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23 18:45:53 作者:教学文档 字数:69628字

范文小一网整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更多人解决教学困扰,文章仅供参考,具体需要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有所帮助,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相关文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吧。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设计篇1

教学要求: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2,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懂得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3,齐读课题.

(一)学习第一段.

课件出示早先小村庄的图片:看到画面,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将学生反馈的有助于下文教学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

2,请同学们翻开课文,自由地将这篇文章读一读,找出文中描写这场面的语句.

3,请多生汇报.

4,显示语句:"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的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5,齐读.

6,你感觉到: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小村庄.

7,左,右,齐分别读这一段.

8,老师当记者,生演居民,进行采访:在这样美丽的小村庄里住着,你感觉如何

9,交流.

(二)学习最后两段.

1,一年年,一代代,日子就这么如行云流水般消逝了,现在让我们再跟着作者一起,将镜头切入到几十年后的这个小村庄,(出示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课文中也用了几个这样的句子来写这几个场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出示课文最后两段中的句子.a,(男生,女生分开来)"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b,(齐)"什么都没有了."

4,多美的小村庄啊,就这样被喘气的大雨,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看到这番场面,孩子们,你们的心情如何

5,多生体会读.(边读边指点读)

6,带上你们的心理感受,一起来读.

(三)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

1,此时此刻,老师的心情和你们一样沉重.为什么这样一个美丽的小村庄会什么都没有了呢我们到哪里找原因

2,(课文中)是的,到课文中去找寻我们的答案,这也是一种阅读方法.现在请同学自由地,放声地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你认为哪句最能说明问题,请用"——"划记起来,反复地读一读,待会我们一起再来交流.

2,交流.

3,出示句子.

(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一棵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a,请三个同学,分别把句子中的"谁"换成"我",读:

"我家想盖房,我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一棵一棵砍下来."

"我家想造犁,我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一棵一棵砍下来."

"我家想____,我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一棵一棵砍下来."

b,听出了什么

c,是啊,正是这样,任何人都可以拎起斧头去砍一棵棵的树,所以山坡上出现了——(生接)裸露的土地.这一次就让我们用我们的朗读来代替大家的心情吧.

d,齐读.

(2)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a,找到了这个句子的同学一起来读.

b,请自由地将这个句子读一读,同桌间讨论讨论,来完成屏幕上的这个句子.(出示)

"因为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还因为_________________,所以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最后整个村子也消失在洪水之中了."

(3)分组朗读这句话.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及相关图片)是啊,由于人们不加节制地滥砍滥伐,才导致小村庄什么都没有了,房子没有了-——(学生说)(课件出示最后一句话"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学生心情沉重地读.

三,拓展延伸.

此时此刻,看到被洪水冲走的这一切,你又想对人们说些什么呢

运用"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句式训练.

板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美丽洪水卷走了

随意砍树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够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课的重点.

2.培养学小爱护环境的意识是难点

教具:一次性筷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拿出一次性筷子)

师:这是什么?(点突出“一次性”,用过了就扔掉)这些一次性筷子都是用什么做成的?(树木)有谁知道一棵树长到成材需要多少年?。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多媒体出示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a、这是一个怎样的小村庄?

b、这个小村庄有着怎样的一个故事?

一、学习课文

体会小村庄的美丽

1、带着问题读课文。

2、这是一个怎样的小村庄?找出相关的部分读一读。

3、画一画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想一想这个小村庄还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4、请几位小画家上来讲台合作着画一画这个美丽的小村庄。

5、师生共同欣赏这幅美丽的图画。

6、教师随手擦掉一些学生认为美丽的景物。大声问道“如果有一天,你的这些美丽的景物没有了,你的心情会怎样?”

7、生表达自己的心情。

过渡:可是有一天,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却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并找一找,这个小村庄的结局怎样。

品读结局,引起思考

指名读一读

师多媒体出示相关句子:

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也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师启发: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小村庄一夜之间无影无踪呢?,不知大家是否注意,课文最后特意提到了锋利的斧头,这锋利的斧头在这件事情中又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寻找答案。

探寻原因

1、生回答,师引导:“从哪里你体会到是人们滥砍滥伐树木造成小村庄的毁灭?”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在书中批划。

2、小组讨论,交流看法。

3、全班汇报,交流。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树木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各种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师引导学生总结:现在大家说一说,小村庄毁灭的原因是什么,罪魁祸首是谁?

再读结局,升华感情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读上面的的句子,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观看资料,了解目前形势。

师补充一些目前人们砍伐树木的资料,包括一次性筷子,人们为了牟取暴利,砍伐稀有树种、目前我国森林资源和世界平均人均数量。以及党中央号召植树造林的图片及数字资料。

四、激qing总结

师:看了图片,你有什么想法?

生畅所欲言。

师:为了这个小村庄的故事不再重演,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生发言。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设计篇4

广东深圳宝安公明街道玉律小学杨爱忠

本篇课文是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第十课,这篇精读课文语言朴实、含义深刻,篇幅短小,以一把斧头为线索贯穿全文,就是这把斧头,砍掉了原来美丽的小村庄的一切。寓意深刻,读后耐人寻味,课文把小村庄的人们在山上砍树建房,制造工具和家具,用树木当柴烧等行为一一列举出来,表面上看小村庄的人们好像是得益不少,但正因为他们的这些行为,造成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最终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由此可以看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本次教学分三个教学环节:

1、课前引入谈话,创设情景,学生边看边想,引入课题,由课题入手,教师相机引导,如:你想象一下小村庄是什么样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思维,让学生大胆去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巧妙的利用课件,把原来美丽的小村庄的画面展示过渡到很多年后风沙满天,裸露的土地,让学生看后自由说,尊重学生,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的对话,学生的回答充分展现一种民主氛围。

2、问题入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这个美丽的小村庄被毁灭了。学生自由读课文,带着问题去读,边读边想,挖掘文章的内涵,"这个美丽的小村庄被什么毁灭了"?学生的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村民、有的说是洪水、有的说是斧头,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体现了民主的氛围,学生自由说,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于是让学生的自由选择,分为村民组,洪水组,斧头组三个学习小组,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3、师生合作,自主探究,师生合作是本堂课的中心环节。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相互启发诱导,体现了一种和谐的探究过程,在学生找出所要说明是谁毁掉村庄的理由时,达到训练学生自主的思维能力,如:你想各种各样的家具指的是什么?"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白烟消失在天空上"你看了这句话想说什么?如果你是那棵树,你会说些什么?……等。让学生站在被说话者的角度去思考,去品味,换位思考,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以语言材料为载体,乐学善思,明理悟情,谈体会说见解,不人云亦云,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从过去的重视教学结果转变到重视教学的过程。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中,让学生说说斧头、洪水、村民,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课文的延伸:你想对哪些乱砍乱伐的人说些什么?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多角度的思维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更可贵的是,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从而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解放了学生的头脑,让学生敢想;解放了学生的嘴,让他们能说;解放了学生的眼,使他们更能感悟事物的本质。

课后总评:

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民主,和谐的合作氛围,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强化了自主意识,发挥了主体作用,教师从教课文中跳了出来,树立了为学生而教的新观念,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参与率高,课堂气氛活跃,从过去的"要我学"过渡了"我要学"。通过探究,活化知识,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甚至能知其必然,初步掌握了探究语言文字的门径。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设计篇5

课前谈话:我们昨天已经是朋友了,你们这个班是个充满自信的班级,你看他们的眼睛大大的,腰板挺得直直的。

师:准备好了吗?

生:好了。

师:上课。

师:小朋友们好!

生:老师好!

师:我不太喜欢这种称呼。小朋友们好!

生:大朋友好。

师:好,孩子们,咱们今天学习一个新的课文,齐读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村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放录像:小村庄原来的面貌。

师:这就是村前的那条小河,小河的水唱着歌向远方流去,一棵大树伸展着茂密的枝叶,浓浓的绿荫之中,就是这美丽的小村庄。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就在课文里呢!请打开书,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开始吧!

生自由读。

师:讲了什么故事呢?生字都认识了吗?

生:认识。

师:我们把生字都勾划出来,和同桌读。借助拼音把它们读准,读给同桌听,赶快行动。

生读。

师:不少孩子都划好了,别忘了读给你的同桌听啊。都读好了吗?回答我的问题时声音要大一点。刚才,我发现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谁来读一读本课的词语。

出示词语:斧头

指名读。

师:请大家跟着他读。下一个——

生:盖房

师:会读的一起读这个词。这个词可不好读,读什么?

生读:造犁

师:我不喜欢你们齐读,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

师:非常好,平翘舌都读得很准。咱们城市的孩子没见过犁,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个词,一起读。

生读:造犁

师:下面这个词又不好念。

生读:裸露。

师:是这样读吗?你来读。谁来教他读。

生教读。

师:大家一起读这个词。

生读。

师:下面一个词谁愿意读。

生:柴烟。

开小火车读。

不断减少扩大家具随着冒出柴烟

师:真不愧是火车头,读了两个词都读对了。刚才有个生字,大家可要注意,睁大眼睛看清楚了,出示:冒出

师:谁来提醒大家写这个字,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千万不要把上面的日字写成目字。

师:是日字吗?

生:不是。

生:上面那个日字下边不用封口。

师:日字是扁的吗?

生:不是。

师:这个字写时注意什么?

生:下边的目字要写得窄窄的。

师:再仔细看,第三笔和第四笔写时注意什么。我在黑板上写,你们在本子上写。你写一个不满意就再写一个。

指导书写。

投影出示学生写的生字。

师:好了,咱们继续往下读。你会读你要抢着读。

抢读:洪水何处包括……

师:真不简单,全都读对了,这么多生字都认识了,了不起!这回再读课文我们就不怕了。读课文,待会儿选择你最熟的段落,读给每个老师听。

师:谁来读读。

生读。

师:来,我们男女生赛读。

女生读。

师:咱们女孩子读得真好。来,男孩子读。

男生读。

师:咱们男女同学都读得很好,我们一起读第五自然段。

生齐读。

师:我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听第六自然段了。来,我们一起来读第六自然段。

生齐读。

师板书:什么都没有

师:指的是哪些东西呀,爱读书的孩子,细心的孩子赶快在书中找答案。

生:指那个小村庄,外面下着雨,下了五天五夜,把小村庄没了,

师:他说小村庄没了,谁来补充,所以靠斧头得到的一切是哪些?

生:这些房子和树木都被树木冲走了

师:你是说用斧头砍下的树变成了房子

生:就是砍下的树家具都被冲走了。

师:应有具有的家具,各种各样的工具,那些靠斧头得到的东西,包括这个小村庄都没有了,那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小村庄啊,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你的脑子里有什么问题吗?

生:小村庄为什么被洪水冲走?

师:你善于提问题,是聪明的小朋友。

生:树木减少会造成如此恶劣的环境吗?

师:你很会提问题,说明你认真读书了。我觉得刚才那个孩子提得问题非常有意思,为什么小村庄被洪水冲走了,这个问题我们仔细读课文就可以知道,大家仔细读课文,把和这个问题有关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开始!

生读。

师:好,不少孩子已经找到答案。下面小组交流讨论一下。

小组交流。

师:因为什么呀!

生:他们把树都砍掉了,所以得到了惩罚。

生:他们把树砍掉了,变成一片草地所以得到了处罚。

师:说得真好,把书中的语句读一读。

生读相关句子。

师:一棵棵?是吗?看看。

生:不是,二三棵,五六棵。

师:家家都这样砍行吗?

生:不行

师:村子的人们砍树砍得特别多。是数量多太不像话了,砍那么多树,行吗?一年年一代代,可见他们砍树的时间怎么样?

生:很长。

师:这样不停的吹下去,土地就怎样——

生:裸露

师:一起看看这。

出示: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土地在悄悄地变化。

师:树砍了,土地变化了,小村庄就没了吗?你说。

生:因为盖房。

师:还有吗?

生:把树全砍了。如果有树,小村庄就不会被冲走了。

师:第几自然段写的是小村庄被冲走了。

生:第五自然段。

师:一起读,让我们一起感受那洪水中的小村庄。

生齐读。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

放录像:不幸降临到那曾经美丽的小村庄。滚滚洪水

师: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看到那洪水中飘摇的小村庄,我们只能到课文中去看看。

生读。

师:听老师读一遍。

师读。

师:再一起读。

生齐读。

师:多美的小村庄啊,就这样被洪水卷走,什么都没有了。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读。

生:小村庄就这样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怎么样?你来说。

生:我觉得小村庄这样做对环境很不好。

师: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我心里不好受。

师:读出你的心里感受,读吧。

生读。

师:请坐,想读的一起读,读出你们各自的感受。

生齐读。

师:亲爱的小朋友,先前那个小村庄的故事结果是那么令人遗憾,引人痛惜,但给人们留下的是更深的思考,我们下节课再思考,好吗?下节课老师要检查你们课外搜集的环保的资料。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设计篇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材分析: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大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教学目标:

a、知识有技能:

1、会认识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蕴涵的道理。

b、过程与方法: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思考、交流。鼓励学生采用富有创意、多样的形式,培养和提高学习中的自主探究意识。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本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具准备:两张小村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让学生走进文本。

1、出示小村庄变化前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小村庄的美景。

师:你们想不想住在这个小村庄里呀?

生:想

师:可是,这个小村庄过了不久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变成什么样子了呢?请看下一个图片。

2、出示小村庄变化后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生1:是谁使它变成这个样子的?真讨厌。

生2:这么美的小村庄变成这个样子,真可惜!

生3:我想知道这个小村庄变化的原因。

……

3、师讲述《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板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点评:教师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抓住儿童的心理特征,用两幅不同的画,激活了课堂教学气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爱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积极地融入角色,走进文本。

二、自主阅读,让学生感悟文本。

师:你们想自己读这个故事吗?打开书本,自己读一读吧!试一试,怎样才能把文章读正确,读通顺。

师:会读了吗?

生:会了!

师:请你读一读吧!

师:他读的怎样?有读错的地方没有?请小组讨论后,评一评。

生1:“澈、湛”是翘舌音,他读的音不准。

师:你读一读给大家听。

生读后,师指导读着两个字的音。

生2:“裸”读成“guǒ”

……

师:想把文章读正确、通顺,应先认识生字。下面大家想办法扫清生字障碍,好不好?

生:好

师:认识了吗?

生:认识了。

师:这些拦路虎是怎样除掉的?

生1:我用拼音的方法认识的。

生2:郁、犁、裸、扩、栋、咆、用熟字加偏旁的办法记住的。

生3:“澈”与水有关,所以将“辙”去掉“车”换成“氵”。

师:你联系字义来识记字,真棒!

师: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生字认识了,课文一定会读得更流利。

点评:引导学生在读中领悟学习方法,变“你应该怎样读”为“我会怎样读”,引导学生在读中自主认记汉字,总结识字的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三、反复品读,体验文本。

师:同学们,自由诵读课文,再一次感受一下小村庄变化的原因,好不好?

生:好!

师:读了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

生1: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小村庄消失的原因,人们过度地砍伐树木,使环境遭到极大地破坏。

生2:美丽的小村庄消失的原因,就是人们没有环保意识,贪图眼前利益,致使村庄最后消失。

生3:“谁家想盖房,水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这里的两个“谁”表明这里人们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上山砍树非常随便。因此,森林被破坏也就顺理成章了。还有这个“拎”字表达了人们一种非常随意的心态,“一棵一棵”表示不确定数目,突出了人们没有将砍树当作一回事,从这句话,我体会到了小村庄消失的原因。

师:你真会学习,抓住字、词来理解,体会的很深刻。

生4:我从“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柴烟消失在天空了。”这句话体会到了人们对森林的破坏非常严重。

……

师:同学们,你们体会得太好了,老师仿佛也看见了那些画面,请你们提出如何保住小村庄的建议。

生1;我建议小村庄的人们多植树造树,保护环境。

生2;我建议小村庄的人们爱护森林,增强环境意识。

生3:我建议他们不要乱砍乱伐,要爱护树木,要珍惜热爱大自然。

……

师:建议提的真好,你们还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生1:如果我们不珍惜热爱自然,自然会对人类进行残酷的惩罚。

生2:我们人人都要保护环境,热爱自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生3:无知的人们啊!是你们毁了这美好的一切,今后请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点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反复品读,让学生更入情入景,学生在读中领悟到文本字、词、句的含义,理解文本蕴涵的深刻道理。通过美读淋漓尽致地挥洒自己的情感,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表达便悄然汇成了乐学、会学的课堂氛围,课堂便呈现出勃勃生机,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拓展延伸,超越文本。

师:结合周边的环境状况,说说今后怎样做保护环境的小主人?

点评: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想、去说、去听,更好的渗透了德育教育,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爱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总评: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节课教学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

2、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读中领悟、揣摩、探究、品味、把握、理解、掌握。自己找正确的读课文的方法,自己自主识字,掌握识字方法;自己领悟、理解小村庄变化的原因,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本节课的教学不仅注重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学习过程,也注重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设计篇7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语言朴实,含义深刻。课文通过写一个小村庄的人们无节制地乱砍滥伐树木,周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告诉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这篇课文寓意深刻,读后耐人寻味。

学生分析:学生已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已经认识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往往关心的是小村庄的人们是怎么逃生的,他们最后又到了哪里,偏离课文蕴含的道理。

设计理念:阅读自悟、讨论交流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艘即将远航的船,那么教师就是把握航向的船长,而学生是实实在在的水手,他们是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掌握本课的17个生字及带有生字的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了解小村庄变迁的原因。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前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图片,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锋利的斧头”在课文中多次出现,请找出这几处来,出声读一读。

家家都有一两把锋利的斧头。

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2、“锋利的斧头”和这座小村庄的消亡有什么关系呢?带着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画出村里的人家靠着锋利的斧头做了什么?

2、造成的结果呢?

三、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画出村里的人家靠着锋利的斧头做了什么?

2、出示句子:造成的结果呢?

“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造成的结果呢?

抓住“减少”、“扩大”两个词,请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体会。指导读出语气。

四、学习课文第五、六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五、六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2、“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联系上下文说说意思。

五、总结。

1、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2、交流查找的有关绿色家园的资料或图片。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洪水卷走

锋利的斧头不断扩大

裸露的土地区性出现

教学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以一把斧头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就是这把斧头,砍掉了原本“美丽的小村庄”的一切。我从“锋利的斧头”入手,娓娓道来小村庄面貌改变的过程及小村庄最后的命运。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小村庄的人们肆意破坏环境的行为和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冲毁的惨状,并通过读把一些含义深刻的词句表现出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设计篇8

课型

综合课型

课时

第1课时

主备人

潘娟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训练重点

逐步学会自查

学习薄弱环节

班级

三班

小组

姓名

学习

目标

1、我能够自主灵活地学会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重、难点预测

在字词的预设目标中,能正确听写词语是重点。

用多种形式展示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是本课的难点。

知识链接

时间预设

板书课题3分钟、导学2分钟、自学15分钟、互学15分钟、评学4分钟、整理1分钟

学习过程

师生笔记

预习要求:1、借助工具书认读本课的生字。2、熟读课文。

一、激趣,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从课题中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出示本课导学目标

1、我能够自主灵活地学会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齐读学法指导:

1、先自查生字,找出不认识的、难写的和易错的,用铅笔圈出来

2、对学互相帮助对方解决生字问题,互相提醒易错的地方。

3、小组内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共同探讨展示方案。

三、小组自学,互助合作。

小组内依据学法指导开始自学,师依次巡视掌握小组学习状况。

易错的生字有--------,我是通过------------解决的。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的事。

提示:小组展示时可用三字经

有一个、小村庄、山茂密、水清澈……

可用线路图

美丽的小村庄——人们砍树造房——

四、互学展示,小组互评。

五、评学测试,评比小组

1、听写词语

山谷、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锋利、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工具、应有尽有、家具、喘气儿、黎明、洪水

2、多音字组词

露、尽

六、整理学案

襄阳市前进路小学语文年级《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导学案

课型

综合课型

课时

第二课时

主备人

潘娟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训练重点

逐步学会自查

学习薄弱环节

班级

三班

小组

姓名

学习

目标

1、我能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我能通过自学、讨论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3、我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重、难点预测

我能通过自学、讨论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是本课的重点

我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难点。

知识链接

时间预设

导学2分钟、自学18分钟、互学15分钟、评学4分钟、整理1分钟

学习过程

师生笔记

预习要求:1、熟读课文,梳理课文脉络,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一、课前检测

以小组为单位听写本课容易错的生字

------------------------------------------------------------

二、出示本课导学目标

1、我能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我能通过自学、讨论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3、我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齐读学法指导

1、先自己默读课文,了解小村庄前后的变化和原因,用铅笔标注。

2、对学交流答案,解决难点困惑。

3、小组讨论用什么方式展示学习结果。

三、自学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通过------------些词语可以看出小村庄原来的美丽。

2、对学、小组合作学习2—4自然段。

小村庄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这句话当中,“靠斧头得到的一切”指的是--------------,因为--------------------,才造成了今天悲剧的后果。从中我明白了--------------------。

小组展示提示:可读一读,把小村庄的以前和后来对比读,再喊出保护环境的口号。

可演一演,重点突出小村庄被毁后,人们的痛心后悔自省。

可写一写,续写后来的人们会怎样做呢?

四、互学展示,小组互评

五、评学测试,评比小组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山谷中,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后来,人们利用锋利的斧头砍下了树木。树木变成了----------------,变成了什么--------------------,变成了---------------,还变成了--------------------。

2、学了这篇课文,我明白了------------------。

六、整理学案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设计篇9

读短文后作答。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一两把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各种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选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不错。

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傍晚增加

2.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应有尽有:

奇多:

3.第五自然段已用“||”分成了两层,请写出每层的意思。

4.写出“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都还过得不错”这句话的意思。

5村子里的人们当时在砍树时会怎么想?假如有洪水过后的幸存者,他又会怎么想?

6.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想?

7.大雨倾盆,咆哮的洪水席卷了小村庄时,小村庄会是一片什么情景,请用一、二百字写出你的想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设计篇10

【课时目标】

1、巩固9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精读课文三、四、五自然段。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4、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四、五自然段。

5、从小村庄的前后变化中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课时目标】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还记得那个小村庄吗?再一次回到这个小村庄以前,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些故事里的词语。

1、出示词语: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

谁能带着自己的体会来读读这些词语?

2、自由读、齐读。

3、教师出示句子提示:

师:谁能用上面的词语来说说下面的句子呢?自己先试一试。

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村前河水,天空,空气。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仿佛已经回到了那个美丽的小村庄。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

二、研读文本,读中释疑

1、选择问题,自读课文:

⑴ 出示阅读提示:

师:请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课文2~5自然段。请你想一想

村民们靠着锋利的斧头得到了什么?

你可以在书本上找到有关的句子划一划,反复朗读体会。

⑵ 学生自读课文,划词句或写批注,教师巡回指导。

2、交流反馈,精读课文:

⑴ 师:村民们靠着锋利的斧头得到了什么?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① 自由读,问:你读懂了什么?

② 读懂了“砍掉了许多树”或者“多”,从哪里看出来?

③ “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大量”点红词语,指名读

④ 这“各式各样”的工具和“应有尽有”的家具都是些什么呢?

⑤ 这么多的东西,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⑥ 树木变成了房子、工具、家具和柴烟,还会变成什么呢?

的,则引导:你已经会用书本上的句式了,真了不起!)

让我们最后来读读这个句子吧!齐读

⑦ 师:孩子们,你现在就是小村庄里的小村民,你看到了村里造起了一栋栋房子,家里多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和应有尽有的家具,你们觉得这是一把什么样的斧头?

板书“的”

教师随机板书。如学生出现“害人的”等回答,则引导说出想法后,留待下文解决。

师:孩子们,你们中间出现了不同的答案,那么,这到底是一把什么样的斧头呢,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⑵ 师: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而一场洪水却让你们失去了一切,这是为什么呢?请你再读一读课文的2~5自然段,找一找小村庄被洪水卷走的原因。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① 自由读句,问:你读懂了什么?

② 问: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a、“拎”:

如学生直接讲明原因,则:你抓住了这个“拎”字,体会得多么细腻!

如学生未能讲到“拎”:则教师引导:你能给它换个词吗?

这么多词都可以,为什么偏偏作者要用一个“拎”呢?

“拎”起斧头更能说明村民想都不想就去了。

指名读。

b、“谁……谁”:你能给这些“谁”取取名字吗?

c、“一棵一棵”:指名读

⑶ 师引读:不管是谁,不管什么原因,村民们都能随随便便地砍树,想砍多少就砍多少。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① 你觉得他什么地方读得最好?

从两个“不断”中你体会到什么?

“树木随着时间不停地减少”、“裸露的土地不停地扩大”。

指名读。

② 师:一年年,一代代,小村庄里的变化就只有这些么吗?从哪看出来?它省略了什么呢?孩子们,从这六个小点儿里我们望过去,再望过去,你看到了什么?

③ 师:在人们不断挥舞手中的斧头的时候,一切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山坡上的土地不再有绿色的树木做衣裳,裸露的土地无情地吞噬曾经茂密的森林。

⑷ 师: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那个雨水奇多的八月让村民们永生难忘!

出示:“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孩子们,让我们来看看这句话。

① 问:“大雨没喘气儿”是什么意思?从哪儿可以看出大雨没喘气?你能把“没喘气的大雨”读出来吗?

大雨接连不断地下,一刻也没停。“……下了五天五夜……”

② 读了这些词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

③ 课件播放课件

④ 让我们一齐来经历那个八月,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齐读。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一场洪水过后,小村庄什么都没有了。

1、读第5自然段。

2、师:“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什么呢?

3、师:各式各样的工具,应有尽有的家具,优美的环境,眼前不错的生活,人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家园,就连许多鲜活的生命也,什么都_____。

4、师:孩子们,再让我们回头来看一看早先的小村庄吧。山上的森林是那么_____,村前的河水是那么_____,天空是那么_____,空气是那么____!

而此时此刻,却什么都没有了。

5、出示后半句: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6、指名读。齐读。

7、师:现在你再来看看,这到底是一把什么样的斧头?

如学生没有否认,则教师引导,“现在,它还是一把致富的斧头吗?”教师擦去先前的板书。)

小结:师:正是这把曾经给村民们带来幸福和财富的斧头,如今却毁掉了这一切。

正是这把斧头把原本美丽的小村庄,变得“什么都没有了”!

师: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6、学生观察板书,思考讨论:

师:孩子们,请你看看这把斧头,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⑴ 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⑵ 全班交流:

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如果这把斧头不是乱砍滥伐,原本可以为村民们带来财富和幸福的生活。

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怪斧头,错就错在村民们不该用斧头砍那么多树!

早知道这样,村民就不该乱砍乱伐。

应该边砍边种,砍得少种得多,就不会被洪水冲走了。

……

四、布置作业

老师想给大家布置一项作业,请你想一想后来小村庄又会发生什么故事,接着课文来写一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板书设计】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什么都没有了

的斧头?的斧头

【教学反思】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非常庆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和这么多的老师和前辈们一起在这里学习交流。下面我想说一说自己对这堂课的理解和设计时一些的思路和构想。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通过写一个小村庄的人们无节制地乱砍滥伐树木,周围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告诫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文章语言朴实,寓意深刻,读后耐人寻味。

当我接触到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既震撼于故事的那令人痛心的结尾,同时又深深地为它那精练而发人深省的语言文字所吸引。我觉得,这并不是一般的阅读教学,还得让孩子更深一层地体会到文章包含的韵味;但同时,这更不同于思想品德课,不能把所谓的环保意识强加给孩子,而只能在语言文字的阅读中去体会和思考。所以,我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就期望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创设朗读和感悟的情境,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把语言训练与学生心灵的感悟融为一体,使严谨而扎实的语文学习的同时也具有审美性和趣味性。正是这样的思考使我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以下几点:

一、以“斧头”主线,引发矛盾冲突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反复出现了“斧头”两个字,可以说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虽然课文中在斧头的前面加上的只是“锋利”这一个词,但这斧头包含着许多深意,却不是孩子们粗读课文所能够体会的。当人们拥有一栋栋房子、各式各样的工具、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所有他们想要的一切的时候,对于村民们来说,这也许是一把致富的斧头、带来幸福的斧头,而当村民们用乱砍滥伐,导致咆哮的洪水卷走了小村庄的时候,这又是一把罪恶的、残忍的、悲剧性的斧头。这样强烈的矛盾冲突,使得孩子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难道一切都是斧头的罪过吗?怎样才能避免这样悲惨的结局呢?从而使孩子们除了懂得环境保护的道理外,还能够在自己体悟的基础上站到更高的层面上来客观地看待村民砍树的这一行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而不是仅仅去遗憾或是去痛恨。人们可以利用自然资源,只是不可以过度地、无节制地滥用自然资源。让“斧头”引出“斧头”背后的东西,这比起单纯地说教,要孩子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效果会好得多。

二、以“留白”为契机,挖掘文本含义

这篇课文中有许多隐性的语言文字,作为文本的“留白”,如果能够好好地利用它们,孩子们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将更加透彻和深刻。在交流、理解的五个重点句的教学中,我都比较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产生联系,也比较注意抓住文本内部隐藏的信息和“留白”,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展开思维,理解文本词句深层次的含义。比如“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中的省略号,孩子们可以读到很多标点里所隐含的东西;比如“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中的“什么”究竟指什么,让孩子自己来填补书本中的空白,看到文字里的,联想到文字外的;我还适时地穿插图片和视频,使孩子对留白的理解适时地和画面达成共鸣,进而促进对文字的理解和意义的把握。

三、以“朗读”代解说,体验语言文字

首先,我采用复习词语并运用词语说句子的方法复习前面的第一个自然段,既作为对第一课时学习的检测,这样的复习方式也更符合一篇“故事”的特点。而这种方式由于触动了学生的兴奋点,学生的思路也更加活跃,之后的学习和理解也更加多元。

在教学几个重点句时,我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后都不忘让孩子读一读有所体会的句子,每一次的朗读以文字的解读为基础,同时也把对文字的理解推到了新的高度:在朗读中体会两个“不断”,在朗读中理解三个“变成”,在朗读中目睹那“没喘气的大雨”,在朗读中经历漫长的“一年年一代代”和“多少年多少代”

……

四、以语言实践为途径,提升文本价值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试图让孩子不但关注语言文字,同时也挖掘文字背后的隐藏含义,使学生的心灵和受到语言文字的双重震撼。我们可以看到,在最后的部分,学生的发言是多元而到位的:“不是斧头的过错,而是操纵者的村民。”“如果我是小村民,我会劝他们少砍多种。”等等,真正地体现了文本的价值含义。

接触新课程已经有两年半了,可以说新课程给我们的孩子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我们教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新课程下的我有很多疑惑和彷徨,怎样联结传统和创新,怎样处理预设和生成,怎样和谐工具和人文……我想,只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和探索,这些疑问会在我们的课堂中慢慢地得到解答。而我此刻最想得到的,是在座各位前辈和专家们能够不吝赐教,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再次谢谢大家!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设计篇1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5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掌握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涵着的道理。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小村庄变迁的原因,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前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图片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低声速读,可以高声朗读,可以双人读,个人。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读读议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讲述课文主要内容,同时播放多媒体课件。

二.品读句子,体悟自得

1.自读体悟。

再读课文,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现实体会,感悟。

小组交流,每个人都谈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汇报小组交流情况,教师随机点拨与引导

多媒体出示学生找到的句子:

1“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裸露的土地指什么?

2“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引导:指的是大量树木被劈柴后烧掉了。

3“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引导:指的是小村庄的人们仍旧在不断地砍伐树木,靠自然的给予过着安逸的生活。

4“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引导:破坏大自然,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2.悟情感,明主旨。

看到树木不断的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的扩大,你是什么心情?把你们的心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学生练读,教师指导,指名读,齐读。

如果时光能倒流,在悲剧没发生之前你想对村子里的人说些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对村民的劝告表述出来

三.回顾全文,课外延伸

1.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我们人类还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学生举例说明

2.那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珍惜,保护环境?

不乱丢垃圾

爱护花草树木

保护益虫益鸟

同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

宣传环保知识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设身处地想想,如果你是地球,你有什么话想对地球上的人类说说?

小组展开讨论,综合小组的意见,写出一句忠告的话语。

小组汇报自己的话。

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

四.总结全文。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能从中得到一个信息,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如果破坏了大自然,那我们最终还是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设计篇12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反思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的是由于人们乱砍滥伐,原本靠锋利的斧头建造的美丽家园,又终究毁在了锋利的斧头之下。课文篇幅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蕴涵的道理却非常深刻。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教学一开始,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美丽的小村庄”:郁郁葱葱的森林,清澈见底的河水,湛蓝深远的天空,如诗如画,空气清新甜润。再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把小村庄的美淋漓尽致在表现出来,使同学们不由得陶醉其中。正当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着小山村的美景时,我一边出示小村庄变化后的图,一边说:“不知过了多少年,最后这么美丽的小村庄什么都没有了。”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巨大的视觉冲击,深深地触动了学生的心。这个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会消失呢?学生们一下了产生了悬念,从而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多元解读文本,进行心灵对话。

阅读教学是师生间、生生间、学生与文本间、学生与作者间的审美对话过程。教学中紧紧围绕“小村庄为什么会消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读课文2——4自然段,找出表示变化的时间的词“一年年”“一代代”,让学生体会到这个变化的时间很长很长。然后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一代代的人们都做了些什么,把有关的句子划画出来。如学习重点句“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这一句时,我抓住“谁家”问学生:“你家想干什么?”学生们说出了“盖新房”“做家具”“要柴火”“搭木棚”“造工具”等种种人们只顾自己的生活所需而做的砍伐之事。我说你能从两个“谁家”体会到什么?学生都说体会到村里的人对树木的任意砍伐。我又说:“还可从哪个字看出他们任意砍伐树木?”同学都说“从‘拎’字也让人体会到那些村民他们想砍就砍,没有人管他们。”这时我顺势让孩子观察后面的插图,体会村民的无度砍伐所带来的后果。又如学习重点句“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带着问题,让学生再读课文,把找到的答案用直线画下来。这样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通过质疑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学文的过程中,也借助了课件的手段,让学生认识了“犁”,体会了“裸露”,更通过一段真实的影像,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洪水的无情,内心的体验也更加强烈。

三、通过写话练习,增强环保意识。

学生通过感情朗读课文以及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了课文内容,并理解了含义深刻的句子。在学生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的基础上,最后我设计了一个环节:学到这,你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些啥?把这些话写下来,以通过小练笔来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学生们都能联系实际告诫村庄的人们以后不要破坏环境,要爱护大自然,否则会受到大自然最严厉的惩罚。学生们在自主感悟与交流后,情感会自然喷发而出,对这个令人辛酸的小村庄的感叹会油然而生,保护环境,珍爱大自然的感情也会水到渠成地产生。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首先让学生观看展示小村庄原来的美丽景象和洪水来临后的变化课件。在学生观看完后问道:“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我看到了村前的那条小河,小河的水唱着歌向远方流去。”“我看到了一棵棵大树伸展着茂密的枝叶,郁郁葱葱。”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野草“我看到下雨了,雨越下越大,发洪水了,小村庄里的房子、大树都被洪水冲走了。”“我还发现就连斧头也被洪水冲走了,洪水退去的时候,小村庄不见了。”

这时我进一步引导:“同学们,看到这两种不同的景象你现在心里怎么想?”学生踊跃回答:“太可惜了,那么美的一个村庄竟然会在一场暴风雨中消失,小村庄的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了。”“我感到很难过,又感到很奇怪,好好的村庄怎么那么经不住洪水的侵袭呢?”趁学生心有疑问之时,我趁热打铁:“同学们,那就带着你最想知道的问题去细读课文,看看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读懂了什么?”我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思考的时间,使他们人人都能把课文读上几遍。学生置身于自我思索、不断发现的情境之中,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自然也就凭着自己的能力迎刃而解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主要以这种方式进行讲授,先听课文或看课文视频——再说说你听懂或看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然后自渎课文,自己解决一些问题——再读。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反思

在指导学生阅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第三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简笔画把这段意思画出来不出所料,学生们兴趣盎然,不一会儿,便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简笔画很好的体现了人们无知地肆意砍伐,破坏生态环境和无节制地浪费自然资源。我让学生互相交流,谈谈自己的创作的意图和感受。

师:同学们,你们画得十分生动,讲得十分精神,但你们认为为这段该怎么读呢?

康诗琪:“老师,应该读出那种十分气愤的语气。”

师:为什么这么气愤?

康:你想,那么多的绿树被这些人天天砍,月月破,做成各种各样的家具、工具和房子,太气愤了!

师:那你就用气愤的语气读读吧!

康面带愤怒地朗读。

胡平:老师,我给她提个建议,好吗?

师:喔,想不到你还有更好的建议,说吧。

胡:我认为应该把“一间间”、“一栋栋”、“应有尽有”、“各种各样”等词读得特别重些,而且我认为也可以读出惋惜的语气。

师:为什么?

胡:你想,这些人破树修房子、做家具不说,他们还修得那么多,家具是要有尽有,工具是多种多样,这得要破多少树呀!还住的、用的就行了,干吗还要破这么多的树,真是太浪费太可惜!

师生一片掌声。

师:你就读一读。

胡满脸惋惜之色,边读边摇着头。

刚读完:“咚“的一下,一只手高高举起,这不是“批判大王”冯钦渝么?

我微笑着说:“又有什么更高明的东西吗?”

冯:老师:我认为读这段应该读出高兴的语气。

顿时,我和全班同学吃了一惊,“又在出风头!”不知从哪个角落冒出这么一句。

冯:你想山坡上那么多树苗,如果只是挡风挡沙,防什么山洪,岂不是浪费。现在人们把它们修成了一栋栋漂亮的房子,做成了各种各样的美观适当的家具,人们的生活不是理幸福了吗?那心情当然应该高兴呀!

一席妙语,令大家暗自心服。不觉为他叫好。

“冯钦渝,人们靠树虽然获得了美满的生活,但后来为什么全村都被洪水淹没、冲走了呢?”只见一个娇小的姑娘站了起来,原来是谭梦竹。

师:喔,确实。

谭又说道:我认为破是可以用的,但不能破多了,可以边破边栽树吗。

师:冯钦渝同学是站在村民们的角度去理解的,认为他们因幸福生活而高兴,这是合情合理的,谭梦竹提的建议更是高明,又利用了树木,又保护了资源,真是两全其美。既然你们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而且是那么富有创意,就按自己的理解、体会去读吧!

话音刚落,教室一下子沸腾了,有的面带怒容,语气充满了愤恨;有的语调低沉,惋惜之情溢于言表;有的洋洋自得,为树林换来的幸福生活而陶醉……

新课程理念强调:尊重学在阅读过程中的个性张扬,珍视他们在阅读实践中的“多元化”和“独特体验”。而这些需要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和谐地进行,正是教师放心、放手、放权,充分信赖每位学生,才能让他们主动脉积极地去发现和探究,去用心感悟和品味。教师“甘做平等中的首席”,不失时机地点拨和启发,激励和唤醒他们沉睡已久的潜能和智慧,去实现文本、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对话,去实现朗读的多元化,以读促悟,以悟助读。因此,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朗读素养就显得水到渠成、轻松自然了。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设计篇13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预案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理解小村庄变化的过程和原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四.设计理念:

本文语言浅显朴实,用娓娓道来方式向学生讲述了一个小村庄从美丽的到毁灭的过程,但文中也有含义很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此,一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积极参与学习。另一方面老师在探究中有意地点悟,让其走进课文,明白道理。

五.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片等。

六.教学过程:

、复习:

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大家已经知道了这个小村庄是什么的?是怎样的一个美丽的小村庄,谁来说说。板书美丽的

2.现在的小村庄怎样啦?谁来说说。板书什么都没有了

、继续研读课文。

1.自读自悟要求: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把你找到的答案用“————”画下来。准备交流。

2.学生自读自悟,老师巡回辅导。

3.交流平台:找到答案了吗?谁来说说。

预测,学生会找到: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根据问题你读懂了什么?从那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预测,学生会找到:两个“谁”、“拎”

、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什么?理解词语:裸露

、小结:这里的人们没有任何的限制,上山随意砍树。板书:随意砍树

、指导朗读。

人们在拥有了房子,犁之后,他们有没有停止砍树呢?

4.研读第三自然段。

、提出学习目标。

、学生自读自悟,老师巡回辅导。

、交流平台。

、你读懂了什么?板书:不断砍树

、小结:人们还在不断的砍树,对森林的破坏还在继续,环境在进一步恶化。

、朗读:两个“不断”语重些。

、人们把这些树木砍下后作什么用啦?

认识排比句:三个“变成了”,这句是排比句。语气表达一个比一个强烈。

、读读这个句子。

还有不懂的吗?

、在我们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把树木用来烧饭啦?

5.学习第四自然段。

、学习句子: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都不错。

这里的“还”能去掉吗?

、读读。“不管、还、”音稍重。

、引述:终于,小村庄失去了树木的保护之后,在一个、

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能用文中的话来说吗?

、“大雨没喘气儿”的意思,你能不能用句中的话来说?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同学们,课文使我们很受启发,你有什么启发?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我们要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和大自然和谐生活。

、那么,此时此刻,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

、说说。

师结:我想,你们的句句良言,小村庄的人们一定会听到的。

课外作业

回家向大人了解家乡动物、植物有无增减。如:蛇、青蛙、树木、它们对环境有无影响。

附板书:

随意砍树

美丽的什么都没有了

不断砍树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设计篇14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复述课文内容。

3、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4、能懂得故事里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套。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试着把故事内容复述一下。先自已复述一遍,然后复述给同桌听。

二、品读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课文,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认真写好批注,等一会我们交流。

三、讲述故事。

请同学们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再加进自己合理的想象,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先自己讲一遍,然后讲给同桌听。可以一个人单独讲,也可以几个人合作讲。

四、拓展阅读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它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再不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那我们将自食其果,自我毁灭。

21世纪,人类面临许多环境问题。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读后说说你的感受。

五、环保行动。

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面对如此怵目惊心的环保问题,我们小学生能做什么呢?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设计篇15

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2、熟读基础上,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重点:1、正确读写生字词语,了解小村庄发生变化的原因。

2、领会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在一个山谷里,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那里森林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可是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那个美丽的小村庄已经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最终走向毁灭呢?我们来学习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自学提示:

第一遍读文要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要把字音读准。

第二遍读文要轻声朗读,边读边画词语。

第三遍读文要默读课文,然后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借助字典理解词语。

2、学生按自学提示进行自学。

3、汇报自学成果:

出示生字卡认读,重点强调“裸”字的读音。

出示词语卡认读、开火车读。

质疑:在生字词中有哪个字你还不认识,或记不住,或不理解意思,都可提出来,集体交流。

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裸”“葱”“黎”,学生练写。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指名接读课文。

2、思考: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2、用自己的话说说二三自然段写了什么?

3、最后两段又写了什么?

4、思考:是什么原因让这个美丽的小村庄走向了灭亡呢?

生:人们乱砍树木

四、积累好词佳句

把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抄在积累本上。

第二课时

一、挂图导入:

老师要送给大家一幅美图:,仔细观察图,你能给它起了名字吗?

生: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生:一个漂亮的小村庄

生:一个风景优美的小村庄

好,那我们到课文中找一找,哪段是描写这幅图的?

生:第一自然段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谁能带着美丽的心情读一下第一自然段?其它同学画出描写小村庄美丽的词语。

2、出示:同学们看图,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小村庄?

生:一个暴风雨中的小村庄

生:一个被洪水吞没的小村庄

生:一个走向灭亡的小村庄

在课文中找一找相关段落。

3、同学们当你看到这幅图时,心情怎样?

生:难过

生:伤心

生:沉重

师:那谁能怀着沉重的心情读一下这段课文?

指导朗读。

4、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最终走向了灭亡呢?在文中找出相关段落,默读。

填空:在人们锋利的斧头下,树木变成了,变成了,变成了,还有。

这是个排比句式,谁能用这个句式说一句话?

生练习说话。

“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人们把树木当柴禾烧了。

是啊,有的甚至把树木当做柴禾烧了,这是多么低效的一种利用方式啊!就这样一年年、一代代,树木在人们锋利的斧头下,一棵一棵地被砍掉了,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树桩。树木可是吸收大量的水分,稳固土壤,对大地起着保护的作用,可小村庄的人们却只顾眼前的利益,乱砍滥伐,致使裸露的土地越来越多,大地失去了这件绿色的外衣做保护,于是悲剧发生了。发生了什么?

生: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5、“大雨没喘气儿”是什么意思?

生:雨一直在下。

“咆哮”原指野兽的叫声,在本文指什么?

生:指河流的波涛声奔腾轰鸣。

生:形容水声很大,波涛汹涌。

6、讨论:文中几次出现“锋利的斧头”?是“锋利的斧头”惹的祸吗?

生:文中出现三次。不是斧头的错,是人们用斧头砍的树。

师:“锋利的斧头”代表着人们对树木森林的无情的、残酷的破坏、短视的利用,甚至可以说是那些无知的人们的一种象征。

7、在“锋利的斧头”下,“什么都没有了”,大家想象一下,都没了什么?

生:房子、家具、工具。

生:家里的一切。

生:人也死了,什么都没有了。

8、那你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些什么吗?

生:我想说:“你们当初不应该砍树,要不砍树,小村庄就不会被洪水卷走。”

生:我想说:“你们不该只顾眼前的利益。”

9、是啊,谁破坏了大自然,就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那你想为环保做点什么吗?

生:我想做一个宣传牌,要人们保护树木。

生:我想制一份手抄报,让人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生:我想每年的植树节种一棵小树。

三、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再体会体会。

以上就是关于文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工作顺利。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