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小一网整理环保发言稿,旨在帮助更多人解决教学困扰,文章仅供参考,具体需要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有所帮助,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相关文章环保发言稿吧。
环保发言稿
环保发言稿篇1同志们: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在全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省生态省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几年来我市生态建设和环保工作,分析存在问题,研究部署今年及今后三年生态建设、污染减排、环境整治、环保创模各项任务。刚才,市政府与各县(市、区)及市级单位、开发区、企业签订了20xx年工作目标责任书,希望各级各部门按照责任书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生态建设和环保工作年年有部署,目标任务非常明确,考核十分严格,开会的目的就是要落实责任,使同志们真正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真正抓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分析当前形势,进一步增强抓好生态建设和环保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
20xx以来,全市上下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要求,围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目标,坚持依法治理与生态建设并重,全面开展生态市建设和“811”环境污染整治,全面完成任期和各年度省市长目标责任书的任务,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质量明显提升,生态市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实现了我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的阶段性目标。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生态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生态创建走在全省前列。积极开展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活动,到20xx年,市本级和六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验收,在全省率先实现“一片绿”。在此基础上,去年正式启动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同时,以“六个一批”为抓手,开展了一系列生态创建活动,全市累计17个乡镇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46个乡镇通过省级生态乡镇验收,建成一批省级以上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保护母亲河”生态监护站、“保护母亲河号”,并创建了一大批市级生态示范点和绿色单位,逐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的生态体系框架。
二是环境整治工作成效明显,环境质量位于全省领先。“811”环境污染整治任务全面完成,沈家化工园区按期实现重点监管区“摘帽”,12家省控重点排放企业如期完成整治、实现达标,巨化集团公司限期治理通过省里验收。坚决关停淘汰落后生产力,全市累计关停淘汰造纸、味精、化工、电镀、冶炼、炼油、灰钙、活性炭企业700多家、生产线100余条。进一步加强乌溪江饮用水源保护,全面实施库区工业、畜禽养殖、网箱养殖、农村生活等污染整治,加强饮用水源事故应急防范,有效控制和消除了藻类发生,确保了水源安全。全市连续几年空气质量持续保持在二级以上水平,区域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衢江出境水质全部达到功能区要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三是农业面源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环境进一步改善。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要求,切实加强农业面源特别是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全市规模化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91.3%,全面完成禁养区禁养、“限养区”整治目标;大力实施农村能源沼气工程,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30660只、38万立方米;1933个村实施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占总村数74.3%,全市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45%,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
四是环保设施逐步完善,生态支撑能力日益提升。市区城市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65%,各县(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并试运行,垃圾填埋场扩容工程成为全省典型。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污水收集、集中供热等环保设施逐步完善。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完成焚烧主体工程。城市绿化面积进一步扩大,全市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平方米。环境监管体系不断健全,全市共建成5座地表水和11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所有重点企业排污口都实现规范化,74套重点污染企业在线监测装置安装改造到位,市县两级在线监控平台基本建成。
五是污染减排初见成效,生态经济体系逐步建立。坚持把节能降耗减排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硬指标,通过严格治旧控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清洁生产、加强重点减排项目建设,努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xx年以来,全市共实施了111个减排项目,总投资9.46亿元;20xx年全市cod和二氧化硫比上年分别下降了4.67%和3.64%,完成省定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加快园区生态化改造,全市累计完成省“991”项目投资18亿元,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企业80家,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42家,东港功能区实施了生态化改造。全市共推广应用7项省生态重大科技项目,在江山市淤头镇、开化县华埠镇二个不同类型的乡镇进行省级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创建。全市累计通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数199个,累计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72.8万亩,建成无公害林产品基地42万亩,已成为全省最大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虽然近年来我市生态建设与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而且是比较脆弱的。我市仍然面临环境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任务,节能减排降耗压力还比较大,尤其同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要求、与省委省政府加大源头地区环境资源保护力度的要求、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的要求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粗放增长的模式没有根本改变,资源、能源消耗大的产业仍占很大比重,全市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万元产值gdp水耗和排污总量都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快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任务十分紧迫。二是环保基础设施薄弱。各县级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污水处理厂处理率低;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尚无集中的污水处理设施;大型脱硫工程匮乏;全市医废和危废处置设施尚未投入运行,集中处置机制也未建立。三是环境污染治理有待深入。部分企业的环保意识不强,环保监管力量薄弱,管理尚不到位;开发区(工业园区)周边、饮用水源周边、矿山周边等治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已成为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诱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四是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亟需加强。我市农业生产总量较大,长期以来畜禽养殖业的不规范、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匮乏等产生的面源污染,农村环境整治压力很大,畜禽养殖污染、村容村貌整治急需加大投入与整治力度。
生态建设事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执政为民、关心民生的重要体现。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坚定信心,把生态建设的压力转化为动力,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在结构调整中获取环境容量,在加强保护中赢得发展空间,进一步抓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保护互动共赢。
二、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抓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年初,省政府下发了《“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通过今后三年的努力,基本解决各地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继续保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从zz实际出发,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们都面临着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既要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做大总量,努力成为全省新的增长点;又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保护好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要走在全省前列。这些年的实践表明,发展与保护并不矛盾,完全可以通过我们的工作努力,实现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今后要继续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围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推动经济与生态双赢目标的实现。
今年及今后三年我市生态建设目标就是要努力做到“四个确保、一个推进”:到“”期末,确保完成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削减15.1%和15%的减排目标;确保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确保突出的环境问题基本解决、区域环境安全持续稳定,不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和因环保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确保完成省里下达的“811”新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责任书规定的各项任务。深入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今年市区要力争达到省级创模标准。
按照上述目标和要求,重点要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要全力推进污染减排,着力提升支撑产业发展的环境容量。污染减排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是近几年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还关系到我们新上产业项目的顺利报批。从这两年情况看,削减情况有喜有忧,一方面,我们连续几年实现了大幅削减;另一方面,排放总量仍然居高不下。省政府要求,到20xx年底减排任务完成比例要占“”计划总任务的60%以上,两项指标总下降幅度都要达到9%。从我市来看,要完成今年和整个“”目标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必须全力以赴、狠抓落实。一是尽早制定好各年度减排方案。将年度减排任务落实到各级各部门、落实到企业、落实到工程项目。今年的减排计划刚才已经发到大家手中,请同志们认真对照,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的减排方案。二是抓好重点减排工程建设。化学需氧量(cod)减排方面,要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全面开展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高新园区纳入巨化污水处理厂输送管道要确保10月底前全部实现纳管处理;富华皮革有限公司7月底前治污设施必须通过验收;二氧化硫减排方面,主要是元立和巨化公司的脱硫项目要加快推进,东港热电在线监测设施要尽快安装到位并通过验收,加快完成全市水泥企业的补燃发电锅炉改造,坚决拆除各类燃煤小锅炉,实施集中供热。三是健全减排工作体系。建立完善减排工作的监测、统计、考核体系,全面完成污染源普查,建立污染源档案和信息数据库。对各县(市、区)、重点排污单位的减排工作定期督查、定期分析、定期考核、及时预警。
二要坚持治旧控新,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调整是污染减排工作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实现产业提升的重要方面。对存量方面,要通过淘汰落后生产力,用高新技术、先进工艺和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企业。20xx年要完成关闭年生产能力2万吨以下的黄板纸企业和年生产能力1万吨以下的废纸造纸企业;继续巩固小石灰窑、土法造纸企业、小化工、小水泥和粘土砖瓦窑的整治成果。增量优化方面,主要是严把环保准入关,保证新上项目的质量和水平。全面实行《zz市限制和禁止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目录》,认真执行工业项目落地决策咨询机制,把好新建项目落地关;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强化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全面试行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严格按照四类功能区和规定的生态保护目标、污染物总量控制和产业进入要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一是切实搞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最具体、最有效的管理手段,要进一步抓好认证工作,不断提高各级政府管理环境的水平和能力。二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落实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和公开监督制度,全面开展审核。今年全市国控、省控重点污染企业和重点耗能、耗水企业的完成清洁生产审核比例要达到70%以上,对超标、超总量排污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三是大力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继续推进全省循环经济“991”、工业循环经济“4121”行动和市工业循环经济“5518”示范工程,在重点行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农村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当前要特别注意加强工业园区包括乡镇功能区的循环经济建设,到20xx年全市7个省级以上开发区都要完成生态化改造任务。
四要继续深化污染防治,全面实施“811”新三年行动。按照省“811”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从我市实际出发,做到治污工程与减排工程相结合,点源治理与区域防治相结合,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农业农村面源防治相结合,制定落实我市“811”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具体要抓好几项重点工作:一是全面完成省市重点督办环境问题的整改。常山化工园区在“811”环保新三年行动中,被列为全省十一个第一批省级督办的重点环境问题,必须尽快编制园区整治规划,逐家制定区内企业整治方案,确保通过一年的集中整治,通过省级验收。同时要切实解决市级重点督办的环境问题。二是继续加强行业、企业的污染整治。化工、钢铁、造纸、水泥、制革等仍然是我市污染排放重点行业,国控、省控和市控污染源仍然是污染整治的重点对象。首先必须确保上述各项与减排密切相关的重点治污工程及时开建;其次要实施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工程,巩固全市氮磷排放企业、巨化集团公司、沈家化工园区整治成果。各地要对本地主要污染的行业和企业进行排查,每年公布一批限期治理名单,并按期完成。三是加强污染源在线监测设施建设。要把污染源在线监测设施作为新扩建项目环保“三同时”的重要内容,到20xx年,全市环境统计重点调查企业中占90%以上污染负荷的企业要全面安装在线监测监控装置,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同时要确保已建成的市县级两级环境监控中心和各地表水、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稳定运行。四是严格固废、辐射环境监管。市“两废”处置中心即将建成投运,相应的管理办法也已出台,为安全处置固废提供了条件。各级各部门要加快健全危废和医废管理制度,全面检查,彻底清理,使全市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全部得到集中安全处置,消除污染隐患。五是深入推进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到20xx年,全市要完成年存栏猪100头以上的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任务,其中20xx年要完成年存栏猪300头以上的759家养殖场整治,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各部门要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要进一步加强以生活污水、垃圾治理为重点的农村环境建设,今年全市“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实施范围要覆盖35%的行政村,完成36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到80%以上。
五要完善环保基础设施,不断提高污染治理能力。一是重点抓好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建设。市区要完成双港片区纳管工程,扩大巨化片区、西区生活污水纳管率,完善老城区收集管网,市区污水集中处理率今年要达到65%,到20xx年达到75%以上,各县(市)到20xx年要达到60%以上。加快各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设施的改造,加强运行管理,确保出水水质达标率高于65%,且cod指标达标率不低于80%。同时,要尽快配套建设开发区、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今后重点要突出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到20xx年,完成42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任务,主要包括各经济强镇、中心镇和直接面江的建制镇。其中20xx年要确保建成5座。二是完善固废垃圾的处理设施。zz工业固体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年内必须完成各项配套工程建设,尽早形成处置能力。
六要全面推进“创模”工作,不断提高生态市建设水平。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是我市生态市建设第二阶段的目标,也是五城联创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年创建工作到了全面推进的阶段,目标就是市区要基本达到省级环保模范城市标准并争取通过验收。对照省级创模标准,我市在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中的废水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全市危险废物和市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等方面与标准还有较大的差距,总量控制及污染减排任务也存在着很大的压力。要把创模各项工作分解落实到各地各部门,进一步明确责任、克难攻坚,力争如期完成目标。各县(市、区)也要进一步加快生态县创建工作。继续推进“六个一”创建活动。同时,对各类生态保护工程建设任务,要按责任书要求确保全面完成,重点抓好饮用水源保护,确保乌溪江库区等饮用水源水质全面达标。
三、完善工作机制,确保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生态市建设和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艰巨性的工程,必须注重不断完善创新长效机制,凝聚各方力量,狠抓工作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要完善齐抓共管的责任落实机制。按照今天会议的部署,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对照责任书要求,对目标责任进行再细化、再量化、再落实,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投入到位。要强化考核督查,完善考核激励政策,更科学地设置考核指标,严格实行问责制,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真正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要求,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环保,既抓当前,又考虑长远。要把生态建设、环保和污染治理重点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各级生态办、整治办要主动加强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及时掌握生态建设、污染减排、环境整治的工作动态,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市五城联创领导小组及环保创模工作组要发挥好统一指挥、组织协调、督促落实的作用,各成员单位都要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的社会机制,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公众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
二要完善以市场运作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保证环保投入的增幅高于gdp的增幅,确保与减排和“创模”指标薄弱环节相关工程项目资金的落实,并逐年增加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资金投入。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生态建设投入机制,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凡是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实现产业化运作的如污水、垃圾处理等领域,要积极鼓励市内外社会主体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使重点环境治理项目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入良性发展轨道。要建立利益导向机制。一方面要落实好省里的有关政策,用足用好有关补偿政策和资金,使专项资金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要结合zz实际,研究制定生态补偿政策,建立科学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投入、谁收益”的原则,加快探索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污染赔偿机制,建立绿色信贷政策,引导企业自觉进行污染治理。当前重点要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龙游县年内要完成试点工作,其它县(市、区)也要创造条件全面开展。
三要完善严格高效的监管服务机制。各级政府要完善环保统一监管、各部门分工负责的环保协调机制,规范环境执法行为,加强对环境执法活动的行政监察。要继续深入开展查处违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今年省里将继续开展多期“飞行监测”、明查暗访,并随时向全省通报,同时将结果与省市长责任书考核相衔接。为此,要进一步加大排污监管力度,持续保持对排污企业的高压态势,对无视社会责任、屡教不改的违法企业,要坚决惩处。各级环保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敢于执法,严于执法,善于执法,对违法排污的企业,要按照环保法律法规,从严从重果断处理。要从源头加强监管,严格落实“三同时”,在规划、项目审批、建设定点等方面严把准入关。对排污单位实行“双控”管理,既控制排污总量,又控制排放标准。要加强排污申报登记工作,建立市县级以上重点污染源动态管理数据库。在严格监管的同时,各级环保部门更要将监管与服务相结合,寓监管于服务之中,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要加强对项目建设的指导、咨询和服务,及早介入,全程参与,帮助项目和企业实现环保要求,杜绝“事前不作为、事后以罚代管”的现象。要进一步加强环评中介机构建设,引进有资质、水平高的中介进入zz环评市场。
四是完善突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公共事件应急机制。要高度重视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督促所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地方或企业制订应急预案,建设应急处理设施。要切实落实各级生态安全应急预案,加强演练,坚决防止环保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事故的发生。今年要全面开展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重点排查可能引发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工业园区和相关企业,饮用水源的周边、居民集中区和江河沿岸地区污染隐患点;重点关注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工业区和企业,关注老百姓反映强烈、久拖未决和厂群混居的环境污染问题。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要挂牌督促,限期整治,最大限度消除环境隐患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同志们,今年是实现“”环保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是实施全省“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年,我们一定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齐心协力,再接再厉,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环保发言稿篇2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落实情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指向,以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总结20xx年工作,部署20xx年任务。
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精神
党的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和贡献,就是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第一次单列一个部分加以论述,实现了党的执政兴国理念和实践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们党积极主动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充分吸纳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并反思工业文明与现有发展模式不足,积极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贡献;是我们党深刻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绿色、循环、低碳新趋向,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拓展和升华。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建设生态文明,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节约环保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增强永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本质要求,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生态文明,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是价值取向,发达的生态经济是物质基础,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是激励约束机制,可靠的生态安全是必保底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根本目的。生态文明理念及建设实践具有鲜明特征:在价值观念上,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指导方针上,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在实现路径上,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目标追求上,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在时间跨度上,需要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干线、大舞台和着力点。环保工作取得的任何成效任何突破,都是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积极贡献。全国环保系统要做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引领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学习贯彻党的精神,是全国环保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环境保护部党组制定下发实施方案,拿出一个月时间集中学习,通过做专题辅导报告,召开学习交流大会,安排机关各司局、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作学习体会发言,激发了环保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学习贯彻精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思想认识得到高度统一,学习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精神状态得到极大振奋,环保工作得到有力推动。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用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和要求来看环境保护,要从“五个高度”上来认识和把握。一是放在践行科学发展观自觉行动的高度。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政治信仰来追求,作为科学真理来坚持,作为行动指南来践行。二是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发展道路问题。必须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三是放在20xx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也是最大的制约因素之一就是生态环境。四是放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全过程的高度。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都消耗资源并产生环境污染,必须从再生产全过程来加强环境保护。五是放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高度。随着生产要素、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的跨区域流动,环境问题日益全球化。
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是通向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要努力做到“五个新”:一是用新的理念进一步深化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二是用新的视野把握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机遇,三是用新的实践推动环保事业取得更大成效,四是用新的体制保障环保事业持续推进,五是用新的思路指导当前谋划未来。
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一场涉及思想认识、观念行为、体制机制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必须科学地审视当前我国环境保护所处的历史方位,认清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在人与自然方面,进入了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不断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水平的新阶段;在环境与经济方面,进入了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在环境与政治方面,进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提高执政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能力的新阶段;在环境与文化方面,进入了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生态环境意识推动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新阶段;在环境与社会方面,进入了优先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阶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思路,加大探索力度,抓紧制定推进环保事业改革发展的总体方案,确定优先领域,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
(一)加快环境管理转型。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导向,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使环境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从控制局地污染向区域联防联控转变,从单纯防治一次污染物向既防治一次污染物又防治二次污染物转变,从单独控制个别污染物向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转变,全面提升环保工作的精细化、信息化和专业化水平。
(二)深化审批改革。经国务院六次清理,环保部门现有审批事项40项,其中环境保护部直接承担的30项。要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进一步清理和调整审批项目。科学把握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关系,凡是地方环保部门能够管理好的,就大胆下放,不再由环境保护部审批;凡是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能够自律管理的,不设定行政审批。二是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设定环保行政审批事项,严格进行合法性、必要性、合理性审查论证。三是进一步创新审批服务方式。优化流程,简化程序,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四是进一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强化行政审批的全过程监控,形成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当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必须依法依规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和透明性;修订建设项目环评分类管理名录和分级审批目录,下放审批权限,简化程序、缩短时限、提高效率;重大建设项目必须开展社会风险评估,环保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严格问责,健全责任追究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三)强化信息公开。随着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普遍觉醒,参与社会管理的诉求越来越强。要加强环境核查审批信息公开,全面推进涉及民生、社会关注度高的环境监测信息公开,把信息发布情况作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为群众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推进信息公开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
(四)扩大群众参与。开展环保工作的好办法,归根结底来自人民群众的丰富实践。要善于“接地气”,学会与人民群众打交道,认真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待,走群策群力、群防群控的群众路线。眼往下看,脚往下走,到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意见多的地方去,到环境保护工作难开展的地方去,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解决在萌芽状态。
(五)改进工作作风。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对转变作风问题高度重视。党的xx届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为全党同志带了好头,充分体现了党中央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坚定决心。作风就是形象,就是战斗力,就是宝贵资源。环保系统要把加强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照查找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抓紧制定改进措施和办法,尽快建立健全或修改完善相关制度规定,以振奋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工作作风抓好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
二、20xx年环保工作成效明显
过去的一年,全国环保系统坚决贯彻中央关于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和环保工作会议精神,各项重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贯彻落实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
20xx年,国务院召开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副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的标志性成果是提出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大会精神集中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明确指导新时期环保工作的战略思想,就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二是进一步明确环境保护的基本定位,就是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三是进一步明确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的历史地位,这是做好新形势下环保工作的根本路径。四是进一步明确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就是要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五是进一步明确环保人的核心价值取向,就是要继续弘扬“忠于职守、造福人民,科学严谨、求实创新,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中国环保精神。六是进一步明确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就是要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作用。
各省(区、市)积极贯彻落实,已有28个省(区、市)召开环境保护大会,26个省(区、市)以党委或政府的名义出台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的文件。
(二)主要污染物减排年度任务全面完成。
明确任务严格考核。及时指导各地和中央企业制定减排计划,向社会公告20xx年需要完成的重点项目和20xx年实施减排措施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推进污染减排绩效管理试点工作,督促存在问题的地方和企业认真整改,环境保护部对有关省级政府领导和中央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对8个市(州)污水处理厂实施挂牌督办。天津、陕西、甘肃等省(市)通过督察预警等方式,加快落实重点项目和减排措施。
抓住重点强力实施。将重点减排工程项目和保障措施落实到“六厂(场)一车”(火电厂、钢铁厂、水泥厂、造纸厂、城镇污水处理厂、畜禽养殖场和机动车)。目标责任书要求20xx年完成的1276个项目基本建成投运,新增脱硝改造燃煤机组装机容量超过4000万千瓦。
建立和完善减排长效机制。加强对环境保护和污染减排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起草《脱硝电价和脱硝设施运行监督管理办法》,全国脱硝电价政策即将出台。拟定《“”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办法》,制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管理办法(试行)》。
经核查核算,20xx年全国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上年减少3.05%、4.52%、2.62%、2.77%,全面完成年度减排任务。
(三)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作用进一步显现。
继续推进战略环评、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西部大开发战略环评稳步推进,金沙江水电基地分段实现全流域规划环评,七大流域各主要支流全面实施综合规划环评。坚决遏制“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建设项目。20xx年,环境保护部共批复项目环评文件240个,涉及总投资近1.4万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项目79个,约占总投资的一半。对不符合要求的24个项目退回报告书、不予审批或暂缓审批,涉及总投资1000多亿元。
加强和深化环评制度改革。坚持依法依规开展环评,扩大公众参与,实行环评受理、审批和验收全过程“三公开”。下放部分环评审批权,配合做好社会风险评估工作。事业单位环评机构体制改革加快,两批97家试点单位中22家完成改制,47家基本完成。
完善环境标准体系和深入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新发布环境保护标准68项,对纺织染整、钢铁和焦化等工业行业进一步收严排放限值。现行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达1374项,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全面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向社会公告8775家完成评估验收的企业名单。
(四)解决民生环境问题取得新进展。
出台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经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出台新标准实施“三步走”的总体方案。20xx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与O3等项目监测,20xx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xx年在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开展监测。自20xx年1月1日起该标准在全国实施。我部印发《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的意见》,明确开展第一阶段监测的范围、内容和要求。积极协调财政部等相关部委,争取专项资金。20xx年中央下拨地方补助资金5.19亿元,地方共投资约4.3亿元。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共74个城市496个监测点位已按新标准开展监测,并于20xx年1月1日正式对外发布监测数据。
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国务院批复《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我部组织全国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基本摸清321个城市833个水源地的基本情况。积极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推进重金属、危险废物和化学品污染防治。中央安排重金属专项治理资金54亿元。我部印发《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实施考核办法及相关细则,首次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考核。强力推进历史遗留铬渣治理,累计治理铬渣230万吨,是前6年年均处理量的3倍,全国堆存长达数十年甚至半个世纪的670万吨铬渣基本处置完毕。编制《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规划》,印发《全国主要行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规划》。
加强环境执法和应急管理。继续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全国共出动执法人员255余万人(次),检查企业100余万家(次),查处环境违法问题8779件,挂牌督办环境违法案件1770件。对1216家生产、停产或停产整治的铅蓄电池企业加大监管力度,又取缔关闭289家。圆满完成环境安全百日大检查,共检查企业4.3万家,发现重大环境风险隐患2296个,整改2245个,挂牌督办企业105家。我部直接调度处置的突发环境事件33起,同比下降55%。
(五)重点流域海域区域污染防治有较大突破。
持续推进重点流域海域污染防治。国务院批复《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xx-20xx年)》。完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指标体系,开展长江中下游流域规划实施情况考核。扎实推进“三湖”污染防治工作,太湖等重点湖泊流域水质初步改善。
优先保护生态良好湖泊。全年累计安排专项资金25亿元,新增试点湖泊19个,全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累计达27个。湖北省出台湖泊保护地方法规,依法对梁子湖等湖泊实施湖泊管理。云南洱海、安徽太平湖等通过环境整治,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全力防治大气污染。国务院批复《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要求采取综合治理、协同控制、联防联控等措施。“”以来,北京市累计淘汰老旧机动车55万多辆,提前三年完成40万辆的淘汰任务。山西省实施空气质量改善攻坚行动,11个设区市城区减少原煤消耗674万吨。
(六)生态保护和农村环境保护不断强化。
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副主持召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方案》。对累计建成的36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完成人类活动卫星遥感监测和实地核查工作。全面启动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xx-20xx年)遥感调查与评估。全国已有15个省(区、市)开展生态省建设,1000多个县(市、区)开展生态县建设,53个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
农村“以奖促治”增资扩面。中央财政安排55亿元农村环保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截至20xx年底,全国共有23个省(区、市)纳入连片整治示范范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35亿元,2.6万个村庄、5700多万农村人口受益。印发《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全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完成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土壤环境保护“”规划》。
(七)生态补偿机制初步建立。
积极配合财政部开展新安江流域等生态补偿试点,国家正在探索流域上下游之间、自然保护区内外和不同主体功能区之间生态补偿的有效办法。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取得较好效果。自20xx年起,中央财政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内的部分县(市、区)实施资金转移支付,涉及20多个省(区、市)。5年支持资金总额达1100亿元,年度资金由20xx年的60.5亿元,增加到20xx年的371亿元,支持的县(市、区)由221个增加到466个。对其中452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全面监测与评估结果显示,20xx-20xx年58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占比例12.8%;380个县域保持基本稳定,占84.1%。
(八)核与辐射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国务院批复《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规划及20xx年远景目标》,规划项目涉及投资798亿元。我国15台运行核电机组处于安全状态,29台在建核电机组建造质量处于受控状态,19座民用研究堆总体情况良好。开展全国辐射安全综合检查,动员监管人员19万多人次,检查核技术利用单位近6万家。加大放射性废物和铀矿冶污染治理力度,推进电磁辐射环境全过程监管。
(九)政策法制、环保规划、科技监测、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扎实推进。
《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全国人大会初次审议,《清洁生产促进法》修订颁布。发布《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xx年版)》,在15个省份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由我部牵头编制、报国务院审批的11项规划全部编制完成,其中9项已印发执行。国务院办公厅首次将环保规划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制定《全国环境功能区划纲要》,在吉林、浙江、新疆开展省级环境功能区划编制试点。全面启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修订。积极推进环境监测天地一体化进程,“环境一号”C卫星发射成功。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取得新进展。组织孟祥民同志先进事迹系列报告会,稳妥推进环境文化体制改革。成功举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国合会20周年主题边会,圆满召开国合会20xx年年会,环保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十)环保能力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环保投入大幅增加。我部参与分配的中央环保投资超过260亿元,比20xx年增加50%以上。环保监测执法业务用房项目顺利推进,565个项目开工率97%,完工率65%。支持24个省(区、市)164个县(区)级开展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为170个监察执法机构配备移动执法系统和挥发性气体检测设备。
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加强。机构编制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加大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的力度,机关和部属单位干部队伍得到进一步加强。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xx-20xx年)》,组建环境保护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分级分类培训,全年培训干部和各类人才4万余人次,计划完成率为115%。
创先争优活动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化。巩固创先争优成果,全面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部署,完善部属单位党组织设置。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部领导带队进行惩防体系建设重点抽查,推进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既要有打攻坚战的紧迫意识,又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一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减排任务艰巨。“两高一资”行业投资增幅虽有下降,但现有产能释放带来的污染物增量压力很大。机动车每年增长1500万辆左右,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仍呈增长趋势。二是环境污染仍然十分严重。70%左右的城市不能达到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近日出现的长时间大范围雾霾天气,影响17个省(区、市),约占国土面积1/4,受影响人口达6亿。20%左右的国控断面水质依然为劣Ⅴ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严重,57%的地下水监测点位水质较差甚至极差。三是环境风险继续增加,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比较突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环境敏感、环境风险高发与环境意识升级共存叠加的时期,长期积累的环境矛盾正集中显现,PM2.5、饮用水安全、血铅事件和化学品污染问题,引起群众广泛关注。四是环境管理体制不顺,生态环境保护职能分散交叉现象依然存在。能力建设滞后,监管力度不够,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五是工作作风亟待进一步转变,服务能力有待继续提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三、全力做好20xx年重点工作
今年环保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保新道路,加快推进环境管理战略转型,勇担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推动者、实践者。
20xx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的通知》要求和《环境保护部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的安排》,创新活动载体,采取多种形式,着力提高效果,其中要重点抓好司局级和处级干部学习培训活动。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努力把党的精神转化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建设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精神状态良好的干部队伍和全面完成今年环保各项任务的力量源泉。
(二)全力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20xx年确定的减排任务是:与20xx年相比,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2%,氨氮排放量减少2.5%,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3%。要认真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节能减排“”规划》。严格考核各地年度总量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结果向社会公布。推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预算管理制度,严控污染物新增量。着力抓好“六厂(场)一车”减排措施落实,确保今年1545个重点减排项目按期保质建成投运。完善部门协同推进减排机制。
(三)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
加快编制环境功能区划。推进省级环境功能区划试点,指导推动首批12个城市编制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争取《全国环境功能区划纲要》早日报国务院审批。制定不同区域的环境目标、政策和标准,实行分类指导、分区管理。
继续强化和完善建设项目环评。从严从紧控制“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支持新兴战略性产业、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对化工石化、涉重金属、钢铁、交通基础设施等项目,落实好环评管理要求。组织开展重大项目后评价。
进一步深化环评制度改革。扩大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合理调整项目审批权限,推进环评报告编制单位与审批单位脱钩,强化环评机构动态管理和淘汰机制,积极配合做好社会风险评估工作。
(四)加强PM2.5监测、信息发布与综合治理。
副针对近日多地出现雾霾天气专门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环境保护部及时进行空气污染预警,以利群众防范。部党组及时研究部署,下发了紧急通知,从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及时发布监测信息、落实重污染天气条件下的应急预案、以防治PM2.5为重点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明确责任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各级环保部门快速行动,积极应对,引导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共同行动。做好PM2.5的监测、信息发布及其污染防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这要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认真总结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工作,确保第一阶段74个城市496个监测点位稳定运行。进一步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空气质量联动监测。20xx年,在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包括PM2.5在内的6项指标监测。制定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二阶段监测实施方案,在12月底前对外发布监测数据。地方各级环保部门不得干预本行政区的监测结果,发现伪造、篡改监测数据的行为,我部将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深入推进实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采取综合措施治理PM2.5,确保20xx年重点区域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下降5%,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年均浓度下降6%。北京等城市要率先立法,率先达标,率先与国际接轨。一是推动PM2.5纳入污染物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生产方式、改变生活和消费模式,从源头上减少PM2.5排放。二是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我们考虑,首要大气污染物超标不超过15%的城市,力争20xx年达标;首要大气污染物超标15%以上、30%以下的城市,力争20xx年达标;首要大气污染物超标30%以上的城市,要制定中长期达标计划,力争到2030年全国所有城市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三是完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京津冀、长三角等跨省区域,我们考虑成立由环境保护部牵头、相关部门与区域内各省级政府参加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对于珠三角等省内城市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由省政府统筹协调。四是推进多污染物协同防治。开展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试点,严格控制污染物新增排放量,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城市,新建项目实行区域内“倍量替代”。五是深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全面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加速“黄标车”淘汰进程,基本淘汰20xx年以前注册运营的“黄标车”。推进提高车用燃油品质。实施重型柴油车国四标准。六是做好大气污染应急处置工作。指导督促地方政府制定空气污染应急预案并适时实施,分别采取停工、限产、限排、限行等措施,及时准确发布大气污染信息,提出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保护和出行建议,保障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和身体健康。
(五)深化重点流域污染综合防治。
对重点流域优先控制单元分类制定综合治理方案,优先保护水质较好的控制单元。制定《国家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xx~20xx年)》,采取“集中支持”、“一湖一策”等政策措施。
落实《全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加强饮用水环境安全保障。推动地级以上城市定期发布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做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实施考核和中期评估工作,严控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实施《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规划》,严格化学品环境管理,加强主要行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强化铬渣等危险废物重点源管理,推进电子废物污染防治,实行全过程监管。
(六)加大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力度。
全面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行动计划,尽快启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完成全国自然保护区基础调查和评价,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监管。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将继续增加,扩大实施范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试点,进一步开展生态示范创建。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深化“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扩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范围。全面推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
(七)强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
完善核安全监管和核事故应急响应机制,加快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和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点建设。以运行和在建核电厂为重点,加强各类核设施安全监管。加大放射性废物治理力度,开展核技术利用简化审批试点,探索铀矿冶辐射环境安全监管模式,加强输变电、通信和广电类建设项目全过程辐射环境管理。
(八)制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和推进办法。
我部对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已经开展两年多研究,制定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征求意见稿),正征求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级地方政府意见。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办法也正在研究制定。要争取早日出台。还要在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九)全面加强保障措施。
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研究,全力做好《环境保护法》修改工作。全面推进“”环保规划实施,在做好中期评估的基础上及早谋划“十三五”。谋划重大专项,组织实施《国家环境保护“”规划》和《节能减排“”规划》确定的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发布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规划。完善环境政策法规,研究建立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环境科技标准工作,增强科技支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谋划环保体制改革。组织好世界环境日等重大宣传活动,开展全民环境教育行动。筹备召开国合会20xx年年会,继续推进双边及区域环保合作。
(十)抓好廉政转变作风。
根据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部党组专门制定了实施办法,我们要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作为环保系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机关政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总之,做好20xx年的环保工作,必须在创造亮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应对热点上狠下功夫。
一是创造亮点。污染减排是20xx年环保工作的亮点。发布实施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也是亮点,是撬动环保事业发展的支点。今后要在继续加大减排力度、做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工作的同时,改革创新,在环保各个领域不断创造新的亮点。
二是抓住重点。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始终是环保工作的重点。要发挥环境保护宏观调控职能,在遏制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建设上发挥积极作用,集中力量解决饮用水、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废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
三是突破难点。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环保工作的难点。环境出现问题应当在经济政策方面找原因。正确的经济政策就是正确的环境政策。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努力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融合。
四是应对热点。PM2.5污染防治是当前环保工作的热点。要坚持“公开透明、有所作为”,既打好攻坚战,又打好持久战。打好攻坚战,就是按照“三步走”的要求,做好PM2.5的监测和信息发布。打好持久战,就是以PM2.5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切实改善环境质量。PM2.5治理是系统工程,需要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要结成广泛的“环保统一战线”。
四、用改革精神和优良作风抓好落实
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已经明确,现在的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努力实现“三个突破”:一是在深化改革上有所突破,二是在推进重点工作上有所突破,三是在改进工作作风上有所突破。
我就抓落实的问题,再提4点要求。
(一)在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上抓落实。
学习党的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环保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做到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在目标上同心同向,在行动上同心同行。
一是把党的精神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环保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回答了新时期我们党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保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全国环保系统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科学内涵和指导意义,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基本要求,深刻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部署,深刻领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要求,用党的精神指导实践,谋划工作,见到实效。
二是把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转化为推动环保工作的力量源泉。党的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国环保系统要加深对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认识,用生态文明建设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更加积极、更加自觉地投身到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去,做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引领者、推动者、实践者。
三是把学到的理论和方法转化为做好环保工作的智慧和能力。进一步开拓视野,获取新知识,增长新智慧,加深对环境保护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战略思考,不断提高理性思考能力、统筹谋划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每个人都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大厦添砖加瓦,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二)在深化改革上抓落实。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下一步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环境保护必须不断改革创新。
制定环保改革创新路线图和时间表。环保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综合运用法律、市场、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目前,零星改革存在的碎片化问题较为突出,增加了改革的难度。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制定总体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统筹规划、协同推进。今年改革的任务就是要在加快环境管理转型、下放审批权限、强化信息公开、扩大群众参与、改进工作作风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讲究方式方法创新。近年来,环保系统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上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实践。善于“接地气”,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科技标准先行,联防联控,以奖促治等,打开了工作新局面。要不断地提出新思路、研究新办法、制定新措施。
(三)在完成重点工作任务上抓落实。
今年10项重点工作已经部署,任务非常艰巨。既然定了,就必须想方设法加以完成。完成重点工作任务,需要思路的转换、方法的跟进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在这些方面,有不少成功做法。近年来,环保投入很大,工程很多。怎样让资金发挥更大效益?我曾经提出,严管源、慎用钱、质为先。这对于推进环保能力建设,为污染减排提供支撑,发挥了明显作用。
近日部分地区出现的重污染天气,再次警醒我们必须狠抓污染防治这个根本不动摇。要把污染治理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信息发布是第一步,难在治理。如果信息发布了,而治理跟不上,会更加被动。取信于民,最终还是要靠治理,在改善环境质量上取得成效。
(四)在改进工作作风上抓落实。
工作思路明确以后,工作作风至关重要。作风正,才能形象好、事业旺。工作抓得不实、做得不好,主要是作风问题。全国环保系统作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现在会议、文件多,调研、解剖麻雀少;检查多,改进分析少。同时,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仍然存在。缺乏改革创新意识和拼搏进取精神,是造成作风问题的重要原因。
我部贯彻落实中央改进作风八项规定的实施办法,共10个方面24条要求,主要就是要改进调查研究和督查工作,注重实际效果,减少基层负担;精简会议和活动,严格控制规模和时间,不断提高效率和质量;严格文件简报管理,控制种类和数量,提高质量和实效;加强因公出国出境管理,改进新闻报道工作。部党组的规定十分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对照检查作风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深入剖析原因和症结;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结合实际更加细化,更便于操作;坚持真抓实干,一个一个问题去解决,一件一件事情去落实,一项一项任务去完成;加强督促检查,建立长效机制,切实防止“前紧后松”、反弹现象的发生。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近年来,环保工作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掌管的资金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廉政风险也越来越突出。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xx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全国环保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抓好防控措施的落实,坚决惩治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不忘《廉政准则》,必须牢记“四常四戒四珍惜”(常修为政之德,力戒权力滥用,珍惜政治生命;常怀律己之心,力戒放纵自我,珍惜荣誉名声;常思贪欲之害,力戒见利忘义,珍惜家庭亲情;常弃非分之念,力戒浮华攀比,珍惜平凡生活)。
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勇于自带“紧箍咒”。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我多次郑重承诺,部党组主动接受全国环保系统的监督,要求大家做到的党组首先做到,要求部党组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做到,请大家监督。我们一定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的事情做起,认认真真、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
同志们!党的为环保事业发展描绘了美好前景。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继续探索环保新道路,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环保发言稿篇3同志们:
加强环境保护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环保工作会议,主要任务就是回顾总结20xx年环保工作,全面安排部署今年各项环保任务,进一步动员全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抢抓机遇,务实创新,努力开创全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使全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环境质量有一个明显改善。一会儿,郑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长还要做重要讲话,希望大家深刻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找准差距,全面总结20xx年的各项环保工作
20xx年是我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全面实施“八精六建”发展战略,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也是我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将环保工作与经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了年初向全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人民群众做出的空气质量控制在三级标准以内,二级天数突破150天的承诺,各项环保工作都取得了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的优异成绩。具体讲:
一是大气污染整治战果辉煌。我们将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蓝天工程”列入20xx年全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80项重点工程,锅炉烟尘治理投入资金近千万元,有87台安装了脱硫消烟除尘设施,有17台更换了环保型锅炉,16台改变了取暖方式,15台茶(浴)炉改烧无烟煤,70余家炉灶使用清洁型燃料,有效缓减了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城冬季大气环境污染。冶炼废气治理有晋源、亿通和天源3家冶炼企业进行了高架料仓和高炉出铁场两个部位的治理试点,现已投入试运行。全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22家冶炼企业269个治理部位全部完成治理,总投资达4100万元,此项治理可使我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每年减少烟、粉尘排放量9万余吨,回收精粉6万余吨,利用高炉煤气14亿立方米,发电2.3亿度,增加经济效益1.2亿元。另外,翼钢公司焦化煤气治理在完成化产回收、酚氰废水处理等6项治理工程的基础上,落实治理资金1800万元,于05年8月份实施了焦炉除尘工程,现已投入试运行。
二是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城综合整治成效显著。去年以来,我们重点实施了南环公路、浍河河道治理,巷道改造等8项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城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6400万元的南环公路于去年11月全线建成通车,投资2800万元对6.5公里浍河主河道进行了综合治理,投资2500万元完成了解放街、桐封路、益苑路等主干街巷改造硬化,翼鹏住宅小区、政府住宅小区和铁路家属区新增集中供热面积22万平方米,投资300余万元在解放大街铺设煤气管道3100米,同时,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城污水和垃圾处理两大工程已完成可研报告,正在加紧进行前期筹备工和作。以上一系列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有效减少了城区汽车尾气、交通噪声、二次扬尘等污染,城区全年二级以上天数达到160天,同比增加40天。浍河段化学耗氧量年均值达到31.93毫克/升,同比下降11%。
三是建设项目管理规范有序。20xx年新建的华晨纺织公司、鸿鑫纺织公司、吉利煤化公司等11个项目全部进行了环评并审批,审批率和执行率分别达到100%。我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全面编制完成并通过了专家技术评审,正在上报审批之中。
四是生态保护工作稳步推进。通过大力实施生态林业工程,全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植被覆盖率稳步提高,达到41%;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生态恶化现象得到有效扼制;投资3500多万元建设沼气池10560个,大大改善了农民生活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
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环保方针政策的结果,是各乡镇、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广大企业大力支持,环保战线全体干部职工奋力拼搏的结果。特别是晋源、亿通、天源等一批企业在市场不好效益降低的情况下,仍然出色地完成了治理任务,成为全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环保工作的先进典型。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委、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政府,向为我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环保事业做出努力和贡献的各级干部、各届有识之士、各位厂长经理和全体环保卫士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加之环保历史欠帐仍未还清,可以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仍很突出。一是在工业化过程中,以冶炼、煤炭等重污染行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未得到根本改变,许多重污染企业环保治理仍比较滞后,三废利用不够,排放量居高不下。二是在城市化过程中,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如煤改气工程、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和医疗废物焚烧站等工程仍处在立项或启动阶段,大量的垃圾与污水不能得到安全处理,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城集中供热面积小,机动车尾气和二次扬尘污染治理进展较慢,大气、水污染问题仍很突出。三是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和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将使耕地受到污染,威胁农产品安全。四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仍难以改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粉尘治理任务依然艰巨。五是许多排污企业仍存在着偷排、漏排废水的现象,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今后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六是随着全社会环境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环境污染信访案件将呈上升趋势,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奋力开创我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
20xx年是国家实施“”环保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全面推进“八精六建”发展战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一年。国务院于近日发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的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我们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各有关职能部门、各重点企业,必须站在全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长远发展的高度,把环境保护提上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下大力气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今年环保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环保工作,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突出抓好浍河水污染治理,巩固和提升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成果,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促进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改善,努力推进全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均衡协调发展。
今年环保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全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环境质量要在20xx年基础上持续好转,空气质量稳定在三级标准以内,城区二级天数突破180天;浍河段水质得到有效改善,主要污染物削减指标达到上级规定要求;饮用水质全面达标。
围绕完成上述目标,我们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严把环境准入关,切实削减排污总量
所有新建、改建、扩建、迁建和技术改造等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凡不符合产业政策、生产工艺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且难以治理的项目,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发展改革局、中小企业局等坚决不予立项,环保、土地、工商、电力等相关部门不予审批,切实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凡是立项审批的,必须优先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坚决制止新污染源产生。切实加大对全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所有企业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执法检查力度,对未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的限期补办,对补办时发现违反产业政策、不符合规划要求、污染重且无治理技术的企业依法实施关停。进一步加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畜禽养殖的监督管理,禁止在城市规划区、风景旅游区和环境敏感区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新建的要合理选址,已建成的要积极采取建设沼气池及有关防治措施,减轻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不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严把矿山资源开发项目“环评”关,切实从源头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国务院《决定》提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我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目前环境污染严重,三废利用不够,循环经济发展滞后,这都说明我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实现根本改变,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格局还在继续,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必将进一步加大。为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效途径要大就大,要转就转,不大不转,一律停产,我们必须认清这一点。国务院《决定》细化了循环经济的三个环节:生产环节要严格排放强度准入,鼓励节能降耗,实行清洁生产并依法强制审核;在废物产生环节,要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合理延长产业链,强化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在消费环节,要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今年,我们将重点推进冶炼废渣的综合利用,对废渣堆积场所要采取填埋、造地、绿色等措施加以治理,鼓励支持水渣制砖和水泥粉磨站建设,使废渣利用率由40%提高到60%,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促进全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循环经济发展。
(三)、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全面改善环境质量
郑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长在全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进一步改善全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环境质量。目前,我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水体污染已日趋严重,但从直观上讲,仍被比较明显的大气污染所遮掩,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水是生命之源,水的污染比大气污染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水污染影响具有滞后性,不易发现,一旦形成,治理的难度更大,时间更长。尤其是地下水没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自净时间,难以恢复。所以,今年我们必须把水污染防治摆上突出位置,坚持预防为主,加大治理和保护力度。一是重点实施浍河水污染综合整治工程,加强浍河两岸排污企业废水治理,完成翼钢公司污水处理厂建设,这一工程已被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委、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政府列为今年40项重点工程之一。二是要加大饮用水源地监管力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严禁在水源保护区内建设污染企业,已有的要限期搬迁,坚决禁止向饮用水源地排污,环保部门要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的监控,建立饮用水安全应急机制,确保全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人民饮水安全。三是要继续引深以锅炉烟尘、冶炼废气、焦化煤气和小型污染源为重点的大气综合整治工程。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城锅炉治理要进一步扩大治理范围,力争各类茶浴炉、营业性炉灶、夜市摊点等都要通过各种方式加以治理,做到达标排放;冶炼业要在去年治理基础上全部完成既定的12项排污部位治理,包括出铁场和高架料仓,晋源、亿通、天源治理试点基本成功,今年要在全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推广;翼钢公司1#焦炉除尘工程已投入试运行,一定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达标排放;四是小型污染源整治要进一步深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和要求,该关停的关停,该取缔的取缔,决不姑息迁就。
(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我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许多工业企业已在农村集聚成工业园区。同时,农业“三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过程中,也将不同程度地出现因化肥、农药造成的面源污染,单靠环保部门、农业部门是无法推进的,也是难以奏效的。国家之所以提出创建环境优美乡镇这种形式,就是要把农村环境保护的任务交给乡(镇)长,交给农村群众,这也是衡量乡镇一级农村环保工作的一个标准。因此,我们将继续实施乡(镇)长环保目标责任制,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推进我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环保工作的迫切要求。
今年,我们要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继续推进生态建设,切实搞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稳定完善政策,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从水、矿产等资源的开发收益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企业所在地环境的恢复治理,防止水土流失,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同时加强农村污水、垃圾和畜禽废渣污染治理,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五)、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查环境违法行为
20xx年至20xx年,国家环保总局连续三年组织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今年仍要继续深入开展,结合我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的实际情况,我们要严查六类环境违法行为:一是严查违法建设项目,控制源头污染,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该关的关,该停的停。二是严查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的排污企业,大力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三是严查土小企业死灰复燃,巩固专项行动取得的成果。按照“发现一个,查处一个”的原则,严查重处,绝不姑息迁就。四是严查拒交排污费的违法行为,对漏缴、欠缴、拒缴的要依法进行追缴,通过经济手段促进企业减少排污量。五是严查矿山生态破坏行为,遏止生态恶化的趋势。六是严查饮用水源地的环境违法行为,确保全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所有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安全,让全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各乡镇、各职能部门要紧密配合,通过从严查处,公开曝光、群众监督来营造一个良好的环保氛围,大力促进全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产业调整和优化升级,保障人民群众环境安全,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城环境质量
去年市环境综合整治考核组在检查我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20xx年环保工作时指出,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发展中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市,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城区集中供热、集中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周边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市,四项基础设施除在几个住宅小区实行了集中供热外,其余三项均没有实质性进展,严重影响城区环境质量的有效改善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而集中供热、集中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是解决城区环境污染的治本之策,今年,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委、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政府已将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城生活垃圾无公害化处理工程列入40项重点工程之一,年内将建成投入运行。其它三项工程,希望城建、环保、发改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加快完成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以从根本上解决影响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城环境质量的各项重要问题。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各项环保任务圆满完成
同志们,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各乡镇、各职能部门、各重点企业和全体环保干部职工要紧紧围绕服务和促进“八精六建”的大局,强化领导,明确职责,制定措施,狠抓落实,打好环境治理这场硬仗。
一是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环保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各乡镇、各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决不能简单地把GDP的增长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指标,如果一味地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们发展的脚步就难以走远。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要立足全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资源环境和产业结构的实际,在本乡镇、本部门的工作规划中,充分体现环境优先的指导思想,充分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要按照市、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两级政府的要求,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干部考核体系,积极落实乡(镇)长环保目标责任制,在发展辖区经济过程中,要做到从节约资源中求发展,从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发展循环经济中求发展,用正确的政绩观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促进各项环保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是切实履行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要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把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部门,到股室,到人头。发展改革局要把环保项目列入计划,尤其要加强环保基础项目管理,做好建设资金的争取等工作;财政局要做好环保工作经费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安排和管理工作;中小企业局要对工业项目进行严格把关,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城建部门要重点抓好集中供热、城市供气、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使之发挥应有效果;水利、林业、农业和国土资源、公安、交警等部门也要根据自身职能抓好各自项目的实施;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一定要落实到企业和企业法人。
三是严格执法,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环保局要强化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深入开展严查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集中力量先行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且健康危害大的污染企业必须坚决治理,绝不允许以任何借口袒护和延缓这种治理。尤其是对小纸厂、小化铁、小水泥、小耐材等死灰复燃的土小企业要坚决取缔,对生态破坏行为严肃查处,减轻新的人为生态破坏,遏止生态恶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大环境信访案件的查处力度,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用为民谋”,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群众健康。
四是加大环境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环保舆论氛围。环保工作是一项关系百姓利益和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绿色工程。要通过大张旗鼓地宣传,强化全民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一要大力宣传环保法律和产业政策,不断提高政府环保决策水平、企业治理意识和群众的参与监督能力。二要围绕“六五”世界环境日等重大节日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宣传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调动全社会参与环保治理,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三要突出环境综合整治目标、对象、标准、要求的宣传,使我们的整治目标人人皆知、户户皆晓,接受社会的监督。环保局要联合新闻媒体对环境整治进行深层次跟踪报道,对整治快、标准高、效果好的单位进行总结推广,对行动不力、拒不整治的单位公开曝光。要广泛发动全社会参与监督,在全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营造人人关心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浓厚氛围,大打一场环境保护的人民战争。
五是要加强督查,严格奖惩。国务院《决定》明确提出,要将环境保护作为干部奖惩的依据之一,并建立环境保护问责制度。各乡镇要坚持辖区环境质量行政首长负责制,积极按照任务目标及要求,将工作细化、量化、具体化,落实到人,并排出工作日程,一件一件抓落实。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政府将不定期派出督查组,深入到各乡镇督促检查落实。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环保局要根据工作重点,分组包片,深入到各乡镇、各企业检查督促;各乡镇要加大对辖区内的巡查力度,对违法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监察部、国家环保总局2月20日联合颁布了《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剑锋直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环境保护各职能部门和企业中相关人员的环境违法违纪行为,我们就是要严格贯彻执行《暂行规定》,坚决查处和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严肃查处,公开处理,决不允许违法分子逍遥法外。
同志们,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是我们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委、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政府已将环保指标纳入全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全面完成好各项环保工作任务,为实现“”良好开局,为全此文来源于中国范例经济和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环保发言稿篇4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x年环保专项行动取得的成绩,安排部署x年我市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各项工作。下面根据本次会议精神我讲三个问题:
一、总结经验,巩固x年环保专项行动成果
一是环保专项行动成效显著。在去年为期6个月的专项行动中,共出动执法人员1200人次,检查企业640家次,查处环境违法案件61件。其中依法取缔34家十五小企业,对19家环境违法企业进行了处罚,对8家企业限期治理整顿,在涉水企业检查、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监管、钢铁和石墨行业环境整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集中整治了一批涉水企业环境违法问题,解决了北钢公司、兴凯湖啤酒公司、密山青岛啤酒公司、滴道盛和洗煤厂等重点企业的废水污染问题。通过治理,实现了重点企业外排废水达标。
二是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对16个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了检查,给予构成威胁我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的电业局农场、鸡东麒麟山养殖场两户企业限期治理的行政处罚,明确了治理任务时限和达到的标准。
三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运行得到切实加强。市中心区和虎林市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将垃圾填埋场纳入日常环境监管范围,进一步加大垃圾填埋场异味污染及渗滤液二次污染的整治力度。投资216万元实施渗滤液处理升级改造工程。
二、提高认识,落实x年环保专项行动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环境执法面临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工业生产的强劲回升给环境监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从当前环境形势看,生活污染物和工业污染物长期并存,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物污染日益凸显;从污染减排的形势看我市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任务,整个“”的减排任务集中在今年完成,任务十分繁重;从提高整体环境质量来看,我市穆棱河枯水期个别断面水质已经失去了生态使用功能,群众饮用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低空污染还很严重。因此,我们一定要认清面临的严峻形势,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环保工作的总体要求上来,紧紧围绕重金属污染整治和保障“”减排目标两个重点,着重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集中整治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违法问题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要在x年专项检查的基础上,结合我市污染源普查成果,重点清查有色金属矿山采选及冶炼、含铅蓄电池、皮革及其制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电镀、危险废物处置等重金属排放企业及历史遗留重金属废物堆场。进一步增加污染物排放监督性监测和现场执法检查频次,检查和监测企业废水、废气排放情况,废渣收集、贮存及处置情况和应急处置设施情况,存在污染问题的重金属排放企业必须制定可行的整治方案,在规定期限内消除环境污染隐患,确保环境安全。
二要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淘汰落后产能。将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落实到各县(市)区政府,督促企业制定方案限期完成。要彻底取缔关停国家明令淘汰的小电镀、小制革、小冶炼等落后工艺装备和生产能力。认真办理有关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的投诉、举报、信访案件。对屡查屡犯、明知故犯、偷排偷放、多次被查处仍不整改的,一律停产整顿;对超标排放的,依法给予高限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对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的,责令停产整顿,限期改正,逾期未完成的依法关闭;对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内的污染排放企业,一律取缔关闭;对无经营许可证从事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一律取缔。禁止向城镇排水管网排放重金属超标的废水,因违规排放导致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行的,依法取消其排水许可,并予以处罚。禁止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物混入生活垃圾处理场。
三要进一步规范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管理。督促重金属排放企业建立污染物产生、排放台账和日常监测制度,定期报告监测结果,并向社会公布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和环境管理情况。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重金属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督促重点防控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对不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或者虽经审核但不如实报告审核结果的,责令限期改正。
(二)进一步加大排污企业监管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一要重点加强污水处理厂和电厂脱硫设施的运行监管工作。环境监察部门要定期对污水处理厂进、出口水质情况和电力行业排污情况进行监督性监测,要切实履行监察职能,增加现场检查频次,确保污水处理厂和电厂脱硫设施稳定运行。严禁随意丢弃或直接排放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严肃查处故意不正常运转脱硫设施,使用旁路偷排等违法行为。
二要开展各类环境违法案件整改情况“回头看”行动。把以往环境专项行动中发现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整改情况作为“回头看”的重点,突出检查淘汰落后产能、设备的取缔关闭情况,超标、超总量排污企业限期治理完成情况,未批先建建设项目停建、停产情况等。特别是20xx年以来挂牌督办环境违法案件整改情况,对整改进展缓慢或拒不整改的企业要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同时暂缓其除污染防治设施以外新建项目的环评审批工作。
三、强化责任,确保此次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为确保今年环保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及各县(市)区主管部门必须要将思想统一到对环保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行动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上来,履行环境监管职责,着力解决影响民生的环境问题,坚决完成“”的减排目标。
一要加强领导,确保取得实效。各县(市)区要成立政府主管负责同志牵头,各相关部门参加的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各县(市)区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工作方案,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安排专项经费予以支持保障,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二要明确职责,形成工作合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坚持定期协商、联合执法,共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环保部门要加强与相关管理部门协调配合,加强挂牌督办、办后督察等环境行政执法手段,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发改委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工信委要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加速落后产能退出;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行政监察职能,督促地方政府及部门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司法部门要有序推进环境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建设部门要强化排水许可管理,并加强对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的监管;工商部门要严肃查处“两高一资”行业违反注册登记法规的行为;安全监察部门要督促危险化学品企业严格防范生产事故的发生,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尾矿库要责令停产整改、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提请政府予以关闭,并督促被取缔关闭尾矿库企业落实闭库资金,限期履行闭库手续;电业部门要监督供电企业,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节能环保电价政策,对依法关闭的企业采取限电、停电、断电等有效措施。
三要加强督查,严肃追究责任。各县(市)、区领导小组要将群众反映强烈、污染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典型环境污染问题作为重点,立即进行挂牌督办,落实相关责任,做到处理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挂牌督办结果要向社会公布。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造成辖区或相邻区域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或者造成破坏的;对环境违法行为查处不力,甚至包庇、纵容违法排污企业,致使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对不依法行使职权,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纪依法追究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对涉及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同志们,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使命是光荣的,任务是艰巨的,让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扎实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全面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和谐”做出新的贡献。
环保发言稿篇5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明天是20xx年6月5日,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这是为了纪念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开幕日,这次会议也是人类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开始关注全球环境状况,呼吁人类保护环境的历史盛会。因此联合国将6月5日确立为世界环境日,而且每年的世界环境日还确立一个主题。
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这一主题旨在强调绿色消费理念,唤起社会公众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中国主题在呼应世界主题的同时,更加强调在生态环境恶化和能源危机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充分认识推广绿色消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呼吁人人行动起来,在全社会大力推广绿色消费,推动绿色发展。与传统消费模式不同,绿色消费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为中心,崇尚节俭、适度,是一种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有关校园环保的演讲稿
众所周知,地球上的大气、森林、海洋、野生动植物等,组成了错综复杂而关系密切的自然生态系统,这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长期以来,人类把文明的进程一直滞留在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上,似乎从未想到对哺育人类的地球在人类生存发展史上,曾遇到过许多的敌人:战争、灾荒、瘟疫,这每一种敌人都曾使人类付出过惨重的代价。然而,今天人类面临的最大敌人是无处不在的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的超标,温室效应的增强,臭氧层被破坏,土地沙漠化,海洋生态危机,绿色屏障锐减,物种消失加剧,人口增长过快,这些世界性的环境问题,究其原因,都是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对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所致。
说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我们总是觉得是件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情,其实不然,环境问题可以说就在我们的身边。最近几天,不知大家是否关注过一则报道,由于无锡太湖水域大面积暴发蓝藻,一夜之间,数百万市民的自来水无法正常使用,打开水龙头,就闻到一阵臭烘烘的异味,水无法饮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而造成这次蓝藻暴发的原因是我们人类自己:工业污水源源不断地排放入太湖,太湖人工养殖业的过度开发,促使太湖水质的富营养化病症日益加重;加上无锡4月份平均气温比常年高出1.8摄氏度,给蓝藻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蓝藻大量繁殖,水中的溶解氧浓度降低,造成鱼虾、螺蛳等水生物死亡,太湖水面被一层厚厚的绿色物体全面覆盖,腐烂的蓝藻引起水质急剧恶化。原本清澈的太湖水今日景象触目惊心,太湖也在“警告”所有人:如果人类肆意破坏环境,大自然就会无情地报复人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施绿色消费,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不浪费粮食,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节约用纸,拒绝使用一次性的“白色污染物”,多栽树种草,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那么,我们头顶上的天空会更蔚蓝,身边的河水会更清澈,周围的大山会更翠绿……拯救一片绿色,唤醒一片天空,保存一泓清水,自觉做到绿色生活,绿色工作,绿色生产,共同创造我们的绿色未来。
环保发言稿篇6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我国水资源就不会缺乏了。
国家地球熄灯日,是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20点30分到21点30分。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里,普普通通的一小时时间,我们却可以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保护地球母亲做些节约节能事情。为地球熄灯1小时,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吧!
我奶奶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节约节能。比如:洗衣机里洗完衣服排出的污水,奶奶就会把用盆子接起来,然后装进水桶里,用来洗拖把、冲厕所,还能用来浇花。奶奶常在我耳边唠叨,随手关灯,养成节约节能的好习惯。这样不但能节约资源,作文又还能省钱。一举二得,多好啊!
这样好的习惯,我要向奶奶学习。从身边日常生活小事做起,总而言之,日常中大大小小的事,必须依靠能源。你节约一度电,我节约一滴水,这样才是节约节能的好方法。
关于节约节能,我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的决心。于是,我制定了下面关于节约节能的计划如下:第一点,首先家里要用节能型电器,省钱又节能环保。如:节能型空调,节能电灯。第二点,家用水要第二次循环利用起来,坚决不浪费,节约每一滴水。第三点,不要经常开关电视,电脑。
同学们,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吧!保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一场节约节能的大计划吧!
环保发言稿篇7同志们:
全市环保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省环保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四届三次全委会精神,总结x年环保工作,安排部署x年工作。一会薛市长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同志们认真学习,坚决贯彻执行。下面我代表局党组讲几点意见。
一、x年全市环保工作主要成效
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环保厅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和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下,全市环保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削减612.97吨、2615.87吨、162.9吨和382.14吨,比x年分别下降2.0%、2.38%、1.99%、0.52%,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指标任务。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2天,较上年增加6天。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年内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在全省公众满意度调查中,我市环保工作群众满意度达到87.55%,继续排在全市八个行业之首。
回顾总结x年全市环保工作,主要呈现出以下五个特点:
(一)各级领导对环保工作更加重视和关注。市委、市政府把环境保护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环保工作的新理念、新举措、新要求。市委书记姚引良亲自过问环保工作,市长梁宏贤亲临我局调研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副市长薛海涛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环保工作,有力推进了我市环保工作阶段性提升。各县区、各部门也将环保工作纳入综合决策,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坚持完善环保目标责任制,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x年,环保部扶持延安市革命旧址群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资金2亿元,中省市扶持延安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资金2121万元,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全市农村环境保护暨生态创建工作现场会,有力提升了环保工作地位。
(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了新提升。通过建立项目审批部门联动机制,开通环评“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手续,强化环保准入等措施,有效促进了延安工业园区建设、新区建设和重大项目建设,切实发挥了环评在经济宏观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全年共审批环评项目126个,依法否决了8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建设项目,为优化全市的经济结构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市县两级环保部门深入开展学习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等一系列活动,扎实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力促进了环保队伍思想提升、工作规范和服务优化。市环保局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荣获陕西省环保系统文明单位标兵称号。全系统有4个县区环保局被当地纠风办评为免评单位,其余9个县环保局全部进入当地前5名。
(四)环境污染治理拓出新路径。大气污染治理纵向深入横向拓宽。随着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以及大气污染源的变化,及时调整大气污染治理方案,将大气污染治理重点从单一的“煤文章”逐步扩展到天然气工程、汽车尾气、山体居民燃杂、餐饮油烟、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等联防联控综合治理,由单一的颗粒物控制转变为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削减为主要目标的深度治理。石油污染治理通过“井场清洁文明、污水达标处理、原油管道输送、危废安全处置、生态植被恢复、伴生气综合利用”六大措施并举,使油区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五)全民关注参与环保的氛围更加浓厚。通过加大环保宣传投入,扩大宣传面,着力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和“四进”宣传活动,使得企业环保法制观念和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广大群众的环境意识得到普遍增强,基本形成了人人关心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浓厚氛围。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环保工作仍存在不少值得重视、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是减排形势仍然严峻。污水处理设施能力不足、标准不高、管理运行水平低,脱硝工程建设滞后,机动车数量猛增,加之x年省上下达我市的减排任务较往年大幅度增加,进一步加剧了我们的工作压力,需要我们千方百计,不断寻求突破,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完成。
二是巩固和提高城区空气质量的难度逐年加大。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新的空气质量标准的实施,以及民众对生存空间要求的提高,再加上我市三山两河狭长谷沟不利污染物扩散的特殊地理结构,要使空气质量有较明显的提升,需要我们更加努力,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实现新提升。
三是创模目标任务还存在较大差距。到目前为止,我市创模指标中尚有6项硬性指标亟待完成,“多城联创”的机制还未建立,创模工作单打独斗的格局没有破题。对照创建目标,仍需要我们各方协调,利用中省政策,“借力打力”,完成今年的阶段任务。
四是石油污染日趋复杂。历史遗留的污染问题尚未得到完满解决,油泥岩屑污染还没有根本性的治理技术,突发污染事故呈上升趋势,环境应急形势十分严峻,这些都需要我们时刻保持高度敏感的状态,警钟长鸣,加强应急管理,全面提升石油污染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五是“被动埋单”将环保部门推向风口浪尖。因受发展与保护矛盾的牵制和环保法规不完备的制约以及监管手段相对滞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环保部门被问责、被追究的状况随时出现,使本来已经严峻的环境管理和执法形势更加困难。这需要我们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善于担当的智慧,在扭转被动局面上动脑筋、想办法,及时做好被动局面的自我化解。
但是我们更要看到新形势下做好环保工作的机遇和优势:一是党的对生态文明赋予了新的含义,首次提到了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人民幸福和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这是党执政兴国理念和实践的又一重大创新。二是市委、市政府历年来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培养了一支善打硬仗、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三是环保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很多成熟经验,初步形成了全民广泛参与和关注的良好格局。四是政府出台和将会出台一系列支持环保工作的刚性措施和硬性指标。这些都是我们做好今后工作的法宝。对此,我们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和决心。
二、x年全市环保工作的总体要求及目标任务
x年全市环保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市第四次党代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生态延安为目标,以“两大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创建、生态创建)为抓手,牢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大局,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和“服务、管理、协调”的科学定位,加强城镇环境整治、工业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开展陕北能源转化与开发的联防联控,在优化经济结构、产业转型发展上做好服务,在污染控制、环境执法、环保宣传、能力建设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努力开创环保工作的新局面。
目标任务是: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x年削减2.0%、2.0%、2.0%和3.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按原标准)不少于312天。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98%以上,农村饮用水安全率有大幅度提高。延河、洛河、秀延河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Ⅳ类标准,沮河、葫芦河、仕望河、汾川河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Ⅲ类标准,城乡环境安全处于可控状态。
围绕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x年除做好常规工作外,要突出抓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不折不扣地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第一,全面完成减排任务。要加快推进纳入国家目标责任书的减排工程建设。保证列入x年污染减排实施方案中的减排工程按期投运,形成减排能力。黄龙县污水处理厂6月底前必须完成环保验收,投入运行;其他各县污水处理厂9月底前必须完成提标改造,完善配套设施,确保达标排放。黄陵煤矸石热电公司、延安热电厂要严格控制入炉硫份和加快实施脱硫、脱硝工程;要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年内,各县区60%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都要配套建设固体废物和废水贮存处理设施;要逐步淘汰落后产能,督促指导果汁、化工等行业实施升级改造工程;要落实机动车减排任务,协调公安、商务部门完成3000辆“黄标车”淘汰任务;要逐步开展排污权交易工作,深化排污许可管理。第二,全面落实创模目标责任。严格按照创模规划要求,对尚未达到指标要求的工程,倒排工期,组织攻坚,集中力量完成创模目标任务,确保各项“创模”指标达到考核标准,今年要完成省级环保模范城市技术评估工作。
(二)突出开展重点领域环境专项治理。一是开展石油煤炭行业污染专项治理。石油行业重点是在巩固“清洁文明井场”达标建设的基础上,对钻井、输送、联合站运行等方面的污染开展深度治理。今年要集中开展一次采油废水处理回注设施运行管理的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废水不经处理直接回灌的违法行为。在煤炭领域,结合煤炭资源整合,加快清洁文明矿井建设。新整合煤矿达不到清洁矿井建设要求的,不准投入使用。对现有生产煤矿达不到环保要求的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同时,要着力解决煤炭企业煤矸石和洗煤行业污染问题。二是开展水环境污染专项治理。按照《延安市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确定的10条河流,实行县区出入境水质断面考核和责任移交。各县区要对照这一任务,下功夫深入开展所属境内流域环境综合整治,落实各项水污染防治措施,全面提高流域水质。三是开展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实施燃煤锅炉脱硫工作,全市10蒸吨以上的燃煤锅炉要安装烟气脱硫设施。扩大城市集中供热工程,协调有关部门加快实施南区供热项目建设,设置城市禁煤区和限煤区。加快城市气化工程建设。对城区范围内现有的零散燃煤锅炉实行煤改气,逐步对公务车辆、私家车、货运车辆、三轮车进行油改气,特别是对渣土车、垃圾清运车等市政用车率先进行油改气。组织开展建筑施工、道路施工、市政工程等工地和构筑物拆除场地扬尘污染的专项整治。严格控制城市餐饮服务业油烟排放,坚决取缔有烟烧烤炉具。加强大气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建设。年内新增西北川公园空气自动监测点,建设1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超级站,2个环境空气质量背景值监测站,在城区范围内开展PM2.5监测试运行,并按照要求做好信息发布。编制改进极端天气发布及应对预案,建立并实施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的预警机制。四是开展固体危险废弃物和核与辐射专项治理。提高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逐步完善危险废物信息库,全面实行危险废物动态管理,特别要加强对油泥、煤矸石、医疗废物等危废的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置环节的管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加强对流动性放射测井与流动性探伤作业的监管,实施放射源源头控制及转移跟踪监督,坚决取缔无证作业。强化输变电设施、移动通讯及广播电视发射台(站)等电磁辐射防治,及时妥善处置群众投诉。
(三)扎实推进生态创建工作,切实控制农村面源污染。一是要突出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大力推进治理设施的建设,提高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今年要建成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27处,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结合延安实际,逐步形成适合我市的畜禽养殖场规范化治理模式。二是拓宽农村环境监管范围。健全农村环境监管网络,加大监察力度,确保农村环境监管不留死角。三是继续扎实开展生态创建活动。力争在年内启动全市生态文明示范区工程建设,认真落实“以奖代补”政策,做好市级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抓好重点镇和新型社区的综合整治,力争“”末全市生态县实现全覆盖。四是实施农村饮用水源地安全工程。对全市51处规模以上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五是加大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实施36个重点镇和40个新型社区的改水、改厕、改圈工程,着力解决好农村集中供水、清洁能源、污水处理和垃圾收集等问题。
(四)强力开展刚性执法,在全过程监管上要效果。一是扎实开展环境专项执法。始终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围绕石化煤炭行业、饮用水源地保护、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等重点,铁腕执法,严查严管,通过组织开展各类环境专项执法整治,从重从快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二是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今年将对系统内各执法单位自由裁量权进行进一步规范。对处罚不公、处罚创收、处罚过宽或难以落实等自由裁量权运用不当的行为以及人情执法、弹性执法等违规行为进行督查,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和个人从严处理,绝不姑息。要充分发挥排污费征收工作的杠杆作用,全面足额征缴排污费。三是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收费程序。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定程序,认真落实重大事件送审报批制度,坚决禁止越级越权处罚。四是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的全程监管。对新区、工业园区和新上的大项目,要及早介入,搞好服务。深入开展规划环评工作,严把“三同时”验收关,确保年内开工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严肃查处未批先建、越权审批、提高或降低环评等级等行为。加强项目试生产核查工作,严格项目环保竣工验收,依法查处未经试生产批准和未经环保竣工验收擅自投入生产的违法行为。
(五)切实抓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与处置。一是强化应急管理工作。优化防范预案,提升应对能力,最大程度降低环境风险。重视信息公开,做好媒体应对工作。二是强化环境应急监测和信息传递能力。建立健全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监测预警制度,增强应急监测意识,加强对应急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能力建设,确保在发生环境突发事件时能及时组织应急监测,及时上报应急监测数据。组织开展数次行业应急演练,增强实际应急能力。三是高度重视环境信访工作。要关注环保舆情,及时搜索、预警、研判、处置,有效杜绝环保涉稳或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六)着力强化环保系统能力建设。一是加强延安环境监测、监察队伍标准化建设,力争达到国家标准。推进延安环保系统信息化及办公自动化建设,实现市县环保系统信息联网以及与国控、省控企业联网,逐步实现“数字环保”。二是保障环保系统监管水平。在办公条件、执法车辆、取证设备、监测仪器的充实上积极协调,争取最大保障。三是提升干部业务水平。加强对环境管理、环境执法、监测人员的培训力度,要聘请有关专家进行系统培训,组织开展业务技术大比武活动。
三、保障措施
为保障全年工作任务落实并圆满完成,在工作实践中,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方法,强化内部规范化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一是严格遵章守制,规范运行,一级对一级负责,原则上不越级汇报。二是推行工作任务限时办结制,提高工作效能。三是实施问责制。对没有完成污染减排和环境治理任务的县区,将追究当地政府及相关责任人责任。
(二)加强宣教,形成良好舆论氛围。要围绕中心工作,善于运用媒体和延安环保信息网、《延安环境》两大平台聚合正声音、正能量,用正面典型教育群众,用正面舆论引导社会。宣传和动员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关心支持环保事业;要加快延安环保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成立环境保护第三方调解委员会,开通“延安环保”微博,创新“六·五”世界环境日系列宣传活动。
(三)主动作为,建立开放的环保工作格局。要树立大环保理念,重视环保的对外联络和协作。一方面要与中省环保部门建立密切联系,及早掌握中省环保信息和动态,为我们工作争取主动和强力支持。另一方面要主动与相关单位、企业、媒体和工作对象建立联络互动机制,问需问计问难,增强工作的靶向性和实效性,提高服务发展的能动性。
(四)项目支撑,进一步改善环保工作基础。一是要树立争跑项目意识。一方面认真研究中省环保政策,收集支持方向,另一方面要积极征集储备项目,以备争取之需。二是要加大争取项目的力度,争取中省环保部门及市政府和企业的投入,使中省环保项目在我市多有落地。三是要主动参与市内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争取环保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项目,省环保厅延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协调省厅落实我市创建环保模范城市支持政策。
(五)严格考核,建立考核结果应用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考核办法,严密考核程序,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公平公正;要建立考核结果应用机制,通过责任落实、进度考核、绩效评价等,实行实绩备用,在先进评比、干部调配任用和工作奖惩中充分运用;要坚定不移实施“一票否决”制度,对县区环保部门和局属各单位实行“目标任务未完成一票否决”、“发生重大污染事故一票否决”、“污染事故不报、瞒报、迟报一票否决”等“一票否决”制度。
同志们,x年环保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以精神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开拓创新,迎难而上、克难攻坚,扎实工作、真抓实干,全面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而努力奋斗!
环保发言稿篇8生活中,干什么都离不开水:洗菜离不开水,刷碗离不开水,洗脸离不开水,口渴也离不开水……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是大自然依赖的根源。动物生存,离不开水,人类生活,离不开水,植物生长,同样也离不开水,处处都需要它――水。
水是地球上万物的命脉所在。水滋润着万物,哺育重创、创造文明。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无一不是沿着河水诞生的,随着波涛发展的。埃及与它的尼罗河,巴比仑与它的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与它的恒河,中国与它的黄河,总有一条河流象征一个古国的文明,总有一方水土养育着一时的文明。在人类将进入21世纪的关头,水的价值恐怕比历史上的任何时代都显得珍贵。有这样一些数据:水利部的最新调查显示,近年来,中国北方地区水源明显减少,其中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地区最为显著,资源总量减少了12%,全国每年有1亿至3亿亩农田受旱,669座城市中400余座供水不足。水生态和环境安全也面临威胁,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干旱成灾和地下水超采。在世界金融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今年春天,我国北方地区大面积干旱,国家主要粮食生产区面临全面减产的威胁,国家第一次启动了一级抗旱应急响应,全国上下齐动员,为抗旱保收做着最后的奋战。可见,水资源是多么的稀缺和主要呀。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顿,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草地沙化,生态恶化,造成河道、湖泊泥沙淤积,加剧了江河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各位读者,当我们听了以上这一组组数据后,感受是什么呢,我们是否真的要检讨一下自己:是否有必要继续固执地把水浪费下去呢?。
环保发言稿篇9狮子王一家享受着“森林之王”的荣誉,他们一家住在原始森林里面。那儿有甘甜的溪水,有清新的空气,有翠绿的大树和美丽的花朵,他们一天一天都过得很幸福。直到有一天,一个新品种动物大摇大摆地走进了狮子王国的宫殿,听说这种动物叫"人"。那个人说:“我叫聪聪,我可以让你们过得更好,让你们出门开汽车、在家里看电视吹空调、每顿饭都有好东西吃。”狮子王经不起聪聪的诱惑答应了他的要求。
果然,自从聪聪开始管理森林以来,狮子王国一天一天过得更幸福了,可是,他们却觉得天气一天比一天变得热了,然后森林还连续发生旱灾、水灾、龙卷风、沙尘暴和山体滑坡。直到一天,狮子王带着全家爬上山顶一看,啊!怎么会是一片荒漠?以前的森林呢?溪水呢?鲜花呢?绿树呢?怎么都不见了。狮子王大吼一声:“把聪聪推下去斩了!”聪聪慌了,说:“大王饶命,我们栽树重建森林吧,把我杀了又不能让森林回来。”狮子王觉得有点道理就同意了,说“免你一死,将功补过吧!”。狮子王还说:“我以后出门尽量骑自行车,这样既环保,又锻炼身体。狮子妈妈说:“我们以后淘米水用来浇花。”狮子姐姐说:“我以后洗拖把的水用来冲马桶。”狮子妹妹说:“我以后用餐巾纸只抽一张,少用纸就是少砍树。”狮子宝宝说:“我以后肥皂搓手时,把水关掉,搓完再开。”狮子王说:“这些虽然是生活中的小事,但也是环保的大事。”,并发布了王国通告,规定了森林里所有动物,都要学习狮子王家族的环保小妙招,让森林恢复生机。
过了几年,森林又变回原样了,小鸟又飞回来了,整个森林又充满生机了。
故事讲完了,故事告诉我们保护环境很重要,我们要怎么保护大自然呢?我想,生命离不开水、空气、阳光,不砍树,就可以保护空气;节约用水,不污染水,就可以保护水。如果大家都这么做,就能保护大自然不受破坏。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从身边小事做起,一起保护环境吧!
环保发言稿篇10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集团x年安全环保工作会,主要任务是: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集团x年工作会议战略部署,刘大山同志将作安全环保工作报告,总结集团x年安全环保工作情况,全面部署x年工作任务,请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x年,在国资委、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集团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严格执行新《安全生产法》和新《环境保护法》,全年未发生一起人员死亡事故,为集团“保A稳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保持头脑清醒,严格依法履职,以最有力措施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1月6日,我参加了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会议传达了、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务院马凯副作重要讲话,全面总结x年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安全生产形势,部署当前和x年安全生产重点工作。集团对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高度重视,迅即召集各单位安全生产负责人对会议精神进行传达部署;在1月14日的总经理办公会和1月19日的党组会上,组织集团领导班子成员集体学习马凯副的讲话精神,研究安排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下发了《关于学习贯彻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做好集团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我注意到一些单位对集团的部署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会议学习并向下属企业做了传达。今年是国家“十三五”开局之年,集团各级单位要以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集团x年工作会议战略部署为指引,立足集团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安全生产工作在实现全集团年度工作总目标中的重要意义。
(一)正视工作成绩,继续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x年,集团安全生产工作在刘大山副总经理的分管领导下,各级单位认真贯彻落实集团部署,取得较好成绩。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集团行业领域多、设备设施多、建设工程多、劳务人员多,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极大的风险和挑战,这是直接影响集团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因素。对此,我们一定要戒骄戒躁,坚决克服松懈情绪和麻痹思想,进一步提高对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紧紧围绕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要求,以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人员密集场所和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始终是生产经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各级领导班子要从维护广大职工根本利益出发,把尊重和保护人的生命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切实履行职责,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和制度,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执行力
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明确要求,“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这样的字句,彰显着重视,意味着担当,指引着方向。是党中央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对领导干部提出的严肃政治要求。完善和落实制度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过程,就是攻坚克难、推动工作的过程。安全生产这副千钧重担必须人人上肩,齐抓共管。各级单位都必须清醒坚定、高度重视,大力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建章立制。必须按照新《安全生产法》和相关行政法规、制度,履行好安全生产职责。领导干部要与时俱进,站在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顾大局的高度来认识安全生产工作。在谋划企业发展思路时,要把安全生产纳入总体规划;在制定企业发展目标时,要把安全生产作为硬指标,加大考核权重,坚持一票否决;在推进企业项目进程中,要自觉调整和改变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安全生产,人命关天,一切工作要坚持“严”字当头,令必行、禁必止,不可心存侥幸有丝毫懈怠和半点疏忽。
(三)狠抓工作落实,努力保持集团安全生产平稳态势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关键是抓落实。抓落实是安全生产工作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和有效手段,是必须坚持的工作作风。各级单位要多措并举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努力保持集团安全生产平稳态势。一要以思想认识提升促落实。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强化安全理念引导。在开展企业文化宣贯活动中,突出企业安全文化的教育和培训,有针对性地引领广大干部员工提升思想认识,指导安全生产行为,促进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二要以工作重心下移促落实。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领导干部要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走基层、下现场、查问题上,积极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重视基层安全生产重要岗位人员的选拔任用,鼓励最优秀的干部扎根基层、施展才华,把好安全生产前沿关口。重视班组长的培养、选拔和使用,抓住“关键的少数”,发挥班组在安全生产中的自主管理功能。三要以管理体制创新促落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强化层级管理,优化机构设置,简化工作流程,真正把好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措施落实到工作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改进安全检查方式方法,完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安全管理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进一步增强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节能环保工作监管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使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国家将节能减排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集团也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经营管理工作一项重要内容。各级单位要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公司发展的基本途径,落实节能环保责任制,借鉴所在行业先进经验,抓住关键环节,推动各项管理措施切实落实到位,不能发生重大环保责任事故,影响央企的声誉和社会形象。一是着力推进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履行央企的社会责任。按照国资委关于以绿色发展积极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坚持绿色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绿色央企建设,将绿色发展作为企业长远战略,力争做绿色发展的引领者。二是积极调整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使用清洁能源,不断优化能源结构,提高优质低碳能源使用比例,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为社会节能减排多作贡献。三是新上项目要从战略管理着手,强化源头控制,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立项和投资,大力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品,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从根本上筑牢“绿色防线”。
环保发言稿篇11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张高丽副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总结“”和20xx年工作,分析把握“十三五”环境保护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提出“十三五”环境保护总体思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部署安排20xx年重点工作。
下面,我讲四个方面意见。
一、深刻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清醒认识“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
党的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认识高度、推进力度、实践深度前所未有。在国内主持重要会议、考察调研,在国外访问、出席国际会议活动,有关重要讲话、论述、批示多达80余次,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涵盖重大理念、方针原则、目标任务、重点举措、制度保障等诸多领域和方面,体现了宽广而深远的思想观、实践观、系统观、全球观。、张高丽副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了许多重要批示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其中,提出的坚持“两山论”和绿色发展理念,最为重要、影响长远。这是我们党积极探索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认识升华,带来的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也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
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从根本上更新了关于自然资源无价的传统认识,打破了简单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的方法论,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的过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的过程,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绿水青山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色发展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重大变革,着重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将超越和扬弃现有的工业化、现代化模式,改变经济腿长、环境腿短的状况,引导企业家主动采取绿色生产方式,鼓励公众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形成人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风尚。
党的xx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作出一系列重大安排部署,要求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在此之前,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两份重要的“姊妹篇”文件——《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这三份文件彼此呼应、相互衔接,是中央的战略部署,是重大的系统的全面的制度架构,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图,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出台实施,新《环境保护法》施行,新《大气污染防治法》发布,环境保护督察、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六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配套文件相继实施。这些是行动层面的任务安排,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强环境保护的路线图。我们要反复学习、深刻领会,将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央的战略部署以及明确的设计图和路线图,结合工作实际落实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施工图。
观大势,才能定大局、谋大事、管大事、成大业。“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环境保护既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既是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窗口期、转折期,也是攻坚期。
第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须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成效在“全面”,艰巨也在“全面”。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面临巨大挑战,需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努力。一方面,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转向中高速,产业结构由低端迈向中高端,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有利于降低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强度;另一方面,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尚未完成,还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偏重、发展模式粗放等问题仍然在一些地区具有“锁定效应”,经济总量和增量仍在持续上升,污染物新增量依然处于高位。特别是,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一些地方解决环境问题的责任和动力会减弱。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未来20xx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左右,将有3亿人口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研究表明,城镇人均生活能耗是农村人均水平的1.54倍,未来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增加生活垃圾1200万吨、生活污水11.5亿吨,消耗8000万吨标煤。如果延续粗放的传统城镇化模式,污染物在时间上的累积和区域空间上的复合效应将更加明显。
第二,全面深化生态环保改革,任务异常繁重。改革是推进环保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也是破解发展与保护难题的出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生态环境问题却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因,根本在于体制机制不适应,缺少科学合理、规范刚性的制度安排,不能破解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导致很多地方和部门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抓经济手硬、抓环保手软。由于长期历史累积,今天的环境保护工作不仅要不欠新账,而且要多还旧账,解决很多遗留问题,压力和挑战前所未有。这就需要我们把深化改革放在核心位置,从制度入手,解决制约环保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此,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实施一系列改革文件和举措。对生态环境保护而言,重点是三个方面:一是抓好中央已出台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改革任务。比如,“1+6”改革举措,抓紧细化,落地生根。二是加快推动建立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完善环境监管执法制度,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健全环境信息公布制度等等。对这些制度要尽快推动,有些要制定完整的实施方案,搞好试点示范。三是落实中央对生态环保领域改革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最新改革要求。20xx年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点,主要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生态环境保护必须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调整供给结构,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同时,要利用好结构性改革契机,乘势而为,加大力度,严格环保执法监管,强化污染减排和达标排放,以此来安排、落实和推动环保工作。
第三,进一步推进环境治理和质量改善,各项工作艰巨复杂。对比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我国在相同发展阶段面临的环境问题更加复杂,难度前所未有。传统煤烟型污染与臭氧、PM2.5、挥发性有机物等新老环境问题并存,生产与生活、城市与农村、工业与交通环境污染交织。我国一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处于高位,总量减排与环境质量改善的关系更趋复杂。20xx年,全国COD排放总量为2294.6万吨,二氧化硫为1974.4万吨,氮氧化物2078万吨。要实现环境质量根本好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总量排放至少要下降到百万吨级水平。一些没有纳入总量减排控制的污染物排放量依然在持续上升,对环境质量的影响进一步显现。据测算,全国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高居3000多万吨,对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影响较大。20xx年,首批开展监测考核的74个城市平均超标天数比例超过四分之一,达28.8%。入冬以来,重污染天气高发。全国地表水特别差和特别好的水体都在减少,城市黑臭水体大量存在。我国生态足迹增加的速度远高于生物承载力的增长速度,是生物承载力的2倍以上。海河、黄河、辽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分别高达106%、82%、76%,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水资源开发生态警戒线(40%)。有效应对和推动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环保工作量剧增,任务特别艰巨,需要全面谋划,整体推进,聚焦主业,打牢基础,突破难点,不断取得更大的成效。
第四,环境进入高风险期,守住安全底线难度大。20xx年,相继发生福建漳州古雷石化(PX)项目爆炸、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等一系列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表明长期以来粗放式发展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环境安全意识必须始终牢记,环境安全防线不能有一丝一毫放松。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环境高风险期,有的是环境自身的问题,有的是衍生出来的问题,区域性、布局性、结构性环境风险更加突出,环境事故呈高发频发态势。我国化工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布局总体呈现近水靠城的分布特征,12%的危险化学品企业距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不足1公里,10%的企业距离人口集中居住区不足1公里,保障饮用水安全压力巨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历历在目,甘肃陇星锑污染事件近在咫尺,守住环境安全底线是利剑高悬、重过千钧。
第五,区域环境分化趋势显现,统筹协调的要求高范围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东部一些地区进入工业化后期,环境质量出现好转态势,但中西部很大程度上仍在复制东部过去的发展模式。从项目环评审批情况看,中西部地区重化工项目投资持续攀升,相关产业自东向西转移趋势已经比较明显。“”以来,我部审批的重化工项目中,中西部投资占全国的80%。青海、甘肃等省(区)的规划和项目建设集中在石油化工、有色冶金和电力行业;中部地区集中在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钢铁、有色冶金、煤炭及电力、建材等基础能源原材料行业。如果统筹处理不好,西部有可能重复东部一些地区污染严重、生态受损的状况。西部是我国的生态屏障和“水塔”,生态环境敏感度高、监管能力弱,一旦出问题,将会是灾难性的。
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与压力同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我国发展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带来政策和法治红利,绿色发展带来技术红利的充分释放,公众生态环境意识日益增强,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合力逐步形成,生态文明已成为引领全球发展的重要理念和行动。这些都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进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十三五”环保事业将迎来更大、更快、更好发展。
贯彻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我们必须头脑清醒、意志坚定、定位准确,紧紧抓住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这个核心,打好补齐短板攻坚战,理清总体思路,把握前进方向,转变方式方法,加大力度、全力推进,着力提高环境治理水平。
一是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发展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大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各地方各部门各行业都要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绿色发展,核心是形成内生动力机制,关键是推动地方党委政府履行环保职责,把绿色发展转化为地方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执政观、政绩观和实践观,平衡和处理好发展与保护关系,并落实到各项工作部署中。地方党委政府和各部门不能只讲发展不顾环境,不能先发展后环保。如果经济发展一味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这是吃祖宗的饭、欠子孙的债,不算本事、难以持续;也不能只强调环保不顾及发展甚至搞垮了经济,同样不算本事,最后也会伤害环保。当然,现在的主要矛盾是前者。要坚持两点论、辩证法,讲两点最终对经济和环保都有好处,讲一点对经济和环保都没有好处。
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关键是要扭转发展的传统惯性模式,增强转型的决心和勇气。越来越多的实践让我们看到,发展与保护不仅相互制约,而且相互促进,两者既矛盾又统一。要改变环境保护影响经济发展的单向思维,处理好“长痛”和“短痛”的关系,粗放式发展总有一天会被历史淘汰,与其被动地淘汰,不如积极应对。同时,通过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完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绿色发展的刚性约束,推动地方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环境保护真正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把生态环保培育成新的发展优势,探索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新模式。
二是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质量改善是坚持以人为本、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体现,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目标,也是评判一切工作的最终标尺。党中央作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等一系列决策部署,这就是我们环保工作的政治,就是大局。环保一切工作都要讲政治,从大局出发思考问题,把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谋划好、细化好、落实好,并且要作为政治纪律来坚守。明确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可以使环境治理成效与老百姓的感受更加贴近,让人民群众有明显的获得感;可以更好地调动地方积极性,让地方的环境治理措施更有针对性;可以更好地统筹运用结构优化、污染治理、总量减排、达标排放、生态保护等改善环境质量的多种手段,形成工作合力和联动效应。
必须将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贯穿到环境保护工作各领域。当前围绕改善环境质量这个核心,一些党员干部思想观念迟迟转变不过来,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仍停留在过去,没想法,没办法,没起色。思想观念、方式方法必须尽快转变、调整到位。强化质量目标导向,完善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目标及考核评价体系,将环境质量指标作为对地方党委政府的硬约束,严格考核问责。同时,坚持实事求是,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地方治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发挥地方首创精神,环境质量目标是硬的,但措施多样、方式灵活、因地制宜。不仅要强调工程设施建设,而且要强调运行管理;不仅要强调发展什么,而且要强调淘汰什么;不仅要强调关键节点和特殊时段的应对之策,而且要强调保护措施的连续性;不仅要强调短期效应,而且要强调长期效果。
三是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这是继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之后,中央提出的第三个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格”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的意志决心,体现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的鲜明态度,体现了从源头、全过程和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来加强环境保护的新思路。保护环境的治本之策是源头严防,关键所在是过程严管,根本保障是后果严惩。
构建系统规范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持久的动力和保障。落实这一要求,需要加快推进制度改革,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推动战略和规划环评落地,着力解决无序开发、过度开发、分散开发导致的生态空间占用过多、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构建监管统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着力解决污染防治能力弱、监管职能交叉、权责不一致等问题;构建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排污许可、达标排放的管理制度,着力解决企业违法成本低等问题;构建更多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市场体系,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发育滞后等问题;构建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着力解决发展绩效评价不全面、责任落实不到位、损害责任追究缺失等问题。
四是提高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解决环境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难取得好效果,必须坚持环境治理五化并举,不断提升管理质量和效能。系统化,按照“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观,遵循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统筹好部分与全局、个体与群体、当前与长远之间关系,实现环保理念认识的系统化、管理思路的系统化、手段措施的系统化。重点是推进规划环评落地,强化约束力,做好生态空间的用途管制;推进区域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实行统一规划、联合监测、联动应急、信息共享。科学化,着重解决的是环境治理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问题。环境治理不能搞大水漫灌,成本高效果还不好。要遵循科学的方法,懂得为什么治、治什么、怎么治,强化科技支撑,以科学事实、科研数据、科技成果为依据,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加强污染源解析等基础工作,采取更对症的治理手段。加强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推动形成改善环境质量的整体效果。法治化,环境保护越来越依赖国家宏观政策来解决问题,而保持宏观政策有效性的基础是法治化。通过环境法律的完善和执行,使守法常态化。让环境违法行为受到应有处罚,使企业环境行为的外部性内部化,促进建立公平规范的市场竞争秩序。精细化,是改变粗放管理方式的重要抓手。大事必作于细、难事必作于易。要建立布局合理、覆盖全面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并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网络设置。探索和推行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实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形成系统完整、权责清晰、监管有效的管理格局。分流域、分区域、分行业确定重点任务和年度目标,分区分类管控、分级分项施策。信息化,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以问题为导向,可以帮助我们更广泛应用数据,提供基础支撑,寻求优化方案,给管理带来质的变化。要加快推进大数据建设和应用,建立统一的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控、环境执法、环评管理、信息公开等平台,提高科学决策、监管执法、便民服务的水平。
要加快推进环境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转型,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固有的观念、认识和习以为常的方式方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关系,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找到新路径、新办法来解决新问题。要把“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到位,牵住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这个“牛鼻子”,加快从督企向督政转变。创新环保投融资机制,推动政府购买环境服务、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环保领域。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促进公众监督企业的环境行为,让每个人都成为保护环境的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
五是持续提升素质能力和改进工作作风。思路方向和目标任务明确之后,能力和作风至为关键。否则再好的愿景,再美的蓝图,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相比于环境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一些干部能力素质还跟不上,思路方法还跟不上,工作作风还跟不上,思想转变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积极作为、开拓创新的工作氛围还没有形成。要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保证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取得成效。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狠抓作风建设,塑造重品行、守纪律、敢担当、有作为的环保文化,形成上下信任、左右信任、组织与组织信任的生动局面,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政治强、业务精、敢作为、作风正的环保干部队伍。
二、“”时期和20xx年环保工作成效明显
“”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作为惠民生促和谐的重要任务,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环境质量改善取得积极进展。
坚决向污染宣战。大力实施《大气十条》,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建立健全区域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建成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空气质量监测网,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部具备细颗粒物(PM2.5)等六项指标监测能力。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和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劣Ⅴ类比例由20xx年的15.6%下降至8.8%,大江大河干流水质稳步改善。完成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推进污染减排。全国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4800万吨,累计达1.75亿吨,已成为全球污水处理能力最大的国家之一。全国脱硫、脱硝机组占火电总装机容量比例由20xx年的82.6%、12.7%提升至96%、87%。完成煤电超低排放改造8400万千瓦,约占全国煤电装机1/10,正在进行改造的超过8100万千瓦,电厂煤耗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提前完成,酸雨面积已恢复到上世纪90年代水平。
坚持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在4省(区)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试点,6省(区)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环境功能区划。国家层面完成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发展战略环评。各级环保部门完成4000多项规划环评审查,国家层面完成300多项。国家层面审批项目环评文件1164个,对153个不符合条件项目不予审批,涉及总投资7600多亿元。加强标准引导,发布国家环保标准493项,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执行更加严格的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开展生态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发布《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xx—2030年)》。建成自然保护区2729个,总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14.8%,8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16个省(区)开展生态省(区)建设,1000多个市(县)开展生态市(县)建设。中央安排专项资金275亿元,在23个省(区、市)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支持7万个村庄实施环境综合整治,1亿多农村人口直接受益。
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安排中央专项资金172亿元,支持重点区域实施重金属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事件由20xx—20xx年的每年10余起下降到20xx—20xx年的平均每年3起。全国堆存长达数十年甚至半个世纪的670万吨历史遗留铬渣处置完毕。各级环保部门妥善处置各类环境事件近2600起。
提高执法监管水平。以新《环境保护法》为标志,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取得明显进展。20xx—20xx年,联合多部门开展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全国共出动执法人员924万余人(次),检查企业362万余家(次),查处环境违法问题3.7万件。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协调配合机制,环境司法取得重大进展。
20xx年是“”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之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平衡和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推进污染治理,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20xx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预计分别同比下降3%、3%、5%、9%以上。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4.1%。
在落实《大气十条》方面。对各省(区、市)20xx年贯彻实施《大气十条》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已向各省通报并上报国务院。制定《环境空气质量目标改善预警制度(试行)》,按季度通报各地情况。启动石化行业VOCs综合整治,在石化、包装印刷行业开展排污费征收试点。印发《关于全面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的通知》,1—11月,全国淘汰20xx年底前注册营运黄标车117万辆,提前完成全年淘汰数量任务。全国全面供应国四标准车用汽柴油,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广东、陕西等地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完成22个重点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来源解析工作,在14个城市开展源排放清单试点,各省(区、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全部建成。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等重点区域联防联控协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圆满完成“9·3”纪念活动、世界互联网大会空气质量保障任务。针对秋冬以来各地出现的重污染天气过程,我部指导各地加强监测预报和跟踪研判,督促有关地方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严格落实应急措施,加强信息发布,全力做好应对。
在落实《水十条》方面。制定目标责任书和考核办法,建立全国及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制定拟出台的配套政策措施清单,发布实施《环保“领跑者”制度实施方案》《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等文件。中央财政整合设立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0xx年预算规模增加到130亿元,已分批下达120亿元。推动建立健全皖浙新安江、津冀引滦入津、粤桂九洲江等流域水环境补偿机制。优化整合水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络点位调整为2700多个,以满足《水十条》规定的水质评价与考核要求。各地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编制工作有序推进,21个省(区、市)已经印发并报国务院备案。
在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加快编制《土十条》,文本内容已基本成熟。在10个省启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项目,推进湖南、重庆、江苏等省(市)污染场地环境监管试点,部署京津冀关停搬迁工业企业场地排查工作。对重金属污染防治综合规划实施存在问题的地区进行通报和预警,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增幅过快的地市扣减专项资金。审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数量6900万台,拨付补贴资金53亿元。
在推进总量减排方面。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电力、钢铁、平板玻璃、水泥等重点行业1387个企业限期治理工程基本完成。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实行提速扩围,我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联合印发《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出台《关于加强燃煤质量管理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通知》《加强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城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等文件,对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现役燃煤火电机组上网电价每度电补贴1分钱,新建超低排放机组补贴0.5分钱。
(二)坚持预防为主、守住底线,推动转方式调结构。
预防是环境保护的第一要务,也是最好的治理。我们坚持打好空间管控、环评把关、标准引导等预防的组合拳。
加快落实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红线。联合印发《关于贯彻主体功能区环境政策的若干意见》,扎实推进环境区划工作。印发《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试点方案》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指导地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将这项工作列入省级政府任务,6个省(市)已基本完成第一批生态红线划定工作。
着力提高环评工作水平。完善规划环评制度体系,形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修订建议,研究制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发布《关于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会商的指导意见(试行)》《关于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工作的意见》,推动规划环评落地。启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战略环评。加快水利、铁路等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重大项目审批,20xx年拟开工的30个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已全部完成环评批复;60个重大铁路项目中,由我部审批的25项已批复23项。国家层面批复项目环评文件159个,涉及总投资1.5万多亿元;不予审批21个,涉及总投资1170多亿元。深化环评制度改革,发布《环境保护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xx年本)》,下放32项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权限;修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将13类项目由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改为编制报告表或填报登记表,环评手续办理更加便捷高效。印发火电、石化等8个行业环评审批准则,修订环评技术导则总纲。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印发《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区域限批管理办法(试行)》,突出建设单位环保主体责任和属地环保部门监管责任,确保审批权下放后地方接得住、管得好。
完善环境标准体系。发布国家环保标准80项,《大气十条》要求制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25项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全部完成,现行有效国家环保标准达1699项。制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编制导则》,发布《重点行业二噁英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等5项技术文件。环保标准和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成为促进技术创新和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三)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农村环境保护迈上新台阶。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工作计划》,完成《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xx—20xx年)调查评估报告》。配合财政部加大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转移支付力度。联合十部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及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监督管理的通知》,对12个开发建设活动严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执法检查。
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提档升级。制订《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试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指标(试行)》,修订《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启动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评选。
持续加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印发《关于加强“以奖促治”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运行管理的意见》,指导各地建立健全污染治理设施长效运行管理机制。中央财政安排资金60亿元,支持16个省(区、市)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一批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四)加强监管,核与辐射安全可控。
贯彻落实“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牵头编制国家核安全政策。发布《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开展核安全文化宣贯推进专项行动。28台运行核电机组、19座民用研究堆保持良好安全运行记录,26台在建核电机组建造质量受控。顺利完成“华龙一号”、CAP1400等我国自主化设计核电示范工程审批。基本完成福岛核事故后安全改进。821厂退役治理进入“液转固”阶段。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加强演练,做好核应急准备。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研发基地开始动工兴建。
(五)深化环保领域改革,完善环保制度体系。
积极配合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1+6”方案出台。牵头制定《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等3个改革方案,参与起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等有了明确依据。
在环境监测预警体制改革方面。联合财政部印发《关于支持环境监测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国家环境监测事权上收实施方案》,出台《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正在会同中央编办制定全国环境监测机构编制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已出台有关提高环境监测人员岗位津贴的通知,一批制约环境监测工作的体制机制障碍正在逐渐破解。
在环保投融资和环境服务业方面。联合印发《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探索建立金融支持环境保护的新型政银合作关系,启动环境保护部、开发银行新一轮战略合作,融资总量超过3000亿元。开展第5批环境服务业试点工作。
在环境经济政策方面。印发《关于加强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初步建成企业环境信用信息系统并接入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在6个地区开展绿色GDP核算试点,提出20xx—20xx年全国绿色GDP核算成果。印发《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xx年版)》,发布全国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企业名单。积极推进环保费改税,《环境保护税法》已向社会征求意见。
(六)加强环境法治建设,环境立法、执法和应急处置更加有力。
大力推动环境保护立法。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发布,《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核安全法》列入全国人大五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排污许可、环境监测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制修订正在有序推进。配合最高法院制定出台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环境司法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
深入开展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年活动。以偷排、偷放等恶意违法排污行为和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弄虚作假行为为重点,依法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截至11月底,全国范围内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611件,罚款数额超过4.85亿元;实施查封扣押案件3697件,实施限产停产案件2511件,移送行政拘留案件1732件,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共1478件。我部通报15起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及数据弄虚作假案件的典型案例。组织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全国共检查企业158万家次,查处违法排污企业5.1万家、违法违规建设项目企业7.34万家。山东等地出台清理整顿方案,通过淘汰一批、规范一批、完善一批,加大清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力度。由单纯“督企”向综合“督政”转变,我部组织对33个城市开展综合督查,约谈16个市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推动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134个市和2个县开展综合督查,对28个市县进行约谈、对19个市县实施区域环评限批、对176个问题进行挂牌督办。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我部首次联合公安部、最高检对两起案件启动联合挂牌督办,形成合力打击环境污染犯罪活动。扎实推进网格化环境监管,全国67%的地级市、60%的县区完成网格划分工作。
提升环境应急管理水平。出台《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我部直接调度处置突发环境事件82起。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后,我部迅速反应、科学应对,多地环保部门紧急驰援,当地政府全力以赴有效处置,实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止发生次生环境污染的要求。甘肃陇星锑业有限公司尾砂泄漏事件发生后,我部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和专家赴现场督促指导,甘肃、陕西、四川三省协力妥善处置,保障了嘉陵江沿线群众饮水安全。
(七)强化环保能力和队伍建设,各项基础工作加快推进。
强化环境保护资金保障。落实中央各类环境保护专项资金370亿元左右,比20xx年增长27.6%。在湖泊生态保护、重金属污染防治等领域,采取竞争性方式择优重点支持,在大气污染防治等领域,采取因素法分配资金,资金分配和使用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加强环保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我部机关内设机构调整和环境监察体制改革方案得到中央编办批复。正在研究起草部机关“三定”修订草案和环境监察体制设置。强化干部队伍培养选拔与交流调整,加大机关干部内部交流、机关与事业单位干部双向交流工作力度,探索构建“之”字型干部培养使用模式。湖南、广西、重庆等省(区、市)推进乡镇环境监管机构建设。江苏、内蒙古等省(区)要求20xx年底前完成所有环境监察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
全面推进规划、科技、监测、国际合作等工作。研究提出“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思路。发布水专项先进技术、专利等成果汇编。启动“全国重点地区环境与健康专项调查”。向发展改革委上报10部委联合编制的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工程可研报告和信息共享应用协议。编制完成《排污企业自行监测指南总则》。对全国512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监测、评价与考核,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提供重要依据。成功举办中国“十三五”规划环境与发展国际咨询会及国合会20xx年年会。建立工作机制、制定规划、搭建平台,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供环保支撑。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和信息公开。以“践行绿色生活”为主题开展宣传活动,发布《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及时主动公布空气、水环境质量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环境信息,发布重点排污企业和违法排污企业名单,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方案》。出台《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在部网站设立“部长信箱”,开通“12369”环保微信举报平台,收到并办理举报超过1.3万件。我部受理群众电话及网上举报1145件,全部按期办结。
(八)坚决落实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狠抓中央专项巡视整改落实。我部成立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环境保护部巡视整改落实事项责任清单》,提出五大类80条整改措施,并将整改落实情况向社会公开。目前已有66项整改措施完成或基本完成,14项中长期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印发《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脱钩工作方案》,部所属8家环评机构率先全部脱钩,全国350多家环保系统环评机构中已有75家完成脱钩。发布新修订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对存在问题的159家建设项目环评机构和69名环评工程师,作出取消资质、缩减评价范围、限期整改处理;制定《关于严格廉洁自律禁止违规插手环评审批的规定》《环境监察履职尽责规定》《环境执法人员行为规范》《水专项廉政规定》等制度,扎牢扎密制度管权的笼子;对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进行严肃处理,给予党内严重警告、警告6人,诫勉谈话10人,作出组织处理2人。
二是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在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着力解决不严不实问题,增强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制定《环境保护部作风建设责任清单》,梳理四大类49项改进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取得明显效果。组织开展四次创新大讨论,各部门各单位司处级干部和30余个省、市、县(区)环保部门负责人,聚焦生态环保重点工作,进行广泛深入交流,不谈成绩、不讲客套,多摆问题、多提建议,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形成《“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等10余项具体成果。我部梳理出基层同志反映的各类问题建议80条,逐一明确落实措施与责任单位,做到件件有着落。
三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环境保护部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实施办法》,成立部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功召开部直属机关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集中开展“强作风、严纪律、作表率”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在评先评优、干部提拔使用工作中,对出现违纪行为的3个单位和11名个人实行一票否决。查处7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案件,涉及6个单位,对9名司局级干部、8名处级干部进行问责。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环保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方式方法尚未转变。工作制度和方法尚不能适应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还有一些干部的思想没有转变、转变不快。二是改革力度有待加大。生态环保领域改革任务繁重,环保督察、责任追究、省以下垂管、排污许可等改革举措亟待落地。三是工作基础依然薄弱。监测网络建设、源解析、排放清单编制等工作跟不上决策需要,科技支撑不足,环境执法车辆、着装等能力建设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四是作风建设仍有较大差距。自说自话、自干自活、自怨自艾、单打独斗的现象仍然存在,上下之间、部门之间、各单位之间沟通交流和协调不够。五是党风廉政建设形势依然严峻。20xx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处分环保部门人员1036人,比20xx年增长60.4%;20xx年处分1684人,比20xx年增长62.6%;20xx年处分1898人,比20xx年增长12.7%。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三、准确把握“十三五”环保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十三五”环境保护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联动协同效应,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20xx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其基本要求就是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不能退步,主要环境质量指标要有所好转,一些突出环境问题如大规模严重雾霾、城市黑臭水体等明显减轻。
确定具体环境指标是谋划“十三五”环保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环境质量改善是一个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治理水平提高而逐步实现的过程。相比国际上一些国家,我国是在较低的收入水平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下解决更为复杂的环境问题。美国提出PM2.5控制时的1996年,人均GDP达到2.8万美元,煤炭、工业能耗占比仅为20%、7%左右;而我国20xx年提出PM2.5控制时的人均GDP为5400美元,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8.4%,工业能耗占70%左右,能源和经济发展阶段差距较大,治理的复杂性和难度更大。
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类似的“历史同期”相比,我国目前环境质量差距很大。20xx年我国人均GDP预计将达到1.1万~1.2万美元左右(以20xx年为基期),以此指标衡量,我国20xx年经济发展情境大致相当于美国1975~1980年、日本1978~1985年、欧盟1979~1986年左右的“历史同期”水平,滞后欧美发达国家35~40年左右。
在大气环境质量方面,20xx年我国338个城市PM10浓度平均为87μg/m3,PM2.5平均为50μg/m3,“历史同期”发达国家PM10平均约为44μg/m3,PM2.5年均浓度18~25μg/m3左右。我们要在20xx年达到发达国家“历史同期”平均水平,需降低50%左右,难度极大。在水环境质量方面,“历史同期”OECD主要国家水质相当于Ⅰ~Ⅲ类河流比例与我国基本相当甚至略低,但劣Ⅴ类河流比例明显低于我国,甚至没有劣Ⅴ类水体。而我国除了劣Ⅴ类河流外,还有约55%的城市黑臭水体。
根据以上对比研究,确定“十三五”环境质量指标需要考虑三方面因素:
一是综合考虑公众环境质量诉求、环境指标可行可达、经济社会可承受等因素,以及我国人口高密度、产业高强度、能源结构不合理等客观情况,既要积极作为,又不能操之过急。
二是重视后发优势与制度优势,注重运用解决阶段性环境问题的规律。我国不少地区已经达到比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可能实现与发达国家“历史同期”相当的环境质量指标。同时兼顾区域差异,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中西部等地区环保工作,精准提升重点区域、重点城市差异化的环境质量目标。
三是以民生改善为导向,增加与公众感受息息相关的环境质量指标。从“好”“差”两头着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保障公众享有基本安全的环境质量服务。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提出“十三五”环保总体目标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系统稳定性持续增强,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
在环境质量指标方面,将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比例、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重点地区重污染天数减少、全国地表水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全国地表水劣Ⅴ类水体比例等作为主要指标。
PM2.5目前社会认知度高,是全国大部分地区空气的首要污染物,更是全国老百姓关注的首要空气质量问题。全国地表水劣Ⅴ类水体比例、重点地区重污染天数减少代表“差”的方面,是回应老百姓关切,需下大力气解决的环境突出问题;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全国地表水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代表环境质量提升向“好”的方面,是对老百姓期待良好环境质量的回应。
在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方面,将VOCs纳入总量控制范围。它是形成PM2.5和O3的关键前体物,是灰霾和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来源。目前我国人为源VOCs排放量大且呈快速增长态势,分别为美国的2倍和欧盟的3倍。国际经验表明,控制VOCs排放是减少灰霾和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有效措施。我部已出台VOCs的系列标准、监测技术规范、分析方法等,为“十三五”VOCs减排的监督考核奠定了基础。
在环境风险方面,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突发环境事件数量下降。在生态保护方面,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属县域生态状况持续提升。
“十三五”时期,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推动落实重大任务,需要重点谋划和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将三大行动计划的路线图落实为各地的施工图,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做好《大气十条》与20xx年后续工作衔接,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推动重点行业综合整治。加强重点领域水污染治理,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全面完成《水十条》目标任务。加快完成《土十条》编制并组织实施,加强土壤环境监测监管,实施农用地分级管理和建设用地分类管理,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通过三大战役,带动加快污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强化政府责任。同时,完善总量控制制度,推行区域性、行业性总量控制,鼓励地方实施特征性污染物总量控制,改进减排核查核算方式方法,使总量控制更好地服务于质量改善。
二是以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为动力,加快构建绿色发展的内生机制。开展环保督察,落实生态环保“党政同责”。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市场体系。健全环境信息公布制度,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
三是以建立健全环境预防体系为抓手,切实优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格局。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优化发展的空间布局。编制实施环境功能区划,明确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环境功能定位与环境政策。通过把禁止开发、限制开发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结合起来,把重点开发与控制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结合起来,把优化开发与提升行业生产效率标准结合起来,建立更优化的国土空间格局。强化战略和规划环评刚性约束,切实对区域重大生产力布局发挥指导和规范作用。
四是以法治和标准为牵引,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制修订,严格环境执法监管,探索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模式,强化公民环境诉权等司法保障,推动建立系统完备、高效有力的环境法治体系。抓紧环境标准建设,完善标准体系。通过严格环境执法和强化标准引导,有效推动供给侧改革,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五是以生态环境安全为底线,加大环境风险防控力度。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强化重污染天气、饮用水污染、有毒有害气体释放等关系公众健康的重点领域风险预警与防控,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提高核设施安全水平,推进放射性污染防治,强化监管,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加强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继续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金属污染防治。加强生态风险预警监控,严格外来物种引入管理。
六是以社会多元共治为路径,大力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推动环保科技创新,加强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绿色技术的研发应用。以资源集约利用和环境友好为导向,采用先进适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环保产业,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推进绿色消费革命,引导公众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转变。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
我以上重点谈了“十三五”环保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选择的一些考虑。会上还要讨论《“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请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要主动谋划、同步编制各地环保规划,与国家规划搞好对接。
四、精心做好20xx年各项工作
“慎初战,务期必胜”。20xx年是确定“十三五”环境保护顶层设计的一年,也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统筹谋划好“十三五”环保工作。
抓紧编制“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把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安排部署变成施工图,坚持可操作、可量化、可考核、可评估的原则,将细颗粒物等环境质量指标列入约束性指标,谋划好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做好指标任务的对接细化分解,及早报请国务院常务会审议并印发。积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重金属及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防治、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等专项规划编制报批,构建“十三五”环保规划体系。开展“”环保规划终期评估考核,结果向国务院报告并向社会公开。加强环境经济形势分析研判,为环境管理决策和国家宏观调控当好参谋。
(二)深化落实各项改革措施。
落实地方政府责任。目前,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已进驻河北省开展督察试点工作。要在总结评估试点工作基础上,本着赶早不赶晚的原则,完成15个左右省份督察工作,20xx年实现全覆盖。各省(区、市)环保部门要对30%以上的市级政府开展综合督查,强化环保督政。制定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配套制度和措施,配合有关部门推进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对做好过渡期间工作下发相关通知,研究制定试点方案并开展试点,对试点省份在能力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环保系统都很关注此事,既要鼓励地方积极探索、开展试点示范,又要按照统一部署,防止抢跑,争取2到3年左右完成改革任务。
推进环境监测体制机制改革。出台《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实施计划(20xx~20xx年)》。一是推进全面设点,在京津冀地区率先实现大气、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覆盖80%左右的区县,土壤监测点位实现全覆盖。二是推进全国联网,上半年争取率先完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县级空气质量监测点位联网,年底前力争完成这三个地区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测信息联网。三是推进国家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全面完成338个城市1436个城市空气站上收,新建65个区域站(农村站)。完成2703个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和419个近岸海域监测点位上收,新建60个地表水质自动监测站。确定7000个土壤风险点位,初步建成由35000个点位组成的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出台《环境监测机构编制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四是改革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运行方式。发布《污染源监测与监察执法联动办法》,变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为环境执法监测。五是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对重点城市地表水环境监测、重点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第三方运行维护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协调推进部机关内设机构调整,按环境要素设置监管司局,推动环境监察体制改革。研究完善流域环境管理体制机制,提出《按流域设置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机构试点方案》,制定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协作机制方案。出台《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在电力、造纸两个行业率先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指导地方试点开展环境损害赔偿相关工作,联合出台《关于规范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工作的通知》,推进环境损害赔偿鉴定评估纳入司法鉴定管理体系。
全面推进信息公开。以环境质量信息和企业环境信息为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多载体公布各类环境信息。推动建立省、市统一的信息公开平台,省、市级环保部门在政府网站设立“环境违法曝光台”。督促重点排污单位执行《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方案》。
完善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市场化机制。制定推进绿色金融的意见,出台加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管理的文件,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试点。配合修改完善环境保护税法,推动年内出台。加强排污费改税后环保部门经费保障研究与政策配套。出台《培育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市场主体方案》,会同农业部研究制订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方案。制定有关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部门规章,明确强制投保、保险责任赔偿范围,规范理赔程序以及相应处罚措施。
改革是一个上下联动的过程。鼓励地方先试先行,立足解决现实矛盾和困难想出路找办法,在政策框架内拿出新招实招,形成上下联动推进改革的工作格局。
(三)坚决治理大气、水和土壤污染。
坚持不懈治理大气污染。开展20xx年贯彻实施《大气十条》情况考核,严格追责并向社会通报。指导各省(区、市)制定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明确达标时间表、路线图和重点项目。全面推进石化行业VOCs综合整治,启动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业VOCs治理。强化移动源污染监管,加快淘汰黄标车,开展机动车环保达标打假行动和车用油品质量监督检查,配合交通部门实施船舶污染控制。淘汰燃煤锅炉10万蒸吨,加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民用散煤清洁化替代力度,替代劣质散煤1000万吨以上。深化重点区域联防联控,指导长三角地区做好G20峰会空气质量保障。启动冬季重污染天气“削峰”工作,实施水泥钢铁工业冬季错峰生产、重污染行业冬季执行特别排放限值、减少建筑施工等综合性措施。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机制,落实信息报告制度,加强对应急预案启动和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建立东北、成渝、西北和华中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
深化水污染防治。出台《水十条》实施情况评估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签订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各省(区、市)要抓紧出台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水十条》明确20xx年目标任务有6项,要确保完成。出台《城市地表水水质排名办法》,每年公布水质最好和最差的10个城市名单。继续开展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推进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开展流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筛选七大流域优控污染物清单。编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并按程序报批,推动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会同住建部建立黑臭水体管理信息平台,每半年公布全国黑臭水体信息,督促地级及以上城市公布黑臭水体名称、责任人及达标期限。编制《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推进入海排污口设置规范化整治。
全面实施《土十条》。今年国务院将出台《土十条》。要制定考核办法,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拟配套的政策措施并抓紧出台。启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继续组织实施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推进污染场地试点示范,建立规范的污染场地联合监管机制。完成京津冀三地关停搬迁工业企业场地排查。
继续推进污染物总量减排。配合起草《“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报请国务院印发实施。出台“十三五”总量减排规划编制指南,制定减排核算细则,编制20xx年度减排计划。着力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重点城市大气污染传输通道气化、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重点减排工程建设。研究制定燃煤电厂超低排放运行管理及监督办法,20xx年完成超低排放改造1.5亿千瓦。研究制订太阳能、风能、水电、核电等清洁低碳能源优先上网制度,消除弃风、弃太阳能现象。完善减排工程调度、通报、考核制度,对进展滞后地区及早通报预警。
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确保新污染源达标排放;对现有污染源采取清洁生产改造和深入治理、限产限排、停业关闭等措施,确保达标排放。组织对水泥、玻璃等行业和污水处理厂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督促企业落实达标排放主体责任,对发现的超标排污企业依法严格处理。印发《关于定期公布主要污染物排放超标企业名单的通知》,每季度向社会公开名单。
(四)强化环境法治保障。
进一步完善环保法律体系。总结新《环境保护法》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对策措施。全面落实新《大气污染防治法》,抓紧配套制度建设。有序推进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核安全法等人大立法规划项目进程。加快推动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修)订,强化规划环评的落地执行、完善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机制、研究衔接环评与排污许可的关系等重大法律问题。配合最高法、最高检做好环境污染犯罪司法解释的修订工作,重点解决实践中反映较大的环境监测数据认可、危险废物鉴别等证据认定问题,进一步明确移送、定罪量刑的相关具体规定。
严格环境执法监管。继续开展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年活动,坚持重典治乱、铁拳铁规治污,以打击恶意违法排污和造假行为、督促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为重点,保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推动形成环保守法的新常态。全面落实随机抽查和抽查督查制度,省级环保部门对国家和省级重点监控企业的现场抽查督查要实现“全覆盖”。按照《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加快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工作,今年完成清理任务。继续强化与公安部门、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衔接配合,严惩违法企业及责任人。逐步建立覆盖各级环境监察机构的基础数据库,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加强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和队伍规范化管理,健全对执法人员的“正向激励—逆向约束”机制,提升执法水平。
(五)加强环境预防体系建设。
进一步强化空间、总量、准入三条红线对开发布局、建设规模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硬约束,积极主动参与宏观调控,优化经济发展。
加快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研究制定《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探索建立以生态功能保护成效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启动建设“天地一体化”红线监管平台。落实《关于贯彻实施主体功能区环境政策的若干意见》,推动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积极开展省级空间规划研究和“多规合一”试点。
推动战略和规划环评落地。继续开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三大地区战略环评,将阶段性成果应用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等重大政策的推进落实中。加强城市总体规划、流域综合规划以及能源、交通、矿产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规划环评。开展重点产业园区规划环评“负面清单管理”试点,同步推进试点园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管理改革。积极参与国家重要的空间规划试点工作,推动规划环评成果落实融入到空间规划。出台《规划环评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深化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改革。调整环评分类管理名录,将环境影响较小的登记表项目由审批改为备案。与排污许可制相衔接,完善环评标准导则体系。发布新的环评导则总纲,将由其他主管部门负责的或通过市场能够有效调节的内容予以剥离,实现环评减负瘦身。落实《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对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和建设单位的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对石化化工、水利水电、采掘等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行业项目,组织开展后评价。完成环保部门环评机构脱钩工作,逾期未完成的一律取消资质。在京津冀地区开展环评管理综合改革试点,率先建成四级环保部门联网审批系统,推动解决环评信息沟通不畅、地方保护和干预等问题。
完善环境标准和技术政策体系。开展环保标准第三方评估,改革设置方式,完善标准管理机制。发布船舶、混合动力车、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发布《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出台铅蓄电池生产、废电池、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等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编制《黑臭水体治理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六)加大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力度。
启动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先期开展长江经济带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以及国家生态观测站(点)建设。会同财政部制定加快建立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继续推进新安江等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试点,在京津冀水源涵养区、广西广东九州江、福建广东汀江—韩江开展跨地区生态补偿试点。开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面定期遥感监测,加强建设项目的执法监管。抓紧印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试行)》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指标(试行)》,举办好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表彰大会。分解落实“十三五”新增完成13万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任务,以南水北调沿线、三峡库区和“问题村”的饮用水水源安全排查治理为重点,推进新一轮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
(七)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
全面落实国家核安全政策,强化协调机制、风险评估和预警监测。加强核安全设备质量监督,提高核电厂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能力。推动核电重大项目建设,加强在建机组监管,完成8台左右新建机组审批。探索风险指引型核电安全监管模式,确保运行核电机组安全。加快推进全国核基地与核设施辐射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专项。深化核技术利用简政放权。加快推动早期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项目,减少历史遗留安全隐患。持续提升核与辐射应急能力。建设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
(八)严格环境风险管控。
强化化学物质、重金属和危险废物管理。开展《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考核,对未完成规划目标的地区实行限批。启动12个重金属综合防控国家示范区和10个典型流域重金属综合整治示范工程。开展第一批现有化学物质危害初步筛查、环境激素类化学品生产使用情况调查及监控评估,推动优先控制化学品目录和高风险化学品限制淘汰措施出台。发布《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xx年版),开展重点行业危险废物、电子废物的产生、转移、贮存、利用和处置情况调查,推动危险废物产生和处置企业全过程规范化管理。出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第二批)》相关政策措施,严格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审核。
做好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及处置应对。研究制定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指南,督促重大环境风险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完善应急预案并备案,对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且整治不力的企业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在对区域性突发环境事件、环保投诉举报等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基础上,向有关地方政府发布预警通知。继续推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生物毒性预警试点、化工园区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试点。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对重特大事件加大调查和责任追究力度,组织开展环境影响和损害评估,自动启动公益诉讼程序,并向社会公开。
(九)全面强化保障措施。
进一步加强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印发《关于对部属事业单位履行环境管理技术支持职责加强考核的意见》,调整部属单位职能。坚持好干部标准,统筹使用机关和部属单位干部,调整充实水、气、土司和督察办领导班子,重点选好配强主要负责人。落实“之”字型干部培养使用模式,推动干部跨部门、跨单位交流。开展第二批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选拔,向长期从事环保工作人员首次颁发纪念章。
提高投资保障水平。优化预算支出结构,强化预算资金综合平衡,盘活存量资金,提升重点工作保障水平。出台环保领域三年财政(投资)滚动规划,建立国家环保项目储备库。围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重点任务,加大投资保障力度,实施一批重大生态环保工程。出台基层环保监测执法业务用房建设标准。建设环保大数据。完善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对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项目执行情况每季进行调度,加强审计和项目监督。
强化科技支撑。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场地土壤污染防治、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等重点专项和重大工程立项。加大清洁空气研究计划成果总结力度,增强重污染天气应对的科技支撑能力。加强“”水专项成果的总结和应用,加快推进专项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完成水专项“十三五”战略研究。出台《关于加强环境与健康工作的指导意见》,完成全国重点地区环境与健康专项调查现场调查。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启动“20xx生活方式绿色化推进年”,制定《生活方式绿色化指南》《生活方式绿色化行为准则》。健全例行新闻发布制度,完善重大信息发布与政策解读联动机制。围绕舆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应对,主动发声、及时发声、正确发声,增强敏感性,提高亲和力,做好正面引导、解疑释惑,说清楚、说明白、说透彻。多方式、多途径宣传环保政策举措,动员公众践行“同呼吸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落实《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修订《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充分利用环保微信举报平台,让每一部手机都成为移动监控点,让每一名公众都成为环保监督员。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推进落实我部“一带一路”实施方案和核安全“走出去”工作方案。筹办好国合会20xx年年会,组织好第六届国合会换届工作,着力打造新型高端国际环境智库。研究制定和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对外宣传纲要,对外讲好中国环保故事。积极推动关于汞的水俣公约、斯德哥尔摩公约修正案、名古屋议定书的国内批准工作。
(十)切实加强环保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贯彻好《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探索建立落实“两个责任”考核问责机制。高质量完成中央巡视整改落实工作,认真开展我部巡视工作。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环境保护部作风建设责任清单,继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着力深化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监督执纪问责,做到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加强权力运行监控机制落实情况检查,严肃查办发生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着力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贯彻落实直属机关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加强党建工作。优化各级党委纪委组织结构,配齐配强党务纪检干部队伍。筹办环境保护部党校,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持之以恒改进作风,打造重品行、守纪律、敢担当、有作为的环保文化。
同志们,蓝图已经绘就,行动决定成败。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定信心、脚踏实地,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着力改善环境质量,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环保发言稿篇12暑假时,我在老家看见一位老人在挖坑,我很好奇,就走过去问他为什么挖坑。老爷爷告诉我,他是在挖沼气池,因为他觉得沼气不仅能燃烧,节省能源,还能够保护环境。牲畜的粪便到处都是,臭气熏天,如果排到河里,又严重污染了水源,所以把它捡回来,制造为沼气燃烧,不仅如此,粪便还能发电呢!合理运用,真是既节能又环保。这可真是一举两得呀!怪不得现在农村这么干净呢?
最新统计表明,石油将在60年后枯竭,煤还可以供人类使用250年;曾经,物资、能源的浪费多么猖獗,现在,“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成了新一代的口头禅。
农村的沼气池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其实保护环境很简单,农村老爷爷可以做,你我都能做到。
每次买东西之前,自己准备好一个布袋,用自己带的布袋装东西。吃完食品后的包装袋,泡泡糖等,一定丢入垃圾箱内,不要随手乱丢。洗完脸、脚的废水可以用来冲厕所,最好不要浪费。在家庭或公共场所用完水龙头后,一定要关掉,切不可浪费。在牛肉面馆等场所最好不要用一次性筷子,超市可以买到的金属筷子,能随身携带,在外吃饭时、旅游时,都可以带上。家里养鱼的人,在给于换水的时候,可以用鱼水浇花,不仅能节约水源,还能使花长的更好呢!
像这样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果我们人人都能这么做,地球环境不仅不会恶化,还会变得更美好!
为此我向大家呼吁:为了地球的明天,为了人类的未来,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祖国大地遍是绿水青山!
环保发言稿篇13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总结20xx年度环保工作情况,并就加快陇海生态县建设等各项工作进行部署安排,会议开得非常及时,也十分必要,对于全县经济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经贸局作为全县工业流通企业的主管部门,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决心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双超双跨、建设强县”这一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把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真正实现经济与生态环保效益的和谐统一。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采用节能环保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大力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产业,淘汰、关闭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用高新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提升轻工、纺织、化工、机械、建材、食品等传统产业,全面提高我县工业经济的整体水平。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二)打造新型产业链,初步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充分整合我县的优势传统产业,以技改投入和企业改革为重点,打造陇海新型产业链。一是食品产业链。以xx公司、xx公司、xx公司等为依托,以发展L-乳酸、肉制品、花生、板栗类产品为主导,重点发展我县的食品工业,提高食品加工的深度和层次,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优化食品结构为重点,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食品业,使其形成链式递进、科技含量逐步提高的发展格局。二是化工医药业,在稳定发展传统产品的基础上,以达尔特、泰祥、制药厂、兴牧兽药等骨干企业为依托,加大科技投入,膨胀企业规模,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和医药化工,着力培植化工市场高端产品,并迅速做大作强,使其成为我县支柱产业。三是机电产业链。积极培植以机械公司、机械公司、机械公司为依托的机械加工,搞好内引外联,抓好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写作配套能力,提高自主创新吸收能力和产品科技含量,积极拓宽国内外市场,主动承接日韩、半岛制造业的产业转移,促其扩规模、上档次,尽快培植成为我县的又一优势产业。四是造纸产业链。造纸业是我县具有较大后发优势的产业。下一步要抓住国家对造纸行业实施“抓大放小”政策的有利时机,着力打造和两大纸业,千方百计加大投入,膨胀规模,提升产品档次,扩大市场占有率。五是工艺美术产业。“”期间,要依托石雕石刻、草柳编两大出口主导产品,大力开发旅游产品和玩具产品。按照“小产品、大集聚”的原则,以童隆公路经济带为依托,加快对沿路众多小企业的改造和提升,积极探索集团发展的路子,快速膨胀规模,形成集团优势,发挥规模效益。同时,要在精深加工和开拓国际市场上下功夫,努力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把我县这一优势产业扶优做强。
(三)加大投资引导,吸引多种资金投资环保型经济。积极扶持环保型经济项目,把发展循环经济优先列为投资重点。大力建设生态产业园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发展原则,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发展环保经济”为方向,突出知识产业与创新基地的建设,坚持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正确处理工业发展与自然的关系,创造以“环保经济”为发展方向的科技工业园。围绕配套生产、链式发展、层层递进的“环保经济模式”建设工业园。
(四)加强自主创新,构建环保型经济技术体系。大力发展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技术,突破发展环保型经济的技术瓶颈。重点发展资源精深加工技术、产业链接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再制造技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积极研发资源替代材料、可回收材料。逐步淘汰资源消耗高、技术含量低、土地占用多、环境污染重的产品和项目。
(五)尽快树立典型,为发展环保型经济示范.广泛开展“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创建活动。使企业经过几年努力,其清洁生产主要指标要达到国内同行业的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污染物达到或接近“零”排放,为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积极探索和提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工业园区和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确定重大技术领域和重大项目领域;建立环保型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明确回收处理技术路线,制定促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法规、政策和措施;提出按环保型经济模式规划、建设、改造工业园区的发展思路;树立先进典型,为加快发展环保型经济提供示范和借鉴。
各位领导、同志们,当前,我县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经贸战线一定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抓住机遇,坚定信心,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努力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为全面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建设更加富裕、文明、美丽的新陇海做出更大的贡献!
环保发言稿篇14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省委九届十五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环保工作会议、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和20xx年工作,分析把握“十三五”环境保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提出“十三五”环境保护目标和20xx年工作任务。等会儿,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要针对地方突出环境问题的解决作表态性发言。省委、常务副省长张志南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张副省长讲话精神,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内容。
一、“”时期及20xx年环保工作
“”以来,全省环保系统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领先。12条主要河流整体水质为优,水域功能达标率为98.1%,Ⅰ~Ⅲ类水质比例为9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30个百分点,县级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为98.2%。23个城市空气质量均达到或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99.5%。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森林覆盖率达65.95%,是全国水、大气、生态全优的省份之一。
20xx年,全省环保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主要做了五个方面工作:
(一)推进污染治理,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水污染防治工作。一是贯彻落实“水十条”。在全国率先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制定“十三五”水质目标清单,编制各设区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二是深化重点流域整治。以河长制为抓手,深入排查水质隐患,编制下达流域整治年度计划,定期考核通报,强化闽江、九龙江、敖江流域整治,总投资17.4亿,完成年度治理工程146个。泉州开展小流域“赛水质”活动,共投入3.2亿元,19条小流域水质改善明显;厦门以小流域为细胞单元开展综合整治,建立农村、农业、农民同步治理新模式。三是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持续开展水源地环境整治,组织开展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水环境状况评估,完成乡镇水源保护区地图的绘制,全省县级以上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9.8%,比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四是推进重点行业整治。围绕流域突出环境问题,重点开展畜禽养殖、铁锰矿采选业和石板材行业等污染问题的整治,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督查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流域整治专项资金挂钩,有效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强化刚性约束。制定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细化量化任务清单,责任到点到人。对污染源采取清洁生产改造和深入治理、限产限排、停业关闭等措施,确保达标排放。二是强化专项整治。各地针对属地污染源特点,开展空气质量专项整治,强化了重点工业源的综合治理,全省火电、钢铁、水泥、玻璃等重点行业企业已全部完成脱硫、脱硝,完成10蒸吨以下锅炉淘汰任务。强化道路烟尘和建设施工扬尘的污染控制,推进各地实行网格化分片包干管理,开展拉网式检查。组织开展黄标车专项治理,与相关部门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加强工作调度,强化政策引导,全年淘汰黄标车8.35万辆,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三是强化监测预警。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全面完成省、市、县三级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能力建设。建立省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席会议制度,实时发布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及时分析研判污染天气成因,采取有效应对措施。20xx年设区市空气质量按综合指数评价排名依次为南平、龙岩、莆田、厦门、宁德、泉州、福州、漳州和三明。厦门、福州在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分别居第2位、第6位。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夯实工作基础。开展土壤加密调查工作,着手编制《福建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制定出台《福建省土壤污染防治办法》。二是加强危险废物和重金属污染防治。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制定危险废物监管工作指南、规范化管理工作方案,8个设区市设立固体废物监管机构。推进危废处置能力建设,全省34个危废处置重点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2个。开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金属专项整治,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重金属减排任务。三是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初步完成《全省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可行性分析报告》,对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回头看”,巩固提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持续抓好20xx年—20xx年度的18个农村环境整治项目,涉及191个整治村庄。
(二)坚持统筹协调,着力提升服务发展水平
突出规划引领。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指导各地依据区域环境承载力合理布局产业。实施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联动机制,开展海峡西岸经济区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评,为中化泉州100万吨/年乙烯及炼油改扩建项目、华电可门电厂三期工程等9个重大项目办理环评审批手续,完成福建光泽工业园区等10个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完成大樟溪流域综合规划等4个开发利用规划环评审查。
注重投资拉动。加大环保领域投资力度,以重大治理项目为抓手,强化各设区市政府主体责任,重点抓好危险废物处置、重点流域和区域生态环境整治、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项目,稳步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环保投资65.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55.7%。
强化总量减排。打好减排政策组合拳,修订钢铁脱硫差别电价政策,完善污水厂出水水质与运营费挂钩政策,通过价格杠杆,倒逼行业治理。严格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改造。实施水、气减排工程近3000个,完成火电、钢铁等四大重点行业脱硫脱硝,基本完成造纸、印染、合成氨行业的废水深度治理。新扩建污水厂15座、新增处理能力58.5万吨/日;对9个重点县(市)实行单列考核,强化减排成效。
推行简政放权。坚持简政与放权相结合,坚持事前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相结合,修订出台《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规定》,大力推进网上审批,精简流程,优化项目分级管理,提升项目环评工作效率。20xx年全省共审批9964个项目环评。公布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公共服务清单,下放权力59项,跟踪掌握承接情况,从单纯地减少审批向放权、监管、服务并重转变,确保权力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三)严格执法监管,不断强化风险防控
铁腕打击违法行为。一是深入开展环保执法检查。采取日常执法与专项执法相结合、联动检查和全员执法相结合等方式,集中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全年出动执法人员8.5万人次,排查企业近3万家次,立案处罚2940件,其中涉嫌环境犯罪119件,行政拘留392件,按日计罚30件;挂牌督办突出环境问题467个;约谈17个市、县政府和部门领导,对8个县(市、区)和10个企业实施限批,督政和督企并举,解决一批突出环境问题。清理环保违规建设项目,推动纳入正常监管。二是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建立环保与公检法四部门联席会议和沟通会商制度,联合出台查办环境犯罪案件中会议纪要,着力解决“两法”衔接过程的具体问题。会同公安部门联合开展“清水蓝天”环保执法行动,强力打击和震慑了污染犯罪,社会反响良好。三是推进网格化管理。制定实施《福建省建立网格化环保监管体系指导意见(试行)》、《关于强化环保监管网格与城乡综治社区网格对接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环保网格与综治网格的联动。各地均制定公布市、县两级网格化环保监管体系实施方案,进一步建立完善三、四级网格化环保监管体系。四是积极受理环保投诉。充分发挥“12369”环保热线作用,开通“12369”微信举报平台,将重复投诉件作为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的线索,强化执法检查,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影响较大的突出环境问题。全年共受理27346件投诉件,办结27227件,办结率为99.67%。
有效防控环境风险。一是突出风险隐患排查。开展环境安全大检查,重点排查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剧毒物品仓储企业和尾矿库等较大以上环境风险企业,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年共排查环境风险企业6267家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99个次,发现环境安全隐患919个,责令限期整改595家,挂牌督办70家。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置古雷“4.6”安全生产事故。二是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各类环境应急预案的管理,修订了《福建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福建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初步形成包括政府、重污染天气、饮用水源地、部门、企业单位在内的环境应急预案体系。三是保障全省核与辐射安全。加强宁德、福清核电厂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全面排查327家放射源使用单位,全省辐射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四)突出改革创新,构建环保工作新机制
强化环保顶层设计。一是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以省委书记为组长,省长为常务副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二是制定出台系列改革政策。推动出台“1+6”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系列配套方案,在全国首个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若干意见》。三是建立党政领导生态目标责任制。将市长环保目标责任书升格为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由书记、省长与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党政“一把手”签订。近期将以省政府名义下发省直部门环保目标任务书,进一步厘清各部门环保职责。四是建立季度督查通报制度。把各设区市突出环境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纳入省政府季度经济分析会通报督查,全省共4次通报各地突出环境问题125个,其中已完成或基本完成43个,取得积极进展58个。
创新市场驱动机制。一是试点排污权交易。围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先行在造纸、水泥、皮革等8个行业开展。目前交易总额已达1.4亿元。更加注重发挥市场作用,积极培育二级市场,二级市场占比达到95%。二是开展第三方治理。制定出台《福建省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在环境公用设施、工业园区及开发区、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和政府购买环境治理服务等领域开展试点。三是突出典型引领。在泉州、三明开展环境污染责任险、绿色信贷、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综合改革试点,形成环保改革的“山区样本”和“沿海样本”,中央深改领导小组转发了我省经验做法;推行绿色信贷,累计收回、否决、压缩银行贷款近15亿元,倒逼企业进行问题整改,形成行业自律。
完善生态创建机制。加快创建步伐,福州、厦门、漳州、泉州、三明等5个市获得省级生态市命名,其中厦门、泉州已通过国家级考核验收,福州已通过国家级技术评估;64个县获得省级生态县命名,其中5个县获得国家生态县命名,519个乡镇(街道)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街道)命名,生态创建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五)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坚持省委提出的“五抓五看”要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逐级传导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xx-20xx年工作规划实施办法的工作方案,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做到环保业务和党建工作两手抓,两手硬。加强监督责任的落实,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及时纠正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严肃处理违纪违规行为。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九严禁、两坚持”贯彻落实情况专项检查,整治“四风”成效初步显现,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氛围得到强化。
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贯穿专题教育始终,与适应环保工作新常态、与完成环保重点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制定存在问题整改落实清单,明确整改完成时限,切实解决不严不实问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与提升环保服务水平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厅领导班子20xx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的13个主要问题,以及干部职工及基层提出的43条意见建议,已全部整改到位。
狠抓突出问题整改。针对中央巡视组对环保部专项巡视情况的反馈意见进行举一反三,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环境保护部巡视整改落实事项责任清单》进行责任分解,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制定《福建省环保系统环评机构脱钩工作方案》,解决“红顶中介”问题。针对违规插手环评审批问题,严格执行《环评审批岗位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等规定,进一步细化防控措施,形成靠制度管人的约束机制。制定环评机构及其环评人员信用管理办法,对环评机构和人员进行信用评定,在厅门户网站和全省市场中介组织信用信息平台发布评定结果,接受公众监督,责令42家存在问题的环评机构进行整改,切实规范环评市场。
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有力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参与的结果,是全省环保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齐心协力、狠抓落实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环保厅向所有关心支持环保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的全省环保战线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二、环保工作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环保工作当前面临的机遇
总体来看,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成为引领发展的重要理念和行动,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的合力逐步形成,我省生态环境优势将进一步凸显,生态环境保护面临难得战略机遇。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提出的坚持“两山论”和绿色发展理念,是我们党积极探索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认识升华,带来的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也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习对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更是亲切关怀、寄予厚望,指出“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福建最花力气抓的建设”,的重要理念和嘱托,已成为我们抓发展、抓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
二是党的以来,中央加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形成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1+6”的组合方案,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作出一系列重大安排部署,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中央的这些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图,为推进环保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三是省委省政府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去年省委会专题研究环保工作,提出生态环境优良是福建的最大优势,清新品牌是福建的金字招牌。要统筹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百姓对环境质量期盼等相适应的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省委省政府召开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出台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书记、省长与各设区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党政主要领导签订了20xx年度生态环保目标责任书。
这些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十三五”时期,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牢牢把握大局,转变方式方法,突出工作重点,全力推进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党的xx届五中全会强调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绿色发展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大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绿色发展,关键是推动地方党委政府履行环保职责,把绿色发展转化为地方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执政观、政绩观和实践观,平衡和处理好发展与保护关系,并落实到各项工作部署中。我省是国家确定的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我们要充分利用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坚持绿色发展,把环境保护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把良好生态环境培育成新的发展优势。
二是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环境质量改善是坚持以人为本、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体现。要把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贯穿到环境保护工作各领域,当前尤其要处理好质量改善与总量减排的关系,质量改善是根本目的,总量减排是重要手段,总量减排应服从服务于质量改善。在今后的减排工作安排中,我们一定要兼顾各地环境容量、发展需求、减排潜力等因素,要改革总量减排考核方式方法,重点检查环境质量持续下降、污染物浓度不降反升、以及减排数据与质量变化趋势严重不一致的地方,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治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切实解决影响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真正让广大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真正感受到环境改善带来的好处。
三是坚持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xx届五中全会提出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最严格”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的意志决心,体现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的鲜明态度,体现了从源头、全过程和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来加强环境保护的新思路。要把“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环保责任底线,落实好地方党委政府的属地环保责任,严格执行和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环境目标责任制、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等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是终身追责。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要制定更具有刚性约束力的制度和法规体系,确保生态环境阈值底线不被逾越和突破。
四是坚持运用市场手段激发环保活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生态环境保护必须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调整供给结构,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既要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激励、行政管理、服务保障等方面的作用,又要重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我省在推行排污权交易、第三方治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等方面,进行积极有效探索,先行先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可以预见,在未来一个时期,以水、大气、土壤污染为重点的环境治理、污染减排设施建设运营、环保物联网等领域孕育着巨大商机,我们要注重引导、鼓励和支持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环保领域和环保产业,更多的运用市场手段,在加快环境污染治理和修复的同时,促进环保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环保工作当前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省环境保护既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攻坚期,环境保护仍将面临很大的挑战。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改革创新还需加大力度。虽然我省在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进程中,对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改革作了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有益探索,但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设计上与中央的要求还有差距,各种制度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协调和配合,特别是环保顶层设计与基层实际脱节的问题还较为突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
二是环境质量喜中有忧,与国家标准和百姓期盼有差距。整体上看,我省环境质量领先全国,但从纵向比,按照国家要求持续向好的空间已经很小、难度加大。(1)保持流域优质水比例难度加大。主要流域Ⅰ-Ⅱ类优质水质达标呈下降趋势。受农村生活及农业面源、畜禽养殖业污染影响,污染源有进一步向源头化、支流化发展的趋势;部分湖库呈现富营养化,个别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未能达标;城镇污水处理厂网配套建设还比较滞后,也影响了总体水质的改善。(2)保持大气优良天数难度加大。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一批电力、石化、冶金等临港重化工工业项目的建成投产,工业企业以及机动车的大气污染排放量不断加大,空气质量改善压力较大,受外来输入源引起的污染天气时常出现,优良天数比例有所波动,个别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的灰霾天气和臭氧浓度超标。(3)减排空间越来越小。我省总量基数低,排放总量约在全国第20位,四项指标排放强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0%左右,减排空间小。今后5年,我省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污染排放新增压力大。同时,国家已将挥发性有机物(VOCS)纳入总量控制范畴,且前期快速工业化累积的一些环境问题尚在攻坚,新老问题、新旧压力叠加,应对难度明显加大。
三是环境安全存在隐患,基层环境执法监管力量薄弱。(1)产业结构与布局带来的环境安全隐患。据统计,我省涉及环境风险的企业共有1170家,环境风险单元总数达4509个,且分散在沿江、沿河、临港地区,部分项目属地政府承诺的规划调整控制和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未能落实,环境风险隐患大;江阴、泉港、泉惠、湄洲湾北岸、古雷等石化化工园区等重点风险企业等的环境安全隐患,不能掉以轻心。(2)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不足。我省危废管理基础能力薄弱,底数不清,危废综合处置场等基础设施不足,积压现象突出,乱收集、乱贮存危废问题时有发生,对危废规范化管理带来压力。(3)与新形势下环境工作要求尚有差距。相比于环境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部分干部积极作为、开拓创新的意识不强,能力素质有待提升。同时基层环境执法监管力量薄弱,环境监管力量与日益繁重的环保任务不相适应,“小马拉大车”现象还比较普遍,如何及时妥善处理公众关注的环境问题,回应群众的诉求,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与压力同在。我们既要清醒认识存在的压力与困难,更要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在新常态下,把握前进方向,着力提高环境治理水平。
三、“十三五”环保工作目标和20xx年工作任务
(一)“十三五”环保工作目标
到20xx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内,污染防治能力显著提升,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土壤环境稳中趋好,初步建成功能合理、系统完善的生态安全格局,辐射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立,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得到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
——水环境质量:全省12条主要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国家下达指标,Ⅰ~Ⅱ类优质水比例逐年提高;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高于95%,设区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大气环境质量: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得到巩固和提升,力争率先建成重点区域空气质量达标先行区,全省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福州、厦门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保十争五”。
——土壤环境质量:根据国家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总体部署和要求,提高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
(二)精心做好20xx年各项工作
20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我们要按照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1.坚持绿色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以规划引领转型升级。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行“多规合一”,建立经济社会、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总体格局。加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动,进一步发挥规划环评导向作用,促进产业布局和结构优化,资源环境配置科学;严格项目源头把关,新(扩、改)建工业项目的能耗、产排污指标均应达到或优于国内先进水平,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严格执行主体功能区划和石化等七类重点产业发展布局,强化资源环境倒逼机制,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腾出环境空间,为重点项目落地创造条件。
二是注重项目带动。创新项目生成机制,建立环保重大项目库,推动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范工程等七大工程体系,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项目滚动发展机制。大力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推广运用PPP、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加快形成促进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化发展机制。继续扩大环保领域有效投资,推动地方政府落实项目实施主体责任,着力推进流域水环境治理、危险废物处置、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重点减排工程建设,确保全省环保领域完成有效投资66亿元。
三是加强污染减排。实行环境质量和减排总量双控管理制度,在原有四项减排指标基础上,重点行业实施VOCs总量控制,沿海城市另外增加总氮指标。推进主要污染物分布式差异化管控,强化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能效对标和污染深度治理,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量或减量置换,最大限度消减存量污染。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完善减排工程调度、通报、考核制度,健全减排长效机制和政策体系。深入推进排污权交易,加快排污权收储,拓展总量来源,增加政府储备,腾出环境空间,为重点项目落地创造条件。
2.坚持改善环境质量,打好水、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一要严格水质目标管控,各地要认真分析流域水质下降和超标的原因,组织排查并编制污染源清单,编制实施水体达标方案,精准发力,溯源治理;严格考核,实施地表水水质考核办法,扭转I-II类水质下跌趋势,确保优良水质比例稳中有升;全省主要流域Ⅲ类以上达94%;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力度,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二要加强小流域治理,落实“河长制”,实施“一河一策”,编制实施水体达标方案,加大对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48条小流域整治力度,定期通报水质情况;将环境治理工程措施与生态维护相结合,以河道清淤、水土保持整治和农村污染源治理为重点,推动小流域“以奖促治”政策,引导小流域污染治理。三要加强重点行业整治,深入推进造纸、印染等重点行业深度减排,加大落后产能转型升级和淘汰力度,取缔不符合产业政策、严重污染水环境的“十小”企业,实施造纸生产线整合提升计划。福州、漳州、宁德要完成辖区内修造(拆)船业专项整治,敖江流域石材加工业要全面完成转产关停,尤溪、大田铅锌矿业和新罗、漳平铁锰矿业专项整治年内要确保完成。四要进一步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网配套建设,推进建成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全连通,解决雨污管网混接、错接、断头问题,内河沿岸排污口实现全截污、全治理;建立城市水体监测评价体系,推进黑臭水体消除治理工作;完成“六江两溪”流域1公里范围和土楼保护区内乡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五要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各地要通过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查处生猪养殖场直排、偷排或废弃物处理设施不运行的情况,关闭拆除违建生猪养殖场,防止养殖回潮和向支流源头蔓延。配合农业部门积极推进标准化升级改造,全面实现达标排放或零排放。
二是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多污染源综合防控,推进区域联防联控和预警预报。一要调整能源结构,加快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提升改造工程,制定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年内完成50%煤电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任务。二要强化工业废气治理,加强对钢铁、水泥和平板玻璃行业脱硝运行监管,全面推进石化行业VOCs综合整治,启动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业VOCs治理。三要加强城市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基础设施工程等施工现场的扬尘监管,严格控制施工工地扬尘;加强城市道路扬尘治理,降低道路积尘负荷。四要推进移动源污染治理,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提高油品质量;健全机动车污染防治监管信息系统,扩大黄标车限行区域,完成8万辆黄标车淘汰任务。五要完善大气污染监测和预警预报体系,发布9个设区市空气质量日报与预报,公布23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对空气质量持续下降的城市进行约谈和重点督查,形成倒逼机制。各地要不断健全预警预报体系,提高空气质量预报的准确率,加强大气污染源解析研究和成果应用,福州、厦门、泉州要完成大气污染源源解析工作,其他地方要启动开展大气污染源源解析工作,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一要抓紧制定出台《福建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会同国土、农业和住建等部门制定配套考核办法和政策措施。按照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要求,启动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会同国土、农业、住建和林业等部门,实行监测基础数据共享。各地要依据土壤环境详查结果及监测数据,建立污染土壤档案和污染地块名单,建立省、市和县三级土壤污染治理修复项目库,开展污染土壤治理和修复试点工作。二要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推进全省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开展全省危废摸底调查,摸清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利用和处置情况,编制《福建省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实现对全省危险废物的全覆盖监管;严格按照1月16日省政府季度经济运行通报会上的要求,大力推进危险废物处理处置重点项目的建设,解决危废处置能力不平衡问题,其中泉州、漳州、三明、龙岩、宁德等地的危险废物处置场所及填埋场建设要确保达到序时进度要求,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处置积压的危险废物,减少危废积压,实现安全处置。三要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按照国家《重金属及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持续开展皮革、电镀、铅采选及冶炼、铅蓄电池及化学品环境管理和危险废物等专项排查整治,严格控制重金属排放总量。
3.坚持保护优先,扎实推进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一是严格生态红线管控。研究建立生态保护红线配套管控制度,探索研究项目准入、分类分级管理、生态补偿和绩效考核等配套制度,逐步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纳入“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建设,为生态保护、环境管理、业务查询、综合评估、信息发布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出台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相关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全面推进生态市、县创建的提档升级。各地要加快编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启动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乡镇创建工作。
三是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按照国家下达的800个村庄整治任务,各地要优先在环境问题突出的小流域周边,谋划一批农村整治项目,加强与住建、农业等部门的协作和配合,纳入到美丽乡村建设计划中去。建立和完善长效运行机制,开展已建成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回头看”,引入专业化、市场化运管机制,逐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收集率和处理率。
4.坚持严格执法,切实强化环境法治保障
一是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修订《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年内提交省人大审议,制定《福建省核电厂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一批环境保护地方法规规章,建立更具刚性约束力并且能够有效实施的制度和地方法规体系。围绕打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需要,结合我省实际,有针对性地实行国家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特别排放限值,强化环保标准引导作用,有效推动供给侧改革。同时,进一步加强标准培训与宣传,提高基层环保部门的业务水平,规范环保标准在环境执法监督的作用。
二是持续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行新《环境保护法》,坚持以打击恶意违法排污和造假行为、督促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为重点,实施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保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推动形成环保守法新常态。建立市、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环保网格监管体系,实现与综治网格的无缝对接,落实相关部门、网格责任人环境监管职责,确保环保监管不留死角、不存盲区,打通环境监管最后一公里,推动环境执法力量向基层延伸。加强与司法机关联动,持续开展“清水蓝天”联合执法行动。全面使用移动执法系统,加强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和队伍规范化管理,健全对执法人员的“正向激励—逆向约束”机制,提升执法水平。
三是强化环境风险防范。组织开展重点区域、流域、行业的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积极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持续推进重点企业、化工园区和重要环境敏感点的三级防控体系建设;各地要完成政府、水源地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编制或修订工作,科学规划建设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点),实现企业、部门、政府间环境应急物资、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共享共用。健全环境应急联动机制,组织开展环境应急演练和培训。加强对全省放射源单位监督检查,消除辐射安全风险隐患;强化核与辐射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实战能力。
5.坚持先行先试,推进环保领域机制创新
一是创新环境管理机制。根据国家部署,逐步建立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出台我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计划,建立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覆盖全环境要素和企业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立测管联动、依法追责的生态环境监测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构建以流域交接断面水质为主要评定依据,以环境质量为导向的水质考核办法。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大气、水环境质量排名制度,全面落实排污单位、监管部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公开,省、市级环保部门要在门户网站上设立“环境违法曝光台”。
二是构建环保市场化机制。在全省工业排污企业全面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完善省级排污权交易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排污权储备体系。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以环境公用设施、工业园区及开发区、重点行业污染治理、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领域为重点,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全面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鼓励社会化监测机构参与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污染源自动监测设施运行维护等服务性监测工作。全面推进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实施红黄牌管理制度,推动形成守法激励、违法惩诫的新常态。在环境高风险领域探索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明确强制投保、保险责任赔偿范围,规范理赔程序以及相应处罚措施。持续推进绿色信贷,采取财政贴息等方式加大扶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绿色信贷产品,扩大信贷规模。
三是完善环保目标责任机制。落实地方环保“党政同责”,加大目标责任书考核督查力度,抓紧出台党政领导生态环境目标责任书考评实施细则,切实加强地方党政领导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同时,强化环保监管“一岗双责”,以省政府名义出台省直相关部门年度环保目标任务书,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协同推进的环保工作格局。建立环保督察制度,根据国家部署,每两年对所有设区市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落实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突出环境问题及处理、环境保护责任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督查,今年要完成4个设区市督查工作。在部分市、县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试点工作,严格实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四是创新社会共建共治机制。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党政主导、部门联动、企业施治和社会参与的共治大格局。各地要明确属地工作重点和年度目标,完善政策保障措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各相关部门要依法履行环保监管职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各企业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实施企业环境信息强制性公开制度,确保环境管理到位。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正确引导公众参与。建设省核与辐射环境安全教育基地,增进公众对核与辐射安全的了解与信心。充分利用“一网两微一端一系统”宣教平台,通过“6.5”环境日等形式,多方式、多途径宣传生态环保理念、政策和举措,不断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全社会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围绕舆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应对,主动发声、及时发声、正确发声,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推广环保微信举报平台,让每一部手机都成为移动监控点,让每一名公众都成为环保监督员,为环保工作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积极参与环保国际交流活动,开拓视野,不断提升对外环境合作水平。
6.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强环保能力建设
一是提升队伍能力素质。环境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提出了迫切要求,当前一些干部能力素质还跟不上,思路方法还跟不上,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仍停留在过去,没想法,没办法,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积极作为、开拓创新的工作氛围还没有形成。全省环保系统要深刻领会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紧密围绕环保领域深化改革的新任务,积极适应新常态,有针对性地把学习环保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科技标准等知识与具体业务有机结合起来,增强破解环境治理难题、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树立主动担当的责任意识。要加强环境保护科技攻关,组建福建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注重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环保科研人才和专业技术实用人才,加大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科研力度,重点针对突出环境问题进行科研攻关,促进形成能干事、干成事的环保队伍。
二是加强环境基础能力建设。启动“十三五”环境监管能力提升工程,各地要认真对照目标要求,研究对策措施,建立与环境监管任务相匹配的监管能力保障机制,抓紧组织实施、扎实推进,确保完成。推进全省各级环境监测站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建设,加强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和敏感地区的市县两级环境监测站能力,配齐配强仪器设备,辐射周边区域常规监测工作。推动省、市、县(区)、企四级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建设环保数据资源中心,构建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建立健全“一企一档”。推进设区市及核电厂所在县(市)核与辐射监测项目建设,提升基层基础能力。
三是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违纪违规的现象仍有发生。同时,还有一些干部存在抗压能力不够,精神状态不佳等问题,甚至还出现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为此,我们要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要求,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贯彻执行好《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挺在前面,着力深化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加强权力运行监控机制落实情况检查,严肃查办发生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着力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切实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牢牢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运用执纪问责“四种形态”,强化日常管理监督,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持之以恒地改进作风,打造重品行、守纪律、敢担当、有作为的环保干部队伍。
重任在肩,时不我待。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把握经济新常态,争做绿色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坚定信心,脚踏实地,以优良的作风、积极的行动、优异的成果,为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好的美丽福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环保发言稿篇15同志们:
在全国“两会”刚刚闭幕之际,全市上下正满怀信心、全力冲刺经济社会首季开门红的关键时刻,我们把各位县区长和市直部门的一把手请来召开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徐市长也亲临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过去五年的环保工作成绩
“”以来,我市环境保护工作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标本兼治”的决策部署,积极探索,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一是环境质量继续全省领先。20xx年执行新标准监测,优良天数287天,居全省第二位。PM10平均浓度比下降4.1%;汉江出水断面稳定在Ⅱ类水质,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合格率均为100%。二是环保目标任务出色完成。不断强化各项减排措施,实施减排项目268个,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全面完成了省上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全市生态创建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三是环境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始终把环境保护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积极争取环境整治专项资金,加大环境民生投入,加快环保基础设施改善和能力建设,环保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四是齐抓共管工作格局正在形成。各级党委、政府对环境保护更加重视。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工作,多次召开会和常务会,专题研究环保工作;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市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汉江水质保护的意见》,市人大、市政协多次对环保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检查、指导,市委郭书记多次就环保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市政府徐市长更是每年都亲临参加全市环保工作会议,就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提要求、作部署。各县区党委、政府认真落实上级部署,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研究本地环保工作,在汉江水质保护、饮用水源地保护、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安排专项资金、出台专门意见,取得一系列成绩。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减排项目落实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正如刚才陈彪同志总结的“”期间有9个方面的工作亮点,20xx年有8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取得突破。可以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环境保护工作对经济发展的优化和保障作用不断增强,生态优势继续领跑全省,生态红利持续惠及民生,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清醒认识当前的环境形势
党的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认识高度、推进力度、实践深度前所未有。党的xx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期间,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环境保护基础不断夯实、能力逐年增强。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市生态环境仍然十分脆弱,实行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后,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去年为287天,虽然居全省第二位,但相邻的商洛市优良天数为306天。特别是今年1-2月,安康城区优良天数只有24天,在全省12个考核单位中居第十位,轻度以上污染天气已占了35天,要完成省上今年对安康城区291天的优良天数考核任务,压力是非常大的。水环境压力也持续增大,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管网覆盖率低,生活污水、垃圾收集率低,生活污水直排汉江问题经常被曝光。一些小河、小沟污染严重,管理不到位,群众反映强烈。大气污染防治任务繁重,中心城市车辆限行、机动车尾气治理等工作,还没有真正的落实,燃煤锅炉淘汰、道路及施工扬尘、餐饮业的油烟污染等问题都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污染减排基数小,减排空间小,缺乏减排项目支撑,环保基础设施与全省其他地市相比差距明显。减排项目、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管网等建设滞后。一些地区重金属污染历史遗留问题突出,治理难度很大。防范重大污染事故发生,保障环境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一个市民都希望生活得更有品质,每一名群众都希望“开门就有青山绿水、抬头可见蓝天白云、呼吸尽是清新空气”,安康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重要涵养区,更需要我们自觉地承担更严格的环境保护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希望各级各部门要始终保持对使命的敬畏、始终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切实履行好应尽的职责,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全力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我们的行动中感受到安康品质的提升、看到美好生活的方向。
三、理清思路,扎实做好今年的环保重点工作
关于今年的重点环保工作,刚才陈彪同志已经做了全面具体的安排,任务比较重,压力比较大,希望大家要加大工作力度,抓好落实。这里,再强调四个方面:
(一)突出水环境整治,确保汉江水质安全。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水十条”)的意见》,赶在这次会议之前,依据省上的《水污染防治方案》,市政府印发了《安康市水污染防治方案》,该方案对“十三五”期间全市水生态、地表水质、城市饮用水源、地下水监测、工业污染、农村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控制等都提出了明确目标,每项工作都明确了各级政府及相关的责任,请大家回去后认真对照,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抓好贯彻落实。
(二)突出大气污染防治,努力改善空气质量。一要认真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大气十条”,市环保局要尽快研究制定今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落实“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措施,加强监管、加强考核,治理雾霾,保卫蓝天。二要落实辖区环境质量负责制,加强行业监管,建立区域部门联防联控机制。汉滨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及市直有关部门要重点围绕中心城区及周边企业燃煤烟尘污染、道路交通扬尘和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小锅炉污染、秸秆焚烧污染、餐饮油烟污染等,组织开展联合执法,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三要加快推进“气化安康”工程建设,持续抓好“煤改气”、出租车“油改气”、加油站油气回收工作,提高机械化清扫率,加大道路洒水和路面清洗力度,继续做好机动车环境监测和环保标志发放工作,落实好“黄标车”限行措施和提前淘汰补贴办法,不断改善我市空气环境质量。
(三)突出环保执法,全面实施网格化监管。20xx年11月、20xx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部署了全面加强环境网格化监管执法工作。其做法就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根据辖区环境监管工作任务和环境监管力量等因素,结合行政区划,划分成若干网格状单元,将监管力量下沉至各单元,将日常监管基本工作任务和职责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具体人员,使网格内各重点排污单位、主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监管,实现定区域、定任务、定责任。这样做:一是有利于落实环境监管执法责任制,网格化管理形成了定责、履责、问责的工作机制,做到执法全覆盖、监管无盲点。二是有利于动态掌握污染源底数,熟悉主要环境敏感区域、主要环境风险隐患点及群众关注的重点环境问题,将有限的执法资源用于更加明确的重点目标上。三是有利于及时消除环境问题。实现了环境监管人员与企业和群众的“零距离”对接、良性互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好服务和指导工作,把环境纠纷和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去年9月,市上已经根据中省要求,印发了《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方案》,至今方案还是方案,网格没能形成,巡查、督查没有开展,考核问责也没有启动,很好的一个方案成了一个应景的文章,典型的形式主义。今年这个工作必须全面实施,为此,这次会议专门安排把文件复印给大家,请各位回去认真对照,迅速开展工作。各县区6月底前必须建成网格,并实实在在发挥网格作用,市上7月份将组织专门巡查督查,工作情况将严格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四)突出生态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努力为脱贫攻坚作出应有贡献。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要求,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环境保护与脱贫攻坚相统一,让贫困人口从生态环境保护中得到更多实惠是我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一要按照实施生态建设脱贫一批的要求,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工程建设力度,把绿水青山保护起来,让贫困村、贫困户受益;二要从生态补偿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脱贫攻坚,增加贫困户政策性收入。三要结合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因地制宜地解决贫困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整治、饮用水安全保障、农业面源治理等问题,加快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协调发展。
四、强化保障,巩固好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环境保护涉及面广,关系到千家万户,希望全市上下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层层落实责任,凝聚起齐抓共管的强大工作合力。
一要高度重视,加强协作。随着各级对环保工作的日益重视,综合性、全局性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跨部门、跨行业的环保工作也越来越多,各部门只有协调联动、齐抓共管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刚才,市政府与各县区和有关部门签定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这就是今年各县区、各部门必须尽到的责任。希望各县区、各部门特别是“一把手”主要高度环境保护工作,认真把“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到位全力抓好环境保护各项重点工作。环保部门要提升宏观意识和综合素质,在宏观政策研究、优化结构布局等方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其他部门也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定期协商、信息互通、联合执法、案件移送等制度,充分发挥部门联动优势,巩固正在形成的齐抓共管格局。
二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环境保护工作具有较大的反复性,既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抓环保,贵在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也难在持之以恒。各级领导和各级干部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咬住重点工作不放松,盯住隐患问题不丢手。要坚持问题导向,善于研究问题,善谋解决问题的办法,多抓督办检查、多抓协调指导,以扎实的工作确保全市环境质量稳定向好。
三要加强考核,从严问责。省对市上的环境保护考核指标越来越细、任务越来越重,山大的压力我们必须层层传导,通过严格的考核让各级干部人人都有责任。责任书所列指标就是今年的任务,必须从严考核。环保问题的问责一定要严格,因为这侵犯了公众利益,我们要给做环保工作的同志“撑腰”,支持他们严格执法。不敢严格执法的同志,要调整工作岗位,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的还要问责。
四要转变作风,清正廉洁。环保部门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职能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任务越来越重,权力也越来越大。面对新任务、新常态,希望同志们进一步转变作风,明确工作重点和着力点,多到一线、多下基层、多解决实际问题。在这里还要提醒大家,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希望同志们始终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真正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守住底线,想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同志们,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再接再厉,苦干实干,努力为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全面同步够格进入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以上就是关于文章环保发言稿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