3、独立解每个方程。指名板演,评讲。提醒学生及时进行验算。做练习十五的第8题。做练习十五的第9题。1、先让学生回忆等式的性质,指名说一说。2、观察每个方程,说一说方程的特点。3、独立解每个方程。指名板演,评讲。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评讲。做练习十五的第7题。1、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评讲。并要求学生说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学生容易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进行指导。先说说梯形的面积公式,再运用公式独立进行计算,评讲。80%的学生能知道运算顺序。学生能知道典型错误原因。做练习十五的第10题。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说说解题思路。1、做练习十五的第11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让学生联系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释自己的列式和计算过程。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80%的学生能正确列示计算。课题: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2、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重点与难点: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导入。二、教学例2。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男运动员有多少人?1、出示例2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女运动员有多少人?比较复习题与例2的不同说说“其中男运动员占”的含义让学生在线段图上分别表示出男女运动员所占的部分。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求什么?并列出综合算式。板书:45-45×独立解答,说说“其中男运动员占”的含义及解题思路。如果把问题改成:“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就成了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内容了。。问题不同:复习题要求“男运动员有多少人?”而例2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单位“1”的是哪个量?独立完成在书上,评讲说说45×的含义,独立解答。学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想出多种方法。

90%学生

能正确画图,并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

三、巩固练习。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五、课堂作业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计算?板书:45×小结:怎样解答这类应用题?1、做练一练第1题。2、做练一练第2题。独立完成,可以先画图思考,再列式解答。3、做练习十六的第1题。独立解答,说说解题思路。4、做练习十六的第3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结合学生的回答,揭题板题。说说的含义,独立解答。先说一说可以怎样想,再独立解答。让学生先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列式解答。先说说题中两个分数的含义,再列式解答。6、做练习十六的第2、4题。95%学生能正确计算。课题: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2、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重点与难点: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导入二、教学例3三、巩固练习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五、课堂作业林阳小学去年有24个班级,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个班级?如果把问题改成:“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就成了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内容了。1、出示例3林阳小学去年有24个班级,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比较复习题与例3的不同。说说“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的含义。哪个量?让学生在线段图上表示出今年班级的数量。要求“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可以先算什么?并列出综合算式。板书:24+24×,说说24×的含义,独立解答。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计算?板书:24×,说说的含义,独立解答。小结:怎样解答这类应用题?先说一说可以怎样想,再独立解答。2、做练习十六的第5题。独立完成,可以先画图思考,再列式解答。比较两题的解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3、做练习十六的第8题。比较两题的解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4、做练习十六的第9题。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结合学生的回答,揭题板题。独立解答,说说“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的含义及解题思路。问题不同:复习题要求“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个班级?”而例3要求“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这两个量比时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单位“1”的是1、做练一练的第1题。让学生先画线段图表示两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根据线段图说说这两小题中的数量关系有什么不同,最后再列式解答。先让学生适当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再引导学生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解答相应的问题。比较两题的解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说有什么收获?做练习十六的第6、7题70%学生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80%的学生能正确理解数量关系。课题: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的练习课

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与难点: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提出练习要求二、基本练习三、综合练习1、做练习十六的第10题2、做练习十六的第11题3、做练习十六的第12题独立解答,指名说说题中两个各指这根钢条的哪一部分?怎样求问题?做练习十六的第13题独立解答,比较题中两个的不同含义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做练习十六的第14题做练习十六的第15题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评讲。独立完成,指名说说分别把谁看作单位“1”的量,单位“1”的是哪个量,单位“1”的是哪个量,要求两个年级一共植了多少棵树,要先求什么?独立解答,评讲,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独立解答,评讲,交流解题思路。70%的学生能通过对比练习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决方法。四、对比练习1、一堆煤有5吨,用去了,用去多少吨?2、一堆煤有5吨,用去了一部分后还剩吨,用去了多少吨?3、一堆煤有5吨,用去了吨,还剩多少吨?4、一堆煤有5吨,用去了一部分后还剩,还剩多少吨?5、一堆煤用去5吨后还剩吨,这堆煤原来有多少吨6、一堆煤有5吨,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两次共用去这堆煤的几分之几?读题,比一比,再独立解答,集体评讲订正。80%学生能正确区别量和分率课题:整理与练习

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进一步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能根据算式的数据特点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能运用所学的分数运算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口答二、课堂练习做教科书第87页“练习与应用”的第1题。直接写出得数,师巡视,核对,对于错的学生说说想法。1、做教科书第87页“练习与应用”的第2题。小组讨论:说一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举例说明整数的运算律对分数运算同样适用。独立计算,再说说哪几题可以简便计算,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律。70%学生能完整的说出运算定律。三、课堂小结四、课堂作业做教科书第87页“练习与应用”的第3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做教科书第87页“练习与应用”的第4题。独立解答,再比较这两小题解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85%学生能理解题意。课题:整理与练习

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1:进一步感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等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新知识过程中的表现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重点与难点: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做“探索与实践”的第5题二、做“探索与实践”的第6题一、做“探索与实践”的第5题二、做“探索与实践”的第6题先让学生画一个指定长、宽的长方形,并把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分别增加,算出各是多少厘米?,再画一画。然后算出新长方形的面积以及新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长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先让学生作出猜想,再按要求画图操作,并进行计算。交流不同数据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70%学生能通过实践画出图。三、“评价与反思”四、作业:练习册相关作业三、“评价与反思”让学生在小组里对照评价指标说说自己的收获与存在的不足。根据自己的表现对自己笨蛋员的学习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根据自己的表现对自己本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7、一堆煤有5吨,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还剩下这堆煤的几分之几没用完?8、一堆煤有5吨,第一次用去吨,第二次用去吨,两次共用去几分之几吨?9、一堆煤有5吨,第一次用去吨,第二次用去吨,还剩下几分之几吨没用完?10、一堆煤用去,正好用去5吨。这堆煤原有多少吨?80%学生能通过对比练习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以上就是关于文章四则运算教案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工作顺利。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