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时间:2023-02-22 07:53:50 作者:高中学习资料 字数:2553字

范文小一网整理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旨在帮助更多人解决学习困扰,文章仅供参考,具体需要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有所帮助,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下相关文章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吧。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董仲舒的主要思想主张可以分为四点: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

董仲舒思想主张对后世的影响

董仲舒的思想主要是从宇宙论的高度确认儒家学说的合理性,其思想是以神学化的天人感应说为显著标志。他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吸收了阴阳五行理论以及道家等有关学说,建立了天人合一的新体系。一方面,董仲舒把儒学伦理纲常完备化,对“三纲”、“五常”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另一方面,他又把儒家这套伦理纲常神秘化,建构了一个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经过董仲舒的鼓吹和统治者的支持、儒家学说开始居于独尊的地位,成为汉代文化思潮的主流。与儒学成为统治理论相适应,儒家经典也取得了独草地位。对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等经典进行注释,成为汉代儒学的重要表现形式。儒学便从先秦时期的子学形态,转变为汉代以后的经学形态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兴盛,儒学式微,加之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经学便失去了一草地位,由此形成一个儒、道、玄、佛相互激荡又相互融合的复杂局面。

隋唐时期,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再次形成,统治者虽然实行儒、佛、道兼容并包的政策,但儒学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被再一次确立。隋唐科举都要考儒经,从而推动了经学的进一步发展,为统一经学,唐太宗还令颜师古考订五经经文。颜师古对此多有订正,撰成《五经定本》,后颁行全国,成了官方统一定本。为解释经义,统一思想,唐太宗还令扎颖达与诸儒撰《五经正义》,作为唐代科举考试的依据。

以上就是关于文章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学习顺利。

标签云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